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无公害优质水稻是指无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以良种、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等方式种植出的优质水稻,这种水稻不仅环保健康,而且口感鲜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以下是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
1.品种选择:选取优良、抗逆性强的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
如:超级稻、俄罗斯稻、优龙等。
2.土壤整理:在开垦土地前进行耕作,进行预留肥料、清除杂草等工作,并使土壤松散透气。
3.施肥:无公害优质水稻主要施用有机肥,如沼气池渣、腐熟堆肥等,将有机肥均匀分配,达到肥料合理利用和土壤肥力持续增长。
4.田间管理:做好整地、机耕、旋压打底、水利密封、覆盖等工作。
同时,要定期进行除草、松土、保水、通风等措施。
5.灌溉:选择质量优良的水源进行灌溉,并根据土壤水分情况进行排水,有效利用水源。
6.病虫害防治:选择生物农药,采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等方式控制病虫害,同时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7.收获:根据成熟率合理安排收割时间,并在农作时及时清理草木杂物、及时收集秸秆等农作物残留物,避免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保护环境,提高水稻品质,增加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益,逐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途径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途径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无公害优质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栽培技术的推广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途径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和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农民认识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首先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农民对无公害水稻的认识。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册、海报、横幅等宣传材料,在农村地区张贴和发放,向农民介绍无公害水稻的种植特点、优势和栽培技术,让农民了解无公害水稻的好处和重要性。
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编写相关文章、发布宣传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公害水稻,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
二、建立示范基地,推广种植技术建立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是推广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以在农村选取一些优质田块,进行水稻种植示范,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无公害种子选育、无公害肥料施用、无公害农药使用等。
在示范基地开展培训活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专家进行讲解,传授无公害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周边农民前来学习和参观,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
三、组织培训和交流,提高农民技术水平针对农民的现状和需求,组织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培训班和交流会,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和成功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进行培训和经验分享,交流无公害水稻种植的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无公害水稻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建立保障机制,鼓励农民种植为了鼓励农民种植无公害优质水稻,可以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提供政府补贴、优惠政策、市场销售保障等支持措施。
比如政府可给予无公害水稻种植补贴,支持农民购买无公害种子、施用无公害肥料和农药,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
还可以帮助农民建立销售渠道,推广无公害水稻的品牌和知名度,保证农民的收益。
水稻无公害种植方法

水稻无公害种植方法水稻无公害种植方法是指通过科学的农业管理措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并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下面我将从整个种植过程的准备、水稻生长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来介绍水稻无公害种植方法。
一、准备阶段:1. 土壤改良: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农家肥和绿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 种子选择:选用无公害、优质的水稻种子,并进行种子处理,如浸种、热处理等,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二、水稻生长管理:1. 合理灌溉:合理管理水稻田的水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可采用浸泡灌水、蓄水灌溉等方式,避免灌水过多或过少,控制田间积水过深,防止病虫害发生。
2. 合理施肥:采用有机肥料、绿肥等进行施肥,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可通过农家肥、畜禽粪便堆肥、豆瓣饼等进行补充养分。
3. 间套种植:在水稻田中直接种植一些有益的作物,如红薯、蔬菜等,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4. 杂草防治: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的方式控制田间杂草的生长,减少杂草对水稻的竞争,防止杂草上的害虫传播病毒。
三、病虫害防治:1.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和天然敌害生物等方法,控制害虫和病菌的数量。
如引入捕食性昆虫、蜘蛛、天敌禽类等减少水稻上害虫的数量。
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用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增加水稻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种植,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如将水稻和其他作物交替种植,减少同一地区发生同种病虫害的机会。
通过以上的种植管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损害。
同时,无公害种植方法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益。
因此,无公害种植方法是未来水稻种植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是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取无污染、无公害、环境友好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它注重减少或避免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提倡合理利用土壤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方式有很多,下面我将从土壤改良、有机肥料的使用、生物防治、绿色耕作技术和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
首先,土壤改良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基础。
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调整土壤酸碱度,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有机物添加、翻耕和耕作层深度调整等。
