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螺对不同宿主源性日本血吸虫毛蚴的易感性

合集下载

血吸虫-搜狗百科

血吸虫-搜狗百科

血吸虫-搜狗百科
埃及吸血虫虫卵从宿主的粪便中排出,如粪便进入河水,虫卵便在水中孵化成毛蚴。

毛蚴并不感染人,而要先钻进钉螺体内寄生,钉螺被称为中间宿主。

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繁殖成上万条尾蚴。

尾蚴离开钉螺后在浅表的水面下活动,遇到人或哺乳动物的皮肤便钻人体内,进入血液,使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病。

有尾蚴的水称为疫水。

在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牛和不圈养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不论男女老少都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不经药物治疗,血吸虫病不可能自然痊愈,得过病后也不产生免疫力,治愈后的人如接触疫水,还可以再次得病。

血吸虫发育的不同阶段,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引起不同的损害和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

由于各期致病因子的不同,宿主受累的组织、器官和机体反应性也有所不同,引起的病变和临床表现亦具有相应的特点和阶段性。

根据病因的免疫病理学性质,有人主张将血吸虫病归入免疫性疾病范畴内。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不论何种性别、年龄和种族,人类对日本血吸虫皆有易感性。

在多数流行区,年龄感染率通常在11~20岁升至高峰,以后下降。

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血吸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以及群众接触疫水,是三个重要的环节。

不同密度和距离钉螺对毛蚴易感性的影响

不同密度和距离钉螺对毛蚴易感性的影响

不同密度和距离钉螺对毛蚴易感性的影响:模拟现场研究探讨不同密度、不同距离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毛蚴易感性的影响。

方法在模拟现场环境下,采用20 000条新鲜孵化出的毛蚴分别感染1、2、3、5 m处的钉螺,每处钉螺分为5、10、50、100只/袋4个密度组,感染4 h后带回实验室饲养,8周后解剖观察钉螺感染情况。

结果在1、2、3、5 m处,5、10、50、100只/袋4个密度组钉螺感染率分别为9.86%、7.14%、6.98%和5.19%,17.33%、10.45%、8.33%和4.58%,9.55%、6.03%、4.33%和2.59%,8.06%、8%、5.34%和3.11%。

结论在钉螺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钉螺受感染概率与毛蚴投放处的距离成反比;但是,未得出钉螺感染率与钉螺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能与密度设置有关。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是构成血吸虫病传播的必要环节,凡有血吸虫病流行的地方必有钉螺孳生[1~2]。

消灭钉螺作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3~5]。

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我国目前主要的有螺区被压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外滩。

但是自然因素使得这些地区的钉螺难以消灭[6~8]。

阐明钉螺密度与钉螺受感染概率间的关系,有助于认识日本血吸虫病传播规律。

研究在泳池模拟条件下,采用定量毛蚴感染不同距离不同密度钉螺,以了解不同密度钉螺与受感染概率的关系,为制定灭螺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血吸虫病传播动力学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钉螺实验用钉螺采自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江滩,采用群体逸蚴法(5次)确定为无血吸虫感染的阴性成螺,选择运动活跃者备用。

1.1.2 毛蚴日本血吸虫毛蚴取自人工重感染的日本血吸虫病兔肝脏(每兔感染1 500尾蚴,感染后45 d解剖),经组织粉碎机捣碎后,通过120孔/25.4 mm和260孔/25.4 mm两层尼龙绢筛过滤,取260孔/25.4 mm尼龙绢筛上的残留物置于三角烧瓶,加脱氯水后室温(25 ℃)下孵化毛蚴。

