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史记·商君列传》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说明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史料二说明如果长期不能统一,诸侯混战带来的惨状不知到什么地步为止。 (3)史料三说明商鞅变法取得明显效果,秦国力增强。
问题思考 (1)史料一为什么说“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大诸侯国兼并小诸侯国,最终形成 战国七雄的局面,实现了区域性统一,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2)史料二为什么说“不获统一……惨状将伊于胡底”? 答案 长期战乱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经济遭受破坏。 (3)史料三体现出秦始皇成功统一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经过商鞅变法,秦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风气有较大改进,为统一天下 创造了条件。
1.“治世”和“盛世”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让大多数农民(自耕农)保有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 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秩序安定、矛盾 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治世”或“盛世”。
2.“治世”“盛世”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封建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具体原因 ①前朝末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迫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②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 ③经济上,采取重视发展生产的措施;政治上注意整顿吏治。 ④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互通有无。 ⑤广大劳动人民辛勤的生产活动,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新成果等因素。
答案
归纳总结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 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虽然加强了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 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毁灭了古代许多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共50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共50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材料一: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 大权。周郑双方反目成仇,郑军打败周军,周桓 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 之尊,与诸侯无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战争频繁,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 掌握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就是 其中的例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
材料三:昔者秦始皇帝功德瑕衅(过失), 粲然(明白)在中夏(中国),其法式 (法令、制度)诒(遗留)于后嗣(后代)。
---章太炎《訄书·哀焚书》
材料四:“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 始” ---贾谊《新书·过秦论》
材料五:“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卷八
第一单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历史人物评说的几点基本原则
(一)根本标准: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 的发展. 历史潮流(国家从分裂到统一、社会阶段的向前发展)
是否符合人民愿望。
(二)方法: 1.知世论人 --把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去分析 2.就事论人 --依据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分析 3.评估标准 --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相结合;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高中历史课件-秦始皇

高中历史课件-秦始皇
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 货币、度量衡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 济文化发展 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③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 朝很快灭亡的根本原因。 “焚书坑儒”摧残 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展。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 为的皇帝.(史实—观点)
2、平定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 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影响
●皇帝至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 特征。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
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 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三公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地方:郡县制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
思想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 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
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主要是处理君臣 关系。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 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
A
2、古代把皇帝成为“陛下”,“陛”本 意指宫殿的台阶,后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 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 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B
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
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
3、翻阅《汉书.百官卿表》,对以下两幅图片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6、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A.长江和黄河 B.长江和珠江 C.珠江和闽江 D.珠江和黄河
课后作业!
完成《随堂》第三单元第一课。复习第一、二单元的知识要点。
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国家的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身上。 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在地方推行的是郡县制。
4、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小资料
功过三皇德超五帝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中掌握国家的一切军政大权。
秦 灭 六 国
“远交近攻”
皇帝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太尉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掌管军事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监察百官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铜钱
统一度量衡
意义: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内容: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
①自称皇帝,统揽一切权力
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3)影响:
我国此后历代王朝都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在经济上:
3、在思想文化上:
4、在军事上:
统一文字
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焚书坑儒
影响:第一,他加强了思想统治,有利于当时国家的统一。 第二,它使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了极大地破坏,阻碍了 文化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六经”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
一、对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
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领导独立战争;建立
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建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
贡献
共和国;从行动上捍
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 卫民主
秦统一六国
▪ 结合所学与材料,分析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材料一:秦实行“军功爵”制,“以功劳行田宅”,激励士殊 死奋战,故秦军“勇于公战”,战斗力很强。“齐之技击不可 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秦史》) 材料二:
郑国渠
▪ 结合所学与材料,分析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材料三:“关中土地约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不过十分之三, 财富却占十分之六。”(《史记·食货志》)
对外来干涉
入侵爱尔兰、苏格兰; 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 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
局限
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协;保留黑人奴隶制 治;后期发动侵略战争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二、概括《拿破仑法典》颁布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掌握法国政权时期法制建设的最突出成就。 1.目的:确保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把资产阶级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内容 (1)全力保护资本主义所有制不受侵犯,确立了绝对的个人所有制。 (2)否认封建等级制度及特权,否认人身依附关系,肯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确认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贵族及教会土地的剥夺,不准封建势力反攻倒算。 (4)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5)保证自由买卖和等价交换的原则。 3.影响 (1)法典的颁布调动了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他们成为拿破 仑政权的主要支柱。 (2)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编纂新法典时所参 考的蓝本。

一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PPT课件

一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PPT课件
5、李斯建议焚书的理由是什么?焚的是哪些书? 这个措施的实施会产生什么后果?
四、 天下苦秦
四、 “天下苦秦”
四、 “天下苦秦”
秦始皇画像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 历史功过?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1、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 条件(客观)下,进行具体分 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观),正 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三、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三、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4、上述这些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会有何作用?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 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 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禁之便。臣请史官非 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 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 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 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2、这段材料与什么制度的创立有关?它体现了秦始 皇的什么性格?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
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
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
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
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二、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 “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 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 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 无穷。”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

4、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 评说。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 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 未可轻议。”
3、原因:
1)国力因素:
(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 经济迅速发展,为统一提供条件)
2)民心因素: (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
3)个人因素:
带来无穷灾难,久经战乱的人民渴望统一)
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坚韧刚毅、锐意进取、正确策略、 广纳贤才、善于用人、用人不疑……)
4)根本原因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C 唐朝
D 清朝
《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 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为使“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修筑长城 C 推行郡县制
B 实行三公制
D 推பைடு நூலகம்科举制
C
1、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秦始皇是如何统一全国 的,分析其中时代趋势与个人作用的辩证关系。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 秦国第34代君主 赵正 9年孤独生活 13岁即位(前247年) 22岁亲政(前239年) 统一全国(前221年) 第四次巡游病死(前210年)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
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李贽
参考答案
在政治上:创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 九卿制;(建设交通网道)。 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在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在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ppt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ppt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经济方面: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密切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促进了商品生产 有利于加强国家统一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统一度量衡
衡:重量单位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齐 燕

