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降焦减害的化学原理

合集下载

卷烟减害降焦技术的研究进展

卷烟减害降焦技术的研究进展
[ 9]
。使用高透气度卷烟纸除了可对烟支
部分的烟气进行稀释外, 还可提高燃烧速度、 使烟 丝燃烧完全 ( 提供较多的空气 ) 、 减少烟支的抽吸 口数, 从而降低焦油量。但值得注意的是, 有关专 家针对卷烟纸自然透气度与抽吸口数关系的研究 发现, 随着透气度的增大, 烟支静燃速度加快, 抽 吸口数减少, 但当透气度达到 80 ~ 100 CORESTA (透气度 ) 单位时, 烟支静燃速度趋于稳定 , 烟支的 抽吸口数开始缓慢上升 (原因是烟支燃烧锥处的 气流速度变慢 )。 5) 掺用烟草薄片技术 在卷烟配方 中掺用烟草薄片 , 不仅可以充分 利用烟叶资源, 而且还可以降低 卷烟焦油量。研 究表明, 完全 用造纸法生产的烟草薄片制成卷烟 后 , 其焦油释出量仅为 10 m g /支 左右 , 比普通烟丝 制成的卷烟下降 60 % 左右。如在配方中掺用 20 % 的造纸法烟草薄片 , 可使卷烟焦油量下降 10 %左 右
[ 1 4]
为推动烟草业持续开展降焦 工作, 顺应国际烟草 业发展趋势 , 2005 年全国平均降到 12 m g /支, 焦 油不达标的卷烟将禁止在市场上销售。而且随着 烟民的健康意识的提高 , 低焦油卷烟的市场份额 逐年扩大 , 据 2003 年 的全国烟草消 费专项调查 , 我国有 3 . 6 亿烟民 , 以吸食焦油含量低于 12 m g / 支卷烟为主的消费者比例已达 36 . 3 % , 而且, 还会 逐年上升。全行业以此为契机 , 充分利用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从配方设计、 加工工艺等方面入 手降低卷烟产品的焦油量, 积极研究、 开发和推广 降焦减害综合技术
烟叶品种、 设计和选用滤嘴、 应用滤嘴通风稀释、 采用高透 气度的卷 烟纸、 掺用 烟草薄 片、 掺用 膨胀烟 丝和膨 胀梗 丝、 采用混合型卷烟以及其它降焦减害技术等在卷烟降焦减害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 卷烟 ; 减害 ; 降焦 TS4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 275X ( 2009) 02 0044 04 中图分类号 :

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

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

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以卷烟降焦减害技术为研究对象,从现阶段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分析以及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围绕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烟草生产;卷烟;降焦减害;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英国皇家医学会首次针对吸烟危害健康问题作出官方报道以来,有关健康与吸烟之间的问题就一直广受相关人员的研究与关注。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全球性的反吸烟运动呈现出了极为高涨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新时期烟草行业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极为严峻的挑战。

相关标准规范明确指出:各国政府不仅需要以行之有效的行政立法来抑制烟草消费,同时更应当针对烟草制品成分加以限制。

从这一角度上来分析,整个卷烟市场正逐步向着低烟碱、低焦油以及低有害成分方向发展。

如何在此种发展背景之下,对烟气当中的有害物质成分加以分析,最大限度的控制有害成分,确保卷烟制品的低害性,已成为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那么,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成熟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可分为哪几大类型?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有着怎样的应用价值呢?1 现阶段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分析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烟草企业有关卷烟降焦减害的投入日益扩大,相关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研究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面向市场所推出的烟草制品也具备了较为显著地低焦油特性。

具体而言,现阶段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可以按照施作方式的不同分为农艺措施以及工艺措施两部分。

1)农艺措施分析。

我们知道,烟叶在燃烧并吸收过程当中焦油成分的释出量同烟叶品种有着极大地关联性,这也就是说,烟叶品种的选择将直接关系着卷烟在燃烧并吸收过程当中所产生烟气焦油含量的高低。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自农业栽培与调制阶段开始限制烟叶当中的有害成分,同时提升烟草相对于各类病毒细菌的抵抗性。

