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物理下《磁现象 磁场》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20.1《磁现象 磁场》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20.1《磁现象 磁场》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20.1《磁现象磁场》导学案引导学生探索磁现象和磁场目标•理解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探索磁铁的磁场特性•理解并运用磁力线的概念预备知识•粘磁物质:能够产生和感受磁场的物质,如铁、钢等•磁北极和磁南极:磁铁的两个极端,相互吸引•磁力线:描述磁场方向和强度的虚拟线条活动一:探索磁铁的磁场特性1.将一块磁铁放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将另一张白纸覆盖在磁铁上面。

2.在第二张白纸上撒上一些铁屑。

3.轻轻拍击第二张白纸,观察铁屑的移动情况。

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磁铁的磁场现象?回答:我观察到铁屑被吸引到磁铁的两个端面,并且在两个端面上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图案。

活动二:理解并运用磁力线的概念1.将一张白纸放在磁铁上,然后在纸上撒上一些铁屑。

2.轻轻拍击纸上的铁屑,观察铁屑的移动情况。

3.用一支细绳,在纸上连接两个铁屑之间的位置。

4.重复上述步骤,用绳连接更多的铁屑。

问题:你用绳连接的位置是否形成了某种形状?回答:是的,用绳连接的位置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形状,就像是一些曲线一样。

活动三:观察一个磁铁的磁场特性1.将一个磁铁平放在桌子上,并将纸放在磁铁上方。

2.在纸上撒上适量的铁屑。

3.用一支细绳连接纸上不同位置的铁屑。

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磁场特性?回答:我观察到了磁铁的磁场是有方向的,细绳指示了磁场的方向,并且磁场从磁铁的一端出来,另一端进去。

磁场的基本概念我们在活动中观察到的磁力线其实就是磁场线。

磁场是由磁铁或者电流产生的,它是围绕着磁体或者电流的区域。

在磁场中的磁铁或者电流都会受到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概念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理解。

将一个磁铁放在桌子上,然后在铁屑上方放一张纸。

撒上一些铁屑,轻轻拍击纸,观察铁屑的移动情况。

你会发现铁屑会聚集在磁铁的两个端面,并且在两个端面上形成了类似曲线的形状。

这些曲线就是磁力线,可以描述磁铁的磁场方向和强度。

磁力线是由南极到北极的方向,磁力线越密集,磁场越强。

当我们用一支细绳将磁铁上的铁屑连接起来时,我们会发现绳子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形状,这些形状其实就是磁力线的轨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20.1磁现象 磁场(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20.1磁现象 磁场(无答案)

九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20.1磁现象磁场【学习目标】1.复述磁性、磁体、磁极的定义,确认磁体具有磁性和指向性.2.说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3.说出什么是磁化,举例说明磁性材料的应用.4.会用磁的有关知识,解释简单的磁现象.5.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6.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7.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学习重点】1.磁极间作用规律。

2.解释磁化现象。

3.画条形磁铁及蹄形磁体的磁感线。

4.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不重合。

【学习难点】1.体会磁场的存在。

2.会画各种磁体的磁感线。

自主学习:一.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___________等物质,磁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2.磁体:具有___________的物质叫磁体.人类最早认识的磁体是天然的铁矿石,叫___________,后来又学会了___________.3.磁极:磁体上___________的部分叫磁极.每个磁体都有___________个磁极.磁体特点是磁性强,磁性弱。

4.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指南的磁极叫_______,用“___”表示,指北的磁极叫______,用“____”表示.5.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_,异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_.6.磁化:一些物体在或的作用下会获得这种现象叫做磁化.7.像软铁之类的物质获得磁性后磁性易消失,称之为软磁体;钢获得磁性后磁性不易消失,称之为硬磁体。

实验室用的永磁体应该用磁体材料。

思考:1.根据以上知识判断一个条状钢棒是否有磁性。

4.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甲、乙,按图11-2中第(1)种情况放置,手拿住甲时,乙不掉下来;按第(2)种情况放置,手拿住乙时,甲会掉下来.由此可知:________有磁性,________没有磁性.5.一根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后,每半段磁铁磁极的个数是()A.一个B.两个 C.零D.上述三种都可能二.磁场1、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而发生的。

九年级物理下册课堂导学案:20.1磁现象磁场

九年级物理下册课堂导学案:20.1磁现象磁场

课题:20.1磁现象磁场学习目标:1.知道磁体和磁极的概念,知道磁体的几个性质;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化现象及方法;3.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场有方向,会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

4.知道地球周围也有磁场,了解地磁场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119页第一段思考:罗盘实际上就是_________,罗盘和司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观察图20.1-2, 20.1-3,阅读相关教材,回答:(1)了解小磁针.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等,总结磁体的一个性质:_______(吸铁性);(2)每个磁体有且只有二个磁极,20.1-3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两极性);(3)每个能够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指南一端是磁体______极,用符号________表示;指北的那一端是____极,用符号_____表示(指向性);(4)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叫磁化?有哪些利和弊?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叫做磁性材料,如钢、铁。

