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药学在国外发展现状研究

有 l8 0余名执 中医, 0 每天就谚 人数约 1万人 在泰 国 约
有 5 o o名持有执照的 中医开 业, 6 % o 约 0 的泰 国』接 受中医 、 治疗 北美 、 欧洲及 大洋洲 的中医药近 年来迅速 发展 据 统计,
千年悠久历 史的中医药 越发 示 出其强大 的生 命力。在这 种 彤势 , 世界 生组织 (H ) 17 w O 于 9 8年正式确立 了传 统医学 在世界医学领域 里的地位 州0总部正式设立 了抟统 医学规
医学、针灸、按摩的 医师超过 】 o万人 韩 国约有 3 6 o多 o
中 的重 人作用 越来越充 分地展 现在世 界面前. 从而使 中医药
在1 址界医药领 域的地位 发生 了根大变 化, 中医药在世 界 的
家韩 医院和韩医诊所, 莛有注册韩 医师 5 o o余人 在 日本 o
和 韩 国接 受 中医药 治疗 均可享 受 定程度 的医 疗保险 在
良反应监删研究 :中医药科 研方注研究及临床流行病学研 讨
会负责, 定 了审查和实施专 门医师 资格认证条件, 制 有敬期为 5年 。 日本针 灸师 、推 拿师被称 为 “ 医业类 似行 为 ”, 没有 得到 匡师的待遇 针和灸 被视 为两 门不 同的专业, 为针灸 作
医生, 必颁 分别获得针 和灸 的行医执 照, 日本 所有药 品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划署, 西^ 也相 应设市 r专门负责 传统医学的项 目官员, 分
美 国每年接受针灸治疗者达 120万 人以上, 0 用于针 灸治疗 的 费用达 5亿美 元 美 国获全 国资格认 证的针 灸医师 早已超 过 1 0 0 0 0名。 已有部分健康保险公司支付 病』 时针灸和 中药 医 、
史 渊源, 医药 一 中 直在其 医疗保 健 中占有 重要位 置 日本全
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

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以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应用热点。
在国外,中医药的应用和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进程和挑战,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局限性。
首先,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
由于中医药在中国尤其是东亚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临床实践,因此这些地区的人们更容易接受中医药的治疗和疗效。
其中,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已经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体系,提供针灸、中药、推拿等中医疗法,与西医并行。
此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有一定的中医药传承和应用,但相较于东亚地区来说,其应用情况还相对较少。
其次,中医药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应用和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受到宗教、文化、医学体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中医药接受程度较低。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人们对中医药的兴趣逐渐增加,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应用渐渐兴起。
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纷纷成立中医药学会和中医药教育机构,引入中医药专业,培养中医药人才。
此外,在美国,中医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有越来越多的中医药诊所和学校开设。
尽管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应用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但逐渐受到西方医学界的认可和研究。
然而,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和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式与西方医学有着显著的差异,这导致很多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持怀疑态度。
其次,中医药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让西方医学界接受和应用中医药需要时间。
此外,中药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制约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外的监管标准和检验方法与中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中医药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推广,促进中医药在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和应用。
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发展及科学研究现状分析.doc

