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网套在颈内静脉置管固定中的妙用
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发表时间:2013-06-05T11:35:26.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罗远燕[导读] 目前,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液净化的临时血管通路认为是较安全的且被广泛应用。
罗远燕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536100)【摘要】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护理。
方法对42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实施置管前、置管中及置管后的护理。
结果 40例患者颈内静脉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2例误穿到动脉;留置时间均待到急性肾衰及中毒治愈后拔管,慢性肾衰竭内瘘成熟后顺利进行1次透析后拔管;患者在插管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护士对颈内静脉导管的精心维护及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应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38-02 临时性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未成熟前和急性肾衰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作为过渡的最好途径,以前临床上常用的直接浅表动静脉穿刺,一方面增加患者的痛苦,对动静脉的损伤大,另一方面因穿刺困难引起透析失败或血流量不足而致透析不充分。
目前,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液净化的临时血管通路认为是较安全的且被广泛应用。
现将我科对42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所起到的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的血液透析患者,共42例。
其中尿毒症36例,中毒1例,急性肾功衰5例。
男34例,女18例。
年龄最小17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56岁。
1.2用物选用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无菌血液透析导管及附件(艾贝尔)。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直径11.5Fr,长16cm,弯型外延管。
1.3插管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两肩胛间垫软枕,头部尽量后倾并略转向对侧10-30°。
导管固定常用方法完结

7.将“1”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的离型纸;
8.胃管自然弯曲后,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固定于面颊处;
9.“1”型胶布中间全部包裹胃管,另一部分固定于面颊,并塑形。
线绳固定
一次性头皮针、线绳
1.根据患者情况,取一定长度的线绳
“H'型胶布 固定
11.取两条14cmx 3cm大小弹力胶带(可根据患 者情况适当调整尺寸);
2.从弹力胶带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各裁剪6cm开 口;
1.去掉一侧离型纸,贴于患者嘴唇上方;
2.去掉剩余的离型纸,将中间未裁剪的2cm与插管和牙垫粘贴;
3.将左右两侧胶布弹性拉直,按逆时针方向螺旋缠绕于插管和牙 垫上
2.将“1”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离型纸;
3.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固定于大腿内侧;
4.将尿管分叉口前端放于“1”型胶带中间,并全部包裹尿管,塑 形;
5.将1型胶布另一部分固定于大腿内侧;
引流管
螺旋形固定
7.取两条15cmK6cm大小弹力胶带;
2.左右旁开2cm剪开两条10cm的开口;
1.去掉未裁剪的5cm处离型纸,并粘贴于皮肤上(粘贴部分需超过 敷料部分);
1.将“1”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的离型纸;
2.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粘贴于弓流管开口下方10cm左右处;
3.将引流管放于“1”型胶带中间,并全部包裹管路,塑形;
气管插管
“Y'型胶布 固定
9.取两条15cmK3cm大小弹力胶带(可根据患 者情况适当调整尺寸);
10.从中间1.5cm处剪开10cm长的开口;
2.双“1”型胶布第一开口处先全部包裹胃管,中间1/3胶布固定
静脉留置针试题(卷)

精心整理安全留置针操作比赛理论复习题1、静脉输液操作的目标?答案:成功穿刺、安全留置、血管保护。
7、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答案:因为软管与针芯紧密贴合,穿刺前要转动针芯可便于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8、使用留置针的好处?答案:减少穿刺次数,保护病人血管,不易损伤,保证输液顺利和安全,配合多次用药,提高疗效,减少病人费用、减轻病人痛苦。
