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压钻井技术规程

合集下载

钻井队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钻井队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钻井队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钻井大班司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必须具有技校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钻井技师或助理机械师的任职资格。

2、近期在钻井队工作时间不少于5年。

3、熟练掌握钻井装备、仪表性能、安装、调试技术,能正确使用及维修保养,能正确分析判断和排除机械故障,掌握电、气焊技术。

4、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掌握有关钻井机械、仪表的技术标准、规范。

5、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二、司钻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接交班规定1.1钻进交接班规定1.1.1接方上钻台,交方停转盘,提起钻具,方钻杆出转盘,提出方补心、刹车。

双方核对悬重,钻压、泵压和井下钻具结构。

1.1.2接方人接过刹把停总车,活动高速、低速、转盘气开关,试气,耳听离合器进放气情况,试刹车,确认无问题后进行交接。

1.1.3接班后分别合高速、低速、转盘离合器,下放钻具,配合钻工检查离合器、链条和保养整改工作。

1.2起下钻接交班规定1.2.1起下钻时,钻具必须提至转盘面上,不少于一根单根,双方核对悬重和下井工具、钻具规格、数量。

1.2.2接方人接过刹把停总车,试气和试刹车后进行交接。

1.2.3接班后进行检查。

2、操作前的准备工作2.1了解井下情况、泥浆性能、设备运转情况。

2.2作业前重点检查如下:2.2.1刹把高度合适,刹车系统工作正常。

电磁刹车运转正常。

泵站油面够,管线不刺不漏。

2.2.2气控系统工作正常。

2.2.3防碰系统灵活好用。

2.2.4各仪表工作正常,读数准确。

2.2.5大绳断丝、变形、磨损符合要求。

2.2.6死、活绳头固定牢固。

2.2.7各岗位准备检查工作已完成。

3、下井钻头、工具、钻具的检查和规定3.1牙轮钻头3.1.1钻头型号、外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1.2丝扣、焊缝、台阶完好,储油系统压力平稳孔畅通,牙轮无互咬,转动灵活,喷咀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

3.1.3清洗丝扣,涂均钻铤丝扣油,上到钻具上,再放进与钻头盒相符的钻头盒内,大钳紧扣,5道猫头绳拉紧。

控压钻井技术规程(文书经验)

控压钻井技术规程(文书经验)

控压钻井技术规程一、打开油气层前准备1、打开油气层前要进行控压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地质、工程、钻井液和井控装备、控压措施等方面);技术交底由钻井监督和地质监督组织,预测地层硫化氢含量高地层压力异常井有有项目部井控专家组织,井队、录井、泥浆、控压、定向井及井控专家等相关人员参加,可以在钻开油气层验收时进行。

交底要以本井钻井、地质设计和本井实际情况为依据,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井控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形成本井控压钻井作业指令书由井队遵照执行。

如油田有新的规定,按油田规定执行。

2、由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确定钻开油气层的密度。

3、对井控装备、硫化氢检测与防护、泥浆材料、重浆及除硫剂的储备、人员配备、井控专家到井情况、应急预案及演练、钻开油气层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打开油气层。

4、根据邻井实钻情况,预测油气显示层位井深,在钻开显示层前要预先在钻井液中加入2%的除硫剂进行预处理,并维持出口钻井液的PH值为11以上,现场除硫剂储备不少于5吨(以设计为准),新浆补充须符合钻井时的PH值和除硫剂的含量;5、根据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或钻井设计的相关规定,现场确保储备比重1.40g/cm3以上重浆有效量80m3以上,石灰石储备100吨以上(以设计为准)。

6、强化泥浆和录井坐岗监测制度,无论任何作业工况,钻井班都必须落实专人24小时坐岗,观察钻井液池液面变化和钻井液出口情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溢流,迅速准确关井,并按汇报程序汇报。