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发展及科学研究现状分析【关键词】中医药科研机构;国外;现状分析当前,中医药“以人为本”的健康观及其在防治人类现代疾患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正逐步为更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所认识和接受。
由于现代医药在面对一些疑难病症方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于是许多国家把希望寄托于中医药,纷纷开展中医药的对比研究,进一步验证中医药的疗效,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医药学术研究热潮。
笔者现对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的发展及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 国外中医药科研机构随着中医药在各国的传播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各国日益重视中医药科学研究,有些国家成立了中医科研基金会,有些国家还拨出大笔科研经费进行中医药研究。
这些国家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或成立专门的中医药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基础及临床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1 成立独立或专门从事中医药的科研机构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成立了替代医学办公室,1998年更名为全美补充替代医学中心(NCCAM),其宗旨是用严格的科学方法验证补充替代医学(包括中医药)的疗效,阐明其作用机理,并向广大民众发布准确的信息[1]。
在美国除NCCAM外,还有加利福尼亚针灸委员会、美国中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从事针灸、中医药的研究。
另外,德国有中医传统医学研究院和汉堡赤心-杜中医研究所,英国有皇家植物园中草药鉴定中心,韩国有韩医学研究院,泰国有东南亚泰中医药研究院等。
1.2 在西医药研究机构中设立中医药科研机构或实验室在日本,有10多个西医药研究机构建立了传统汉方医药研究机构,如北里研究所、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等设立和汉医药学研究所。
在英国,伦敦国王大学药物研究组、剑桥大学药理系血管生成与中医药实验室,以中草药为基础,开展抗感染和抗肿瘤研究。
在意大利,国家高等卫生院是意大利最大的对中医药开展研究的政府研究机构。
在巴西,亚马逊国家研究所、里约热内卢植物研究所等一些研究机构开展中医药研究。
在俄罗斯,莫斯科针灸疗法生理研究所开展针灸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医药产业的市场机会与发展前景

中医药产业的市场机会与发展前景中医药产业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自然疗法的关注度增加,中医药产业逐渐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重视。
本文将从市场机会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探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一、市场机会1. 宏观环境的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和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将中医药列为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积极推动中药的国际化进程。
这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和发展平台。
2. 消费者需求的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的疗效和保健功能。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中药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 国际市场的拓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药产业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和采用中医药疗法,这为中药的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同时,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也为中药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发展前景1. 创新科技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中药的提取、制备和药效评价等方面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
例如,中药微型制剂、中药多元化剂型等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药效的稳定性和疗效的准确性,还为中药的国际化和工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 融合传统与现代中医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基于传统经验和现代科学的独特发展模式。