先感染外睾吸虫的钉螺其分泌物和血淋巴细胞对日本血吸虫幼虫的反应

先感染外睾吸虫的钉螺其分泌物和血淋巴细胞对日本血吸虫幼虫的反应
i c m e a a h pe s s pr —nf c e t n On o l ni u n i e i e t d wih Exo c s t e a o e r hi r m t d
T A N G on — i G U O u LU i — Ch g t , Y e, M ng ke, CH EN Don g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2 2. 2 ( 01 8 2)
C hi e e J ur lo o s s n s na f Zo no e o 9 7
文 章 编 号 : 0 2 6 4 2 1 )2 0 7 6 1 0 —2 9 ( 0 2 0 —0 9 —0
先 感 染 外 睾 吸 虫 的 钉 螺 其 分 泌 物 和 血 淋 巴细 胞 对 日本血吸虫幼虫 的反应 *
AB T S RACT: eo jciewa o u d r tn h e cin fs als cein n y p o y e o t e lr a c itsma Th be t st n e sa d t e ra t so n i e rt s a d lm h c tst h av lS h soo v o o j p n c m n On o lnah p n i s al p eifce t o c i p n h yweec mp r dwiht ec n iin fn g — a o iu i c mea i u e ss n i r- e tdwi Ex rh ss .a dt e r o a e t h o dt so e a s n h o te i v h p n i n i ,s al igy ifce t o c i ,a dsn l n etd wi .j p n c m.I h n i t1 — 0 u e sss al n i sn l n e td wi Ex rh s n igy ifce t S a o iu s s h h nt es al a 2 1 5d s

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及感染外睾吸虫钉螺发育的比较

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及感染外睾吸虫钉螺发育的比较

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及感染外睾吸虫钉螺发育的比较唐崇惕;卢明科;郭跃;陈东【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09(25)12【摘要】湖北钉螺先感染外睾吸虫后再感染日本血吸虫,血吸虫幼虫在其体内被击杀(唐崇惕等,2008;2009),本文用日本血吸虫毛蚴分别接触已感染外睾吸虫21d的钉螺和阴性钉螺,观察血吸虫幼虫在此2组实验钉螺体内发育情况.从感染外睾吸虫钉螺再感染血吸虫的28个(73.7%)阳性螺,查获4~82d血吸虫幼虫共300条(侵入率26.74%),全部虫体结构异常停留在早期母胞蚴阶段.从单独感染血吸虫的25粒(69.4%)阳性螺,查获5~61d正常血吸虫母胞蚴67条(侵入率13.96%)和许多不同发育期子胞蚴,感染后75d阳性螺含血吸虫成熟子胞蚴和尾蚴.单独感染血吸虫钉螺的血淋巴细胞增生情况与双重感染外睾吸虫和血吸虫的钉螺存在差异.【总页数】6页(P1129-1134)【作者】唐崇惕;卢明科;郭跃;陈东【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厦门361005;Synthetic Bio-manufacturing Center,Utah State University,Logan,Utah 84341,USA【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3.3【相关文献】1.钉螺感染目平外睾吸虫的分泌物及其对杀灭不同时间再感染日本血吸虫幼虫的进一步观察 [J], 唐崇惕;卢明科;彭文峰;陈东2.目平外睾吸虫日本血吸虫不同间隔时间双重感染湖北钉螺螺体血淋巴细胞存在情况的比较 [J], 唐崇惕;卢明科;陈东3.先感染外睾吸虫的钉螺其分泌物和血淋巴细胞对日本血吸虫幼虫的反应 [J], 唐崇惕;郭跃;卢明科;陈东4.日本血吸虫幼虫在先感染外睾吸虫后不同时间钉螺体内被生物控制效果的比较[J], 唐崇惕;卢明科;郭跃;王逸难;陈东5.叶巢外睾吸虫感染钉螺对钉螺体内日本血吸虫发育的影响(英文) [J], 叶向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活知识竞赛:血防知识考点

生活知识竞赛:血防知识考点

生活知识竞赛:血防知识考点1、问答题简述药物灭螺质量控制的内容。

正确答案:(1)核查灭螺计划、灭螺登记表(卡)、灭螺药品领用登记、灭螺用工记录及工资清单等资料;(2)在药物灭螺后2~4周开展灭螺效果现场考核,喷(江南博哥)洒法和喷粉法的活螺密度下降率均达80%以上,浸杀法的活螺密度下降率达95%以上。

