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
酶工程实验报告四(纤维素酶酶促反应初速度的测定)

酶浓度 mg/ml
0.4
0.6
0.2675 0.3405
0.5260 0.7290
0.5475
1.0010
0.6610
1.1370
0.7080
1.1560
0.8155
1.2930
0.9030
1.3620
0.8795
1.4235
0.9735
1.5230
1.0135
1.5955
1.0505
1.6245
表一
中(取两次,每次时间间隔相同),迅速振荡均匀。 (3)将两支试管沸水浴 5min,自来水冷却后,加蒸馏水 20mL。摇匀,在 540nm
处读取 OD 值。 (4)空白管:在 25mL 试管中依次加入 1mL 底物溶液、 3mLDNS、 1mL 对应浓
度的酶溶液。(注意:每次加入溶液时均需充分混合均匀) 注意:原酶液的稀释对于测定反应初速度进程曲线很关键,四种酶液稀释浓度的 OD
表一
不同酶浓度的反应初速度时间范围和反应初速度
酶浓度(mg/ml) 反应初速度时间范围(min)
线性关系
反应初速度(v)
0.2
3~30
y=0.0279x+0.4968
0.0279
0.4
3~12
y=0.0463x+0.1073
0.0463
0.6
3~12
y=0.0702x+0.3220
0.0702
0.8
7、实验小结:
①初步掌握纤维素酶酶促反应初速度的测定方法,了解酶促反应动力学曲线的意义。 ②由酶促反应的进程曲线获得初速度反应时间范围和酶反应速度表征初速度的动力学
涵义。 ③测酶活时严格控制影响到的因素,如反应温度、时间、pH 等。 ④量取固体酶液时精确,溶解稀释做到准确无误,减少实验操作误差,增加结果可信度。 ⑤对反应后的实验结果认真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酶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内容:《酶的特性》是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酶的特性。
是学习本章后面其他知识的基础和关键。
前面学习的酶的作用和本质等知识给本节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还与生产、生活知识有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酶的特性。
学生已经建立了酶的本质和作用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通过多种实验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从实验实际出发,自我分析,能得出正确结论。
3、设计构思:《酶的特性》教学设计2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酶的特性和设计探究实验难点: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四、课时分配:1课时五、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寻找问题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准备六、教学策略与方法: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完成实验。
通过课堂讨论法、启发法、实践法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题,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
七、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1.酶的作用是。
2.酶的本质是。
酶和无机催化剂都有催化作用,它的催化特点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外面就来学习。
思考并回答: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其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复习回顾,设置悬疑。
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探究实验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建立模型课堂练习复习回忆:在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比较了在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作用。
先回顾一下,请对比3号试管和4号试管,条件有什么不同?结果有什么不同?这种现象能说明酶的什么特性?酶的高效性对于细胞生活有何意义呢?我们把上个实验进行改变,将3号试管的底物换为3%的淀粉,条件换为滴加肝脏研磨液,与4号试管相比较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现象?教师演示实验,强调规范操作和安全操作。
食品酶课程的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在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参加食品酶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对食品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食品酶的基本概念食品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食品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具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特点。
二、食品酶的分类与特性1. 按来源分类:食品酶可以分为微生物酶、植物酶和动物酶。
微生物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具有高度的活性;植物酶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果实等部位,活性相对较低;动物酶主要存在于动物体内,活性较高。
2. 按功能分类:食品酶可以分为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
蛋白酶用于分解蛋白质;淀粉酶用于分解淀粉;脂肪酶用于分解脂肪;纤维素酶用于分解纤维素。
3. 按作用条件分类:食品酶可以分为酸性酶、中性酶和碱性酶。
酸性酶在酸性条件下活性较高;中性酶在pH值约为7的条件下活性较高;碱性酶在碱性条件下活性较高。
食品酶具有以下特性:(1)高效性: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比非催化反应快百万倍以上。
(2)专一性:酶对底物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反应。
(3)温和性:酶催化反应的条件相对温和,如pH值、温度等。
(4)可调节性: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进行调节。
三、食品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 蛋白质加工:食品酶在蛋白质加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解蛋白质、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等方面。
例如,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2. 淀粉加工:淀粉酶在淀粉加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淀粉的糊化、水解等方面。