通过融合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优势,在治疗效果、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这种融合模式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并为中医药的国际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 产业链的完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中医药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加强了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生产,规范了中药的加工和制备流程,提高了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医药在欧洲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在欧洲的现状与展望肖子曾;邢瑞;郭小鸽【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2)005【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欧洲;中医药;现状;展望【作者】肖子曾;邢瑞;郭小鸽【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伴随着欧洲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变革,现代医学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局限性,遇到许多棘手的难题:疾病谱的变化、疑难病的增加、合成药的副作用、沉重的医疗费用等[1]。
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传统医药榜样的中医药在防治现代疾病中所具有的优越性符合解决上述难题的需要,中医辨证的整体观以及辨证论治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2]是现代医学理念中所不足的。
医疗费用持续增加,中医治疗成了医院有力的竞争武器[3]。
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理论体系、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差异,中医药在欧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将中医药在欧洲发展的概况综述如下,并探讨中医药在欧洲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及如何扩大中医在欧洲的影响力。
早在汉代,随着陆、海商路的开辟,欧洲就与中医药有接触[4]。
中国药物在10世纪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
中医经由丝绸之路远传欧洲,当时的医学经典作《医典》中便吸收了中医脉诊。
此后,中药、针灸也陆续传入欧洲大陆[1]。
宋代,我国商品深受欧洲人喜爱,中药材也不例外[4]。
13世纪蒙古帝国兴起的大批欧洲商人来华,使得欧洲人对于中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大大促进了中西医药交流。
雍正帝禁教后,传教士开始研究中医中药,并传播到欧洲。
中医针灸虽早已传入欧洲,但是到18世纪以后欧洲人对针灸的认识才渐多。
针灸治疗在欧洲曾一度被看作“无知的”、“残酷的”疗法而被忽略[4]。
中医在欧洲的真正起步还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较快的发展是在70年代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2],他的随行记者Restone J报道了他在北京治病并观摩针麻的经过,详实而生动,这一特大新闻传遍全球,引起针灸热、中医热,欧洲各国对中医的兴趣与日俱增。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正面临着不少挑战和机遇。
在全球范围内,中医药逐渐被认可并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使用。
以下是国外中医药发展的一些重要趋势和进展。
1. 专业教育和研究:许多国外大学和医学院设立了中医药专业,提供相关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同时,一些研究机构和专科中心致力于中医药的研究,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2. 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多的西方医生和患者开始接受中医药,并将其与传统的西方医学结合使用。
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被证明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慢性疼痛、免疫系统失调和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
3. 中药市场和出口: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断增长。
许多国家开始进口中药材和制剂,同时也在当地生产和销售中成立了很多中药门诊和药房。
这为中药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4. 国际标准和监管:为了确保中医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对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标准和监管机制。
这促使了中药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并有助于消除一些不法经营和信息混乱的问题。
5. 多元文化融合:在国外,中医药不仅受到亚洲裔移民的青睐,也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和喜爱。
