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阅读、重拾经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心阅读重拾经典

近日,在火车上捧读2013年第15期《读者》,其中一篇《不阅读的中国人》让人五味杂陈,感触颇多。该文作者是一位印度人。她对当今中国人普遍不爱阅读的陋习感到困惑与担忧,提醒中国人在迫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同时,放慢脚步、静下心来;重拾阅读、充实灵魂。否则,未来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反思一下,其实文中描述的场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闲暇时忙着玩手机、刷微博、聊微信;下班了盲目吸食快餐文化,盲目从众跟风炒作。大家被无趣的八卦所吸引,被智能的手机所掌控……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了精力,打磨了锐气,迷失了方向。难得有人放慢生活的节奏,挤出时间安静地阅读,与另一个自己畅游在书的海洋中,独自喜怒哀乐,抑或眼泪哈啦。

曾几何时,“孔子韦编三绝、苏秦吊锥刺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世慕昔贤境、书爱众香薰”是国人推崇的读书精神、人生追求和社会风尚。环顾当下,浮躁之风盛行,坑爹一族肆虐,许多人的精神高地渐渐失守,离读书学习渐行渐远。深思一下《不阅读的中国人》,我们是否应当慢一点、松一些?找回阅读的本真,重拾精神高地构筑“黄金屋”、重回心灵深处寻觅“颜如玉”;重新把阅读作为营养身心,净化灵魂的精神维生素,因为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生存技能和工作本领

不是依靠阅读学习获得的。如果你参透了这一点,那么,请你或伴随你的孩子将阅读作为终身旅行的方式,它将给你们带来意外的收获和无尽的快乐。

阅读什么?怎么阅读呢?重在多读经典,少读流行;贵在持之以恒,怠于一时。现在,许多人热衷于网上流行的快餐文化,被及时讯息、网络游戏和八卦新闻吸引了眼球,疏远了对经典书籍的距离;有人也在为孩子的学习而困扰,其实学习的根本取决于天赋、兴趣、方法和坚持。但凡博学之士都是某个领域或某一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拥有深厚的国学根基,抱有对经典文化的孜孜以求,通过终身的学习和积淀,触类旁通,博学济世。由此得到的启发是:人生贵在筑牢根基、把好方向、坚持不殆。因此,为孩子打好人生的基本功至关重要,垫底的就是国学基础。

不知大家有无同感:小学学的东西到了初中就没什么用了,初中学的东西到了高中就没什么用了。这固然与急需破解的教育体制有关,也是因为经典的东西我们学得太少了,思想少了“润滑剂”,精神缺了“壮骨钙”。今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育工作者时强调:“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用权威的知识告诉我们文化的根本在哪里,做人的基点是什么。关于人生的哲学问题从来就没有新问题,伏羲画卦大约在七千年前就创造了《易经》

这门深奥的学问,它是打开宇宙人生奥秘的钥匙。“易”寓意变化,“经”就是规律,这本书所阐述的基本问题仍然是我们今天所要思考和追寻的重大人生问题。仅一本《易经》就可以传递给我们许多思考,引人入胜,更何况浩若烟海的中华文化所蕴藏的无数经典学说,可供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参悟。经典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价值的所在,它告诉了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进行人格的修炼,如何做到“内圣外王”,帮助我们框定做人的坐标,体悟工作的得失,感知生活的乐趣。因此,要下功夫读经典,只有多读经典才能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有文化的底气和做人的根本。

静心阅读,重拾经典,让我们一起迈向开启心智、获得新知的起跑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