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湿地公园建设_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典型案例分析

带 : 巴 ・ 尔 姆 (a n Ems 区 中 , 湿 地 公 园 共 占 地 4 . 艾 B r l ) 25 h ,是 世 界 上 第 一 个 建在 大都 市 中 心 的 湿 地 公 园 。原 来 是 m 4 废 弃 的混 凝 土 水 库 ,经 填 埋 土 壤 4 万 土 石 方 ,形 成 了湖 个 0 泊 、池 塘 、 水 塘 以 及 沼 泽 等 水 体 ,种 植 树 木 2 7 株 , 3 万 千 0
内容 。 以伦 敦 湿地 中 心 、 香港 城 市 湿地 公 园、杭 州 西 溪 湿地 公 园为 案 例 ,分 析城 市 湿 地 公 园在 基础 构成 要 素 不 同
的 背景 下 确 立 自身 的规 划 设计 和 理 念 、 开 发模 式 、游 憩 产 品 策划 。
关 键 词 :城 市 湿地 公 园 ;游 憩 价 值 ;开 发模 式 ;规 划 设 计 游 憩价 值 是 指 由 游 憩 资 源 提 供 的 ,集 经 济 、 生 态 、社
家房地产 商在湿地旁 边盖房 子 。项 目运 作 1年来 ,成 为物 0 种保护的胜 地 ,每年 吸引栖息鸟类超过 10 ,成 为业余乃 8种
至 职 业 观 鸟 者 的 课 堂 , 累计 吸 引全 世 界 参 观 者 接 近 千 万 人 次 。 不 仅 泰 晤 士 水 务 公 司 、水 禽 和 湿 地 信 托 基 金 因 此 项 目 而 获 得 同业 的 尊 敬 ,甚 至 连 伯 克 利 房 地 产 公 司 也 因 此 获 利
多 万 株 水 生 植 物 将 其 改 造 成 为现 今 欧 洲 最 大 的 城 市 人 工 。
规 划设 计结构 按照物种 栖息 特点和 水文特 点 ,湿地 公
园 被 划 分 为 6 清 晰 的 栖 息 地 和 水 文 区 域 , 其 中 包 括 3 开 个 个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

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 设工程
规划在奥运湖西北侧建设生态自然净化系统,也就是人工湿地,面积约10公顷。 规划在清河污水厂内建设8万t/d的再生水处理厂,采用膜处理工艺,其出水水质基 本可达到Ⅳ类水体标准(总氮指标达不到Ⅳ类水体标准),大部分常规指标接近Ⅲ 类水体标准要求。该部分再生水通过市政再生水管道向南通过清河后沿白庙村路入 奥运公园生态自然净化系统净化,补入奥运湖。
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
设计以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和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既确保了场 地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达性,很好的解决了世博期间人流的分流问题。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 在形成不同文明景观体验空间的同时,提供了世博期间人流等候、疏散的场地。
设计特色:
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并对与6大问题做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 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4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
蓝带: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
设计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4个部分组 成。其中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 工湿地系统。外水滩地和内河净化湿地带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它们息息相关,一同营造着 具有地域特征、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生态系统。
图1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
图2
人工湿地剖面图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设 工程”即将动工。这个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 的奥林匹克公园,总用地约1135公顷,是举 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区域。北区以自然生 态绿色景观为主,面积约300公顷。奥林匹 克森林公园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比赛和绿色 生态带的需要同时,还将作为一个污水处理 系统,使清河再生水厂提供的中水经过湿地 的处理,达到森林公园用水的标准。
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王丽园林(1)班N8 摘要:通过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建设的实践,在基地环境质量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规划内容以及水体与土壤、种植设计、引鸟设计等生境设计与创造方法等,以期对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湿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生态系统;1现状概述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东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40km处。
规划面积为10km2,湿地类型属于河口滨海湿地类型中的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植被类型为草本植物潮滩湿地。
围垦后,大部分原有自然是滴逐步向人工湿地转变,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芦苇湿地得以保存。
