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母婴同室新生儿优质床旁护理的效果分析

母婴同室新生儿优质床旁护理的效果分析

母婴同室新生儿优质床旁护理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20-08-26T08:06:07.521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3期作者:奎明霞[导读] 母婴同室即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24小时内共处一室,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良好发育,并加强母婴情感交流。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母婴同室病区 ?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同室的新生儿进行优质床旁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9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床旁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质床旁护理。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患病率为4.44%,对照组为15.5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8.26±1.18)分,对照组为(90.24±1.02)分,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通过开展优质床旁护理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新生儿;母婴同室;床旁护理管理;价值【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3-0188-02母婴同室即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24小时内共处一室,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良好发育,并加强母婴情感交流。

新生儿床旁护理即对于新生儿的全部护理操作均在母亲床旁完成,科学的新生儿床旁护理能够协助产妇更好的完成产后的角色转变,同时可结合产妇与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并引导产妇及家属参与,有利于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技能水平[1]。

然而随着新生儿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也显露出了相关问题,例如护理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均容易诱发护患矛盾,不利于提高护理效果。

本文将着重探究母婴同室期间新生儿床旁护理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9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以其床旁护理方法为标准分组,观察组(优质护理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出生体重2.6~4.8kg,平均(3.5±0.3)kg。

母婴同室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母婴同室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邻水县妇幼保健院母婴同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日期: 受检科室: 标准内容 1、向每一位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知 识,产妇及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的好处。 2、产妇产后6小时内能得到病区护理人员 的一次母乳喂养指导,指导婴儿正确乳哺 姿势和挤奶手法。 3、病区产妇无乳头皲裂现象,指导产妇掌 握乳头凹陷的处理方法。 4、护士指导母婴分离的产妇在产后6小时 内进行挤奶,每3小时一次,挤奶时间为 10-30分钟。 5、鼓励并指导产妇进行按需哺乳。除医学 原因外80%的新生儿未吃过母乳以外的任 何食品及饮料,做到纯母乳喂养。加奶、 加水要有医嘱,若添加奶粉应由医院通过 正规途径购买。 6、配奶间物品摆放整洁、规范,各项记录 无遗漏,符合管理制度要求。 7、新生儿无鹅口疮、红臀发生。 8.将促进母乳喂养写进岗位责任制,各级 医护人员将母乳喂养情况纳入查房内容。 有医学指征需添加配方奶的患儿,有护理 记录,并记录规范,真实。 9.80%以上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并 能回答以下9个问题中的7个。(1)母乳 喂养的好处;(2)早开奶的重要性; (3)母婴同室的重要性;(4)喂奶姿势 或含接姿势;(5)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6)如何保证母亲充足乳汁等。 标准 分 10 得分: 扣分标准 抽取5-8名产妇,一位未 掌握扣2分 随机询问5名产妇,有一 人未掌握扣1分 有乳头皲裂不得分,有 一人未掌握扣5分 扣分内容
10
10
10 一人未掌握扣5分
10
询问10名产妇,1人次 做不到扣2分
10 10
一人次做不到扣2分 发生鹅口疮、红臀不得 分 察看各类人员岗位责任 制,随机抽查10份病历 或护理记录。无岗位责 任制扣0.5分,有一份病 历或护理记录不合格扣 0.5分 随机询问10名孕产妇, 有一人做不到扣1分

