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应用分析样本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分析论文讲解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分析论文讲解引言:随着汽车普及和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发动机排放对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开始,然后分析各种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效果。
一、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定义和分类:二、燃烧控制技术:燃烧控制技术通过优化喷油系统和进气系统,调整燃烧过程中的燃料混合和燃烧参数,改善燃烧效率,从而减少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排放。
其中,最常见的技术包括点火延迟控制、燃烧过程优化和可变气门正时等。
这些技术能够降低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CO)的排放,有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三、排气后处理技术:排气后处理技术是通过在发动机排出的尾气中加装氧化催化剂、还原催化剂和颗粒捕集器等装置,对尾气进行进一步处理,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
氧化催化剂能够将一氧化碳和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还原催化剂能够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和水。
颗粒捕集器则能够捕集和控制颗粒物的排放。
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柴油车辆的排气后处理系统中,可以达到很高的净化效率。
四、燃料改进技术:燃料改进技术是通过改变燃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降低燃烧产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尾气排放。
常见的燃料改进技术包括改进燃料的燃烧性能、添加催化剂和清洁剂等。
例如,添加甲醇和乙醇等氧化性燃料可以增加燃烧温度,提高NOx的减排效果。
添加铁催化剂和有机清洁剂则可促进颗粒物的氧化和捕集。
结论: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关键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
目前,燃烧控制技术、排气后处理技术和燃料改进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成本高、性能稳定性差等。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提高技术的可行性、推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加大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
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研究和应用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1. 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车辆尾气排放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直接损害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同时也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因此,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2.1 燃烧优化技术燃烧是发动机产生动力的过程,也是产生尾气排放的主要环节。
燃烧优化技术通过改变燃料喷射和点火时机等参数,实现燃烧效率的提高和有害物质的减少。
目前,一些先进的燃烧系统如直喷、缸内直喷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显著改善了发动机的燃烧性能和排放水平。
2.2 排气后处理技术排气后处理技术是指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添加催化剂或过滤器等装置,对尾气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的技术。
催化转化器、颗粒捕捉器和氮氧化物储存还原系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排气后处理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有效地降低了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含量。
3. 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3.1 汽车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为了引导汽车制造商提高车辆的环保性能,各国纷纷制定了汽车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一方面要求汽车制造商提升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控制技术,另一方面也要求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的尾气检测和维护。