耕地、林地、鱼塘为区内的主要景观。
由于形成时间短、交通不便等原因,所受人为干扰不大,其自然环境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它以其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和饵料状况而成为亚太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
因此,也是一个以水鸟群落为特点的湿地生态系统。
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目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
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2湿地公园的构建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来为人类提供浏览、休闲和欣赏大自然的场所。
根据具体条件规划设计出各种湿地生境,从而引导、培育遭到破坏的原始乡土动植物资源,最终形成丰富、多样、自然的湿地生态群落。
1.生态旅游及休闲区该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
主要靠近入口处,设置了售票、管理、游船码头、自行车租借等各种休闲服务设施和旅游观光的设备。
2.自然湿地保护区河口湿地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特性构成了湿地特有的自然景观。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明西岛沙湿地公园班级:姓名: 学号:老师:上 海 崇湿地公园案例分析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体现了“在保护中利用, 在利用中保护”的生态思想,其中植物景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对湿地植物的选择也尤其重要。
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是一个以自然保护为主的主体性公园,其保留了大部份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的构建模式, 在保留层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不足,希翼通过对其优劣势的分析,对今后的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有更多的借鉴。
1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本质是在城市或者城市附近利用现有或者已退化的湿地, 通过人工总平面图恢复或者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 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份, 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湿地公园兼具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 体现“在保护中利用, 在利用中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国内湿地公园的研究刚开始, 主要集中在湿地公园概念功能研究、生态湿地栖息地的修复、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人工湿地的水处理、景观价值的评价等,这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 如杭州西溪湿地,镜湖国家湿地公园、香港湿地公园、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等。
2湿地公园的建设有两个主要的目的:其一是通过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改善湿地生物的生长条件, 为其创造适宜的生存、繁衍空间, 从而保护和恢复已遭受破坏的湿地生态结构;其二是在湿地不受破坏的前提下, 为参观者提供游憩和近距离观察湿地野生生物的场所, 体现湿地文化。
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如何开辟并保护城市湿地的生态景观, 充分发挥湿地潜能, 体现湿地景观特色是整个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
在对湿地进行开辟设计时, 应根据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 在整个规划设计中以生态规划设计的思想为根本, 以保护性设计、恢复性设计等先进的规划设计理论为指导, 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的自然资源, 以蜿蜒有致、动态连接的水系及生态廊道构成完整的生态景观体系, 以至少化的人为干扰充分发挥湿地的自然潜能,展示湿地自然的景观能动性。
生态环境工程案例

生态环境工程案例生态环境工程案例很多,以下提供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案例名称: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工程项目概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该项目旨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工程内容:1. 水环境治理:通过建设生态湿地、水生植物净化等措施,改善湿地水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种植、土壤改良等措施,恢复湿地的植被覆盖,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动物保护: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改善动物栖息地等措施,保护湿地的动物种群,维护生物多样性。
4. 科普教育:建设湿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技术应用:该项目采用了多种生态工程技术,包括生态湿地技术、水生植物净化技术、植被恢复技术等。