韩赵魏
军事方面:
秦已并天下,乃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 逐戎狄,收河南;筑 长城,因地形,用制 险塞,起临洮,至辽 东,延袤万余里。 蒙恬列传 南征百越,设置四郡 ——《史记· 》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文化方面
政治方面: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确定皇帝称号,皇权至高无上
在中央
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在地方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
皇帝 丞 相
太 尉 三公
御史 大夫
奉 郎 卫 廷 典 宗 治 少 太 常 中 尉 尉 客 正 粟 府 仆 令 内 九 卿 史
地方建立郡县制
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东
全长一万多华里
临洮
文化方面:
统一文字
——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 化认同,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巩 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三、秦始皇的暴政: 暴政
1、焚书坑儒:
2、急建长城: 3、大兴土木:
激化阶级矛盾
引发农民起义
4、刑法严酷:
5、赋税沉重:
嬴政(前259—前210) 秦国第34代君主 赵政 9年孤独生活 13岁即位(前247年) 22岁亲政(前239年) 统一全国(前221年) 第五次巡游病死(前210年) 秦始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 评说。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 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 未可轻议。” 问:1)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你能够得出哪些重要的历 史信息? 1)表面信息: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颁布统一的秦律, 为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深层信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具有绝对的最高权 威,人们只能对其歌功颂德,而不能对他的过失进行评价。
3、原因:
1)国力因素:
2)民心因素: 3)个人因素:
(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
经济迅速发展,为统一提供条件)
(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 带来无穷灾难,久经战乱的人民渴望统一)
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坚韧刚毅、锐意进取、正确策略、 广纳贤才、善于用人、用人不疑……)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原因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 思想 文化 经济 交通 措施 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 统一度量衡、货币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 影响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 促进文化发展 思想控制,摧残文化 促进经济交流 促进交通发展 巩固统一 奠定基本疆域
4、刑法严酷:
5、赋税沉重:
前209年 秦末农民战争
前221年统一 —— 前207年 秦亡
平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 官方书体?
《全球通史》说:“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的改革之一是 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 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项“重要的改革”始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清朝
5、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①统一中国,结束了数百年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 度量衡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③“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 展. ④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很 快灭亡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 皇帝.(史实—观点)
一、秦统一六国
1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①先灭弱韩: ②离间灭赵:
③水灌灭魏:
④王翦灭楚: ⑤北灭燕国: ⑥完胜灭齐: (特点:先弱后强、先近后远)
屈原
“远交近攻”
燕 赵 齐


韩 楚
2、疆域四至
东到大海, 西到陇西, 南达南海, 北到长城一带
大一统帝国
北方少数民族威胁, 长城已连接扩建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 ——核心特征 ——行政、军事、监察 ——强干弱枝 (中央集权)
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形成了中国的基本政
治模式,延续至今,对中国有及其深远的影响。
三、秦始皇的:
1、焚书坑儒:
暴政
2、徭役无度
(长城):
3、大兴土木:
2、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 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参考答案
在政治上:创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 九卿制;(建设交通网道)。 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在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在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 取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奠基人。
3、秦朝长城
秦汉长城: 时间:秦始皇统一 后至汉武帝 长度: 西——甘肃敦煌 东——辽东碣石 长达6000KM以上 评价:代表当时 军事 工程建筑技 术水平的杰作; 也是秦汉王朝 强大国力的体现
全长一万多华里
辽东
临洮
3、秦朝长城 后人对秦始皇征役修筑长城褒贬不一: 材料一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 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长城》 材料二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 及尧阶三尺高。 ——(唐)汪遵《长城》 材料三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 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清)赵翼 问: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上述三位诗人的不同观点。 1)胡曾认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滥用民力,使百姓苦不堪言,是秦朝 灭亡的主要原因。汪遵高度评价了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历史功绩。赵 翼认为秦修筑长城给当时带来巨大灾难,但给后世留下无穷好处。
4、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 说。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 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 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 未可轻议。” 问:2)你怎样看待晋朝人和当朝人对秦始皇的评价? 2)他们的评价都有偏颇之处。晋朝人只看到了秦始皇的暴政, 当朝人只强调了秦始皇的功绩。
A
《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 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为使“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修筑长城
C 推行郡县制
B 实行三公制
D 推行科举制
C
1、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秦始皇是如何统一全国 的,分析其中时代趋势与个人作用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统一的原因(主观、客观)。 统一的史实包括: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 征百越。 时代的发展趋势造就了英雄人物;英雄人物 的作用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英雄人物顺应历史 的趋势就会推动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造就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秦始皇的措施客观上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 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 秦国第34代君主 赵正 9年孤独生活 13岁即位(前247年) 22岁亲政(前239年) 统一全国(前221年) 第四次巡游病死(前210年)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
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李贽
秦始皇
创建制度——智慧的君主 全面统一——远见的君主 知错就改——理智的君主 焚书酷刑——残暴的君主 大兴土木——贪婪的君主
6、去西安旅游的人可能会知道当地流行的一句话:“翻身不忘共 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它体现了秦始皇对西安旅游及西安经济 发展所起的作用。现在请你设计一套(四枚)邮票,力求多元展现 秦朝的面貌及对后世的影响。(要求:说明邮票的主题内容及简要 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