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

合集下载

纳米金的制备方法

纳米金的制备方法

纳米金的制备方法胶体金溶液的制备有许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化学还原法,基本的原理是向一定浓度的金溶液内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使金离子变成金原子。

目前常用的还原剂有:白磷、乙醇、过氧化氢、硼氢化钠、抗坏血酸、枸橼酸钠、鞣酸等,下面分别介绍制备不同大小颗粒的胶体金溶液。

一、制备胶体金的准备(一)玻璃器皿的清洁制备胶体金的成功与失败除试剂因素以外玻璃器皿清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如果玻璃器皿内不干净或者有灰尘落入就会干扰胶体金颗粒的生成,形成的颗粒大小不一,颜色微红、无色或混浊不透明。

我们的经验是制备胶体金的所有玻璃器皿先用自来水把玻璃器皿上的灰尘流水冲洗干净,加入清洁液(重铬酸钾1000g,加入浓硫酸2500ml,加蒸馏水至10000ml)浸泡24h,自来水洗净清洁液,然后每个玻璃器皿用洗洁剂洗3~4次,自来水冲洗掉洗洁剂,用蒸馏水洗3~4次,再用双蒸水把每个器皿洗3~4次,烤箱干燥后备用。

通过此方法的处理玻璃器皿不需要硅化处理,而直接制备胶体金。

也可用已经制备的胶体金溶液,用同等大不颗粒的金溶液去包被所用的玻璃器皿的表面,然后弃去,再用双蒸水洗净,即可使用,这样效果更好,因为减少了金颗粒的吸附作用。

(二)试剂的配制要求(1)所有配制试剂的容器均按以上要求酸处理洗净,配制试剂用双蒸馏水或三蒸馏水。

(2)氯化金(HauCl4水溶液的配制:将lg的氯化金一次溶解于双蒸水中配成1%的水溶液。

放在4”c冰箱内保存长达几个月至1年左右,仍保持稳定。

(3)白磷或黄磷乙醚溶液的配制:白磷在空气中易燃烧,要格外小心操作。

把白磷在双蒸水中切成小块,放在滤纸上吸于水份后,迅速放入已准备好的乙醚中去,轻轻摇动,等完全溶解后即得饱和溶液。

储藏于棕色密闭瓶内,放在阴凉处保存。

二、制备胶体金的方法和步骤(一)白磷还原法1.白磷还原法(z Sigmondy 1905年)(1)取1%的HAuCl4水溶液1ml,加双蒸水99ml配成0.01%的HAuCl4水溶液。

纳米金

纳米金

Text in here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Text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Click to add Title
Click to add Title

“A title about content”
Click to add Title Click to add Title Click to add Title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Tuning sensitivity
化学还原法制备不同尺寸和形状金纳米粒子的机制
探针
催化剂
生物应用
金纳米 粒子
药物载体
基因传递
免疫检测
Low weight Small size Low power
Multifunctio n Highly integrated
金纳米 粒子
Low cost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纳米金

纳米金

2.1 免疫物标记物中的运用
1、作为显微镜示终物 、 2、应用于均相溶胶颗粒免疫测定技术 、 3、应用于流式细胞仪 、 4、应用于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技术 、 5、应用于免疫印迹技术 、 6、应用于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技术 、 7、应用于免疫层析技术 、 8、生物传感器 、
2.2纳米金标记技术
作为现代四大标记技术之一的纳米金标记 技术, 技术,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纳 米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 米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吸附机理是纳米 金颗粒表面负电荷, 金颗粒表面负电荷,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团 因静电吸附而形成牢固结合, 因静电吸附而形成牢固结合,而且吸附后不 会使生物分子变性, 会使生物分子变性,由于金颗粒具有高电子 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 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 下可见黑褐色颗粒, 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 配体处大量聚集时, 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 斑点, 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 测方法中。 测方法中。
1.2 纳米金的发展历史
1、16世纪欧洲现代化学,纳米金就开始登上了科学的舞台。 、 世纪欧洲现代化学 纳米金就开始登上了科学的舞台。 世纪欧洲现代化学, 2、185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利用氯化金还原出含纳米金的溶液,发现在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利用氯化金还原出含纳米金的溶液, 、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利用氯化金还原出含纳米金的溶液 其中加入少量电解质后,可使溶液由红宝石色变为蓝色, 其中加入少量电解质后,可使溶液由红宝石色变为蓝色,并最终凝集为 无色,而加入明胶等大分子物质便可阻止这种变化, 无色,而加入明胶等大分子物质便可阻止这种变化,纳米金的应用奠定 了科学基础。 了科学基础。 3、1885年纳米金溶液在美国常作为治疗酗酒的主要成分。 年纳米金溶液在美国常作为治疗酗酒的主要成分。 、 年纳米金溶液在美国常作为治疗酗酒的主要成分 4、l890年Koch医生发现结核杆菌不能够在金的表面存活; 医生发现结核杆菌不能够在金的表面存活; 、 年 医生发现结核杆菌不能够在金的表面存活 5、1890年纳米金被用来治疗关节炎; 年纳米金被用来治疗关节炎; 、 年纳米金被用来治疗关节炎 6、1935年芝加哥外科专家 年芝加哥外科专家Edward等人发现纳米金溶液能有效的减轻患者 、 年芝加哥外科专家 等人发现纳米金溶液能有效的减轻患者 病痛,强健体质。 病痛,强健体质。 7、1939年Kausche和Rusk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金颗粒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金颗粒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 、 年 和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金颗粒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 呈高电子密度细颗粒状。 呈高电子密度细颗粒状。 8、1971年Faulk和Taylor首次采用免疫金染色将兔抗沙门氏菌抗血清与纳 、 年 和 首次采用免疫金染色将兔抗沙门氏菌抗血清与纳 米金颗粒结合,用直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 米金颗粒结合,用直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开 创了纳米金免疫标记技术。 创了纳米金免疫标记技术。