7、奥陶系目的层作业,钻具内必须带两只浮阀(MWD接头前和出套管鞋安装),起钻前必须在井底充分循环(一周半以上)进出口钻井液密度差不超过0.02g/cm3正常后方可进行起钻作业,油气层以上300m严格控制起钻速度,起钻必须按起出钻具体积(闭排)的1.5倍挤灌井浆。

地质录井队人员和泥浆坐岗人员必须依次记录灌入量,并核对与起出钻具体积是否相符,同时要观察灌钻井液的间隙中出口管是否断流等情况。

QSY 1552-2012 钻井井控技术规范(报批稿)

QSY 1552-2012 钻井井控技术规范(报批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a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 XXXXX—2012b钻井井控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for well control technology of drilling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c 文稿版次选择d 报批稿图1 2012-XX-XX发布2012-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井控设计 (2)5 井控装置 (4)6 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 (7)7 油气层施工中的井控作业 (8)8 欠平衡钻井井控要求 (10)9 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 (12)10 井控培训 (14)附录A(规范性附录) 井口装置组合图 (17)附录B(规范性附录) 井控管汇布置图 (21)附录C(资料性附录) 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书格式 (25)附录D(资料性附录) 井控停钻通知书格式 (32)附录E(资料性附录) 钻开油气层批准书格式 (33)附录F(规范性附录) 关井操作程序 (34)附录G(资料性附录) 防喷演习记录表格式 (36)附录H(资料性附录) 坐岗记录表格式 (37)附录I(资料性附录) 钻井井喷失控事故报告信息收集表格式 (38)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钻井分标委提出。

本标准归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钻井分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强、晏凌、杨令瑞、郑述全、王增年、付强、杨开雄、高碧桦、陈友斌、晏国秀、周颖。

钻井井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钻井井控设计、井控装置、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油气层施工中的井控作业、欠平衡钻井井控要求、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培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各油气田应根据本标准,结合本地区油气井钻井作业的特点,制订相应实施细则。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03 井控设备检查与维护保养制度
CHAPTER
井控设备日常检查内容
井口装置
防喷器
检查井口装置是否完好, 有无破损、变形、渗漏
等现象。
检查防喷器及其控制系 统是否正常工作,密封
性能是否良好。
压井管汇
检查压井管汇各阀门、 管线是否完好,有无渗
漏现象。
节流管汇
检查节流管汇各阀门、 管线是否完好,节流阀
性,确保油气层安全开采。
井口装置安装与调试
03
安装井口装置并进行调试,确保井口装置性能可靠,满足油气
开采要求。
05 应急情况下的井控措施及处置方法
CHAPTER
溢流、漏失等异常情况识别
观察井口压力变化
通过实时监测井口压力, 及时发现压力异常升高或 降低的情况,判断是否存 在溢流或漏失。
监测返出钻井液量
观察井口压力
关井后,应持续观察井口压力 变化,为后续处置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
在关井过程中,要确保操作迅 速、准确,避免误操作引发更
严重的事故。
压井液选择和压井方法
压井液选择
根据井筒压力、地层特性和漏失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压井液类型和密度。
压井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压井方法,如司钻法、工程师法等,确保压井作业安全有效。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井口装置故障
如发现井口装置存在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如无法修复,应 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防喷器故障
如发现防喷器存在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如无法修复,应及 时更换损坏部件或整套防喷器。
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故障
如发现压井管汇或节流管汇存在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如无 法修复,应及时更换损坏部件或整套管汇。同时,要检查相关阀门和管线的密封性能,确 保其正常工作。

