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环境监测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监测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监测系统应用案例分析远程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远程获取和监测被控制对象的信息,并及时反馈给使用者。
本文将基于一个实际的应用案例,介绍如何使用单片机技术构建一个远程监测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和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应用场景:远程温湿度监测系统。
在许多需要监测环境温湿度的场合,如实验室、医院、仓库等,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并根据预设的条件进行报警或控制。
1. 系统硬件设计:- 单片机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常见的有以8051为核心的51系列单片机、基于ARM架构的STM32等。
- 温湿度传感器:选择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如DHT11、DHT22等,可以通过数线方式与单片机进行连接。
- 无线通信模块:选择合适的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GSM模块等,用于实现与远程服务器的通信。
2. 系统软件设计:- 单片机程序设计:使用适当的开发工具,如Keil C或Arduino IDE,编写单片机的程序,实现温湿度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功能。
- 服务器端程序设计:在远程服务器上编写相应的程序,接收从单片机传来的温湿度数据,并进行存储、处理和呈现。
3. 系统实现步骤:- 硬件连接:根据设计要求,将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正确的连接。
- 程序编写:根据硬件连接的情况,编写单片机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
- 数据采集与传输:单片机通过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
- 服务器数据处理与呈现:远程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呈现在网页或移动APP上,供用户实时查看。
4. 系统应用案例:- 实验室温湿度监测:安装一个远程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实验室的温湿度状况,当温度或湿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及时通过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通知实验室管理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 仓库环境监测:通过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仓库的温湿度变化,当环境温湿度过高或过低时,系统会自动控制通风设备或加湿设备,以保持最适宜的仓库环境,避免物品损坏。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室内环境监测作为保障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室内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室内环境。
文章首先将对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
随后,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以及数据传输与处理等方面。
在硬件设计部分,将重点介绍单片机的选型、传感器的选择以及外围电路的设计。
在软件设计部分,将详细介绍系统的程序流程、数据处理算法以及用户界面设计。
将展示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本文的目的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的参考方案,同时也为普通用户提供一个了解室内环境监测技术途径的窗口。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推动室内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为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二、系统总体设计在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中,总体设计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实现。
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方面,系统的核心是单片机,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
我们选择了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易于编程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为了监测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我们分别采用了DHT11温湿度传感器和MQ-135空气质量传感器。
DHT11具有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而MQ-135则对有害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系统还包括LCD1602液晶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监测数据;蜂鸣器,用于在空气质量超标时发出警报;以及按键模块,用于设置阈值和进行系统校准。
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编程思想,将系统划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等。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1 绪论 . (1)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温湿度检测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1)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2.1 温度模块设计 (5)2.1.