例如,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糊精、麦芽糖等,提高淀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3. 脂肪加工:脂肪酶在脂肪加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脂肪的水解、乳化等方面。
例如,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提高脂肪的消化吸收率。
酶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酶说课稿酶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酶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酶说课稿1一、说教材《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以实验设计为载体、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酶,包括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以及酶的3个特性。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建立酶的概念、知道酶的特征,并能初步用酶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探究中学习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体会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学习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本章的学习即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实验设计原则”的思想,又为后面学习新陈代谢打好基础,尤其是〈第三节呼吸作用〉、〈第四节光合作用〉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说出酶的化学本质。
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③解释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
④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撰写实验探究性活动的实验报告,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
2).技能目标: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方案和别组同学的方案,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2)通过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3)酶的高效性2)、教学难点(1)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一活动具有相当的难度,首先,需要学生自己决定和判断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探究的方向,设计实验的步骤,选择实验的材料,如何控制变量,如何检验结果……等等,无疑,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酶工程期末总结

第一章绪论生体内成千上万个错综复杂的生化反应构成了新陈代谢的网络。
这些反应都是在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下有条不紊、绵绵不断地进行着。
可以说生体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同时又具有催化剂的功能。
几乎所有生物的生理现象都与酶的作用紧密相关,没有酶的存在,也就没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很早就不自觉地利用了酶,酶的利用最初起源于酿酒、造酱、制饴等生产和生活实践(在我国早在夏禹时代,人们就会酿酒;而在“周礼”中已经有造酱、制饴的记载)。
当然,在古代人们对酶的存在及其所起的作用还缺乏甚至没有认识。
人类对酶的真正认识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1684年比利时医生第一次把引起发酵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因素称为酵素;后来,Liebig在研究酿酒工程中,首次认为发酵现象是由于酵母细胞中含有发酵酶,是发酵酶催化糖发酵产生了酒精;一般认为真正的酶学研究开始于Buechner的发现,他通过研磨酵母细胞、汲取细胞汁液用于糖发酵的实验,证实了:酶能够以溶解的、有活性的状态从破碎的细胞中分离出来,从而推动了酶的分离以及对酶的理化性质的探讨和研究,促进了对各种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酶系统的研究。
历史上,对酶的化学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并不认为酶是蛋白质。
Willstatter认为酶不一定是蛋白质,他将过氧化物纯化了12000倍后,酶的活性很高,但检测不到蛋白质,所以他错误地认为酶是由活动中心与胶质载体组成的,活性中心决定酶的催化能力及专一性,胶质载体的作用在于保护活性中心,蛋白质只是保护胶质载体的物质,并以此来解释酶纯度越高越稳定的实验现象。
这一错误观点是由于当时对蛋白质检测水平的限制造成的,而且也与Willstatter当时的权威地位有关。
直到1926年Sumner第一个获得了脲酶的蛋白质结晶,才提出了酶是蛋白质的观点;后来,Northrop和Kunitz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结晶酶,并证实了这些结晶都是纯蛋白质后,酶的蛋白质属性才被人们普遍接受。
[工学]《酶工程》教案
![[工学]《酶工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e9e60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e.png)
《酶工程》教案安排:本课总学时为48,其中理论课40,实验课8,周学时为3学时。
要求:要求同学们课前预习教材,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学习效果好;学生上课作笔记,动动脑;学生课后复习和整理笔记,教师作课后小结和布置作业,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绪论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酶、酶工程的概念,酶的化学性质与催化特性,了解酶的分类与命、酶活力测定、酶的生产方法。
2教学内容:主要讲酶和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史、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酶的分类与命名、酶的化学性质与催化特性、酶活力测定、酶的生产方法。
3重点和难点:酶、酶工程、酶活力有关的概念;酶的化学性质与催化特性、酶活力测定。
4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启发式、图示法、问答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5板书设计: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大标题始终留在黑板的左边;书写规范。