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当前农艺措施支持下,优质烟叶品种中的镉含量已缩减50%左右,硝酸盐含量已缩减40%左右,效益显著;2)工艺措施分析。

卷烟的降焦减害

卷烟的降焦减害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结构特殊,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材 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用前景广泛。 纳米颗粒表面活性位点多、化学反应接触面 大、气体通过时的扩散速度快,具有较高的 催化效率 。因此,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卷烟工 业中,可有效地起到降焦减害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郑州烟草研究院 合作,利用CO可以在常温下被催化氧化为CO2的多相 催化原理,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纳 米贵金属催化材料及其复合滤棒,可使烟气中CO释 放量降低达45.4%左右,且卷烟的感官质量基本保 持不变。国外曾有文献报道利用纳米粉体材料Fe2O3 降低烟气中的CO含量,但需要300 oC以上的高温。 而国内这项技术利用常温多相催化氧化CO为CO2的原 理,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 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和二元复合滤棒,可将普通 卷烟中的CO释放量降低26.9%,低侧流卷烟中的CO 释放量降低45.4% ,并且卷烟感官质量基本保持 不变。
正常的肺

吸烟人的肺
欧盟在04年规定市售卷烟产品要求

必须低于: 焦油10mg/支 烟碱1mg/支 CO10mg/支
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措施和方法
1.烟叶原料:遗传育种,烟田管理,卷烟配方。 2.卷烟加工降焦技术: (1)科学选用原料,精心设计配方 (2)提高烟丝的填充能力,减少烟丝密度 (3)卷烟料剂配方中助燃剂的掺加 3.卷烟辅助材料: (1)采用透气度高的卷烟盘纸 (2)接装滤嘴 4.开发新混合型卷烟:添加中草药
卷烟的降焦减害
报告人:祁星鑫(新疆理化所)
一支燃烧的香烟就是一个微型化工厂
417oC 304oC 199oC 99.5oC 49.7oC
616oC
820oC 712oC

从烟草化学谈发展“中式卷烟”与降焦减害

从烟草化学谈发展“中式卷烟”与降焦减害
系而深入, 因吸烟与健康研究而受到重视, 并随植物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的
发展而发展。
烟草化学的特点
1、烟草的化学成分在调制过程中发生变化;
2、烟草的品质受多种化学成分制约,优良的 品质需多种化学组成相互协调作用;
3、烟草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是人们吸食的对象, 烟草经燃烧热裂解发生了多种化学反应使 得烟气的成分比烟草更复杂。
断。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做出的结论:
吸入烟草烟气以及局部涂抹烟气凝聚物可使实验 动物产生癌症。
烟草烟气可以使人类致癌。恶性肿瘤在呼吸道以 及上消化道系统的产生与抽吸各种烟草有关。膀 胱、肾及胰恶性肿瘤的产生也与吸烟有关。
烟气中有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成分
气相:一氧化碳、氢氰酸、挥发性醛类、 挥发性亚硝胺、氯乙烯、氮氧化合物、胺、 吡咯等。
烟草产品可能有的负面效应十分重要。
如何进行这样的评价还远未解决。一个原因是烟 草产品在引起疾病方面有太多的科学不确定性。 其次,没有已知的毒理试验能预料吸烟者的疾病
危险性。
不象其它消耗品,烟草产品没有统一的来自科学 界的或管理部门的指南以说明新的烟草产品的特 性以及如何进行这样的测试。也正由于此,评价 新产品所需的可能的健康作用需要很多的科学判
细胞膜物质+灰分组分+柠檬酸+氮化合物+酸碱值
1954年,英国皇家医学会分离鉴定了一 些烟草中的化学成分,动物实验后,提 出了“吸烟和健康”的报告。
1964年,美国外科医生联合咨询委员会 发表了“吸烟和健康”的报告,提出吸 烟和肺癌有关。至此,掀起了全世界规 模最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反吸烟浪潮。 烟气化学成分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粒相物组成分布

