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 陈坤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摘要:预制装配是地铁车站的施工模式是我国今年来推出的新型施工技术,在原有的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外的高新技术进行改良设计,总结出更适合我国地铁车站施工的施工技术。
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中通过特定的技术处理,对现有的地铁组件进行科学的安装,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促进我国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引言: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最早出现在国外的地下工程施工中,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地铁工程建设的技术革新,也成为了国家重视的建设重点,预制装配式施工方式也逐渐被列入研究使用行列。
目前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在我国还处于初步适用阶段,但是在不断的探索与自主研发的过程中,预制装配式技术也已经逐渐运用到更多的城市之中,其中位于长春的地铁2号线袁家店车站就是我国首座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是彰显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最好体现。
1.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主要内容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横向、纵向的标准对地铁车站施工的基坑进行基础挖掘,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在基坑挖掘完成后施行相对应的锚索支护工作,锚索支护工作主要是为防止因天气变化而破坏所挖掘的基坑。
为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需关注锚索支护作业的稳定性,以便后续预制构件的拼装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整体工程的连贯操作。
[1]1.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工工艺流程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工工艺不同于普通预制构件装配的施工工艺,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工结构是以封闭式的筒状结构组成,整体机构主要由横向和纵向分割而成的多个标准单元,之后将多个单元进行拼装,组成完整的结构。
以我国首座运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建造完成的长春地铁2号线袁家店站为例,地铁站的整体结构为7块预制构件构成,通过横纵交错的形式和环向施工工艺,采取榫头和榫槽进行连接。
通过压力注浆技术填充环氧树脂填缝材料,在凹槽设计中安装了防水密封垫,规避因地下水渗漏对工程的影响。
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榫槽注浆技术研究

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榫槽注浆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地铁行业正在积极开展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建设研究,本文依托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的全国首座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可洛石站,通过对其预制构件的榫槽设计、材料设备、方法要点、注浆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榫槽注浆技术提出可行性方案,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站;全预制装配式;榫槽;注浆技术引言近三十年来我国地铁行业发展迅速,期间各种新型技术与新理论知识也应运而生,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7年住建部发布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是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近年来我国对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工也开展了积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针对装配式地铁车站预制构件所采用的榫槽连接方式的注浆技术研究仍比较少,本文就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的全国首座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可洛石站的建设经验,从装配式车站预制构件的榫槽设计、材料设备、方法要点、注浆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注浆技术方案,为今后的装配式地铁车站榫槽注浆技术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并希望借此积极推动我国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预制化、机械化、节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建设。
1 工程概况青岛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31公里,共设6座明挖装配式车站,其中可洛石站采用了全预制装配建造技术及桩撑体系,在全国尚属首次。
该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总长220.1m,车站主体结构中部断面为站厅层无柱、站台层单柱或双柱直墙拱顶装配式结构,长128m,两端断面为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现浇混凝土结构,分别长60m+32.1m。
2 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预制构件注浆技术2.1 设计概况可洛石站全预制装配式结构64环,环宽1.994m,装配式结构横断面宽20.5m,高18.5m。
每环由8块预制块组成(编号为A、B、C、D、E及立柱和横梁),可洛石站预制构件设计形式如图1所示。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作者:齐振宇来源:《名城绘》2019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我国地铁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使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捷、准时、运量大及不产生污染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国内地铁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目前我国地铁车站施工主要采用现场施工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工业化程度不高、设计建造较粗放、产品质量不稳定、建设效率低、劳动力需求量大、材料损耗和建筑垃圾量大、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要求。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其中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
当前,大部分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的连接形式都是榫槽,以减少组合预制构件所用时间,更快完成工程。
