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以及ISO标准

合集下载

国外传统医学教育发展现状与分析

国外传统医学教育发展现状与分析

2008年5月第15卷增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中医动态国外传统医学教育发展现状与分析胡艳敏,赵英凯,范为宇,谢琪,徐俊,何巍,潘艳丽,童元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关键词:传统医学教育;国外中图分类号:R2-0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5304(2008)S05-0001-03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导致传统医学疗法越来越被当今主流现代医学界所关注。

除了临床应用外,欧美及日、韩等国著名大学医学院也纷纷展开了传统医学教育及相关研究,设置传统医学课程的现代医学院校越来越多。

国外传统医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1欧美、大洋洲等现代医学发达国家1.1美国1.1.1政府认可的国家级传统医学教育情况隶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 I H)的国立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N CC A M)是进行补充与替代医学相关研究的重要机构,它针对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提供补充与替代医学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项目,主要资助7种不同层次的培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初次开展独立研究者及中、高级研究人员等。

N CC A M 的培训对象主要为补充替代医学领域中的研究人员,不培训临床从业人员。

1.1.2综合性大学及医学院校开办传统医学课程情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医学院相继开设了传统医药课程。

199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对美国117所医学院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共有75所(64%)医学院提供补充替代医学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另有调查表明,2002-2003年开设补充替代医学相关课程的医学院校增至98所。

哈佛大学医学院补充替代医学中心每年招收2~3名博士后进行中医及其它补充替代医学研究。

1.1.3面向西医临床医生的传统医学继续教育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及医学院校将传统医学纳入现代医学的继续教育课程,如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开设了包括针灸、中药、推拿、脊椎按摩等在内的补充替代医学继续教育课程。

浅谈中医药教育国际化

浅谈中医药教育国际化

式写 出人 参 、 芪和葛 根 3种 中药 的示 范性 国际标准草 案 ; 黄
在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和常用名词术 语 的英 译课题研究 中 , 已
建立起 13 . 万条 的名词库 和资 料库 ;G B 中医基 础理论术 “ ..
据不 完 全统计 , 世界 上 已有 10 2
12 中医药教 育在 国外 .
维普资讯
第1 3卷第 5期
Vo . 3 1 1 N . o5





20 0 7年 5月
Ma 2 0 v. 0 7 NhomakorabeaGudn o r a o C iigJ un l fT M

医学教 育 ・
浅 谈 中 医药教 育 国 际 化
Dic so o nt r ato l a i n o uc to o M s us i n n I e n i nai to f r Ed a i n f TC: z
校开设 了针灸课。
3 11 中国加入 W O 加入 W O后 , 教育作为服务贸 .. T T 高等 易领域的重 要组成部分 , 临着 机遇和挑 战。 目前高等教育 面 服务 贸易的主要 方式之一 是境外 消 费 , 派 留学生 。加入 即互
WT 为中医药教育全 球化 提供 了 巨大 的空 间 , O, 为调 整人才 培养结 构 、 优化 中医药 院校 教 育结构 、 吸引海 外优质 教育 资
1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状况
中药标准 国际合 作研究 中 , 已采 用 IO国际标 准化工作格 S
11 中医药教 育在 国内 目前全 国中医药 高等 院校共 18 . 1
所, 中医院校 ( 民族 医药 院校 )3所 , 医院校 8 含 3 西 5所 , 中 其

《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

《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

《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规范中医药的发展和提高中医药的质量水平,制定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

一、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的制定1.1 理论体系评价:评估中医药理论是否符合中医药的整体思维方式,是否能够解释中医药的临床实践。

1.2 临床经验评价:评估中医药医师的临床经验是否丰富,是否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的诊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评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效果,包括疾病的缓解、康复情况等。

二、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的内容2.1 中医药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评价中医药理论是否传承了经典,同时是否有创新性的发展。

2.2 临床实践的规范与规范:评价中医药临床实践是否符合规范,是否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