通过强制执行汽车排放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3.2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不仅改变了能源的使用方式,也对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与传统燃油机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发动机几乎没有尾气排放,大幅降低了汽车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积极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汽车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途径。
4. 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前景目前,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应用分析目录摘要 (2)1 绪论 (3)2 排放系统 (3)2.1发动机排放系统的构成 (3)2.2设计排放系统的必要性及其功能 (3)3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 (3)3.1三元催化器 (3)3.1.1简介 (4)3.1.2工作原理 (4)3.1.3性能特点 (4)3.2曲轴箱通风 (5)3.2.1作用 (5)3.2.2形式与特点 (5)4排放后处理 (7)4.1排气后处理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7)4.2排放系统设计及催化剂发展的趋势 (8)4.3基本的化学反应 (9)4.4基本的后处理方案 (9)5 结论 (10)参考文献 (10)致谢语 (11)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废气对空气的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
在汽车密集的城市,汽车排放污染,不仅是一个环境保护问题,而且本身也造成能源浪费。
汽车排气中的CO、HC对大气产生很大的污染。
汽车排放污染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危害着一些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因此,解决汽车的排气污染成为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关爱生命健康,必须严格限制汽车尾气排放。
严格汽车排放关爱生命健康。
【关键词】污染排放研究生态平衡1.绪论为车发动机的排放达到较低的法规限值要求,仅仅靠改善燃料品质及发动机工作过程是很难实现的,需要通过排气后处理系统才能达到目的。
目前国内大部分汽车还没有排气后处理装置,然而根据国外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发展的趋势,汽车不仅需要装后处理器,而且要设计控制排放的整个系统,成为发动机供油、冷却、润滑等系统之外的一个新系统,简称为排放系统。
2排放系统2.1发动机排放系统的构成(1)排气管(2)后处理装置(3)消声器2.2设计排放系统的必要性及其功能将发动机排气管、后处理装置及消声器等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设计,除了因为降低排放日益显得重要外,还有下列原因:(1) 低排放、低油耗及高功率是现代车用发动机追求的主要目标,然而有些发动机参数的控制措施对实现这三大目标是矛盾的,例如混合气空燃比的控制,为了实现低油耗及低CO2排放,需要采用稀混合气燃料,而当前使用的三元催化剂并不能适应稀混合气的燃烧。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与减排效果分析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与减排效果分析引言: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发动机排放成为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以汽车为例,作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主要动力源,发动机排放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降低发动机排放,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进行技术研究与创新,以实现减排目标。
本文将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及其减排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当前减排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1. 传统排放控制技术在发动机排放控制的起步阶段,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排放控制技术,如碳罐吸附、氧化催化转化、直喷技术等。
这些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排放物质的产生,但由于其限制较大,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减排要求。
2. 先进排放控制技术为了进一步降低发动机排放,各国开始研发和应用更为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
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包括三元催化器、颗粒捕捉装置、再生制动器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有害排放物质,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以及排放性能。
然而,这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催化剂的寿命、再生制动器的耗能等。