纳米金的意思-纳米金是什么意思

纳米金的意思-纳米金是什么意思

纳米金的意思|纳米金是什么意思基本解释所谓纳米金,其实是直径为纳米级别的金颗粒,常用作免疫学检测的标记物或是生物探针。

但用于美容目前还存在争议。

纳米金-制作和大多数化学物质一样,纳米金不是天然的,需要人工制备。

一般常用氯金酸来合成,而氯金酸本身就是纯金与王水反应而成的产物。

纳米金纳米金()即指金的微小颗粒,其直径在1~100nm,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

由氯金酸通过还原法可以方便地制备各种不同粒径的纳米金,其颜色依直径大小而呈红色至紫色。

纳米金-外观制备好的纳米金是有着红葡萄酒一样漂亮颜色的液体,但这仅仅是外表。

纳米金-用于美容左图:GSNO浓度与NO产生的线性相关性;右图:血管腔内纳米金颗粒诱导产生NO的示意图自“纳米金”在中国市场出现后,这一概念便被严重“复制”。

如今市面上至少有10余种品牌的纳米黄金化妆品,而各品牌的宣传资料、产品名称、功能都大致相同,价格从8000多元到10多万元不等。

根据相关纳米金网站的宣传,纳米金是经过国际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CCFA)认证通过,证明是可食型安全成分。

纳米金粒径10-12nm,纯度高达99.99%,是通过美国FDA 认证的可食型绿色成分,纳米金能改善皮下循环系统,带来大量的营养成分,皮肤细胞更新速度加快,从而达到如幼儿时代的代谢功能,皮肤自然细腻、滋润、光滑。

功效通过强力加热渗压技术,让毛孔自然扩展,微小纳米金活性因子渗透至毛孔内壁,超强吸附力的纳米金将黑头、污垢全面吸附出来,并对毛孔内壁进行杀菌消毒。

冷冻离心旋出技术配合纳米金能迅速冷冻毛孔,将毛孔收缩起来,平复粗大的毛孔、粉刺。

纳米金释放出负离子,与人体正离子相呼应,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防止毛孔再次被污垢堵塞导致黑头。

毛孔内壁被杀菌消毒,粉刺慢慢被平复。

黑头、毛孔、粉刺等彻底去除,实现零毛孔的光滑、细腻、嫩滑的完美肌肤状。

纳米金的熔点

纳米金的熔点

纳米金的熔点
所谓纳米金是以高纯度黄金为原料,经过特殊新加工工艺把黄金制作成粒径15nm以下,大大提高了黄金固有的特性,比如:催化效果、去除自由基效果、分散效果等等。

熔点1064.43℃、沸点:2808℃、电负性:2.54、共价半径1.3 4A、离子半径0.85 (+3) A、原子半径1.46A、原子体积10.2cc/m ol。

纳米金熔点低的原因:
1、由于纳米材料尺寸小,因而具有很高的表面能与化学活性,且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性。

与纳米材料一样,纳米金材料也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2、纳米金熔点下降。

这是由于纳米金微粒比表面积大,表面能及界面能高,熔化时所需内能较小,因而使纳米金熔点较低。

为什么纳米金熔点低
纳米金属为什么熔点低
从物质结构来判断,氮气在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铋属于金属晶体,常温下氮的单质为气体,铋的单质为固体,所以氮的熔点很低,铋的熔点较高,是因为二者晶体类型不同。