③在满足治疗输液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小型号的导管14、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答案:对接受治疗者无害、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不使废弃物对他人造成伤害。
15、安全留置针的概念?答案:“安全”是指杜绝可能的血液的接触和针尖扎伤的可能性,安全型留置答案:抽回血。
22、给予导管冲管的时机包括哪些?答案:导管植入后立即冲管、液体的输入速度不正常、经导管抽血前后、不同药物输注之间。
23、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答案: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其中血液传播的方式:静脉注射答案:结合消毒液种类,一般需待干达到延长消毒时间、保证灭菌效果;避免在穿刺时将消毒剂带入血管,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29、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原则?答案:在满足输液治疗的前提下,使用最短、最细、最少腔的导管。
30、发生导管内回血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胸腔压力的变化、肌肉收缩、冲管技术不当、冲管不充分等。
35、标准预防原则是什么?答: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36、标准预防包括哪些措施?答:(1)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2)操作前后洗手;答案:皮肤消毒范围8x8cm,敷贴6x7cm39、简述静脉炎的分级:级别临床症状0 没有症状1 输液部位发红,伴或不伴有疼痛2 输液部位发红,和/或水肿间段要每2-3天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答案:第4天-第10天44、在哪种操作后,需要更大容量的冲洗液?答案:输血后、输注甘露醇之后、采血后、胃肠外营养(TPN)之后。
管道的二次固定

ICU 重症监护室
• ICU患者因治疗需要,身上常会带有多种管道,管 道固定不当还会引起管道的滑脱、污染、扭曲、 受压、打折、脱出、和各种管道的并发症,给患 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做好管道 的固定至关重要。
目录
• • • • • • • 导尿管的二次固定 胃管的二次固定 气管插管的二次固定 气管切开管的二次固定 静脉留置针的二次固定 深静脉置管的二次固定 引流管的二次固定
静脉留置针二次固定
• 固定:留置针静脉穿刺后 使用透明贴对留置针进行C 形固定。并使用时间标签 再次固定管道末端。 • 二次固定:使用弹力绷带 对穿刺部位周围进行围绕 包扎,不仅透气性好,更 利于随时查看穿刺部位皮 肤情况。输液管路前端用 白色胶布固定于患者肢体 。
深静脉置管的二次固定
• 导管尾端加强固定
导尿管的二次固定
• 固定:插导尿管时 向水囊内注入液体 保持水囊充盈以固 定导尿管在病人体 内 • 二次固定:1、应 用胶布将导尿管远 端固定在大腿内侧 。并保留活动余地 。 • 2、将子母尿袋引 流管上的夹子夹于 被单上
引流管(胸引管、T形管、腹引管等)的二次固定
• 用胶布将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根部固定于切 口处
• 引流管出口处三到四横指出再 次用3*5cm的3M贴将引流管粘贴 贴固定于患者皮肤。
Thank you
胃管的二次固定
• 固定:固定胃管应用3M胶 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尾端 缠绕胃管外露处,固定胶 布应随脏随换。 • 二次固定:将胃管远端用 3M胶布贴于病人面颊处, 避免牵拉受压。每次巡视 病房时,发现胶布松动, 及时更换
气管插管的二次固定
• 固定:1、插管成功后在口腔 内气管导管旁放置5ml注射器 作为牙垫,用一条长约10cm 的外系带将导管和牙垫固进 行初步的固定。 • 2、以外系带的中段围绕 导管和牙垫绕一到两圈,然后 将外系带围绕病人面部一圈 后系紧,松紧度以一指为宜。 并使用纱布折叠至九层后垫 于外系带下。 • 二次固定:用一条胶布以再 以同样的方法反方向缠绕, 并将两端固定在两边脸颊的 下端。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细则(新)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细则(新)附表4.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细则【定义】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导管具有以下特点:①避免颈部和胸部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气胸、血胸。
②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
③保护外周静脉。
④可在患者床旁插管。
⑤保留时间长,可留置1年。
⑥感染发生率较CVC低,<3%。
⑦适合医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及慢性病需长期输液者。
【适用范围】1.有缺乏血管通道倾向的患者。
2.需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
3.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等。
4.输注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如胃肠外营养液、脂肪乳等。
5.其他:如家庭病床患者等。
【禁用范围】1.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无合适穿刺血管。
