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口分布的空间统计分析
甘肃东乡族人口变迁、分布及特点

Northwestpopulation表1建国后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和东乡族人口数及年平均增长率人口数年平均增长率(%)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1953-19641964-19821982-19901982-2000全国人口5778561416912201041003913927113051063812426122261.642.101.500.94少数民族353203603992403667245090913230901052261141.192.943.901.43东乡族155761147443279523373669513805-0.503.623.703.24民族人口东乡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使用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民族文字,普遍使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东乡族人口513805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4.48‰,占全国总人口的0.41‰[1,P371],其中87.89%,451622人聚居在甘肃省内,而甘肃的东乡族96.99%,438012人聚居在临夏州。
本文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基础,根据历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对东乡族,特别是对甘肃东乡族人口的变迁、分布状况作了简单的分析,试图探索其发展特征和分布特点。
一、东乡族族源及历史上东乡族人口的数量状况东乡族名因地处甘肃河州以东而得名,东乡族的先民为中亚的撒尔塔人,公元11世纪中亚栗特人和突厥人逐渐融合成为撒尔塔族群,并曾以撒尔塔人为主体建立花剌子模国,都城撒马尔汗。
公元13世纪蒙古崛起,成吉思汗每征占一地,都要将当地人编入军队,组成由蒙古军官统领的“佥军”,在攻占撒马尔罕城之后,征集“工匠三万人,分赏其诸子诸妻诸将”[2,P104],“佥军”中的撒尔塔人被迫来到东乡地区屯戌,为蒙古军队供给所需用品。
他们很快适应并采用了统治民族的语言,但保留了传统的伊斯兰教,并逐渐融合当地的回族、汉族、藏族、蒙古族人,于元末明初,初步形成现在的东乡族。
甘肃省各市、县主要人口数据

2009年甘肃省各市、县主要人口数据
作者:佚名文档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934 更新时间:2010-3-4文字控制:[小][大]
甘统字〔2010〕25号
各市、州统计局,各县、区、市统计局:
根据2009年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参考省公安厅、省人口委人口年报数据,省、市两级统计部门分别对各市、估与推算。
现通报如下:
全省2009年末常住人口为2635.46万人,其中:男性为1351.46万人,占51.28%;女性为1284.00万人,占48.72%;0—15—64岁的人口为1885.93万人,占71.5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01.09万人,占7.63%。
全年出生35.12万人,人口人口死亡率为6.71‰,自然增长率为6.61‰。
城镇人口860.48万人,城镇化率为32.65%。
各市、州和县、区、市2009年末常住人口及自然增长情况见附件。
各地对外使用人口数据均以此为准。
2009年全省各市、县主要人口数据。
西北五省县级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西北五省县级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董仕,张爱萍(塔里木大学,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采用GIS 和GEODA 等软件系统,利用人口密度系数、空间结构自相关、人口结构指数等研究方法,以西北五省的县级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绘制西北五省的县级行政单位人口空间结构格局变化演变图,并剖析其影响原因。
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县级人口总体上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特征,西北地区人口稀少,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五省县级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呈正相关,表明西北五省县级人口集聚程度在不断上升;西北五省县级人口密度分布存在明显的“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特征。
西北五省县级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受国家政策、气候环境、交通、社会生活水平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空间演变;人口密度;指数;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4)01-0048-04[作者简介]董仕(2000—),满族,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农村与经济管理;张爱萍(1969—),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治理、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心理。
一、研究基础地域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题之一[1]。
人口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也是经济发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快速的人口变化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从人口形势的发展变化看,人口因素还将在不同的方面对经济发展产生持续影响,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的分布规律都将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
因此,经济政策要关注人口形势变化引起的宏观经济波动。
探究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当地政府的宏观政策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口的合理分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西北五省大部分位于我国的西部干旱区,人口相对较少,经济发展相对不均衡。
通过查阅有关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文献和期刊,在中国知网系统查找梳理西北五省县级人口相关数据,应用GIS 软件和GEODA 软件的相关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指标和分析方法,对西北五省县级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究,以了解西北五省人口流动现状与影响因素,为西北五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性数据与建议。
甘肃省白银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白银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来源:白银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6日白银市统计局2011年5月9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甘肃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登记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3]为 1708751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447600户,家庭户人口为158654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5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4.22人减少 0.68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877941人,占51.38 %;女性人口为 830810人,占48.62 %。
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9下降为 105.67。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93291人,占 17.16%;15-64岁人口为1278694人,占74.84%;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6766人,占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2.6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8.84 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77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933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9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4308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46668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411人上升为639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767人上升为1728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9691人上升为3763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7575人下降为27311人。
