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技术推广运行流程图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设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设制度汇编永兴县农机局目录第一部分规范权力运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图及风险防范一、永兴县农机局机构设置、工作职责(附流程图) (4)二、永兴县农机局办公室(附流程图) (10)三、永兴县农机局纪检监察室(附流程图) (18)四、永兴县农机局人事股(附流程图) (21)五、永兴县农机局政策法规股(附流程图) (23)六、永兴县农机局监督管理股(附流程图) (28)七、永兴县农机推广站(附流程图) (31)八、永兴县农机局农机安全监理站(附流程图) (34)九、永兴县农机学校 (37)第二部分规范权力运行监督、追究及配套保障、预防制度十、永兴县农机局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38)十一、永兴县农机局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39)十二、公开办事制 (42)十三、服务承诺制 (45)十四、首问责任制 (46)十五、限时办结制 (47)十六、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 (49)十八、一次性告知制 (52)十九、权力运行公开制度 (53)二十、决策公开制度 (54)二一、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制度 (56)二二、内部事务公开制度 (60)二三、绩效考核制度 (61)二四、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 (62)永兴县农机局机构设置领导班子成员党组书记、局长曹年丰党组成员、副局长邝海刚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艳军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朱华北党组成员、工会主席曹海明下设股室及二级机构:办公室、人事股、监管股、法规股、农机校、推广站、监理站永兴县农机局主要工作职责主管全县农业机械化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研究拟定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及重大技术措施建议,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指导全县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农机田间作业和固定作业用油预测、统计及补偿资金的分配;组织农机抗灾救灾;研究拟定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负责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开发和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负责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负责农机供应和维修行业管理、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行业打假;组织实施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负责农机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及农机事故的调查处理;研究提出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各项资金计划。
第十二章 农业推广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农业推广学》PPT课件

求
3.讨论期间:首先要谦逊、客观;会议期间能够创造良好
的氛围;能够把握会议主题;做好与会者之间的协调工作。
4.做好会议记录:一般以详细为好 5.讨论资料的整理和归类:分类和归档
二、集体指导法
(二)集会演讲法
集会演讲推广法是将众多想接受农业创新意愿的农民 集中在大会堂或开阔地带,以演讲的方式传播创新的 推广方法。
1.访问前
①确定访问对象,充分了解访问对象的有关背景情况。 ②明确访问目的。③选择访问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场合。
2.进入访问现场
可采用自然接近法、友好接近法、正面接近法和求同接 近法等。
一、个别指导法
3.正式访问 ①提问的技巧
第一,提问的种类;第二,提问的方式;第三,提问 的语言;第四,提问和解释问题要保持中立。
(四)评价:评价是对推广工作进行阶段总结的综合过程。
第二节 农业推广的程序
三、农业推广程序的灵活应用
推广人员充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根 据技术特点灵活选择运用推广程序。
(一)先进地区已经大面积推广的技术 (二)农民总结出来的实用技术 (三)科研部门培育的适应性品种 (四)有针对性地研究成果和技术 (五)经过一定面积示范后的试验成果 (六)联合攻关协作完成的科研成果 (七)综合组装技术的推广
第二节 农业推广的程序
(三)推广
推广是指新技术应用范围和面积迅速扩大的过 程,是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的过程,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益的过程。目前常采取宣传、培训、讲座、技 术咨询、技术承包等手段,并借助行政干预、 经济手段的方法推广新技术。在推广一项新技 术的同时,必须积极开发和引进更新、更好的 技术,以保持农业推广旺盛的生命力。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课件

5、育秧大棚准备
(二)播种
长沙气象站资料
安全播种期的确定
1987
30
1997
2007
25
1988 1998 2008
长沙气象站1987年~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
1989 1999 2009
1990 2000 2010
1991 2001 2011
1992 2002 2012
1993 2003 2013
早稻机插秧控制在22~25天,晚稻机插秧一般18天
大棚育秧一般每盘播杂交稻80~100克,常规稻140~160克
稻粒黑粉病
用催芽器浸种
稻谷吸足水分的特征是:谷壳颜色变深,呈半透明状,胚 部膨大突起,胚乳变软,手碾成粉,折断米粒无响声
用种子催芽器催芽。催芽温 度设定为32度,运行20小时 左右。早稻催芽时,可在催 芽器上加盖塑料薄膜罩保温。 种子破胸率可达90%左右即可 停机取出种子。
80%以上。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蒸发量大,往往很难做到早上 补水湿润到晚上,需要每天少量多次补水。一般要求播后每天补 水4次,分别在上午7-8点、11点和下午1点、5-6点进行,保持盘 土湿润,阴天每天补水2次。一般播种后3~5天可出苗,出苗后减 少补水,以盘土发白,秧苗卷叶为标准,根据需要随时补水。每 次补水都要使盘土水分饱和(秧盘开始滴水),每次补水时间大 约3分钟。
(2)去顶盖 工厂化育秧使用的是专用轻基质,水稻出苗时,会顶起盖种
稍厚或板结的基质,形成顶盖。若不及时去除顶盖会影响光照而 发育成徒长苗或黄化苗,故在齐苗期至一叶一心期,发现苗床中 有顶盖或露籽,要及时用木棍落盖并补土。
(一)育秧材料与设备准备
1、硬盘准备 硬盘规格:58cm×28cm×2.5cm 用量:常规稻每667m2大田准备32片,杂交稻准备25~28片。
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流程手册