检测纳米金的含量方法

检测纳米金的含量方法

检测纳米金的含量方法“嘿,大家都想知道怎么检测纳米金的含量呀,那我就来给好好讲讲。

”检测纳米金的含量,有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这就像是给纳米金做个独特的“身份鉴定”。

纳米金有它特定的吸收光谱,通过测量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就能推算出纳米金的含量。

比如说,我们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取一定量已知浓度的纳米金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它在某个波长下的吸光度,然后再测未知浓度的纳米金溶液在同样波长下的吸光度,对比一下就能得出大致的含量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这个方法就很厉害啦,可以非常准确地检测出纳米金的含量,哪怕是极其微量的。

就好像是个超级放大镜,能把纳米金的细微之处都看得清清楚楚。

举个例子吧,之前我们研究一个复杂的样品,里面可能有很多其他杂质,但用这个方法就能精准地把纳米金的含量给确定下来。

另外,透射电子显微镜法也能起到检测的作用。

它能让我们直接看到纳米金的形态和大小,同时也能通过统计分析来估算含量。

就像是给纳米金拍个特写照片,能清楚地知道它长啥样,有多少。

比如在一个关于纳米金药物载体的研究中,我们就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纳米金的分布和含量,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荧光分析法也能派上用场哦。

如果纳米金和某些荧光物质有特殊的相互作用,那通过检测荧光强度的变化,也能间接知道纳米金的含量。

记得有一次我们研究纳米金对某种荧光染料的影响,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检测纳米金的含量的。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我们在实际检测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有时候可能需要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准确、全面的结果。

总之,检测纳米金含量是个技术活,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得到可靠的数据。

这样大家就能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纳米金啦!。

纳米金的用途

纳米金的用途

纳米金的用途纳米金是一种具有纳米级尺寸的金纳米颗粒,其尺寸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由于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纳米金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纳米金的一些主要用途:1. 生物医学领域:纳米金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药物传递中扮演载药体的角色,可以有效地将药物输送至靶细胞。

此外,纳米金还可以用于光热疗法,通过激活纳米金在近红外光下的光热转化,使癌细胞受到热损伤。

此外,纳米金还可用于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成像等方面,提高对组织和细胞的检测和成像能力。

2. 材料科学领域:纳米金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光学特性,可以用作增强材料的传导性和催化活性。

纳米金可以嵌入到陶瓷材料中,提高其热传导性能和机械强度。

此外,纳米金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传感器材料,例如气体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3. 环境应用:纳米金在环境科学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水处理中,纳米金可以作为催化剂去除有害物质和污染物,例如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纳米金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效能源材料,例如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4. 电子学和信息技术:纳米金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电子器件,例如透明导电膜、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柔性电子器件。

纳米金还可以用于制备高密度的电子元件,例如纳米线和纳米颗粒晶体管。

此外,纳米金还可以用于制备纳米光学器件,例如纳米光纤和纳米光栅。

5. 其他应用:纳米金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涂料材料、抗菌材料和防护材料。

纳米金可以作为涂层的添加剂,提高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纳米金还可以用于制备纳米墨水,用于纳米印刷和柔性电子显示器等方面。

综上所述,纳米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电子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金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荧光标记纳米金

荧光标记纳米金

荧光标记纳米金
荧光标记纳米金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标记技术,可以用于生物分子检测、成像和药物输送等领域。

纳米金是一种由纳米级别的金颗粒组成的材料,由于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PR)的存在,具有很高的荧光猝灭能力,因此在荧光标记中被广泛应用。

制备荧光标记纳米金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通过表面修饰来实现。

通常,纳米金表面会被修饰一层聚合物,例如聚乙二醇(PEG)或聚乙烯醇(PV A)等。

然后,将荧光染料分子通过化学键或物理吸附的方式固定在聚合物表面上,形成荧光标记纳米金。

荧光标记纳米金的优点是具有高的荧光强度和稳定性,同时由于金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可以增强荧光信号的强度和特异性。

此外,纳米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还可以用于荧光成像和光谱分析等领域。

在生物分子检测方面,荧光标记纳米金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核酸和细胞等生物分子。

在成像方面,荧光标记纳米金可以用于荧光成像和光谱成像等技术,如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等。

在药物输送方面,荧光标记纳米金可以用于药物输送和治疗,例如肿瘤治疗和炎症治疗等。

总之,荧光标记纳米金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生物标记技术,可以用于多种生物分子检测、成像和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纳米金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作为新型催化材料引起关注。