)2.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3.插管途径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4.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患侧。
5.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护理要点】1.血管的选择(表1)(1)首选静脉:贵要静脉——管径粗,解剖结构直,位置较深。
(2)次选静脉:肘正中静脉。
(3)末选静脉:头静脉——表浅,暴露良好,管径细,有分支,静脉瓣相对较多。
表1 静脉血管直径及血流量比较2.穿刺点选择肘下两横指处进针最佳。
3.导管的选择(表2)(1)导管型号选择:成人通常选择4Fr;儿童3Fr;婴儿1.9Fr。
(2)导管种类选择:可选择尖端开口式PICC导管、侧孔式PICC 导管。
表2 导管规格及流速4.测量导管长度(1)患者平卧,手臂外展与躯干成角90°。
(2)测量自穿刺点起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止。
(3)测量长度:头静脉要长于贵要静脉,左臂应长于右臂。
5.穿刺部位消毒(1)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
(2)消毒剂及消毒方法:①乙醇和碘伏:先用乙醇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论文2008

目录摘要------------------------------------------------------2 关键词----------------------------------------------------2 1操作方法---------------------------------------------——21.1 血管及留置针的选择—————————————-------------------2 1.2 穿刺方法-------------------------------------------------------2 1.3 固定方法——————————————————————-----------32 封管技术------------------------------------------------42.1 封管方法——————————————---------------------------4 2.2 封管液的选择————————————————-------------------4 2.3 封管液剂量的选择——————————————-------------------43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44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54.1 静脉炎的预防---------------------------------------------------5 4.2防止液体外渗----------------------------------------------------5 4.3防止套管堵塞----------------------------------------------------55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55.1 改善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5 5.2 置管前的指导————————————---------------------------5 5.3 穿刺部位的护理————————---------------------------------5 5.4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56结论——————————————————————---------5 参考文献--------------------------------------------------6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
临床导管安全固定

导管固定效果评估
4
固定效果观察
观察导管固定是否牢固,有无松
01
动或脱落现象 观察导管固定是否影响患者活动, 02 有无不适感 观察导管固定是否影响患者生命
03
体征,有无异常变化 观察导管固定是否影响患者治疗
04
效果,有无并发症发生
患者反馈收集
01
询问患者对导管固定 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02
观察患者在活动过程 中导管固定的稳定性
03
收集患者在固定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
04
询问患者对导管固定 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临床数据支持
临床研究表明, 导管固定效果与 患者预后密切相 关
固定效果较好的 患者,康复速度 较快
固定效果较好的 患者,并发症发 生率较低
固定效果较好的 患者,生活质量 较高
固定效果较好的 患者,住院时间 较短
临床数据表明, 导管固定效果评 估对提高患者预 后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材料选择
01
医用胶带:方 便使用,价格 低廉,但容易
脱落
04
医用胶水:牢 固可靠,但价 格较高,可能 引起过敏反应
02
固定器:牢固 可靠,但价格 较高,操作复
杂
05
医用夹板:牢 固可靠,但价 格较高,操作
复杂
03
缝合线:牢固 可靠,但操作 复杂,可能引
起感染
06
医用绷带:方 便使用,价格 低廉,但容易
谢谢
夹板固定:使用夹板将 导管固定在皮肤上
新型固定方法
✓ 胶带固定法:使用医用 胶带将导管固定在皮肤 上,简单易行
✓ 缝合固定法:将导管缝 合在皮肤上,适用于长 期固定需求
✓ 固定器固定法:使用专用 的导管固定器将导管固定 在皮肤上,牢固可靠
留置针不可使用卷绷带固定吗?

