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精品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设备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

一、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设备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一)、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单频网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规格型号:KFSJ-VI-805)1、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符合国标(GB 20600-2006)、并且可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支持基于卫星传输的单频网)的采购技术规范,并用于出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2、参照标准GB 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T 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28434-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4433-1993 《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GD/J 066-2015 《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D/J 067-2015 《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3、技术参数要求3.1一般要求3.1.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要求如下:a)环境温度4正常工作:5℃~45℃;允许工作:0℃~50℃;b)相对湿度正常工作:≤90%(20℃);允许工作:≤95%(无结露);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3.1.2工作电压a)电压幅度:176V~264V AC。
b)电源频率:50Hz±1Hz。
3.2接口要求a)数据输入采用ASI接口,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75Ω;b)10MHz时钟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50Ω,AC耦合,600mV≤VP-P≤900mV;c)1pps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TTL电平,输入阻抗为50Ω;d)射频输出采用SMA或BNC或N型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Ω;e)监测输出采用SMA或BNC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Ω;f)遥控、监控接口采用RS232或RS485或RJ45,其中RS232采用DB9接头,阳型;RS485采用DB9接头。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
法
一、技术要求:
1.发射机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标准;
2.发射机应当满足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发射要求;
3.发射机应当具有稳定可靠的发射性能,能够保证信号源的完整传输;
4.发射机应当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
5.发射机应当具有灵活的控制和调试功能,满足维护管理和运行需要。
二、测量方法:
1.发射机输出功率的测量应采用无线电测量法,具体方法可参照国家
现行的电视广播发射机功率测量标准;
2.发射机频率的测量应采用高稳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等测量设备,具
体方法可参照国家现行的电视广播发射机频率测量标准;
3.发射机调制度的测量应采用示波器及相关测量设备进行调试和测量,具体方法可参照国家现行的电视广播发射机调制度测量标准;
4.发射机误码率的测量应采用数字干扰分析仪等相关设备进行测量,
具体方法可参照国家现行的电视广播发射机误码率测量标准。
以上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简介。
具
体详细内容请参照国家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
浅析数字电视发射机测量指标

浅析数字电视发射机测量指标随着数字电视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单纯满足收看数字电视节目而是越来越重视数字电视的质量,数字电视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发射机指标是否达到正常标准。
因此对数字电视发射机指标进行了解显得非常重要。
一、带肩比带肩比是数字电视发射机重要指标之一,它是用来描述发射机功放的线性指标。
数字发射机在一个8MHz射频带宽内,采用OFDM多载波的调制方式,载波信号经过放大器后在频道外的互调产物为连续频谱,这时频道外连续频谱在频道附近会产生“肩”部效应,这就是常说的带肩。
带肩比是指:信号的中心频点功率值与偏离信号中心的载波外的某点功率的比值。
每个电视频道采用8MHz带宽, 带肩比规定:信号频率中心的功率与偏离中心±4.2MHz处的功率比值。
数字发射机采用OFDM多载波的调制方式,信号的峰均比非常高,对发射机功放的线性要求也就比较高,功放线性越好,带肩比也就越高,数字电视发射机实际测试过程中带肩比一般要求≥36dB。
数字电视发射机中,功放是其主要的非线性器件,其效率和线性是一对矛盾。
通常为了提高功放效率,功放会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
这种非线性将会造成信号的畸变,使信号的输出频谱发生变化,产生带内、外干扰,反映在频谱上就是带肩比较差。
要提高带肩比有功率回退和非线性校正两种办法。
但是为了满足非线性失真指标,采用功率回退的办法,操作上不现实,功率回退会增加功放管数量,降低发射机的效率,发射机的性价比也就不高。
目前较多的使用非线性校正技术来提高功放的线性指标。
功放的非线性预校正技术包括前馈法、反馈法与预失真方法, 其中数字基带预失真由于其实现简单、灵活,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种校正方式。
图一:-4.2MHz带肩图图二:+4.2MHz带肩图二、调制误码率(MER)MER是对叠加在数字调制信号上的失真的对数测量结果。
MER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载噪比、突发脉冲、各种失真以及偏移量对信号造成的损伤。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测试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测试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测试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你想啊,这地面数字电视,就好比是咱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咱每天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看着那清晰的画面,听着那清楚的声音,多惬意呀!可这背后,可少不了那测试发射机的功劳嘞!那这测试发射机的技术要求得有多高呀?就像一个厉害的大厨,得把各种食材和调料搭配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这测试发射机也得各方面都过硬才行呢!比如说它的功率,得足够强大吧,不然信号怎么能传得远、传得稳呢?还有它的频率稳定性,总不能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那咱看电视不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啦?那怎么去测量这些要求达不达标呢?这就像是给它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