兰州市人口发展、分布和构成

兰州市人口发展、分布和构成
刘国军
【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1(000)002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兰州市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讨论兰州市建国
后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三个问题。
一、建国后兰州市人口的发展解放前,兰州市人口增长不快,但建国40多年来,人口迅速增长,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人口再生产类型逐渐向“低、低、低”型过渡。
【总页数】7页(P72-78)
【作者】刘国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8.3
【相关文献】
1.失业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J], 李双全;王学良
2.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以龙岩市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例 [J], 梁添勇
3.广东省人口年龄构成与人口控制及生产、教育事业的发展 [J], 朱云成
4.贫困人口分布、构成变化视阈下农村扶贫政策探析——以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为例 [J], 王丽华
5.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构成研究——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 [J], 黄泽铭;韩建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进行分析的方法。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用 多个指标所描述 的县域经济之 间的距离或相似程
度 , 对 县域经 济 进 行 空 间分 组 的研 究 方 法 。通 过 来
分组可以深化对甘肃省各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似 程度的认识 , 进而得到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相近 的各 个县区组 , 并找出其空 间分布的规律。其中, 考虑到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应用 条件 , 本文 的具体研究步骤 是: 首先 , 利用因子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 , 得到线性独立的主 因子, 并计算 因子得分 ; 其次 , 根
分析 , 以求 得结论 。
县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 人均 G P 元 )z )非农产 D ( ( 、
值占 G P比重( ( 2 、 D %)z ) 人均财政 收入 ( ( 3 、 元)z )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 ( 、 民人 均年纯收入 元)z )农 ( ( 、 元) z ) 城镇化水平 (%)z ) ( 6 以及识字率 (0 10
傅德印: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根据特征值累计比重 , 选择了 3 个主因子 , 就可
F2 = 0 2 2 . 1 xl一 0. 1 xz+ 0 8 9 3— 0 2 8 26 .7 x . 1 xn+ 03 3 . 0 x5+ 0. 6 x6+ 0 0 4 17 . 5 x7 F3= 一0. 9 xl 0 9 一0. 3 x2 0 0 8 — 0 0 0 4+ 0 5 — . 4 x3 .8 x 0. 6 x5— 0 0 9 09 . 7 x6+ 1 0 5 . 5 x7
~
三 、 要 结 果 主
根据《 甘肃省统计年鉴 20 ) 04 指标得 2 0 年各 03
县区的原始数据( 限于篇幅这里省略 ) 由原始数据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蒙阴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蒙阴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1.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2.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C.政策引导D.交通改善3.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D.城市环境改善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2. 人口迁移差额率是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下图为1949—2021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迁移差额率变化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该地区人口净迁出的年份是()A.2021年B.1999年C.1974年D.1949年2.近年来,该地区人口迁移差额率不断升高,与其关联性最大的是()A.生育政策优化B.经济发展迅速C.户籍限制放开D.气候条件改善3.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人口分布整体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特征。
下图为甘肃省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情况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B.地形C.土壤D.植被2.推动甘肃省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自然环境变化B.地形C.经济发展水平D.人口政策3.甘肃省人口密度变化会()A.提高兰州市的人口容量B.扩大酒泉市行政范围C.促进陇南市的经济发展D.改善金昌市生态环境4.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
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国际机场仅10千米,聚集了近20万韩国人,是北京最大的韩国人聚居区。
下图示意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韩国人聚居区说法正确的是()A.1992—1998年花家地产业基础完善吸引韩国人口迁入B.1999—2002年花家地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下降C.2003—2008年望京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大幅度提升D.2009年至今望京聚居区的单中心空间格局进一步强化2.外籍人口大量迁入给望京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人口集聚扩展了本地居民生活空间B.文化差异加大了社区管理的难度C.收入减少降低了地区人均消费水平D.区域发展改善了望京的生态环境5. 2023年1月17日我市“莆阳开春”活动在Y村举行启动仪式。
甘肃藏族地区的人口与资源

・西部开发・甘肃藏族地区的人口与资源●张广裕(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内容提要:甘肃藏区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低,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大,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严峻。
如果不加以解决,就难以实现甘肃藏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实现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要协调甘肃藏区人口与资源关系,保持生态环境是基础,实行计划生育是关键。
关键词:甘肃藏区 人口 资源中图分类号:F12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3)03-0023-04 一、甘肃藏族人口发展状况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甘肃藏族总人口为181000多人,其中寺院僧人2万多人,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甘肃藏族人口有204630人,两年间净增23630人。
1959~1962年,由于自然灾害和藏区社会动乱的影响,甘肃藏族人口明显下降,呈现负增长。
据统计,至1957年,甘肃藏族人口为255947人,1959年降为188050人,两年间人口减少67897人。
到1961年,藏族人口再度下降为174581人。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甘肃藏族人口为192494人,比1961年净增长17913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56%。
1964~1982年的18年间,净增112079人,增长幅度为58121%,年递增率为2127%,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甘肃藏族总人口为367006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1164%,1982~1990年的8年间,净增62433人,增长幅度为20140%,年均递增率为2135%。
增长速度高于汉族,但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
至1996年,甘肃藏族人口居住最多的地区甘南州,藏族人口增长为297260人,6年间净增人口20314人,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至2000年,甘肃藏族总人口为401224人,净增34218人,增长幅度为2011%,年均递增率为2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 昌、 泉不 断上升 , 酒 武威 和 张 掖呈 现 下 降 趋势 , 嘉
峪 关市 、 昌市的人 均 GD 金 P这 3年也 在持续较 大 幅 度增 长.
