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吉祥寓意
春节的吉祥物与象征意义

春节的吉祥物与象征意义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象征意义。
而在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见到一些特殊的吉祥物出现,它们不仅为节日增添了喜庆和欢乐的氛围,更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特点。
本文将探讨春节的吉祥物以及它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一、舞狮舞狮是春节期间最常见的吉祥物之一。
狮子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祥瑞和幸运的象征,因此人们将舞狮作为驱邪避祸、增添喜庆气氛的表演活动而传承至今。
舞狮的表演形式各异,有南狮和北狮之分。
南狮舞动灵活轻盈,寓意着吉祥如意;而北狮具有阳刚之气,象征着勇猛和祥瑞。
舞狮的表演非常精彩,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还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和祝福。
二、舞龙与舞狮相似,舞龙也是春节期间常见的吉祥物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神秘、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被称为“神兽”。
舞龙是一项由人们手持长龙灵活摆动而形成的表演活动。
舞龙动作矫健,身姿优雅,寓意着吉祥、繁荣和幸福。
人们相信舞龙能够驱除邪气,带来好运,也是祈福和祝福的表达方式。
三、灯笼灯笼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之一。
灯笼作为一种照明工具,向人们传递着光明和希望。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挂上各种各样装饰精美的灯笼,如红色、黄色、圆形等,寓意着美好的愿望和心愿。
同时,灯笼也象征着团圆和吉祥,是人们欢庆春节的重要标志。
四、年画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被用作装饰和祈福之用。
年画是在春节期间贴在墙壁上的福画,内容丰富多样,有花鸟、山水、民俗等各种元素。
年画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如意的愿望。
不仅色彩绚丽多样,寓意深远,年画还常常成为人们交流、欢庆和表达心意的媒介。
五、红包红包是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礼品之一。
中国人在新年期间习惯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而红包则是其中一种形式。
红包通常装有现金,被放置在红色的信封内,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人们将红包送给亲友、孩子和长辈,寓意着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和寓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寓意吉祥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它源于商周,始于秦汉。
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
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中华民间文化的象征。
吉祥图案出于吉祥观念,乃民俗民风。
而吉祥观念的产生一直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
图腾是指一个民族的标志,一般是宗教的祖先和守护神,以祖灵崇拜为主,兼及生殖崇拜。
此类吉祥图案有:龙纹(如二龙戏珠)、凤纹(如鸣凤朝阳)、龙凤呈样、句芒(农神)鞭春(春牛图)、虎纹、犬纹、龟纹、蛇纹、鱼纹及葫芦、莲花(两者皆喻生命本源)、石榴、葡萄、桃等,沿用至今。
中国历代的吉祥纹样,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
商周的威仪神秘,秦汉的质朴写实。
魏晋的矫健刚劲,隋唐的丰满富丽,宋朝的典雅秀丽。
.明清的纤细巧密,都令人赞叹。
吉祥图案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出现在陶瓷、漆器、建筑画、雕刻、织锦、刺绣;地毯、年画、剪纸、首饰、服装等工艺美术日用品上,在装饰性和实用性方面为其他美术形式所不能比拟。
吉祥图案着重于寓意吉祥的内涵,因而有别于一般的装饰图案。
而吉祥的内涵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辞海》云:“吉祥,亦作吉羊。
”《庄子·人世间》日:“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台湾《中文大辞典》:“吉祥止止:谓喜庆好事不断出现。
”)成玄英疏曰:“吉者,福善之事。
祥者,嘉庆之征。
”此种解释仍是以抽象概念解释抽象概念,而吉祥图案是将抽象的概念物化。