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流程手册第1章农业技术概述 (3)1.1 技术定义与分类 (3)1.2 技术推广的意义与作用 (4)第2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4)2.1 推广体系构成 (4)2.2 推广机构设置与职能 (4)2.3 推广人员培训与管理 (5)第3章农业技术信息收集与处理 (5)3.1 技术信息收集渠道 (5)3.1.1 部门发布 (5)3.1.2 科研院所合作 (5)3.1.3 行业协会与组织 (5)3.1.4 农业企业及合作社 (5)3.1.5 农业大户与典型示范户 (6)3.2 信息处理与分析方法 (6)3.2.1 信息筛选与整理 (6)3.2.2 数据挖掘与分析 (6)3.2.3 专家咨询与论证 (6)3.2.4 案例分析与评价 (6)3.3 技术信息发布与共享 (6)3.3.1 信息发布平台 (6)3.3.2 媒体宣传与推广 (6)3.3.3 培训与讲座 (6)3.3.4 技术交流与合作 (6)3.3.5 建立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 (6)第4章农业技术培训与指导 (7)4.1 培训内容与方法 (7)4.1.1 培训内容 (7)4.1.2 培训方法 (7)4.2 培训组织与实施 (7)4.2.1 培训组织 (7)4.2.2 培训实施 (7)4.3 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 (8)4.3.1 技术指导 (8)4.3.2 技术服务 (8)第5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8)5.1 成果筛选与评价 (8)5.1.1 成果来源与分类 (8)5.1.2 成果评价指标 (8)5.1.3 成果评价方法 (8)5.1.4 成果评价流程 (9)5.2.1 技术转让模式 (9)5.2.2 技术服务模式 (9)5.2.3 产业联盟模式 (9)5.2.4 示范基地模式 (9)5.2.5 信息化服务模式 (9)5.3 成果应用与推广实例 (9)5.3.1 新品种推广 (9)5.3.2 新技术应用 (9)5.3.3 新产品推广 (10)5.3.4 新模式应用 (10)第6章农业技术试验与示范 (10)6.1 试验设计与实施 (10)6.1.1 试验目的与意义 (10)6.1.2 试验方案制定 (10)6.1.3 试验实施 (10)6.2 技术示范与推广 (10)6.2.1 示范基地建设 (10)6.2.2 示范技术选择 (11)6.2.3 示范推广方法 (11)6.3 效益评价与反馈 (11)6.3.1 效益评价 (11)6.3.2 反馈机制 (11)6.3.3 持续改进 (11)第7章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管理 (11)7.1 项目策划与申报 (11)7.1.1 项目定位与目标 (11)7.1.2 项目可行性分析 (11)7.1.3 项目方案设计 (12)7.1.4 项目申报 (12)7.2 项目实施与监管 (12)7.2.1 项目启动 (12)7.2.2 技术推广与培训 (12)7.2.3 项目进度监控 (12)7.2.4 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12)7.3 项目评估与总结 (12)7.3.1 项目绩效评估 (12)7.3.2 项目经验总结 (12)7.3.3 项目成果申报与推广 (12)第8章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12)8.1 服务体系架构与功能 (13)8.1.1 服务体系架构 (13)8.1.2 服务体系功能 (13)8.2 农业技术服务模式 (13)8.2.2 市场导向型 (14)8.2.3 合作共建型 (14)8.2.4 社会参与型 (14)8.3 服务质量控制与改进 (14)8.3.1 服务质量控制 (14)8.3.2 服务改进 (14)第9章农业技术政策与法规 (14)9.1 政策体系与支持措施 (14)9.2 法规制度与标准 (15)9.3 政策法规在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15)第10章农业技术推广案例解析 (16)10.1 国内成功案例 (16)10.1.1 案例一:某省水稻种植技术集成与推广 (16)10.1.2 案例二:某地区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16)10.2 国外借鉴案例 (16)10.2.1 案例一:美国精准农业技术 (16)10.2.2 案例二:日本农业协同组合(JA) (16)10.3 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 (17)第1章农业技术概述1.1 技术定义与分类农业技术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所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方法、措施和手段。
农业项目实施流程图