降焦减害——精选推荐

降焦减害——精选推荐

卷烟工业降焦减害工程改进卷烟烟叶配方烟叶原料是卷烟生产的基础。

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部位、不同等级的烟叶,燃烧后产生的焦油量各不一样。

我国传统烤烟型卷烟的烟叶配方多以中下部为主。

但其高含糖量,导致焦油含量较高。

目前,国外的卷烟生产和我国的一些卷烟厂已注重在烟叶配方中大量使用成熟度好的上部烟叶,对于降低卷烟焦油量起到重要作用。

烟丝中掺用烟草薄片在卷烟配方中部分掺用烟草薄片,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烟叶资源,还可以降低卷烟焦油含量。

研究表明,完全用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的卷烟,其焦油释放量仅为10mg/支,比普通烟丝制成的卷烟低60%左右。

如在配方中掺用20%比例的烟草薄片,可使卷烟焦油含量减少10%左右。

目前美国的卷烟配方中烟草薄片使用比例已达到30-35%。

采用烟丝膨胀技术卷烟烟丝、梗丝经膨胀后,组织密度减小,体积增大,进而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卷烟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氧化反应比较完全。

这就可以减少烟支的焦油释放量。

膨胀后的烟丝、梗丝,填充力加大,减少了烟支生产中的烟丝用量,可减少吸烟口数,进而减少抽吸卷烟时焦油的摄入量。

生产实践证明,在卷烟配方中掺用10%的膨胀烟丝和梗丝(膨胀率为200%),可减少卷烟焦油量近20%。

同时还可节约原料,降低成本7%左右。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国内卷烟生产厂家广泛采用。

使用高透气度卷烟纸卷烟纸透气度高,燃烧时空气量多,能提高烟支的燃烧速度,减少烟支的抽吸口数,进而减少烟支的焦油摄入量。

同时,主流烟气中的一氧化碳还可以从卷烟纸的微孔中扩散逸出,降低燃烧烟支的烟气浓度从而减少吸每口烟的焦油量。

滤嘴打孔稀释烟气滤嘴打孔就是在烟支滤嘴或水松纸上用激光、电火花或机械等方式打上小孔,使烟支在抽吸时,外界空气进入滤嘴内,对主流烟气进行稀释,从而减少人体对焦油的吸入量。

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有效降焦技术之一。

据统计,美国Carton牌卷烟采用后可降低卷烟焦油量70%,可降低一氧化碳含量80%以上。

烟丝与降焦减害

烟丝与降焦减害
量标准高于15 mg/支的卷烟不得在国内市场继续销
售。这也标志着中式卷烟从此将迎来一个“低焦减
害”新时代。目前涌现出如8 mg“红双喜”、 “石狮” 等批量生产的卷烟,5 mg、3 mg、1 mg低焦油释放量
技术与推广的卷烟也已面市。
目前我国对卷烟焦油量的规定: ≤10 mg/ 支为
低,11~15 mg/支为中,>15 mg/支为高; 并要求在
全性,这是近几年来卷烟工业发展的热门问题。
1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卷烟焦油
含量的要求美国卷烟平均焦油量1954年为37 mg/支,1980年
为14 mg/支,1990年仅12.5 mg/支; 日本几年前已规
定只能出售12 mg以下的卷烟,目前卷烟的平均焦油
量已经下降到8 mg/支。欧盟允许的卷烟最高焦油量
草薄片,可改善烟支的整体燃烧性能,加快静
燃速度,减少抽吸口数,降低焦油。可用造纸
法烟草薄片来调节卷烟烟气中的烟碱含量。当
造纸法烟草薄片的添加比例小于10%时,对原有
卷烟风格、香气质量、香气谐调性和刺激性的
影响较小。
邱承宇[3]
等人也发现在混合烟丝中掺入适当
比例的烟叶碎片,既可提高其填充值、降低烟
充值。将膨胀后烟(梗)丝掺入到原有烟(梗)丝中,可提高卷烟烟
(梗)丝的填充性能。
50 年代后,就世界范围内有关吸烟与健康问题的讨论,医药卫
生界明确指出,吸烟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主流烟气中的焦油量。部
分国家的政府一方面采取了限制卷烟厂广告和限制卷烟消费者在公
共场所吸烟的措施;另一方面限定卷烟的焦油量。在这种情况下,烟草界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了膨胀烟(梗)丝技术,既降低了烟气中

