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220kV泸定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

220kV泸定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
是 智 能 变 电 站 试 点 项 目之 一 。2 0k 及 1 0k 2 V 1 V
1 1 站 控 层 .
1 )设 备 构成 由主机兼 操 作员 站 、 动 通信 远
装 置 和其他各 种 功 能 站构 成 , 供 所 内运 行 的人 提
机联 系界 面 , 现管理 控制 间隔层 、 程层 设备 等 实 过 功能 , 与集控 站和地 调通 信 。 并 2 )设计 方 案 采 用 双星 型冗 余 以太 网方 式 , 传输 MMS报 文 和 GOO E 报 文 。逻 辑 功 能 上 , S 覆 盖站控 层 内数 据交 换 、 控 层 与 间 隔层 之 间数 站
据 交换 。 3 )设 备 配 置 配 置 4台 1 0 10 0M b s 0 / 0 p 工
设 备采 用河 南 平 高 东芝 公 司 的 GI S设 备 , 5k 3 V 设 备采 用 大华 电 器设 备 公 司 的 金属 铠 装 开 关 柜 , 两 台主变压 器 分 别 采 用厦 门 AB B与 吴江 变 压 器
n t r i g me h d a d i t l g n e ie n p r iu a l ,t e a p ia in o o lwi g i t l g n e h i u s s c s I C e wo k n t o n n e l e td v c ,i a t l ry h p l t f f l i c c o o n n el e tt c nq e u h a E i
I p e e t to fTe h c lS h m e o 2 V d ng I t lie u s a i n m lm n a i n o c nia c e f2 0 k Lu i n elg ntS b t to