睿智的中国人以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先将抽象的概念与一具体的实物相联系,再将这种实物美化,并与其他吉祥物组合在一起,最后的效果,就是让人们在画面中读出那一抽象的概念。
其主要表现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谐音法:即以同音或相近的音借喻某一吉祥事物,在民间创造出了不少谐音的装饰图案。
吉祥如意:戟代表吉,祥云图案代表祥,这样就可用戟、祥云与如意组成图案。
或用小孩手中拿着橘子和如意骑在大象背上来表示吉(橘)祥(象)如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玉佛:佛是和阗玉摆件、把件、挂件常用的传统题材,选取大肚弥勒佛的造型,其实是从一个叫契比的和尚形象塑造出来的。
佛,意译觉者、知者,觉悟真理之意。
亦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弥勒佛在佛教中被称为未来世佛,有着最慈悲的胸怀,最无边的法力,帮助世人渡过苦难。
弥勒佛以大肚、大笑为形象,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之说,代表了人们向往宽容、和善、幸福的愿望!钟馗: 钟馗为捉鬼第一大神。
据说,钟馗生得丑恶怕人,但才华出众,秉性耿直忠诚。
进京应试,被点为状元。
唐德宗以貌取人,偏听谗言,将钟馗赶出龙廷,钟馗当场自刎而死,德宗悔恨,追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斩妖降魔。
和阗玉传统作品常以他的画像作为辟邪驱妖的题材。
如意: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头呈灵芝或云形,柄微曲,供赏玩。
表示做什么事情或要什么东西都能够如愿以偿。
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表示“吉祥如意”。
一根如意插在瓶子上,表示“平安如意”。
蟾蜍: 蟾蜍寿命很长,可以活到三千年。
得金蟾者,无不大富。
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而这只蟾蜍是嫦娥所变。
原来,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个射日英雄,他从西王母请回不死药,准备夫妇同吃,嫦娥却偷偷地把药吃掉,奔月而去,谁知她一到月宫就变成了蟾蜍,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称月为蟾、蟾宫等。
佛手: 佛手原是一种形状奇特的柑橘果实,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手指,通称为“佛手”。
“佛”与“福”谐音,佛手就是福手。
一般,佛手与桃子、石榴一起被称为“福寿子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
葫芦: 葫芦是天地的微缩,里面有一种灵气,可以用来擒妖捉怪。
庙宇中描绘好神与恶神作战的图画,葫芦在其中是好神的主要宝贝。
葫芦上缠绕着兰花,象征着友谊。
岁岁平安: 我国民间年节燃放爆竹,由来已久,传说古时有一叫“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就出来伤人,有一次,“年”跑过一个村庄,恰遇两牧童甩鞭子,“年”忽听的半空中响起啪啪声,吓得扭头就跑。
中国传统文化—吉祥纹样

中国传统文化—吉祥纹样吉祥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是中国民族艺术的精华之一,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幸福的追求。
吉祥纹样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吉祥纹样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装饰元素,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吉祥如意的期盼。
从那时起,吉祥纹样就逐渐融入到了中国各个领域的艺术中,如织锦、刺绣、陶瓷、书法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纹样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每个吉祥纹样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寓意,如麒麟纹代表着吉祥如意和安宁富贵,莲花纹代表着纯洁和吉祥如意,龙纹代表着权威和帝王之气。
这些纹样不仅具有美学上的价值,更有着文化上的深远意义,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不同的吉祥纹样在设计上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纹样构图繁复精细,有的则简洁大方。
在传统的吉祥纹样设计中,往往采用对称布局、线条流畅的方式来表达平衡和谐之美。
同时,这些纹样还常常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如花卉、动物、自然景观等,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吉祥纹样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古代宫廷中,吉祥纹样多用于宫殿的构造、家具的装饰和服饰的点缀。