开创 中式卷烟 降焦减害之路

开创 中式卷烟 降焦减害之路

开创中式卷烟降焦减害之路吸烟对PD与AD神经性保护作用解放军305医院郑州烟草研究院张清华PD和AD的病理学基础PD是具有运动徐缓、僵直和静止性震颤特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脑疾患。

该病症另一主要特征就是其后期发生的动作姿势不稳定性。

黑质致密部分的多巴胺生产性神经细胞选择性的破坏所造成的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水平低下,是PD导致运动紊乱的根本原因。

AD是大脑皮质的退行性、变性性疾病。

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脑萎缩,脑组织中细胞外老年斑是其共同的重要致病基础。

与PD和AD有关的物质吸烟对PD神经性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尼古丁作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尼古丁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合成和分泌调节剂;上调大脑的血流量,增加大脑的葡萄糖的利用。

以上效应可能都受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介导。

吸烟对AD神经性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尼古丁上调nAChR;抑制并降解淀粉样纤维。

中式卷烟的生物医学评价技术方法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朱茂祥卷烟烟气毒理学评价动物吸烟中毒实验模型建立:动物在恒氧、恒压、恒湿、恒温和烟气均匀条件下自由吸入卷烟烟气。

烟草烟气中有数千种物质,单一或数种有害成分的分析难以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吸烟的健康影响。

卷烟烟气毒理学评价是以吸烟产生的烟气作为整体,通过动物和细胞中毒试验,用毒理学的方法,对卷烟烟气的健康影响进行评价。

通过与同品质对照烟比较,检验降焦减害技术应用于卷烟中提高卷烟安全性的效果。

筛选对烟气敏感的细胞系:用于实验研究的细胞系有数百种,其中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富含P450酶,在无需代谢活化因子S9时能转化利用NNK等烟气中主要有害物质。

评价方案动物吸烟试验: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蓄积毒性,生殖毒性,其他功能检测。

烟气细胞中毒试验:增殖死亡,氧化损伤,膜损伤,致突致畸致癌,基因毒性。

分级评价方案动物实验细胞实验一级急性毒性试验细胞存活试验二级亚慢毒试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膜损伤试验三级三致(致突,致畸和致癌)试验基因突破和细胞转化试验其他实验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损伤,呼吸道损伤,心血管系统检查等基因与蛋白质表达水平检测一级,动物要求2种,雌雄各半,细胞至少2种,代表人和动物来源的支气管和成纤维细胞各1种。

中式卷烟如何实施降焦减害

中式卷烟如何实施降焦减害

烟草学概论论文院系:烟草学院班级:烟工二班姓名:***学号:**********中式卷烟如何实施降焦减害1304108030 烟草学院张璐翔【摘要】吸烟在现代社会中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我国也是签署了禁烟条约的国家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于1969年开始致力于禁烟工作,我国于2003年11月签署了《公约》。

但烟草行业的蓬勃发展关乎到吸烟群体的利益以及国家税收,因此降低卷烟危害,特别是降焦减害是我国中式烟草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式卷烟,降焦减害,发展1、中式卷烟现状中式卷烟作为我国烟草行业重点卷烟产品,在我国的卷烟行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众所周知烟草对身体的是具有一定的害处的。