2.3 疾病治疗的效果与效率:评价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效果和效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三、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的实施细则3.1 制定评价指标:明确中医药特色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包括理论体系、临床经验和疗效等方面。

3.2 开展评价活动:组织专家对中医药机构和医师进行评价,评估其在中医药特色方面的水平。

3.3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中医药机构和医师提升中医药特色的水平。

四、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的意义4.1 促进中医药的发展:通过评价标准,可以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高中医药的整体水平。

4.2 提高中医药的知名度:通过评价标准,可以提高中医药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加中医药的影响力。

4.3 保障患者权益:通过评价标准,可以保障患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五、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的展望5.1 完善评价标准:不断完善中医药特色评价标准,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5.2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通过评价标准,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和推广。

5.3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通过评价标准,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高中医药人才的整体水平。

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

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
中医学理论是数千年中医实践经验的智慧结 晶,《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等医籍中的经典理论 一直延续至今,经久不衰,无论是其中的理法方药还 是总结的生命规律都在临床实践中起着养生防病治 病的指导作用。 要加强中医药宣传,用现代化的语 言体系、思维方式阐释中医学理论,通过多种方式使 中医学理论通俗化,让更多的国外人学习中医药理 论、理解中医药理论。 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力,通过 疗效宣传中医药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要加 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卫生合作,将更多 简便高效的中医药技术展示出来,积极主动地向当 地人民介绍中医疗效。 在介绍疗效时,用当地人民 听得懂的方式传播中医药理论、理念和文化知识。 2. 2 积极鼓励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加强中医药传承 创新发展
使中医药如何因地制宜融入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仍 然面临很大挑战,而在未承认中医药合法地位国家 的发展和传播更为困难;传统医药在大多数国家处 于补充和替代地位,中医药理论体系尚未被世界广 泛理解和接受,进入主流医学地位仍面临多重考验; 中药产品贸易面临诸多政策法规、技术壁垒;中医药 国际教育模式有待创新发展;国际化中医药科技创 新和产业平台的建设发展不足等。 2 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2. 1 加强中医药宣传,推动中医学理论“走出去”
中医药的形成发展基于不断汲取当时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最先进的成果,不断创立新的理论学说。 当今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只有 站在当代科技的前沿制高点,才能传承精华、守正创 新,加快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第一,积极鼓励国际 学术交流合作,加强传承创新驱动力。 要拓宽中医 药国际学术交流途径,鼓励科研人员、教师、研究生 等走出去,多参加 高 层 次 高 水 平 的 国 际 学 术 交 流 会 议,学习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与国 外知名实验室、高 校 开 展 深 入 的 中 医 药 国 际 科 技 合 作,加快推进在中 医 药、 针 灸 防 治 重 大 疾 病、 中 药 新 药研制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 第二,加强中医药 国际化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使 中医药与大数据进行更深层次地融合发展。 目前, 中医药大数据发展主要在健康管理、线上医疗、产品 服务这些方面。 西医大数据建立标本库,进行大样 本临床检测,以发现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 而中医 药在这一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中医药古代、现代医 籍中均有着大量的临床宝贵经验,需要大数据技术 挖掘其中的精华,整合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确切证据,

中医药在欧洲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在欧洲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在欧洲的现状与展望肖子曾;邢瑞;郭小鸽【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2)005【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欧洲;中医药;现状;展望【作者】肖子曾;邢瑞;郭小鸽【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伴随着欧洲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变革,现代医学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局限性,遇到许多棘手的难题:疾病谱的变化、疑难病的增加、合成药的副作用、沉重的医疗费用等[1]。

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传统医药榜样的中医药在防治现代疾病中所具有的优越性符合解决上述难题的需要,中医辨证的整体观以及辨证论治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2]是现代医学理念中所不足的。

医疗费用持续增加,中医治疗成了医院有力的竞争武器[3]。

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理论体系、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差异,中医药在欧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将中医药在欧洲发展的概况综述如下,并探讨中医药在欧洲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及如何扩大中医在欧洲的影响力。

