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中医药学在国外发展现状研究

中医药学在国外发展现状研究

有 l8 0余名执 中医, 0 每天就谚 人数约 1万人 在泰 国 约
有 5 o o名持有执照的 中医开 业, 6 % o 约 0 的泰 国』接 受中医 、 治疗 北美 、 欧洲及 大洋洲 的中医药近 年来迅速 发展 据 统计,
千年悠久历 史的中医药 越发 示 出其强大 的生 命力。在这 种 彤势 , 世界 生组织 (H ) 17 w O 于 9 8年正式确立 了传 统医学 在世界医学领域 里的地位 州0总部正式设立 了抟统 医学规
医学、针灸、按摩的 医师超过 】 o万人 韩 国约有 3 6 o多 o
中 的重 人作用 越来越充 分地展 现在世 界面前. 从而使 中医药
在1 址界医药领 域的地位 发生 了根大变 化, 中医药在世 界 的
家韩 医院和韩医诊所, 莛有注册韩 医师 5 o o余人 在 日本 o
和 韩 国接 受 中医药 治疗 均可享 受 定程度 的医 疗保险 在
良反应监删研究 :中医药科 研方注研究及临床流行病学研 讨
会负责, 定 了审查和实施专 门医师 资格认证条件, 制 有敬期为 5年 。 日本针 灸师 、推 拿师被称 为 “ 医业类 似行 为 ”, 没有 得到 匡师的待遇 针和灸 被视 为两 门不 同的专业, 为针灸 作
医生, 必颁 分别获得针 和灸 的行医执 照, 日本 所有药 品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划署, 西^ 也相 应设市 r专门负责 传统医学的项 目官员, 分
美 国每年接受针灸治疗者达 120万 人以上, 0 用于针 灸治疗 的 费用达 5亿美 元 美 国获全 国资格认 证的针 灸医师 早已超 过 1 0 0 0 0名。 已有部分健康保险公司支付 病』 时针灸和 中药 医 、
史 渊源, 医药 一 中 直在其 医疗保 健 中占有 重要位 置 日本全

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

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

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以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应用热点。

在国外,中医药的应用和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进程和挑战,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局限性。

首先,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

由于中医药在中国尤其是东亚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临床实践,因此这些地区的人们更容易接受中医药的治疗和疗效。

其中,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已经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体系,提供针灸、中药、推拿等中医疗法,与西医并行。

此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有一定的中医药传承和应用,但相较于东亚地区来说,其应用情况还相对较少。

其次,中医药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应用和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受到宗教、文化、医学体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中医药接受程度较低。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人们对中医药的兴趣逐渐增加,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应用渐渐兴起。

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纷纷成立中医药学会和中医药教育机构,引入中医药专业,培养中医药人才。

此外,在美国,中医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有越来越多的中医药诊所和学校开设。

尽管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应用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但逐渐受到西方医学界的认可和研究。

然而,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和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式与西方医学有着显著的差异,这导致很多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持怀疑态度。

其次,中医药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让西方医学界接受和应用中医药需要时间。

此外,中药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制约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外的监管标准和检验方法与中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中医药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推广,促进中医药在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和应用。

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发展及科学研究现状分析.doc

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发展及科学研究现状分析.doc

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发展及科学研究现状分析【关键词】中医药科研机构;国外;现状分析当前,中医药“以人为本”的健康观及其在防治人类现代疾患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正逐步为更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所认识和接受。

由于现代医药在面对一些疑难病症方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于是许多国家把希望寄托于中医药,纷纷开展中医药的对比研究,进一步验证中医药的疗效,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医药学术研究热潮。

笔者现对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的发展及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 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随着中医药在各国的传播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各国日益重视中医药科学研究,有些国家成立了中医科研基金会,有些国家还拨出大笔科研经费进行中医药研究。

这些国家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或成立专门的中医药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基础及临床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1 成立独立或专门从事中医药的科研机构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成立了替代医学办公室,1998年更名为全美补充替代医学中心(NCCAM),其宗旨是用严格的科学方法验证补充替代医学(包括中医药)的疗效,阐明其作用机理,并向广大民众发布准确的信息[1]。

在美国除NCCAM外,还有加利福尼亚针灸委员会、美国中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从事针灸、中医药的研究。