有机物添加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墒和保肥能力。
翻耕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和成土性,促进土壤中氧气的交换和深层水分的储存。
而合理调整耕作层深度可以保证种子的良好萌发和根系更深入土壤,从而提高水稻的养分吸收效率。
其次,有机肥料的使用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不可或缺的一步。
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和微生物转化产物的肥料,它不含化学合成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避免因过量使用化肥而导致的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物防治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水稻病虫害,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生态环境多样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式来增加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态陷阱、灯光诱捕和物理防护等技术来降低病虫害的侵入和扩散。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还可以采用一些绿色耕作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
例如,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将稻田稻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
水稻机插直播和密植栽培技术可以降低农作物间的竞争,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
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

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水稻是世界粮食生产和供应中最重要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品质和数量,人们不断尝试各种栽培技术。
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栽培模式,可以显著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同时保证产品安全、健康。
一、优选土地选择适宜的土壤是水稻无公害栽培的第一步。
在土地选择时,要考虑土壤酸碱度、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养分。
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应该PH值在5.5~6.5之间,同时土层厚度应该大于30厘米,不可有高风险灾害。
二、选用无公害种子在选择水稻种子时,要选择高质量的无公害种子。
种子应该经过检测,不含有害物质,不受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无品种杂交现象,具有良好的种子萌发率和良好的抗病性能。
三、化肥使用无公害栽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化肥的正确使用。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肥料和用量。
施肥时要避免施过量,适量施肥按时追肥,可以大幅减少化肥的用量。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水稻无公害栽培的一种有效方式。
采用生物防治可有效代替部分或全部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选取在当地生态环境中生长适应的微生物,然后将微生物种植在田间,可以大幅提高水稻的抗病抗虫能力。
五、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栽培中,通过防治病虫害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病虫害,防治时坚持使用生态友好型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规定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防止产品农药残留的风险。
总之,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一套高效的栽培模式,可以大幅减少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保障水稻品质和数量,并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因此,这些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当今的水稻生产中。
以上的方法只是无公害栽培的基本方案,对具体的生产过程还要重新调整和计划,以期取得更佳的生产效果。
乐至县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水稻)[1]
![乐至县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水稻)[1]](https://img.taocdn.com/s3/m/cef69e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08.png)
乐至县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一、种子选择1、品种选择要求应选择分蘖、抗倒伏能力较强,穗型偏大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组合,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01国标二级以上。
2、水稻良种应具的特性一是要具有优良种性,包括高产、抗病虫、抗逆、生育期适中和品质优等特性;二是要种子优良,具有本品种特性,即种子真实,纯净一致,清洁干净,饱满充实,发芽健壮整齐,无种传病害,干燥耐贮藏。
二、育秧技术1、育秧方式主要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按照DB51/T277—1998水稻旱育秧技术规程进行,确保水稻播种适期,培育壮秧和适时栽插。
2、播种期播种期应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移栽苗龄大小确定,播种过早,达不到水稻发芽、生长的条件,容易出现烂种、死苗;播种过迟,易受高温伏旱影响。
一般在连续三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应及时早播,冬水田以3月15日~3月20日播种为宜,两季田以4月上旬播种为宜。
3、大田用种量每亩备优质杂交水稻种子1公斤。
4、苗床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无草木灰的蔬菜地或一台土,苗床不能使用碳铵或尿素等碱性肥料,亩备足苗床0.05亩。
5、作厢苗床按1.6米开厢,厢面宽1.4米(最宽不能超过1.5米),厢长不超过9米,作成高厢或平厢。
每0.05亩苗床施入10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壮秧剂混匀。
6、浇足底水播种前将苗床浇足浇透底水,使苗床0—15cm土层达到饱和含水量。
7、种子包衣使用药肥缓释型高吸水性种衣剂“旱育保姆”,每1公斤稻种用“旱育保姆”350克。
采取“即拌即撒”的办法,包衣前先将稻种放入清水中浸泡6—12小时,捞出稻种,沥出多余水份,将种子倒入圆底容器中,然后将种衣剂慢慢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种衣剂边摇动容器,使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以保证包衣均匀,种子包衣后及时撒播。
8、播种将包好衣的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播种完成后均匀覆盖一层细土至不见种子,盖土不宜过厚,再用木板轻拍苗床使种土结合,最后喷施旱育秧专用除草剂。
水稻栽培技术-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

施肥
根据超级稻的需肥规律和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 案。一般要求施足基肥,分蘖肥和穗肥,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和发育。
灌溉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控制好灌溉时间和水量,以促进水稻的 生长和发育,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3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
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
南方地区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适用于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在 南方地区,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对 环境的污染。