注浆作业主要为填充预制构件组合后的榫头和榫槽之间的间隙,使预制构件形成一体,且能够防水。
1装配式车站整体结构俄罗斯、日本、荷兰、乌克兰等国都先后将装配式技术应用于地铁明挖回填隧道中。
俄罗斯在装配式车站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有较大成就,在圣彼得堡采用暗挖法修建了地铁装配式层间楼板单拱结构换乘枢纽及单拱式装配车站。
白俄罗斯在明斯克采用明挖法修建了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单拱装配式车站。
在国外还有一些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形式的装配式车站。
我国的车站装配式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某地铁2号线双丰站,为单拱双层结构,装配段长188m,采用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分块,榫槽连接。
结构断面采用拱形断面,每环由7块预制闭腔式空心构件组成,其中底板3块、边墙2块、顶板2块,单块最大重量55t,需要研发制造专门的吊装设备。
站厅层无柱,站台层设计一排中柱与中板采用现浇结构。
口部采用预制洞口环梁的结构形式。
两端盾构始发及接收井采用现浇结构。
某2号线还有四个车站也采用装配式技术施工,分别为西湖站、兴隆堡站、西环城路站、建设广场站。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摘要:社会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城市交通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
车站工程施工除了能够舒缓逐渐膨胀的交通压力以外,还能推动每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沟通和进步。
但现阶段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设方法以及质量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导致车站工程的使用年限下降,出现一些交通隐患问题。
以此为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质量的重要原因,然后解析重要施工方法和质量把控对策,以便为有关建筑方提供一定科学参考价值。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1剖析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质量管控的重要意义①提高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设速度。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牵涉到的范围非常广,同时还有很多项目内容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内容进行梳理时,整个车站工程施工能够更加稳定。
同时加大质量把控和管理工作,能够将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发生概率降低,将其施工效率提高。
②合理配置施工进度规划。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设期间,每个环节的施工难度和损耗时间成本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对具体施工内容进行科学安排,制定对应施工进度规划,这样可以做好将施工工期配置的合理性提高。
③延长城市车站工程使用年限。
城市发展期间,地铁车站在完成修建以后,其使用年限很长,除了日常维修养护以外,基本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进行翻新建设。
加大车站工程施工质量把控和对应的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将其综合强度提高,延长其使用年限。
2工程概况某地铁站为地下岛式车站,车站标准段采取装配式工法,车站全长204m,其中现浇段位于车站两端,总长度为60m,预制装配段位于车站中部,预制装配段车站主体宽度为20.5m,高度为17.45m,环宽2m。
为保证阶段工期和总体目标的实现,第一期施工车站围护、主体结构,为满足车站主体标准段装配式车站施工需求,在标准段冠梁上安装一台75吨龙门吊及配套设备进行装配构件吊运、拼装作业。
我国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我国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构件或组合装配出厂,然后再将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的一种建筑模式。
在我国的地铁建设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更是成为推动地铁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
首先,在设计方面,采用了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能够实现虚拟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其次,在材料选择方面,引入了新型的环保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提高了地铁车站的抗震性和耐久性。
再次,在制造工艺方面,采用了数字化、自动化的生产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方面,它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控制能力。
另一方面,它能够减少对施工现场的依赖,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扰动,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同时,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还能够提前开展装修施工,缩短了车站投入使用的时间,为地铁线路的通车提供了保障。
然而,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大规模推广和应用仍然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克服政策、政府采购和市场等各个方面的限制。
其次,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此外,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在应对特殊地质条件、车站转弯半径较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展望未来,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在我国地铁建设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有望在地铁车站扩建和改造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其次,随着我国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快速建设的需求。
再次,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还能够推动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铁车站预制装配新技术研究策略

cavity thin—w alled com ponents
Saf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Urban Rail Transit .
Beijing 1 00037)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first successfll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technology in underground subway station in China ,
YANG X iuren’一 HUA NG M eiqun‘’ .
