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问题:排名前十的肿瘤中,消化道肿瘤几乎占一半
吃出来的癌症—结直肠癌

吃出来的癌症—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饮食习惯因素共同导致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现代化程度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增多,加上城市老龄化发展,结直肠肿瘤高发的问题将会更加明显,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了增加普通民众对结直肠癌的了解,从科普的视角出发,带您揭开结直肠癌的奥秘。
一、结直肠癌的发病趋势有统计资料表明,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已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三大最常见恶性肿瘤。
每年,全球有近二百万人为新增加的结直肠癌病人,并居全世界男性恶性肿瘤新发人数的第三位、女性恶性肿瘤新发人数的第二位。
因结直肠癌致死人数90余万,占比9.4%,几乎每10位因癌症死亡病人中就有1位是结直肠癌。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确诊人数仅次于肺癌,成为排名第二大恶性肿瘤。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女性病人中,因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人数仅次于肺癌,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病人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每年有大约55万人确诊为结直肠癌,占我国新确诊恶性肿瘤人数的12.2%。
同时,我国有将近28万人死于结直肠恶性肿瘤,占我国因恶性肿瘤总死亡人数的9.5%。
二、危险因素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不是特别明确,但有研究表示结直肠癌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方式共同导致的。
目前,有证据已经证实了一些导致能够引起结直肠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1.遗传因素:既往直系亲属罹患结直肠癌者再发结直肠癌的风险远远大于普通人群,如果一级亲属患肠癌,那么风险高达80%。
2.炎性肠病:炎性肠病主要指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数倍,并且会随着病变范围增加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升高。
3.生活习惯因素:主要是指食用红肉和加工肉制品以及抽烟、大量饮酒,红肉主要指猪、牛、羊、鹿、兔等哺乳动物的肉;加工肉类主要指经过腌制、酦酵等方式制作出来的肉制品,如火腿肠、熏肉、肉干和培根等。
小心!这5种消化道癌症可能是吃出来的

上消化道癌症是最常见的一类癌症。
吃不对,真的增加上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5种常见的上消化道癌症有食道癌、胃癌、肝癌、胆道系统癌(包括胆囊癌和胆道癌)及胰腺癌。
除了胆道癌的4种癌症还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八大原因之一。
食道癌的发生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
长期吃烫食物、过量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上食道癌的风险。
而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豆类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则能有效预防食道癌的发生。
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癌症。
因此,预防胃癌首先要做好消化系统卫生,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
此外,少吃油腻、高盐、高脂肪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预防胃癌。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很多人认为只有长期酗酒才会得肝癌,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除了长期大量饮酒外,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也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规律作息,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肝癌。
胆囊和胆道系统癌通常与胆结石相关联。
长期摄入高脂、高胆固醇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胆结石形成,从而增加患上这两种类型癌症的风险。
因此,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并控制体重对于预防这两种类型癌症非常重要。
最后是胰腺癌,在所有上消化道癌症中属于最难治愈且死亡率较高的一种。
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哪些特定的饮食因素与胰腺癌有关联,但过度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可能会增加患上该类型癌症的风险。
营养和上消化道癌症间的联系很复杂,最主要的预防方法还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均衡的饮食。
日常也可以通过膳食补充增加有益成分的摄入。
植物性食物中的泛菌糖脂质,可以通过巨噬细胞TLR4受体键合,能够提高NK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的能力。
激活和增殖调节T 细胞,产生抑制IL-10炎症的细胞因子,并将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转化为抗炎类型。
可以试试Dr.LPS®软胶丸,使用德国优质小麦,发酵提取泛菌糖脂质,另外添加酵母β-葡聚糖,高浓度配比,加倍激活免疫细胞,调理肠胃。
3种食物绝对不能碰 会让肿瘤疯长的!