育苗
使用育苗盘或育苗床进行培育,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培育出健壮的秧 苗。
移植与田间管理
移植
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移植时间。一般要求秧龄在30~40 天,叶龄在3~4叶时进行移植。
田间管理
包括水分管理、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田间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及时发现 问题并解决。
施肥与灌溉
热带地区
在热带地区,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可以用于一年多熟制。由于热带地区气温较 高,因此需要加强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超级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与其他水稻栽培技术的结合
精确定量播种技术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与精确定量播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实 现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精确定量播种技术可以提高水 稻的发芽率和整齐度,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水稻栽培技术-超级稻无公害栽培 技术
contents
目录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概述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前景与挑战
01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概述
超级稻的定义与特点
超级稻是指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和产量潜力的水稻品种,通 常具有高秆、大穗、抗病、抗逆等特点。
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应 选 择 品 质 优 、丰 产 性 好 、抗 逆 性 强 、生 育 期 适 中 、适 应性 广 、 商品性好且通过 国家和地 方审定推广 的高产 、 优质
不发 白。晴 天中午若秧苗 出现卷 叶要灌薄水护苗; 雨天放干 秧沟水;如遇到 较强冷 空气 ,要灌拦腰水护苗 ,气温正常后
3 . 4 秧 田管 理
4 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4 . 1 大 田耕 整
4 . 1 . 1 旱耕水整 。选用旋耕 灭茬机耕翻 土壤 ,同时进行前
茬作物的秸秆还 田 , 灭茬深度 1 5 ~l 8 c m。灭茬 后进行平整 拉平 , 对灭茬漏耕地段应 人工补 翻。 然后上浅 水耙地 , 灌水
使盘土含水量适于机插要求 。 3 . 4 . 3 看 苗 施 肥 。 床 土 培 肥 的 ,可 不 施 断 奶 肥 ,床 土 没培
要选择 生态条件好 、无污 染、土壤 肥沃 、肥力均 匀、排 灌条件 好 、 交通方 便的生产基地 , 且生 产基地 的大 气 、 水、 土 壤 等要 完全符合 检测部门规定的质量控 制标准 。
关 键 词 : 水 稻 ; 无 公 害 ;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 居 民生 活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 人 们 对 稻 米 品 质 要 求越 来 越 高 。 发展 无 公 害 水 稻 , 生 产 安 全稻 米 , 已成 为 农 民 增产 增 收 的重 要 途 径 。为 积 极 推 广 无 公 害 水 稻 生 产, 现将水 稻无公害高产 栽培技术 介绍如下 。
均 匀 喷 雾 ,以 防治 灰 飞 虱 ,减少 条 纹 叶 枯 病 、黑 条矮 缩 病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更加受到关注。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农
产品。
实施水稻无公害栽培,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制定生产方式生产,从品种选择及合理栽培、产地环境、肥料和农药使用四个环境着手,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稻米,并经专门机构认定。
一、品种选择
1.水稻良种的选择
一是要具有优良种性,包括高产、抗病虫、抗逆、生育期适中和品质优等特性;二是要种子优良,具有本品种特性,即种子真实、纯净一致、清洁干净、饱满充实,发芽健壮整齐,无传染病害,干燥耐储藏。
2.水稻种子的质量标准
种子的标准是:原种纯度不低于99.9%,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良种纯度不低于98.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二、合理栽培
1.首先要做好晒种和种子风选。
在种子浸种3-5d前,并将种子
薄晒2-3d然后进行风选;将风选后的种子用25%可湿性多菌灵粉剂500倍药液浸种,或用恶线菌清15g对水9kg,浸稻种6kg。
2.全面推广水稻无公害旱育壮秧,培育壮苗,提高抗性。
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水稻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前提,合理密植能促进水稻单株和群体结构的协调发展,改善田间的温光条件,有力于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的积累,增加产量。
栽插密度应根据品种、地理条件、土壤肥力和种植形式等综合考虑。
我区一般1.8至2.0万,6至7万苗。
4.科学管水。
无公害水稻栽培应采取浅水栽秧,湿润立苗,寸水返青,薄水分蘖。
当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即开始脱水晒田,多次轻晒。
晒田时,放水落干,待田面无水3-5d后,再上新水,保水2-3d后,再次落干。
有水抽穗、灌浆,干湿交替壮籽。
灌浆结实后,坚持干干湿湿,间歇灌溉,待田面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防止后期脱水过早影响优质稻谷品质。
5.最好实行机械或人工除草、除稗,同时拔除病虫为害植株。
杂草防治亦可选用安全性强、无农药残留的高效除草剂——50%稗阔净防除。
6.?秋冬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并实行区域化种植,减少病虫。
三、产地环境
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应远离化工厂等污染源,以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并且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具体指标是:
1.?空气质量
在标准状态下,日平均浓度每立方米二氧化硫应≤0.25mg,氟化物应≤71μg;
2.灌溉水质量
ph在5.5-8.5之间,每升水总汞≤0.001mg,总镉≤0.01mg,总砷≤0.05mg,铬(六价)≤0.1mg,总铅≤0.1mg,石油类≤5.0mg,挥发酚≤?1.0mg;
3.土壤环境质量
在ph7.5时,总镉≤0.6mg,总汞≤1.0mg,总砷≤20mg,总铅≤350mg,总铬≤350mg。
四、药肥使用
1.无公害水稻施肥原则,应以有机肥为主,控制化学氮肥的施用量,保证磷肥施用量,增加钾肥施用量,推广施用无公害水稻专用肥或复合肥。
适宜施用的有机肥料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及饼肥等。
有机肥以头年稻草还田为主,栽秧前半个月施腐熟畜肥。
2.农药使用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出发,实施栽培,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值以下,并保证稻米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规定。
实施化学防治,要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指定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指标,在防治适期施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合理混用;要有限制地使用具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
期;或采用农药加载体撒施方法,防治前期一代螟虫和杂草;对水稻叶面病虫、穗部病虫实行针对性低容量喷雾。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实施生物防治:一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维护天敌种群多样性,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二是有限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井岗霉素等;三是养鸭,即在水稻返青后至孕穗期,可有效控制稻田前期杂草和水稻基部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