而在寺庙中,吉祥纹样则被用来装饰佛像、壁画和建筑。
在民间,吉祥纹样常用于织锦、刺绣、木雕等艺术形式中,用来装饰衣物、布袋以及家居用品。
吉祥纹样的使用使得这些物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如意的期盼。
在现代社会中,吉祥纹样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吉祥纹样成为了现代设计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它出现在家居装饰、服饰设计甚至是道路交通标志等各个方面。
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也为吉祥纹样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总的来说,吉祥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它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吉祥幸福的向往,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民间吉祥象征

民间吉祥象征1.“四灵”——麒麟、凤凰、龟、龙。
古代中国人认为,它们是有灵性的动物,因此,把它们称为“四灵”,作为祥瑞的标志。
其实,除了龟以外,其他三种都不是真正的动物。
麒麟。
它的身子像鹿,遍体披着鳞甲,它的头上长着独角,角上生有肉球,脚像马蹄,尾像牛尾。
麒麟是传说中有德性的仁兽,历代帝王都把它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征。
麒麟在民间也很受重视,春节期间,中国江南各地的人们常常抬着纸扎的麒麟到各家门前表演,表达美好的祝愿。
另外,在中国还有“麒麟送子”的传说,人们一方面用麒麟象征有出息的子孙,也表示了祈望早生贵子、子孙繁荣的意思。
正因为这些原因,麒麟被中国人奉为吉祥物,在民间广泛应用。
凤凰。
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瑞鸟,它标志着吉祥、太平和政治的清明。
凤和龙一样,被历代帝王当作权力和尊严的象征,凤冠、凤车等与凤有关的东西,只有皇家和仙人才能使用。
不过,后来凤凰在民间也成了平民百姓的吉祥物,尤其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上,凤凰成了新娘礼服和头饰上的装饰,代表着吉祥和喜庆。
在民间的传统图案纹样中,凤凰也被广泛应用,寓意着吉祥和太平。
凤凰还常和其他吉祥物配合成纹图,如“龙凤呈样”、“凤麒呈祥”等,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龟。
它是四灵中唯—存在的动物,也是所有动物中寿命最长的寿星。
人们不仅把龟当做健康长寿的象征,也认为它具有预知未来的灵性。
在古代,每当重大活动之前,巫师都要烧龟甲,然后根据龟甲上爆裂的纹路来占卜吉凶。
神龟在中国曾经受到过极大的尊敬,在古代帝王的皇宫、宅院和陵墓里,都有石雕或铜铸的神龟,用来象征国运的久远。
龙。
它是中国最大的神物,也是最大的吉祥物。
它长着牛头、鹿角、虾眼、鹰爪、蛇身和狮子的尾巴,通身还长满了鳞甲,是由多种动物复合而成的。
在人们的想象中,龙不但能在陆地行走,也能在水中游弋,在云中飞翔,充满了无穷的神力。
几千年来,封建帝王把它当作权力和尊严的象征,普通百姓也认为它是美德和力量的化身,是吉祥之物。
龙作为“四灵”中最大的吉祥物,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吉祥如意中国婚嫁彩礼嫁妆中的吉祥如意寓意

吉祥如意中国婚嫁彩礼嫁妆中的吉祥如意寓意中国婚嫁文化是一个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独特文化体系。
婚嫁彩礼与嫁妆在婚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常常寄托着新人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其中,吉祥如意是中国婚嫁彩礼嫁妆中常见的寓意之一。
本文将探讨吉祥如意在中国婚嫁彩礼嫁妆中的象征意义。
一、嫁妆中的吉祥如意在中国传统婚嫁中,嫁妆是新娘家族给予新娘的礼物,由妆箱和妆盒组成。
妆箱象征着新娘的幸福和安宁,而妆盒则是新娘行嫁时珍贵物品的储藏地。
吉祥如意经常出现在嫁妆中的绣品、首饰盒、镜子等物品上。
这些物品用以寄托新娘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二、彩礼中的吉祥如意彩礼是中国传统婚嫁中新郎家族给予新娘家族的礼物,多以金银首饰、红包等形式表达祝福和尊重。
吉祥如意在彩礼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红包上,红包除了象征着精神上的祝福外,也意味着财富和福气的传递。
吉祥如意的图案往往会以刺绣、金饰或者翡翠等材料制作而成,这些材质代表着财富与珍贵之物。
三、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吉祥如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寓意着美好的祝福和好运的降临。