农业项目实施流程图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 (4)1.1 项目背景分析 (4)1.2 项目目标确定 (4)1.3 项目可行性研究 (4)1.4 项目规划与设计 (5)第2章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 (5)2.1 土地资源现状调查 (5)2.2 土地资源潜力评估 (5)2.3 土地利用规划 (6)2.4 土地改良与整理 (6)第3章农业技术选择与配套 (6)3.1 农业技术需求分析 (7)3.1.1 项目目标与农业技术需求 (7)3.1.2 区域特点与农业技术需求 (7)3.1.3 资源条件与农业技术需求 (7)3.1.4 农业发展现状与农业技术需求 (7)3.2 农业技术筛选与评估 (7)3.2.1 技术筛选 (7)3.2.2 技术评估 (7)3.2.3 技术比较 (7)3.3 农业技术配套方案设计 (7)3.3.1 技术配套原则 (7)3.3.2 技术配套内容 (8)3.3.3 技术配套实施计划 (8)3.4 农业技术引进与培训 (8)3.4.1 技术引进 (8)3.4.2 技术培训 (8)3.4.3 技术服务与支持 (8)第4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8)4.1 基础设施需求分析 (8)4.1.1 土地资源分析 (8)4.1.2 水资源分析 (8)4.1.3 交通物流分析 (8)4.1.4 电力与能源需求分析 (8)4.2 基础设施设计与规划 (8)4.2.1 土地利用规划 (9)4.2.2 灌溉系统设计 (9)4.2.3 道路规划与设计 (9)4.2.4 电力与能源设施规划 (9)4.3 基础设施建设实施 (9)4.3.1 土地整理与改良 (9)4.3.3 道路建设 (9)4.3.4 电力与能源设施建设 (9)4.4 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 (9)4.4.1 管理制度建立 (9)4.4.2 设施维护与检修 (9)4.4.3 安全生产管理 (10)4.4.4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10)第五章农业生产组织与管理 (10)5.1 生产组织模式选择 (10)5.1.1 农业产业链特点 (10)5.1.2 生产组织模式分类 (10)5.1.3 生产组织模式选择依据 (10)5.1.4 常见生产组织模式分析 (10)5.2 生产计划与调度 (10)5.2.1 生产计划制定原则 (10)5.2.2 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10)5.2.3 生产调度策略 (10)5.2.4 生产计划与调度案例分析 (10)5.3 生产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 (10)5.3.1 生产过程监控手段 (10)5.3.2 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10)5.3.3 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 (10)5.3.4 生产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11)5.4 农业生产风险管理 (11)5.4.1 农业生产风险识别 (11)5.4.2 农业生产风险评估 (11)5.4.3 农业生产风险控制策略 (11)5.4.4 农业生产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11)第6章农产品市场分析与营销 (11)6.1 农产品市场调研 (11)6.1.1 市场调研方法 (11)6.1.2 市场需求分析 (11)6.1.3 竞品分析 (11)6.1.4 消费者行为分析 (11)6.1.5 市场趋势预测 (11)6.2 农产品定位与品牌建设 (11)6.2.1 农产品定位策略 (11)6.2.2 品牌核心价值提炼 (11)6.2.3 品牌形象设计 (11)6.2.4 品牌传播策略 (11)6.2.5 品牌延伸与发展 (11)6.3 营销策略与渠道拓展 (11)6.3.1 营销组合策略 (11)6.3.3 促销策略 (11)6.3.4 渠道选择与拓展 (11)6.3.5 网络营销策略 (11)6.4 农产品物流与配送 (11)6.4.1 物流体系构建 (12)6.4.2 配送模式选择 (12)6.4.3 仓储管理 (12)6.4.4 运输与配送优化 (12)6.4.5 冷链物流管理 (12)第7章农业项目融资与投资 (12)7.1 融资需求分析 (12)7.1.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2)7.1.2 资金需求量分析 (12)7.1.3 融资期限及融资用途 (12)7.2 融资渠道与方式 (12)7.2.1 融资渠道 (12)7.2.2 融资方式 (12)7.3 投资结构与风险评估 (12)7.3.1 投资结构分析 (13)7.3.2 风险评估 (13)7.4 投资收益分析与监测 (13)7.4.1 投资收益分析 (13)7.4.2 投资收益监测 (13)第8章农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估 (13)8.1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 (13)8.1.1 环境影响识别 (13)8.1.2 环境影响评价 (13)8.2 环保措施设计与实施 (13)8.2.1 环保措施设计 (13)8.2.2 环保措施实施 (13)8.3 环境监测与管理 (14)8.3.1 环境监测 (14)8.3.2 环境管理 (14)8.4 环保合规性审查 (14)8.4.1 合规性审查内容 (14)8.4.2 合规性审查程序 (14)第9章农业项目的社会影响与扶贫 (14)9.1 社会影响评估 (14)9.2 社区参与与利益共享 (14)9.3 扶贫政策与措施 (14)9.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15)第10章项目总结与评价 (15)10.1 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15)10.1.2 经济效益评估 (15)10.1.3 社会效益评估 (15)10.1.4 环境效益评估 (15)10.2 项目经验与教训总结 (15)10.2.1 经验总结 (15)10.2.2 教训总结 (16)10.3 项目改进与优化建议 (16)10.3.1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农业机械化》PPT课件

