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细胞综合征详解(ppt)

合集下载

嗜血细胞综合征-PPT文档资料

嗜血细胞综合征-PPT文档资料

HLH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儿科临床已发现HLH和SIRS/SEPSIS
的临床表现相似,如发热、贫血、血小板减少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甘
油三酯血症在SEPSIS和HIL中都存在。很多HLH患者病情进展为MODS,这 在SEPSIS患者也可见到,因此HLH常被漏诊或误诊为SEPSIS。由于HLH病 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早期正期诊断、立即合理化疗对于挽救病人生命至关 重要。 另一方面,很多SIRS/SEPSIS病人也符合目前HLH的临床诊断标准, 面临接受化疗的风险,那样将进一步抑制病人的免病系统,使现存的感染恶 化甚至导致机会性感染。
肝是最容易受损的器官,诊断HLH至少应包括转氨酶升高。因此ICU中
对所有特发性肝衰竭患者应考虑HLH的诊断[9]。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见于30%的病例。包括共济失调、激惹、颅神经 瘫痪、抽搐及其它脑病表现等。脑脊液显示中度细胞数升高和蛋白升高。 其它临床特征还包括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D— 二聚体升高、皮疹、淋巴结病和水肿等。其它持续消耗的证据,如输血效果 差,可以帮助鉴别HLH导致的血细胞减少与其它原因导致的血细胞减少。
2019—HLH的诊断标准:
满足A或B即可诊断
A发现HLH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异常者,结合临床可诊断FHL: 如PRFI、UNCl3D、STX11、STXBP2等基因突变 B下面诊断标准中8条符合5条 ①发热:持续时间≥7天,最高体温≥38.5℃ ②脾大:肋下≥3cm ③血细胞减少(外周血3系中大于或等于2系减少) 血红蛋白<90g/L(小于4周的婴儿血红蛋白<100g/L) 血小板<100×10 9/L
HLH通常表现为持续不能解释的发热,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肝脾
肿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骨髓、脾、淋巴结可见噬血

噬血细胞综合征PPT

噬血细胞综合征PPT
丙球输注
抗感染
Infliximab Allo-SCT 对症支持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课件共58页
HLH-94方案:包括初始治疗、维持治疗和强
化治疗三部分。
初始治疗:
VP16 150mg/m2,静注,每周2次连续 2周,随后每周1次,连续6周。
地塞米松 10mg/m2·d,静注,连续2周开始减量,以后5mg/m2 2 周,第5周1.25mg/m2用1周,8周内停用。
4、MHα1-抗胰(糜)蛋白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为恶组细胞标志酶。细胞免疫表型为CD45+、 CD30—、CD68+。特异的染色体异常,如 t(2;5)(p23;q35)、17p+或1号三体。有的MH病例可出现 IgH和TCR基因的克隆性重排。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课件共58页
5、2000年WHO鉴于真正的“恶性组织细胞 病”极少见,分类中为避免混淆,未再提出 真正的恶组,而将组织细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作为单独一类。已放弃“恶组” 作为一种疾病名称。但是,有些学者提出, 为便于临床处理,在无充分把握时,可暂冠 以“意义未明的组织细胞增生综合征” (histiocytosis syndrome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或“可疑的组织细胞增生症” (probable histiocytosis)等病名。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课件共58页
3、CAEBV:EBV感染T淋巴,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其特点为异质性疾病,多为EBV感染的相关症状,持续
数月至数年,程度不一,严重患者可发热,肝脾肿大,
肝功衰竭或MOF。 4、EBV-HPS:EBV直接感染T淋巴,呈急性爆发起病,

