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饲料添加剂..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促生长性能效果试验

Sa l ,0813Fr g n qihr C. ioS aFr a n Jns245) hll 210; a d u uu o L ia Dfg i g 11 J8 gi . in a A c e dfh m c a u 2
Ab t a t o e a u t } r mo n f c f au a e d a d t e —B o n P. . .1 0 sr c :T v l ae t e p o t g ef t tr fe d i v l i e o n l i imi E P. 2
摘
要 : 试验 的 目的是评 定一种 新 型绿 色生长促 进 剂百健 宝。 断奶仔 猪 生长性 能 的 本 对
促进 作 用 , 定指标 包括仔猪 增重 、 测 采食 量 、 料转化 率 、 疾病的抵 抗能 力和 经济效 益。试 饲 对 验将 10头 2 2 3日龄 断奶仔 猪 分 为 试验 组和 对 照 组 。每 组 1 2重复 , 个 重 复 组 5头仔 猪 。 每
一
个重复一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常规断奶仔猪料 , 试验组饲喂常规饲料加 15 / 百健 宝。 2 gt 。
试 验 从 仔 猪 断奶 开 始 持 续 5 O天 。试 验 结束 时 百健 宝 试验 组 仔 猪 平 均 体 重 比 对 照 组 高
30 k , .9 g差异显著( = .1) P 0 03 。试验表 明百健宝。 不但 能显著的提 高仔猪的采食 量( 0 P= . 02 和 仔猪 健康 水平 , 经济效 益也很 明显 , 3) 其 投入 产 出比为 194 :. 。
P . F f a sat r o n P E. .t a me t t e a e a eb d e g t ft a ru il t we e . i y d y f mi . P r t n . v r g o y w i h il o p p ge r t e Bi e h o r g s
新型高效生物饲料添加剂4PCA应用效果试验

动物 体 内酶源不 足 酸 、 糖 、 等 小分 子 物 质 , 进 营养 的吸 单 肽 促
收; 降解饲 料 中的 难 消化 的成 份 、 除抗 营 养 因子 、 消
改善 饲料 品 质 , 高 饲 料 利 用 率 , 短 动 物 出栏 时 提 缩 间 ; 善畜 禽动 物 生 产性 能 和 品 质 。为 验证 该 产 品 改 的可靠 性 , 为畜 牧业 生产及 该制 剂 的推广应 用 , 们 我 于 20 0 9年 3月 一1 月 在 陕西 临 渭 区选 定 鸡 、 、 1 猪 奶 牛和 肉牛 四种动 物 进行 实 际 饲 喂试 验 , 以评 价 其应 用效果 , 供科学 的应 用技 术 。现将结 果总 结如下 。 提
c nr lg o p,fe o v ri n d c e s d 1 % .Dar at il e l . 8 k r a o to r u mi i l ce s db 6 o t ru o e d c n e so e r a e 7 iyc t e ye d d mi 2 8 gmo e t n c n r l o p, l y ed i ra e y 1 . l k h g k n 6 ,mi e d rt n r a e 3 1 , e d i tk n i e t n f n t n i r v d % l f e ai i c e s d 1 . % f e na ea d d g si ci k o o u o mp o e .Av rg al e g t an o e fc t e ic e s d e a e d i w ih i f e at n r a e y g b l 2 . 8 ,fe o v r in o o t l o p w s3 4 : ,f e o v ri n o al o p wa . : ,f e o v r in d c e s d 1 9 . 29 % e d c n eso f n r u a . 6 1 e d c n e so f ri g u s2 91 1 e d c n e s e r a e 5. % c og r t r o
饲料加工中的新技术与新材料

饲料加工中的新技术与新材料1. 前言饲料工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相连。
随着人口增长和养殖业的扩大,饲料工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
饲料加工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提高了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而且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当前饲料加工中的一些新技术与新材料。
2. 纳米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饲料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饲料的营养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
例如,纳米级微量元素添加剂,如锌、铜、铁等,因其表面积大,活性高,可显著提高动物对这些元素的吸收率。
此外,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缓释型饲料,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在动物肠道中缓慢释放,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3. 生物工程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酶工程技术。
