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
浅析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体育事业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体育文化研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体育文化的研究也不单单局限在补充和整理体育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文化的研究帮助体育事业更好地被理解与发展。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整理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找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并展望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1浅析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1.1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历程乒乓球运动作为我国的国球寄托着强国梦想。
随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拼搏奋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水平也逐渐迎头赶上世界各国。
乒乓球在我国,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竞技项目和健身手段,同时还孕育着 “敢打敢拼”等富有时代感和拼搏精神的口号,不仅展现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内心优秀的体育精神,同时也发扬了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这些“精神性”的因素相互联系,成为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
伴随着著名的“小球转动大球”等一系列事件,乒乓球不单单在体育运动方面发挥作用,更是为我国在对外外交事业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伴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乒乓球运动最初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作为一项从西方传入的体育活动当时并没有同其他文化一样遭到本土文化的排斥与挤压,也没有出现中西文化间的激烈碰撞与冲突。
乒乓球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不断地发展壮大,并成为现在国人心目中的“国球”乃至成为时下流行运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传播与互动,正是基于全球文化的互动,给予对乒乓球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中国人接受了这一产生于西方的体育文化,由此乒乓球就具备了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传播的可能。
1.2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环境1.2.1外部环境。
自21世纪初,国际乒联不断推出各种各样限制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赛场统治力的改革方案,例如限制每个参赛国家或地区参加各单项比赛的人数从三人减到两人,从38mm 直径的“小球”改为40mm 直径的“大球”、无遮挡发球规则、发球从每人轮发五球改为两球、从原有的21分制改为11分制、无机胶水,包括奥运会的赛制,从双打比赛变为团体项目比赛,最近又改成先进行单打后进行团体以及参加单打的人数从三人减到两人,所有这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归根结底就是想要限制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各类大赛的控制权。
中国乒乓发展史

中国乒乓发展史中国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发展。
本文将以中国乒乓发展史为主题,从乒乓球的起源、发展、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乒乓球起源于中国,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打毽子游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开始流行起来。
1921年,中国第一支乒乓球队成立,这标志着乒乓球成为一项正式的竞技运动。
乒乓球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体育界的不断努力和推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中国体育的骄傲。
特别是在1971年的“乒乓外交”,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打破了中美交往的冰封状态,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中国乒乓球的辉煌时期70年代至80年代,是中国乒乓球的辉煌时期。
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屡获佳绩。
从1971年到1985年,中国乒乓球队在男女团体和个人项目上一共获得了17个世界冠军和30个亚军,实现了对乒乓球世界的完全垄断。
中国乒乓球队的成功离不开坚持创新的理念。
中国乒乓球教练员注重培养选手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通过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和战术策略,提高了球队的整体实力。
同时,中国乒乓球队也注重青少年选材和基层培养,为中国乒乓球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乒乓球的国际交流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交流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与世界各国的选手交流切磋,提高了自身水平,也为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乒乓球队的国际交流不仅仅是比赛,还包括交流访问、友谊赛等形式。
中国乒乓球队经常与世界各国的乒乓球队进行友谊赛,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同时,中国乒乓球队也经常邀请国际乒乓球名将来华进行交流访问,提高中国乒乓球的国际影响力。
四、中国乒乓球的现状和展望当前,中国乒乓球队仍然是世界乒乓球的强国。
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比赛中屡获佳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球员。
但与此同时,世界乒乓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国乒乓球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乒乓球】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

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嘿,各位体育迷们,今天咱们要聊的,可是一门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的“国粹”——中国乒乓球!没错,就是那个小球转动大乾坤,让无数外国选手望尘莫及,让国人引以为豪的乒乓球!一、国乒传奇,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提到中国乒乓球,那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史。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乒乓球就逐渐崭露头角,到60、70年代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批世界冠军级别的选手。
他们不仅在国内赛场上所向披靡,更是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为中国乒乓球赢得了“国球”的美誉。