3种食物绝对不能碰会让肿瘤疯长的!1、温热性食物所谓的温热性食物,一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温度过高、过烫的食品;一是指属于中医药性划分中的温热之性食物。
因为过于辛热,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所以这类性质的食品最易诱发的是消化系统的肿瘤。
(1)过烫饮食是导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
饮食过热,会损伤、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长期刺激下将诱导组织恶变。
中国人的消化道肿瘤明显高于西方人,就是与中国人多喜热食,一日三餐均喜配以热汤,如菜汤、面糊等有关;相对于中国人,西方人的饮食较为简单,平时少见热汤,而多饮用果汁、可乐等冷饮。
(2)酒为辛热之性,长期饮酒,是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最常见的因素。
山东西南地区为食道癌的高发区,就与这一地区饮食中嗜热、嗜酒有关。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就认为酒精饮料的过度消费与口腔癌、喉癌及食道癌有关。
在分别对江苏启东县肝癌相对高发的通兴乡与相对低发的西宁乡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前者肝癌病死率是后者的2.5倍。
而两乡只有一路之隔,自然环境基本相同,吸烟率也相当,所不同的是肝癌高发区的人们爱喝酒,低发区的人们则喜欢饮茶。
(3)同样属于中医热性食物的还有煎炸、熏烤的食物,这类食物因经过高温的油炸和烤制,亦随之变为热性食品。
经研究证实,长期食用此类食品,易于导致胃癌、肠癌、肝癌等。
(4)还有咖啡,就像中国人嗜茶一样,西方人多喜喝咖啡。
美国学者在经过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后认为,咖啡因对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经常饮咖啡的人比不饮咖啡的人患这两种癌的可能性大2~3倍。
在胰腺癌患者中,至少一半是由于过多饮用咖啡引起的。
2、五味失调的食物中医认为饮食应五味调和,甘、苦、酸、辛、咸的食物要均匀食用,任何一味偏食,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引起肿瘤的因素中,肥甘厚腻太过与咸味太过是常见因素。
(1)肥甘厚腻太过。
中医的肥甘厚腻之品,属于甜味、油腻性食物。
从临床研究来看,甘味食物即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
十大癌症简介

十大癌症简介癌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不断增加。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而其中有一些癌症类型比其他类型更为常见和致命。
本文将介绍十种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以增加人们对于这些疾病的了解和认识。
1. 肺癌: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与烟草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主要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早期诊断对于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
2.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中最普遍的癌症类型之一,也有少部分男性会患上。
乳房肿块、皮肤改变、乳头溢液等是乳腺癌的常见症状。
3.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癌症,主要症状包括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
早期筛查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4.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多发生在中老年人。
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勃起困难等是前列腺癌的症状。
5. 胃癌:胃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其主要症状包括消化不良、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胃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6. 肝癌: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多数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肝病长期感染有关。
早期症状较为隐匿,晚期可出现腹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
7. 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癌症,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
宫颈癌通常在早期没有症状,晚期可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等表现。
8. 鼻咽癌:鼻咽癌发生在鼻腔和咽喉部位,多与EB病毒感染及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有关。
长期鼻塞、异物感、耳鸣等是鼻咽癌的常见症状。
9. 脑胶质瘤:脑胶质瘤是一类发生在脑组织中的肿瘤,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等是脑胶质瘤的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脑疾病相关。
10.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白血病的症状包括疲劳、易出血、发热等。
早期发现和治疗白血病可以提高治愈率。
以上所介绍的十种癌症类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事实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癌症。
“吃”出来的癌症

吃”出来的癌症之胃的时间差【主持人】珍爱生命,关注健康,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中华医药》!据说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虫子,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当地人根据它的变色来推算时间,这种虫子也被称做作是“虫钟”。
其实自然界像这样的情况有很多,这种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钟。
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时间规律,什么时候该干什么都是有特定计划的,包括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体,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又在常常打破这种自然界的原有计划,比如说我们经常会用自己需要的时间计划去支配我们的身体,而忽视了这个时间计划和身体本来的时间表是不吻合的,存在着时间差,天津的一位陈女士就曾经为这样的时间差,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解说】2008年下半年,家住天津的陈女士,出现了一吃饭就胃疼的奇怪现象。
【陈女士】没劲,先是没劲,后是疼,再一个半小时以后是难受,就是隐痛。
【解说】10年前,陈女士就偶尔会有胃隐隐作痛的毛病,但是那段时间,疼的程度在与日俱增。
【陈女士】一疼就疼3、4个小时,。
【解说】胃疼是老毛病,陈女士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但是2008年9月的某天晚上,新状况让陈女士和她的丈夫始料未及。
【陈女士】一吐反正得吐个四五次,吐的都是水,都是那个酸水,拉嗓子的那个酸水,就是特别烧得慌那种水,都是绿的,黄绿黄绿的。
【陈女士的丈夫】折腾完事儿我看她浑身都是汗,不舒服,我问她怎么回事?【解说】第二天一早,陈女士才不得不在丈夫的督促下,去医院做了一套详细的检查,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年仅46岁的陈女士被查出是胃癌三期。
【陈女士的丈夫】当时我这个心里就崩溃了一样,天塌下来一样。
【陈女士】我就放声哭了,因为我自己得那病挺痛苦的,自己也知道。
特别不好受,我自己在卫生间里哭好几次。
【解说】胃癌三期也就是意味着到了胃癌的中晚期,已经到了这个病的危险阶段。
【主持人】胃癌,在中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居于各类肿瘤的首位, 胃癌的早期症状不是非常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就像陈女士这样,查出来的时候,大多都已经处于中晚期了,胃癌的恶性程度本来就很高,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因此大多数的治疗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所以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往往都比较短,每年仅中国大约就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是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陈女士一到医院就查出了那么严重的疾病,当然是难以接受的现实了。
消化道肿瘤