但烟草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又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国作为全球卷烟消费第一大国,卷烟消费量一般保持在全球消费量的30%,2002年全国吸烟人口达3.2亿人,人均吸烟量约在6559支,卷烟消费总量在18300亿支左右,而同期国内卷烟销售量为17391亿支,据此分析未来几年中全国卷烟消费需求总量可能会有每年0.5%的微量增长1。

2、降焦减害成果焦油作为烟草对人体的主要有害物质,降低焦油含量是减少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一种可行方法。

通知指出,郑州烟草研究院对近年来国产卷烟焦油量和7种成分释放量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行业共性问题,提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工业适用性的降焦减害技术建议。

各卷烟工业企业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进一步加快卷烟降焦减害步伐,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卷烟焦油和危害性指数的显著下降。

要切实加强降焦减害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国家局将继续把降焦减害成效作为对各省级工业公司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加大考核比重2。

在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消费者对于卷烟产品的需求更加趋向于低害、安全、健康等多个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降焦减害”的一个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低焦油低危害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尽最大努力降低卷烟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性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降焦的主要方法
ISO4387:1991 焦油定义:卷烟在特定的条件 下燃吸后捕集在一个标准的剑桥滤片上的主流 烟气部分,从中减去水分和烟碱,剩下的就是 焦油,单位以mg/支来表示。
烟草焦油及其中的稠环芳烃是烟草有机物在高 温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卷烟烟气中含有大量焦油,1支普通无过滤嘴卷烟烟气中含 焦油量可达25~30 mg;而加上滤嘴,可减少4~5 mg。
(2)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CNTS)具有中空孔结构、比表面积大、 表面能高等特点。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碳纳 米管强吸附作用的应用报道。由于碳纳米管优 良的吸附作用,一些学者便利用它来去除香烟 中的有害物质。
(3) 纳米材料

中国科技大学的张悠金等人将Al2O3、SiO2、 TiO2三种纳米材料干法加入卷烟滤嘴中,发现 它们均能显著降低烟气中焦油、尼古丁生成量,
(1) 多孔材料
沸石具有特殊的多孔结构,孔洞中可以容纳一 些金属或非金属粒子。所以一些研究人员把沸 石这种特殊的结构利用到对卷烟降焦减害的研 究中。 沸石不但对芳香类化合物有显著的吸附作用, 对卷烟烟气中的另外一种高致癌物亚硝酸胺也 有选择吸附作用。
多孔材料还可以是硅胶、多孔氧化铝、Na型沸石或 多孔硅铝酸盐等。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卷烟焦油中确实存在 着微量可能致癌和诱发癌症的物质。

左天觉博士认为卷烟烟气中99.4%左右的成份 对人体无害,0.6%左右的成份对人体有害(其 中0.2%是癌的诱发物,0.4%是癌的促进物)。
降低0.6%有害物质的比例,既可以保证烟草的 抽吸品质,又可以为烟民的健康做出实在的贡
(2)在线除害技术。先用一种溶剂对烟草进行处理, 而后采用免疫抗体紫外线技术对溶剂洗提出的
有害物质进行连续不断的监测,并采用相应的 处理技术有效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 (3)在线膨胀技术。英国迪更森工程公司研制出了 一种新型的卷烟全配方膨胀与干燥系统(HXD系 统),该系统可对制丝生产线上的全配方叶丝进 行在线处理,从而提高叶丝的填充值。
应用滤嘴通风稀释技术,香烟中的焦油含量、一氧化 碳含量及烟碱含量均成正比下降。但通风率一般控制 在25%~30%,否则会影响烟味。
(2) 卷烟纸的改进。
提高卷烟纸的自然透气度对降低焦油具有两方
面作用:一是增加抽吸过程中从卷烟纸微孔进
入主流烟气中的空气量,提高稀释率;二是加
快烟支的燃烧速度,减少抽吸口数。

