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

合集下载

土壤污染与修复PPT课件

土壤污染与修复PPT课件

第一节 土壤污染
二、土壤污染物和污染源 1、土壤污染物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可以把土壤污染物大致分为无机
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1)无机污染物 包括可能对生物有危害的元素和化合物,主要是重金
属、放射性物质。营养物质和其他无机物质等。重 金属如Hg、Cd、Cr、Pb、As、Zn、Cu、Co、Ni、 Se、Sn、Ti、Ba等;放射性元素主要指Se、U、Sr 等;营养物质主要指N、P、S、B等,其他物质包括 氟、酸、碱、盐等。
溉,污染物随之进入了土壤; 其次,工业“三废”、生活“三废”直接进入
土壤,而且,长期以来,土壤就是各类废弃 物的处理场所,这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原 因; 再次,大气、水体等环境中的污染物可通过各 种途径进入土壤,形成二次污染。
第一节 土壤污染
三、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 根据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土壤污染主要可
第二节 土壤有机污染与修复
一、有机农药 3、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 农药在土壤中的持续性常用半衰期和残留期来表示。 半衰期是指附着于土壤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
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残留期是指土壤中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
75%~100%所需要的时间。 有机氯类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期最长,一般有数年之久;
第二节 土壤有机污染与修复
一、有机农药 1、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3)生物降解 土壤中农药的微生物分解作用是农药在土壤中
降解的最重要途径。凡影响土壤微生物正常 活动的因素如温度、含水量、通透性、养分 含量和pH等,都能影响农药的降解过程。另 外,农药的性质对其降解也有很大关系,一 般含羟基、羧基、氨基、硝基等集团的农药 都易于生物降解。
土壤污染与修 复
内容
土壤污染 土壤有机污染与修复 土壤有机污染与修复

微生物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的修复研究

微生物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的修复研究

微生物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的修复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有机污染物是主要的污染来源之一。

有机污染物的积累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寻找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生物修复技术,在修复有机污染土壤中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微生物具有较高的代谢能力和适应性,能够通过降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在微生物修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株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微生物菌株应当具有对目标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特性。

另一方面,菌株应当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土壤环境中生长繁殖。

当前研究表明,厌氧菌和好氧菌的联合应用能够提高修复效果。

厌氧菌可以在低氧环境中降解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而好氧菌则更适合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降解有机污染物。

除了微生物菌株的选择外,修复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也是需要关注的。

土壤温度、土壤酸碱度、湿度以及氧气供应都会对微生物菌株的生长和代谢产生影响。

因此,在微生物修复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调节,以确保微生物活动的最佳状态。

此外,多种修复技术的组合也是提高修复效果的重要手段。

例如,生物堆肥技术可以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同时还能促进土壤的肥力提高。

而植物修复技术则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转运和分解能力来修复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修复技术,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此外,在微生物修复工程中需要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通常采用野外监测、室内模拟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评估修复效果和微生物的活性。

这些评估手段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监测修复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监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程度,为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微生物修复是一种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有机污染物修复方法。

在微生物修复过程中,正确选择菌株、关注环境因素、采用多种修复技术的组合,并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将能够取得卓越的修复效果,有助于解决土壤有机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环境污染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然而,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与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包括其原理、应用和挑战。

一、微生物修复的原理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和转化污染物,从而净化环境。

微生物修复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生物降解: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烃类、农药和有机溶剂等。

它们通过分泌各种酶来催化降解反应,将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2. 生物吸附:微生物表面的菌丝和胞外多糖可以吸附重金属和溶解性无机盐等无机污染物。

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也可以导致沉淀和吸附,从而将污染物纳入其细胞内。

3. 生物转化:微生物可以将某些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从而减少环境中的氮污染。

二、微生物修复的应用微生物修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污染场景,包括土壤、水体和空气等。

以下是微生物修复应用的几个典型示例:1. 土壤修复: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来修复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采用土壤堆和生物堆的方法,通过调节温湿度和添加适宜的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地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和农药残留。