另外,德国有中医传统医学研究院和汉堡赤心-杜中医研究所,英国有皇家植物园中草药鉴定中心,韩国有韩医学研究院,泰国有东南亚泰中医药研究院等。

1.2 在西医药研究机构中设立中医药科研机构或实验室在日本,有10多个西医药研究机构建立了传统汉方医药研究机构,如北里研究所、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等设立和汉医药学研究所。

在英国,伦敦国王大学药物研究组、剑桥大学药理系血管生成与中医药实验室,以中草药为基础,开展抗感染和抗肿瘤研究。

在意大利,国家高等卫生院是意大利最大的对中医药开展研究的政府研究机构。

在巴西,亚马逊国家研究所、里约热内卢植物研究所等一些研究机构开展中医药研究。

在俄罗斯,莫斯科针灸疗法生理研究所开展针灸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医药在欧洲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在欧洲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在欧洲的现状与展望肖子曾;邢瑞;郭小鸽【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2)005【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欧洲;中医药;现状;展望【作者】肖子曾;邢瑞;郭小鸽【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伴随着欧洲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变革,现代医学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局限性,遇到许多棘手的难题:疾病谱的变化、疑难病的增加、合成药的副作用、沉重的医疗费用等[1]。

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传统医药榜样的中医药在防治现代疾病中所具有的优越性符合解决上述难题的需要,中医辨证的整体观以及辨证论治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2]是现代医学理念中所不足的。

医疗费用持续增加,中医治疗成了医院有力的竞争武器[3]。

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理论体系、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差异,中医药在欧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将中医药在欧洲发展的概况综述如下,并探讨中医药在欧洲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及如何扩大中医在欧洲的影响力。

早在汉代,随着陆、海商路的开辟,欧洲就与中医药有接触[4]。

中国药物在10世纪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

中医经由丝绸之路远传欧洲,当时的医学经典作《医典》中便吸收了中医脉诊。

此后,中药、针灸也陆续传入欧洲大陆[1]。

宋代,我国商品深受欧洲人喜爱,中药材也不例外[4]。

13世纪蒙古帝国兴起的大批欧洲商人来华,使得欧洲人对于中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大大促进了中西医药交流。

雍正帝禁教后,传教士开始研究中医中药,并传播到欧洲。

中医针灸虽早已传入欧洲,但是到18世纪以后欧洲人对针灸的认识才渐多。

针灸治疗在欧洲曾一度被看作“无知的”、“残酷的”疗法而被忽略[4]。

中医在欧洲的真正起步还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较快的发展是在70年代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2],他的随行记者Restone J报道了他在北京治病并观摩针麻的经过,详实而生动,这一特大新闻传遍全球,引起针灸热、中医热,欧洲各国对中医的兴趣与日俱增。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正面临着不少挑战和机遇。

在全球范围内,中医药逐渐被认可并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使用。

以下是国外中医药发展的一些重要趋势和进展。

1. 专业教育和研究:许多国外大学和医学院设立了中医药专业,提供相关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同时,一些研究机构和专科中心致力于中医药的研究,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2. 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多的西方医生和患者开始接受中医药,并将其与传统的西方医学结合使用。

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被证明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慢性疼痛、免疫系统失调和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

3. 中药市场和出口: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断增长。

许多国家开始进口中药材和制剂,同时也在当地生产和销售中成立了很多中药门诊和药房。

这为中药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4. 国际标准和监管:为了确保中医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对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标准和监管机制。

这促使了中药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并有助于消除一些不法经营和信息混乱的问题。

5. 多元文化融合:在国外,中医药不仅受到亚洲裔移民的青睐,也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和喜爱。

一些国家开始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体系,为民众提供更多的中医药服务和保健措施。

总的来说,国外中医药的发展正朝着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尽管仍然面临一些质量和形象方面的问题,但随着更多研究和实践的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会不断提升。

中医药在各国市场中的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各国市场中的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各国市场中的发展现状在全球范围内,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体系,在各国市场中正逐渐发展壮大。

中医药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知识。

它注重整体性、个体化和平衡的治疗方法,因此深受全球范围内的人们所青睐。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各国市场中的发展现状。

一、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医药在各国市场中的发展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视,中医药作为一种独特有效的医疗方式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消费者的重视。