这种象征意义在婚嫁中更加凸显。
在中国社会,婚姻被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新娘和新郎均希望能够得到幸福顺利的婚姻生活。
吉祥如意的寓意正与他们的期望相契合,希望他们的婚姻能够充满吉祥和幸福。
同时,吉祥如意还体现了对家庭和谐和子孙繁衍的期许。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繁衍后代是家族延续的保障,而吉祥如意的寓意则彰显了人们对子孙繁荣的期望。
因此,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也承载着传统家庭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四、吉祥如意的艺术表现形式吉祥如意的寓意经常以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丰富多样的艺术创作为吉祥如意增添了更多的魅力和内涵。
在绘画、刺绣、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吉祥如意往往被赋予了独特的形象和寓意。
比如,在红色绘画中,吉祥如意常常以鲜艳的颜色和流畅的线条展现出来,以彰显喜庆和幸福。
而在刺绣品中,吉祥如意往往以精细的针法和华丽的图案体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上的愉悦。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

14、喜从天降:一蜘蛛网上吊着一个蜘蛛者,因我国民间习俗称蜘蛛为喜蛛。
表示多子多孙及对子孙的祝福: 1、连生贵子:图案为荷花中有一小孩。荷花之果实是莲子,借此 喻连续、连绵之意,此图表示人丁兴旺的心愿。 2、流传百子:图案为一开嘴石榴、子孙葫芦或葡萄。中国传统文 化认为多子多孙便是福,石榴多子,葡萄多子,葫芦也多子,借以 表示多子多孙之意。 3、送子观音:图案为一观音像旁或身边有多个可爱的娃娃,以此 表达人们心中盼望得子的愿望。麒麟送子寓意与之相同。 4、状元及第:童子戴冠骑龙直上。冠,帽子也,冠与「官」同音。 童子戴冠,长辈期望孩子长大有出息,科举成功,高中状元。骑龙, 如同鲤鱼跳龙门而成龙一般,出人头地。 5、蟾宫折桂:亦称“蟾宫桂兔”。古代科考夺魁即称“蟾宫折 桂”。图案以“蟾蜍”、“桂树”及“玉兔”等构成月中仙境。 6、五子夺魁:图案由五个童子争夺一盔帽组成 。 7、马上封侯:一马上有一只猴。
2.对动物生态属性的借助 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由于生态、环境、条件、遗传等因素, 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属性,人们就借物喻志,附会象征。例如 狗的不侍二主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鹿的不食荤腥、性 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抽 象的概念就有了具体的象征物。又如鸳鸯雌雄成对,形影不离, 用雌雄鸳鸯并浮水面,即“鸳鸯戏水”寓意夫妻恩爱。
1、年年有余:图案为两条鲶鱼。鲶与年谐音,鱼的音同“余”,表示对年年都 有结余的富裕生活的向往。 2、必定如意:图案为毛笔、铅锭、如意。笔谐必音,锭音定,合为”必定如意” 之谐音,寓做事必定称心如意。 3、三星高照:三星,即指福、禄、寿三星。有时是三位老神仙,有时是蝙蝠、 鹿和寿桃。「鹿」与「禄」同音。禄,古代称官吏的薪给为俸禄,寓财富。蟠桃, 泛指西王母所居处之仙桃。「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长寿。 4、样样如意:为玉器如意上雕两只羊的图案。羊谐“样”音合为“样样如意”, 以表示美好的愿望或祝福。 5、平安如意:图案为一瓶一松鹤一如意。以瓶谐“平”音,以松鹤寓安意,再 加上一个如意,而称为平安如意为一种祈祷和平的愿望。 6、福从天降:图案为一活泼可爱的胖娃娃正伸手抓一快到手边的蝙蝠,意为盼 望的幸福就要降临。 7、流云百福:图案为云纹、蝙蝠。云纹形似如意,绵绵不断,蝙蝠寓福,象征 幸福如意或幸福绵延无边。 8、福在眼前:图案为蝙蝠和铜钱相配。
福禄寿喜春节传统中的吉祥寓意

福禄寿喜春节传统中的吉祥寓意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热闹庆祝,祈福家庭、祖先和自己的未来。
福禄寿喜是春节传统中的重要元素,它们代表了吉祥和幸福的寓意。
福 - 美好祝福与幸福福是人们最常见的春节装饰之一。
福字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它代表了美好、祝福和幸福。
在过去,人们会在春节前后贴上福字的对联,祈求新的一年里带来好运和福气。
福字的形状独特,由吉祥的寿字与从天而降的一颗心组成,寓意着对家庭和人民的美好祝福。
禄 - 家庭祥瑞与财运亨通禄象征着家庭的祥瑞和财运。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用禄字装饰家门或窗户,希望为整个家庭带来好运和繁荣。
禄字的构造比较特别,它由一个“一”字加上一个多余的笔画组成,形如“聿”,表示财富和资源的聚集。
人们相信通过展示禄字,能够吸引好运和财富的到来。
寿 - 长寿与健康寿是人们对祖先和老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期望。