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方案及实施

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方案及实施
结。
关键词 : 智 能 变电 站 ; 通讯ຫໍສະໝຸດ ; I E C 6 1 8 5 0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 、 可靠 、 集成 、 低碳 、 环保 的智能设备 , 以全 层 交换 机 全 站 站信息数字化 、 通讯平台网络化 、 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 , 自 动完 统一 配置 , 同时 2 0 k V及 成信息采集 、 测量 、 控制 、 保护、 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 , 并根据需要支 按 照 2 持电网实时 自动控制 、 智能调节 、 在线分析决策 、 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 主 变 、 6 6 k V 电 的变电站旧。按照智能变电站的定义及特征, 本文首先提出了理想的技 压等 级 分别 配 术方案 , 在此基础上与新建南环 2 2 0千伏变电站实际 隋况相结合 , 对技 置交换机 , 通信 术方案进行多次对 比, 最终形成了合理可行 的技术方案 , 同时就智能变 协 议 采 用
科技 论 坛
・ 5 9・
智能变 电站建设 技术方案及实施
马蔬 李 楠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 限公 司盘锦供 电公 司, 辽 宁 盘锦 1 2 4 0 1 0 )
摘 要: 近年来 ,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 , 我 国智 能电网建设工作 已经全面展 开。结合盘锦地 区首座 2 2 0千伏智能 变电站施 工建设 , 对 智能变电站 实践 中所遇到 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 , 并从 生产 实际出发 对智 能站设备 的功能提 出改进建议 , 对智 能站 关键 步骤 实施做 出总
电站建设过程 中的关键步骤进行论述。 I E C 6 1 8 5 0通信 1智能变电站系统概况 标准 。 工 程站控 I ・ — — — — 一 1 . 1 南环变综 自系统 层交 换 机集 中 l 2 ) 站控 南环 2 2 0 千伏变电站采用 层两网结构 , 站控层 、 间隔层和过程层 组 屏 。( 图 1典型间隔保护直采直跳示意图 均采用 D L / T 8 6 0 0 E C 6 1 8 5 0 )  ̄信标准。站控层 网络采用 M MS 、 G O O S E、 层 网络 交 换 机 S N T P三网合一双星型网络结构 。 过程层 2 2 0 k V部分及主变采用 S V和 配置 方案 。 站控 G O O S E共 网的双星型网络结构 , 6 6 k V部分采用 S V和 G O O S E共 网的 层中心交换机 : 单星型网络结构。 通过常规电流 、 电压互感器 + Mu ( 合并单元 ) 和配置智 本期 及 远景 冗 能终端实现信息采集数字化和网络 G O O S E功能。 变电站间隔层保护装 余 配 置 2 台 , 置与过程层设备之间采用光缆连接 , 直接采样 、 直接跳闸 , 通过 G O O S E A、 B 网各 1 台, 网络通信机制实现智能电子设备间的相互起动 、 相互闭锁 、 位置状态等 每 台交 换机 含 2 4个 电 口 ; 信号的传输日 。 南环 2 2 0 干伏变电站采用面向服务的一体化平台系统 ,系统主要 2 2 0 k V 及 主 变 分为数据层、 服务层及应用层三 三 个部分。服务层主要功能包括 : 数据采 部 分 按远 景 配 集与交换 , 消息总线和服务总线 , 实时数据库管理 , 关系数据库管理 , 系 置 6 台 站 控 层 统管理机安全防护等。站 内应用功能即可在本地实现 , 也可远程实现。 交换 机 , A网3 1 . 2主要功能 台、 B 网 3台 , 图 2保护 网采 网跳示意图 数据采集与交换: 数据采集主要用于实时采集和处理各类数据源, 每 台交换 机 含 4 个 电口; 6 6 k V部分按远景配置 6台站控层交换机, A 网 3台、 B网 3 并发送各种数据信息及控制命令 。数据交换主要实现可配置的、透明 2 每台交换机含 2 4 个 电口。 的、 统一的 、 满足安全要求的 、 跨平台 、 跨操作 系统 的横 、 纵向数据交换 台, 2 . 2 站控层设备配置 功能。 消息总线和服务总线 : 消息总线提供进程间的信息传输支持 , 具有 2 2 0 k V南环变站控层主要设备包括 : 监控主机兼操作员站 2台、 数 消息的注册 / 撤销、 发送 、 接收、 订阅、 发布等功能 , 以接口函数的形式提 据服务器 2台 、 综合应用服务器 2台 、 计划管理终端 1 台、 数据通信网 时钟同步对时装置 2 套等设备。 供给各类应用 ; 服务总线采用面向服务 ( S O A S e r v i c e — O r i e n t e d A r c h i — 关机 4台、 t e c t u r e ) 架构 , 屏蔽实现数据交换所需的底层通信技术和应用处理的具 3 过程 层设 备及 网络 体方法 , 从传输上支持应用请求信息和响应结果信息的传输。 3 . 1 过 程层 网络 过程层网络采用星型结构 1 0 0 M以太网, 2 2 0 k V及主变过程层网络 实时数据库管理 : 提供高效的实时数据存取 , 实现对实时信息的监 按双套物理独立的单网配置 , 6 6 k V电压等级过程层网络按单网配置。 视、 控制和分析。 3 . 2 保护数据采集跳闸方案 关系数据库管理 : 主要用来保存各种参数 、 静态拓扑连接 、 系统 配 置、 告警和事件记录、 历史统计信息等一切需要永久保存的数据。 ( 1 ) 方案一 : 两 网合一 , 保护直采直跳 。 采样值、 G O O S E 、 同步对时数 系统管理 : 实现对整个系统 中设备 、 应用功能等的分布式管理 , 适 据均采用网络方式传输 ,采样值网络 测 量部分) 、 G O O S E 网络两网合 共网运行 , 采样值传输协议采用 I E C 6 1 8 5 0 — 9 — 2标准。过程层交换 应安全 I 、 I I 、 I I I 区应用的要求 , 协助各应用 的功能实现 , 达到统一管理 机采用面向间隔的原则配置 , 采用多间隔共用交换机方式, 节省交换机 和协 同工作的 目的。 采用 G MR P ( 组播注册协议 ) 技术实现网络流量自动控制。 保护直 安全防护: 按照国家信 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 防护策略应从重点以 用量。 通信协议采用 I E C 6 1 8 5 0 — 9 — 2 协议 。保护装置的 S V采样和跳 边界防护为基础过渡到全过程安全防护。 不同的应用和运行环境 , 可根 采直跳 ,

