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景观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2、可达性
线性空间相对于人们住地的区位是决定着人们使用公共开放空 间的方式、频度的重要因素。对芝加哥大都市区13 条不同绿道近3 000 名使用者进行调查后发现,绿道与住所的距离直接影响其使用 格局。说明了绿道使用的距离衰减规律,使用者从居住地到绿道的 平均距离为6.4 km ,距离越远,使用者越少。因此,设计师必须 充分考虑到绿道规划的位置,尽量接近居住中心。还必须考虑到一 些年老的群体等特殊群体。
4、设计的人文关怀
线性空间的规划应该遵从“人的需求”理论和“场所”精神并作为其 设计的准则。在绿道设计中,应为步行者、自行车使用者、残疾人、滑板 者等创造了安全、健康的通行环境和通行空间,促进其所连接的社区、市 民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促进了市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为了满足使用者的 需求,应该在绿道的沿线附近配备服务设施,如停车场、休息椅、野餐区、 健身设施、垃圾箱、商店和标志系统等。附属设施尽量集中配置在各个不 同等级的出入口,以增加使用效率,减少建设成本,维护生态环境。
1、连通性
在线性空间规划建设中,连通性是关键。随着城市的发展,社 区的扩大,单个“点状”空间日渐被孤立或与自然区域隔离。线性 空间将这些点状空间连接,能阻止这些生态岛的进一步孤立,创造 与城市建成区域的缓冲带和更多的自然栖地。同时,线性空间将公 园、居住区、学校、公共设施、历史文化资源等相连通,为人们提 供了接近自然的通道大大提高了设施的可达性和利用度,以及社区 的宜居性。
器”,是人和各种动植物赖以生存和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城市避灾、调节市区小气候、保持城市活力
的重要物质基础。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公有财产平等地对所有人开放———无论他们是贫是富、是主人还
是过客;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开放空间”,是蕴含着城市历史脉络、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传播
城市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

城市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成为了城市发展领域中的关键议题。
城市景观规划是概括城市在宏观层面上的整体布局,而公共空间设计则是城市中人们生活、工作和交流的核心部分。
本文将从城市景观规划如何影响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和技术创新以及世界范围内成功的案例三个方面探讨城市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的关系。
首先,城市景观规划对公共空间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景观规划的目标是营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而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中广大市民的主要活动场所,必须与城市景观相互配合。
一个成功的城市景观规划,能够创造出开放、友好、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使市民们享受到优质的日常生活。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公共空间的分布、规模、形式等因素,以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例如休闲娱乐、社交互动和户外活动等。
其次,公共空间设计有其独特的要素和技术创新。
公共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们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因此需要在功能性、可访问性、绿化景观以及地方特性上下功夫。
其中,功能性是指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例如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
可访问性是指公共空间需要方便市民进入和使用,包括道路、交通设施和无障碍通道等。
绿化景观是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元素,能够提供美丽的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
而地方特性则是指公共空间设计需要与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
最后,世界范围内有许多成功的城市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可以借鉴。
例如,日本的公共空间设计注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小尺度的街区设计,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城市环境。
荷兰的景观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道路和水系管理,打造出宜居的城市环境。
新加坡则通过立体绿化和城市农业的发展,创造出绿荫遍布的城市景观。
这些案例表明了城市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行的经验。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外观和面貌,更关乎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环境美学、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公共安全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法。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的面向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
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也是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形象宣传的载体,通过景观设计可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城市精神。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城市形象管理。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需要兼顾环境美学和生态保护。
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要考虑环境美学,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美丽的景观设计可以给市民带来愉悦的感受,有助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也需要兼顾生态保护,提倡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要合理利用植被、水体等自然资源,注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打造健康、宜居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也需要考虑公共安全和市民福祉。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集体领地,需要考虑市民的安全和利益。
在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规划视线、照明、通道等因素,保证市民的安全感。
要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为他们提供舒适、便利的空间环境,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包容性和共享性。
城市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的关系分析

城市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的关系分析现代城市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城市景观规划密不可分。
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进行休闲、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对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社会活力起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景观规划则是对城市空间进行有目的的安排和设计,以创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分析城市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首先,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城市景观规划师需要考虑公共空间的大小、位置、功能以及景观效果,以及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