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中的效果评价

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中的效果评价

2.172
P
0.040
0.048
0.034
2.2 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发生腹泻
1 例,并发症发生率 3.33%;对照组发生腹泻 3 例,胃潴留 1 例, 吸入性肺炎 2 例,并发症发生率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043,P=0.044)。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急,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关键词】 剖宫产 初产妇 母婴床旁护理 效果 DOI:10.19435/j.1672-1721.2019.36.095
初产妇对剖宫产认知不足,在面对术后恢复问题的同时, 也要承担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工作,因此必须要加强护理 工作,以提高其自我护理及母乳喂养能力。母婴床旁护理是目 前一种新型产科护理服务模式,以产妇为护理服务中心,注重 高质量护理,取得满意效果[1]。本研究探讨了母婴床旁护理在剖 宫产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经验交流
表 1 2 组患者相关营养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对比(x±s,d)
组别
例数
血红蛋白恢复 正常时间
白蛋白恢复 正常时间
血清总蛋白恢复 正常时间
对照组 30 6.12±2.11
6.23±2.03
6.79±2.41
研究组 30 5.01±1.97
5.19±1.95
5.53±2.07
t
2.106
2.02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 月—2018 年3 月于我院接 受剖宫产的初产妇 1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2 组。 对照组 80 例,年龄最小 20 岁,最大 40 岁,平均年龄(28.65± 2.41)岁;孕周 36 周 ~41 周,平均(39.02±1.13)周;初中及以 下学历 11 例,高中 32 例,大学及以上 37 例。观察组 80 例,年龄 最小 20 岁,最大 40 岁,平均年龄(28.70±2.46)岁;孕周 36 周 ~ 作者简介:黄桂莲,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年 12 月第 23 卷第 36 期

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床旁护理效果分析

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床旁护理效果分析

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床旁护理效果分析目的:母婴床旁护理中实施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选择诊治的320例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60例产妇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60例产妇实施产科家庭一体化,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宣传教育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宣传教育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中实施产科家庭一体化会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提升健康宣传教育知识,得到更高的满意度,加快产妇恢复及新生儿健康生长,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标签:产科家庭一体化;母婴床旁;护理效果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现今的医疗体系不再单纯救人治病,更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让患者在愉快的治疗中得到康复。

随着产业发展的逐渐完善,医疗行业更加重视美誉度和信誉度,对护理学及医学之外的多个学科也综合掌握,进而提升了整个医疗行业的水平[1]。

当新生儿出生之后,虽然母婴同室,但是因多种原因忽略了对新生儿操作方法的教育,这就导致产妇自己护理新生儿时出现差错,对母婴的健康产生危险,而且还会给远方造成损害。

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产妇,对照组的160例产妇中,年龄在24~31岁之间,平均为(27.2±3.4)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为(39.8±2.1)周。

观察组的160例产妇中,年龄在23~32岁之间,平均为(26.7±2.1)岁;孕周在38~40周,平均为(39.6±2.2)周。

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环境 等适 应力 还 不 完 善 , 极 易 出 现 易感 疾 病 感 染 或其 他事 故 。母婴 同室 的护理方 法是 在 常规 临床
② 新生儿仅喂养 时抱 回产妇身边 , 其他 时刻均进 行母 婴隔离 ; ③ 产妇接受相关 的专业 的教育指
法 。具体 护理方 法 为 : ① 婴儿 分娩后 , 清洗干 净, 母婴 尽早 进行 接 触 ; 叮嘱产 妇对 新生 儿进 行 吸
吮 动作 , 并 对 婴 儿 进行 抚 摸 、 拥抱 、 亲 吻等 刺激 性 动作 , 进行 母 婴感情 的建立 。② 以上 相关 处 理完
病房 , 全天在一起 , 母 婴的一切护理均在床旁 进 行, 并 有护 理人 员 、 产妇及 家 属全 程参 与 。母 婴同室的护理方法可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差异
3 讨

母 婴 同室护 理方 法是 指新 生 儿 产后 2 8 d内 , 全天 2 4 h均 与产妇 在一 起进 行 护理 , 产 妇 及 家属
1 . 2 . 1 对照组 : 新 生 儿 进 行 母 婴 异 室 的 护 理 方