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

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

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技术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实现了对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有效 应对。
通过对实施效果的智能化改 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CHAPTER 05
改造方案经济效益分析
投资成本估算
设备购置费用
根据智能化改造需求,计算需要购置的智能设备、系统及软件的 投资成本。
安装调试难度大
由于改造工程涉及到大量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同时需要充分 考虑现场环境和安装条件。
解决方案设计
制定详细的设备升级和替换方 案,明确新旧设备的兼容性要 求和性能指标。
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 ,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 备份恢复等措施。
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设备安 装和调试方法,简化安装和调 试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制定改造计划
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 包括时间安排、预算、人员分工等 ,确保改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确定改造范围
明确改造的范围和涉及的设备,包 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通信系统 等,确保改造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设备选型及配置方案
设备选型原则
根据变电站的实际需求,选择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易于维 护的智能设备,确保改造后的变电站能够稳定运行。
项目目标
建立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变电 站运行状态。
建立故障诊断和预警机制,快速排查 故障,提高维修效率。
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操作,提高运 行效率。
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为电力系 统的升级换代提供示范效应。
CHAPTER 02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设计
改造方案整体规划
明确改造目标
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未来 发展需求,制定改造目标,包 括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运维

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及方案

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及方案

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及方案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的一体化技术是目前的一个难题,需要进行二次设计的项目较多,包括屏柜布置图、光缆清册、变电站描述配置、通信配置图、设备配置表等设计,需要由设计院给出图表,集成商就根据图表来配置SCD虚回路部分,这一过程中就会出现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的原理以及一体化技术与方案。

标签: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方案【Abstract】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design configuration 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s a difficult problem at present,the need for more two design projects,including screen cabinet layout,cable,transformer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list,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equipment configuration table design,required by the design institute to a chart,integrators is according to the chart to configure SCD virtual circuit part,some problems will arise in this process,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esign configuration of integrated intelligent subst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and solutions.【Key Words】intelligent substation; design configuration scheme of integrated technology1、引言在智能变电站设计工作中,需要进行二次设计的项目较多,包括屏柜布置图、光缆清册、变电站描述配置、通信配置图、设备配置表等设计,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以上的设计工作难度较高。

智能变电站技术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技术解决方案
采用高速、可靠、安全的通信 网络,实现变电站内各设备之 间的信息交互。
智能变电站平台
提供统一的平台,实现变电站 的监控、控制、保护、计量等 功能。
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
智能变电站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包括电压、 电流、功率等参数。
数据处理
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电网运行状态 监测、故障诊断和预警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具有高效、可靠、安全、环保 等特点,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智能变电站定义
技术特点
技术优势
01 提高运行效率
智能变电站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运行效率。
02 增强安全性
智能变电站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 的安全隐患,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03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运维成 本
智能变电站减少了 人工干预,降低了 运维成本,提高了 经济效益。
促进绿色发 展
智能变电站采用环 保技术和节能措施, 有助于减少能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促 进绿色发展。
06
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方向
智能化升级
智能变电站将向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提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字化转型
谢谢
智能变电站技 术解决方案
目录
01 智能变电站概述 02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 03 智能变电站系统架构 04 智能变电站解决方案 05 智能变电站应用案例 06 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
01
智能变电站概述
定义与特点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控制 技术,实现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信息 化和互动化。
04
智能变电站解决方案

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1. 引言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电站规模的不断扩大,变电站运行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变电站运行环境的管理水平和操作效率,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监控的技术方案,包括系统的基本架构、关键功能模块以及主要实现技术。

2. 技术方案的基本架构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以及用户界面模块。

2.1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是系统的基础,负责采集变电站运行环境的各种参数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气体浓度等。

传感器模块需要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2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传输。

该模块可以使用多种传输方式,如有线传输、无线传输或者混合传输,以满足不同变电站的需求。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还应具备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该模块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和算法进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异常识别和故障预警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还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如自动控制系统、报警系统等,以实现对变电站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2.4 用户界面模块用户界面模块是系统的可视化部分,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进行系统的监控和操作。