3. 混合动力与电动化技术为了进一步降低发动机排放,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混合动力和电动化技术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混合动力是指将发动机与电机组合起来,通过调节两者的工作状态来实现更高效的能量转化,减少排放物的产生。
而电动化技术则是将传统发动机替换为电动机,不再依赖于燃料燃烧,从而实现零排放。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这两种技术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二、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减排效果1. 传统排放控制技术的减排效果虽然传统排放控制技术受到一些限制,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够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
通过采取碳罐吸附、氧化催化转化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然而,传统技术的减排效果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当前更严格的减排要求。
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汽车的持有量已急剧增加,而汽车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
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可燃混合气在燃烧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这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了解该系统的结构与原理,才可以有效改进发动机排放的控制技术,以解决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问题。
关键词:发动机;排放技术;应用分析引言:目前,汽车废气的排放对于空气的污染已经非常严重。
它将直接的危害着全世界人民生活的生态健康,它的危害影响着其它一些生物种群的自由生长、生存,破坏全球生态平衡。
世界各国也已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汽车持有量也比较密集,其汽车排污量也较大。
这就造成了一个社会环境保护问题,也同时造成了社会能源严重浪费。
因此,为更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我们展开对汽车排放污染的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同仁少许借鉴。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目前,汽车工业正快速健康发展,其尾气排放量随之日益在增多,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各种气体及排放噪声在相当一定的程度上均已深深影响到我们人类社会和人类身体健康。
据研究分析,雾霾现象的真正成因当中大约4%以上的污染因素是那些与汽车尾气污染排放直接有关联的。
我们现在所说到的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等环境现象几乎都会与尾气这些主要排放物,有着极为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联系。
为此,我们都要积极想办法去改善汽车排放中的噪音、排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让人们都可以生活在一个安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
二、发动机排放物的危害发动机的污染排放物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一氧化碳的危害。
对化石燃料的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出一种大量且有毒的物质即一氧化碳。
它一般在常温状态下为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具有刺激性或者有毒或腐蚀性气体。
人们其实只要保证在身体呼吸状态正常、良好的情况条件下,每天少量、长期地持续吸入它基本不会马上产生中毒现象,对人体一般来说不会造成什么生理伤害。
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汽车便成为了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
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增加,汽车越来越多几乎达到了一个饱和的状态。
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却也逐渐增多。
汽车多了无疑汽车排放的尾气也随之增多了,而这些汽车排放的尾气大多为有害气体。
因此空气被污染,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也被之影响。
在大气污染中,汽车发动机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占有相当比重。
本文就汽车发动机排放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和研究低污染汽车发动机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使这个问题能够很好的得到解决,汽车发动机的排放必须得以降低或者是控制。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发动机排放的降低与控制这两个技术的应用。
