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肩痛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偏瘫肩痛分析及治疗策略讲课讲稿

偏瘫肩痛分析及治疗策略讲课讲稿

肩关节功能(gōngnéng)解剖分类
第七页,共45页。
三、偏瘫(piāntān)肩痛的原因
(一)局部软组织病变因素 1、肩袖、肱二头肌腱病变 ——肩袖肌腱末端(mò duān)病和撕裂(肩袖损伤)、 ——肱二头肌肌腱炎、 ——滑囊炎
急性期最常见的是: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冈上肌肌腱炎、 肩峰下-三角肌滑囊炎。
肩胛上神经(Tsur)。
第十六页,共45页。
三、偏瘫(piāntān)肩痛的原因
(三)神经性功能障碍 2、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1)Ⅰ型复合型区域性疼痛综合征(肩手综合征SHS) 发病机制为肩部周围(zhōuwéi)软组织损伤引起伤害性刺激,经感觉
神经传入中枢系统,使患肢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炎症反应,血管痉挛,导致水 肿和疼痛。
第三十一页,共45页。
第三十二页,共45页。
五、偏瘫(piāntān)肩痛的治疗策略
一般肉毒毒素注射后第二天即可开始肩胛骨牵伸及主动控 制训练。以右侧为例,肩胛骨牵伸具体步骤:
• 痉挛期:肩关节肌肉的牵伸和关节的松动训练。 • 注意事项:肩胛下肌和胸大肌痉挛使肩关节处于内收
内旋位,导致肱骨头向前脱位,使得肩关节在活动时 出现疼痛。在治疗时要进行胸大肌牵伸,并给予相关 责任肌群注射肉毒毒素改善肌痉挛。将肱骨头归位后, 才不致于在活动肩关节时出现疼痛。屈肌痉挛模式使 肩胛骨下沉,上肢(shàngzhī)内旋,加重肩痛,恶性 循环。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五、偏瘫(piāntān)肩痛的治疗策略
• 肉毒毒素A注射方法 • 超声引导方法(以右侧为例):患者右侧卧位,肩胛下
肌采用外侧(腋后线)入路。常规消毒铺巾,彩超引导选择穿 刺点,探头频率4.5Hz,边观察超声影像结合穿刺针刻度控 制进针深度。刺入肩胛下肌后回抽无血,行4点注射A型肉 毒毒素。给药方案:肩胛下肌30u×4个点位,共120u;大 圆肌40u×2个点位,共80u。 • 优点:定位操作精确,避免误伤动脉 • 缺点:疼痛(téngtòng)比神经阻滞针明显;无法确定最 佳注射点

脑卒中后肩痛PPT课件

脑卒中后肩痛PPT课件
优点:定位操作精确,避免误伤动脉
缺点:疼痛比神经阻滞针明显;无法确定最佳注 射点
肩胛骨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纠正治疗 痉挛性偏瘫肩痛
.
1
研究背景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
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康 复和生活质量。Van Ouwenaller调查的发病率为72%, Pindeo调查脑卒中恢复期的发病率是40%。其原因 复杂,常规的治疗对策多为静态物理治疗,如热疗、 中低频电刺激、制动等。近年来,从运动学角度出 发,针对痉挛期的HSP特点,主动纠正解剖结构异 常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国外文献已有部分文献, 国内也有医生关注并尝试使用。
15
16
治疗策略及方法
• 肩胛骨移位责任肌群评估 • ——喙肱肌起于肩胛喙突,止于肱骨内侧
1/2处(与三角肌止点对应),即在大臂的 内侧肱肌上端,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之间。 该肌肉近端固定时,使肩关节屈、内收。 当喙肱肌处于痉挛状态时,除限制肩胛骨 联动运动外,还因持续收缩,使喙突端附 丽区出现炎症,疼痛。偏瘫肩痛患者多在 喙突端可触及压痛。
3
偏瘫肩痛的鉴别诊断
1、肩关节半脱位被认为是产生HSP的主要原因。此结论 虽有争议,但Dursun研究表明肩关节半脱位与反射性 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有因果关联,肩痛的结局是存在的。 软瘫期有18%的患者肩痛,由于重力关系使肩关节周 围软组织受到持续过度牵拉,形成肩关节半脱位。
2、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偏瘫后 亦常见,其特征是肩或手部的剧痛,腕关节及手背浮 肿及肌肉萎缩等症状。多种原因影响交感神经自律, 造成末梢神经血管障碍。
5
偏瘫肩痛的鉴别诊断