你会磁化钢针吗?(提示:利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钢性材料磁化,接触或靠近也可以使钢性材料磁化。

磁体之所以能够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接触或靠近的部分形成异名磁极,而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4.磁场是磁体周围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且磁场还有方向,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磁场方向不同;物理学中,对磁场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观察图20.1-5小磁针在条形磁铁磁场分布图,观察N极的指向,体会磁场方向)5.铁屑撒在磁铁周围被磁化成一个个细小的磁针形成了奇妙的图案见课本图20.1-6;为了描述磁场,教材引入磁感线。

什么是磁感线呢?磁感线怎样描述磁场方向的?6.小磁针在地球上为什么总是指向南北?地磁场有什么特点?观察右图,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完全重合吗?什么叫磁偏角?最早谁发现?二、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磁体的性质。

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学案

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学案

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学案基础知识1、磁现象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现使用的磁铁多是用、、等金属或用制成的。

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它们能吸引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的区域叫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的磁极叫做南极(S极),指的磁极叫做北极(N极)。

2、电流的磁效应(1)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个磁极,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2)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贡献是发现了电流的,著名的奥斯特实验是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指南针上方,通电时。

3、磁场: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4、磁性的地球:地磁南极在地理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极附近。

巩固练习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A、磁场的存在B、磁场具有方向性C、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D、磁体间有相互作用2、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磁铁周围才存在磁场B、磁场是假想的,不是客观存在的C、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和电流发生作用时才产生D.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电流与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3、磁体与磁体间、磁体和电流间、电流和电流间相互作用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A、磁体磁场磁体B、磁体磁场电流C、电流电场电流D、电流磁场电流4、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A.安培B.法拉第C.奥斯特D.特斯拉5 、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A、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B、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C、电流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D、电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6 关于地磁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重合B.我们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指南的一极是指南针的北极C.地磁的北极与地理的南极重合D.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1。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磁现象 磁场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磁现象 磁场导学案

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什么是磁化。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磁化现象。

教具准备铜棒、铁棒、铁屑、玻璃板、条形磁体、细线、铁钉.钢针、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119--P122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磁体能够吸引。

一个磁体有个磁极,它们分别是。

(2)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3)磁化指。

(4)磁场是一种的特殊物质,为了描述磁场我们引出了磁感线,它是(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5)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我们叫它。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1.设计实验一:条形磁铁两端磁性的强弱。

现象:。

你的结论:。

2.设计实验二:磁体间的作用规律现象:。

你的结论:。

3.设计实验三(对照课本想想做做)(1)用磁针怎样确定包着布的磁体的N极呢?说出你们的办法。

(2)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磁针所指方向相同吗?说说你们的发现。

现象:。

你的结论:。

4.演示实验四:条形磁体、蹄性磁体的磁场分布(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分布)(1)根据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条形磁体、蹄性磁体的磁感线。

(2)观察课本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你能归纳出磁感线的一些特点吗?我的归纳:。

(3)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线吗?引入磁感线是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5.实验探究:为什么小磁针静止时能指南北呢?让一个小磁针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发现静止后小磁针南极指南,北极指北;再施加一个力,让小磁针在东西方向静止后放手,发现小磁针转回南北方向。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 磁现象磁场导学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 磁现象磁场导学案

《磁现象磁场》(一)导学案【使用要求】预习课本119—120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5分钟独立认真完成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了解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的定义,知道磁体具有磁性和指向性.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3.通过实验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学习重点】认识磁极间作用规律。

【学习难点】体会磁场的存在。

【预习展示】1.罗盘就是平常说的,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早期的指南针称为。

2.我们把物体吸引. . 的性质称之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之为_ 。

3.磁体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体有个磁极.将一枚条形磁铁水平悬挂起来,静止后,我们把指南的磁极称为(S极),指北的磁极称为_____ (N极)。

4.在或的作用下,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学习探索】:一.认识磁性、磁体探究1:将准备的铁丝、铝片、铜丝、五角和一角硬币、塑料笔、纸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体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你有什么发现?汇报实验现象?学习磁体的分类:活动二.磁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磁体有那些特点?探究2:让条形磁体不同部位分别接触纸上铁屑,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

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磁体上磁性分布不均匀,磁性强,磁性弱(几乎没有)点拨:一个磁体_______________两个磁极。