同时,还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环境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该项目还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效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杭州市的重要生态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虽然该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避免了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带来的经济损失。
同时,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杭州市的旅游热点,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总结: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工程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环境工程案例。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生态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案例分析

一、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1. 公园概况湿地保护面积43平方公里,水域23平方公里,成为集拦洪、蓄水、调节气候、生态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观区。
域内除湖泊湿地外,大部分为荒丘沙地,有部分渔池和农田。
在低洼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现象比较突出,盐碱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在湿地边缘分布有芦苇和菖蒲等,植物种类较少,覆盖度低,生物多样性相对匮乏。
2. 区位交通星海湖湿地公园地处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下沿,毗邻石嘴山市老城区东侧,距银川市84公里。
3. 景观特色整个公园由“六景一山”组成,即:鹤翔谷、百鸟鸣、白鹭洲、新月海、金西域、南沙海和中华奇石山。
其中,中华奇石山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分为世界园、西北园、东北园、民族园、西南园、华南园、石嘴山精神园等10个园区以及民族大团结雕塑园、民族之花雕塑园、世界名人雕塑园、中国著名科学雕塑园等8个雕塑园,还有三十六计擎天柱、三十六计碑。
4. 功能分区目前,已形成南域、北域、中域、东域、西域、新域6个湖面景区,总面积32Km2。
5. 项目设置游览项目:鹿儿岛水上体育运动观光看台、2万平方停靠船舶的渔人码头和南沙海码头、3000平方米供游人观光的木制码头、2000平方米的钓鱼岛餐饮服务中心、豪华游轮1艘管理项目:地管理站、湿地鸟类救护站、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站、鸟类投饲点、观测瞭望塔(台)、鸟类救护等设施。
6. 开发运营投资25亿元集中打造星海湖南域旅游景观开发项目。
2012年12月,石嘴山市与中基浩泰投资集团签订星海湖南域开发合作项目协议,该项目规划星海银河秀场、开心繁星岛、星辰欢乐广场、星海银河娱乐、星海体育休闲广场、中央地产景观、旅游度假商业区、观湖地产景观等八大功能组团,建设30个景点和景区,开启“星海银河”的新景观。
项目计划三年建成主体景观,五年建成全部景观。
编制《石嘴山市环星海湖开发景观规划》。
规划总面积68平方公里,分三级圈层开发,其中一级开发区域45平方公里,二级开发区域23平方公里,三级开发区域为周边辐射区域。
国内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内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一、国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一)伦敦湿地公园案例简介:伦敦湿地公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建造在繁华现代化大都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其位于伦敦市西南部泰晤士河围绕着的一个半岛状地带,被誉为“一个让人惊异的、奇迹般的地方,使得人类和野生生物在我们美好的城市中相聚”。
公园的东临泰晤士河,是牛津与剑桥大学学生划艇比赛的必经之地,南边是大片的绿地,上有网球场、运动场等公共体育休闲设施,其余两面均与居民区相邻。
公园占地42.5 hm2,由湖泊、池塘、水塘以及沼泽组成,中心填埋土壤40万土石方,种植树木2万7千株。
案例分析:水库的拥有者泰晤士水务公司与野禽及湿地基金会合作,成功将水库转换成湿地自然保护中心和环境教育中心,为了解决兴建湿地公园的资金问题,国会允许出售少量土地,从而使野禽及湿地基金会与房地产商达成合作协议,经过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三方都赢的目标。
为了实现人和水的和谐共存,湿地公园在设计上针对水体和人流两方面做出精心的处理,如按人流活动的密集程度、物种栖息特点和水文特点,将整个公园分成6个清晰的栖息地和水文区域,从而构成了公园的多种湿地地貌。
经验总结:伦敦湿地公园是全球城区湿地开发的典范,在湿地景观保护和旅游实践方面具有全球持续领先的地位。
设计者按人流活动的密集程度,将整个公园分成了若干的区域和点,使游客在不惊扰生物休养生息、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同时可以近距离观测野生生物。
公园良好的绿化和植被营造出了大都市中的美丽绿洲,不仅使公园成为野生生物的天堂,同时也给伦敦市民提供了绝佳的游憩场所,极大地改善了都市的景观环境。
通过在原有的混凝土坝上加筑泥堤,提高了最高水位,使水库原有的水得到保留,另外通过保留、扩展堤坝,以及在一些区域使用泥墙,使每个栖息地区域与水域完全隔绝,构造出了水文学上的孤立湿地;同时在水域之间设置操作杆,使各个栖息地都具有精确控制水位的能力,确保其可以达到必须的水位变化而不受季节限制。
湿地公园建设的意义和方法例析