2、多选血吸虫病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有:()A.腹腔积液B.肝脾肿大C.上消化道出血D.腹壁静脉曲张E.心包积液正确答案:A, B, C, D3、多选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形态特征:()A.具有口、腹吸盘B.体前端为头器C.具有一个头腺D.具有2对前钻腺和3对后钻腺E.具有分叉的尾叉正确答案:A, B, C, D, E4、多选幼虫期能侵犯人体肺部的寄生虫是:()A.钩虫B.肺吸虫C.蛔虫D.血吸虫E.姜片吸虫本题正确答案:A, B, C, D5、多选饮生水可能感染:()A.曼氏裂头蚴B.钩虫C.血吸虫D.猪带绦虫E.蛔虫正确答案:A, C6、单选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所需铜丝筛的规格为()。

A.约100目/25.4mmB.约260目/25.4mmC.40目-60目/25.4mmD.100目-200目/25.4mmE.60目/25.4mm正确答案:C7、多选下列哪些属于寄生虫病的特点:()A.隐形感染B.多寄生现象C.异位寄生D.慢性感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 B, C, D8、单选可作为血吸虫病保护性抗原的为:()A.肠相关抗原B.膜相关抗原C.可溶性虫卵抗原D.尾蚴抗原E.成虫抗原正确答案:B9、单选血吸虫病免疫属于:()A.固有免疫B.消除性免疫C.伴随免疫D.带虫免疫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0、单选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若需加做沉淀镜检,每份粪便检查涂片张数为()。

A.1张B.2张C.3张D.至少2张E.至少3张正确答案:D11、单选日本血吸虫虫卵的致病机理为:()A.大量虫卵机械性阻塞血管B.虫卵卵壳抗原刺激引起炎症反应C.卵内毛蚴的毒素溶解组织D.卵内毛蚴分泌物引起超敏反应及肉芽肿形成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12、多选血吸虫虫卵从肠壁小血管排出体外的机制为:()A.血管内压的挤压作用B.腹内压的挤压作用C.肠蠕动的推动作用D.毛蚴分泌物的溶组织作用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 B, C, D13、多选血吸虫虫卵从肠壁小血管排出体外的机制为:()A.血管内压的挤压作用B.腹内压的挤压作用C.肠蠕动的推动作用D.毛蚴分泌物的溶组织作用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 B, C, D14、多选寄生于人体静脉血管的寄生虫有:()A.血吸虫B.丝虫C.钩虫D.蛔虫E.绦虫正确答案:A, B15、单选生食水生植物能感染的寄生虫有:()A.布氏姜片吸虫B.血吸虫C.蛔虫D.猪带绦虫E.旋毛虫正确答案:A16、多选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雌虫的形态特征:()A.虫体呈黑褐色B.虫体呈乳白色C.具有长椭圆形卵巢D.具有分叶状卵巢E.颗粒样的卵巢正确答案:A, C17、单选日本血吸虫成虫性发育成熟的必备条件为:()A.摄食红细胞B.移行到肠系膜静脉C.雌雄合抱D.移行到肝门静脉E.移行到肺部正确答案:C18、多选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雌虫的形态特征:()A.虫体呈黑褐色B.虫体呈乳白色C.具有长椭圆形卵巢D.具有分叶状卵巢E.颗粒样的卵巢正确答案:A, C19、单选复殖目吸虫生活史过程中,其基本发育阶段为:()A.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和童虫、成虫B.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成虫C.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D.卵、毛蚴、胞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20、多选下面哪些属于毛蚴的活动特性:()A.水中曲线运动B.水面做直线运动C.向光性D.向清性E.向下性正确答案:B, C, D21、多选下列哪些属于虫媒病:()A.丝虫病B.疟疾C.血吸虫病D.鼠疫E.黑热病正确答案:A, B, D, E22、多选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既发育又增殖的幼虫阶段有:()A.子胞蚴B.毛蚴C.母胞蚴D.童虫正确答案:A, C23、单选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见于:()A.少量多次感染血吸虫尾蚴者B.慢性感染患者少量感染尾蚴C.初次感染较大数量血吸虫尾蚴者D.初次感染少量血吸虫尾蚴者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24、名词解释日本血吸虫童虫正确答案: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皮肤侵入人体后,脱去尾部,在体内移行至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之前阶段称为童虫。