通过发酵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原料转化为易于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酶工程技术则可以用于制备高效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等,这些酶制剂可显著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4. 新型环保材料在饲料中的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型环保材料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例如,使用植物性蛋白质替代动物性蛋白质,不仅可以减少动物性蛋白质的依赖,还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另外,使用可降解塑料作为饲料包装材料,可以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5. 智能饲料技术智能饲料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将电子元器件、传感器等植入饲料中,实现对动物饲养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
例如,可以制备一种含有温度传感器的饲料,当饲料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提醒饲养员采取相应措施。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饲养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以上内容为本文左右。
在后续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详细介绍饲料加工中的其他新技术与新材料,如基因编辑技术、新型添加剂等。
6. 基因编辑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为饲料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种新型水产饲料添加剂-酵母细胞壁

y a t ,n w i p l d i q a u t r . h r ce s mma i d t e c n t u ns o e s c l w l , e ss o s a p i n a u c l e T e a t l u e u i r e h o si e t fy a t el al z t i mmu oo ia c a i , n t a p id fr g o n s a k n f e vr n n a r tc in ti s n lgc lme h n s ms a d i p l o e r u d a i d o n i me tl p o e t s e o o a u c l r e d a d t e q a ut efe d i v . u i
文概述 了酵母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免疫机理以及其在水产养殖 中的应用情况, 并展望 了酵母
细胞 壁作 为水 产饲料 添加 剂的应 用前景 。
关键词: 酵母细胞壁 ; 饲料添加剂; 水产养殖
T eAp l ain o a tCelW ala u c l r e dAd iie h pi t fYe s l c o l saAq aut eF e dt u v
Ke o d y a tc l wal e d a d t e; q a u t r y W r s: e s el l ;f e d ii a u c lu e v
酵母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其结构简单 , 属 随 着绿色 养殖模 式 的推广 , 抗生素 和化学 药 于真菌类 。目前 已知 的酵母菌有 30 7 余种 。酵 物的使用在水产养殖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 其 母及酵母饲料 用作饲料添加剂始于 2 0世纪 2 O 引起 的病 原菌 耐 药 性和 养 殖水 体 中微 生态 环境 年代 中期 , 最早是用作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 失衡 等 问题逐 渐 成 为水 产 养 殖业 中 日益严 峻 的 料 。酵母细胞 中含 有丰富 的蛋 白质、 B族维 生 问题。这促使水产科技工作者寻找既能提高水 素 、 脂肪 、 、 等 多种 营养 成 分 和 某 些 协 调 因 糖 酶 产动 物 的生产 性 能并 能 预 防疾 病 而 又不 会 明显 子 。酵母 菌具有 的众多 生理功 能 , 在饲 料工 使其 增加生产成本 的管理新措施 。此类措施 主要针 业 中得到 了广泛 的研究 与应用 。 对: . 1饲料设计和饲料添加剂 ; . 2 药物的使用; 酵母细胞壁是一种全新、 天然、 绿色添加剂 , 3 水环境的控制 ; . . 4 免疫程序; . 5 放养密度 ; . 6 其产品淡黄色 , 粉末状 , 无苦昧。它是生产啤酒 改良水产动物的遗传 品系。这些措施多数在于 酵母过程中由可溶性物质提取 的一种特殊 的副 要 么改 变动 物 胃肠 道微 生物菌 群 , 么增强 动物 产品 , 要 占整 个 细 胞 干 重 的 2 % 一3 % 。它 在 维 0 0 的免 疫体 系 。后 者 是最 受 政 府 和消 费 市场 欢 迎 持 细胞形 态 和细胞 与细 胞 间 的识 别 中起 重 要 作 的策略。因此水产饲料配方师和饲料加工厂商 用 。近 年研究认 为 , 细胞 壁含 有的 甘露寡 糖 酵母 开 始着 重于通 过 设计 饲 料 配 方 和加 入新 型 添加 和 8一 葡聚糖可对细菌、 病毒引起的疾病及环境 剂而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体系。酵母提取物 , 尤 因素引起 的应激 反应产 生非 特性免 疫力 。 其是酵母细胞壁就是在这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的 2 酵母细 胞壁 的成分及 其 免疫机理 种 新型 添加 剂 。 2 1 酵母 细胞壁 的成分 .