湿地公园建设的意义和方法例析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之一,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
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价堪比黄金的瑞安,湿地更是难能可贵的闹市净土。
瑞安是浙江温州的南翼中心城市,具有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宜居的滨海工贸城市。
林垟湿地是瑞安市域唯一的湿地,位于瑞安飞云江入口段南岸,东靠阁巷,南接平阳,境域总面积870公顷,其中河流面积190公顷,池塘面积53公顷。
湿地范围内居民集聚,主要有大桥村、龙潜村、外甲、南爿、林南、林北、西湖、东湖、直洛等村落。
西南侧为林垟古镇,2006年被列为第三批浙江级历史文化名镇。
现存古迹与历史建筑主要有光照桥、济南桥、陈氏节孝牌坊、善应禅寺、108年古榕树、90年古榕树、西湖宫、林氏宗祠、西湖桥口、陈宅、慧日寺、西湖天主堂、陈宅古院、一线街、陈姓古屋、林氏节孝牌坊等。
湿地西北侧为机电工业园区,多为企业厂房。
一、林垟湿地建设的必要性。
1. 从环境要素看,林垟湿地先天条件极其优越的,水域广,分布均值,水质清澈,当地农民基本直接抽水灌溉农田,农妇则常在水边洗衣。
湿地中生长栖息的动物资源丰富,主要为滩涂野生底栖动物和鱼类,其中底栖动物包括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少量软骨鱼类,鱼类以河口半咸水生态的适生种类为主,世界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世界易危物种黄嘴白鹭在林垟湿地中经常停留栖息。
古镇内保留有多处古木名树,植被以从陆域向水域过渡的芦苇、海三棱蔍草群落、盐渣藻类群落等为主。
但湿地因多年未加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仅以目前在建的林垟湿地公园一期工程为例:工程面积约6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20公顷。
陆地范围内,就有2个大型非法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中转站、3个0.1公顷以上非常采泥遗留坑、4个无证小型养鸭场、1个中型养猪场、3.1公顷无证鱼塘。
这些垃圾填埋场、禽类、兽类、水产养殖场非法占用湿地面积、排污严重,不仅破坏环境卫生,影响水质,破坏植被,而且给政策处理、工程建设、苗木栽植带来不小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城市湿地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建设一个世界级的旅游景点,服务市民、游 客及对野生生物和生态学有专门兴趣的人士; 展示香港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强调必 须予以保护;提供一个有别于一般观光地方 的景点,以扩展游客在香港的旅游体验;切 合本港居民的康乐活动需求;提供教育机会 和加强市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成为独具
伦敦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有以下两个主要目的: ①为多种湿地生物提供最大限度地饲养、栖息和繁殖 机会。 ②让参观者在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情况下、近距离观 察野生生物,并在游憩之余学习更多有关湿地的知 识。
从自然属性来讲,湿地公园的灵魂是“水”。水是 流动的,贯穿于整个公园。然而因为各种生物饲养和繁 殖有不同的需要,每个区域中水位高低和涨落频率也各 不相同,因此,每一个水域都需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这是技术上最大的难点。
(1)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 及科学的规划措施,对城市中的湿地制定相应 的保护政策,让湿地保护做到有法可依。而不 因为城中土地巨大的商业价值而挪作商业开发。 (2)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将 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 展规划,并考虑其基本建设与管理资金。
3)由政府引导寻求科研、规划、开发商、民众 多方合作,合力促进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在保 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适度 的开发,兼顾经济利益、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实现“以地养地”的经济平衡。 (4)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者要尊重湿地原有生 态环境和地方乡土文化,做到生态优先、最小 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 续发展。
(五)国内典型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香港城市湿地公园
伦敦湿地公园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西溪模式可概括为:根据国家的湿地公园试点要求, 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 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六大原则,全面加强湿地及其生 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 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 效益,积极进行生态系统保护、园区环境修复、法规条 例制定。
(5)湿地游憩产品的开发要依据湿地所处的立 地条件和在城市整个游憩体系来规划、设计, 这样既保留了湿地的自然性特点,又能形成差 异化的游憩产品,完善城市游憩体系结构,最 大程度实现湿地的功能价值。
(七)湿地公园未来的发展方向、路线
