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
隧道施工测量PPT课件

隧道施工测量的流程和步骤
建立施工控制网
根据隧道施工要求,建立平面和高程 控制网,为施工放样和监测提供基准。
02
施工放样
根据控制网数据,进行隧道进出口、 中线、开挖边界等的施工放样。
01
竣工测量
在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测量和 资料整理,形成完整的竣工资料。
05
03
监测与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围岩、支护结 构等进行变形和位移监测,及时调整 施工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重要性
隧道施工测量是确保隧道施工质 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于控制 施工误差、提高工程质量、保障 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确定隧道施工的平面和高程 控制网;
进行隧道进出口的施工放样;
02
01
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
和位移;
03
指导隧道施工中的衬砌、排 水等作业;
04
05
完成竣工测量和资料整理。
隧道中线测量与定向的精度要求较高, 需要定期进行复测和校准,以确保隧 道的准确贯通。
在进行隧道中线测量与定向时,需要 使用全站仪、陀螺仪等测量仪器,对 中线进行测量和定向,确保隧道的掘 进方向与设计一致。
隧道横断面测量与放样
隧道横断面测量与放样的目的是确定隧道横断面的形状和尺寸,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测量人员的组织与培训
人员组织
组建专业的测量团队,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分工。
培训
对测量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协作能力。
测量方案的制定与审核
方案制定
根据隧道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流程、精度要求、 数据处理等内容。
方案审核
隧道施工控制点布网及测量方案

***隧道施工控制点布网及测量方案一、测量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内业资料;3、对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现场踏勘;4、***隧道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客运专线**隧道位于****,为双线铁路隧道。
隧道穿越**市北中低山区,线路起讫里程DK49+659.21~ DK52+167.77,全长2508.56m,其中里程DK49+659.21~ DK49+679、DK52+167.77~ DK52+155.77段为明衬段。
洞身最大埋深约157m,最小埋深约13m。
纵坡为-15.7‰。
隧道施工测量进洞导线为四等导线,高程为4等水准测量。
三、施工工序流程1、重要测量工作及仪器配置①平面控制测量②高程控制测量③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④放样衬砌断面⑤贯通测量复测及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表2、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作业队工程部设测量班,架子队设测量组,综合素质能达成独立胜任隧道工程的控制测量和隧道放样的水平。
作业队测量班设测量班长1人,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测量人员担任,普通测量人员5人,由通过培训的测量人员担任。
架子队测量组设组长1人,有具有专业资质的测量人员担任,普通测量人员2人,由通过培训的测量人员担任。
见下表:作业队测量班和架子队测量组实行班(组)长负责,测量班负责对隧道施工测量工作进行指导,测量组为隧道施工及时提供定位和服务。
平面测量和导线点的布控由作业队测量班完毕,并按开挖进度情况进行复检,作业队测量班长负责测量组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测量成果的复核,随时做到监控测量,测量组在测量时加强自检自核。
四、重要测量工作及内容1、洞口平面控制测设为满足施工需要,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采用GPS结合CP1控制点对施工控制点进行加密,加密点位在选点、加密、平差等各工序均满足规范规定。
如下表: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重要是保证隧道的精度和对的的贯通,并定出施工中线。
选点是把图上设计的点位贯彻到实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一、监控量测的内容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
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A和选测项目B两大类。
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浅埋暗挖法各种监控量测项目的简介见表10-1。
(1)洞内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
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1次,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2)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岩溶发育区段地表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等。
表10-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注:b—隧道开挖宽度;h—隧道埋深。
二、监控量测的方法(一)目测观察1.目的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开挖前的地质勘探工作很难提供非常准确的地质资料,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开挖面附近围岩的性质、状态进行目测。
另外,对开挖后初期支护稳定状态进行目测,也是监控量测中的重要项目。
2.目测观察的内容开挖后对无支护围岩的目测内容包括:(1)围岩类型及分布特征、结构面位置和产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几何特性、节理裂隙的填充物的性质和状态等。
(2)开挖工作面的围岩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掉块现象。