2. 水体修复:微生物修复在水体污染治理中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微生物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通过构建湿地等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实现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去除和水质的净化。

3. 空气修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污染可以通过微生物修复进行治理。

典型的应用包括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利用微生物降解和吸附颗粒物中的重金属等。

三、微生物修复面临的挑战尽管微生物修复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具有巨大潜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微生物修复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1. 微生物选择:不同的污染物需要特定的微生物菌种进行修复。

因此,合适的菌种的选择和引入是微生物修复成功的关键。

2. 修复效果评估:如何准确评估微生物修复的效果是一个重要问题。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修复技术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修复技术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修复技术姓名:吕杰学号:20093606摘要:日前,由于工业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生活废弃物和农用地膜的污染。

使得我们的土地污染日益严重,资源严重缺乏不足。

因此,为了加大土壤环境的报复和治理力度,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如现代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已开始走向土壤环境治理的行列。

关键字:修复技术,微生物,生物化学机理,污染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1.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危害天然土壤具有纯自然属性。

人类最初开垦土地,主要是从中索取更多的生物量。

在所开垦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时,人们就向农田补充一些物质——肥料。

在获得新肥力的同时,农田也受到了污染。

譬如,施用人畜粪尿作肥料,可保持农田良好的生产性能,但病人的病原菌也可引起土壤的微生物污染。

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施入农田的农药和化肥不断增加,土壤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

目前,有杀虫效果的化合物已超过 6 万种,大量使用的农药也有 50 余种。

有机污染物具有持久性和对人体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物不仅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而且它还会通过食物链进行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污染土壤修复中,微生物与物理修复相比具有非破坏性,经济性,安全性的优点,使其成为有前途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一。

2微生物修复机制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早在上一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了。

即是人为地利用和加强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其代谢产物降解和富集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恢复被污染环境的生产价值或景观价值的一个受控和自发进行的生物学过程。

在自然修复的过程中,利用土著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但需要以下条件:1.有充分和稳定的地下水流;2.有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3.有缓冲pH的能力;4.有使代谢能够进行的电子受体。

如果缺少一项条件,将会影响微生物修复的速率和程度。

[1]对于外来化合物,如果污染新近发生,很少会有土著微生物能降解它们,所以需要加入有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引言概述:土壤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项重大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不断增加,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主要依赖于物理化学处理,以去除或稀释污染物质。

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探讨其原理、应用和前景。

正文内容:1.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1.1微生物降解机制1.2微生物促进污染物转化的作用1.3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2.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2.1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2.1.1原位微生物增殖技术2.1.2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2.2有机污染物修复2.2.1微生物吸附技术2.2.2微生物降解技术2.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2.3.1微生物吸附技术2.3.2微生物沉淀技术3.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因素3.1适宜的微生物菌株选择3.2适宜的环境条件3.3适宜的修复流程和操作方式4.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挑战与进展4.1微生物菌株选择与改良4.2修复效率与速度的提升4.3创新修复技术的研究5.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前景与应用前景5.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友好5.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3与其他修复技术的结合应用总结: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降解和转化污染物质,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恢复土壤的生态系统功能,并减轻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

微生物修复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微生物菌株选择与改良、修复效率与速度提升等。

未来,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微生物修复技术有望在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目标做出贡献。

微生物对土壤污染物的降解与修复

微生物对土壤污染物的降解与修复

微生物对土壤污染物的降解与修复近年来,由于人类不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土壤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污染土壤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化学物质及有毒物质的排放及堆积。

这种情况对环境和人类的生存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寻找高效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法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技术是当今解决土壤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

一. 微生物降解及修复的原理微生物降解是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或有毒物质来促进它们的降解和保护土壤。

微生物降解和修复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有机物质的特性,将有机污染物分解成CO2和水,从而有效降低土壤的污染度。

微生物降解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即吸附、解吸、生物降解和代谢。

微生物也可以在土壤中修复严重的污染。

修复的机理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或特定酶的作用,将污染物转变成一些无毒、无害的物质。