在中国文化中,寿代表着长寿和健康。
寿字的形状独特,由“壽”字的两个相同的部分组成,形似两個人一起行走的样子,象征着长寿和幸福。
人们在家中或庙宇里贴寿字,希望给家人和自己带来长寿和健康。
此外,在春节期间,人们也会制作长寿面,象征着希望一家人都能安康长寿。
喜 - 快乐与团聚喜字代表着快乐和团聚。
在春节期间,人们庆祝新年的到来,欢度佳节,并祈祷未来一年会充满喜悦和幸福。
喜字的形状有些特别,由“禾”和“口”组成,寓意丰收和团圆。
人们会在春节期间挂上喜字的灯笼,以宣告幸福和快乐的到来。
总结福禄寿喜是中国春节传统文化中富有吉祥寓意的重要元素。
福代表幸福和祝福,禄象征着财运和家庭的祥瑞,寿寄寓着长寿和健康的期盼,而喜则代表了快乐和团聚。
这些元素无论是在春节期间的装饰、祝福还是庆祝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人们继续寻求吉祥和幸福,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在这个新春佳节,让我们共同庆祝福禄寿喜,共享幸福和吉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开篇: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实质,就是一种以美的饰纹与造型来营造吉兆环境,攘除各种民间禁忌,并以此寄托祈福求吉的心愿与对生活的追求,也包括自然观念、宗教观念,生活道德观念的表达与体现。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沉淀中,传统吉祥图案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下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与情感,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庄子·人间世》),成玄英《注疏》为: “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喜庆吉祥,福寿平安,就是中华民族千古永恒的希望与追求,就是一种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
吉祥图案丰富多彩,神奇怪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反映出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中国吉祥图案从题材上大体可以分为六类:植物类:梅、竹、菊、兰、松、牡丹等;动物类:龙、凤、麒麟、狮、虎、鹿、鹤、鱼等;人物类:八仙、麻姑、飞天等;字符类:福、寿、禧、等;器物:钟、磬、珊瑚、如意等;混合类:花与蝴蝶、南瓜与老鼠、蝙蝠与寿字、镯鸯与莲蓬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设计把自然现象人格化、理想化、使天人关系成为伦理、道德、审美的演绎,运用寓意、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或高于现实的联想形态,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与主客同归的美好意境。
主张自然与人的与谐统一就是中国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突出中国古代对自然,即对“天”的认识与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时代。
原始陶器上出现了动物图案、植物图案与人物图案,还出现了源于宇宙的物象:日纹、月纹、星纹、雷纹、云纹、水纹、火纹等等,反映出原始先民们对日、月、星辰、与动植物等自然万物的虔诚的崇拜之情。
“人面鱼纹”表明原始先民混沌的宗教意识已由自然的多神崇拜转向与单一的人神崇拜,自然之神崇拜转向祖神崇拜,显示出原始祖先“神人合一”表现自我,对于自身力量的颂扬。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在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流传下来的优秀图案,都带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气息。
在这些图形里,储存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图案的主题、情调、气氛与意蕴。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方式上以强调意象美为特色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造型方式上充分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与图画同源,相通相融的特征。
用“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
采用寓意象征性的图形表达某种抽象思想中国传统吉洋图案尽管种类繁多,但图案的立意却集中在福、禄、寿、财、喜五个热点上。