早在汉代,随着陆、海商路的开辟,欧洲就与中医药有接触[4]。

中国药物在10世纪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

中医经由丝绸之路远传欧洲,当时的医学经典作《医典》中便吸收了中医脉诊。

此后,中药、针灸也陆续传入欧洲大陆[1]。

宋代,我国商品深受欧洲人喜爱,中药材也不例外[4]。

13世纪蒙古帝国兴起的大批欧洲商人来华,使得欧洲人对于中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大大促进了中西医药交流。

雍正帝禁教后,传教士开始研究中医中药,并传播到欧洲。

中医针灸虽早已传入欧洲,但是到18世纪以后欧洲人对针灸的认识才渐多。

针灸治疗在欧洲曾一度被看作“无知的”、“残酷的”疗法而被忽略[4]。

中医在欧洲的真正起步还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较快的发展是在70年代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2],他的随行记者Restone J报道了他在北京治病并观摩针麻的经过,详实而生动,这一特大新闻传遍全球,引起针灸热、中医热,欧洲各国对中医的兴趣与日俱增。

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中医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逐渐受到国内外的认可与重视。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探讨其在现代医疗中的价值。

一、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中医药作为全球最古老、最持久的传统医学体系之一,拥有独特的医学思维和治疗方法。

其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经络、脏腑等为基础,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注重平衡与调节,力求达到身心的和谐。

这种综合性、整体性的医学观念,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首先,中医药在保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中医药强调“治未病”,注重人的整体健康与预防疾病。

中医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为核心,通过草药、针灸、推拿等手段,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自愈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与进展。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中医药的保健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一种重要的保健方式。

其次,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传统中医药注重辨证论治,即根据疾病的特征和人体的整体状态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药以多种草药的组配应用为特点,通过调和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起到疏肝、补肾、活血化瘀等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针灸、推拿等独特疗法也在一些特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许多病症在传统中医药的治疗下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与改善,这也为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最后,中医药在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逐渐发展壮大。

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的研究不仅关注其疗效是否确凿,更关注其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被分离和提取出来,成为现代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药的研发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借鉴。

此外,在医学教育中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教学,培养了一大批懂得中西医结合的医学人才,促进了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传承和发展。

二、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作用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得到认可和拓展。

同仁堂跨国经营同仁堂跨国经营

同仁堂跨国经营同仁堂跨国经营

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跨国经营分析姓名:学号:班级:一、企业简介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在国内设立连锁门店、分店以及遍布遍布各商场中的店中店达400多家,海外合资公司、连锁店达到20多家,营业机构遍布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背景分析------SWOT分析(一)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机会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历经百代传承,中药已成为华夏文明的一朵奇葩。

数千年来,它一直生长在东方古国花园里,孤芳自赏。

如今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国一些先进文化和技术也不断被世界所青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也开始向国际输出。

植根于东方古国的中医药文化,也首次出海。

在科技通讯发达的基础上,世界正在不断向一体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日益增加的对生活质量的关注。

因而生命健康产业得以迅猛发展,集传统与现代、治病与防病于一体的中药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海外大批非华裔开始逐步理解、接受中医,而不再把中医药当作“神秘疗法”、或斥之为“东方巫术”,中医药在海外也开始逐步登上大雅之堂。

面对西药治病带来的副作用愈加恐惧,随着人们对中医科学性的逐步了解,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喜欢上古老的中医学,愿意选择中医的天然疗法和天然药物。

由于中医重调理、重治本,对疑难杂症、慢性顽症等西医不易诊治的病痛有较显著和独特的效果,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认可了针灸治疗42种疾病的效果,足浴、按摩、气功等中医疗法在戒烟、减肥等保健方面效果也不错。

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医药行业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医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中医药行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庞大的患者群体,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医药行业的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

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了治疗效果的参差不齐。

其次,中医药行业的科研与创新水平相对较低。

与西方医学相比,中医药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此外,中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导致了市场乱象的出现。

二、中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1. 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目前,中医药行业缺乏一套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导致了市场上药品质量良莠不齐。