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与城市景观规划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个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
其次,城市景观规划对公共空间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城市景观规划是对整个城市空间的统筹安排和设计,包括建筑、绿化、道路等各个方面。
在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公共空间的分布、连接性和交通便利性等因素。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布局。
城市景观规划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而公共空间则是这个目标的具体表现。
因此,城市景观规划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起到了指导和支持的作用。
另外,城市景观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的互动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景观规划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而公共空间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之一。
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也是为了促进社交互动、文化交流和城市活力的提升。
良好的公共空间设计可以吸引人们留下来,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而城市景观规划则通过对整个城市空间的统筹安排和设计,为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城市景观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的互动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提升,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人。
总之,城市景观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是相辅相成、互动促进的。
城市景观规划需要考虑到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布局,以创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而公共空间设计需要在城市景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以实现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休闲、交流、娱乐等多样化需求。
在当今社会,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概念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是指对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以达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等目的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人们集中活动、休闲、娱乐的场所,如广场、街道、公园、绿地等。
景观设计则是通过绿化、艺术雕塑、水景、灯光等手段来美化和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功能。
二、特点1. 多功能性: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如休闲放松、文化娱乐、运动健身等,因此设计的内容也需要具有多功能性。
2. 安全性:公共空间必须保证人们在其中的安全,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性,还需要考虑到人们的行为活动和交通安全。
3. 可持续性: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需要具有可持续性,即在设计中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因素,以保证公共空间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4. 公共性: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是为了服务广大市民,因此设计需要考虑到公共利益,注重公共性和开放性。
三、作用1.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使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2. 促进社会交流:公共空间是人们交流的场所,良好的景观设计可以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交流,增进社会和谐。
3. 满足多样化需求:景观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如休闲娱乐需求、文化艺术需求等,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4.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良好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可以吸引游客和市民,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四、未来发展方向1. 绿色环保发展:未来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增加绿植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公共景观空间的概念

公共景观空间的概念公共景观空间是指供公众集体使用和欣赏的户外地方,它们具有开放性、透明度和本地化等特点。
这些空间可以包括公园、广场、街道和城市绿地等。
公共景观空间的概念涉及到城市设计、景观建设等领域。
公共景观空间在城市中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功能。
首先,公共景观空间作为城市中的“第三空间”,提供了人们集中休闲、交流和社交的地方。
它们可以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和社区凝聚力的提升。
同时,公共景观空间还是城市市民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场所,有益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其次,公共景观空间还承载了城市的文化活动和传统庆典等重要的社会功能。
在这些公共空间中,人们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和音乐表演等,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
公共景观空间还是传统节日和庆典的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展示和传承文化传统的平台。
公共景观空间还具有重要的环境功能。
它们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等。
公园和城市绿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并提供休闲的绿色空间。
公共景观空间还可以保护植物、动物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在设计和规划公共景观空间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景观空间应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这包括提供足够的座椅、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以便人们进行散步、锻炼和交流。
此外,公共景观空间还应该提供适当的照明、绿植和水源等元素,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其次,公共景观空间的设计应该体现当地的文化和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色,公共景观空间的设计应该与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相呼应。