这些传奇人物,如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等,他们的名字早已被载入史册,成为了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的标志性人物。
他们用汗水、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书写了中国乒乓球的辉煌篇章,也为后来的年轻选手树立了榜样。
二、技术革新,国乒不断突破自我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乒乓球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从传统的直板快攻,到后来的横板弧圈球,再到现在的全面型打法,中国乒乓球选手们总能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不断创新。
这种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正是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近年来,随着国际乒乓球赛事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乒乓球选手们更是加大了训练力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他们不仅在速度、力量、旋转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还在心理素质、战术运用等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实力。
这样的全面型选手,无疑是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的新标杆。
三、团队精神,国乒的制胜法宝除了技术和实力,中国乒乓球还有一项独门绝技——团队精神。
在中国乒乓球界,团队精神被视为制胜的法宝。
无论是单打还是双打,中国乒乓球选手们总能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
这种团队精神不仅体现在赛场上,更渗透到了日常训练中。
中国乒乓球选手们经常进行集体训练,相互切磋技艺,共同进步。
这种良好的团队氛围,不仅提升了选手们的竞技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传承与发展,国乒的未来可期如今,中国乒乓球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但它的生命力依然旺盛。
【乒乓球】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

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在世界的体育版图上,有一项运动,它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体育梦想,它就是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
每当提起乒乓球,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那个拥有辉煌战绩、深厚底蕴的国度——中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的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与激情!一、历史的沉淀,荣耀的传承中国乒乓球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传奇与荣耀的史诗。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就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精湛的球技,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
从庄则栋的“三连冠”到邓亚萍的“大魔王”称号,再到马龙、张继科、丁宁等新生代选手的崛起,中国乒乓球的辉煌战绩不仅为国家赢得了荣誉,更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中国体育的强国形象。
这种荣耀的传承,不仅仅体现在比赛成绩上,更在于一代代乒乓球运动员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
他们敢于拼搏、勇于挑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种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乒乓球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二、技术的革新,战术的多样中国乒乓球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战术的灵活多变。
从早期的直板快攻到后来的横板弧圈,再到如今的“两面弧圈结合快攻”等先进打法,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始终走在技术的前沿。
他们不仅擅长传统的快攻、弧圈等技术,还能根据对手的特点灵活调整战术,做到“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此外,中国乒乓球还非常注重团队协作和集体智慧。
教练团队会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同时也会在比赛中通过战术布置和现场指导,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挥水平。
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也是中国乒乓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全民的热爱,文化的传承在中国,乒乓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符号。
无论是在城市的体育馆还是乡村的小学操场,都能看到人们挥汗如雨、尽情享受乒乓球带来的乐趣。
乒乓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参与,成为了一项真正的全民运动。
介绍国乒的演讲稿

介绍国乒的演讲稿国乒是指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是世界上最为成功、最具影响力的乒乓球队之一。
国乒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出色的成绩和无与伦比的实力使其成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代名词。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国乒的辉煌历程、突出表现以及国乒文化的内涵。
国乒的辉煌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自那时起,国乒就开始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
在1961年的世乒赛上,国乒首次参加并一举夺冠,从此开始了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的霸主地位。
此后的几十年里,国乒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战绩,多次夺得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等重大赛事的金牌。
他们的成绩之斐然,无人可及。
国乒的突出表现在于他们全队的统一战斗力。
国乒队员在场上举步维艰时,总是能够迅速调整状态,互相鼓励和支持。
他们不仅仅是队友,更是一家人。
国乒队员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精神,为国家争光,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乒队员们的训练计划非常严格,每天都要进行多次训练,早上进行体能训练,下午进行比赛技巧及战术训练,晚上进行恢复性训练。
他们还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增强比赛时的抗压能力。
国乒的成功还在于他们独特的技术风格和战略策略。
他们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通过不同的技术和策略来击败对手。
中国乒乓球技术的特点是快速、准确和多变,他们的攻守转换也非常迅速。
左右横移、前后拉动、开合步、侧身步等步法非常灵活,给对手制造了巨大的困扰。