尝试用胶体浸渍法
将金催化剂负载于基体材料上,以解决纳米金颗粒难于均匀负载于基体材料表面等问题,并重点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金历来被认为呈催化惰性,但20世纪80年代HarutaM等开创性地发现,负载于氧化物上的纳米金催化剂在CO室温氧化中表现出非常高的反应活性,纳米金作为新型催化材料引起关注,其应用涉及污染治理、化工过程和H的开发与利用(如燃料电池、选择性氧化CO、水蒸汽变换反应)等方面。

纳米金催化剂显著特征是低温活性,许多催化反应都可在室温下实现高活性催化,有些反应甚至可以在0℃实现完全转化,可见金催化剂具有非常低的表观活化能;金催化剂具有好的选择性,Au/Al2O3催化剂催化丁二烯加氢反应可100%生成丁烯;同时,金催化剂比铂族催化剂廉价。

本文介绍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重点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进行评述,旨在为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1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
金催化剂制备方法主要是浸渍法、沉积沉淀法和共沉淀法。

浸渍法虽然被广泛用于工业制备贵金属催化剂,但许多研究表明,该法不适合于金催化剂的制备,主要是因为制备的金催化剂分散性不好,金颗粒大。

共沉淀法和沉积沉淀法是金催化剂制备的常用方法,但共沉淀法的最大缺陷是所需负载量大(一般认为纳米金颗粒被载体包裹,有效活性部位减少)。

而沉积沉淀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制备的纳米金粒子较好地分散于载体表面,但要求载体具有尽可能大的表面积,整个制备过程对溶液pH有较大的依耐性,当pH为8~9时,[AuCl(OH)3]-是HAuCl4水解产物中吸附能力最强的形式,因此,为获得最大量金沉积,应将pH控制在8~9,沉淀剂的选择直接影响催化剂制备过程中pH的变合处理低浓度的CO。

相比这些催化剂,金催化剂显化,使用的沉淀剂是NaOH和Na2CO3,采用Na2CO3具有良好的低温催化氧化CO活性,抗水性能好,比铂和钯催化剂廉价。

可避免引入杂质Na+;用NaOH作沉淀剂时,溶液pH不稳定,而且金的沉积量也有限。

文献报道,在沉积沉淀法中,尿素控制均匀沉淀过程非常有效,可以实现金的最大沉积。

年来,由于不同的实验需求,许多研究者开发出一些新的制备方法。

IvanovaS等开发出阴离子交换法(DirectAnionicExchange,DAE),其原理是利用金络合物的OH基团与载体表面的OH基团发生置换反应,将金以氢氧化金的形式负载于载体表面。

以Al2O3作载体,用DAE法制备Au/Al2O3催化剂,实验发现,不同HAuCl浓度对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影响,浓度越低,负载效果越好,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越高。

不同的洗涤方法对催化剂活性也有较大影响,氨水洗涤比水洗的催化活性好,因为氨水水解产生的OH与Cl发生交换,减少了催化剂表面Cl的残存。

DomínguezMI等用混合氧化物制备的泡沫作基体材料,负载一层CeO后,用DAE法负载金,用于CO氧化。

虽然这种制备方法操作简易,但负载的金沉积量有限,很难应用于一些需较高金沉积量的催化反应。

MallickK等开发了一种新型简易金催化剂制备方法———硼氢化钠还原法。

将载体氧化物悬浮于蒸馏水中,剧烈搅拌,滴入HAuCl溶液,静置,剧烈搅拌下,加入NaBH4燥,得催化剂。

实验发现,该法制备的Au/TiO2催化溶液,老化,过滤,洗涤,干燥,得催化剂。

实验发现,该法制备的Au/TiO催化
剂比其他方法制备的Au/TiO2催化剂具有更高的CO氧化活性。

除以上几种制备方法外,用于金催化剂制备的法还有化学气相沉积法、有机金配合物固载2.2丙烯环氧化法、光化学沉积法和直流磁电管溅射法等,相比前面介绍的几种制备方法,这些制备方法对仪器设备或对金前身化合物物性要求较高。

2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
2.1CO低温氧化
CO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可引起人体煤气中毒。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物理吸附和催化氧化。

已经工业化的CO氧化催化剂主要以铜和锰氧化物为活性组分,普通金属催化剂和以铂、钯为活性组分的贵金属催化剂。

铜、锰氧化物催化剂的抗水性能较差;铂和钯系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且只适合处理低浓度的CO。

相比这些催化剂,金催化剂显示出明显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低温催化氧化CO活性,抗水性能好,比铂和钯催化剂廉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