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6)2.1.2 温度传感器DS18B20简介 (6)2.1.3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7)2.2 湿度模块设计 (8)2.1.1 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8)2.2.2 湿度传感器HS1101简介 (8)2.2.3 湿度检测电路设计 (9)2.3 氧气浓度模块设计 (11)2.3.1 氧气浓度传感器的选择 (11)2.3.2 氧气浓度传感器KE-25/50简介 (12)2.3.3 氧气浓度检测电路设计 (14)2.4A/D转换模块 (14)2.4.1 主要特性 (15)2.4.2 TLC549工作原理 (15)2.5 单片机模块 (15)2.5.1 单片机的选择 (15)2.5.2 AT89S52简介 (16)2.6LCD显示模块 (19)2.6.1 液晶概述 (19)2.6.2 1602与单片机的连接 (20)2.7 声光报警模块 (21)2.8 时钟电路模块 (22)2.9 复位模块 (23)2.10 电源模块 (24)3 系统软件设计 (26)3.1系统软件设计功能简介 (26)3.2软件设计方案 (26)3.3 系统程序流程图 (26)3.3.1 主程序流程图 (27)3.3.2 子程序流程图 (28)4 系统调试与抗干扰 (30)4.1 系统调试 (30)4.1.1 硬件调试问题分析 (30)4.1.2 软件调试问题分析 (31)4.2 抗干扰设计 (31)5 总结与展望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附录1 工厂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原理总图 (36)附录2 工厂环境智能监测系统设计源程序 (37)摘要工厂环境智能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系统”)是对工厂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及氧气浓度进行采集、处理与超限报警装置。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室内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实现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该系统集成了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旨在为家庭和办公场所提供更为智能化的环境监测服务。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位机软件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监测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单片机模块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则负责数据的显示、存储和分析。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模块:本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全面监测。
这些传感器将环境参数转换为电信号,供单片机模块进行数据处理。
2. 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本系统采用高性能的单片机,具有高速运算、低功耗、高可靠性等特点。
单片机通过与传感器模块的通信接口连接,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
3. 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单片机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软件。
本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等优点。
4. 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负责数据的显示、存储和分析。
本系统采用友好的界面设计,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和操作数据。
同时,上位机软件还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以将历史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以供后续分析使用。
四、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和上位机软件两部分。
1. 单片机程序:单片机程序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程序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不断读取传感器模块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同时,程序还具有与上位机软件通信的功能,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上位机软件。
2. 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采用图形化界面设计,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和操作数据。
基于单片机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修改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注,尤其是大气和水体污染问题。
总而言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政府部门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方针和政策。
要完成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保护,并预测预报未来环境状况,研制一套能够准确、安全、稳定和实时的环境监测系统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环境监测系统。
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并通过数码管显示。
且具有与单片机通信的功能和超限报警功能。
关键词:温湿度;光强传感器;单片机;串口通信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more and more get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in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oday's societ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have also launched a series of related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To complete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and forecast the futur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of an accurate, safe, stable and real-tim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design of a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mcu. Th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TC89C5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through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s and light intensity sensors to collect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nd through the digital display. With the MCU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alarm function.Keyword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ight intensity sensor; MCU; serial communication目录1.