一些国家开始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体系,为民众提供更多的中医药服务和保健措施。
总的来说,国外中医药的发展正朝着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尽管仍然面临一些质量和形象方面的问题,但随着更多研究和实践的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会不断提升。
前苏联各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俄罗斯与前苏联各国中医药发展概况(一)中医药发展简史1.早期(18世纪及其以前)俄罗斯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了解中医、针灸早于其他欧洲国家,可追溯至1000年前。
大约公元10世纪(北宋年间),中药与针灸就通过民间交往和国家贸易途径传入俄罗斯。
及至明代(公元1368~1644年),中俄接触增多,针灸已为俄国人所使用。
在宽广的中俄边境附近,居民开始服用中草药,针灸得以较为广泛的应用。
公元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俄国医学使团来华学习牛痘接种技术(当时欧洲天花流行),同时也考察了中国针灸术,此后俄国医学界开始关注针灸与中医。
公元1773年,俄国的列比奥欣研究并报道了草药的收藏与应用,其中不少品种就是中药,这是俄国研究中药的早期记载。
2.中期(19世纪~20世纪前期)19世纪,俄罗斯一些医院开始使用针灸疗法。
查尔考夫斯基(Charkovsky)在《俄罗斯医学杂志》1828年第1期上撰文介绍针灸疗法,并详述了他本人的针灸临床实践总结,主要治疗病种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各种关节炎与风湿性肌痛症。
此时俄国也开始探索针灸疗效机理。
中草药的应用与引种逐渐开展,公元1871年,俄罗斯冒险家从我国甘肃、青海收集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北大黄)种子,种植于彼得堡并获成功,民间更普遍地应用当地草药与中药。
本世纪前期的重要发展是针灸与中药的进一步普及,针灸机理研究也取得进展。
1946年,苏联生理学家福尔鲍尔特,波德希亚德撰文谈针灸穴位与皮肤的生物活动点的关系,他们从生理学,解剖学角度作了大量研究,认为针灸脑穴的实质是生物活动点。
医史学家弗亚兹门斯基研究针灸发展史,并宣传了中国针灸术。
3.近期(本世纪 50-70年代)50年代,中苏建交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就开始了针灸疗法的广泛应用和基础研究,事实上形成了“针灸热”。
自1956年起,苏联不断派遣专家(德柯琴斯卡娅等)来华学习针灸、中医;也邀请秦伯未等中国中医专家到苏联考察、讲学与临证应诊。
秘鲁的植物药和中医药

秘鲁的植物药和中医药的现状在亚马逊的森林中,生长着一种树木,名叫吐鲁香胶树,它的树脂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腐烂、抵抗传染病和毒物,是治疗内脏溃伤、毒蛇、疯兽咬伤的有效药物。
在很早很早以前,亚马逊的印地安人发现当地的野兽被毒蛇咬伤后,便向吐鲁香胶树奔去,咬穿树皮,让树脂流到伤口里去。
便知道这仲树脂可以来治疗各种创伤以及蛇咬的伤口,现代的医药界称这种印地安人发现的药物为秘鲁香膏。
在西班牙统治时代的秘鲁,有一个西班牙伯爵夫人突然得了疟疾,仆人是一个名叫珠玛的印第安族姑娘。
为了治好伯爵夫人的病,姑娘偷偷在药物中另外加了些药粉,正巧被旁人看见,旁人以为珠玛企图谋害夫人,便将此情况告诉了伯爵,伯爵知道后,大发雷霆,准备处死珠玛。
处死珠玛之前,伯爵向珠玛有什么话要说,珠玛含着眼泪,摇摇头。
正当伯爵传人要将姑娘拉出去处死的时候,伯爵夫人出面将她保了下来。
夫人心里感到疑惑不解的是:这个印第安族姑娘平时一直很忠厚,她怎么会要害死自己呢?在夫人的再三询问下,珠玛才悄悄地对夫人说:“我给你吃的药粉是从当地一种名叫”生命之树“的树皮上提取研细而成的,这药是印第安人祖传的冶疟秘药,族内有规矩,谁向外人泄露秘密必处极刑,所以我一直没有说。
”夫人听后,将信将疑地吃了这种药,没过几天病就好了。
夫人很感激珠玛,将她永远留在身边。
后来,人们将这种树改用伯爵夫人的名字,中文译音为“金鸡纳霜”,树皮中所含的治疟成份称为奎宁。
说起草药王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中国,其实,南美的秘鲁也是世界著名的草药产地。
根据植物学家统计,世界上共有大约25万种高级植物,其中1.2万种被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的药理学院列入天然药草纲目,但该纲目只包括了秘鲁人民传统使用的1200种草药的一部分。
据统计,大约有5000种生长在秘鲁的植物具有医疗功能。
秘鲁为热带地区,气候潮湿,雨量充足,是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秘鲁的植物药大部分为热带植物,代表性种类有金鸡纳、凤梨、皂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是开发新药的“金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
据该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
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克服困难,8年之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大关,出口总值达7.12亿美元,同比增长6.11%。
亚洲、北美和欧洲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
尤其是亚洲市场约占中药出口总值的2/3。
这几个市场的中药出口近几年都稳步增长。