肩痛原因及治疗方法ppt课件

肩痛原因及治疗方法ppt课件

卒中后肩痛的原因复杂,目前尚存争论, 可能存在以下方面的原因,1.肩关节半脱位 2.肌张力异常 3.患肢体位和处理不当 4.肩手综合症 5.感觉异常 6.肩袖损伤 7.粘连性关节囊炎 8.其他,如关节退变 或者慢性损伤等。
肩关节的组成
• • • • • • 肩肱关节(盂肱关节) 肩胸关节 肩锁关节 胸锁关节 肩峰下机制(第二肩关节) 喙锁关节
• 胸大肌短缩或张力过高。 • 肱三头长头肌短缩。 • 肩胛提肌肌短缩或张力过高
由肌肉导致的肩关节疼痛
• • • • • 肩外展疼痛 肩前屈疼痛 肩外旋疼痛 肩内旋疼痛 水平内收疼痛
肩关节前屈疼痛的原因
• • • • 胸大肌短缩或张力过高。 肩关节外旋疼痛的原因
• 卒中后肩痛的发生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早 期防肩痛尤为重要,一旦肩痛已经出现, 将严重影响患肢的预后。早期预防可以减 少患者的痛苦,缩短康复病程,促进功能 恢复。肩痛发生后经早期、合理的患肢综 合康复治疗,结合局部和口服用药的综合 治疗,可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肢功能。随 着研究的深入,将为肩痛患者提供更加全 面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肩痛原因及治疗方法
• 肩关节疼痛(简称肩痛)是卒中后偏瘫患者的 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在21%~72%,通 常在卒中后2~3个月内发生[1]. 患者肩痛 的不仅在自主活动训练中时,在被动活动时 存在疼痛,而且在静止不动时也存在,多在 肩关节外旋、外展时疼痛明显.
肩痛影响卒中的预后,可引起患者严重 抑郁,影响夜间睡眠,妨碍日常生活护理, 降低日常功能活动,即ADL能力(如进食、 穿衣、洗漱等活动),导致移动和转移困 难等。因此,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肩痛 治疗就非常重要。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冈上肌
• • • • • 部位:在肩胛骨冈上窝内。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上部。 神经支配:发自脊神经臂丛的肩胛上神经。 机能:近端固定使上臂外展。

脑卒中后肩部问题肩痛ppt课件

脑卒中后肩部问题肩痛ppt课件
脑卒中后肩部问题----肩痛
1
肩部问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伴随问题,
是半身不遂中最容易见到的典型的运动、 感觉、营养不遂(营养障碍), 其主要表现为肩痛、肩—手综合征、肩关 节半脱位等。
2
肩部问题的存在使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肌
肉主动活动减少,妨碍患者独立的日常生 活活动,影响患者主动的康复训练,从而 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的预防和正确的治疗可以防治脑卒中 后造成的肩部问题,),为促进其上肢功 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19
(3)松动肩胛骨: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医生一手握住患者患
肢上臂,一手拇指与四指分开,拖住患侧 肩胛下缘,向上外及前活动肩胛骨10~15 次。
20
治疗(1)负重治疗
患肢负重是指患者在坐位时,重心稍向患
侧移,患侧肩关节外旋并稍外展伸肘,手 掌支撑,手指伸直并拇指外展。这是一种 增加本体刺激和抑制异常肌张力的有效方 法,对防治肩关节半脱位和肩痛有效。
11
患侧的肩关节半脱位
脑卒中偏瘫早期,肩胛带肌肌肉瘫痪、肌张力降
低,患肢向下拖垂,使盂肱关节身囊和韧带过度 牵拉,前锯肌和斜方肌上部不再支持肩胛带,背 阔肌、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的痉挛致使肩胛骨下旋、 内收和回缩。 由于患侧肩胛骨的旋转、躯干倾斜、上肢被动外 展,或几种因素联合作用,造成肱骨相对外展, 肩胛骨与肱骨不能协调活动,不能保证肩关节的 正常活动。 肩痛的发生与肩部的活动范围有关,尤其在外旋 位时。
26
(8)运动治疗
包括Bobath运动治疗、持续被动运动、运
动疗法治疗。
27
28
5
脑卒中致软瘫后由于重力的关系,使关节
周围组织受到过度的牵拉;硬瘫时肌肉附 着的骨膜部位受到持续牵拉。 由于关节囊和喙肱韧带含有丰富的神经感 受器,此时又缺乏反射性肌肉活动,故引 起肩痛。