引言 (1)2.环境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1)2.1系统设计要求 (1)2.2方案的论证与选择 (2)2.3系统总体框图 (4)3.环境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5)3.1芯片介绍 (5)3.1.1 STC89C52单片机 (5)3.1.2 RE200B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5)3.1.3 BISS0001芯片 (6)3.1.4 ISD1420语音芯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而为了维持室内环境的舒适和健康,人们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也日益关注。
基于此背景,本文将重点讨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这种系统可以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反馈,有效提升了人们的居住体验。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传感器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等部分组成。
其中,传感器模块负责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显示模块则负责将监测到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用户;控制模块则根据预设的规则对环境进行自动调节。
三、硬件设计1. 单片机模块:作为系统的核心,单片机模块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处理后通过显示模块展示,同时根据预设规则发出控制指令。
本系统选用性能优越、功耗低的单片机,如STM32系列。
2.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实时感知室内环境的各项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模块。
3. 显示模块:本系统采用液晶显示屏作为显示模块,能直观地展示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
4. 控制模块:根据单片机的指令,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空调、加湿器、照明等设备的开关,以调节室内环境。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传感器的数据处理。
程序设计采用C语言编写,易于理解和维护。
数据处理部分需要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存储,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系统功能1. 实时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
2. 数据展示:通过液晶显示屏,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各项环境参数的数据。
3. 自动调节:根据预设的规则,系统能自动调节空调、加湿器、照明等设备,以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和健康。
4. 报警功能:当室内环境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系统会发出报警提示,以便用户及时采取措施。
六、系统优势1. 高精度: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能准确监测室内环境的各项参数。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健康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因此应运而生,它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的各项指标,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模块实时采集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数据,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将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手机APP或电脑端进行远程监控。
同时,系统还可根据预设的阈值,通过控制模块对室内环境进行智能调节,如调节空调、加湿器等设备。
三、硬件设计1. 单片机模块:本系统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编程等优点,能够满足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
2.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室内环境的各项数据。
3. 液晶显示屏模块:用于显示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数据,方便用户查看。
4. 无线通信模块:采用Wi-Fi或蓝牙模块,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方便用户进行远程监控。
5. 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或PWM控制模块,实现对空调、加湿器等设备的智能控制。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手机APP或电脑端的数据处理与显示。
1. 单片机程序设计:以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及传输等功能。
程序应具有实时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 数据处理与显示:手机APP或电脑端接收到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
可通过图表、曲线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室内环境的各项数据,方便用户查看和分析。
五、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传感器模块实时采集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数据。
2. 数据处理:单片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滤波、转换等,得到准确的数据值。
基于单片机的环境监测系统论文

1.1
PM2.5,温度,湿度,光照,大气压强
1.2
本系统主要由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显示模块、报警模块、串口通信五个部分组成,结构图如图1.2—1。整个硬件系统中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外围连接传感器电路、报警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等模块。系统工作时各传感器会定