1 96 ・
J 实用临床医药譬志 o u na r l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i n P r a c t i c e
2 o 1 6 年 第 2 0 卷 第2 2 期 一… 。 。 … 。 …
临床 护 理健 康 指 导 在 母 婴 同 室 新 生 儿 护 理 中 的 效 果 评 价
临 床研 究 ¨ 发现 , 充 分 的抚 慰 与 生 理 性 接 触 可 以刺激 新 生 儿 的 生 长 发育 。 因此 , 为 了 新 生 儿 更好 的 生长发 育 , 临 床采 取 母 婴 同室 的 护 理方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温馨病房应用中的效果与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温馨病房应用中的效果与体会
有效提 高产妇及 家属对护理工作满 意度。 加 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 , 为人民群众提供 优质护 理 服务 , 深化 医药 卫 生 体制 改 是 革, 落实 科 学 发 展 观 的重 要 举 措 J 。母
照组 ( 0 0 ) 纯母乳 喂养 率 实验 组 明 P< .5 ;
显 高于对照组( P<0 0 ) .5 。结 论 : 婴 床 母 旁 护理 模 式 坚持 了“以 患 者 为 中心 ” 优 的
化培训 。 各项技 能考核优 秀的 高年资护 士 担任 。母 婴的一切护理 、 康教 育均在母 健
婴床 旁进行 , 产妇及 家属共 同参与母婴护
理 , 过责任 护士 的演 示和指 导 , 妇及 通 产
严重 的妊 娠合并症 、 分娩 并发症及精神疾
病 。按数 字表法 随机 分为 试验 组和 对 照 组各 10例。两 组产 妇 的年 龄、 9 孕周 、 分 娩方 式、 院天数 、 化层 次 、 济 收入 、 住 文 经 家庭 结构 等 经分 析 , 异 均 无 统计 学 意 差
母婴床旁护 理来 源 于 以家庭 为 中心
视, 加强了护患间的沟通 , 密切了护患关系 , 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温馨病 房实施母 婴 床旁 护理 模 式能
护 理


C H I ES C o M M UN I Y D0 C T R¥ N E T O
母 婴 床 旁 护 理 模 式 在 产 科 温 馨 病 房 应 用 中 的 效 果 与 体 会
科护理新模 式 的核心 内容 。尤其 是人 住 学 的核心 。产 科护 理也 跟随 护理 模式 转 型 的潮流 , 在一 系列 改革 中前 进 , 围绕 着
提 高了产妇及 家属 对护理工作 的满意度 。 母婴床 旁护理 实现 了母婴 护理 过程 中的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

比较2组不同护理方式对新生儿母乳喂养、新生儿睡眠质量、新生儿啼哭情况、产妇产后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h睡眠总时长、夜间睡眠时间指标显著大于对照组,夜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啼哭频率、啼哭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效果理想,可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量、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情绪,产妇护理技能掌握度明显提升。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效果引言母婴床旁护理是在产妇床边完成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方式,当前母婴床边护理主要项目为健康宣教、新生儿注射、疾病筛查、取足跟血等。

母婴床旁护理可对新生儿与产妇安全保证,是对医院人性化服务有效体现。

本研究旨在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

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82±3.26)岁;孕龄37~41周,平均孕龄(39.65±1.02)周。

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69±3.24)岁;孕龄37~41周,平均孕龄(39.58±0.98)周。

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具体如下:(1)床边护理。

产后母婴同室床边护理以及健康宣教融洽医患关系的体会

产后母婴同室床边护理以及健康宣教融洽医患关系的体会

产后母婴同室床边护理以及健康宣教融洽医患关系的体会目的探讨产后母婴同室床边护理以及健康宣教融洽医患关系的体会。

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6月顺利分娩产妇135例实施母婴同室床旁护理。

结果通过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的护理服务,不仅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结论床旁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提高产妇满意度,尊重产妇及其整个家庭的参与知情对围产保健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医院、科室服务满意度,是促进良好融洽医患关系建立的现代产科高质量护理服务新模式。

标签:母婴同室;床边护理;健康宣教;医患关系随着现代临床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护理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深化。

我院对分娩后产妇实施母婴同室床旁护理,为分娩后的产妇及婴儿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并由专门护士在产妇床旁负责健康宣教,在宣教过程中,邀请产妇丈夫共同参与,取得满意效果,以产妇的健康为导向,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6月,入院顺利分娩产妇实施母婴同室床旁护理135例,初产妇84例,经产妇51例;年龄24~32岁,平均年龄28岁;孕周39~41 w,平均(40.2±0.6)w。

全部产妇均排除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

责任护士详细向产妇和家属介绍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内容,对宝宝健康成长的好处及相关注意事项,患者知情同意后实施母婴床旁护理。