6学时分配:理论3学时,实验2学时。
7教学进程:第一节酶和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史1酶的基本概念酶是生物体内进行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
按化学组成分:蛋白类酶(Enzyme proteins)和核酸类酶(Ribozyme RNAs)。
a蛋白类酶(Enzyme proteins)酶是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b核酸类酶(Ribozyme RNAs)本身就是一段RNA,不需要额外的蛋白酶就可以对自身进行剪切。
提问:酶一定是蛋白质吗?2酶的发展史1.2.1酶在中国的发展史人们对酶的认识起源于生产与生活实践。
夏禹时代,人们掌握了酿酒技术。
公元前12世纪周朝,人们酿酒,制作饴糖和酱。
春秋战国时期已知用麴(曲)治疗消化不良的疾病。
酶者,酒母也。
1.2.2酶在西方的发展史1878年, 给酶一个统一的名词,叫Enzyme,这个字来自希腊文,其意思“在酵母中”。
1896年,日本的高峰让吉首先从米曲霉中制得高峰淀粉酶,用作消化剂,开创了有目的的进行酶生产和应用的先例。
西方国家19世纪对酿酒发酵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
酶工程实验报告

酶工程实验报告指导老师:学号:20070830姓名:班级:生物技术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7级2010-11-15生物工程实验指导(酶工程部分)实验一木瓜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酶活检测一、概述以半胱氨酸内肽酶为主(包括木瓜蛋白酶,简称PAP、木瓜蛋白酶Ω,简称CAR、木瓜凝乳蛋白酶,简称CHP和木瓜凝乳蛋白酶M,简称GEP)的木瓜蛋白酶是从植物番木瓜中分离纯化而得的一种混合酶。
这种酶广泛存在于番木瓜的根、茎、叶和果实内,其中以为成熟的果实乳汁中含量最高,约占乳汁干中的40%。
其最大的用途是在食品工业方面,防除啤酒冷藏混浊,嫩化肉类,生产调味品,烘烤面包,乳酪制品及谷类和速溶食品的蛋白质强化生产。
在动物饲料加工方面,用于鱼蛋白浓缩物和油籽饼处理,能提高氮的可溶性指数和蛋白质的可分散指数。
少量在皮革工业作软化剂、纺织工业作丝织品脱胶清洁剂和废胶卷回收报等。
在医药方面,主要用于治胃炎、消化不良以及用于肉赘摘除、伤痕处理、脱毛、清洁皮肤和新近的裂腭整形外科及制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射剂治疗脊骨盘脱出症等。
木瓜蛋白酶是一种巯基蛋白酶,其专一性较差,能分解比胰脏蛋白酶更多的蛋白质。
木瓜蛋白酶是单条链,有211个氨基酸残基组,相对分子量23000。
木瓜凝乳蛋白酶,相对分子量36000,约占可溶性蛋白质的45%。
溶菌酶,相对分子量2500,约占可溶性蛋白质的20%。
木瓜蛋白酶为白色、淡褐色无定型粉末或颗粒。
略溶于水、甘油,不溶于乙醚、乙醇和氯仿。
水溶液无色至淡黄色,有时呈乳白色。
最适pH为5.0~8.0,微吸湿,有硫化氰臭。
最适温度65℃,易变性失活。
木瓜蛋白酶等电点pH=9.6。
半胱氨酸、硫化物、亚硫酸盐和EDTA是木瓜蛋白酶激活剂,巯基试剂和过氧化氢是木瓜蛋白酶的抑制剂。
二、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木瓜蛋白酶分离纯化的原理、方法和工艺过程,包括盐析、酶活力保护、结晶与重结晶。
2、掌握木瓜蛋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酶切技术模拟实训报告总结

一、引言酶切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分子诊断等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对酶切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开展了酶切技术模拟实训课程。
本文将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并对实训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训目的1. 理解酶切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的使用方法;3. 学会构建重组质粒和检测重组质粒的构建效果;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酶切技术原理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酶切技术的原理。
酶切技术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在特定位置切割,从而实现目的基因的获取和重组。
限制性内切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在特定位置切割。
2. 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的使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的使用方法。
限制性内切酶包括EcoRI、BamHI、HindIII等,连接酶包括T4DNA连接酶等。
我们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了这些酶的纯化、稀释、加样等操作步骤。
3. 构建重组质粒构建重组质粒是酶切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首先提取目的基因,然后将其与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PCR技术、DNA纯化技术、质粒提取技术等。
4. 检测重组质粒的构建效果为了检测重组质粒的构建效果,我们进行了PCR扩增和电泳分析。
通过比较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重组质粒是否成功构建。
四、实训收获与体会1.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通过本次实训,我们熟练掌握了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PCR、DNA纯化等实验操作技术。
这些技能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深入理解了酶切技术原理通过实训,我们对酶切技术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如酶切效率低、重组质粒构建失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整体上来看 , 酶工程可划分 为三部分 内 提 问 、 后 作 业 与 课 程 论 文 。 堂 提 问 占 课 课
许多高校并未开 设单 独的酶学课 程 , 学生的 酶 随机提 问, 问内容主要 为上 次教学 内容 中 提 学基础 知识仅 来 自于 生物化 学课 。 因此 , 必 的基础 知识 , 有 以督 促学生 及时 复 习 , 强化所 学 要 将酶 学基础 知识 的回顾 作为 酶工程 教学 内 知识 , 为进 一步学习掌握新 的课程 内容 提供保 容 的 重要部 分 。 酶工 程部 分 的 内容是 课程 的 证 ; 作业 占1%, 课后 0 主要是布置一些较 为灵活 重 点 , 要 包 括 酶 的 发酵 生 产 、 的分 离 纯 的思考题 , 主 酶 考查学 生对课堂知识 的掌握 与运 用
济 发 展 中 的地 位 、 发展 的现 状 和 方 向 、 要 主
识 的记 忆情 况 , 知 识应 用 能力 的考 查 不够 对
[ 4 J
。
思 考[ . 国地 质教育 , 0 6 2 :3 4 J中 ] 2 0 ()7 ~7 .