发动机排放的控制技术分析 :发动机排放的控制技术就是使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排放的汽车尾气能够得到一定的控制。
为了实现这种技术就得是发动机排放的废气循环再利用。
所谓的循环再利用就是将之前所排放出的汽车尾气中没有完全燃烧的废气再次引入汽车的进气系统里面第二次燃烧。
这种废气循环利用的方法被称为是EGR。
所谓的EGR就是废气再循环系统的一个简称。
EGR这个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废气循环再利用,把废气循环利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达到一个最佳的状况。
从而使燃料在整个燃烧的过程中的情况都最为理想。
最终使发动机处于工作中时排放出的尾气污染物降到最低。
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面对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汽车排放处理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冷机时稀薄燃烧发动机冷机时,催化剂活性较差,不利于降低HC的排放。
这时,降低HC的排放成为主要课题。
在采用的方法中,稀薄燃烧技术最为有效。
为保证空燃比(A/F)的稀薄化,在进气口内设置涡流控制阀,改善发动机进气系统,提高充气效率;改进发动机燃烧系统,合理组织燃烧室内的气体流动,促进火焰传播,改善着火稳定性,使发动机在稀混合气下维持稳定燃烧,从而降低HC的排放量。
2.减少未燃HC活塞的第一道环岸脊(指第一道环槽至活塞顶之间的区域)和气缸壁之间,燃烧的火焰不能达到,此区域内的未燃HC直接从气缸内排出。
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与探讨上

二、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危害:
1.一氧化碳CO : CO是无色无臭有窒息性的毒性气体,由于CO和血液中 有输氧能力的血红素蛋白(Hb)的亲和力比氧气和Hb的亲和 力约大300倍,能很快和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素蛋白 (HbCO),同时HbCO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 慢3600倍,且HbCO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 了氧的释放,导致低氧血症,使心脏、头脑等重要器官严重缺 氧,引起头晕、恶心、头痛等症状,轻度中毒将使中枢神经 系统受损,严重时会使心血管官能丧失,直至死亡。
4.光化学烟雾:
HC和NOx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会生成臭 氧(O3)和过氧酰基硝酸盐(PAN),即一种具有 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它是 一种有强刺激性的二次污染物。臭氧对人体的 危害主要表现在刺激和破坏深部呼吸道粘膜和 组织,对眼睛也有刺激,
5.微粒:
微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微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有关。微粒 愈小,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愈长,进入人体肺部后停滞在肺 部及支气管中的比例愈大,危害也就愈大,小于0.1µm(微米, 106m)的微粒能在空气中作随机运动,进入肺部并附在肺细 胞的组织中,有些还会被血液吸收。(0.1~0.5)µm微粒能深 入肺部并粘附在肺叶表面的粘液中,随后会被绒毛所清除。 大于5µm的微粒常在鼻处受阻,不能深入呼吸道,大于10µm 的微粒可排出体外。
根据负荷,各区排放物生成的性质:
•未燃HC:
低负荷时,主要产生在稀燃火焰熄灭区;
高负荷时,主要产生在油束心部、油束尾部和后喷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汽车的排放却成为了威胁环境和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
因此,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排放标准的制定为了控制车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例如,欧盟实施了Euro标准,美国实行了EPA标准,中国制定了国Ⅳ、国Ⅴ排放标准。
这些排放标准要求汽车排放的有害物质浓度和排放量不能超过规定值。
对汽车厂商来说,遵守这些排放标准是必须的。
二、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排放控制技术不断发展。
目前,主要的排放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三元催化剂技术三元催化剂技术是一种使用铂、钯、铑等贵金属为催化剂的技术。
经过三元催化剂处理后,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会被转化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这种技术简单可行,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中。
2.颗粒捕集技术颗粒捕集技术是一种通过捕集汽车尾气中颗粒物质的技术。
它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质捕集到设备中,并对颗粒物质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这种技术适用于发动机排放颗粒物质比较多的汽车。
3.选择催化还原技术选择催化还原技术是一种使用选择催化还原催化剂的技术。
它将柴油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质转化为氢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这种技术适用于需要减少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质排放的车辆。