(1.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Ltd.,Beijing 1 00037;
2.National Engineering Lab f0r G reen&
都市快轨 交通 ·第 31卷 第 1期 2018年 2月 doi:1().3969 ̄.issn.1 672—6073.20 1 8.0 1.0 1 2
学术探讨 ._
地铁 车站 预 制 装 配 新 技 术 Βιβλιοθήκη 杨 秀仁 一,黄 美群 ,
(1.rl匕京城 建 设计发』醍集 股 份 仃 限公 -刁,北 京 100037; 2.城 il#4JL道 史通 绿色 与 安全 建 造技 术 …家 【. 实 验室 ,:It京 100037)
structure,puts forward the key technologies,and compares the maior technical,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 its achieved.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过程管控研究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过程管控研究摘要:目前我国积极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致力于将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在此背景下,装配式技术施工应用于建筑各行业显得尤为紧迫。
时至今日,全国范围内铁路、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已经基本满足国民生产的需要,房屋建筑的建设也已基本趋于饱和,未来几年建筑业的重心将聚集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其中地铁作为最便捷高效的建设方式,将在全国各大城市得到规划建设。
该文通过分析青岛地铁6号线在建一期工程的富春江路站装配式车站建造技术,对青岛地铁6号线富春江路站在地铁车站预制装配建造技术方面的特点进行总结。
首先,对以富春江路站为代表的现浇底板加上部结构半预制装配式结构在拼装过程中存在的不同风险源进行例述;其次,针对不同风险源的控制及应对措施展开描述;最后,分析目前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难以应对和解决的风险源,强调通过其他技术手段,优化技术方案和工程设计,尽量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潜在风险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装配式施工;装配式地铁车站;全预制装配式结构;风险管控。
0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递增,建筑业从业人员逐步减少,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产业生产人员由存量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向全面教育大环境下毕业的一批批增量劳动人员各高校的普通毕业生所转移。
未来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减少,全国建筑行业一线的用工荒、用工难情况将尤为严重,届时新增的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如何可以平稳地衔接将是目前建筑行业应当面对的主要矛盾点。
发展装配式地铁车站是实现建筑行业作业环境由现场的传统建造向厂区模式化制造现场机械流程式装配转移,逐步降低建筑行业劳动密集、技术低下的痛点。
早在七年前,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为该目标专门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同期住建部也相应出台了针对建筑装配式的系列政策和标准,推动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即已成为建筑行业为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摘要:随着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地铁车站的建设过程中运用到了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
笔者就预制装配式技术应用于地铁车站施工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其施工流程,并对其中关键的施工技术进行重点阐述。
以期为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地铁车站;研究引言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最早应用于国外很多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研究人员就这项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逐渐运用于很多城市地铁车站工程施工中。
总体来说,我国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尚处于初级应用阶段。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促进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普及。
1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的主要内容1.1 挖掘基坑在挖掘基坑的过程中,要本着横向分段、纵向分层的基本原则进行。
同时结合施工图纸进行土方挖掘。
1.2 锚索支护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在基坑挖掘工作结束之后,及时开展锚索支护工作,避免因雷雨天气和相关外部原因对基坑安全性和完整性造成破坏。
1.3 拼装预制构件拼装预制构件指的是在锚索支护工作结束后,将工程预制构件进行拼装,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2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的工艺流程及实例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流程和普通预制构件装配施工流程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主要差异在于,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一般情况下为封闭式桶状,施工流程就是将整体结构分别从纵向和横向进行分割,之后将各个部分的零部件拼接到施工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完成地铁车站的结构施工环节。
笔者以吉林省长春市地铁2号线为例,其中袁家店站的施工工艺就是预制装配式技术,该站的整个预制结构详情见图1。
图1 袁家店站预制结构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袁家店站的整个预制结构可分为7个部分的预制构件,其中每个预制构件部分的宽度为2m。
每个预制构件的编号和重量分别为A/37.6t、B1/B2/39.5t、C1/C2/31t、D/48.3t、E/54.3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陈坤