湿地是介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特 殊自然综合体,是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故 对湿地的保护也是一件持久而永恒的事情。以园林建筑 和生态学为手段将是湿地园林发展的最终归宿。同时, 湿地公园是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重建和恢复,艺 术的再现自然湿地景观,为民众提供感受、体验和亲近 自然的场所,是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和文化等 多种功能的城市绿色空间。
项目的生态设计湿地公园的设计始终以环保为优先 考虑,游客踏足公园便会很容易见到这些顾及环保的设 计。
例如访客中心将空间、天、水连接起来,并在屋顶 设有大片草地,游客可以毫无障碍地在缓缓倾斜的草坡 屋顶上漫步欣赏周围的湿地风光;通过采用高效的地 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交换的空调,加热系统避免了 排风孔、冷却塔和其他设备的使用;大量采用木制百 叶装置,制造遮荫效果;洗手间采用6 L的低容量水厕, 减少水的消耗等;可续的概念在湿地公园的各处得以 体现,主要包括物料的选用、水系统的设计和能源利用 几个方面。
• 天然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滨海湿地 人工湿地: 水产池塘、水塘、灌溉地、农用泛洪、盐田、蓄水、采掘区、废 水处理场所、运河、输水渠系、地下输水。
• 湿地具有调蓄水量和调节气候,净化污水的功能;是良好的珍稀 动物栖息地;可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水资源,矿物资源,能 源和水运条件;具有景观和旅游价值,教育与科研价值;承载了 生态廊道、地域文化、市民休憩、商业服务等多种功能。
(四)湿地公园给人们带来的效益
湿地公园的开发具有环境、生态、资源、旅游休闲、经 济、教育、科研、文化方面的效益功能。
城市湿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维持区域生态平 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及调节气候、蓄洪防旱、水质净化等 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湿地公园保护湿地,实现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应用;绿 化、美化城市;为人类提供一个休闲人文的旅游休憩环境。 城市湿地公园在规划建设使其成为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相 统一的湿地景观,其游憩功能也为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也是确保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西溪规划西溪湿地规划统筹兼顾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决定了湿地公园的保 护规划是一个特殊的规划体系,是一种区域性 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划体系。
西溪管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涉及 到政府、百姓、原住居民、经营组织等多种实 体利益,要公众利益、原居民利益、社会团体 利益兼顾,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三平衡。”
杭州西溪湿地
黄河九曲最大生态湿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湿地公园的概念
湿地公园类似于小型的自然保护区,但又 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根据国内 外目前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兼有物种及其 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 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之为“湿地公园”
(三)建立湿地公园的迫切性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对湿地的不合理开 发使湿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愈来愈 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快速的国家,城市的急剧扩张使得更多 的湿地被包入了城市区域,而在城市建设中一些不合理的 开发行为导致了城市湿地功能退化甚至消失,这使得城市 区域中的湿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局面。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开发 典型案例分析
论述内容
• 湿地的概念 • 湿地公园的概念 • 建立湿地公园的迫切性 • 湿地公园给人们带来的效益 • 国内湿地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国外湿地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国外湿地公园建设对我们发展湿地公园的启示 • 湿地公园未来的发展方向、路线
(一)湿地的概念
• 湿地指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 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咸水、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 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从社会属性上说,这个公园不得不考虑“人”的因素。 人流也是活动着的,散布于整个公园,水般流动。但如 何让这两者之间和谐共存,则是设计中最大的难点。
经过广泛的调查之后,伦敦湿地公园的详细设计图在 1995年通过。为了实现以上这两个目的,湿地公园在设 计上针对水体和人流量两方面作出了精心的处理。
(六)国外湿地公园建设对我们发展 湿地公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