构 以及 人 口的分布 和人 口的素 质对一个 地 区的经 济
发展 和社 会 习俗 等 有 着重 要 的作 用[ . 1 运用 空 间 统 ]
计 分析 , 对甘肃 省 各 县 市 1 9 9 9年 、0 4年 、 0 8年 20 20 3 阶段人 口数 据 的空 间特 征进行 统计 分析. 个
Th o u a i n s x r to d s l y h i h s e e n n r h s o l v li d l e i n a d a h g e e p p lto e a i ip a st e h g e t lv li o t we t a l w e e n mi d e r g o n i h r
( 兰州 商 学 院 统计 学 院 , 肃 兰 州 甘 702) 3 0 0
摘 要 : 通过 对甘 肃省 各县 市 1 9 9 9年 、0 4年 、 0 8年 3a人呈现 出一定 的空 间相 关性 , 口增 长率 由 西低 东高 向西 高 东低 发 展 , 口性 另 比 呈现 西 北 人 人 q 部最高, 中部低 , 南部 较 高的局 面.
t elwe e e n we ta dt ehg e e e n e s ot el we e e n e s n h ih rlv li s. h o rlv l s n h i h rlv l a tt h o rlv l a ta d t eh g e e e n we t i i i
lve n s u h. e li o t Ke r : s a ilc r lto M o a S I; pulto o h a e; e a i y wo ds p ta or ea i n; r n’ po a i n gr wt r t s x r to
人 口信息 除 了本 身 的 自然 属性 外 , 口的分 布 人
Dit i u i n i ns o i c s r b to n Ga u Pr v n e
JN h—o g, U n — a I Z i n L Fe gj o l i
(S h o tt t s L n h uC l g f F n n e n cn mi , a z o 3 0 0 C ia c o l f S a i i , a z o ol e ia c d E o o c L n h u 7 0 2 , h n ) o sc e o a s
第2 卷 3
第 4期
甘 肃 科 学 学 报
J ur a fGa u S in e o n l ns ce c s o
V0 _ 3 NO 4 l2 .
De . 0 1 c 2 1
21 年 1 01 2月
甘 肃省 人 口分 布 的空 间统 计 分 析
金 志 龙 , 凤 姣 芦
在 空 间上具有 一定 的相 关性. 口的规模 、 口的结 人 人
1 1 人 口总量分布 .
甘肃省 人 口分 布 历 年 都 不 均 衡 , 全 省 面 积 占 3 . 的河 东地 区( 95 陇东 、 中和 陇南 地 区) 中 了 陇 集
全省 近 8 的人 口 , 占全 省面 积 6 . 的河 西地 0 而 O5 区只有全省 近 2 的人 口[ . 0, 9 6 5 ] 甘肃 省人 口分 布 比例 见 表 1 由表 1可 以看 出 .
1 统 计 分 析
采 用 的样 本 空间为 甘肃省 1 市州 的 8 个 区 4个 3 县 , 据来源 于 2 0 数 0 0年 、 0 5年 、0 9年甘 肃 省 统 20 20 计 年 鉴 . 别 研 究 8 分 3个 区县 在 1 9 9 9年 、 0 4 2 0
从 19 9 9年以来河 东地 区人 口比重 在持续 下降 , 但兰 州 市的人 口比重 却增 长较快 , 而且人 均 GD P水 平处 于全 省靠 前 的位 置 , 明兰州 市 的辐射 能力在 增强. 说
Ab ta t B s d o o u a i n d t ft e Ga s r v n e i 9 2 0 n 0 8 t e p p r a a y e h sr c : a e n p p l to a a o h n u P o i c n 1 9, 0 4 a d 2 0 , h a e n l z s t e 9 s a ilc a a t rs i so o u a i n d s rb to n t i r v n e Th o u a i n g o h r t h n e r m p t h r c e i t fp p lto i ti u i n i h s p o i c . e p p l to r wt a e c a g s f o a c
关键 词 : 空间相 关性 ; rnS 人 口增 长率 ; 别 比 Moa ’ ; 性 中图分 类号 : C 2 9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0 40 6 ( 0 1 0— 1 80 1 0 —3 6 2 1 ) 40 4 —4
S ta t ts i a a y i f t e Po l to pa i lS a itc lAn l s so h pu a 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