(3)是否有涌水、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地下水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色度等)。
开挖后对已支护段的目测内容包括:(1)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2)喷射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射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3)钢拱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4)是否有底鼓现象。
3.目测结果如果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监控量测点的各项监控量测数据,及时综合观察测量数据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发表时间:2019-05-07T14:56:09.4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作者:吴旭东[导读] 完全依靠测量数据,使隧道和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施工要素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从而顺利竣工。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61摘要:隧道施工测量对于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隧道施工测量目的是确保在挖掘时按照规定的精度穿透隧道。
本文以蒙西华中铁路MHTJ-7标麻科义隧道为例,讨论并分析了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测量要点以及测量注意事项。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引言施工测量对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不仅能保证隧道测量成果和桩位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对施工过程进行测量监测和复核,及时纠正施工误差,满足隧道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的要求,及时反馈信息。
在麻科义隧道施工过程中,完全依靠测量数据,使隧道和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施工要素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从而顺利竣工。
1、工程概况麻科义隧道位于延安市姚店镇。
隧道进口里程为DK358+192.4、出口里程为DK366+920.95、隧道全长8728.55m;隧道坡面为单面坡;设置3座双车道无轨运辅助坑道。
2、隧道施工测量的内容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包括隧道地表(洞外)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洞口投点测量和隧道内外控制点联测,尤其是洞口控制网(点)或洞内、外过渡控制点精度的周期检查与质量确认至关重要。
(1)隧道洞口内外施工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和调整,以及隧道辅助坑道的测量。
(2)应定期校核隧道的控制网,如有丢失或损坏应补设并联测。
(3)应定期复核洞外的平整点和中心点,并根据施工进度设定洞内控制点。
设定的桩点必须稳定,可靠,通视良好。
3、隧道测量的要点3.1网形设计在测量隧道洞内控制导线网的过程中,第一步应网形设计,在引入洞内控制网的过程中,需对JM 32135、CP111146加密网、CPII网在隧道进口和出口的体现等进行应用。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一、工艺概述隧道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
施工测量过程中应执行测量复核制,使测量过程快速、结果精确无误;保证隧道按规定精度贯通,各种建筑物空间位置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侵入隧道限界。
二、作业内容1、控制测量:洞外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洞内控制测量2、施工测量:洞口边仰坡开挖放线测量、洞口大管棚导向管的定位放线测量、隧道开挖轮廓线放线及超欠挖检测测量、拱架架立安装放线测量、隧底及仰拱开挖放线测量、仰拱填充及边基放线测量、二衬模板台车定位测量、沟槽施工放线测量、竖井井身开挖测量、隧道横断面净空检查测量、无碴轨道施工测量3、贯通测量4、竣工测量三、质量控制及检验技术要求1、隧道贯通误差的限差隧道相向两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贯通限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3、各级控制测量布网要求3.1依据铁路工程测量指南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平面控制网参见表3。
表3时速200~250有砟轨道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表3.2依据高速铁路测量指南,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平面控制网参见表4。
表4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表4、GPS 测量的精度指标4.1依据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GPS 测量的精度见表5。
表5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GPS 测量的精度指标表4.2高速铁路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GPS 测量的精度见表6。
±5n ±8nL 4L 4L ——L8L8L4LL12L12L8LL20L20L14L40D2009、隧道开挖、立拱架隧道的允许超挖值应符合表13的规定。
拱架安装值应符合表14的规定。
四、工艺流程图(略)五、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1.1已知成果。
1.1.2点位检查。
1.1.3测量方案。
1.1.4埋设桩点。
1.1.5外界条件。
1.1.6内业资料。
1.1.7资料复核。
1.1.8编制程序。
隧道导线测量工作总结

隧道导线测量工作总结本文将对进行的隧道导线测量工作进行总结,包括测量目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后续工作参考。