这个过程也叫修复。

二. 微生物降解及修复的类型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修复土壤污染,具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和生态友好的特点。

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按照微生物处理的场所和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原位微生物降解:利用土壤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降解和修复。

2. 微生物生物增强:增加土壤中有效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促进污染物的降解。

3. 浸泡法:将微生物溶液浸入到已超过环保标准的土壤中,使微生物渗入这些砂土中,降解有害物质。

4. 渗漏壁方法:在污染土壤的周围建造含有微生物或包含微生物的固体材料的墙壁。

三. 微生物降解及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技术有以下的优点和缺点:1. 优点:(1) 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技术是一项生态友好的技术,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新的污染物。

(2) 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技术是一种成本低廉的修复方法。

(3) 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技术是一种能够彻底去除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措施。

2. 缺点:(1) 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时间较长,有时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将有机污染物分解完毕。

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领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环境中,微生物具有吸附、降解、转化等重要功能,可以对各种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和清除,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一是土壤环境的修复,二是水环境的修复。

第二章: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土壤是支撑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如果土壤受到了污染,那么它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生命危害。

土壤污染物通常可以分为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两大类。

这些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较慢,且能够积累,会给人们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生物修复可以将污染物转化为形式更简单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菌剂添加、土壤修复及微生物漏斗三种方式。

微生物菌剂添加是将适于生长的微生物添加到污染土壤中,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土壤污染物得到了有效降解。

同时还有环境利用微生物菌种的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中,微生物漏斗技术是比较常采取的一种方法,主要利用通气性好的地下生物反应器,将微生物添加进入,通过反应器生长与降解环节,可以有效的修复土壤污染,净化环境。

其次,岩土微生物算是一种以当前研究的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通过对岩土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代谢活性以及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生物修复提供更多的依据和策略。

第三章:水环境修复技术水污染是世界面临的重要环保问题之一。

水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细菌、重金属等,能够对水产养殖、人畜健康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领域中有很大的潜力。

微生物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人工增强微生物分解、细菌介导的水体分解和吸附材料等。

人工增强微生物分解,一般是在受污染的水体中添加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降解水体中的污染有机物质。