环保型饲料添加剂_植酸酶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

经验交流环保型饲料添加剂———植酸酶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①郑玉琴,陈志慧,卢美玲,王 英,巴雅尔,任天喜(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畜牧局,西山咀镇,014400) 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7950(2002)0520049201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60%~80%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的。
植酸在影响矿物质消化利用的同时,还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形成难以消化的络合物,使消化率降低。
同时,植酸也使动物体内源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失去活性植酸酶是一种能将饲料中的植酸水解成无机磷和肌醇的新型单胃动物的饲用酶制剂,天然植酸酶存在于许多植物种子中,当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时,就能分解植酸释放出磷等元素供种子发芽、生长。
草食畜的瘤胃微生物有合成植酸酶的能力,而禽类动物,由于消化道内不含植酸酶,因此无法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磷,所以一直将植酸视为对禽类动物有害的成分。
生产实践中只能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饲料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量。
1995年,我国广东、北京首先开始试验利用植酸酶,并取得了很大成功。
以后在天津、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江苏等十几个省市也开始大面积试用。
目前,我地区对植酸酶的使用几乎全部用于蛋鸡生产上,而且用量与潜在需要量相比差得很远。
1 植酸酶的作用1.1 直接替代饲料中的无机磷源饲料。
只要蛋鸡饲料中总磷水平保持在0.4%以上,饲料添加60gΠt酶它辅5000G(植酸酶),就可以全部替代磷酸氢钙或骨粉。
1.2 减少饲料用磷消耗,大幅度降低饲料的生产成本,8~20元Πt。
1.3 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降低破蛋率。
1.4 显著改善钙、磷、镁、锌、蛋白质、淀粉等多种营养素的利用率。
1.5 提高植物性饲料的利用价值,增加饲料配方的原料调整空间0.5~0.9个百分点。
1.6 降低畜禽粪便中的含磷量达40%~75%,能减轻江河和土壤等环境的磷污染。
1.7 明显减轻以至于彻底杜绝磷酸氢钙导致的氟中毒和其它重金属中毒问题。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其以中草药为主要成分,能够增加动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饲料口感,减少养殖成本,减少养殖污染,受到养殖行业的广泛关注。
下面,本文将从特点和发展趋势两方面阐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相关内容。
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1、有效成分多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由多种制剂组成,如提取物、粉剂、片剂等,因此其有效成分种类多,能够综合影响动物的生理和生化反应,对于改善动物的免疫力、促进消化、增强氧化应激抗性、降低反应性氮、改善肉质等都有显著的效果。
2、产品适应性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应用于禽畜养殖、水产养殖等多个方面,应用范围广泛。
而且在不同的养殖环境和饲料成分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也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3、使用安全性高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制作工艺和成分种类多样,使用安全性高,不会对动物的生理和生化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对动物的生长与发育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1、功能性更加多样化随着研究的深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功能将会越来越多样化。
如专门应用于鱼类的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专门应用于家禽的提高蛋产量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等。
2、不断优化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将会不断优化,以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养殖环境和饲料成分。
并且在制剂过程中,新增科技要素,提高制剂的绿色、环保性。
3、加强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监管随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禽畜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的使用日益普及,对其质量的监管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未来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监管上,国家将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质量。