1. 测量目的隧道导线测量是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精度和质量而进行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如下:•确保隧道掘进方向的准确性,以满足设计要求;•检测隧道内的各种设施和管线的布置是否符合规范;•提供隧道施工及后续工作的参考依据;•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可靠的地理数据。
2. 工作内容与方法本次隧道导线测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前期准备在实施隧道导线测量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获取隧道设计图纸以及相关资料;•确定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编制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
2.2 测量控制点的建立根据前期准备工作的结果,选择合适的位置建立测量控制点。
测量控制点的建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测量控制点上做好固定标识,以便后续的测量作业。
2.3 隧道导线测量在测量控制点建立完成后,开始进行隧道导线测量。
测量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的坐标,确定其准确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进行隧道墙壁、顶部及地板等位置的测量;•使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隧道内的辅助设施进行测量,比如管道、阀门等。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测量后,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根据测量结果,生成隧道内各个部位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合理评价和总结,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3.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在隧道导线测量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下面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误差累积问题:由于隧道长度较大,测量误差可能会累积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测量控制点设置辅助控制点,并进行定期校正,以减小误差的累积。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精品文档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隧道导线点布设1、洞外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GPS测量,每个洞口应沿洞口连线的方向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大地四边形,点间尽量相互通视,点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为宜(规范中无明确规定),各点间的距离相差不宜过大,一般相邻点间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并且有不少于2个点与隧道洞口通视,作为与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且该联系边长度不宜小于300m。
洞外控制点连线以与隧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垂直为宜,以减小点位误差对贯通面横向误差影响。
点位的埋设应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布点时还应注意进洞联系边的俯仰角不应过大,规范要求: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5°,导线网、三角形网的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15°。
2、洞外水准点一般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以上的水准点。
水准点应尽可能与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的高差应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
水准点应埋设在洞口附近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且便于与隧道洞内联测为宜。
3、洞内导线一般大于1.5km的隧道应布设双导线,形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闭合环一般由4~6条边构成。
导线点间距一般在200m 左右,不宜过长或过短。
相邻导线边长不宜相差太大,相邻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一般导线点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0.2m。
4、洞内水准点一般200m~500m设置一对,应选择在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精品文档.隧道洞内、外导线布设示意图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口投点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洞内导线,间距控制在200m左右二、隧道导线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1、隧道导线测量主要内容:洞外平面、高程测量,洞口投点测量,进洞联系测量,洞内导线、高程测量。
2、洞外平面、高程测量2.1洞外平面GPS测量:洞外平面测量目前一般均采用GPS测量,按要求布设好各洞口控制点,按照规范要求的测量等级、精度和方法组织测量即可,测量计算方法项目用的较小,不详细叙述。
隧道测量工作

隧道测量工作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陈胜波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三个方面。
隧道是线路工程穿越山林等障碍物的通道,或地下工程施工连接地面和地下的通道。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测量技术确定隧道的开挖井位和开挖方向,控制隧道的贯通误差。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必须首先进行地面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