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9
辅助检查
胸部CT示:
• 1、考虑两肺结核并空洞形成; • 2、两侧胸膜增厚粘连;左侧胸腔少量积液; • 3、左冠状动脉硬化。
10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 WBC10.1×10^9/L • RBC2.85×10^12/L • HGB89g/L • N%96.10% • 超敏C反应蛋白>5.00mg/L • C-反应蛋白136.25mg/L
17
• 3、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 少食多餐以补充热量的消耗,提高机体抵抗力。 鼓励患者适当饮水,以补充高热消耗的水分,并 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 4、执行双向保护性隔离,嘱患者不随地吐痰,痰 液应吐入盛有消毒液的有盖容器内消毒处理后方 可倾倒,陪护及探视者均应戴口罩,医务人员在 接触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消毒手,并严格执行各项 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般≥1000U/L)及凝血功能障碍(血纤维蛋白 原≤1.5g/L),伴高铁蛋白血症(≥正常均值+ 3SD,一般≥1000ng/ml); • ④噬血组织细胞占骨髓涂片有核细胞≥3%,或 和累及骨髓、淋巴结、肝、脾及中枢神经系统 的组织学表现。
5
治疗
• 原发性HPS或病因不明未检出明显 潜在疾患者除加强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的 治疗外,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根本性治 疗是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继发性 HPS应作病因探索,治疗应以基础病与 HPS并重。
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
1
概述
•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亦称噬血细胞 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又称噬血细胞 性网状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多器官、多 系统受累,并进行性加重伴免疫功能紊 乱的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代表一组病 原不同的疾病,其特征是发热,肝脾肿 大,全血细胞减少。

继发性(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PPT演示课件

继发性(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PPT演示课件

心理干预策略分享
认知行为疗法
01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轻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
放松训练
02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以缓解紧张情
绪,改善睡眠质量。
心理支持
03
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表达情绪,
减轻心理压力。
家属参与和支持网络建设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符合HLH-2004诊断标准,包括分子 诊断、免疫学和临床标准。
诊断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综合 分析,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感染性疾病
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 可引起类似HLH的临床表现,但 缺乏HLH的典型实验室特征。
家属教育
向家属普及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提高家属 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 家属应对照顾患者的压力和挑战。
家属互助组织
建立家属互助组织或社交平台,为家属提供一个交流经验 、分享资源、互相支持的平台,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 照顾和支持。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 化及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血浆置换
通过血浆置换去除患者体内异常免疫球蛋白及炎症介质,以缓解噬 血细胞综合征的症状。
细胞免疫治疗
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等,通过改造患者自身免疫 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或异常免疫细胞。
支持治疗

噬血细胞综合征PPT课件

噬血细胞综合征PPT课件
爆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有病毒相关的噬血综合征丙种球蛋白异常淋巴组织增生性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管和肺部淋巴瘤样肉芽肿继发性或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外源性因素病原体毒素所致感染相结缔组织性疾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等相关fhl19q21322的两个与细胞周期负调控相关的基因突变th1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下调障碍巨噬细胞持续活化fhl220的患者存在穿孔素基因突变细胞毒细胞nkcdcd56表面缺少穿孔素表达导致对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失控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升高fhl317q25上unc13基因突变损伤了细胞毒性颗粒溶解性颗粒的出胞过程fhl46q24上stx11基因缺失转运囊胞由细胞内区域至细胞表面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免疫缺陷相关性ch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素沉着不足伴hlht和nk细胞功能降低
实验室检查
高细胞因子血症:在家族性HLH及继发性 HLH的活动期常见下列因子增多:IL-l受体 拮抗因子、可溶性IL-2受体(sIL-2)、 γ -干扰素(IFN-γ )、肿瘤坏死因子 (TNF)等。 血脂:可见甘油三酯增多,可在疾病的早 期出现,脂蛋白电泳常见极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当病情缓解时,脂 蛋白胆固醇可恢复正常。
发病机制——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可能使体内的某些原因启动了免疫系统的活化机 制所引发的一种反应性疾病。 主要是活化的T淋巴细胞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超量的 细胞因子,导致了细胞因子风暴,使T淋巴细胞及 巨噬细胞本身处于失去控制的活化状态,导致机 体细胞免疫调节系统失控,TH1与TH2细胞比例失 衡, TH1细胞过度活化→大量的IFN-r、IL-6、 GM-CSF→CD8+T细胞、巨噬细胞活化→巨噬细 胞吞噬功能增强→HLH