时对周围环境中的PM2.5、光照、压强、温湿度等参数进行采集和量化,将得到的数据传输到单片机中进行数值比较,若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在正常范围以内,则单片机将该数据信息输出至显示单元进行实时显示,并控制系统重新执行数据采集工作;若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已经超出正常范围,则单片机通过其输出端口向报警电路发送报警信号。
2.2
在单片机中存储一个气压正常范围,然后在系统上电后进行模块初始化,随后接收控制信号进入环境气压采集状态,并把数据传输到单片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处理结果被传送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而分析结果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判断。若测量值大于预设值,则系统进入延时状态,等待下一次测量结果,若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则认为上次测量结果是由某些干扰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不需要报警;若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仍旧超出正常范围,则确认环境气压出现异常,单片机控制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当系统监测结果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取消报警。
1.3.6
系统中所使用的温湿度传感器(如右图)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传感器使用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对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和空气温度进行采集和数字化处理,所处理后的数据可通过一位引脚实现数据的传输。它具有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优点。其湿度测量范围为20-90%RH,分辨率为1%RH,温度测量范围为0-50℃,分辨率为1℃。该模块所使用的传输方式为单线制串口传输,故其传输距离远,可在重点关注位置进行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电子测量设备也逐渐丰富起来。
模拟产品逐渐被数字化产品取代,并且使用变得越来越方便。
虽然现今市面上有很多环境测试仪,但针对人们学习生活需要的环境测试仪却很少,因此设计出一个简单实用的环境测试仪是很有意义的。
本环境测试仪由温度采集电路,湿度采集电路,光强度采集电路,多路开关电路,A/D转换电路,LCD动态显示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及处理器单片机组成,基于单片机对数字信号的高敏感和可控性、温湿度传感器可以产生模拟信号,和A/D 模拟数字转换芯片的性能,设计了以8051基本系统为核心的一套检测系统,系统由信号采集、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三个部分组成的。
(一)信号采集由AD590、HM1500、GL5537及多路开关CD4051组成;(二)信号分析由A/D转换器MC14433、ADC0804、单片机8051基本系统组成;(三)信号处理由LCD12864显示等组成通过硬件的焊接、静态和动态调试和程序的编写和修改,作品最终很好地实现了实验任务和要求。
关键词:单片机8051;A\D转换;采集; 12864显示目录1.课题的任务与要求1.1 任务 (3)1.2 任务目标 (3)1.3 课题要求 (3)2.系统概述2.1 方案的比较和论证 (4)2.1.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4)2.1.2 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5)2. 1. 3 光电传感器的选择 (6)2.1.4 信号采集通道的选择 (7)3. 系统的总体设计3.1.1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8)3.1.2 湿度采集电路设计... (10)3.1.3 光电采集电路设计 (12)3.1.4 多路开关电路设计 (13)3.2.1 A\D转换 (13)3.2.2 单片机MCS-51 (14)3.3 显示 (18)4. 程序及设计 (19)5. 参考文献 (24)第一部分课题的任务和要求1.1任务:设计出一个简单实用的环境测试仪。
1.2任务目标1、巩固所学的知识,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2、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实物制作,掌握相关芯片的功能,锻炼动手能力及分析思考能力。
1.3课题要求本设计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配合传感器,设计出一款人性化环境测试仪,可以检测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强弱,通过LCD以简单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
温度、湿度和光线强弱依次轮流显示(每5秒左右刷新一次)或同时显示,测量的误差不超过1%。
第二部分系统概述2.1方案的比较和论证当将单片机用作测控系统时,系统总要有被测信号懂得输入通道,由计算机拾取必要的输入信息。
对于测量系统而言,如何准确获得被测信号是其核心任务;而对测控系统来讲,对被控对象状态的测试和对控制条件的监察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传感器是实现测量与控制的首要环节,是测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如果没有传感器对原始被测信号进行准确可靠的捕捉和转换,一切准确的测量和控制都将无法实现。
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测量和控制,几乎主要依靠各种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量,使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在最佳状态,从而保证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 1.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方案一:采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热电阻是利用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的测温元件。
现应用较多的有铂、铜、镍等热电阻。
其主要的特点为精度高、测量范围大、便于远距离测量。
铂的物理、化学性能极稳定,耐氧化能力强,易提纯,复制性好,工业性好,电阻率较高,因此,铂电阻用于工业检测中高精密测温和温度标准。
缺点是价格贵,温度系数小,受到磁场影响大,在还原介质中易被玷污变脆。
按IEC标准测温范围-200~650℃,百度电阻比W(100)=1.3850时,R0为100Ω和10Ω,其允许的测量误差A 级为±(0.15℃+0.002 |t|),B级为±(0.3℃+0.005 |t|)。
铜电阻的温度系数比铂电阻大,价格低,也易于提纯和加工;但其电阻率小,在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稳定性差。
在工业中用于-50~180℃测温。
方案二:采用AD590,它的测温范围在-55℃~+150℃之间,而且精度高。
M 档在测温范围内非线形误差为±0.3℃。