用户界面模块可以实现数据的查询、统计和报表生成等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用户界面模块还可以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和平板等。

3. 关键功能模块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具备以下几个关键功能模块:3.1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对变电站环境的各种参数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通过实时监测,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变电站的运行环境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1. 引言1.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的重要性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的重要性在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减少运营成本,增强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能源智能化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和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变电站运行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对电力系统的需求。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自动控制和智能分析,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的重要性还在于推动能源革命和智能能源发展。

随着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运行环境和管理挑战。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可以有效整合各种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调度和优化。

2. 正文2.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的基本概念智能变电站是指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引入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这种智能化的变电站能够实现多种功能,如远程监测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故障诊断、自动化调度等,从而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自动化化网络方案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将智能变电站内部的各个设备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

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变电站内部各个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还包括对网络安全的考虑,确保变电站内部的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的关键技术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的关键技术是多种技术融合的综合应用,涉及到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几项关键技术:1. 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是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化网络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们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响应控制指令,并实现设备间的协调与配合。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及方案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及方案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及方案目录一、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概述 (2)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基础 (2)1. 数字化变电站定义及特点 (4)2. 关键技术原理 (5)3.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架构 (6)三、数字化变电站主要技术内容 (8)1. 智能化电气设备技术 (9)2. 互感器数字化技术 (11)3. 测控与保护技术 (12)4. 自动化监控系统技术 (13)5.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15)6. 通信网络技术 (16)四、数字化变电站实施方案 (17)1. 设计原则与目标 (19)2. 系统规划与设计流程 (20)3. 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21)4. 系统安装与调试流程 (22)5. 工程实施案例分享 (24)五、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分析 (25)1. 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26)2. 降低运营成本及风险 (27)3. 增强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 (28)4. 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 (29)5. 促进信息化管理发展 (30)六、数字化变电站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31)1. 技术挑战分析 (33)2. 安全风险挑战与对策建议 (34)3. 管理挑战与对策建议 (36)4.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策略 (37)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38)七、总结与展望 (40)1. 项目成果总结评价 (41)2. 经验教训分享与反思 (42)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展望 (44)一、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概述实时监测:通过数字化的采样和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对电网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获取,提高了电网监控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自动化控制: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电网设备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提高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

数据集成与共享: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实现了数据的集成与共享,便于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和电网的管理水平。

提高供电质量:通过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控制调整,能有效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

同时能够快速地识别和排除电网故障,减小电网的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目录1概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按照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的计划,智能变电站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Ø第一阶段2010年,公司经营区域110(66)千伏以上电压等级建成和在建智能变电站超过70座,占变电站总座数的0.3%。

Ø第二阶段2011-2015年,新建智能变电站超过4000座,变电容量超过14亿千伏安。

2015年,公司经营区域110(66)千伏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超过8500座,占变电站总座数的30%以上。

Ø第三阶段2016-2020年,新建智能变电站超过7700座,变电容量超过26亿千伏安。

2020年,公司经营区域110(66)千伏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超过1.4万座,占变电站总座数的45%以上。

1概述研究背景与意义Ø3个改造站,电压等级为110kV 、220 kV 、500 kV 各一座Ø4个新建站,电压等级为110kV 、220 kV 、500 kV 、750kV 各一座1 概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目标为:通过全网运行数据分层分级的广域实时信息统一断面采集,实现变电站智能柔性集群及自协调区域控制保护,支撑各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各类高级应用;设备信息和运维策略与电力调度实现全面互动,实现基于状态监测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综合优化管理;变电站主要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为坚强实体电网提供坚实的设备基础;在全面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逐步向智能化变电站转变。

1 概述研究背景与意义Ø一次设备状态监测与一次设备智能化:采用状态监测智能组件与传感器(外挂)与一次设备组合,实现一次设备状态监测;采用测量、控制、状态监测等智能组件与宿主设备就地化安装,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

Ø一体化信息平台、智能高级应用功能:建立变电站全景数据统一信息平台,实现设备状态可视化、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源端维护、顺序控制功能,也可选配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站域控制及与大用户等外部系统互动等功能。