偏瘫肩痛分析及治疗策略讲课讲稿PPT共47页

偏瘫肩痛分析及治疗策略讲课讲稿PPT共47页
偏瘫肩痛分析及治疗策略讲课讲稿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7

医学偏瘫康复宣教PPT培训课件

医学偏瘫康复宣教PPT培训课件
活动。
为什么会偏瘫呢?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 起脑供血不足。
·体育锻炼有助于偏瘫恢复;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 老;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 脑的血流量;能够降低血压,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 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性,从而可以减少血栓形成;可以促进脂质代谢,
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循序渐进。
·饮食要求: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 总热能的供给;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 少饮水的心理这是不对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谈盐水可预防便秘;食物不可过于精细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增加 胃肠蠕动以预防便秘的发生;忌饮浓茶、酒类、咖啡和幸辣剌激性食
作业治疗: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训练患者自己穿衣、大小便、 吃饭、修饰等。
言语和吞咽治疗:如果患者有失语或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就需要言 语和吞咽治疗。
康复工程:给有肌肉痉挛、关节畸形、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 矫形器训练、生活辅助器具的制作和使用训练。比如给患者使用特殊
的碗筷、汤勺吃饭,使用穿鞋器、纽扣钩帮助穿衣穿鞋。
·后遗症:颅骨缺损、外伤癫痫、脑外伤后综合征及智力损伤等。
偏瘫后怎么办?
偏瘫后第一切勿一味的长期卧床静养,如果长期卧床会导致关节挛缩、 畸形、肩痛、肩关节脱位、肌肉废用性萎缩,第二切勿乱拉乱练由于 缺乏专业知识用橡胶圈锻炼手的握力其他方法练手的伸展,盲目的刺 激加重屈肌张力可能会导致手和臂的病理姿势以及功能师共同协助患者做康复 治疗。关心患者的情绪,了解患者生活需求,适当的鼓励。持之以恒,

肩关节半脱位对肩痛的影响及干预PPT课件

肩关节半脱位对肩痛的影响及干预PPT课件
• 关节囊松弛且有开口,前开口 在喙突下方
• 前下方薄弱,易脱位
12
请在此处添加标题
13
三、半脱位与肩痛的关系
• 半脱位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过度伸展,关节囊和韧带含有大量疼痛感受器,从而导致疼痛。 • 过度牵伸导致冈上肌肌腱和肱二头肌长头缺血疼痛。 • 半脱位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且使肱骨头不在正确位置上,被动活动易造成肩峰下软组织损伤,导致疼痛。 • 缺乏大量的研究证明,目前半脱位与肩痛仍有争议,半脱位可以被认为是肩痛的潜在影响元素之一,因为
• 优点: 1、正确的贴扎后,因其物理粘性弹性能增加局部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促进淋巴及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肩 关节脱位后疼痛不适。 2、能产生改善肌肉收缩或减轻肌肉紧张及疲劳的持续性效应,发挥支撑的作用,提高本体感觉输入,恢复身 体正确的对线,促进运动功能。 缺点: 1、治疗时间的有效性,每2~3天需要治疗师重新贴扎。 2、长期贴扎所造成的血管以及皮肤的损害。
26
四、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Transcutaneoue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 T-NMES——FES • 电流通过贴在皮肤表面的电极,刺激周围的运动神经和肌肉纤维,以有组织的方式引起收缩,以实现有功
能的运动。 • 研究者利用电刺激的目的是通过肌肉收缩以减轻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最常放置于冈上肌以及三角肌后部
它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和其他问题一起出现,所以脑卒中后应尽早预防并且治疗。
14
肩关节半脱位评估
3
15
评估方式
触诊
1、触诊测量肩峰 和肱骨头之间的 间隙(用手指的 宽度或者游标卡
尺等) 2、用手指数量来
确定间隙大小
X线 1、测量肩峰外 端下缘中心点与 肱骨头中点的距 离(acromio-