1.2方法1.2.1病房具备的条件房间内保持要安静,通风2次/d,15~30 min/次,室温控制28℃~30℃,湿度50%~60%。

配备母婴护理车、浴盆、新生儿洗浴用品、一次性用品等,并备好适量的润肤油、润肤露、爽身粉以及干净的衣服。

1.2.2婴儿护理新生儿分娩后,立即用手挤出鼻腔、口腔羊水,然后用吸球进一步吸出在鼻腔、口腔残留的羊水,听到新生儿发出第一声啼哭时,结扎脐带,用碘酊消毒脐带,酒精脱碘后包扎,将粘附在新生儿头部及全身的血液、胎脂、羊水等物水冲洗后擦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
2018-03-20T09:46:42.97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期 作者: 陆云龙
[导读] 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济南 250002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开展优质护
理服务以来,对新入院顺利分娩
215例产妇进行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未开展优质
护理服务时入院顺利分娩产妇
2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及其对新生儿护理操作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
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以来,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不仅得到了产妇及
家属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是促进良好融洽医患关系建立的现代产科高质量护理服务新模式。

关键词: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即母婴的一切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均由护士在产妇床旁进行[1],在宣教过程中,产妇及家属身临其境共
同参与。自
2010年6月以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
量。
2010年6月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实行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
年6月至2011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对新入院顺利分娩215例产妇进行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组),回顾性
分析
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时入院顺利分娩产妇235例(对照组)。观察组产妇215例,初产妇186例,经产妇29
例;年龄
22至36岁,平均年龄(28.1±2.5)岁;孕周39至41周,平均(40.2±0.6)周。对照组235例,初产妇214例,经产妇21例;年龄
21
至37岁,平均年龄(27.8±1.7)岁;孕周38至42周,平均(41.1±0.5)周。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均排除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
病。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母婴同室床旁健康宣教措施

观察组采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法,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

观察组具体健康宣教措施包括,新生儿沐浴知识的讲解、新生儿抚触知识的讲解,产妇出院后自身护理以及婴儿正确喂养的知识,并
将其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家属,使其离院后也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为母婴提供高质量、持续、安全、有效地服务
[2]。进行产后避孕
的指导以及什么是恶露、持续时间、出院后饮食、卫生及相关健康教育指导。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出生后首日可常规实施新生儿床旁沐浴护理,护士操作床旁沐浴的同时,产妇可不用起
床便能清晰地观看床旁沐浴各步骤的详细操作过程,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

对新生儿进行床旁抚触,在抚触的同时告知产妇正确的抚触方法,以利于出院后的操作。抚触时顺序应为:前额→下颌→头部→胸部

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新生儿抚触前,房间内要温暖且安静,室温控制28至30℃之间,播放一些柔和音乐;备好适量的润肤
油、润肤露、爽身粉以及干净的衣服;抚触的时间宜安排在婴儿沐浴之后,睡觉前,两次喂奶之间,婴儿不饥饿,不疲倦,不烦躁且清醒
时进行
[3]。
1.3
效果评价

自制调查问卷,产妇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产妇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调查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资料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χ2 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对象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比较分析,见表 1。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调查比较分析,见表2。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日常工作中,让床旁护理宣教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通过对孕产妇系统化、具体化、动态化的床旁护理宣教,提高了产妇自我保健
和自我护理能力,护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整体医疗护理保健质量,对于医院的整体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分娩后产妇及家庭将承担婴儿护理的各项任务,为了减少初为父母的不安和焦虑,更勇敢地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实施母婴床旁
护理,可降低因
“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率,从而减轻医生、护士的精神压力,更好地提供人性化
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力条件
[4]。

此外,通过加强母婴床旁护理健康宣教,新生儿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也使护理人员
的自律性提高,护士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自觉性提高,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不仅可以使孕产妇和新生儿从中受益,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得到了
孕产妇及家属的信任,也为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出现问题提供了防范条件,提高了护理质量
[5]。
参考文献
[1]
吴洪香.母婴同室的意义及预防交叉感染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6(1):34-35.
[2]
付文英,吴韩英.剖宫产后早期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2(2):65-66.
[3]
潘伟.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9(3):85-86.
[4]
邓文娟,肖艳兰,黄河清,等.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3 (7):53-54.
[5]
刁金珍.导乐陪伴分娩产妇满意度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5(10):3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