噬血细胞综合征0630PPT课件

噬血细胞综合征0630PPT课件

流行病学
★ 以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 儿童原发性HLH(FHL)的年发病率约为0.12/1O万。
在日本和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本病来势凶险, 东方患者的死亡率约为45%。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 HPS可以看作细胞因子病或巨噬细胞激活 综合征。
1、反响性T细胞〔Th1和Tc〕和单核吞噬细胞 过度分泌淋巴、单核因子〔巨噬细胞增生的 诱导因子〔PIF〕〕激活巨噬细胞。 2、恶性细胞亦可直接刺激组织细胞,或由 肿瘤细胞产生释放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 诱发临床综合征,称之为副新生物综合征。
HPS 的 发 病 机 制
① 存在免疫调节障碍或免疫失衡;
② 淋巴和单核因子持续产生,作为免疫应答的反响性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可活化巨噬细胞, 尤其如γ-干扰素 不仅能抑制造血,而且亦能活化巨噬细胞,淋巴因子 GM-CSF亦激活巨噬细胞;
③ 遗传因素影响机体对感染的反响方式,如家族性噬红 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和X联淋巴增殖综合征的 儿童可发生类似的血液学异常;
④ 存在单克隆性T细胞增殖,在EB病毒相关噬血细 胞综合征(EBV-AHS)的患者采用PCR法检测10/11 例呈TCR γ链重排,亦有报道TCR β基因的单克隆 性重排,显示EB病毒感染T 细胞引起单克隆增殖 的可能,或许是末梢T细胞“肿瘤〞的一种特殊 类型。EBV-AHS患者EBV整合入宿主T细胞染色体 基因组造成单克隆T 细胞增生〔从良性到新生物 前期或明显的恶性增殖〕伴异常的T细胞。为何 异常的T细胞反响导致组织巨噬细胞的吞噬行为 改变,可能由T细胞过度分泌的淋巴因子所介导 隆性T细胞增殖,在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 (EBV-AH。
噬血细胞综合征按其病因,除儿童期发病的
家族性HPS〔FHL〕之外,可分为原发性〔原因 不明〕或继发性,继发性HPS常见病因为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症PPT课件

噬血细胞综合症PPT课件
噬血细胞综合征
2020/7/7
.
1


• 噬血细胞综合征(HLH)被认为是一种单核巨噬 系统反应性增生的组织细胞病,主要是由于细胞 毒杀伤细胞(CTL)及NK细胞功能缺陷导致抗原 清除障碍 ,单核巨噬系统接受持续抗原刺激而过 度活化增殖,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而导致的一 组临床综合征。噬血细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 、脾大、全血细胞减少、高甘油三酯、低纤维蛋 白原、高血清铁蛋白,并可在骨髓、脾脏或淋巴 结活检中发现噬血现象。
力改变及抽搐,亦可有局部神经系统体征。 • 肺部可为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与感染鉴别较困难。 • 常见的死因为出血、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及DIC等 。
2020/7/7
.
5
2.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症
• 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 肿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2020/7/7
.
6
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2020/7/7
.
15
治疗
• 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差,疾病进展 迅速,建议尽早行骨髓移植术
2020/7/7
.
16
治疗
•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较为复杂 • 一方面必须针对原发疾病治疗,例如血液/淋巴系统肿瘤
需行化疗,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需抗感染治疗 • 在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应使用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方案来控
2020/7/7
.
2


• 噬血细胞综合征主要分为原发性(遗传性 )及继发性。
• 前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存 在明确基因缺陷或家族史。
• 后者可由感染(主要为EB病毒感染)、恶 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获得性 免疫缺陷(如移植)等多种因素引起。