要看看它发出的信号强度够不够,就像咱量体温看有没有发烧一样。
还要检查它的频谱纯度,可不能有杂七杂八的信号混在里面,不然电视画面不就花啦?这测量方法可得仔细着点,不能有丝毫马虎。
就跟咱给宝贝东西称重一样,得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呢!而且还得用各种专业的仪器和设备,这可都是科技的力量呀!你说要是这测试发射机技术不过关,那咱看电视不就受影响啦?画面模糊、声音卡顿,那多闹心呀!所以说呀,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可太重要啦,就跟咱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得稳稳当当的。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些严格的要求和方法,那数字电视的发展能这么快吗?能有现在这么好的观看体验吗?那肯定不能呀!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测试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它们可是背后的大功臣呢!咱平时享受着清晰的电视节目,可能都没意识到这背后有这么多复杂的技术和工作呢。
这就好比咱每天走在路上,觉得路很平坦,却不知道修路工人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
总之呢,这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测试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那是相当重要啊!它们保证了咱能看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让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享受,也得给那些默默付出的技术人员点个赞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设备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

一、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设备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一)、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单频网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规格型号:KFSJ-VI-805)1、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符合国标(GB 20600-2006)、并且可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支持基于卫星传输的单频网)的采购技术规范,并用于出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2、参照标准GB 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T 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28434-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4433-1993 《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GD/J 066-2015 《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D/J 067-2015 《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3、技术参数要求3.1一般要求3.1.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要求如下:a) 环境温度4正常工作:5℃~45℃;允许工作:0℃~50℃;b) 相对湿度正常工作:≤90%(20℃);允许工作:≤95%(无结露);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3.1.2工作电压a) 电压幅度:176V~264V AC。
b) 电源频率:50Hz±1Hz。
3.2接口要求a) 数据输入采用ASI接口,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75Ω;b) 10MHz时钟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50Ω,AC耦合,600mV≤VP-P≤900mV;c) 1pps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TTL电平,输入阻抗为50Ω;d) 射频输出采用SMA或BNC或N型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Ω;e) 监测输出采用SMA或BNC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Ω;f) 遥控、监控接口采用RS232或RS485或RJ45,其中RS232采用DB9接头,阳型;RS485采用DB9接头。
最新-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分析 精品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分析摘要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是保证电视画面质量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检测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一些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检测条件,希望对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电视画面;质量;稳定性电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需求。
为了保证电视画面的质量,避免出现雪花的现象,现已将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应用于电视机中。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测,根据相应的技术检测指标,对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进行调整,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以此保证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的稳定性,保证电视画面的质量。
1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近几年,我国广电总局为了保证电视信号的稳定性,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电视接收环境,保证电视画面的质量及稳定性,逐渐推出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并且加大应用力度。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与传统模拟电视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点非常多,如容量大、可靠性高、安全性高、覆盖率广以及兼容性强等[1]。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主要是由码流复用器、信号接收机、天馈系统、加密器、信源编码器、管理软件单元和单频网适配器等构成,并且可以在不同运行模式的基础之上对电视信号接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保证电视信号的稳定性。