细菌介导的水体分解技术,则是通过添加某些细菌,促进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PPT课件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PPT课件
• 动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蚯蚓养殖和线虫控制两种方式。蚯蚓养殖是指利用蚯蚓 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线虫控制是指利 用一些寄生线虫来控制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其对土壤的危害。
• 动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包括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但动物修复技术的 缺点是处理周期较长,且对某些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成熟度
某些生物修复技术仍处于 研究阶段,技术成熟度有 待提高。
影响因素多
生物修复效果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污染物特性、 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
03 生物修复技术应用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 来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使 土壤环境得到净化和修复的过程。
政府应加大对生物修复技术的政策支 持和资金投入,促进技术的研发和应 用。
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生物修复技术的评价体系,制定 相关标准和方法,规范技术的实际应 用。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生物修复 技术的整体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包括处理效果好、适用范 围广、对环境影响小等。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缺 点是处理周期较长,且对某些重金属污染土壤的 处理效果不佳。
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 种方式。原位修复是在污染场地就地处理,而异 位修复是将污染土壤转运至集中处理场地进行修 复。
微生物修复技术适用于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 和农药污染等多种类型的土壤修复。其中,有机 物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利用土壤动物(如蚯蚓)对污染物 的抗性和净化能力,实现污染土壤 的治理和生态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地球上最耐辐射的 的生物,耐受的辐 射剂量150万拉德, 是人类耐受10003000倍
影响因素
营养物质
• 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一般利用有机污染物做为碳源,但 是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其自身增长的生物质,还需要 其他营养元素。 • 典型的细菌细胞组成为:50%C、14%N、3%P、2%K、 1%S、0.2%Fe、0.5%Ca、Mg、Cl。
影响因素
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 一种或多种微生物为其他微生物提供B族维生素、氨基酸 及其它生长因素。 • 一种微生物将目标化合物分解成一种或几种中间有机物, 第二种微生物继续分解中间产物。 • 一种微生物通过共代谢作用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转化,形 成中间产物不能被其进一步降解,只有在其他微生物的作 用下才能得到彻底分解。 • 一种微生物分解目标化合物形成有毒中间产物,使分解 率下降,其他微生物则可能以这种有毒中间产物作为碳源 加以利用。
影响因素
其他影响因素
• 修复工程的现场气象因素,如风速、常年风向、大气湿度 和降水情况等。 • 水文地质因素,如不渗水层与含水层的深度、地下水位 (要考虑季节因素)和地下水流类型与特点、地面冻土深度以 及洪水频度等等,都对一个修复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强化法
• 生物强化(bioaugmentation)
影响因素
污染物的性质
• 对于微生物修复技术,污染物的可降解性是关键。 • 污染物对生物的毒性以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的毒性,也是决 定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否适用的关键。 • 污染物的其它性质,也很重要。如污染物的挥发性,如果 一个化学物质挥发性太高,往往挥发部分就大于降解部分, 造成污染从土壤迁移到大气中,而并非降解。 • 另外,微生物往往只能利用土壤溶液溶解态的污染物。
•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对微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研究, 并完成了一些实际的处理工程,结果表明这种技术是有效的、 可行的。
• 80年代以后基础研究的成果被应用于大范围的污染治理, 并取得了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成功,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治理技术。
微生物修复的发展历史
• 美国环境保护局在阿拉斯加Exxon Vadez 石油泄漏的生物 修复项目中,短时间内消除了污染,改善了环境,为生物修 复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例证。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回收气处理
回收井
石油污染生物通风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 有机污染物生物通气的应用性
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三氯乙烯 甲苯 苯 PCBs 氯仿 四氯乙烯 酚 三氯乙烷 评价 中 好 好 差 中 差 好 中 9 10 11 12 13 14 15 化合物 乙苯 二甲苯 二氯甲烷 二氯乙烯 氯乙烯 二氯乙烷 氯苯 评价 好 好 中 中 中 中 中
• 指在生物处理体系中投加具体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来改 善原有处理体系的处理效果,如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除去。
• 微生物的来源:原有体系的生物强化、外源微生物
• 前提:获得高效作用于目标降解物的菌种。 • 微生物强化的方法
• 用目标降解物驯化、诱导、富集、筛选和培养达到一定 数量。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影响因素
环境条件
• 土壤颗粒物的性质:有机质及粘土含量等。 • 有机质含量及结构决定着微生物的吸附特性,从而决定生 物降解的可利用性。 • 介质条件:酸碱度、温度、湿度、孔隙率等。 • 生物降解必须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进行,湿度过大或过小 都会影响生物降解的进程,于酸碱度和温度相比,具有较大 的可调性。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冲淋法(bioflooding)