钻井作业溢流与压井现场操作技术

钻井作业溢流与压井现场操作技术

长庆井控培训中心---井控培训讲义
长庆井控培训中心---井控培训讲义
长庆井控培训中心---井控培训讲义
对一些低压、低渗,中低产的气田,且气层保护要求高的特点, 更要认真搞好平衡压力钻井工作,避免发生溢流和压井。须知,溢 流后压井,对产层伤害是最大的。运用欠平衡钻井、空气钻井、天 然气钻井、氮气钻井等技术,这些都是保护油气层的有效办法。
长庆井控培训中心---井控培训讲义
H2S的中毒症状
① 慢性中毒 人体暴露在低浓度H2S环境(如50-100ppm)下,将会慢性中毒,症状是:
头痛、晕眩、兴奋、恶心、口干、昏睡、眼睛剧痛、连续咳嗽、胸闷及皮
肤过敏等。长时间在低浓度H2S条件下工作,也可能造成人员窒息死亡。当 人受H2S伤害时,往往神智不清、肌肉痉挛、僵硬,随之重重的摔倒和摔死。 ② 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的H2S气体会导致气喘,脸色苍白,肌肉痉挛;当H2S浓度 大于700ppm时,人很快失去知觉,几秒钟后就会窒息,呼吸和心脏停止工 作,如果未及时抢救,会迅速死亡。而当H2S浓度大于2000ppm时,人体只
在常压区,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长庆地区G18-11B井,二开钻进设计泥浆密度≤1.10g/cm3,使用
1.10g/cm3的泥浆在钻进中发生溢流,没有及时发现,发现后仅进行 循环排气,没有适当控制回压。发现三次溢流后才开始控制回压。 以致回压较高,被迫放喷,放喷中主放喷管线刺漏,被迫改为压井 管汇放喷 长庆王394-13井,2009年3月1日,用1.05g/cm3泥浆,钻至井深 1354m,发现溢流时,溢流量已达50~60m3/h。其性质不仅仅是发现 溢流不及时,这应该是严重的责任事故。
立即不省人事,几分钟内死亡
长庆井控培训中心---井控培训讲义 含硫天然气井一旦井喷失控,大大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含硫天然气井钻井对施工作业者和周边居民造成严重威胁与高 含硫气田较多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除西北地区外,人口密度都很 大,川渝地区更属特别突出地区之一。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

井控技术及其设备管理1. 什么是井控技术?井控技术(Well Control Technology)是石油钻井作业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旨在维持井口的气、水或油压平衡,以防止井漏失控、井喷或井口失效等潜在的安全问题。

井控技术涉及到井口压力控制、井筒流体工程、防漏缓钻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管理等方面,是石油钻井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 井控技术的重要性井控技术的重要性在于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与效率。

井漏失控、井喷等意外事故不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还会给石油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通过有效的井控技术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3. 井控技术的关键要点3.1 井口压力控制井口压力控制是井控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调节井口压力,使其与井底压力保持平衡,可以防止井口周围的地层发生破裂,从而防止井漏失控或井喷。

常用的井口压力控制方法包括使用防喷器、顶驱系统、口头控制阀等设备,以及调整钻井液的密度等措施。

3.2 井筒流体工程井筒流体工程是指通过调节钻井液的组成和性质,控制井筒内的流体力学行为,以保持井筒的稳定。

井筒流体工程的关键任务之一是控制钻井液的循环速度和压力梯度,确保井筒内的压力与地层压力保持平衡,并避免井漏失控的风险。

3.3 防漏缓钻技术防漏缓钻技术是指在钻井作业中采用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地层流体从井壁渗漏进入钻井井筒,导致井漏失控或井喷。

常用的防漏缓钻技术包括井壁强化、环空注浆、井衬套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井壁的强度和密封性,减少漏失的风险。

4. 井控设备管理井控设备管理是井控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各种井控设备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提高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1 设备选型和采购设备选型和采购是井控设备管理的起始阶段,关乎井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在选型和采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井控设备的可靠性、技术指标、供应商信誉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投资与成本控制。

4.2 设备安装和调试设备安装和调试是确保井控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终】钻井井控实施细则2018(印刷版)