Ø辅助系统智能化:实现视频监控、安防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全站电源一体化设计,并将辅助系统告警信号、量测数据通过站内智能接口机转换为标准模型数据后,接入一体化信息平台。

视频监控可与站内监控系统在设备操控、事故处理时基于GOOSE信息协同联动。

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变电站1 概述数字变电站典型结构智能化改造后典型结构1 概述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研究背景与意义Ø一次设备状态监测与一次设备智能化:采用状态监测智能组件与传感器(外挂)与一次设备组合,实现一次设备状态监测;采用测量、控制、状态监测等智能组件与宿主设备就地化安装,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

Ø信息建模和通讯的标准化:站控层、间隔层设备实现通信协议标准化,取消协议转换设备;间隔层设备与过程层设备采用电缆直接连接。

辅助系统相关信息可通过智能接口机按DL/T 860 标准建立相应数据模型,接入统一信息平台。

Ø一体化信息平台、智能高级应用功能:建立变电站全景数据统一信息平台,实现设备状态可视化、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源端维护、顺序控制功能,也可选配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站域控制及与大用户等外部系统互动等功能。

Ø辅助系统智能化:实现视频监控、安防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全站电源一体化设计,并将辅助系统告警信号、量测数据通过站内智能接口机转换为标准模型数据后,接入一体化信息平台。

视频监控可与站内监控系统在设备操控、事故处理时基于GOOSE信息协同联动。

Ø对时系统:应具备全站统一的同步对时系统,对时系统宜支持SNTP协议,IRIG-B 码输出,可支持IEC 61588 精确网络对时协议。

1 概述常规变电站典型结构智能化改造后典型结构1 概述智能变电站改造要求研究背景与意义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应遵循Q/GDW 383 ,实现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满足集中监控技术要求,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水平。

满足继电保护点对点直采、直跳,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置的两个过程层网络完全独立的原则,不允许双重化的SV、GOOSE网络通过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连接。

1概述研究内容500kV 电压等级技术方案220kV 电压等级技术方案110kV 电压等级技术方案为智能变电站的新站建设及老站改造实现提供了一套总体技术方案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方案2 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110kV智能化变电站体系架构2 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220kV智能化变电站体系架构2 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500kV智能化变电站体系架构方案个改用户相邻变电站MMS 网GOOSE 网1588对时1588对时GOOSE A(B)网SV A(B)网B 码对时B 码对时GPS 对时系统监控后台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安稳装置110kV 继保小室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安稳装置500kV 继保小室故障录波器电子互感器智能终端合并单元B 码对时智能接口机电子互感器智能终端合并单元3 智能变电站产品变电环节变电环节::站控层关键设备站控层关键设备过程层及一次设备过程层及一次设备间隔层关键设备间隔层关键设备网络通信分析系统智能接口机一体化信息平台远动终端系统调试工具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故障录波器区域稳定装置电能计量装置系统组态工具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变电站设备智能化标准智能变电站综合技术标准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标准保信子站打印机系统测试工具系统工具系统工具智能终端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组件3 智能变电站产品站控层产品—监控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监控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具备常规的SCADA功能,主要用于变电站检修调试时的就地操作,系统具有防误闭锁逻辑判断、顺序控制、智能告警以及五防操作票管理、视频联动等功能,在不具备与调度实现智能互动的变电站,系统还可以配置有电压无功控制等应用功能。

3 智能变电站产品配置站控层产品—监控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后台监控系统完成对变电站的实时监视和操作功能,它为操作员提供了所有功能的入口,显示各种画面、表格、告警信息和管理信息,提供遥控、遥调等操作/监护界面并进行人机交互。

负责整个系统的协调和管理,保持工程数据库的最新最完整备份,组织各种历史数据并将其保存在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并实现各种高级应用功能。

3 智能变电站产品配置站控层产品—远动通信装置实现的功能远动通信装置一方面承担常规站的远动机功能,同时在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具有防误闭锁逻辑判断、顺序控制、智能告警、电压无功控制等功能。