② 掺用烟草薄片。
完全用烟草薄片制成的卷烟比普通烟丝制成的卷
烟焦油释出量下降60% 左右,所以掺用烟草薄片
是降焦的一个有效措施。

③有人利用海泡石、废烟末、CMC、甘油、磷酸、 柠檬酸、活性炭等滤毒复合材料替代烟丝来降低 烟毒性。但烟丝成分的改变会影响香烟味道,而
且多种试剂复合过程的工序繁琐,也限制了其生
且材料及其不同用量对焦油、尼古丁影响变化 趋势基本一致。
(4) 生物添加剂

戴亚等人从动物鲜血中提取出血红蛋白,并添加到滤嘴 中,研究其对卷烟烟气中亚硝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滤嘴可显著降低卷烟烟气中N一亚硝胺含量(NA),降低 率为50%左右,而且对气相NA和粒相NA均有截留作用。 胡萝卜素对焦油中自由基的消除有很好的效果,研究表 明,在卷烟烟丝中分别加入0.05%—0.50%的叶黄素和p— 胡萝卜素,可使焦油中的自由基浓度分别降低5.76%— 12.95%和6.47%—12.95%。 马林等将酶解和微生物发酵等生物技术综合应用于改变 低次烤烟化学成分,有效地降低了对吸食品质和安全性 不利的蛋白质成分及小分子含氮化合物(如氨)等。
卷烟控焦减害的化学原理
保志娟
2015研究 降焦主要方法介绍 减害主要方法介绍
卷烟降焦减害综合技术的应用
一、香烟中有害物质的研究
1. 1香烟中的主要有害物质




1795年德国的赛玛林格,提出吸烟有害于健康论 文。他认为吸烟斗的人容易生唇癌。 1924年,美国读者文摘发表了一篇题为《烟草对 人体有害吗?》的文章,引起世人的关注。 1954年,英国皇家医学会发表-吸烟与健康的报告, 首次提出吸烟与肺癌有关,为声势浩大的反烟运 动吹响了号角。 现在,许多国家的卫生部门、科研机构和医学学 会都积极开展了吸烟与健康问题的广泛研究。
(4) 生产混合型卷烟
白肋烟、香料烟的组织较疏松,含糖量很低,
燃烧性能较佳,填充能力较强。很多国家都在 卷烟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白肋烟和香料等烟叶, 生产混合型卷烟,以达到降焦目的。
1.3 添加剂降焦

传统的降焦方法现在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但是降焦效果并不明显。通常只能降低大约 20%的焦油。传统降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国内 外对卷烟中焦油含量的限定标准,因此国内外 一些学者便通过在卷烟中加入添加剂来减低焦 油及其他有害物质。
含氮化合物+ O2→ 小分子含氮化合物+ NO + H2O + CO2+ CnHm+p (3) 其中2NO + O2= 2NO2 纤维素、糖类+ O2→ 酚类物质(CxHyOz) + H2O + CO2 + CnHm+ p (4) 其中,酚类物质(CxHyOz) 可以通过(1) 降解。



随着卷烟焦油量的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也随之 相应降低。
虽然Hoffmann等人对烟草和烟气有害成分的研究比较 详尽和权威,但对于他提出的名单仍存争议。
霍夫曼名单 1. 霍夫曼名单包括13类化合物共计69种卷烟烟气有 害成分 2. 烟气主要有害化学成分 气相物:CO、HCN、氮氧化物、挥发性芳香烃、 挥发性醛和酮类化合物等
粒相物:有稠环芳烃、烟碱、 N—亚硝胺、酚类 物质、自由基、某些杂环化合物、重金属和放射 性物质等
色素、甾醇、萜类
糖类
•自由水
•单糖
•二糖及多糖 •吸附水 •结合水
水分(15-20%)
无机成分
•非金属元素 Cl, P, S
无机元素
•金属元素 K, Ca, Mg
6
卷烟烟气:烟草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人体 有生理效应的气体。
烟气是不断变化的极其复杂的化学体系, 它是各类烟草制品在抽吸过程中,烟草不 完全燃烧形成的。
产与应用。
这些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传统方法一般 都是通过降低卷烟的焦油释放量来实现的。
通过采用改进滤嘴可以选择性地降低卷烟烟 气中的酚类成分,一般可达80~90%。 滤嘴及卷烟纸的通风稀释则可以有效地降低 卷烟烟气中的CO。 对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如稠环芳烃类、 亚硝胺类、氮氧化物和自由基等物质,上述的 方法均不能有效地进行选择性滤除。
但是当卷烟的焦油量降低到一定水平后,卷烟的香味 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式的烤烟型卷烟的 影响更突出,卷烟香气的损失更大,这样就制约了降 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选择性减少或消除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提高卷 烟吸食安全性,是烟草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需要强调的是: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也不能简单地以焦 油含量来衡量,它是一个综合指数。