许多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使用劣质原料和工艺,严重损害了中医药的声誉和患者的健康。

2. 科研与创新水平相对滞后中医药行业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

尽管中医药在传统疗法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但缺乏科学验证和临床试验,导致了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地位不够稳固。

3.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中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滞后,监管力度不够严格。

严重的案例和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消费者权益的受损。

三、解决中医药行业问题的建议1. 加强标准化建设与质量监管中医药行业应加强标准化建设,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与规范。

同时,要加强对中医药产品的质量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保证中医药行业的良性发展。

2. 加强科研与创新力度中医药行业应加大对科研与创新的支持力度。

建立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药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一、国外中医药从业人员和中医医疗机构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

海外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30-50多万,中医医疗(含针灸)机构达8万多家。

90%以上中医药人员都是通过各国当地的业余中医学校培训或毕业,其中25%是西医医生;45%是理疗师、自然疗法治疗师、护士等;25%没有医学背景(这些人群在大部分的西方国家必须先学200学时左右的西医基础,否则不能毕业)。

大部分自开门诊,60%以针灸治疗为主;30%针灸加中成药治疗;5%以中药饮片、中成药治疗为主;还有5%从事中医推拿或加针灸治疗。

表1部分国家中医从业者和中医医疗机构统计
二、中医药国际标准
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已经纳入世卫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中,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也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TC249),秘书处设在中国上海。

目前,ISO/TC249已发布的标准有51项,正在制定的标准有41项,已经发布的标准主要是关于针灸和中药材。

表2 ISO/TC249已发布的51项标准
表3 ISO/TC249正在制定的41项标准
三、中医药立法概况
从1976年美国加州立法开始,美国各州纷纷立法,然后欧美西方各国起而随之。

目前海外对中医的立法分3个类别,即未立法国家、针灸立法国及地区、中医全面立法国家。

瑞士、匈牙利、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已经批准中医合法化;智利、葡萄牙、新西兰、南非和美国44个州及加拿大5个省已经对针灸立法,正式认可中医针灸疗法;未立法的国家有英国、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表4是部分国家关于中医药的立法情况。

四、中医药海外教育
海外大约有中医药业余教学机构1,500 多所,每年向全球输送30,000 多名中医专业人员。

这些中医教学机构还承担各国专业学术团体会员中医药再教育的职能。

这1,500 多所中医教育机构大部分属于民间组织的成人教育范畴,教学的规模、形式、学时相差巨大。

澳大利亚开设三种本科中医教育:中医专业四年制学士学位教育、针灸四年制学士学位教育和中医针灸五年制双学士学位教育。

新西兰开设中医专业四年制学士学位教育、针灸专业三年制或四年制学士学位教育。

新加坡中医学院在校生800 多人,包括日间班5 年制和夜间班7 年制,课时都是5,100 学时,其中临床实习1,900 学时。

新加坡中医研究院、南洋理工大学分别与中国不同的大学联办中医本科学位教育。

马来西亚已把中医纳入高等教育,学制4-5年。

泰国有7 所大学设有中医系。

韩国每年全国培养出800人左右的韩医师(中医师),大部分为2 年预科和 4 年本科的 6 年制中医教育。

南非西开普大学设有中医专业,学制5 年。

在美国有62个合格的针灸学校或针灸系, 其中康州的桥港大学针灸学院是唯一在综合性大学里的针灸课程, 而大多数都是独立的针灸学院。

五、中药出口情况
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分为4类,一是植物提取物,二是保健品,三是中成药,四是中药材及饮片。2019年,中药类产品出口40.19亿美元,增长2.82%。

中药材及饮片出口11.37亿美元,增长10.32%;植物提取物出口23.72亿美元,微增
0.19%;中成药出口2.63亿美元,下降0.45%;保健品出口2.47亿美元,微增0.21%。

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仍为中药类产品前三大出口市场,中药类产品出口美国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对美出口的中药产品主要是植物提取物,占比达到80.71%,图1是2019年中药类产品出口占比。

图1 2019年中药类产品出口占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