去年中药对亚洲出口4.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同比增长5.71%;对北美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对欧洲出口9270万美元,同比增长12.58%;对非洲出口1049万美元,同比增长8.16%;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同比增长2.19%;对南美洲的出口975万美元,同比下降了1.72%。
目前,全球四个主要中药市场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
是一个发展中的庞大市场,也是我国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值得研究和开拓。
一、东南亚及华裔市场该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
该国卫生部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进步加强中医药管理。
开设中医学院、中医师注册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政府对含汞、铅、砷等重金属的中药或成药则明令严格控制,禁止销售黄连、黄柏、川乌等有毒药品。
进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补药。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
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
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
早在1987年政府正式通过和批准了中草药议案。
有中药店800余家,多有坐常中医师诊病,也有许多私立中医院广泛应用中草药和针灸进行治病。
较大的中药批发商约为10家,中小型约为40家。
越南早提出东医与西医相结合,规模较大的中药店有近200家,中小药店更是遍布城乡。
现从我国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药就有180种。
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无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应有尽有。
目前,我国共有16家药品生产企业获得在越南的经营许可证。
此外,在菲律宾、印尼、缅甸、柬埔寨等由于受亚裔、华裔文化的影响,中医药都有浓厚的民众信仰的基础。
二、日韩市场是我中草药出口稳步发展的市场。
也成为与我竞争国际草药市场的主要对手,采用“兼蓄并用,自成体系”的策略,约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1%。
日本中草药市场的汉方制剂纳入医疗保险,近几年来汉方制剂生产每年以50%~60%的速度递增,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已达15亿美元。
人均中药消费额为7.3美元,与日本人均医疗费412美元相比,仅占1.77%。
目前日本有60多家汉方制剂生产企业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中药材以甘草、野山参和圆参为主。
进口较多的中成药有蜂王精、银翘片、银翘丸、六神丸等。
日本厚生省批准生产的汉方药仅限于张仲景的210种经方,其中147种批准为“医疗用医药品”,可以在医院中使用,其余63种为“一般用医药品”,只能在药店柜台销售。
目前用药开发重点,主要在难治病、心脏病、癌症和老年病方面。
韩国对我国中医中药可算是情有独钟,中医药与当地医药相互结合,形成了当地的传统医药学,古代称之为“东医”。
1980年韩国政府颁布法令,统称为“韩医”。
韩国政府保健卫生部允许东、西方两种医药均可享受到医疗保险。
1969年韩国保健卫生部规定11种古典医籍上的处方可由药厂生产而无须做临床等各种试验,其中有4种即是我国古典文献:《景岳全书》、《医学入门》、《寿世保元》、《本草纲目》。
韩国目前共有56个成方制剂、68个单方制剂作为药品进入健康保险。
上世纪80年代末,共建成中药厂80个,占全部中西药厂总数的22.2%。
自1992年以来,已逐步实施了中药制剂生产的GMP标准,目前估计韩国中药市场已达10亿美元以上。
我国对韩出口的中药材种类逐年增加,目前接近300种,其中甘草、桂皮、半夏、茯苓、黄芩、红花、远志等出口金额较大,如甘草的年对韩出口额高达400万美元左右。
三、西方草药市场主要包括西欧和北美各国的草药市场。
为了进一步加强在欧洲范围内的植物药标准化,以及加强对植物药的研究,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士、英国的植物疗法协会现已联合成立了欧洲植物疗法联合会,并以德国药典内的药用植物专题资料,作为欧洲药典的依据。
北美的草药市场是大部分的植物药在保健品商店、药房、超市和邮购商店中出现,但只能作为食品或营养补充剂出售。
美国早在20世纪初期,植物药就与化学合成药物同被列入美国药典。
不少美国医药人员和民众开始认识并信服中医药的疗效,美国是我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
目前,美国将植物药列为饮食补充剂进行管理。
与欧盟各国的管制相比较,美国对植物药的控制在西方是较为宽松的。
美国FDA不再要求中草药是所谓纯而又纯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安全、有效、可控”的“混合物”。
1998年白宫成立了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白宫补充与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2002年向布什总统、参众两院递了最终报告,将中医列为替代医学保健系统之一。
FDA在网上公布美国《植物药研究指导原则》,并在世界范围征求意见。
美国一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计划对中草药的开发和研究投入庞大资金。
目前,分布在全美的中医院校已达46所。
德国早在1961年在第一部药品法令中正式列入植物药。
1976年第二部药品法令包括植物药都要通过特定专委会评审。