远动通信装置在实现传统主站通信的同时,还可实现与调度系统的无缝对接。

即远动通信装置完成IEC61850与IEC61970模型的自动映射管理,需要时其可以集成保信子站等系统功能。

亦具备IEC61850通讯代理功能,能够直接与采用IEC61850标准规约的主站通讯。

3 智能变电站产品配置站控层产品—远动通信装置实现的功能远动通信装置作为客户端采集全站信息并加以综合、处理的同时,可以作为透明代理服务器,将变电站内的各类装置甚至虚拟装置映射为远动通信装置上的IEC61850服务器,以实现跨站或其他应用系统的互动。

远动通信装置采用双机冗余配置,由于其采用与监控后台主机系统相同的一体化信息平台软件,变电站调试时,后台调试完毕后,远动通信装置的数据库系统无需对站内装置的信息再进行对点调试。

远动通信装置的软件除基础平台软件和必须的应用软件外,可选配和扩展不同的规约和接口软件。

3 智能变电站产品配置智能高级应用Ø智能操作票:智能操作票与监控系统合二为一,统一平台。

通过图形操作、人机对话方式快速、正确、规范地生成符合电力用户现场要求的操作票,具有一体化图形、基于变电站实时信息的操作、自动(人工)预演等特点,将运行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开票工作中解脱出来,显著缩短倒闸操作所需时间,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Ø视频互动:视频系统具备图形识别能力,能对户外开关刀闸或户内GIS开关刀闸的位置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送给监控一体化平台,作为设备操作的依据,同时视频系统也能接受监控系统操作对象的信号,自动对操作对象进行监视,以便实现高级顺控功能。

视频系统具备实时插件,能提供实时视频显示插件,嵌入监控系统图形界面以实时显示调整视频监控画面。

3 智能变电站产品配置智能高级应用Ø信息分层与智能告警系统:基于对全站设备对象信息建模的情况下,研究全站告警信息的分类方法,研究信号的过滤及报警显示方案,研究告警信号之间的逻辑关联,运用推理技术确定最终告警,研究基于对事故及异常处理方案的提示方法作为辅助决策,研究基于管理、检修和实时运行一体化的告警系统。

采用基于拓扑技术的推理机,完成多层次的故障推理。

尤其对于故障智能推理,由于其条件复杂,必须通过拓扑技术获得设备间的带电状态和运行方式,然后结合相关的开关状态和变位信息、保护动作信息、测量值等综合推理,满足故障条件则通知告警窗并生成故障报告供运行人员调阅。

针对变电站的主要故障类型,如线路故障、母线故障、主变故障、开关拒动等,利用网络拓扑技术,根据每种故障类型发生的关键条件,结合接线方式、运行方式、逻辑、时序等综合判断,给出故障报告,提供故障类型、相关信息、故障结论及处理方式给运行人员参考,辅助故障判断及处理。

3 智能变电站产品配置智能高级应用Ø程序化控制:统一化、标准化的建模、交互方式。

建立一个大部分厂家都可以接受的通用的程控模型,规范各厂家与调度交互的通讯过程、通讯协议以及通讯内容,使调度无差异地接收和处理程序化控制。

Ø可视化程控:程控每步执行的实际结果经过视频互动最直接的方式反馈至调度端。

如执行开关遥控后,被控开关的直接视频图像或经过图像处理后的结果送至调度端。

Ø组合程序化控制:对程序化控制执行的操作是一个复杂的执行序列。

这些执行序列可以由几个单个的程控过程组成。

程序化控制具备合并多个典型程控,一次执行多个程控的功能。

3 智能变电站产品配置智能高级应用Ø五防闭锁一体化:研究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系统的统一防误规范,开发一个与具体厂家无关的防误闭锁逻辑设置软件,能够根据一次设备自动生成闭锁规则,其生成的闭锁逻辑配置能被各层次的自动化设备所应用。

五防闭锁一体化建立了一种包括监控后台、远动所有站控层的的一体化五防。

在该模式下,监控后台、远动五防闭锁规则具有统一的数据模型、统一的闭锁规则组态、统一闭锁逻辑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