1、地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隧道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每个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引导地下设计方向,指导隧道开挖,并按照规定的精度进行连接。
因此,平面控制网应包括隧道洞口控制点。
平面控制测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直线定线法;(2)导线测量方法;(3)三角测量法;(4) GPS方法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规定的精度测量隧道洞口附近(包括隧道进出口、垂直井口、倾斜井口、平(环)巷口)的水准点高程,作为隧道内高程测量的依据。
高程控制通常采用三级和四级水准测量的方法。
水准测量应选择连接洞口最平坦和最短的线路,以期达到设站少、观测快、精度高的要求。
每一洞口埋设的水准点应不少于两个,,且以安设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
两端洞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km时,应在中间增设临时水准点。
2.隧道施工测量1】隧道施工的方向、里程和高程测设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完成后,可获得洞口点的坐标和高程(每个洞口至少两个),并可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洞内中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高程。
坐标反演计算得到测量数据,即隧道中线点与隧道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和高差之间的关系。
测量并放线隧道内的中心线点。
(1)掘进方向测设数据计算。
可以计算两端进洞中线的方向和里程并测设,当掘进达到曲线段的里程以后,按照测设线路工程平面圆曲线的方法测设曲线上的里程桩。
(高速公路有缓和曲线,这一句有问题)(2)对于隧道开口方向的标定,隧道贯通的横向误差主要取决于隧道中心线的测量精度,而进入隧道的初始方向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
一、洞口段施工:1、边仰坡开挖:全站仪测量放样,利用挖掘机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清除洞口与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石质地层仰坡开挖需要爆破时,应以浅眼松动爆破为主。
局部也可人工配合修整,开挖时应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
2、成洞面支护:仰坡刷坡完成后,及时用坡度板检查坡度,待坡度检查合格后,及时打设系统锚杆,并将锚杆头外露,挂设金属扩张网与锚杆头焊接成整体。
挂网完成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并反复喷射,直到达到设计厚度为止。
3、截水沟施工:在距仰坡坡口5米处开挖截水沟,截水沟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修整,修整完后,立即砌筑#浆砌片石,并用砂浆抹面。
二、辅助施工:1、长管棚:套拱施工:施工放样,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导向管放样,127导向管安装,砼浇注。
管棚施工:钢管规格:热扎无缝钢管¢108㎜,壁厚6㎜,节长3米,6米;n 管距:环向间距50㎝;n 倾角:仰角1°(实际施工按2°施工),方向与线路中线平行;n 钢管施工误差:径向不大于20㎝;n 隧道纵向同一截面内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错开1米。
A 管棚施工方法:测量人员准确放样,标出洞中心线及拱顶标高,开挖预留核心土作为管棚施工的工作平台,开挖进尺为米,开挖结束后,人工两边对称开挖(品字型)工作平台,台阶宽度米,高度米,作为施工套拱和管棚施钻的平台。
管棚应按设计位置施工,应先打有孔钢花管,注浆后在打无孔钢花管,无孔管可作为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控制,以保证孔口的孔向正确,每钻完一孔便顶进一根钢管,钻进中应经常采用测斜仪量测钢管钻进的偏斜度,发现偏斜超过设计要求,及时纠正。
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为使钢
管接头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管采用3米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管采用6米钢管,以后每节均采用6米长钢管.B 管棚施工机械:n 钻孔机械:配备XY-28-300电动钻机,钻进并顶进长管棚;n 注浆机械:BW-250/50型注浆泵2台;
C 注浆参数:n 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
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注浆压力初压~;终压。
2、小导管 A 超前小导管采用外径42㎜、壁厚㎜的热扎无缝钢管,钢管前端呈尖锥状,尾部焊上¢6加劲箍,管壁四周钻8㎜压浆孔,但尾部有1米不设压浆孔,超前小导管施工时,钢管与衬砌中心线平行以10°~30°外插角打入拱部围岩,钢管环向间距20~50㎝。
每打完一排钢管后,应立即喷浆封闭开挖面,然后注浆.注浆后,架设钢拱架,初期支护完成后,每隔(2~3米,试图纸而定)再另打一排钢管,超前小导管搭接长度一般为米。
B 注浆参数:n 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n 水泥浆水灰比1:1;n 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n 注浆压力~;必要时在孔口设置止浆塞。
3、超前锚杆:外插角必须大于14度,注浆饱满,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
三、预埋件施工:预埋件按设计尺寸采用木版作成设计形状,安装于二衬魔板台车中,且位置准确(误差±50CM),固定牢固不得晃动,有管的必须中间穿铁丝通过。
四、调平层施工模板安装的要求,在调平层两侧预先标定的位置上安装模板。
侧模采用[10#槽钢模板,顶面标高应与相应里程的路面标高一致,允许偏差±2mm,用水准测量调整、确定标高。
模板每隔一定距离内外固定,保证不位移,模板的接头应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歪斜和不平整等现象,模板接头及底部均不得漏浆。
砼灌注前,底层砼面上必须清洗干净。
当砼运达施工地点时,直接倒向安装好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
摊
铺时应考虑砼震捣后的沉降量。
虚高可高出10%,使震实后的面层标高与设计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