乳腺增生中药治疗方法.doc
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乳癖(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
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可有溢液或瘙痒。
影像学检查:乳腺钼靶X线检查:显示病变呈现棉花团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见条索样结缔组织穿越其间。
超声检查:双侧或单侧乳腺体积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光点或光斑。
病理学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2006年)。
临床表现:(1)乳房胀痛:特点是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往往在月经前(一般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但病程较长者以上规律可消失。
(2)乳房肿物:一侧或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可活动,以外上象限为多,可伴有触痛。
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为无色或黄色。
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摄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切除或切取活检均有助于诊断。
(二)证候诊断1.肝郁气滞证:多见于青年妇女,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多为胀痛,偶有刺痛,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经前或情绪不佳时加重,经后减轻。
常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
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痰瘀互结证: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边界不清的坚实肿块,质韧或韧硬,肿块可有刺痛、胀痛或无自觉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变化不甚相关。
月经可正常,部分月经愆期,或经潮不畅、色暗有块,或伴痛经。
舌淡暗或暗红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苔白或腻,脉涩、弦或滑。
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乳癖(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
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可有溢液或瘙痒。
影像学检查:乳腺钼靶X线检查:显示病变呈现棉花团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见条索样结缔组织穿越其间。
超声检查:双侧或单侧乳腺体积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光点或光斑。
病理学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2006年)。
临床表现:(1)乳房胀痛:特点是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往往在月经前(一般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但病程较长者以上规律可消失。
(2)乳房肿物:一侧或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可活动,以外上象限为多,可伴有触痛。
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为无色或黄色。
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摄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切除或切取活检均有助于诊断。
(二)证候诊断1.肝郁气滞证:多见于青年妇女,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多为胀痛,偶有刺痛,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经前或情绪不佳时加重,经后减轻。
常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
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痰瘀互结证: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边界不清的坚实肿块,质韧或韧硬,肿块可有刺痛、胀痛或无自觉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变化不甚相关。
月经可正常,部分月经愆期,或经潮不畅、色暗有块,或伴痛经。
舌淡暗或暗红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苔白或腻,脉涩、弦或滑。
乳腺增生怎样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怎样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通常可通过以下治疗方法进行管理:
1. 规律化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
2.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或久站,穿着舒适的内衣,避免乳房受到过多压力。
3. 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如维生素E、维生素B6等,可以缓解乳腺增生症状。
此外,荷尔蒙治疗也可用于调节激素水平。
4.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可以通过疏肝理气、活血化淤等方式缓解症状,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益母草、赤芍等。
5. 手术治疗:对于乳腺增生伴有严重症状且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方法缓解的患者,手术切除可以考虑。
在进行乳腺增生治疗前,建议初步对症状进行评估,确诊病情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定期复查和乳腺自我检查也是管理乳腺增生的重要手段。
请在选择治疗方法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介绍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介绍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它通常由内分泌失调、情绪紧张、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
针对乳腺增生,传统中药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本文将对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进行介绍。
一、消肿化瘀中医学认为乳腺增生主要是气滞、血瘀、乳腺通道阻塞所引发的病变,因此消肿化瘀是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方法。
消肿化瘀的中药包括丹参、桃仁、红花等。
1.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常用药物。
使用方法为将丹参20克加入热水中浸泡5-10分钟,可以口服或者外用。
2.桃仁桃仁具有活血行气、散结消肿的作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的良药。
使用方法为取桃仁10克,加入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可以口服或者外用。
3.红花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散血止痛的作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常用药物。
使用方法为将红花5克泡入热水中,可以口服或者外用。
二、滋阴养血中医学认为乳腺增生与肝肾阴虚、气滞血瘀有关,因此滋阴养血也是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方法。
滋阴养血的中药包括当归、白芍、熟地等。
1.当归当归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的良药。
使用方法为将当归10克加入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可以口服或者外用。
2.白芍白芍具有凉血止痛、收敛止泻的作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常用药物。
使用方法为将白芍10克加入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可以口服或者外用。
3.熟地熟地具有滋阴养血、益肾填精的作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药物。
使用方法为将熟地10克加入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可以口服或者外用。
三、活血化瘀乳腺增生是因为乳腺内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因此活血化瘀也是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方法。
活血化瘀的中药包括三七、蒲黄等。
1.三七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作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药物。
使用方法为将三七10克加入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可以口服或者外用。
2.蒲黄蒲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常用药物。
使用方法为将蒲黄10克加入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可以口服或者外用。
杜仲对乳腺增生的改善

杜仲对乳腺增生的改善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其特征是乳房组织的异常增生,导致乳房胀痛、囊肿形成等症状。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困扰。
在寻求治疗方法时,有人提到了杜仲这种中草药,据说能够改善乳腺增生的情况。
那么,杜仲对乳腺增生是否真的有效呢?杜仲,又名“杜仲树”或“白胶树”,是一种生长在中国中南部地区的常见中药材。
它具有温中散寒、活血化淤的功效,历史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杜仲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单宁酸等,这些成分可能对乳腺增生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杜仲能够活血化淤。
乳腺增生的形成往往与气血循环不畅有关,局部的血液淤滞导致乳房组织营养不良,进而引发囊肿和疼痛。
杜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乳腺组织的营养供应,减轻乳房胀痛的症状。