消化道肿瘤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在不断地提高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断地提高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在不断地改变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人们所做的事情也是比较多种多样的,而这种消化道肿瘤就是其中的一种的。
而对于这种消化道肿瘤,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事情的,所以人们也是不用太过于担心这种事情的,更何况现在的医术也是比较发达的,而下面就是一些有关这种消化道肿瘤的资料的,同时也是希望大家能好好地利用的。
良性肿瘤绝大多数生长缓慢,不发生转移,一般靠手术切除就可以治好。
恶性肿瘤就是常说的癌症,是目前危害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非常旺盛,难以控制,并会从开始长出的部位迅速向其他部位转移。
许多情况下,手术切除也不能完全治好,容易复发。
常见的消化恶性肿瘤有哪些?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等。
其中的食道癌、胃癌和肝癌都是我国多发现的恶性肿瘤。
我国由食管癌导致的死亡人数排在世界第一位。
肿瘤治疗一般采取哪些方法?手术治疗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
良性肿瘤经手术切除可彻底治好;恶性肿瘤如果发现得早,及时手术,治疗效果也较好。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用放射线照射肿瘤,将肿瘤癌细胞杀死的治疗方法。
放疗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有些不能手术的癌症病人或复发病人需采用这种治疗方法。
有的癌症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后往往也需进行放疗,以增强手术治疗的效果。
化疗,即抗肿瘤化学药物治疗,是用对肿瘤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将肿瘤细胞杀死的治疗方法。
化疗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有些不能手术的病人或复发病人需采用这种方法。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还有许多新的肿瘤治疗方法。
中药对癌症治疗有哪些积极作用?服用中药对癌症治疗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因为中药可以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增强病人体质,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上面的认识和介绍,想必大家能对这种消化道肿瘤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同时也是希望大家能从上面的知识能有所帮助的,同时也是希望大家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的,同时也是希望大家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吃一些绿色健康的蔬菜。
消化道肿瘤占癌症发病率将近一半注意饮食是关键

消化道肿瘤占癌症发病率将近一半注意饮食是关键引言消化道肿瘤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包括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据统计,消化道肿瘤是全球癌症发病率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近一半的比例。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增强对消化道肿瘤的认识,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治疗。
什么是消化道肿瘤?消化道肿瘤是指发生在消化道内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食道癌、胃癌和结直肠癌。
这些肿瘤起源于消化道内的组织细胞或黏膜细胞,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在细胞的正常生长与分化过程中出现了紊乱,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消化道肿瘤的发病原因1.饮食习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消化道肿瘤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高盐、高脂肪、高纤维低摄入量的饮食,长期摄入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硝酸盐等,都会增加消化道肿瘤的风险。
2.烟草和酒精: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会增加患上消化道肿瘤的风险。
尼古丁和酒精等物质对消化道组织有直接的刺激和损伤作用,长期暴露会导致肿瘤的形成。
3.慢性炎症:胃肠道的慢性炎症也是消化道肿瘤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细胞的恶性变异。
4.遗传因素:某些治疗效果较差的遗传疾病,如遗传性多发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都会导致患者极高的肿瘤发病风险。
消化道肿瘤的症状消化道肿瘤早期通常症状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
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食欲减退或明显消瘦。
•大便的改变,如出现便血、便秘或腹泻等。
•腹部疼痛,可能是持续性或间歇性的。
•呕吐、恶心及进食后胃部不适。
•贫血,由于肿瘤持续出血引起。
•体力下降,容易疲劳。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消化道肿瘤的预防与干预消化道肿瘤的预防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合理饮食合理饮食是预防消化道肿瘤的核心。
以下是一些建议:•高纤维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消化道蠕动,减少癌变的风险。
吃出来的癌症