噬血细胞综合征 H P Sppt课件

噬血细胞综合征 H P Sppt课件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MAS)
FHLH的类型
类型 基因 位置
FHLH1 未知
FHLH2 PRF1
9q2.1 3-q22
10q22
FHLH3 UNC13 17q25
D
.1
FHLH4 STX11 6q24
蛋白
%FHLH 病理性 受累细胞 变异数
未知
4个家 未知 族
未知
穿孔素1 20%- >50 30%
CTL、NK
Allo-HSCT:选择最佳供者,FHLH尽早移植
HLH-2004方案
诱导治疗(共8周): VP16 150mg/m2,biw×2w→qw×6w DEX 10mg/m2/d×2w→5mg×2w→2.5mg×2w →1.25mg×1w→逐减×1w CSA 3mg/kg,po,Bid(以达谷值≥200μg/L) CNS受累者IT MTX+DEX 最多4次,于第3周开始
症 (5)sCD25的增高系大量活化的淋巴细胞所分泌 (6)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均是由于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
浸润所致 (7)血清铁蛋白增高系大量活化的巨噬细胞所分泌
四、HLH的鉴别诊断





噬 血
淋 巴 组
细织
胞细
综 合
胞 增 生
征症
原发性 继发性
感染相关 肿瘤相关
风湿病相关
(HPS)(HLH)
HLH-94方案
诱导治疗(共8周): VP16 150mg/m2,biw×2w→qw×6w DEX 10mg/m2/d×2w→5mg×2w→2.5mg×2w →1.25mg×1w→逐减×1w CNS受累者IT MTX+DEX 最多4次,于第3周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患者确诊时噬血细胞阳性,主吞噬 RBC,偶见PLT和WBC。
BM内未发现噬血细胞应不排除HPS,因为 25%的病例BM内未发现噬血细胞,故诊断 应结合临床。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以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最多见,白 细胞减少较轻微。
肝功能:可表现为血清转氨酶不同程度增 高或胆红素增高,与肝脏受累程 度一致,低白蛋白血症。
HLH-94方案
维持治疗(9-52w)
VP16 150 mg/m2
1次/2w 9-51w
DEX
10 mg/m2 x3d 1次/2w 10-52w
CSA
6 mg/kg/d Q12h Qd 9-52w 根据
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HLH-94方案总结
94/7/~98/7FHL3年存活率为51%,(n=113), 预计存活率55%。20名未予SCT患者停药〉12月 后仍存活。65位准备SCT患者25人在移植前死亡 或仍在治疗(3),3年存活率45%,移植后预计 存活率62%
噬血细胞综合征详解(ppt)
(优选)噬血细胞综合征
组织细胞增生症
Ⅰ类 LCH Ⅱ类 HPS Ⅲ类 MH,ANLL(M5)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 细胞增生症(HLH)
噬红细胞性淋巴组 织细胞增生症
噬血细胞性淋巴 细胞增生症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
原发: 又称家族性HLH(FHL),为常染色体隐
础肿瘤、细菌寄生虫感染、无其它免役激 活因素,无论是否有病毒感染都应接受前 期治疗,如疾病完全缓解,8周后可停止治 疗。
机理
FHL发病与编程性细胞死亡触发缺陷有关
足叶乙甙是较好的细胞凋亡始动因子
DEX具有抗炎、促凋亡作用及很强的脑膜 穿 透作用
CSA可降低HLH中增加的T细胞活性
HLH-94方案
诱导治疗(1-8w) DEX(mg/m2) 10mg/m2 2w 5 mg/m2 2w 2.5mg/m2 2w 1.25mg/m2 1w,1w内减停 VP16(mg/m2)150 mg/m2 2次/w(d1,4) 1-2w 1次/w(d1) 3-8w IT(MTX) 如果有CNS症状或有CSF改变的需鞘 注
满足以上中5条标准或
分子生物学诊断