其次,杜仲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乳腺增生与体内淤寒有关,而杜仲能够温中散寒,有助于改善体内寒凉症状。
寒凉的体质容易导致气血循环不畅,诱发乳腺增生。
通过服用杜仲,可以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减少寒凉因素对乳腺的不良影响。
此外,杜仲还具有保护乳腺细胞的作用。
研究发现,杜仲提取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这些活性物质能够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乳腺细胞的氧化损伤。
同时,杜仲中的成分还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乳腺组织的炎症反应。
需要指出的是,杜仲对乳腺增生的改善作用尚未得到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确认。
尽管有很多人声称使用杜仲后症状明显减轻,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只能作为个体案例,不能代表整体的效果。
因此,在选择杜仲作为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时,仍需谨慎。
此外,乳腺增生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如内分泌失调、生活习惯不良等。
对于乳腺增生患者而言,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营养均衡,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寻求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总结来说,尽管杜仲在传统医学中被认为对乳腺增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其具体的疗效尚未得到科学研究的充分证明。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多发生在20-45岁的女性中。
乳腺增生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情绪紧张、生活压力大等因素引起的乳腺组织增生,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房肿块等症状。
那么,针对乳腺增生,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首先,调整生活作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乳腺增生的治疗非常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长时间久坐,有助于缓解乳腺组织的压力,减轻乳房不适症状。
同时,合理安排饮食,减少摄入咖啡因和辛辣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
其次,药物治疗。
对于乳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如逍遥丸、乳宁片等中药,以及盐酸米非司酮、醋酸去氧孕烯酮等西药。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缓解疼痛、减轻肿块等方式,对乳腺增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乳腺增生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乳腺增生肿块的摘除、乳腺囊肿的穿刺引流等方式。
手术治疗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手术风险较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一定要慎重考虑。
最后,中医调理。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针灸、艾灸、中药熏洗等疗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络经络,达到缓解乳腺增生症状的目的。
而且中医治疗方法温和无创,适合长期调理,对于一些慢性乳腺增生患者来说,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调理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秉持科学、合理的态度,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盲目治疗和药物滥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乳腺增生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快乐的生活。
治疗乳腺增生最常见的三种药疗方法

治疗乳腺增生最常见的三种药疗方法治疗乳腺增生最常见的三种药疗方法。
细谈乳腺增生的三大药疗,乳腺增生对于现在来说是特别显见的疾病,让女性生活很痛苦在多的时候就想去治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治疗乳腺增生的三大药疗。
治疗乳腺增生的三大药疗之一、药醋疗法
取补固脂150克,蜈蚣10条,食醋1000毫升,密封浸泡半月即成。
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同时取补固脂适量,文火炒黄,研为细末,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
1月为1疗程,连续1~3个疗程。
可通络散结。
治疗乳腺增生的三大药疗之二、敷药疗法
取芒硝60克,生南星、蜂房各20克。
上药共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于乳腺增生处。
每日换药1次,以愈为度。
可活血通络,消肿散结。
治疗乳腺增生的三大药疗之三、中成药外治法
取金黄散适量,研细,用凡士林少许调匀,外敷于乳腺增生处。
2日换药1次,连续2~4周。
可活血通络,消肿散结。
以上内容讲述的是治疗乳腺增生的三大药疗,可以让女性更好的治疗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的患者还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心情的舒畅。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多发生在20-45岁的女性身上。
乳腺增生的症状主要包括乳房胀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那么,乳腺增生怎么治疗最好呢?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一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
此外,合理饮食也非常重要,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脂肪,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减轻乳腺增生的症状。
其次,药物治疗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的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
中药方面,逍遥丸、逍遥散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乳腺增生有一定的疗效。
西药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益母草、丹参、益气补血片等,这些药物能够调节内分泌,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
另外,针灸和推拿也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针灸能够调理气血,舒缓乳腺组织,减轻疼痛和肿胀。
推拿则可以促进乳腺淋巴循环,有助于消除淤血和水肿,改善乳腺增生的症状。
此外,手术治疗是针对一些严重的乳腺增生病例而言的。
如乳腺增生伴有明显的囊性肿块或合并有乳腺囊肿、乳腺增生伴有不规则的结节等情况,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减少病变复发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针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但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坚持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心情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增生中药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多由于过度郁闷郁怒、忧思而致气血痰湿郁乳络结聚成,那么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治疗乳腺增生的方剂
方剂一:消癖汤
柴胡15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青皮10克,香附10克,半夏10克,全瓜蒌20克,川贝母10克,茯苓20克,橘核15克,荔枝核15克,穿山甲10克,丝瓜络30克。
水煎两遍调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应去掉不必要的思想顾虑,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消癖汤中,柴胡、青皮、香附可舒肝解郁;当归、赤芍、川芎活血祛瘀;半夏、瓜蒌、贝母、茯苓、荔枝核、橘核消痰散结;穿山甲、丝瓜络软坚通络。
诸药合之,使壅者通,郁者达,结者散,坚者软。
药证相符。
故获良效。
方剂二:乳核饮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剂三:乳块消汤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剂四:加味瓜蒌汤
辨证:气血不足,肝气郁结,经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组成:当归12克,瓜蒌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3克,橘核15克,荔核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
1、乳房疼痛
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
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
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
要特点。
2、乳房肿块
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
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
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
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
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
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也有少者挤压乳头可见有血性溢液或者乳白色溢体溢出、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4、月经失调
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5、情志改变
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