不仅在中国,许多发达国家也开始推崇中医药,并将其列入自己国家的医疗体系中。

二、国际认可与合作中医药在各国市场中的发展得益于国际认可与合作的推动。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与许多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例如,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成立了国际中医药组织,旨在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

三、中医药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中医药在各国市场中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医药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

一些知名的中医药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深受海外消费者的喜爱。

同时,一些国家也成立了专门的中医药销售平台,将中医药产品引入国内市场。

四、中医药疗效的证实和争议中医药在各国市场中的发展也受到中医药疗效的证实和争议的影响。

尽管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全球范围内,对于中医药的疗效仍存在争议。

一些国家和专家质疑中医药的科学性和疗效,并对其进行了临床研究和评估。

然而,一些研究也证实了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中医药的认可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与规范化为了促进中医药在各国市场中的发展,许多国家开始着力推进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与规范化。

这些国家建立了中医药的研究机构和标准制定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中医药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也积极参与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与规范化工作,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活]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医药国际贸易

[生活]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医药国际贸易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09营销1班陈婧关键词:中药、日本市场、发展中医学大约在5世及从朝鲜传入日本。

从5世及到15世及,日本在学术、临床以及行政管理等环节全面接受中医药,形成了独立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

15世及以后,日本汉方医学界分化,形成以中国金元医学占主导地位的“后世方派”和遵从张仲景医学的古方派。

江户中期,古方派和后世方派互相对立,学术争鸣十分活跃,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目前虽无国立的具备较大规模的汉方医院,但私立汉方医疗机构很多。

日本汉方医疗机构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医院或医科大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的汉方医科,是综合性医院的一个临床科室;一类是汉方个体开业诊所;一类是针灸推拿诊疗所。

日本目前从事汉方医学、针灸、推拿的人员超过10万人。

日本理论上没有汉方医的称谓。

汉方医不可以从事医学行为,只有日本国家认定的医师资格才可以开方子、扎针。

日本的医师管理体制中,有医师、牙科医师和药剂师三大类。

药剂师可以抓方,可以配药,但不能开处方。

虽然药剂师在理论上不能开处方,但实际操作中还是能够在药典范围内建议抓药。

日本制药企业生产中国汉方药,目前已有217种中国汉方药处方被纳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240种OTC中国汉方药可以在药店销售并有望增至300种,但问题是医师处方用的中国汉方药不多,而且有权使用中国汉方药的医师和药剂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医药教育,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日本的普及我国内地中药材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亚洲。

其中以香港地区、日本及越南为主,三个地区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我国内地出口香港的中药材,一部分加工成中成药,大部分以药材形式转出口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和台湾。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遭遇严寒,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医药行业经历了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的艰难跋涉后,下半年进出口形势迅速回暖,与我国整体外贸形势形成反差,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达到9.8%。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摘要】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数千年来,中医药学不仅服务于华夏子孙,也惠及国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民众。

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医药就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中国的远近邻国。

中医药学传入欧洲的时间应该不晚于明代。

大约在18世纪中期,中医药传入了美国。

目前中医药在世界上162个国家或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在8个国家获得了合法地位,在9个国家被纳入医疗保健体系。

中医药学真正成为了全人类共享的医学。

现就国内外中医药研究机构、从业人员、中医药立法、中医药市场与教育、中医药治疗病种与存在的问题作一概述。

【关键词】中医药;国外;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R1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62-021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1.1 国外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情况国外中医医疗机构主要分为中医、含针灸、诊所、中医门诊部,西医医院中医含针灸科、中医医院等。

这些中医医疗机构遍布全世界16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日本、朝鲜、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美国、加拿大、巴西、古巴等国家的部分医院均选择性设有针灸、推拿、中医科室或疼痛门诊,每年为数以千万计的各国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各地诊所数量差异较大,规模不一,科室设置迥异,在亚洲和欧美一些国家,中医针灸诊所数量较多,科室设置较全,通常配备中医诊疗常用的设施设备。

而在非洲、中医药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机构数量较少。

德国大约每15 000人中就有1家中医或针灸诊所, 美国约有8 000多家针灸诊所,荷兰约有1 600家,法国约有2 800家,澳大利亚约有3 000多家中医诊所和近3 000家针灸诊所[1]。

国外的中医院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新加坡约有20家中医医院。

近几年,德国、法国也陆续建立3所中医医院,均设有病床。

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中药店内还开设坐堂医诊室[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