总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禽畜养殖和水产养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未来也将会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而部分的生产企业将会着眼于增强制剂的多样性和科技含量,为用户提供更加高品质、环保的产品。
新型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二氢吡啶

物生长, 提高成活率。
3 抗 氧化 . 2
二 氢吡啶有类 似 维生 素 E的生理功 能 , 可有效 抑 制脂
类化合物的过氧化过程 . 形成肝保护层 . 隔断微例体电子输
送 NA H酶 的活性 , DP 抑制生物膜的氧化 , 从而保护生物膜 , 稳定生物细胞组织 。 在水产饲料 的应用 中, 二氢吡啶 的功能
机 体脂溶性 维生素 的消耗 , 保护 动物组 织线粒体 和微粒体 免 受氧化 损失 , 而改善肉品的稳定性 . 高货 架寿命。 进 提 需 要 指出的是, 鱼体的抗氧化性能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 抗 氧化性能有益于增强免疫力 : 但是 生长速度 并非 如此 , 生长 速度最快 的鱼抗氧 化性能 不一定 最佳 , 这一点在 蔡春芳对 异育银鲫 的研究 中也得到 了证明 。
维生素E 的某些功能。 早期用作植物油的抗氧化剂。 随着研
究 的深 入 . 发现 它可抑制脂类化合 物的氧化过程 , 防止脂肪 肝 的形成 , 同时还可 以改变血清 中的某些激素 的水平 . 改善 动物 的生产性 能 , 增强免疫力 。
2 二氢吡啶 的特点
二氢 吡啶 作 为一种 促 生长 剂类 非 营养性 饲料 添加 剂 ,
16 13 。 易氧 化 . 光后颜 色变 深 , 7 ̄ 8 ℃ 极 遇 需在避 光干燥 的
条件 下保 存。其在我 国的商品名 为多犊锭 。 卢金等 , 吉 在动
物组织器官 中很少残 留, 不产生毒害作用 。 二氢吡 啶具 有广 泛 的生物学 功能 , 在医学 上作 为钙 通
文稿收到 日期:0 60 — 5 20 —9 2
二 氢吡啶 能显著提高血 清促 卵泡激素 ( S 和促黄体 F H) 激素 ( H) L 含量 . 间接的促进 卵泡 的生长和发育 ;还可提 高 血清 中 甲状腺 激素 ( 以及下 丘脑 、 垂体细胞 内第二信 T) 腺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大豆异黄酮

学术研究 doi:10.3969 ̄.issn.1008-4754.2013.09.O07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一大豆异黄酮 戴述诚’,李志业 ,叶勇。,莫泽勇’ (1.广东省天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广东广州5 10650; 2.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云浮527400; 3.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广东广州5 10641)
摘要: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成分、性状、理化指标、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及其在畜牧业 生产中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对其生产提取方法作了简述。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大豆异黄酮;雌激素;免疫;促生长;豆粕;提取
A New Green Feed Additive,Soybean Isoflavone Dai Shucheng’,Li Zhlye2,Ye Yong3,Mo Zeyong’ (1.Research&Development Centre for Tianbao Bio-Pharmaceuticals Co.Ltd.,Guangzhou,Guangdong,5 10650; 2.Guangdong Dahuanong Animal Health Products Co.,Ltd.fuYun,Guangdong,527400; 3.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Institute of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Scien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hina,Guangzhou,Guangdong 5 1 0640)
Abstract:Main component,properties,hysicochemical indexes,function&treatment,usage&dosage of Soybean isoflavone,and it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livestock breeding are summarized in the paper.The producing extraction methods are synopsized. Key words:Feed additive;S0ybean isoflavone;estrogen;immunity;promoting growth;soybean meal;extrac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饲料添加剂: 低聚果糖GF13 低聚果糖GF13(Burdock oligosaccharide,BOS,分子式 GF13)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功能性低聚果糖,属于菊糖(Inulin)家族;其分子结构、分子量以及功能明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聚合度(DP)均一、最具生物诱导活性、纯度最高(90%-99%)的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DP小于8的低聚果糖具有诱导活性,而目前市场上的商品FOS 的聚合度一般在3-8)。