三、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虽然目前的排放控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三元催化剂技术不能处理颗粒物质,颗粒捕集技术会增加汽车重量和油耗。
因此,未来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电动车技术等也将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进行改进。
例如,电动车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对发动机进行实时调整,减少排放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应用分析目录摘要 (2)1 绪论 (3)2 排放系统 (3)2.1发动机排放系统构成 (3)2.2设计排放系统必要性及其功能 (3)3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应用 (3)3.1三元催化器 (3)3.1.1简介…………………………………………………………………………43.1.2工作原理 (4)3.1.3性能特点 (4)3.2曲轴箱通风 (5)3.2.1作用……………………………………………………………………………53.2.2形式与特点 (5)4排放后解决 (7)4.1排气后解决所要研究解决重要问题 (7)4.2排放系统设计及催化剂发展趋势 (8)4.3基本化学反映 (9)4.4基本后解决方案 (9)5 结论 (10)参照文献 (10)道谢语 (11)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汽车废气对空气污染已成为严重社会公害。
在汽车密集都市,汽车排放污染,不但是一种环保问题,并且自身也导致能源挥霍。
汽车排气中CO、HC对大气产生很大污染。
汽车排放污染对人们生活环境导致了极大影响,严重地威胁到人们身体健康,同步也危害着某些动、植物生存和生长,破坏了自然界生态平衡。
因而,解决汽车排气污染成为亟待认真研究重要课题。
为了保护咱们生存环境,关爱生命健康,必要严格限制汽车尾气排放。
严格汽车排放关爱生命健康。
【核心词】污染排放研究生态平衡1.绪论为车发动机排放达到较低法规限值规定,仅仅靠改进燃料品质及发动机工作过程是很难实现,需要通过排气后解决系统才干达到目。
当前国内大某些汽车还没有排气后解决装置,然而依照国外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发展趋势,汽车不但需要装后解决器,并且要设计控制排放整个系统,成为发动机供油、冷却、润滑等系统之外一种新系统,简称为排放系统。
2排放系统2.1发动机排放系统构成(1)排气管(2)后解决装置(3)消声器2.2设计排放系统必要性及其功能将发动机排气管、后解决装置及消声器等作为一种单独系统设计,除了由于减少排放日益显得重要外,尚有下列因素:(1) 低排放、低油耗及高功率是当代车用发动机追求重要目的,然而有些发动机参数控制办法对实现这三大目的是矛盾,例如混合气空燃比控制,为了实现低油耗及低CO2排放,需要采用稀混合气燃料,而当前使用三元催化剂并不能适应稀混合气燃烧。
如果将三者统一作为单独系统解决,就能较好地解决矛盾。
(2) 既有排气系统除了要考虑低排放外,还要考虑减少噪声及排气热量再运用,因而要将三者统一起来,纳入一种新系统--排放系统。
(3) 至今无论发动机排气系统还是后解决装置方案及型式都较多,随着公司及发动机系列不同而不同。
同步当代汽车使用燃料种类又增多,使用燃料不同,排放物构成及减少排放物对策也不同,很有必要将排放问题从一种系统角度考虑,逐渐实现规范化、原则化或者模块化。
(4) 当代电子技术及发动机可变技术发展,有也许将本来发动机排气管路设计与减少排放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单独排放系统进行设计。
3.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应用3.1三元催化器3.1.1简介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当高温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时,三元催化器中净化剂将增强CO、HC 和NOx三种气体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氧化-还原化学反映,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五色、无毒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
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
3.1.2工作原理三元催化器工作原理是:当高温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时,三元催化器中净化剂将增强CO、HC和NOx三种气体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氧化-还原化学反映,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五色、无毒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
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
3.1.3性能特点三元催化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寿命长,其产品广泛合用于本田、奥德赛、别克、奥迪、帕萨特、桑塔纳、当代、别克、奥拓、昌河、捷达等车型。
此外承揽不锈钢制品、过滤器、机箱机柜等加工业。
三元催化器载体部件是一块多孔陶瓷材料,安装在特制排气管当中。
称它是载体,是由于它自身并不参加催化反映,而是在上面覆盖着一层铂、铑、钯等贵重金属。
它可以把废气中 HC、CO 变成水和 CO2,同步把 Nox 分解成氮气和氧气。
HC、CO 是有毒气体,过多吸入会导致人死亡,而 NOX 会直接导致光化学烟雾发生。
通过研究证明,三元催化器是减少这些排放物最有效办法。