水泵 喷灌机械设备
➢ 九、畜牧水产养殖机械
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 畜牧饲养机械 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设备 水产养殖机械
精选ppt 10
农业机械分类
➢十、动力机械
拖拉机 内燃机 燃油发电机组
➢十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
风力设备 水利设备 太阳能设备 生物质能设备
精选ppt 11
精选ppt 7
农业机械分类
➢五、收获后处理机械
脱粒机械 清选机械 剥壳(去皮)机械 干燥机械 种子加工机械 仓储机械
精选ppt 8
农业机械分类
➢六、农产品初加工机械
碾米机械 磨粉(浆)机械 榨油机械 棉花加工机械 果蔬加工机械 茶叶加工机械
精选ppt 9
农业机械分类
➢ 七、农用搬运机械
运输机械 装卸机械 农用航空器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概论
一 什么是农业机械化 二 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 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
一、什么是农业机械化
1、农业机械化定义
农业机械化是用机器逐步代替人力、 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 发展的过程。
※ 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替代、强化
※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
农业机械分类
➢ 十二、农田基本建设机械
挖掘机械 平地机械 清淤机械
➢ 十三、设施农业设备
日光温室设施设备 塑料大棚设施设备 连栋温室设施设备 生物质能设备
➢ 十四、其他机械
废弃物处理设备 包装机械 牵引机械
精选ppt 12
农业机械的作业特点
1.种类繁多
农业机械的工作对象是土壤和作物。这些作物 的品种甚多,性状差异很大。再加上地区性的差 别和栽培制度的不同,水田、旱地、垄作、套作、 间作等情况就更为复杂。现在世界上已有的不同
精准农业ppt课件

信 息 采 集
决 策 遥支 感持 技系 术统 与其它传感器技术用于信息采集: 如执 土行 壤— 资空 料间 、信 水息 分技 、术 养支 分持 、下 病的 虫现 害代 、化 产农 量业 等机 。械 采 集精度根据作业的不同而不同,施肥控制在m 级 上(如10m~30m)。喷洒农药与除草剂要求cm 级 的精度。GPS 用于信息采集时定位。GIS 用于管理 地块资料,分析地块的变异性,如土壤水、肥、 产量的差异等。
3
精准农业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作物 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和农业工程装备技 术等集成组装起来的作物生产精细经营技术。 其主要目标是更好地利用耕地资源潜力,科学 利用投入,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 业活动带来的环境后果,实现作物生产系统的 可持续发展。它是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利用 信息技术革命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经营农业的 技术思想的革命。
置 一 个 GPS 接 收 机 ,该 接 收 机 通 过 卫 星 系 统 确 定
自 己 带 有 误 差 的 位 置 信 息 后 ,与 真 实 位 置 坐 标 相
比 较 ,计 算 出 GPS 接 收 机 的 X、Y、Z 位 置 误 差 信
息 ,按 时 间 序 列 存 储 记 录 下 来 或 通 过 广 播 实 时 发
15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 作物生产管理决策 田间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16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 作物生产管理决策 田间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17
全 球 卫 星 定 位 系 统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由 包 括
4
精准农业是在定位采集地块信息的基础 上,根据地块土壤、水肥、作物病 害、杂草、 产量等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根据农艺的要 求进行精确定位定量进行变 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并保护环境,确保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机推广方案

1.成立农机推广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监督农机推广工作。
2.设立农机推广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农机推广工作,包括政策落实、技术培训、宣传推广等。
3.加强与农机生产厂家、经销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农机具的质量和供应。
4.建立农机推广工作考核制度,对推广效果进行评估,激励工作人员积极性。
3.宣传推广:通过举办农机现场演示会、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媒体等形式,加大农机具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认知度。
4.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维修、保养等服务,确保农机具的正常运行。
5.创新推广模式:结合“互联网+”等新型商业模式,探索农机推广新路径,提高农机具销售渠道的覆盖面。
六、预期效果
1.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带动农机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4.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助力乡村振兴。
本方案旨在为本地区农机推广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推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农机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农民需求,确保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2篇
农机推广方案
一、背景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机械化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为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机推广方案,对提升农业生产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提高农机化水平:力争在三年内,使本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
3.畜禽养殖机械:针对养殖户需求,推广饲料粉碎机、自动喂料机、粪便处理机等,提升养殖自动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