吃出来的癌症*导读:在诸多造成消化系统癌症的原因中,饮食习惯是一个很重要的主导因素,看来简单的一日三餐不仅提供生命的能量,同时还潜藏着很多健康危机,这些危机到底在哪里,现代人的饮食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
……近年来我国消化道癌症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胃、食管、肝、结肠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占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六至七成。
消化道癌症发病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和常见消化道疾病症状相似,所以往往一发现癌症就已经到了晚期。
专家指出,在诸多造成消化系统癌症的原因中,饮食习惯是一个很重要的主导因素,看来简单的一日三餐不仅提供生命的能量,同时还潜藏着很多健康危机,这些危机到底在哪里,现代人的饮食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
问真是没想到消化道的肿瘤会和吃有这么密切的联系?答中国人常说病从口入,癌症确实和吃有关系。
人吃进食物,首先在口腔进行第一道粗加工,口腔的功能是咀嚼和切磨食物,另外分泌唾液淀粉酶,使食物变成团状由食道送入胃。
食团进入胃进行第二道加工,胃的功能主要有三点,第一贮存食物。
第二切括和研磨食物混合食物。
第三形成食团向小肠内输送;第三道加工在小肠内进行消化吸收,这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在这里人体的消化液、胰液、肠液和胆汁进行充分混合,营养物质透过小肠壁、透过血液循环被人体吸收,吸收后的残渣形成粪便向大肠输送,最后排出体外。
问食物入口后首先经过食道,食道癌跟吃有什么密切联系?答食道癌经过长期研究认为食道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还有毒物刺激,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食道损伤,慢性炎症溃疡可以诱发癌变,导致食道癌。
问跟食道癌患者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关系?答河南林县曾经是食道癌的高发区,主要原因第一是食物粗糙,粗糙的食物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形成慢性炎症,另外饮食成分也非常重要,他们爱吃一种酸菜,这种酸菜含有亚硝氨,这种物质可诱发癌变,另外缺少微量元素。
问吃东西很烫会不会也对食道有刺激?答太行山区的人们由于生活习惯,煮出的饭温度很高,而人们吃饭的时间又很短,因此农民在吃饭的时候,非常快的把热食物吃下去,造成食道灼伤,食道被烫伤后有正常的修复过程,正常的修复不会导致癌,如果出现异常修复,不典型增生就是癌症前期的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出问题:排名前十的肿瘤中,消化道肿瘤几乎占一半
中国消化道早癌诊治的昨天(1949-1978)
建国初期,国家无消化道早癌防治策略,内镜技术基础薄弱,人才缺乏。
早期以纤维内镜为主,主要用于诊断,内镜治疗以息肉切除及PIEACEMEAL为主,超声内镜、ERCP等技术尚未开展。
消化内镜学会尚未成立,从业人员少,学术活动少,更无相关培训、准入、规范与指南。
肿瘤防治工作以肿瘤高发现场的病因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为主。
老一辈专家在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肿瘤高发现场做了大量工作,在食管拉网筛查食管早癌等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消化道早癌诊治的今天(1978-2018)
2004年起,国家相继出台多项癌症预防规范纲要和规划,首次将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列为肿瘤防治工作目标。
21世纪以来,我国消化内镜诊疗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2年全国已有6 128家医院开展内镜诊疗,全国消化内镜医师26 203人。
我国内镜已完成由纤维内镜向电子内镜转换,并发展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
超声内镜从无到有,从诊断到介入诊断到介入治疗,逐渐做强做大,走向世界。
ERCP技术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不断完善、蓬勃发展。
内镜早癌治疗实现从分片切除(EPMR)到整块切除(ESD)再向NOTES 发展,内镜技术也实现从黏膜到浆膜再到胸腔腹腔的跨越与融合。
专业学会经近二十年发展,队伍不断壮大。
自2014年,学会相继制定了中国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内镜诊疗指南和共识。
肿瘤防治从病因学研究与防治向二级预防转变。
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上消化道癌早诊项目点188个,2006~2017年项目筛查出患者39 674例,其中早期患者占79.80%,治疗率达87.23%。
项目开展消化道癌内镜诊疗技术培训28 819人次。
在食管癌高发现场磁县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预防干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
中国癌症早诊早治工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肯定,高发现场肿瘤早诊早治工作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研究奖”。
中国消化道早癌诊治的明天(2018-)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现阶段提高主要恶性肿瘤的早诊率及五年生存率是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消化内镜医师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发展与壮大消化内镜学术团体与会员,进一步完善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准入制度,加强质量控制,研究并出台符合我国人口学特征的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疗行业规范与共识。
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内镜诊疗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发展消化道早期癌的诊疗技术如利用人工智能等提高消化道早期病变识别准确率,进而提高消化道早癌早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