1978年卫生部内设专门负责审查植物药的E委员会,审查修订近400条草药及复方制剂的标准条款。
德国是在西欧国家中使用中草药最多的国家,占了德国和欧盟70%的市场,服用中草药的德国人超过58%。
在德国的任何一家药店里都可以买到中草药。
德国的银杏制剂年销售额已超过1亿美元。
用甘草、穿山甲、知母、茯苓等中药制成的止喘药和用大蒜、山楂、芦丁制成的青春活力片等在欧盟国家中的年销售额已达22亿美元。
目前,德国有7万家药店,20%无处方亦可出售。
医疗保险在魁茨汀示范医院植物药已纳人体系之中。
法国是欧共体第二大草药市场。
1952年法国医学科学院承认针灸疗法是一种医疗行为。
1985年法国卫生部成立“针刺治疗诸问题研究委员会”。
已决定将中医学教育纳入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中去。
法国最大的草药制造商是阿科菲阿麦公司。
市场上有23000家药店,其中有一万多家药店是草药与天然药物的主要销售渠道。
在法国草药市场上有印度、中国、非洲、德国和本国的草药。
最受欢迎的是用于减肥、催眠、治疗紧张、循环及消化系统疾病、疼痛、便秘和治疗风湿病的草药。
中草药已于1999年列入国家医疗保险。
英国草药市场值估计为6500万英镑,是欧共体第三大草药市场,整个市场值可达2.25亿英镑,包括人参、大蒜、食品添加剂和顺势疗法药物。
已有175年历史的波特斯公司有很高声誉,产品多达150种,除6种外,余均获产品许可证。
在英国增长最快的是保护心脏健康的鱼油,其增长率为33%。
其他增长较快的产品有月见草油、止痛药、止咳药、治疗风湿痛及皮肤病的药物。
英国有药店1200多家,以布茨药店影响最大,是中药销售的主渠道。
英国医生处方使用草药可享有补贴。
与欧洲其他市场一样,草药与天然药物制品主要用于缓泻剂、感冒和咳嗽用药、胃药和镇静剂等。
现在在英国城市的社区医院里,大部分采用各种草药制成的药物来治病。
英国有100万人患耳鸣症,用银杏制剂收到较好效果。
澳大利亚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次看中医,由于中医药的广泛应用,中草药的进口量自1992年以来已增长了4倍,并逐渐成为澳洲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悉尼和墨尔本等大都市,目前分别有2000多名中医师开业行医,其他州首府如布里斯班、阿得雷德和帕斯也都有数百名中医师。
各地都成立了中医学会,也有全国性的组织澳大利亚全国中医针灸学会联合会。
澳大利亚每年中医医疗保健的营业额达到8400万澳元。
维多利亚州率先于2000年5月完成了中医立法,是西方第一个对中医药立法的国家,使之拥有与西医一样的法律地位。
澳大利亚也是第一个在正规大学设立中医本科教育工作的国家,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创办中医教育已有10年历史。
此外,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罗马尼亚、波兰、奥地利、保加利亚、俄罗斯及前苏联各国、阿根廷、墨西哥等西方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西方草药、中医药越来越广泛重视。
特别是在拉美地区33个国家中与中国建交的19个国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是中医药的潜在大市场。
四、非洲、阿拉伯市场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多批医疗队的派遣,中医药和当地草药治病的热潮正在形成,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中草药国际市场。
我国的一般药品、保健品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花粉制剂、风湿膏以及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丸市场需求量较大。
此外,一些芳香除臭、消炎镇痛的产品,如空气清新剂和保健沐浴剂更受欢迎。
坦桑尼亚较受欢迎的中成药为有治疟平喘、减肥美容、强壮止痛功能的药物,如青蒿琥酯片、平喘膏、红花油、麝香风湿膏、减肥茶、六味地黄丸、全鹿丸、金鸡虎丸、止咳糖浆、五子衍宗丸、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冰硼散等。
这些药品质量可靠、价格便宜,受到青睐。
政府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中药将近100万美元,但由于贫穷,中药食品、滋补品难销售。
莫桑比克地处南部非洲,中国针灸疗法在那里取得很好的疗效,被称为“神奇的中国针灸医术”。
头针、耳针治疗偏瘫,体针加拨罐治疗腰腿疼痛,体针治疗高血压、性功能不全症,电针治疗胃下垂、神经性头痛、失眠以及一些运动神经性疾病皆取得了很好疗效。
近年来,又利用中草药,中成药治疗哮喘、肝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性病获得良效。
目前在中药店里有中药出售。
南非政府于2002年2月22日发布了为期6个月的中成药注册登记通告,准许其进入南非市场,这在世界各国尚属首次,目前我已有100多家企业的3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申请登记,取得合法进入南非补充药物市场的机会。
但目前,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多数非洲国家卫生事业较为落后,是正在崛起的中草药国际市场。
1960年以来,中国援非医疗队活跃在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扎伊尔、马里、几内亚比绍等国,不少人了解中医中药与针灸,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阿拉伯地区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援外医疗队就把中医药带到了中东地区,在中东地区,保健、强壮、减肥、美容的中成药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