摘要: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国外的地下工程施工中应用比较早。
近些年,国
内开始对地铁建设工程的预制装配式施工方式进行研究,并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总体上看,对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在初始阶段。
随着我
国自主研发的预制装配式施工机械设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
的施工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应用到了实际的地铁车站建设工程当中。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
一、预制装配式车站施工工法
1、围护结构
目前我国在建的装配式车站围护结构采用的均为钻孔桩+锚索,根据地质和车站埋深的不同一般设置5~6道锚索,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为地铁装
配式车站围护结构示意图。
图1 地铁装配式车站围护结构示意图
2、主体结构
2.1装配式主体结构基本概况
装配式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构件拼装,每环宽度2m由7块预制构件组成(构
件编号A、B、C、D、E),重量分别为37.6t、39.5t、31t、48.3t与54.3t(每环
约112m3混凝土钢筋约17t);构件与构件间由精轧螺纹钢连接,并采用千斤顶
进行张拉锁定,各块均为通缝拼装;楼板与立柱采用现浇结构,构件内埋直螺纹
接驳器与楼板钢筋采用机械连接;出入口采用特殊块拼装,装配段与现浇段采用
后浇环梁连接;顶板覆土厚度一般约为4-5m。
2.2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完成后,为了减小构件拼装误差,先进行基底精平条带施工,然后
进行底板块拼装(1个A块,2个B块),再进行边墙块拼装(一边1个C块),最后进行顶块拼装(D块和E块)。
由于受拼装台车尺寸限制,底板块需超前边
墙块2m(即1环),边墙块超前顶板块2m(即1环)。
全部拼装完成后进行主
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肥槽回填。
如图2所示为装配式车站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 3为装配式车站拼装流程示意图。
图2 装配式车站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 装配式车站拼装流程示意图
二、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关键施工技术
1、科学确定拼装方法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拼装主要有错缝拼装和通缝拼
装两种拼装方法。
从实际施工操作的情况看,错缝拼装的方式在预制构件的拼装
过程中同步性不容易掌控,需要精准测量,对接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采用通缝
拼装的方式,在预制构件的拼装过程中,同步性比较容易掌控,测量的工作量也
有所减轻,对接错位的现象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从测试数据看,两种拼装方式
均能够满足预制构件的承载力要求,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确定了采用通缝拼
装的方法。
2、合理确定拼装顺序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拼装顺序主要有成环拼装和梯次拼装两种方式。
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发现,成环拼装的顺序在侧墙和顶板的拼装过程中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而“梯次拼装”的顺序就很好地解决了相互干扰的问题,底板、侧墙及顶板独立拼装互不干扰,形成了台阶式流水状态,大大提高拼装的速度。
经过科学分析,确定采用梯次拼装顺序完成预制构件的拼装。
3、预制构件吊装技术
由于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预制构件都比较重,吊装作业的空间受到限制,因此要确保吊装设备的运行速度平稳,能够被精准控制。
科学计算,合理设置吊装点,圆锥头吊装锚栓应处于预制构件表面的凹槽内,不会凸出于预制构件。
吊装点为万向的方便在任何角度进行吊装。
4、拼装定位技术
底板拼装:依靠吊装设备及辅助定位装置完成。
侧墙拼装:通过吊装设备,拼装装备上设置的吊挂架、千斤顶完成三维调整动作进行定位。
顶板拼装:吊装设备分块运输及安放,拼装装备上的顶部平台与千斤顶完成合龙、推进及同步下落等动作,实现三维调整精确定位。
5、基础平面处理技术
预制构件的拼装施工,理论上讲底板预制构件应保持水平。
由于底板与基础相接处,想要保证底板预制构件的水平,就需要对基础平面进行平整处理。
具体操作中有整体平整和局部平整两种方式,但经对比实验后发现,采用精平条带的方法更加能够确保基础的平整度。
工艺流程:基础找平(机械和人工处理)→预埋角钢→精平条带施工→剩余垫层施工→机械打磨。
纵向预埋角钢,高精度水平仪调平,带宽1.2m横向设置5道。
条带之间浇筑等强度的混凝土,混凝土面比条带标高低15mm,并埋设30mmm的铁质注浆管,采用砂浆泵注射无收缩灌浆料填充。
精平条带的精度控制在±1mm,局部不达标的地方可采用磨石机进行处理。
6、基底及榫槽注浆技术
预制构件与基底、预制构件连接处在理论上需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根据预制结构特点及拼装形式,可以采用后填充的方法来实现整个预制构件的一体化。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功能树脂和无收缩水泥砂浆作为填充材料,采用高压灌注等方式完成注浆施工,实现装配式结构整体性。
三、结束语
从我国已经建成的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情况看,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工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准确做好每一个步骤的施工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
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地确定预制构件的拼装方式及拼装顺序。
(2)精确控制预制构件的吊运工作。
(3)预制构件拼装施工过程中要精确定位,严格纠偏。
(4)采用合理技术工艺完成基础的平整施工。
确保预制构件的底板水平。
(5)通过对基底和榫槽注浆材料、设备、工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施工确定科学的注浆施工材料及工艺流程。
(6)研制开发并不断改进专用的吊运和拼装机械设备。
确保吊运、拼装工作顺利展开,快速完成。
通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就一定能够推动我国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春玲,李雷.全预制装配式车站节点的连接方式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32(6):1-4.
[2]陈久恒.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