留置针不可使用卷绷带固定吗?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还为小儿静脉给药建立了有效的治疗通道。
留置针不可使用卷绷带固定吗?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但是,相对于成人来说○ 小儿易动不配合○ 容易出汗○ 常常固定以后没有多久就发生了留置针的滑脱如何固定留置针一直是国内外临床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注意!这些固定方法有危险曾经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弹力绷带固定方法不再被推荐,护理时间近期推出的静疗标准刷新高!你所不知道的360°安全一文中,对血管通路装置的固定方法明确指出:不可使用有弹性或无弹性的卷绷带来保护任何类型的血管通路装置,不但固定不稳定还会掩盖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可使用管状纱网来取代粘合性固定装置系统。
考虑儿童患者经常有血管通路装置意外移位的可能,要选择固定装置保护血管通路装置穿刺部位。
留置针固定:为何不可使用卷绷带?最新版 INS 指南所提出来的「不可使用卷绷带」这一规定,引起了很多临床护理人员的反响。
也有临床护士提出来,我们在输液的时候把弹力绷带取下来便于观察,或者在穿刺点剪一个窗口便于观察,一旦发现弹力绷带发硬了及时更换,等等。
用得好好的弹力绷带固定方法,为什么就不能使用了呢?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视性差,弹力绷带会影响输液部位的评估,从而掩盖并发症的指征和症状。
其次,卷绷带固定方法并不稳定,有时弹力绷带会缩在一起,使用时间长了会发硬,有可能影响血液循环或输液速度。
确实,使用弹力绷带所引起的并发症,有护理同行在文末留言:因此,各家医院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卷绷带,临床使用时需要护士加强评估,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法进行固定。
关于血管通路装置(VAD)的固定,INS 新标准有以下规定:37.1 固定并保护血管通路装置(VAD)以预防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和通路装置意外脱落。
37.2 固定血管通路的方法应不影响对穿刺部位的评估和监测,不影响血液循环或药物治疗。
特别提醒固定时尤其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1. 妥善固定防止脱管及并发症的发生2. 不能影响对穿刺部位的评估和检测3. 不影响血液循环或既定药物治疗皮肤有病变:如何选择固定方法?血管通路装置固定时除了注意以上三点以外,还要注意在更换敷贴及固定装置时避免损伤皮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力网套在颈内静脉置管固定中的妙用
发表时间:
2013-12-25T10:46:38.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1期供稿 作者: 马晓玲
[导读] 根据患者颈部的长度和粗细,将弹力网帽合理裁剪,以不影响患者呼吸和活动为宜
马晓玲
(湖北宜昌市中心医院肾病科 443000)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253-01
颈内静脉置管在肾衰竭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操作,是临时性置管,导管穿刺点左右各有皮肤缝合1针固定导管,导管外
固定无菌敷贴,使用寿命
1-2个月。由于尿毒症的患者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呕吐过程中,颈静脉置管会
出现松动,出血,甚至皮下血肿,且导管外固定的无菌敷贴由于天气炎热,患者易出汗,皮肤油脂分泌,头发胡须等因素导致敷贴粘贴不
牢,导管安全性下降,有很多患者还会因为反复粘贴胶布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过敏和皮肤破损,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在伴有导管出血
时我们常用冰袋或盐袋压迫止血,而冰袋或盐袋会因患者的头部运动而滑落,陪护若不能及时发现将不能起到有效的压迫止血作用,为减
轻患者的上述不适和痛苦,我科采用脑外科的头部弹力网帽进行裁剪,制成大小合适的尺码,将其固定在颈内静脉置管外部,有效解决了
导管及冰袋固定,患者敷贴过敏的不适,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使用方法
根据患者颈部的长度和粗细,将弹力网帽合理裁剪,以不影响患者呼吸和活动为宜。将弹力网帽封闭端剪一开口,制作成两端相通的
圆形网套,用手将其撑开,套住患者头部,慢慢将网帽翻转至颈部,将颈内静脉置管完全固定在网帽下。导管应顺应插管方向勿牵拉。
2 注意事项
(1)使用前做好耐心解释,告知患者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2)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过紧压迫呼吸等不适,如有应及时
调整松紧程度。
3 优点
此方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经济适用,弹性好,固定牢。患者易接受且可反复使用,当网套污染时还可取下清洗更换。有效解决了
导管及冰袋的固定,患者敷贴过敏的不适,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科颈、股静脉置管患者已广泛使用,深受患者青睐,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