在发球、接发球、速度、旋转等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国乒队员们在比赛中总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变化,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除了技术的过硬,身体素质的训练外,国乒队员还有着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他们从不轻言放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够坚持到底,不断挑战自我。
正是这种精神对于他们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取得更高成就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乒文化是国乒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乒传承了乒乓球项目的优秀传统,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
他们在比赛时始终保持冷静,并且尊重对手,遵循比赛规则和道德规范。
【乒乓球】中国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嘿,各位体育迷们,今天咱们要聊的,可是一项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的体育传奇——中国乒乓球!没错,就是那个“国球”,那个在奥运会上拿金牌跟玩儿似的,让世界各国选手都望尘莫及的项目。
说起来,中国乒乓球的辉煌,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励志大片啊!一、乒坛霸主的诞生:从默默无闻到世界之巅想当年,中国乒乓球也是从默默无闻到一步步走向世界的。
那时候,咱们的运动员们,凭借着对乒乓球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硬是在国际赛场上打出了一片天。
从最初的籍籍无名,到后来的小有名气,再到如今的乒坛霸主,这一路走来,中国乒乓球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每一次都能以更加坚韧的姿态站在世界之巅。
二、金牌收割机:奥运赛场上的常胜将军说到中国乒乓球,怎能不提奥运金牌?那简直就是咱们国乒的代名词啊!从昔日的刘国梁、孔令辉,到如今的马龙、樊振东,再到女队的张怡宁、王楠、孙颖莎……这些名字,哪一个不是在国际赛场上如雷贯耳?他们不仅为中国乒乓球赢得了无数的荣誉,更成为了无数乒乓球迷心中的偶像和榜样。
在奥运赛场上,中国乒乓球队就像是一台永不停止的金牌收割机,每一次出场都能让对手感到压力山大。
三、技术革新:从直拍到横拍,从防守到进攻中国乒乓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除了运动员们的努力和天赋之外,更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革新。
从最初的直拍打法,到后来的横拍崛起;从传统的防守反击,到如今的主动进攻;中国乒乓球始终走在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前沿。
这种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的精神,不仅让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赛场上保持领先地位,更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全民运动:乒乓球在中国的影响力在中国,乒乓球可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那么简单。
它更像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传承。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区,你都能看到乒乓球的身影。
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运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而这种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为中国乒乓球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乒乓球】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

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哎呀妈呀,说起中国的乒乓球,那可是如雷贯耳,享誉全球啊!小小的乒乓球,不仅承载着无数国人的热血与梦想,更是中国体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国球背后的故事,一起感受那份独特的乒乓球运动文化。
一、历史积淀,荣耀传承中国乒乓球的历史,那是一部辉煌的史诗。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乒乓球队就逐渐崭露头角,到了80年代更是迎来了“乒乓外交”的佳话,小球转动了大球,促进了中外友好交流。
这么多年下来,国乒拿下的世界冠军、奥运金牌数不胜数,那荣誉墙都快挂不下了!这份荣耀,是无数前辈们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也是后来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动力。
二、全民运动,热情高涨在中国,乒乓球可不只是专业运动员的事儿,它可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全民健身运动。
公园里、学校里、社区里,到处都能看到乒乓球台的身影。
男女老少,拿起球拍就能打上几局,那叫一个热闹!这种全民参与的氛围,不仅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普及,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乒乓人才。
你说,这算不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三、技术精湛,战术多变说到中国乒乓球的技术,那绝对是世界顶尖水平。
快攻、弧圈、削球……各种技术风格应有尽有,而且还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国乒的运动员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战术运用得那叫一个出神入化。
看他们的比赛,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让人目不暇接,直呼过瘾!这种对技术的极致追求,正是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团队精神,凝聚力量在中国乒乓球队里,团队精神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无论是单打还是双打,队员们都会全力以赴,为团队争光。
赛场上,他们互相鼓励,共同进退;赛场下,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精神,不仅让国乒在赛场上所向披靡,也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要团结一心,共创辉煌。
五、国际交流,友谊桥梁虽然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赛场上战绩斐然,但国乒队员们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通过乒乓球这一运动,搭建起中外友谊的桥梁。
无论是“乒乓外交”的佳话,还是现在与各国乒乓球队的友好交流,都体现了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乒乓球】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

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嘿,各位体育迷们,今天咱们要聊的,可是一项让无数国人热血沸腾、让世界为之惊叹的运动——乒乓球!没错,就是那个小球在桌面上嗖嗖飞,国手们挥拍如电的神奇运动。
中国乒乓球,那绝对是世界体育史上的一个传奇,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一、国乒荣耀,历史沉淀的辉煌说到中国乒乓球,那历史可是悠久得很。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咱们国乒就逐渐崭露头角,到了80年代,更是迎来了辉煌的“乒乓外交”时代。