《偏瘫康复训练》PPT课件

《偏瘫康复训练》PPT课件

习此动作,直到他能从仰卧位转身呈侧卧位。
2)主动翻身训练
向健侧翻身:双手抱胸,健 脚钩患腿。
向患侧翻身:双手十指交叉, 左右摆动。
(三)患侧上、下肢康复训练
1. 上肢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患侧肩关节下降、后缩,甚至 脱位,早期开始肩部运动可防止发生肩痛和肩关节挛 缩。同时诱发患侧上肢分离运动的出现。
1. 仰卧位
为保持正确仰卧位,需使用3个枕头
枕头1: 垫头下,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
枕头2:防止肩胛骨后缩,在肩后补垫一个比躯干 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前臂旋 后,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
枕头3:防止患侧骨盆后缩,在患侧骨盆及大腿下 垫枕。枕头外缘卷起可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枕头右下角可使膝关节自然呈轻度屈曲位。
感觉障碍
患肢多有沉重、酸、麻木和胀痛感,少数患者有 感觉丧失。偏瘫患者若有严重、持久的感觉障碍, 将会严重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
语言-言语障碍 偏瘫患者伴有言语障碍的占40%,50%的人其 障碍有失语症和构音障碍两类(说不出来说不 清楚)
认知障碍 脑卒中及脑外伤患者常不同程度地伴有认知功 能障碍,包括定向、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 的功能障碍,以及失用症和失认症等知觉障碍。
六、偏瘫康复训练
为防止并发症,尽早改善功能,康复训练 应尽早进行。目前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 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开 始
(一)卧位训练
良肢位的保持 所谓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 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 治疗体位。 在此阶段,康复人员必须取得家属的配合,并教 会他们如何帮助患者翻身及保持各种正确的体位。
一、什么是偏瘫?
偏瘫是由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脑炎和脑 膜炎等脑内病变所引起的、以同侧上下肢随意运 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四)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参与了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包括抑郁、 焦虑、恐惧回避,高度警觉、疼痛灾难化等。
Valencia的研究表明,疼痛灾难化和抑郁,对偏瘫肩 痛的预测和表现显著相关。
偏瘫肩痛分析
一、概述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是脑 卒中后偏瘫侧肩部疼痛的总称,是中风后常见的并 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其原 因复杂,临床诊断思路和常规的治疗方式多样,缺乏 科学规范化的诊治方案。
中风后肩痛的发生率
• 肩痛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估计为48% - 84% • 最早两周就可以出现,一般发病在中风后2-3个月。 • 最近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报道中风后34%的患者
其次,脑卒中后的痉挛期,肩关节周围肌肉肌张力增高,肩 部运动模式出现异常,痉挛肌肉附着部位的骨膜受到持续牵拉,导 致疼痛。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三)神经性功能障碍 1、周围神经损伤 虽有争议,但大多数研究表明,痉挛状态、半脱位、肩
关节不稳定以及护理不当都可能引起脑卒中患者肩部周围神 经损伤,产生偏瘫肩痛。
脑卒中患者大多为慢性的肩袖损伤,涉及肩关节肌力, 关节面倾斜支点变化,错误的被动运动等原因。
痛点多在肩关节前外侧,当肩关节前屈和外展时疼痛 加剧。肩袖部分撕裂者肩关节外展60°-120°范围出现疼 痛,完全撕裂甚至可触及撕裂的间隙。
常用的检查:上臂下垂试验、肩峰撞击试验、 早期明确辅助诊断是MRI、超声。。。 但确诊肩袖损伤的“金标准”是关节镜检查,且也是 3cm以内肩袖损伤首选的 诊治手段。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三)神经性功能障碍 2、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2)中枢敏化
中枢敏化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信号的放大,是感觉神经系统的 可塑性对炎症和神经损伤的一种表现。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感受神经元的 正常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表现对机械、冷热刺激的敏感性增强和痛觉过敏。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可以发生在脊髓-丘脑-皮质通路任何 水平的神经性疼痛综合征。