【终】钻井井控实施细则2018(印刷版)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2018年6月27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井控设计 (1)第三章井控装备 (11)第四章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 (32)第五章油气层施工中的井控作业 (33)第六章欠平衡及控压钻井井控要求 (38)第七章防火防爆防H2S及井喷失控的处理 (44)第八章井控培训 (50)第九章井控九项管理制度 (51)第十章附则 (65)附录A 井口装置组合及目视化挂牌 (66)附录B:部分井控装备定队使用管理要求 (77)附录C:录井井控工作要求 (79)附表D:井控装备试压标准 (86)附录E:集团公司钻井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表 (88)附录F:坐岗记录及防喷演习记录 (90)钻进坐岗记录填写说明与要求 (90)起下钻坐岗记录填写说明与要求 (92)塔里木油田公司钻井井控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好集团公司井控工作要求,有序开展好油田的井控工作,防止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依据Q/SY1552《钻井井控技术规范》,参考GB/T31033《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Q/SY1630《控压钻井作业规程》、SY/T5087《硫化氢环境钻井场所作业安全规范》、Q/SY 1115《含硫油气井钻井作业规程》、SY/T 6543.1《欠平衡钻井技术规范第1部分:液相》等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并充分结合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工作实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井控技术是保证石油天然气钻井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

做好井控工作,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能有效防止井喷、井喷失控及着火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井喷失控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将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破坏油气资源,甚至造成火灾、环境污染、设备损坏、人员伤亡、油气井报废。

第四条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开发、钻井、技术监督、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培训以及钻井承包商和相关服务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必须在本细则规定内有组织地协调进行。

控压钻井技术规程

控压钻井技术规程

控压钻井技术规程1. 引言控压钻井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钻井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井口的压力,并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进行。

本文档将介绍控压钻井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旨在提供指导和参考。

2. 基本原理控压钻井技术依靠合理的井控装置和良好的密封措施来控制井口的压力。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井控装置井控装置是控压钻井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

常见的井控装置包括旋转顶盖、替换泥浆池和活塞。

为保证井口压力能够被有效控制,需要对井口进行密封处理。

常见的密封措施有旋转顶盖密封、井口套管和井口防喷帽等。

2.3 排水能力控压钻井中,排水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井口压力的控制效果。

因此,在进行控压钻井作业之前,需要对井口进行足够的排水准备。

3. 操作流程控压钻井技术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检查井口装置在进行控压钻井之前,需要检查井口装置的完整性和工作状态,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根据现场情况和使用的井控装置,选择相应的密封措施对井口进行密封处理,确保井口压力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3.3 排水准备在进行控压钻井作业之前,需要对井口进行排水准备,确保其排水能力能够满足需要。

3.4 控制井口压力通过调整井控装置和密封措施,以及合理地控制钻井液的注入速率等参数,实现对井口压力的有效控制。

3.5 安全监测在控压钻井过程中,需要持续地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4.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控压钻井技术进行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安全事项:4.1 定期检查井控装置井控装置是控压钻井作业的核心设备,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作业的安全性。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井控装置的完整性和工作状态,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4.2 提前做好密封措施准备控压钻井需要对井口进行密封处理,以确保井口压力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在进行控压钻井作业之前,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密封措施准备工作。

4.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在进行控压钻井作业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压钻井技术规程
一、打开油气层前准备
1、打开油气层前要进行控压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地质、工程、钻井液和井控装备、控压措施等方面);技术交底由钻井监督和地质监督组织,预测地层硫化氢含量高地层压力异常井有有项目部井控专家组织,井队、录井、泥浆、控压、定向井及井控专家等相关人员参加,可以在钻开油气层验收时进行。

交底要以本井钻井、地质设计和本井实际情况为依据,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井控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形成本井控压钻井作业指令书由井队遵照执行。

如油田有新的规定,按油田规定执行。

2、由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确定钻开油气层的密度。

3、对井控装备、硫化氢检测与防护、泥浆材料、重浆及除硫剂的储备、人员配备、井控专家到井情况、应急预案及演练、钻开油气层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打开油气层。