血吸虫病判断题 (学生用)

血吸虫病判断题 (学生用)

血吸虫病判断题1.吡喹酮是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对移行期童虫有明显的杀虫效果。

(×)2.急性血吸虫的现场处置中不需要对病人、病畜的粪便进行灭卵处理。

(×)3.日本血吸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除人外,尚有40余种哺乳动物可感染血吸虫。

(√)4.日本血吸虫尾蚴多分布在水体表面。

(√)5.有疫水接触史,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病人即可定义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6.为了加快加藤片透明速度,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可将加藤片放置于阳光下照射以提高温度。

(×)7.粪便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杀灭血吸虫虫卵,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8.灭螺前活螺平均密度和灭螺后平均密度指标可用来考核灭螺效果。

(√)9.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中使用过的微量板可以浸泡于酸性溶液中,然后用毛刷洗涤,晾干后继续使用。

(×)10.血吸虫病四类流行村要求每3年对有钉螺分布的村民组和有疫水接触史的常住居民(6-65岁)用血清学方法查病1次,受检率达90%以上。

血清学阳性者给予一次化疗。

(√)11.防止钉螺扩散不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

(×)12.人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接触时间越长,暴露的面积越大,则感染血吸虫的机会越多,感染的程度越重。

(√)13.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有严格的地方性,两者分布基本一致。

(√)14.血吸虫病传播途径3个重要环节分别为: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水中存在钉螺和人畜接触疫水。

(√)15.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包括:湖沼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区丘陵型。

(√)16.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致病阶段为成虫阶段。

(×)17.日本血吸虫的发育阶段分别为: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

(√)18.我国2006年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管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

钉螺毛蚴感染湖北钉螺实验

钉螺毛蚴感染湖北钉螺实验

湖北钉螺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实验(一)钉螺采集:作为水陆两栖螺类,钉螺喜欢在水中生活,成螺喜欢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生活,幼螺喜欢在水中生活。

采集钉螺地应注意到一些钉螺孽生地(如:江西九江星子,彭泽等地),采集时使用橡胶手套在江滩地区草丛中捡取钉螺近3000只左右成螺。

带回途中要保持钉螺湿润。

带回实验室后用清水冲洗3次后进行阴阳性鉴别。

(将钉螺放在指形试管内,每管放60只钉螺,管内加水浸满。

用尼龙纱罩盖好。

在20~25度光照环境下放置4~8小时后,用金属耳蘸取上层清液做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如果观察到有尾蚴,再将该指形管中的钉螺均分成两组重复上述操作。

最后找出阳性钉螺)。

将阴性钉螺放用30cm×40cm×3.5cm 搪瓷盘培养钉螺,盘底铺6层草纸,保持湿润,上层加沙罩以免钉螺外爬,每天洒水2次。

阳性钉螺单独培养,条件相同。

培养过程中定期丢去死的钉螺。

(二)毛蚴制备:1.将阳性钉螺放在20℃~25℃下,阳光下放置2天后的水中光照的条件下放置4h备用。

2.取两只小白鼠,有夹子将其固定。

剪去腹部的毛备用。

3.用金属耳蘸取(1)中液面,将水滴点在玻片上,马上将其贴在小白鼠剪去毛的腹部,5min后拿掉玻片。

将两感染后的小白鼠培养,冬季要将老鼠放于15℃以上的环境中,以防老鼠不测。

阳性钉螺用血防-67药液灭杀。

4.自感染42d后,收集家鼠粪便,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或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发现虫卵后便可解剖老鼠,分离出肠系膜静脉和肝脏,用清水冲洗分离新鲜虫卵。