其次因为肩部的松弛可以导致上述的肩关节半脱位,引 起周围神经卡压和软组织继发损害。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二)运动控制失常 2、肌张力增高
Bohanon研究了偏瘫肩痛发病率的五个变量,包括病人年龄、 偏瘫病程、偏瘫肩外旋的范围(RosER)、偏瘫肩内旋肌的痉挛 状态、偏瘫肩外展肌与外旋肌的减弱。结果表明:偏瘫肩内旋肌的 痉挛状态与疼痛强度高度相关。可能的机理是,由于肩内旋肌(肩 胛下肌和大圆肌)的持续痉挛状态,导致肩内旋内收,肩胛骨位移, 盂肱关节运动平面失常,肩锁关节压力增大,出现类似于骨性关节 炎的特征,表现为肩痛。
无论争议如何,脑卒中后早期偏瘫上肢应有足够支持和 保护,积极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二)运动控制失常 1、肌张力降低 研究表明脑卒中Brunnstrom分期Ⅰ、Ⅱ、Ⅲ的患者,
上肢较易发生软组织损伤和偏瘫肩痛。运动障碍本身不会引 起偏瘫肩痛,但严重的运动功能丧失很可能导致上肢长时间 制动,引起粘连。
Gabi的研究发现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和偏瘫肩痛之间存 在一些相似的特征:一致的发病时间、相似的疼痛分布(患 侧大面积持续性自发性疼痛)及感觉障碍(温度觉迟钝、痛 觉过敏)等。从而认为偏瘫肩痛可能是中枢性卒中后疼痛的 一种具体形式(或亚型)。
脑卒中后中枢性敏化和中枢性疼痛存在一些共同的机制, 临床很难将其区分开来。
出现肩痛,28%发生在两周,87%发生在两个月,病 后6个月80%的患者肩痛得到解决。
二、肩关节解剖复习
肩关节的特点:
•肩胛骨的关节面只占肱骨头面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关节盂的关节窝较浅, •关节囊薄而松弛 •肩关节易产生各个方向的不稳定性
二、肩关节解剖复习 肩 关 节 构 成
肩关节前面观
肩关节功能解剖分类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一)局部软组织病变因素 1、肩袖、肱二头肌腱病变 ——肩袖肌腱末端病和撕裂(肩袖损伤)、 ——肱二头肌肌腱炎、 ——滑囊炎
急性期最常见的是: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冈上肌肌腱炎、 肩峰下-三角肌锁关节炎。
研究发现常见受损的神经是:腋神经(Chino),臂丛神 经上干(Kingery),肩胛上神经(Tsur)。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三)神经性功能障碍 2、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1)Ⅰ型复合型区域性疼痛综合征(肩手综合征SHS) 发病机制为肩部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伤害性刺激,经感觉神经传
入中枢系统,使患肢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炎症反应,血管痉挛,导致水肿和 疼痛。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一)局部软组织病变因素 3、肩关节半脱位
近期Kim的研究表明,肩关节半脱位与脑卒中后1至3 个月的偏瘫肩痛显著相关,与脑卒中后6个月的偏瘫肩痛无相 关性。
更有研究提出,50%的肩关节半脱位没有发生偏瘫肩痛, 两者不相关的可能的原因是半脱位的严重程度与周围软组织 损伤的范围无关。
关于肩袖损伤: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 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 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
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 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 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
关于肩袖损伤: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一)局部软组织病变因素 2、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病变 50%的偏瘫患者有粘连性关节囊炎,有研究表明,偏瘫肩痛和粘连
性关节囊炎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特性——关节囊的硬度增加,因而这两种 病变互为因果。
脑卒中早期肩关节无痛范围的PROM练习减少挛缩
和粘连,并有效预防肩峰撞击综合征,减少疼痛。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一)局部软组织病变因素
3、肩关节半脱位 脑卒中软瘫期,患者松弛的肩部
肌群、韧带及关节囊不能为肩关节提 供静态和动态稳定性,重力和外力牵 拉都可能使肱骨头相对于关节盂的位 移增加,引起半脱位。其它如肩袖损 伤和肩胛骨升提等也会使半脱位进一 步损害运动控制路径,增加软组织损 伤和偏瘫肩痛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