那时候,中国乒乓球队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不仅在国内屡创佳绩,更是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赢得了无数荣誉和尊重。
这些历史的沉淀,让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拥有了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二、技艺精湛,国手风采尽显说到国乒,那不得不提的就是咱们的国手们了。
从昔日的刘国梁、孔令辉,到如今的马龙、樊振东、陈梦、孙颖莎,每一位国手都是技艺精湛、风采照人的代表。
他们不仅在比赛中展现出高超的球技,更在训练和生活中传递着中国乒乓球的精神——坚韧不拔、永不言败。
每当看到他们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奋力拼搏的身影,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为他们加油助威,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英雄!三、乒乓精神,传承与发扬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之所以能够如此璀璨夺目,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国乒人的传承与发扬。
从老一辈的乒乓国手到如今的年轻小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乒乓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信念的坚守和责任的担当。
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信念、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取得胜利。
四、全民参与,乒乓文化深入人心除了国乒的辉煌和国手的风采,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还体现在全民的广泛参与上。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乒乓球的身影。
公园里、学校里、社区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挥拍击球的身影。
这种全民参与的景象,不仅让乒乓球成为了一项深受喜爱的运动,更让乒乓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五、展望未来,国乒再续辉煌如今的中国乒乓球,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作者:孙绍轩
来源:《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19年第08期
摘要:乒乓球运动作为我国的国球在世界各级别的乒乓球体育赛事中摘金夺银,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乒乓球界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多年来乒乓球运动深受广大国人的喜爱与追捧。
伴随着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乒乓球运动也不断更新与发展,探究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剖析其文化的内涵对于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持续发展、我国体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整体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探究与整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内涵对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化内涵;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46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8-018-02
隨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体育事业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体育文化研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体育文化的研究也不单单局限在补充和整理体育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文化的研究帮助体育事业更好地被理解与发展。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整理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找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并展望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1浅析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1.1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历程
乒乓球运动作为我国的国球寄托着强国梦想。
随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拼搏奋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水平也逐渐迎头赶上世界各国。
乒乓球在我国,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竞技项目和健身手段,同时还孕育着“敢打敢拼”等富有时代感和拼搏精神的口号,不仅展现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内心优秀的体育精神,同时也发扬了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这些“精神性”的因素相互联系,成为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
伴随着著名的“小球转动大球”等一系列事件,乒乓球不单单在体育运动方面发挥作用,更是为我国在对外外交事业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伴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乒乓球运动最初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作为一项从西方传入的体育活动当时并没有同其他文化一样遭到本土文化的排斥与挤压,也没有出现中西文化间的激烈碰撞与冲突。
乒乓球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不断地发展壮大,并成为现在国人心目中的“国球”乃至成为时下流行运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传播与互动,正是基于全球文化的互动,给予对乒乓球文化价值的
高度认可,中国人接受了这一产生于西方的体育文化,由此乒乓球就具备了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传播的可能。
1.2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环境
1.2.1外部环境。
自21世纪初,国际乒联不断推出各种各样限制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赛场统治力的改革方案,例如限制每个参赛国家或地区参加各单项比赛的人数从三人减到两人,从38mm直径的“小球”改为40mm直径的“大球”、无遮挡发球规则、发球从每人轮发五球改为两球、从原有的21分制改为11分制、无机胶水,包括奥运会的赛制,从双打比赛变为团体项目比赛,最近又改成先进行单打后进行团体以及参加单打的人数从三人减到两人,所有这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归根结底就是想要限制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各类大赛的控制权。
然而中国队每次都能迅速适应各类变化,反而是随着每一次国际乒联改革都一定程度上使欧洲选手受到了影响。
国际乒联近年来始终没有放弃限制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上的表现,企图打破中国在乒乓球运动上对于冠军绝对的垄断。
1.2.2内部环境。