• 该方法大多用在各种石油烃类污染的治理中使用,改进
后也能用于处理氯代脂肪烃溶剂,如加入甲烷和氧,促进 甲烷营养菌降解三氯乙烯和少量的氯乙烯。 • 将含有氧和营养物的水补充到亚表层,促进土壤和地下 水中的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概述
自然修复(利用土著微生物)的环境条件
•有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 • 有缓冲pH的能力 • 有使代谢能够进行的电子受体 • 如果缺少一项条件,将会影响微生物修复的速率和程度。 特别是对于外来化合物,如果污染新进发生,很少会有土著 微生物能降解它们,所需要加入有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通气法(bioventing)
• 主要用于修复挥发性有机污染的地下水水层上部通气层 的土壤。
• 这种处理要求土壤具有多孔结构以利于微生物的快速生 长。另外,污染物应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才适合于通过真空 抽提加以去除。 • 生物通气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影响氧和营养物迁移的土 壤结构,不适的土壤结构会使氧和营养物在到达污染区之 前被消耗。
堆肥法(composting)
• 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传统技术,同于受石油、洗涤剂、多 氯烃、农药等污染土壤的修复处理。 • 将污染土壤和水(达到至少35%含水量)、营养物、泥炭、 稻草和动物肥料混合后,使用机械或压气系统充氧,同时以 石灰调节pH。
堆肥法(composting)
异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概述
修复中的微生物
• 细菌:好氧细菌、厌氧细菌、兼氧细菌 • 细菌可以在污染条件下,不断适应环境,产生降解能力。 如通过特定酶的诱导和抑制产生基因突变,通过质粒转移 获得利用特定污染物的能力。 • 真菌:软腐菌、褐色菌、白腐菌 • 真菌对于一些大分子化合物表现出很强的降解能力,它 们都以降解木质素而著称。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概述
微生物修复机理
• 共代谢(co-metabolism)
• 对于一些污染物,微生物虽然可以降解他们,但却不能 利用该污染物作为碳源合成自身生长所需要的有机质,因 此需要另外的生长基质维持自身的生长。
• 矿化作用(mineralization) • 指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H2O、CO2和简单 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是彻底的生物降解(终极降解),可 从根本上清除有毒物质的环境污染。实质都是酶促反应。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土地耕作法(land farming)
• 是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耕犁处理。
• 在处理过程中施加肥料、灌溉、石灰,从而尽可能的为
微生物代谢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有充足的营养、水
分和适宜的pH,保证生物降解在土壤的各个层面上都能发 生。
石油污染土地耕作法
异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概述
Pseudomonas putida 恶臭假单胞菌 KT2440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 修复中潜力巨大, 该菌株甚至还能促 进植物生长并具有 抗植物病害作用 Dehalococcoides ethenogenes 清除有机溶剂造 成的污染
Alcanivorax borkumensis 应用于海洋 石油消除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概述
• 原位生物修复(in-situ bioremediation) • 污染在原地点进行,不挖出或抽取需要修复的土壤及地
下水,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利用生物通气、生物冲淋等
一些方式进行。 • 异位生物修复(ex-situ bioremedation) • 需要挖掘土壤或抽取地下水,将污染物移动到邻近地点 或反应器内进行。显然,这用处理更好控制,结果容易预 料,技术难度较低,但投资成本较大。 • 可以通过土壤堆、泥浆反应器和厌氧处理。
第三章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
• 微生物修复的发展历史
• 微生物修复概述 • 影响因素 • 原(异)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 微生物修复的优缺点 • 研究趋势及发展
微生物修复的发展历史
• 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已有几 十年的历史,而将微生物降解技术有意识地大规模地应用于 受污染的土壤治理仅仅是十几年的事。
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培养法(bioculture)
• 定期的向污染环境投加H2O2和营养物,以满足污染环境 中已经存在的降解菌的需要,使微生物把污染环境中的污 染物彻底矿化成CO2和H2O。
投菌法(landing farming)
• 直接向污染的环境中接入外源的污染降解菌,同时提供 这些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
• 基因工程菌 • 利用降解质粒的相容性,把能够降解不同有害的质粒组 合到1个菌种中,组建一个多质粒的新菌种。 • 可采用质粒分子育种,即在选择压力的条件下,在恒化 器内混合培养,使微生物发生质粒相互作用和传递,缩短 了自然进化所需的时间,以达到加速培养新菌种的目的。
• 降解性质粒DNA体外重组,是再体外对生物大分子DNA 进行剪切加工,将不同来源的DNA重新接连,转移到受体 细胞中,通过表达复制,是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Caulobacter crescentus新月柄杆

应用于低营养水 环境的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概述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帮助转化铀和其 它一些放射性金 属物质
Desulfovibrio vulgaris 帮助修复铀和铬 等重金属污染
Shewanella oneidensis 去除铬、铀等环 境有毒金属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概述
生物修复中的基本概念
• 生物刺激(biostimulation) • 满足土著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条件,诸如提供电子受 体、供体,氧以及营养物质等。 • 生物强化(bioaugmentation) • 需要不断地向污染环境投入外源微生物、酶、其他生长基 质或氮、磷无机盐。
微生物修复概述
环境微生物修复
• 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 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 • 它包括自然和人为控制条件下的污染物降解或无害化过 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