通过氧化和还原反映,一氧化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被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被还原成氮气和氧气。
三种有害气体都变成了无害气体。
三元催化剂最低要在 350 摄氏度时候起反映,温度过低时,转换效率急剧下降;而催化剂活性温度 ( 最佳工作温度 ) 是400 ℃到800 ℃左右,过高也会使催化剂老化加剧。
在抱负空燃比 (14.7 :1) 下,催化转化效果也最佳。
3.2曲轴箱通风3.2.1作用在发动机工作时,总有一某些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环窜到曲轴箱内,窜到曲轴箱内汽油蒸气凝结后将使机油变稀,性能变坏。
废气内具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水蒸气凝结在机油中形成泡沫,破坏机油供应,这种现象在冬季尤为严重;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遇到空气中氧生成硫酸,这些酸性物质浮现不但使机油变质,并且也会使零件受到腐蚀。
由于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窜到曲轴箱内,曲轴箱内压力将增大,机油会从曲轴油封、曲轴箱衬垫等处渗出而流失。
流失到大气中机油蒸气会加大发动机对大气污染。
发动机装有曲轴箱通风装置就可以避免或减轻上述现象,因而,发动机曲轴箱通风装置作用是:1.防止机油变质:2.防止曲轴油封、曲轴箱衬垫渗漏;3.防止各种油蒸气污染大气。
3.2.2形式与特点1.自然通风自曲轴箱内抽出气体可以直接导入大气中去,这种通风方式叫自然通风。
这种通风方式构造比较简朴,使用以便,但导入大气中可燃混合气和机油蒸气容易污染大气,因而,当代发动机使用不多。
按导入大气中方式自然通风有普通式和呼吸器式。
(1)普通式曲轴箱内油蒸气通过机油管加油口直接与大气相通。
这种通风方式不需要专门机件,各种油蒸气直接排入到大气中去,对大气产生了污染,因而它合用于规定不高农村用某些拖拉机上内燃机。
(2)呼吸器式曲轴箱内油蒸气通过一种呼吸器式装置与大气相通。
这种呼吸器装置是一种过滤装置可将有害气体吸附,防止污染大气。
图l为南京跃进集团与意大利合资生产依维柯轻型客车发动机呼吸器式装置。
呼吸器用螺栓固定在气缸体上一侧,底部侧面有一进气口与曲轴箱相通,上部出气口用二橡胶管与大气相通。
呼吸器内部焊有两层填满镀钵钢丝过滤网,以分离油雾和气体。
发动机工作时,窜入曲轴箱各种气体由呼吸器进气口;进入呼吸器,通过滤网过滤、分离,最后干净空气由出气口经橡胶管排出。
由于有两层过滤网,油雾很少排出,既保证了曲轴箱内压力平衡,又防止曲轴箱内油气对大气污染。
2.强制通风运用发动机进气系统抽吸作用抽吸曲轴箱内气体,这种通风方式叫强制通风。
这种通风方式构造有些复杂,但可以将窜入曲轴箱内可燃混合气和废气回收使用,不但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并且还减轻发动机排放污染,因而在当代汽车发动机上广泛使用。
按抽吸曲轴箱内气体形式强制通风有普通式、单向阀式、油气分离式和综合式。
(1)普通式只是用橡胶管把曲轴箱与进气管道连接起来通风方式为普通式强制通风。
这种通风方式构造比较简朴,只需管路连接,中间不需要其他部件连接,合用于某些小型发动机上。
BJ492Q汽油机曲轴箱为普通式强制通风装置。
空气滤清器1上部装有进气软管5通至气门室罩内,挺杆室盖上有一出气管4通至化油器2入口。
发动机工作时,曲轴箱内气体经出气管吸入化油器,由空气滤清器滤清新鲜空气经进气软管、气门室罩补充到曲轴箱。
(2)单向阀式单向阀式在连接曲轴箱与进气管管路中连接一种单向阀,防止把曲轴箱内机油吸出,合用于车用汽油机,如EQ6100Q、日本三菱帕杰罗(猎豹)汽车发动机等。
气门室罩上装有一小空气滤清器2,在曲轴箱和进气管之间用出气管1相连,并在进入进气管之前连接管处装有一单向阀3。
当发动机工作时,曲轴箱内蒸气经出气管、单向阀吸入气缸中,而新鲜空气经气门室罩上小空气滤清器进入曲轴箱内。
单向阀作用是防止发动机在低速小负荷时进气管真空度太大而将机油从曲轴箱内吸出。
图4为曲轴箱通风单向阀,重要由阀4、阀体1、阀座2和弹簧3构成。
发动机在怠速时进气管内真空度大,单向阀被吸在阀座上,曲轴箱内废气经阀上小孔进入进气管;随发动机负荷增大,进气管真空度下降,阀在弹簧力作用下向外顶开,这时通气量逐渐加大;发动机大负荷时,阀完全打开,通风量最大,因而起到更新曲轴箱内空气作用。
(3)油气分离器式在连接曲轴箱与进气管管路中连接一种油气分离器,把从曲轴箱内抽吸油、气进行分离,使液态油流回曲轴箱,气态气吸入进气管,这样可以减少机油消耗。
斯太尔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它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前端。
发动机工作时,窜入曲轴箱内油气经管路进入油气分离器,由于该油气分离器容积下平面呈倾斜,因此液态油沿斜面、回油管流回曲轴箱,而气态气经连接管进入进气道。
(4)综合式在连接曲轴箱与进气管管路中不但连接一种单向阀,并且还连接一种油气分离器,大大减少机油消耗,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机油润滑稳定。
CA6102Q 汽油机曲轴箱为综合式强制通风装置。
在气缸盖前罩盖上安装曲轴箱通风进气空气滤清器(图中未画出),在气缸盖后罩盖上安装曲轴箱通风出气口滤清器3,该滤清器内有油气分离作用,因而也称油气分离器。
油气分离器里面设有滤芯,滤芯上端有隔板,使其油气分离效果更好;单向阀设在油气分离器顶部,这样挣脱了高温环境对阀粘结、堵塞等影响。
发动机工作时,漏入曲轴箱内可燃混合气和废气在进气管真空度作用下,经挺杆室、挡油板2、曲轴箱通风出气口滤清器3、通风软管5和单向阀6进入发动机进气管与新鲜混合气混合,进入气缸中烧掉。
新鲜气体再经气缸盖前罩盖上曲轴箱通风进气口空气滤清器进入曲轴箱。
4.排放后解决车用发动机排气后解决重要涉及两方面内容:排气催化反映及去除微粒,将有害排放物减到最低限度。
4.1排气后解决所要研究解决重要问题研究和设计汽车发动机排放系统必要要理解存在问题。
当前车用发动机排气后解决存在重要问题如下:(1) "点火"温度较高催化剂都要在较高温度下才干对排放物起催化作用,即"点火"温度较高。
因而在发动机冷启动及低温下工作时,排气温度低,HC及CO排放高,而催化剂却不能对它们起催化、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