的 工 业 产 品 、 究 的热 点 与 难 点 等 。 研 一个 精
i 毛墓 口 翟 目
ii ; i! — ;】 l} f・
+。 。 。。 。
科 教 研 究
酶 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
李艳 宾 龚 明福 ( 塔里木 大学生命 科学学 院 新 疆阿拉尔 8 3 0) 43 0
摘 要: 酶工程是一 门高等院校 生物技 术专业 , 重要 的专业课 程 。 该课程 信息量大 , 涵盖 面广, 学任 务繁重 。 教 如何教 好酶 工程 , 高教 学 提 效 果 , 为酶 工程专 业课程教 学所 面临的 问题 。 文根据 笔者 的课 程教 学实践 , 结 出 了一些教 学体会 。 成 本 总 关键词 : 工程 课程教学 教 学内容 教 学方法 酶 中图分类 号 : 4 G 2 6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3 9 9 ( o o () O 4 - 1 1 7 - 7 5 2 1 ) 2 b- 0 O 0 6 o 生 物技 术是 当前 世界 各 国优先发 展 的高 的 工业 化应用放在 最后一章 , 进一步让学 生 篇 , 中5 能 其 年以 内的文献 不得低于 7 %。 0 通过 这 新技 术 领域 之一 。 工程 是生 物技 术 的基 础 认 识酶 对现 代社 会 生活 的影 响 。 酶 和 重要 组成 部分 。 它是 从应 用 的 目的 出发 研 究酶 , 在一 定生物反应装 置中利用酶的催 化性 2采用多媒体教学, 加强课堂互动 质, 将相应原料转 化成 有用物质 的技 术_ 具 有 1 】 ,
的根本 任务 。 笔者结 合酶 工程课 程教学 实践 ,
浅 谈 一些 教学 体 会 。
1充分 备课 , 理安 排教学 内容 合
11 . 重视绪论 课 ,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好 的效果 。
果, 最后在 考评 的时候 , 用多方 位的考核 形 采 式 , 一步 加 固 、 进 强化 学 生的 学 习效 果 。 样 这
学 生 火 多 会 “ 时 抱 佛 脚 ” 对 卷 面 考 [】王 明英 . 临 应 3 多媒体技 术与教学 方法 有机结合
彩 的开头 : 绪论 , 不仅能激 发学 生对该 学科 专 试 , 难达 到能 力 培养 的 目的。 很 因此 , 我们 在
业的学 习兴趣 , 也能使学生在 后继课程 的学 习
杂 , 之生物 技术 发展 H新 月异 , 得酶工 程 加 使
的程度 , 采用 闭卷 考试 的形式 , 在考 卷设计 上
充分考虑 主干 课 , 由于 其 涵盖 面广 , 息 量 大 , 信 内容 庞 特别是 酶的分子修饰 等章 节 , 涉及许 多化学物 紧紧围绕课程 教学大纲和 培养 目标 , 质结 构和化 学 反应 , 不借 助多媒 体 , 若 教学效 到基 本知 识 点的 覆盖 面 , 突 出重 点 。 并 酶 工程 中的 某些 内容 与其 他 已学 课程 有 4结 语 在 酶 工程 课程 教 学 实践 过 程 中 , 通过 备 为主 , 教师 引导与 重点讲 解为 辅的 方式 , 强 课 , 加 合理 安排教 学 内容 , 学生对 要学 习的 内 使 学生 对 教学 过程 主 动积 极 的参 与 。 样可 极 容 进行一 个大概 的预 司 , 着通过 课堂 互动 , 这 接 大提高 学生 的注意 力 , 跃教 学气氛 , 活 具有 较 多媒 体教 学等 使学生 加深 学习 印象和学 习效 的教学 任务 异常繁 重 。 如何教好 酶工程 , 高 率 与效 果 将大 打 折 扣 。 提 教学效果 , 让学 生扎实地掌握 酶工程理论知 识 和应用新技术 , 已成为酶工程 教学工作所面 临 交叉 , 学生 能独立 看懂 , 可采取 学生 课堂讨 论
平时 的考 核 。 考核 中平 时成 绩 占4%, 0 期末 考 【】欧 阳嘉 . 于 高校 《 工程 》 学 改革 的 4 关 酶 教 试 占6%, 0 其中平时成绩又 由三部 分组成 : 课堂
1 %, 次上课 时 , 0 每 首先 花5 分钟 时间进 行课堂 思 考… . 引进 与咨 询 , 0 64 :4 5 2 0 ()7 ~7 .