这可以通过运用当地传统建筑、装饰和材料等方式来体现。
另外,公共景观空间的规划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意味着设计师和规划者应该考虑到景观空间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
景观规划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公共景观空间的管理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乡村景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乡村景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摘要:乡村景观公共空间的设计在当代乡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乡村景观公共空间的定义、设计原则、功能与特点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乡村景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景观、公共空间、设计原则、功能与特点、设计方法一、引言乡村景观公共空间是指为乡村居民提供文化、休闲、社交等功能的公共空间。
它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乡村景观公共空间包括公园、广场、休闲步道、运动场所等。
1. 与自然环境协调:乡村景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遵循自然环境的原则,充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设计应考虑乡村的地理、气候、土壤等特点,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植物和材料。
2. 与乡村特色相融合:乡村景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与乡村特色的融合。
设计师应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习俗等,将传统元素融入设计中,使公共空间具有独特的乡村风格。
3. 服务居民需求:乡村景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以服务居民需求为中心。
设计师应与居民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使公共空间能够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1. 促进文化传承:乡村景观公共空间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场所。
公共空间中可以设置展览、表演、传统娱乐等设施,提供乡村文化的展示与传播,增强居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提供休闲娱乐:乡村景观公共空间是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公共空间中可以设置休闲设施如休息区、花园、游乐设施等,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3. 促进社交交流:乡村景观公共空间是居民社交交流的场所。
公共空间中可以设置广场、茶座、咖啡馆等设施,为居民提供社交交流的机会,增强社区凝聚力。
1. 空间规划:根据乡村景观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和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
可以根据公共空间的不同功能划分区域,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的位置和大小。
2. 植物布置: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布置在公共空间中,使其与自然环境协调。
现代景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现代景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在现代景观规划中,如何设计出功能多样、美观大方的公共空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现代景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并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一、公共空间的定义和价值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供公众集体使用的空间。
它包括了公园、广场、步行街、社区公共设施等各种类型。
公共空间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社交交流:公共空间提供了人们交流互动的场所,促进了社交关系的建立和加强。
人们可以在公园散步、在广场集会、在咖啡馆聚会,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和经验。
2. 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公园中散步、骑自行车、跑步,也可以在广场上看演出、参加市集等活动,享受生活的乐趣。
3.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公共空间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公园中进行户外运动可以增加人们的体力活动,改善身体健康。
公共空间也可以提供健身设施,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4. 丰富城市文化: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共空间中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
二、现代景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原则1. 多样化的功能:公共空间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功能。
比如,公园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健身区、植物园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2. 空间布局合理:公共空间设计应考虑人流量和空间的平衡。
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可以设置合适的通道,以便人们可以流畅地进出。
同时,设施和绿化的布局也需要科学合理,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保持整体的美观。
3. 人性化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应尊重人们的需求和习惯。
例如,在广场设置舒适的座椅和遮阳设备,供人们休息;在公园中设置合适的垃圾桶和厕所等基础设施,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4. 可持续发展:公共空间设计应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景观公共空间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大陆城市文化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
介绍了城市广场的缘起、含义及其分类,论述了兴建城市广场的必要性,阐述了城市广场面积及其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关系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并阐述了我国的现状。
关键词:广场;设计;空间Abstract:Live along with development and citizenry's middle-class families of the economy lenient, the culture of the square increasingly become China big sixcity cultures in the most active amusement and recreational way.Introduced the origin, meaning of the city square and it categorize, discussing to build the necessity of the city square, elaborating the area of the city square and it with periphery building of comparison relation and the programming in the city square design the principle that must follow.Elaborate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our country also.Key phrase: plaza;design;humanness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概述“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