5. 将虫卵放在经阳光照射2天的自来水中(渗透压接近12mOsm的水),ph控制在7.5~7.8,温度30℃左右,同时辅以光照。

毛蚴孵出后会受向光性向上性的影响分布于水的表面。

毛蚴在水中能存活15~94小时,孵出后经过时间愈久,感染钉螺的能力愈低。

温度愈高活动越剧烈,死亡也越快,当遇到中间宿主钉螺,就主动侵入。

(三)、感染钉螺。

在毛蚴孵化前一两天就可将培养的阴性钉螺进行筛选,在剩余钉螺中选活动性较强的2000只,将2000只钉螺再次进行尾蚴逸出法测试。

《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1

《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1

保护易感人群
自然人群普遍易感血吸虫,感染后免疫 力保护期短、弱。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是 不感染或感染后及时处理(指不发育为成 虫或排卵前)。主要措施为:不接触含尾 蚴的疫水,必须接触疫水(双抢、防汛抗 旱等)前涂抺防护用品或穿防护服,接触 疫水后7-14天进行预防性服药,感染季节 后1个月左右接受血吸虫病检查等。
血吸虫病牛是主要传染源
感染途径
人们在捕鱼、捞虾、防汛、排洪、砍芦苇、 打湖草、洗衣物、洗手脚、游泳等活动中 接触疫水,都会感染日本血吸虫病。每年 的4-10月均适宜感染性钉螺逸放尾蚴,以 有大批人群下水从事生产、防汛等活动, 极易造成人畜感染。这是日本血吸虫病的 易感季节。
血吸虫病传播途径
血吸虫的危害
日本血吸虫雌虫不停的产卵,大量虫卵沉积在病 人的直肠、结肠和阑尾的肠壁组织内,引起肠粘 膜充血、水肿、坏死,严重者病人出现脓血便症 状。另一部分虫卵随血流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的小 血管内,形成很多虫结节,引起小脓肿,堵塞血 管,破坏血管壁,使肝脏肿大、肝纤维化进而肝 硬化,导致门静脉血液循环受阻,产生门静脉高 压,病人出现腹水和脾脏肿大,食道静脉、胃静 脉也会发生充血曲张,严重的可造成上消化道静 脉血管破裂,病人出现大呕血,甚至死尸
尾蚴钻入皮肤,脱掉尾部变成童虫。童 虫进入静脉务管,在血管内移行,经过 心脏、肺部,最后到达肝门静脉系统内 寄生,童虫第22天后发育为成虫。成虫 吞噬红血球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雄 虫合胞的雌虫第24天开始产卵。,每条 雌虫每天产卵1000~3000。自感染尾蚴 至粪检虫卵阳性需时约1月以上。日本血 吸虫成虫平均寿命约4-5年,最长可达 40年之久。
血吸虫病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 成虫、虫卵、毛蚴、母胞 蚴、子胞蚴、尾蚴和童虫等发育阶段。日本血 吸虫成虫体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血 管中,虫体移行到肠壁的小血管中产卵。大部 分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另一部分虫卵损害肠 壁掉入肠腔而随粪便排出体外。粪便中的虫卵 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遇到钉螺便钻入螺体, 并在螺体内发育,经母胞蚴,子胞蚴两个阶段, 再发育为成千上万条尾蚴,成熟的尾蚴从钉螺 内逸于水中,浮在水面,若遇到人或牛、羊、 猪、等哺乳动物,便钻入感染者的皮肤并脱去 尾部,变成童虫,移行至门静脉系统寄生,22 天后发育为成虫,完成其一个生长发育周期, 这就是日本血吸的生活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susceptibilities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终宿 主包括人和 40 余种家畜及野生动物,且部分能排出 虫卵,并能成为血吸虫病传染源[1]。在既往对各种终 宿主对于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作用大小的研究中,主要 是从各类终宿主的种群数量、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 度、排出粪便量、污染有螺环境的概率等方面考虑,较 少关注不同终宿主源性日本血吸虫虫株与钉螺相容 性问题。有报道认为,不同宿主排出的虫卵其孵化率
Susceptibilities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snails to Schistosoma japonicum mi⁃
racidia from different hosts