为了用可视形象表现这五大主题,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地运用了体现这种寓意的视觉图形,如体现“福”这一核心思想的吉祥图案就有“百福图”,“五福与合”、“五福捧寿”、“福寿如意”等,而“福”的图形标志就就是:蝙蝠、佛手、寿星、龙凤等;又如体现“寿”的吉祥图案有“松龄鹤寿”、“人仙祝寿”、“松柏长青”等;而“寿”的图形标志就是:松树、柏树、仙鹤、龟、万年青、寿字、寿星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这就是由它的文化根源,造型方式所决定的。
由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吉兆环境与现象,表达吉祥寓意。
所以象征艺术就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审美特征,含蓄性的暗示也就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传情达意上的特色。
虽然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并没有模仿自然实景,但在图案中关于家族、氏族、民族、人类生命繁荣、幸福安康的意义,比模仿自然实景要崇高与重要的多。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歌颂生命,表现生的欢乐,显示出人类童年的天真与乐观。
吉祥内容与美的形式融为一体,使吉祥图案与人类社会有天然的亲与性。
按照美的形式与吉祥祝语的寓意来组成吉祥图案在这种造型方式中,重要的就是谐音,而与形象本身就是不就是特定的吉祥图形标志无关。
例如:“喜上眉梢”,这一吉祥祝语本身无形象,而在传统吉祥图案中,以二只喜鹊站于梅花枝头,取喜、梅(谐音眉)、枝头(俗称树梢),准确地传达了“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
通过带有吉祥寓意的文字来组成吉祥图案直接利用吉语文字,也就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方式之一,中国文字结构合乎图案造型法则,笔画长短、疏密,既有变化,又有韵律,加之文字本身又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特点,故吉语文字在周代以来就作为吉祥图案而存在了。
吉语文字作为吉祥图案常与其她纹样结合,也可在字体内部添加图形,其造型手法就是多种多样的,如“福”字图,“寿”字图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特殊的民俗符号揭示民俗背景下的吉祥含义就是一种“隐藏在中国人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费迪南德·莱森说:“中国人的象征语言,以一种语言的第二种形式,贯穿于中国人的信息交流之中;由于它就是第二层的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语言有更深入的效果,表达意义的细微差别以及隐含的东西更加丰富。
”不仅表现出它们本身的形象,更重要的就是表现了它们所意味的东西。
那些用隐喻象征出来的东西,并不就是那些自然物自身所有的东西,但就是,却能在接受者的意识中清楚地显现出来,最后还能得到解释。
即使如此,这些解释中往往还有许多信息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
这样的象征由于就是采取绘画与书法的独特形式表现的,所以,对它们的解读就只能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就是从赏心悦目的艺术品的欣赏角度得到美感;另一种则就是从它们所包含的其她意味中接受到别的信息。
例如,祝颂长寿,恭贺新婚,祝愿早生贵子等等,令人得到精神上心理上的更大欢欣与满足。
这后一种信息,显然就是从比较隐蔽的象征符号中间接表达出来的。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这种中国民俗文化符号,其独具特色之处在于从信息交流常见的隐喻与双关表达中,瞧到俗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间接表现的象征符号。
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作为非言语领域的民俗符号则就是视觉形象或其她感觉到的具象的东西。
“指符”一词又有的叫做“能指”,也就是为了标明它能够表示出或指示出所要传送的那个对象与含义。
与此同时,当上述“指符”表现出一个个或一幅幅可以感觉到的民俗事物形象时,民俗符号的第二个元素便紧跟着与那个或那些物象密切联系,构成一个个可以被认识的所:表达的民俗对象及其含义、概念(“所指”)。
“所指”显示出民俗符号所有密码中属于民俗含义或概念的那一部分,正因为有了民俗符号的“所指”,才最后完成了传送民俗信息另一半的重要任务。
在更多的民俗信息传送中,它们多就是以画像、塑像、雕像或绣像的形式出现的。
它们或就是表现祥瑞,或就是用来镇邪除祟,或者编制成隐喻双关的图画,表达俗民的多种祝愿。
象征祥与吉庆或进取成功等含义的综合指符间,二龙戏珠图、望子成龙图、金龙玉柱图、龙凤呈祥图、鱼跃龙门图等等也都就是象征祥与吉庆或进取成功等含义的综合指符。
同样,丹凤朝阳图、麒麟送子图、比翼鸳鸯图、鹤鹿同春图、松鹤延年图、喜上眉梢图、五福捧寿图、百事大吉图、榴开百子图、连(莲)生贵子图等等,也都表现了各种隐喻双关的含义。
比如“福”的含义,大多用的就是蝙蝠图像,用百合花、柿子、桔子的图画组合成一幅图像,谐音成百事大吉图。
“富余”的图像多用肥胖的大鱼,以象征年年有余。
以鹿谐音“禄”,以鹤比寿。
构成祝愿福禄的鹤鹿同春。
用喜鹊、蜘蛛代表“喜”,以梅花谐音“眉”,用喜鹊登上梅树表达“喜上眉梢”的大喜大庆。