其中X、Y、z、m、n、p 为正整数, P< m ,
CnHm+p 表示焦油物质(包含多环芳烃) ,当氧气不足
时, 部分CO2 转化为CO。
热分解、热合成、氧化、干馏、聚合、 缩合、自由基等反应:

氨基酸、蛋白质+ O2→ 含氮化合物(亚硝胺+ 氢氰 酸+氰类+ 烟碱) + NO + H2O + CO2 + CnHm+p (2)
① 应用滤嘴通风稀释技术。
②采用高透气度的卷烟纸。采用高透气度的卷烟纸不仅 可对烟支部分的烟气进行稀释,而且使烟支静燃速度 加快,减少抽吸口数,达到降焦目的。 选择纤维长宽比较小并含有大量导管分子的桉木浆, 通过调整打浆工艺和配用不同比例的可获得不同透气 度的卷烟纸。烟纸透气度提高,卷烟燃烧的供氧量增加, 静燃速度增快,抽吸口数减少,焦油量明显降低。 ③ 在卷烟纸的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助燃剂,如柠檬酸盐, 及一些有无机盐类可以加快烟支的燃烧速率,降低焦 油量。
1.目前的降焦措施
这里所说的一般的降焦措施主要是指通过一些 加工技术和工艺改进来降低焦油含量。

工业生产中通常采取的方法包括有:接装以及
改进滤嘴和应用滤嘴通风稀释技术、使用高透
气度和静燃速度快的卷烟纸、掺用烟草薄片、
掺用膨胀烟丝、膨胀梗丝和再造烟叶(通常称
为三丝)等。
1.1 加工技术
(1) 离线膨胀技术。目前世界烟草界已推广了不 同类型的CO2烟丝膨胀设备,同时,为了取代 氟里昂(CFC)烟丝膨胀技术和设备,还加强了 对膨胀介质的研究,研制出了利用异戊烷作为 介质的新型烟丝膨胀工艺与设备。该技术的膨 胀率超过CO2和CFC膨胀技术。
烃类
直链烷烃(C25-C35 芳香烃

醇类 酚类
•简单酚及衍生物
•脂肪醇、芳香醇 •甾醇、萜醇及多元醇
•单宁类、香豆素类、花色素苷类 •挥发酸
醛酮类、脂类 有机成分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半挥发酸
•非挥发性酸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蛋白质及酶
烟草 化学 成分
含氮化合物
• 胺类 •含氮杂环化合物 •生物碱
(3) 烟叶烟丝的前处理。
① 掺用膨胀烟丝和膨胀梗丝。
烟叶烟丝的前处理应用广泛的是对卷烟烟丝 梗丝的膨胀、添加再造烟叶,因其与烟丝填 充值、燃烧性均不同,可降低烟支重量、减 少抽吸口数从而降低焦油。但是,与混合型 叶丝的卷烟比较,随着膨胀烟丝掺配量的增 加,卷烟的香气量、浓度、成团性和干燥感 总体呈下降趋势。

献。
烟草化学成分
1216种
烟叶
• 氨基物和酰亚胺 • 碳水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