Tian Yue1, Wang Tian⁃ping2*, Wang Qi⁃zhi2, Lv Da⁃bing2, Yin Xiao⁃mei2, Zhou Li2, Wang Zhen⁃li2, Wang Feng⁃feng2, Wang Yue2, Zhang Le⁃sheng2 1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241000, China; 2 Anhu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usceptibilities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snails to Schistosoma japonicum miracidia from different hosts. Methods The Schistosoma japonicum eggs from different hosts, such as rabbits, cattle and mice were collect⁃ ed. These eggs were incubated for miracidia, respectively. Each snail from the same site was exposed to 5 miracidia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from different hosts. The infected snails were fed in the laboratory for two months. Then all the snails were dissected and
1.5 结果观察 自钉螺感染 60 d 后,每周定期单个 钉螺逸蚴,记录逸出尾蚴的钉螺数及首次逸出尾蚴的 时间。未逸出尾蚴的钉螺于 120 d 后压碎镜检,观察 有无日本血吸虫尾蚴或子胞蚴,确定钉螺感染情况。 2 结果 2.1 钉螺死亡情况 自钉螺感染至开始逸蚴的 60 d 饲 养 期 间 ,3 组 贵 池 钉 螺 死 亡 135 只 ,总 死 亡 率 为 22.5%(135/600)。其中,家兔、水牛、小白鼠组死亡率 分 别 为 29.5%(59/200)、13.5%(27/200)和 24.5% (49/200)。同地域钉螺中,家兔和水牛组钉螺(安庆) 死亡率分别为 24.0%(48/200)和 49.5%(99/200),小白 鼠组钉螺(芜湖)死亡率为 18.5%(37/200),经 Spear⁃ man 秩相关分析,钉螺死亡率与感染率之间呈负相关 (r = -0.548),但无统计学意义(P = 0.160)。 2.2 钉螺感染情况 贵池钉螺共感染 600 只,实验期 末存活钉螺 465 只,检出感染性钉螺 47 只,总感染率 为 10.11%;其中家兔、水牛和小白鼠宿主源钉螺感染 率分别为 1.42%、8.67%和 19.87%,三者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χ2 =27.941,P < 0.01)。同地域钉螺共感染 600 只,实验期末存活钉螺 414 只,共解剖检出感染性钉 螺 25 只,总感染率 6.03%;其中家兔、水牛和小白鼠宿 主源的钉螺感染率分别为 2.63%、2.02%和 11.66%,三 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4.993,P = 0.001)。比较 同宿主源对贵池钉螺和同地域钉螺的感染率,家兔、 小白鼠源毛蚴对两种钉螺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 均> 0.05);水牛源毛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753,P = 0.029),其对贵池钉螺的感染率为 8.67%, 高于同地域钉螺(芜湖钉螺)的 2.02%(表 1)。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8ZXQ10004⁃011);安徽省卫生 厅医学科学研究课题(09C223)
[作者单位] 1 皖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芜湖 241000);2 安徽 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作者简介] 田月,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慢性病与流行病学 * 通信作者 E⁃mail: wangtianping@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 年第 23 卷第 4 期 Chin J Schisto Control 2011, Vol. 23, No. 4
· 447 ·