不治疗的FHL存活期2月,化疗后有存活9 年以上的。
继发性HLH相对预后好于FHL,主死于全血 细胞减少、器官衰竭、DIC。其中发病年龄 大,预后相对好,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预后 好。
04方案适应对象
FHL 疾病严重并持续存在或反复,无论是否原
发,建议化疗8周 。 首要原因为免役激活的继发HLH 无法区分FHL和HLH时,通过全面检查无基
Hb<90g/L(新生儿<100g/L) PLT<100x109 /L ANC<1.0 x109 /L 高三酸甘油血症(>2.0mmol/L)或/和低 纤维蛋白血症 (<=1.5g/L)
诊断标准
BM、脾脏或淋巴结中可见噬血细胞但无 恶性表现
NK细胞活性减低或缺乏 铁蛋白>=500mg/L. 可溶性白介2受体水平>=2400U/ml

HLH-04方案
鞘内注射的意义尚不明确,建议继续应用。 两周诱导治疗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或
脑脊液异常无改善,于第3~6周每周鞘内注射 一次。 鞘注药物:强的松龙和MTX
<1 yr 1-2 yrs 2-3 yrs >3 yrs Methotrexate: 6 mg 8 mg 10 mg 12 mg Prednisolone: 4 mg 6 mg 8 mg 10 mg
退,少数可发生在病程的后期
临床表现
肝脾肿大
肝脾肿大往往显著并呈进行性发展,
脾肿大在起病初常不显著,脾肿大更有
临床意义
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
CNS受累常出现在病程的晚期,在家族性
噬血细胞综合征中更常见,有报道73%FHL
在确诊时有CNS受累
临床表现


早期噬血细胞并不常见,与临床表现的严 重程度不相平行,仅表现为反应性组织细 胞增生,无恶性细胞侵润,晚期出现阳性 率高。故需多次,多部位骨穿。
总之,25个死于移植前的患者(22%),25个死 于移植后,
6名死于第一个月,另6名死于第二个月,因此建 议采用不增加骨髓毒性的药物增强前两个月的治 疗强度,
HLH-04方案
过去于8周后加用CSA,提至开始即用。 治疗初即有中性粒细胞减低,若〈500和骨
髓细胞过少,考虑省略前两次VP-16 在早期治疗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低,(2~8
病毒、细菌、寄生虫、类风湿、与代谢有 关的肿瘤及随后较长时间的静脉营养(脂 肪负荷过多综合征)。
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儿童FHL的发病率约为0.12/10万,大多数 发病年龄很小,不予治疗中位生存时间2个 月。
继发性HPS的确切发病率尚不得而知。亚洲 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


间断或持续发热 热型呈波动性和迁延性,也可自行消
性遗传,部分患者与凋亡触发减低有关, 基础基因缺陷之一为穿孔蛋白基因突变。 占所有FHL患者20~40%,从而导致NK细 胞和T细胞细胞毒作用异常。Hmunc基因 (细胞溶解颗粒融合所必需)突变,也可 引起FHL。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
继发: 严重感染、结缔组织系统疾病等引起的
单核巨噬系统免役活化可导致伴有吞噬红 细胞的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
脂类代谢: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常见于早 期,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 脂蛋白减低。
实验室检查
凝血象:在疾病活动期,常有凝血异常, 低纤维蛋血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PT) 可延长
免疫:Nk细胞和T细胞活性降低
其它:LDH明显增高
诊断标准
发热 脾肿大 血细胞减少(外周血2系或3系减少)
周)如疾病开始好转(热退、血小板计数 升高)如髓细胞过少,考虑省略两次VP-16。
HLH-04方案
诱导治疗后病情稳定尽早SCT 继续治疗:9~24周有6人死亡,所有都死于
原发病,至少三人死于中枢神经系统。 建议方案:由于继续治疗中可出现中枢神
经系统复发,如有全身复发或神经系统症 状,建议检测脑脊液,以早期发现。建议 行MRI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