2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检测指标检测是保证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是根据检测的数据对该项技术的应用状态进行实施掌握,为后期的维护和调整提供相对相应的参考。
但是,在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检测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相应的技术检测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21调制误差率。
调制误差率调制误差率是衡量发射机输出信号质量的根本指标,误差矢量由发射机的噪声引入,如本振的相位噪声、功放的热噪声,等等。
在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检测的过程中,若是误差矢量相对较小的话,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输出信号的质量就会越稳定[2]。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介绍及调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广播与电视
文章编号:16744578(2018)05007703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介绍及调试
樊菊萍
(山西广播电视无线管理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摘 要:本文对地面数字电视概况、技术特点及系统组成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我台实际使用的 数字电视发射机原理及应用中的调试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调试 中图分类号:TN948.53 文献标识码:A
1 地面数字电视的技术特点
1)支持单频网组网工作,可以有效扩大覆盖面 积。
2)在一个模拟电视频道内可以传送多套电视 广播节目,以 64QAM调制为例,单位频谱利用率可 达 6bt/Hz,有效的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3)为了达到便携接收、固定接收和高速移动接 收的目的,提高抗多普勒频移、抗多径干扰的能力, 采用了先进的前向纠错(FEC)技术。
在多部发射机共用一副发射天线时,需要在发 射机和天馈线之间增加多频道合成器(多工器),我 台两部数字发射机即使用多工器共用一部天线发 射。
补点器起到补充覆盖的作用。地面数字电视信 号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在覆盖区域内会存在阴影区; 采用同频转发设备,定向补充覆盖,来弥补覆盖不到 的区域。
4)发射辅助设备包括发电机、稳压器及机房监 控系统等。
数字电视技术主要分为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 字电视(DVB-S;DVB-S2)和有线数字电视(DVB -C;DVB-C2)三种。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 1)美国 是 ATSC、ATSC-H/M 标准 2)欧洲 是 DVB-T/H、DVB-T2标准 3)中国采用的是 DTMB-A、DTMB标准 4)日本采用的是 ISDB-T标准 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有 T-DMB、CMMB、DAB 三种形式。
01--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技术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技术数字电视发射机一般由激励器、功放、合成单元、输出滤波器、监控单元组成。
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测试是以GB/T 28435-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28436-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Y/T229.4《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为依据,主要进行发射机功能和射频指标的测试。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系统示意图见图1所示。
图1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系统示意图一基本术语1.1 激励器将TS流输入信号按照GB 20600的规定进行信道编码调制输出射频信号的设备。
1.2 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激励器输出的射频小功率信号放大到发射机标称功率的设备。
一般分为预放、分配、放大模块、功率合成等几个部分。
1.3 频谱模板表征信号频谱容差范围的标准频谱曲线。
一般用具有典型意义的频点所对应的相对电平值表示。
1.4 调制误差率调制信号理想符号矢量幅度平方和与符号误差矢量幅度平方和的比值,单位为dB。
1.5 带肩偏离中心频率某一规定值的带外频率点平均功率相对于中心频率点的变化量,单位为dB。
1.6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带内信号各频点平均功率相对于中心频率的幅度变化量,单位为dB。
1.7 带外杂散带外泄漏信号功率与带内数字信号功率的比值,单位为dB。
二、数字电视发射机相关性能2.1 接口要求数字电视发射机的TS流输入采用ASI格式,物理接口为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75Ω;10MHz时钟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50Ω(10MHz时钟为正弦波,规定峰峰值>600mV);1pps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TTL电平,输入阻抗为50Ω;监测输出采用SMA或BNC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Ω;发射机输出接口根据功率等级可以选择L16、L27、Φ40、Φ80、120等物理接口(优先选用GB/T 12566中推荐的连接器型号),输出阻抗为50Ω;发射机应具有远程控制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振监测输出
RF信号
激励器
功率放大器
输出滤波器
RF信号输出
监控系统
RF监测输出
RF监测输出
遥控接口 监控接口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构成原理框图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构成原理
❖ 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射机的主要部件及特点 (1)激励器
激励器主要将PMS输入信号按照GY/T 220.1-2006 的规定进行编码调制,并进行线性和非线性预校正, 然后输出射频信号。它是发射机的核心部分,发射机 的绝大部分技术指标由激励器决定 。
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1 工作频率
2 频率调整步长
多频网模式 单频网模式
3
频率稳定度 (3个月)
4 频率准确度
采用内部参考源
采用外接参考源 多频网模式 单频网模式
5 本振相位噪声