4、根据邻井实钻情况,预测油气显示层位井深,在钻开显示层前要预先在钻井液中加入2%的除硫剂进行预处理,并维持出口钻井液的PH值为11以上,现场除硫剂储备不少于5吨(以设计为准),新浆补充须符合钻井时的PH值和除硫剂的含量;
5、根据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或钻井设计的相关规定,现场确保储备比重1.40g/cm3以上重浆有效量80m3以上,石灰石储备100吨以上(以设计为准)。

6、强化泥浆和录井坐岗监测制度,无论任何作业工况,钻井班都必须落实专人24小时坐岗,观察钻井液池液面变化和钻井液出口情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溢流,迅速准确关井,并按汇报程序汇报。

7、奥陶系目的层作业,钻具内必须带两只浮阀(MWD接头前和出套管鞋安装),起钻前必须在井底充分循环(一周半以上)进出口钻井液密度差不超过0.02g/cm3正常后方可进行起钻作业,油气层以上300m严格控制起钻速度,起钻必须按起出钻具体积(闭排)的1.5倍挤灌井浆。

地质录井队人员和泥浆坐岗人员必须依次记录灌入量,并核对与起出钻具体积是否相符,同时要观察灌钻井液的间隙中出口管是否断流等情况。

8、钻进中若遇到钻速突然加快、放空、气测及油气水显示异常等情况,立即停钻观察,泥浆工和录井队加强液面的监测。

如出现井漏失返,立即吊灌起钻(吊灌量是起出钻具体积的1.5~2倍),起到套管鞋,关井观察,泥浆工和录井核对好灌入量。

二、常规控压钻井技术措施
1、打开油气层关井观察15分钟后,如果套压≤5 MPa,直接进行常规控压作业,井口控压值≤5 MPa;若井口套压>5MPa,可请示提高钻井液密度,利用工程师法节流循环压井,降低井口压力,最终井口控压值≤5MPa,液面基本稳定,进行常规控压钻进。

2、控压循环或钻进期间在钻井液中及时增加除硫剂含量,保持钻井液的PH值为11以上,维护钻井液性能;井口控压不大于
5MPa以微过平衡方式继续控压钻进,出口点火,专人监测空气中H2S含量。

如果钻井液中H2S含量在一个迟到时间内大于20PPm 时,立即进行关井,将污染钻井液反推进入地层,向勘探公司井控科及塔中项目经理部及时汇报。

3、控压循环或钻进期间井口控压大于5MPa,液面仍然持续上涨,立即停止控压作业,关井观察,向塔中项目经理部及时汇报。

4、接单根前,根据钻时情况充分循环,司钻停泵时,同时由钻井工程师关闭节流阀,再关闭节流阀前的平板阀(节2a),保持井底压力稳定;接完单根后,缓慢开启钻井泵,逐渐增加排量至钻进排量,钻井工程师开启节2a和节流阀,恢复到正常钻进控压值再钻进。

5、控压钻进中发现胶心刺漏,停止控压作业,停泵,关闭环型防喷器,关闭节流阀,再关闭节流阀前的平板阀(节2a),由常规控压工程师现场负责更换胶心作业,打开旋转防喷器旁通泄压闸门,卸掉环型防喷器和旋转防喷器之间的压力,调低环形防喷器控制压力不大于7MPa,进行换装旋转控制头作业,换装结束后,恢复井口装备待命状态,继续控压作业。

6、起钻作业时,由钻井工程师现场负责起下钻作业,起钻前充分循环,保证井眼清洁,停泵后同步关闭节流阀,观察井口套压10-15分钟,如果关井套压值>5MPa,则控压循环调整钻井液密度,使关井套压值≤5MPa。

维持井口套压不变控压起钻至造斜点以上1000米或重浆帽底部位置在4500m左右,根据关井套压值计算重泥浆帽当量密度,控压泵入重泥浆帽,观察
30分钟,无异常,方可进行起钻作业。