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能够在近半个世纪发展过程中始终走在世界乒乓球水平的前列,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有着极其完备的青少年训练体系,以及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备的梯队化建设体系。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仍然较为完备,在优势项目、集体项目的人才培养尤为突出,这一系列国家内部层面的先决条件充分保障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人才培养。
同时在社会层面,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广大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高涨,人们对于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也显著增强,对于乒乓球竞技本身来说,广大球迷也逐渐感受到国内的乒乓球联赛比国际比赛更好看,全运会乒乓球赛场的比赛比世乒赛更精彩、更激烈、更紧张、冷门更多,因为乒乓球的国内比赛往往比国际比赛的整体水平更高,比赛更难打,也更精彩。
2.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特征
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文化特征因其形成的特殊性,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娱乐性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消费结构与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为了促进身体健康同时愉悦身心的游戏,使其具有明显的娱乐性。
人们不仅能够在运动中体验身体与心理的快乐,还能通过乒乓球运动锻炼身体,训练自身的综合协调能力。
观看乒乓球比赛时在乒乓球竞技比赛中具有的“快、准、狠、变、转”等独特特点都可以在激烈的乒乓球比赛中得到展示,使观众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
2.2民族性
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世界范围内的体育运动,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在参与此项赛事,参与者在生活环境、民族背景、地域文化等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区别,因此他们在乒乓球运动中存在着迥异的技术打法、风格,同时都有着深深的民族烙印,体现着本民族的特征。
2.3竞争性
乒乓球作为一项技能主导类的隔网对抗型竞技运动项目,从始至终都附有极强的竞争性,这一特征伴随着整个乒乓球赛事始终。
在乒乓球运动中有着各类级别的比赛,例如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杯、奥运会等。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在比赛场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毕竟每个国家在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水平上不够均衡,有时水平相差仍然很大,但比赛过程中仍旧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性。
3乒乓球文化对于中国的影响
3.1对政治的影响
旧中国遭受了长期侵略与屈辱的历史,这段历史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灵里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
因为背负着饱受迫害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迫切地想通过在世界各领域崭露头角来洗刷那段不光彩的历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世界上很多国家仍然没有认同新中国的成立。
然而1953年国际乒联接受新中国为会员,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际体育组织之一。
1956年中国派队赴日本参加第23届世乒赛,这次参赛也开创了中日两国体育交流的先河,也是中国乒乓球队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
1959年容国团荣获第25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给国人极大的振奋和力量,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使中国政府看到了可以通过体育来提升国际政治地位的途径,乒乓球就是当年打开国门的第一次成功尝试。
3.2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赛事成为中国扩大对外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乒乓球运动作为中国的主要体育运动项目,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身影就不断出现在各类世界级乒乓球比赛赛场上。
在进行乒乓球运动的同时不仅有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也有对行为规范的学习。
乒乓球运动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人文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在乒乓球运动中对手之间相互的尊重同彼此之间技战术层面的对决同样重要,它能够促进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4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
4.1乒乓球运动经营模式的改变
中国乒乓球的改革与创新随着世界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也成为了这项运动本身的灵魂。
如今伴随着国际乒乓球运动市场的凋零,乒乓球运动中国的一家独大虽不能直接导致这项运动的衰落,但是仍然会出现市场推广的漠视,从而导致乒乓球运动在2008年以前一直没有获得很大的突破与转变。
直到近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導意见》才使得体育产业得到了充分的支持与发展,乒乓球体育产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壮大。
4.2乒乓球赛事的推广
不断推动国内乒乓球联赛逐步转向国际化发展,改变过去“中国打世界”的局面,通过邀请国外优秀运动员来华参加乒乓球联赛等方式,鼓励国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来华参赛。
同时选拔优秀的乒乓球教练员到国外进行交流,继续保持“养狼战略”的力度。
目前中国的超级联赛虽然不够完备但依旧吸引了例如德国著名运动员波尔,日本运动员石川佳纯、福原爱,韩国选手朱世赫一直在中国训练和比赛。
通过中国的乒乓球超级联赛的大力推广,努力打造中国乒乓球的品牌联赛,在世界乒乓球舞台上打响这面“金字招牌”对于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以及乒乓球文化的传承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5结语
综上所述,乒乓球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竞技水平、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的社会化现代化。
在我国极少有像乒乓球项目一样在各类国际大赛上不断争金夺银,在世界体育界为我国争得了无上荣誉。
然而,目前乒乓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严重失衡的风险,世界体育文化的相互认同依旧存在矛盾,要实现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就需要加强对于乒乓球文化的认同,构建全球化的乒乓球传播体系,以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等品牌赛事为载体,发展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同时,不断对世界乒乓球文化进行整合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