徽省安吉医药有限公司于 2009 年 9 月室内人工感染 提供(感染所用的感染性钉螺采集自安庆市血吸虫流 行区江滩),45 d 后经解剖确定感染,留取阳性粪便。 小白鼠于 2009 年 9 月在芜湖市江滩型流行区螃蟹矶 村长江江滩野外感染,室内饲养 45 d 后解剖确定感染 与否,留取阳性粪便。 1.2 实验钉螺 实验用钉螺分 2 种:一是贵池钉螺, 采集自池州市贵池区桂畈村的秋浦河河滩;二是毛蚴 来源地的同地域钉螺,即安庆市、芜湖市流行区的江 滩钉螺。选择上述 3 地中近 3 年未检获感染性钉螺的 环境,于 2009 年 10 月各采集钉螺 1 000 余只,室内群 体逸蚴 2 次,并随机抽取 200 只压碎镜检,确认未发现 感染性钉螺后,挑选活力较好的成螺备用。 1.3 实验方法 1.3.1 毛蚴孵化 在 25 ℃室温条件下,采用塑料杯 顶管孵化法孵化各种粪样毛蚴[3],孵化用水为 22~ 26 ℃脱氯水。收集最初 1 h 孵出的血吸虫毛蚴备用。 1.3.2 实验分组及钉螺感染 3 种宿主源毛蚴分别 同步感染贵池钉螺及同地域钉螺。实验共分 6 组,每 组钉螺 200 只。采用单个钉螺感染法,毛蚴与钉螺的 感染比例为 5 ∶ 1:将钉螺放入细胞培养板孔内,每孔 1 只钉螺,加脱氯水至每孔顶端,每孔用滴管加 5 只毛 蚴。实验在室温(25 ℃)和 75 W 日光灯光照下进行, 感染 4 h 后分别取出各组钉螺。 1.4 钉螺饲养 感染后将钉螺置于 30 cm×40 cm× 3.5 cm 的搪瓷盘中,底部放置一层海绵,上铺一层草 纸,置于 25 ℃光照培养箱内饲养,每周更换草纸 1 次, 喂食 1 次。
observed under the dissecting microscope in order to know the infection rate of snails.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the infec⁃
tion rates of snails infected with miracidia from rabbits, cattle and mice were 1.42%, 8.67% and 19.87%, respectively, the mortality
· 446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 年第 23 卷第 4 期 Chin J Schisto Control 2011, Vol. 23, No. 4
[文章编号] 1005⁃6661(2011)04⁃0446⁃03
·短篇论著·
钉螺对不同宿主源性日本血吸虫毛蚴的易感性
田月 1,汪天平 2*,汪奇志 2,吕大兵 2,尹晓梅 2,周莉 2, 王珍丽 2,汪峰峰 2,王玥 2,章乐生 2
rates were 29.5%, 13.5% and 24.5%,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infection rates of snail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2.63%, 2.02%
and 11.66%, respectively, and the mortality rates were 24.0%, 49.5% and 18.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of O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melania snails to Schistosoma japonicum miracidia from 3 kinds of hos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Key words] Schistosoma japonicum; Miracidium; Oncomelania hupensis snail; Susceptibility
[摘要] 目的 了解钉螺对不同终宿主源性日本血吸虫毛蚴的易感性差异。方法 收集家兔、水牛和小白鼠排出的虫 卵,孵出毛蚴,以毛蚴和钉螺 5 ∶ 1 的比例感染同一地钉螺。同时设对照组,观察各组钉螺感染率、死亡率。结果 实验组家 兔、水牛和小白鼠排出虫卵孵出毛蚴感染钉螺,获得的阳性率分别为 1.42%、8.67% 和 19.87%,钉螺死亡率分别为 29.5%、 13.5%和 24.5 %;对照组钉螺阳性率分别为 2.63%、2.02%和 11.66%,死亡率分别为 24.0%、49.5%和 18.5%。结论 不同宿 主源日本血吸虫毛蚴对钉螺易感性存在差异。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毛蚴;钉螺;易感性 [中图分类号] R383.24 [文献标识码] B
有显著差异[2]。但不同宿主排出虫卵孵化出的毛蚴 对钉螺的易感性是否亦有差异,则未见报道。为了解 不同终宿主源性日本血吸虫毛蚴与钉螺的相容程度, 我们选择保虫宿主相对较多的安庆市血吸虫病流行 区,收集来自当地不同宿主的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 采自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钉螺,以探讨两者间的相 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吸虫感染性粪便 于 2009 年 10-11 月收集感 染血吸虫的水牛、家兔和小白鼠粪便。其中,水牛粪 便于 2009 年 10 月采自安庆市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红旗村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水牛。感染家兔由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