起钻期间严格按照井控细则的要求灌浆,泥浆工和录井坐岗人员核实泥浆灌入量,保证实际泥浆灌入量不小于理论灌入量,发现异常立即司钻汇报。

7、下钻作业时,由钻井工程师现场负责下钻作业,常规下钻至重浆段底部,控压循环排重泥浆帽,逐渐恢复井口控压值,顶替结束后,控压下钻到井底。

8、针对塔中碳酸盐岩高含H2S、高气油比、易漏易溢的储层特点,控压钻井原则上以“微过平衡、微漏失状态”为核心,井漏可以建立循环,逐渐降低套压控制值,以不溢为基本要求,寻找近平衡点,如无法找到近平衡点,则进行堵漏作业,井漏无法建立循环,用环空液面监测仪进行定时液面监测,吊灌起钻至套管鞋,关井观察,向塔中项目经理部及时汇报。

9、常规控压期间井队干部24小时值班,钻台专人值班,每半小时记录一次钻井参数,节控箱专人操作,并记录好套压值,录井及井队坐岗人员应连续观察液面,每10min记录一次液面,遇特殊情况应加密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三、常规控压人员分工及职责
平台经理:作业现场井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现场井控工作井控专家:全面负责现场井控技术工作
钻井工程师:负责控压及应急方案制定、控压技术交底,负责控压期间数据收集、汇报
控压工程师:负责控压技术交底、控压设备操作,参与控压措施制定,确保控压装备运转正常;
HSE监督:负责监督指挥分离器点火、消防、硫化氢监测、安全警戒;
录井联机员:录井溢流发现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油气显示及控压过程资料的搜集;做好液面监测工作并及时与罐区人工计量相核对,同时监测固定式探头处硫化氢浓度。

井队其余人员严格按照现场井控小组中职责分工,各负其责,确保控压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四、常规控压钻井应急措施
1、溢流量、套压迅速增加的处理措施
控压钻进过程中,泥浆工和联机员每10min记录一次液面,如出现套压值超过5MPa或溢流量超过1m3,立即通知司钻按照程序关井。

2、井漏应急措施
⑴能够建立循环:逐步降低井口压力,寻找压力平衡点。

如果井口压力降为0时仍无效,则逐步降低钻井液密度,每循环周降低
0.01~0.02g/cm3,待液面稳定后恢复钻进。

⑵无法建立循环:用环空液面监测仪进行定时液面监测,吊灌起钻至套管鞋,关井观察。

3、胶心刺漏的应急措施
控压值班人员或现场其他人员发现旋转防喷器胶心刺漏,立即通知司钻按照以下程序关井:
(1)司钻发出报警信号。

(2)司钻停止钻进或起下钻作业,停泵。

(3)司钻关闭环形防喷器,关闭节流阀,再关闭节流阀前的平板阀(节2a)。

(4)转入更换旋转防喷器胶心程序。

4、钻进、循环中发现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应急措施
(1)发现有H2S气体浓度<30mg/m3(20ppm)时立即报告值班干部,浓度≥30mg/m3(20ppm)时立即启动声光报警器报警并立即通知司钻。

(2)班组人员迅速戴好正压式呼吸器。

(3)立即停泵,停转盘,上提钻具至钻杆母接头提出转盘面500mm ±50mm。

(4)关环形防喷器,关半封闸板防喷器,关闭节流阀,再关闭节流阀前的平板阀(节2a),打开环形防喷器,并卸掉闸板防喷器与旋转控制头之间的压力,按汇报程序汇报。

(5)其他人员听到报警信号之后,立即摇动手摇报警器,迅速沿逃生路线撤离到紧急集合点。

(6)营房人员接到报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营房紧急集合点集合,医务人员赶赴井场紧急集合点。

(7)关井完成后,班组人员立即撤离到上风方向的紧急集合点,值班干部清点人数,派2人佩戴好正压式呼吸器到井口附近检测硫化氢浓度,记录关井立压和套压,同时检查井控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3人佩戴好正压式呼吸器组成搜救小组,携带担架开展搜救。

(8)收集现场数据,向塔中项目经理部及时汇报。

5、火灾、井喷失控等事件严格按照油田相关预案执行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