探究3:用一个支架支起一个小磁针,轻轻让小磁针在平面内自由转动,使它自由转动,观察它静止时磁极的指向;再对比其他组小磁针静止时磁极的指向。

你的发现是什么?现象: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指南的磁极叫_______,用“___”表示,指北的磁极叫______,用“____”表示.(磁体特有,鉴别是否是磁体的方法之一)探究4:用一个支架支起一个小磁针(甲),用另一个条形磁铁(乙)的N极先慢慢地接近甲的N极,再慢慢接近甲的S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20.1节磁现象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20.1节磁现象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4.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磁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养成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索。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磁场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磁场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2.让学生掌握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能够运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磁场的产生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磁现象研究的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地球的磁场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磁场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使学生认识到磁场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磁铁的磁性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20.1《磁现象 磁场》导学案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册20.1《磁现象 磁场》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0.1《磁现象磁场》导学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

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物体具有的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属性叫做;具有磁性的叫做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做极和极。

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2.磁场是存在于周围空间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磁极和磁极间是通过来发生的。

3.规定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4.地球本身在地面附近空间产生的磁场,叫做。

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地磁场的分布大致就像一个磁铁外面的磁场。

5.磁铁能吸引下面哪些物体?( )A . 铜片 B. 铁片 C. 铝片 D .钴片 E. 锌片 F .镍片6.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靠近某物体的A端,发现能把A端吸引过来,则物体的A端()A.一定的S极B.可能是N极C.可能是S极D.一定是N极7.某物体的一端靠近静止的小磁针,当靠近小磁针的N极和S极时都能吸引,则这物体的这端()A.可能是无磁性的B.可能是N极C.可能是S极D.一定有磁性二、课内探究探究1: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

从中引出N、S极的定义。

探究2: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吗?我们如何感知磁场的存在?探究3:指南针为何能指南(指明方向)探究4:地磁场的特点有哪些?讨论:1.为什么磁体没有接触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2.磁体与磁体之间是靠什么发生作用的呢?。

3.磁场存在的范围:。

4.磁场的特性:。

(四)磁性的地球师问:司南、信鸽传书等都是利用了地磁场对它们的受力作用,那么地磁场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分布的呢?同学们对此的了解有多少?(先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此的认识,可分组讨论,最后由代表发言)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后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说明:地磁场的分布及与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的方向关系介绍磁偏角的概念及其发现的实际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磁现象磁场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书本和讨论,从而了解磁现象和相关的概念,。

2.通过实验弄清楚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通过实验研究磁场的方向,进而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3.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地磁场,知道地磁的南极和北极。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119--P122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磁体能够吸引。

一个磁体有个磁极,它们分别是。

(2)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3)磁化指。

(4)磁场是一种的特殊物质,为了描述磁场我们引出了磁感线,它是(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5)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我们叫它。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
1.设计实验一:条形磁铁两端磁性的强弱。

现象:。

你的结论:。

2.设计实验二:磁体间的作用规律
现象:。

你的结论:。

3.设计实验三(对照课本想想做做)
(1)用磁针怎样确定包着布的磁体的N极呢?说出你们的办法。

(2)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磁针所指方向相同吗?说说你们的发现。

现象:。

你的结论:。

4.演示实验四:条形磁体、蹄性磁体的磁场分布(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分布)
(1)根据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条形磁体、蹄性磁体的磁感线。

(2)观察课本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你能归纳出磁感线的一些特点吗?我的归纳:。

(3)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线吗?引入磁感线是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
5.实验探究:为什么小磁针静止时能指南北呢?
让一个小磁针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发现静止后小磁针南极指南,北极指北;再施加一个力,让小磁针在东西方向静止后放手,发现小磁针转回南北方向。

探究归纳:地球周围存在着。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所以它有两个磁极,称为和。

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附近;因此小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正南、正北有一个偏差角度,称之为,世界上最早准确记述这一现象的是我国宋代学者。

四、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各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3.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五、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具有磁性的物体叫________。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________。

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________。

2.磁极性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__相斥,________相互吸引。

3.磁体的周围存在着____,如果把条形磁铁靠近小磁针,小磁针的指向一般要发生变化,这就是小磁针受到____的作用。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本身具有性的指南针受到了的作用。

4.物理学中,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想象的线叫做光线。

在下列几个物理学研究的实例中,与引入“光线”这一物理概念的方法相类似的是()A.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B.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C.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D.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时,分别研究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5.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B.用磁感线可以形象的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是没有方向的
C.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场中某点磁感线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D.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场中某点磁感线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图中能正确表示所在点磁感线方向的小磁针是()
A.小磁针A、B
B.小磁针B、C
C.小磁针C、D D.小磁针A、D
7.(1)如图甲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标出磁极极性(用“N”或“S”表示)并画出磁感线(每个磁极画两条)。

(2)在乙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

(3)磁体旁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图丙所示,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磁体的N、S极.(4)请在丁图上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N、S极。

8.给你两根形状相同的铁棒,一根带有磁性,一根不带磁性,试判断哪一根是磁铁,哪一根是普通铁棒
六、课堂小结:
1.本节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有什么新的思考要展示?
2.你认为哪些组、那些个人表现优秀?老师对本节扼要评价。

七、作业布置:阅读课本P123面“动手动脑学物理”完成相应作业。

八、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