以松柏常青比喻不老长寿,松鹤成画祝贺寿诞。
石榴多籽用来象征多子多孙。
在图像中,桃子象征长寿,龟比万寿。
牡丹比富贵,桂花也谐音贵。
甚至以蝶谐音“瓞”,以瓜蝶图表达“瓜瓞绵绵”,子孙如瓜瓞一样连绵不断的繁衍。
古代还有用枫树、蜂巢、猿猴、印绶组合成图画,以谐音取义“封侯挂印”的祝升官晋级升官仕途,就是民众追求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民众又希望为官清廉“一琴一鹤”、“一品清莲”、“雁塔题名”等等。
用图像、雕塑像做指符, 表达俗民生活理想愿望,成为中国民俗象征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民俗指符就是民俗符号的表现体。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就是民间劳动者自己创造,直接表现自身生活、自身情感的民间艺术,所以它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不可分。
它就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就是劳动者民间风俗生活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表现。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伴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映照出中国文化史的踪迹,而悠久的民俗文化又就是民间吉祥图案创造的源泉,丰富多彩的吉祥图案就是中华民俗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的突出表现。
吉祥图案就是民族原始宗教文化的体现。
民族原始宗教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并在体现民族文化观念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中,有着大量的反映。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实质,就是一种以美的饰纹与造型来营造吉兆环境,攘除各种民间禁忌,并以此寄托祈福求吉的心愿与对生活的追求,也包括自然观念、宗教观念生活道德观念的表达与体现,也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动物篇:龙:牛头、鹿角、蟒身、鱼鳞、鲤鱼须、鹰爪等等就组合编造成了龙的形状,出现了龙的图腾。
但就是古人并不简单的把龙当作一种神秘的图腾来膜拜,她们赋予了龙一种崇高的品性,给予了龙一种精神,并用龙的德操理念对自己进行规范修养,最后到了近代,人们就自喻为龙的传人。
把龙譬化成中国,把自己叫成就是龙的子孙,凤:凤就是凤凰的简称。
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
它就是原始社会人们想像中的保护神,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而来。
它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鹦鹉的嘴、孔雀的尾。
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与平。
曾被作为封建皇朝最高贵女性的代表,与帝王的象征——龙相配。
凤又就是传说中能给人民带来与平、幸福的瑞鸟,因此作为吉祥、喜庆的象征,它那美丽的形象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应用。
麒麟: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动物,它全身鳞甲,牛尾,狼蹄,龙头,独角。
它武而不为害,不践生灵,不折生草,就是人们心目中极为喜爱的祥瑞之物。
因此在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它总就是仁慈与吉祥的象征。
后人传有“麒麟送子”之说,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必然就是贤良之臣,能辅助治国。
龟:古代的人认为龟的活动空间大,阅历长,就是长寿的象征。
龟就是古代的四灵之一,而且“四灵”中只有龟在自然界就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古人认为龟就是人与天神之间联系的中介,通过它可以领会神的意志,尊崇龟可以获得神的保佑。
龟甲就是古人占卜吉凶的用具,常灼其甲,观其裂纹而定之,难免使人对龟产生一种神秘、敬畏之感。
狮:威严雄壮,在我国古代被视为法的拥护者。
在佛教中它又就是寺院这些神经建筑的守护者,就是释迦左臂侍文殊菩萨乘坐的神兽。
狮子的形象在民间应用也很广。
有右前足踏鞠(俗称绣球)的雄狮子,左前足踏小狮子的雌狮子,还有雌雄狮子相戏绣球,叫“双狮滚绣球”。
节庆时流行狮子舞等,它亦被视为喜庆的象征。
虎:勇猛威武,素称“兽中之王”。
中国古代敬虎为神,被列为四方神之一。
虎神能驱妖镇宅,祛邪避灾,因此古时常以虎的兽面形装饰在青铜器、铺首、瓦当等器物上,民就是尤爱把虎瞧作儿童的保护神,让孩子穿虎头娃,戴虎头帽,睡虎头枕,虎的形象被塑造得既威武又笨拙可爱,变就是希望孩子们能长得虎头虎脑,健壮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