一
绪论 作 为 一 门课 程 的“ 开场 白” 其 教学 3考核方式多样化 , , 强化所学知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系列的 进程 , 更能 使学生 有程序 , 有兴趣 的
效果直 接关 系到学生 对这 门课程 的第 ~印象
[1 2
。
提高教学 效果 , 既要 改进教 学内容和教 学 学 习课 程 , 而 得到 了学 习效果 的 最优化 。 从
的 初探 【 . 国冶 金教 育 ,0 46 :4 J 中 】 2 0 ()6 ~
67.
酶工程课 程的考核 中采 用 了多种形 式 , 加强 了
中有 一 个清晰 的思 路和 明确的 目标 。
12 . 优化教 学内容 , 出课程主干 突
容: 酶学 基 础知 识 、 酶工 程 与酶 的应 用 。 由于
酶 工程 是一 门 实践性 很 强的 学科 , 绪论 方 法 , 要改进 考核 方式 。 在 更 传统 的考核 方式 主
中除 了 向学生 介 绍酶 工程 发 展的 历 史 、 程 要是 采取卷面考试 来实现 , 课 它具 有较好 的客观 参考文献 学 习内容及与其它学 科领域的联 系之外 , 还应 性 与公平性 , 对知识 体系和框架 的考查也较 全 【】郭 勇. 1 酶工程f . M】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0 3 2 0。 结 合生动 实际 的例子 向学生 介绍 酶工程在 经 面 , 但这种 方法 比较 死板 , 主要考 查学 生对知 【 2 ]杨晓杰 , 刘冬明 . 关于绪论课重要性 的几 点
化 、 分 子 修 饰 、 和 细 胞 固 定 化 、 水 介 情 况 , 酶 酶 非 锻炼其独立 思考的能 力 ; 住课程 中期 , 要
质 中酶 的催 化 、 反应 器 等 。 酶 另外 , 课程 讲 求学生结 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课程论 文 , 0 在 占2 %, 解 中引入 应用实 例 , 通过 设疑 、 引导 学生思 维 允许 学生结合 自己的兴趣 , 在一 定范 围内 自行 并 概括 其原 理 , 仅可 以提 高 学生 的 学 习兴 选题 , 不 严格 按 照科技论 文格 式 写作 , 要求学 并 趣, 还能增 强学 生对知 识点 的理解 。 课程 将酶 生 查 阅大 量相 关 资料 , 考 文献 不能 低 于2 参 0
4 0
中 国科教创新导刊 C i d c t n In v t n H r l hn E u a i n o a i e ad a o o
一
做法 , 大激发 了学 生学 习的 自主性 , 中 大 从
也进一步 拓展 了本学科 的知识面 , 强了对 课 加 程前沿研 究的 了解 , 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 独
由于学 时压缩 , 用 多媒 体教学 , 有效 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 力 , 高 了学生 的文 字 采 能 提
它不 仅节 综 合能 力及 表达 能 力 。 期末 考试 主要 检验学 很强的 实践 性和广泛 的应 用性 , 是生物技 术产 解 决学 时 少 与内容 多 之 间的 矛盾 。 业化 的重要 环节 , 在工业 、 农业 及其 他各方 面 省板 书时 间 , 富教学 内容 , 丰 还能 使抽 象的理 生对 本 课程 基本 理 论 、 本知 识掌 握 和理 解 基 使课 堂教 学 变得 生动 形象 f 3 】 。 发挥 着 重要 作 用 。 酶工 程是 生 物技 术 专业 的 论 知识直 观 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