AD590可以承受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因而器件反接也不会损坏。
使用可靠。
它只需直流电源就能工作,而且,无需进行线性校正,所以使用也非常方便,借口也很简单。
作为电流输出型传感器的一个特点是,和电压输出型相比,它有很强的抗外界干扰能力。
AD590的测量信号可远传百余米。
综合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方案二更为适合于本设计系统对于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2. 1.2 湿度传感器的选择测量空气湿度的方式很多,其原理是根据某种物质从其周围的空气吸收水分后引起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间接地获得该物质的吸水量及周围空气的湿度。
电容式、电阻式和湿涨式湿敏原件分别是根据其高分子材料吸湿后的介电常数、电阻率和体积随之发生变化而进行湿度测量的。
方案一:采用HOS-201湿敏传感器。
HOS-201湿敏传感器为高湿度开关传感器,它的工作电压为交流1V以下,频率为50HZ~1KHZ,测量湿度范围为0~100%RH,工作温度范围为0~50℃,阻抗在75%RH(25℃)时为1MΩ。
这种传感器原是用于开关的传感器,不能在宽频带范围内检测湿度,因此,主要用于判断规定值以上或以下的湿度电平。
然而,这种传感器只限于一定范围内使用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可有效地利用其线性特性。
方案二:采用HS1100/HS1101湿度传感器。
HS1100/HS1101电容传感器,在电路构成中等效于一个电容器件,其电容量随着所测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增大。
不需校准的完全互换性,高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快速响应时间,专利设计的固态聚合物结构,由顶端接触(HS1100)和侧面接触(HS1101)两种封装产品,适用于线性电压输出和频率输出两种电路,适宜于制造流水线上的自动插件和自动装配过程等。
相对湿度在1%---100%RH范围内;电容量由16pF变到200pF,其误差不大于±2%RH;响应时间小于5S;温度系数为0.04 pF/℃。
可见精度是较高的。
综合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方案一虽然满足精度及测量湿度范围的要求,但其只限于一定范围内使用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可有效地利用其线性特性。
而且还不具备在本设计系统中对温度-30~50℃的要求,因此,我们选择方案二来作为本设计的湿度传感器。
2.1.3温度传感器的选用方案一:采用光敏电阻、二极管和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电路,利用多谐振荡电路的两个暂稳态输出由此产生矩形波脉冲信号。
而光敏电阻阻值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多谐振荡电路的周期变化,其输出波形频率也随之改变。
将其输出模拟信号波形输入到一个简易数字式频率计通过两位数码管显示出来,数字式频率计主要由时基电路、闸门电路计数器、锁存器、译码显示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组成。
本方案采用性能稳定且便宜的光敏电阻作为光照传感器,通过光敏电阻值变化影响多谐振荡电路的周期而检测光强,性能较稳定一些,灵敏度也较高,但是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所用元器件种类较多,实现和调试工作会比较困难,造价也较高,虽然能满足稳定性和灵敏度的要求,但不宜采用。
方案二:采用三路光敏电阻支路并联检测光照强度,通过每一路可以得到一个模拟采样电压,将这三路电压通过CD4051单8通道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循环输入到模数转换器ADC0804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通过通信模块输送给MCS-51单片机,通过比较后得出最大值,将最大值输出并利用LCD显示出来。
对于光强的方位,则通过控制LCD的显示出来。
至此,可以将光照的强度以及光照的方位通过LCD显示出来,完成了本设计选题的任务及要求。
本方案采用性能稳定且便宜的光敏电阻作为光照传感器,MCS-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灵敏度也较高,但是由于光照传感器采用光敏电阻且为三条支路并联采集模拟电压信号,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总体上来说,本方案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元器件供给充足、成本造价低、性能稳定且误差范围也在设计选题的要求之内,能在简单低成本的基础上很好的完成设计选题的任务,故实验中采用本方案。
2. 1.4信号采集通道的选择在本设计系统中,温度输入信号为8路的模拟信号,这就需要多通道结构。
方案一、采用多路并行模拟量输入通道。
这种结构的模拟量通道特点为:(1)可以根据各输入量测量的饿要求选择不同性能档次的器件。
总体成本可以作得较低。
(2)硬件复杂,故障率高。
(3)软件简单,各通道可以独立编程。
方案二、采用多路分时的模拟量输入通道。
这种结构的模拟量通道特点为:(1)对ADC、S/H要求高。
(2)处理速度慢。
(3)硬件简单,成本低。
(4)软件比较复杂。
综合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方案二更为适合于本设计系统对于模拟量输入的要求,比较其框图,方案二更具备硬件简单的突出优点,所以选择方案二作为信号的输入通道。
图2-1多路并行模拟量输入通道图2-2多路分时的模拟量输入通道第三部分系统总体设计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对数字信号的高敏感和可控性、温湿度传感器可以产生模拟信号,和A/D 模拟数字转换芯片的性能,我设计了以8051基本系统为核心的一套检测系统,其中包括A/D 转换、单片机、复位电路、温度检测、湿度检测、键盘及显示、报警电路、系统软件等部分的设计。
光敏电阻CD4015 ADC0804图3-1 系统总体框图本设计由信号采集、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三个部分组成的。
(一)信号采集由AD590、HS1100及多路开关CD4051组成;(二)信号分析由A/D转换器MC14433、单片机MCS-51(8051)基本系统组成;(三)信号处理由串行口LCD显示。
3.1 信号采集3.1.1 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 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生产的集成两端感温电流源。
一.主要特性AD590是电流型温度传感器,通过对电流的测量可得到所需要的温度值。
根据特性分挡,AD590的后缀以I,J,K,L,M表示。
AD590L,AD590M一般用于精密温度测量电路,其电路外形如图3-2所示,它采用金属壳3脚封装,其中1脚为电源正端V+;2脚为电流输出端I0;3脚为管壳,一般不用。
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电路符号如图3-2所示。
1、流过器件的电流(μA)等于器件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开尔文)度数,即:I T/T=1μA /K式中:I T——流过器件(AD590)的电流,单位μA。
T——热力学温度,单位K。
2、 AD590的测温范围-55℃- +150℃。
3、 AD590的电源电压范围为4V-30V。
电源电压可在4V-6V范围变化,电流IT 变化1μA,相当于温度变化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