产品本身以及生产过程无任何污染,是绿色天然的高科技生物制品。该产品技术领先,适用广泛,使用方便,物美价廉,在功能上完全可以替代壳寡糖(oligochitosan, chitooligosaccharace)。该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核心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经科技查新,该研究以及生产在国内属首创,在国际上居领先水平。该项目为国家“863计划”课题项目,课题负责人陈靠山教授是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洋局生物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经主持了三项国家“863计划”课题项目。 果寡糖GF13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除了具有普通更低聚糖(果寡糖)的全部功能外,还具有免疫诱导活性,具有益生素的功能,可部分替代抗生素。它在动物机体营养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作为肠道内有益寄生菌的营养基质,促进机体肠道内健康微生物菌相的形成。它在经历小肠时未被吸收,在大肠内被大多数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选择性发酵作为自身的能量和营养,有效的增殖双歧杆菌,而双歧杆菌产生的有机酸可抑制肠道内沙门氏菌等腐败菌的生长,改善肠道环境。
②结合吸收外源性病原菌,使病原菌不致于吸附到肠壁上;而果寡糖又有不被消化道内源酶分解的特点,可携带病原菌通过肠道,防止病原菌在肠道内繁殖。
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通过充当免疫刺激的辅助因子来发挥作用,提高机体对药物和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增加动物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能力,增强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性,有效而经济地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产品品质。
④抑制植酸与矿物质结合,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维持体内的矿物质平衡,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迄今为止在众多商品化的低聚糖中,只有果寡糖被美国FDA和日本厚生省等权威机构确认为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
果寡糖GF13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原料,最大的特点是高均一性、高生物活性和高纯度性,这样就决定了产品的高效性,使用户少投入多产出,见效快,特别是其具有益生素的活性,可部分替代抗生素,为饲养业和养殖业和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产品性状] 褐色或浅咖啡色粉末,易溶。 [产品规格] 纯度大于90%,饲料级 [产品包装] 25公斤纸板桶包装或根据客户需要包装 [产品功能] 水产养殖领域, 可作为鱼饵料添加剂, 增强鱼类非特异性免疫活性,促使鱼虾快速生长,提高产量等。
饲料领域, 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畜禽健壮生长;是天然的益生素和抗生素。
[使用方法] 饲料配比 一般情况下 添加量是 7g/100KG/天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果寡糖 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 FOS),又称为低聚果糖、藤果三糖族低聚糖,分子式为G-F-Fn(G为葡萄糖,F为果糖,n=13),是在蔗糖分子上以β-1,2-糖苷键结合数个D-果糖初所形成的一组低聚糖的总称.果寡糖广泛存在于香蕉、大麦、大蒜、洋葱、黑麦、马铃薯、洋姜、小麦、出小麦等植物小,但提取较为困难,且难以批量生产,商品果寡糖制剂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中具有果糖基转移活性酶作用于蔗糖得到的。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饲料中主要是寡果三糖(GF2;)、寡果四糖(GF3)和寡果五糖(GF4。)。它们具有低热、稳定、安全无毒良的的理化性能,大部分不能被动物本身的消化酶所消化,但到达肠道后可作作为有益微生物的底物,但却不能被病原微生物利用,从而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抑制有害微生物。 1 果寡糖饲料添加剂的开发背景及研究历史 自从1950年Stockstad报道,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动物生长以来,抗生素在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产量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抗生素的致命弱点,它的作用机理是抑制或杀死肠道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二重感染,病菌产生抗药性,机动物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病菌产生抗药性,机体免疫力下降,药物药残留,因此通过食物链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破坏生态平衡,因此许多国家们相继颁布法令,禁止或限制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例如,欧共体1970年允许使用的抗生素为13仲,1985年为7种,1999年6月只允许4种使用。在这种消况下,人们积极寻找一种无污染、无染留 、多功能的新型天然促生长剂代替抗生素。基于这种背景,果寡糖才被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被开发出来,并逐渐应用于饲料工业。 