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
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
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2. 广场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广场以其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巨大的凝聚力。
每到夜间,人民趋之若膺,休闲、散步其乐陶陶。
即使广场粗制滥造人们亦乐此不疲。
这说明广场得到社会价值的认同。
社会价值构成有物质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广场则满足了社会价值中人的精神需要。
因此我们可把广场的建设上升到精神文明的高度。
可以说,广场是社会价值体系中物质文明达到一定高度后的精神文明的必然反映。
只要物质文明在发展,广场就要不断增加!当前的“广场”是一种泛广场概念。
住区、商业、办公、街心绿岛、绿地等均可美其名曰“广场”,这也充分反映出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求。
城市开发商迎合这种社会价值心理,想通过“精神补赏”来产生物质效应是广场泛化的根源。
这也善意地“误导”了政府(或许是政府故意被“误导”)。
我们大可不必对此较真。
给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更多的“精神空间”吧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
例如:肇庆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设计,广场中设计的灯光音乐喷泉,和广场一侧的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与广场一侧舞台上的相关节目一起,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
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3. 广场及其环境设计的处理手法3.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
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
例如我这次毕业设计内的广场,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并引入动物和水来设计文化广场的环境。
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德国汉堡市政厅广场前的Alster Pleet河上的天鹅和水鸟,也已成为广场重要的景观。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喷泉广场,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的160个喷嘴的音乐喷泉,440棵柏树如同由水中生出来,人走在路面上也如同漂泊在水中。
又如,波特兰系列的两个广场也是以水为主题,不同的是这里的水环境是动态的,创造出的瀑布,涧流等汹涌澎湃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激情和享受。
著名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圣路易斯市的标志圣路易斯拱门也是设计在河边,与河水相结合。
3.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 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
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中的透雕,三个跳舞的少女,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现代,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谐趣的设计风格,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或是具有人情味的雕塑,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如日本设计师关根伸夫设计的“带腿的石头”,一块石头下面由四个弯曲似腿的柱子来支撑;他的另一个作品“等待石”,一块石头上雕成屁股的形状,十分有趣。
3.3组织广场环境的手法有多种,主要用轴线设计来组织广场文化环境,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
轴线虽然看不见,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
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的需要,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丰富空间体系。
法国巴黎,在城市设计中,就充分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各城市空间。
在巴黎中心区,若干以历史建筑物为主题的城市轴线,及以轴线设计结合的文化广场与街道,这些城市元素在空间上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巴黎城,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里大街、凯旋门广场、德方斯中心所构成的轴线,是巴黎的精华。
而构成这轴线的每一个广场的环境设计,都与主轴线有密切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个空间序列的高潮。
4. 广场设计在我国国情下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
城市广场自古存在,中外皆有,它秉承了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
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又使它成为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
但千人一面、一哄而上是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端。
一些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广场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够,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化的造型,使得广场的内容远看似有、近看却无,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
我们的国情就是人多。
管理就格外重要,在城市里大家有能在同一时间都做一件事,那要出乱子的。
广场是城市的开放公共空间,使用功能有许多不定因素,为了时髦动辙就下沉或上升,使广场地面高低不平,或是下去个坑,没有电梯,地下空间也不连通,很不安全。
广场那么大,开始讲要通透,不让种树,夏天太热又不得不种树,用树来分隔空间,效果也不好,花了许多钱修喷泉,平时运行费太高不喷水等等,看起来这些细碎又实际问题.在设计广场时,一开始就要考虑这些方面:结合地形、地区气候的特点,人的活动等因素,处理得当就形成广场自身的特色。
5.结束总之,当前许多城市非常重视城市景观的里广场设计的重要性,短时间建成的城市广场虽然深受市民的喜爱和欢迎、树立了城市的新形象,但我认为这仅仅是开始。
历史的借鉴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广场形成要长时间地苦心经营、雕琢。
像城市广场这样难度大的题目,一个好的想法要逐步完善落实。
要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公众参与共同营造,一步一个台阶。
作为设计者要为广场增添更多的文化氛围和活力。
在当前设计的热潮中,要取长补短,注重经济实效积极地为市民创造更多具有一定质量的人性的优美的城市开放空间和广场,创造更美好的现代城市景观是时代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造福后代,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王向荣、林箐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原著[美]H.H.阿纳森,翻译邹德侬、巴竹师等.《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罗苑龙?《关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几个注意点的探讨》,中国工程咨询网。
刘超?《营造开放空间提高城市品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思考》,城建研究网。
黄大成?《让广场旋风刮出雁城新姿》,《衡阳工作》,1994年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