指标 应符合GB/T 14433-1993有关UHF 频段规定
≤1kHz ≤1Hz
≤110-7
≤110-10 ±100Hz
±1Hz ≤-85dBc/Hz @1kHz ≤-95dBc/Hz @10kHz ≤-110dBc/Hz @100kHz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构成原理
❖ 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射机的基本要求
(1)功率放大器应有足够高的功率增益;
(2)功率放大器具有高线性、宽动态范围,即数字调 制信号在动态峰值范围内时,发射机仍有良好的线性;
(3)发射机应有足够高的频率精度和频率稳定度,较 低的相位噪声,以保证被传输信号具有尽可能低的误码 率和信杂比; (4)发射机的末级功放应能在平均功率比峰值功率低 得多的情况下高效率应用。
概述
❖ 编制目的
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射机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 核心,是移动多媒体广播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射机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 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射机性能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的 覆盖效果。起草小组在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射 机试验、测试的基础上 ,吸收了运营、生产、科 研等各方面的建议,根据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 实际应用情况,编制了该暂行技术文件。
该文件适用于符合GY/T 220.1-2006的8MHz带宽、 不同功率等级的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的 设计、生产、验收、运行和维护。
暂行技术文件
主要内容
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接口要求 功能要求 性能要求
测量方法
工作模式 本振性能 频谱特性 调制误差率 输出功率 峰值平均功率比 带外杂散 单频网延时调整范围
概述
❖ 任务来源
本技术文件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下达的广技 监字[2008]139号文《广电总局科技司关于制定移 动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的通知》,由国家广电总 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和无线电台管理局负责编制。
概述
❖ 为了配合上述标准的实施,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配 套标准(暂行技术文件)。
❖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 法》暂行技术文件的制定和发布,对推动我国移动多媒 体广播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倪士兰 2008年9月25日
内容提要
❖ 概述 ❖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构成
原理 ❖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技
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暂行技术文件
概述
❖ 国家广电总局从2006年10月24日起先后发布了GY/T 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1部分:传输信道帧结构、信道 编码和调制》、 GY/T 220.2-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2部 分:复用》、 GY/T 220.3-2007《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3部分 :电子业务指南》 、GY/T 220.4-2007《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 4部分:紧急广播》 GY/T 220.5-2008《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5 部分:数据广播》、 GY/T 220.6-2008《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 6部分:条件接收》、GY/T 220.7-2008《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和GY/T 220.8《复用器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等8个行业标准 ,并正式实施。
暂行技术文件
❖ 技术文件名称: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 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 技术文件序号:GD/J 020-2008 ❖ 审查通过时间: 2008年9月11日
暂行技术文件
❖ 适用范围
该文件规定了符合GY/T 220.1-2006标准的移动多 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对于能够确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 法也可以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技术文件为准。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构成原理
(3
功率控制 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 管理配置
通过远程监控接口或控制面板设置发射机工作 参数和接口配置等 自动保护 监测输出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构成原理
(4)冷却系统
液冷系统较风冷系统,降低了发射机的运行噪声; 改善了发射机机房的环境;冷却液无论是采用乙二醇加水 还是采用防冻液,其传导效率都远大于风,冷却系统的进 水温度与出水温度仅相差几度左右,发射机产生的热量被 及时吸收释放;降低了日常维护量。
概述
❖ 编制过程
调研阶段——2008年4月上旬 编制讨论稿阶段——2008年4月中下旬 编制征求意见稿阶段——2008年5月 试验验证阶段(测试报告) ——2008年7月- 8月 行业暂行技术文件发布——2008年9月11日 通过
审查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构成原理
PMS信号1 PMS信号2
对于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射机来说,具有性能优良 的线性与非线性预校正功能,将极大地改善发射机性 能,提高发射机效率。这是数字发射机必须具备的功 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构成原理
(2)功率放大器
功放模块内包括输入电平监测、前置级、推动级和放 大输出级。末级放大器中主要采用感应输出管IOT、四极 管包括双向四极管的单电子管以及全固态功率放大器。
全固态功率放大器使用的功放管主要是双极型管, LDMOS(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和碳化硅功放 管是近年推出的新型器件 ,在线性、增益和输出能力上 都优于双极型管。LDMOS管的增益可达14dB以上,这 表明对于相同的输出功率需要的器件较少,从而提高了 功放的可靠性。LDMOS有较高的瞬时峰值功率,能承 受输入的过激励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