1950年 Bacon、Edemlan、Bhanchard和 Albon在研究酵母转化酶时发现,该酶除厂具有水解活性外,还具有转移活性,生成一些低聚糖,被命名为蔗果三糖族低聚精。8O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发现了果寡糖的优良生理特征。1982年日本明治制果株式会社,首次工业化产果寡糖。产品的商品命名为"Neosrgar"。1983年Hidaka采用一般的食品组为生产工艺分离和研制了果寡糖。1988年,Hirayalma等研究了黑霉。并采用聚焦色谱法测定了该酶的性质,分离提纯了该酶,并采用聚焦色谱法测定了该酶的纯度和等电点。1990年Fujta得到了β-呋喃果糖苷酶的3个同功酶。而目前,果寡糖的生产已从原来的液体深层发酵转向采用固定化酶法。 2 果寡糖的理化特性 固体的果寡糖为无色粉末,溶解性好,溶液呈无色透明。其溶液的热稳定性受酸碱度影响较大,当PH值为中性时,120℃条件下还相当稳定,但在酸性条件下(pH值=3)时,温度达到70℃以后极易分解。纯度为55%~60%的果寡糖甜度约为蔗糖的60%,纯度为96%的果寡糖甜度约为蔗糖的30%,但较蔗糖甜味清爽。在O℃~7O℃范围内,果寡糖的粘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另外,它的防毒性能好,可以延长饲料保存期;其吸湿性低,可减缓饲料因吸湿而发霉、变酸。 3 果寡糖的作用机理 果寡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动物肠道中微生物区系平衡而实现的。动物体内分泌的α-淀粉酶、蔗寡酶、麦芽糖酶不能水解以β-1,2-糖苷键相连的果寡糖,因此果寡糖大都能顺利通过胃和小肠而不被降解利用,但大肠中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可产生一系列果糖苷酶,使这些有益菌得到养分而增殖。而有害菌个能分泌此酶,同时有益菌增殖后,会通过各种途径抑制有害菌,从而使肠道微生态系统调整到正常状态。 3.1 有益菌的增殖因子 果寡糖进入肠道后,不能被病原菌(如大肠沙门氏菌)利用,只能被有益微生物(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分解利用,产生CO2和挥发性脂肪酸,促进有益菌大量繁殖的同时,使肠道PH值下降,这样一方面直接抑制(酶抑制和种间竞争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另一方面使肠道还原电势(Eh)降低,具有调节肠道正常蠕动的作用,间接阻止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从而起到有益菌的增殖因子的作用。 3.2 直接吸附病原菌 病原菌的细胞表面或绒毛会有一类丁质的结构,能够识别并结合到肠壁上的一种寡聚糖结构受体,从而引起病原菌在肠壁上发育繁殖,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而有一些果寡糖,其结构与肠壁上寡聚糖结构受体相似,。以竞争性地结合病原菌,使病原菌从肠道上脱离,从而起到"清洗"肠壁肝病原菌的作用。另外,某些果富寡糖还有吸附和消除某些霉菌素的作用。 3.3 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鼠日粮中添加果寡糖,以Cr2O3作为外源性标记来测定钙和镁的表现消化率,试验结果发现,果寡糖可以明显的提高钙和镁的表现消化率。 3.4 对胃肠道组织学的影响 Howard等( 1995)在哺乳仔猪日粮中添加果寡糖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寡糖对仔猪的盲肠、结肠粘膜细胞增殖速度比对照组快,并有防止粘膜上皮萎缩作用,并且认为,这是由于果寡糖被细菌代谢后,可提供短链脂肪酸作为粘膜细胞增殖的能源。而Leav等早在1978年就报道,细胞中间代谢产物丁酸盐是正常结肠细胞生年的首选原料,已能通过稳定DNA和修复损伤来促进正常细胞的形成。 Choi等行 3日龄小鸡日食中添加果糖后发现肠道微绒毛长度比对照组长。至于果寡糖长期添加饲料中会对胃肠道造成何种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果寡糖的饲喂效果 果寡糖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饲料是近年来兴起的,大都的研究农表明,果寡糖可以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预防疾病,提高动物繁殖力,增强机体免疫性能法改善环境。 夏中生等 (1999)选择28 日龄断奶杜 ×长×大三元杂交仔猪 48头、按体重、性别随机分成 3 组,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对照组),0.2 %和 0.5%的蔗、果寡糖(FOS)对仔猪产性能和断奶后腹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5%FOS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13.84%(P<0.01)饲料利用率提高8.08%;0.2%组与0. 5%组仔猪腹泻频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l和0.8%。日本北里大学 (1995)应用饲料级果寡糖饲喂母猪,母猪平均泌乳量提高32%,母猪从断乳到发情的间隔时间从原来的10日缩短到7日左右。根据日本农场长期使用果寡糖作为功能性添加剂的结果,人们总结如下:(1)母猪产仔数平均增加0.7头;(2)增加公猪精子密度20 %~25%,提高受胎率;(3)减少母猪分娩的后便秘的发生;(4)断奶仔猪平均体重从5.4 kg增年6.3 kg;(5)改善季节性采食量下降(6)降低仔猪日粮中抗生素的添加量(7)预防感染、呕吐以及发热猪的饲料摄入不足。 吴天星(1997)将200只15日龄小狄冰鸡随机分为4组,日粮中果寡糖的添加量分别为0、0.25、0.50和1.00 %饲养全56日龄。试验结果表明:0.50%组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10%,体重增加7.4%料肉比降低了12.8%,腹泻中降低了14.11%。同时还表明,肉鸡日中果寡糖的添加水平以0.25%~O.5%为宜,但添加量达到1.00%以后,肉鸡腹泻增加,饲料报酬和日增重雨低于添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