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为什么叫龙城呢
美丽的龙城——常州

延陵
• 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 耕于舜过山(今武进郑陆东);周灵王二 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 于延陵。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 阴、丹阳一带,是为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 最早的名称。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 用345年。
毗陵
•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 陵。毗陵之名从县治,到三国吴嘉禾三年 (234年)置典农校尉屯田垦殖,到西晋大 康二年(281年)建郡统县,相继沿用506 年,其间,虽曾在王莽当政时改过毗坛, 但时间很短前后仅14年,东汉建武元年时 又复称毗陵。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曲阿 (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 阴)、无锡7县,是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 名的江南大驿一毗陵驿就设于此。
留青竹刻是常州工艺美 术研究所的传统工艺品 之一,在我国工艺美术 苑里属凤毛麟角,享有 盛誊,一九八三年、一 九八八年二次荣获江苏 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
• 常州吟诵是常州市的传统音乐形式,在国内外具 有较高知名度。吟诵艺术属“小众文化”,与古 琴、昆曲相仿,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准,具 有文学、音乐、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 吟诵艺术属“小众文化”,早在上世纪初就被称 为“绝学”。幸而常州吟诵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今还没有完全绝迹,抢救、保护,尚天假于 时,地假于利,“常州吟诵”列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只待人假于“和”。
天宁寺
• 常州天宁寺是我国重点保护寺 院和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常州 天宁寺雄踞常州东门外,前俯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后倚 常州第一大公园红梅公园,
• 是常州现存规模最 大,保存最完整的 千年古刹。其特点 是五大:“殿大、 佛大、钟大、鼓大、 宝鼎大,被誉为” 东南第一丛林“ 。
常州特产
• • • • • • • • • • 金 坛 抬 阁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对常州地名由来研究

再看常州: 依据地形,地势得名的地名,有牛角尖、马蹄巷、三角场、 五角场、高墩子、高头村、高墩湾、低坝头、黄泥坝等。 有许多的地名以方位得名,如东、西、南、北大街,五角场 东、西、北路,关河东、中、西路,劳动东、中、西路, 怀德南、中、北路,和平南、北路,浦前东、西、北路, 延陵东、西路,东、西横街,东、西下塘,西、南、北城 脚,大、中、小马园巷,大、小火弄,前、后湾,前、后 北岸,上、中、下街等。此类以方位定名的地名市区有七 八十处。
1. 百姓、习俗、 文化对地名的影响
常州是文化古城,人文荟萃之地。许多地名 以历史名人或史迹得名。诸如十子街、正素 巷、周线巷、荆川路、雪洞巷、王守沿 、 半山亭、临川里、百花楼、书卷弄、赵家园、 唐家湾、盛家湾、孙府弄、久思弄、陈渡桥、 民元里等。还有以出资修路、建桥之人命名 的如留芳路、琢初桥、椿庭桥、世丰桥、润 芝桥、广成桥等。
据清代光绪年间《武进阳湖志》记载,北宋乾德5年(967年), 居住此地的宋维、宋绛两兄弟同时考中进士,常州官府建造牌坊以示 庆祝,命名“来贤坊”。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居住此街的丁宗 臣、丁宝臣两兄弟又同科高中进士 ,地方官府便将“来贤坊”更名 为“双桂坊”,寓示“双双蟾宫折桂”之意,自此双桂坊名声大振, 至今已978年。
•
我们知道文化有核心区和外围区,地名区也一样。有 些看来只分布于特定区域的地名,实际分布范围要超 过那个核心地区。比如有学者认为泾、浜局限于太湖 以东、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北水网密集地带,长江 以北完全没有以泾、浜为名之地。实际上,江北的滨 海县有河浜,淮安、盐城有泾口,宝应有泾河浜(注 :又,海门东南部有汲浜镇)。其他很多江南特色的 地名在江北都有,比如:作为河流的港,遍布于江苏 的江淮之间;以常州为分布中心的墅,江北的阜宁有 郭墅,高邮有邱墅阁,江都有戚墅庙。吴语区的地名 在外围分布一般不越过淮河,这是江南为核心的地名 影响北界。所以地名区的划分不但要注意核心区,还 要考察外围区。江北的少数江南特色地名可能是江南 移民带入的,也可能是历史时期此类地名群退化后的 残迹。
江苏常州的由来

江苏常州的由来数据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江苏常州地处江苏省南部,东濒太湖,南与安徽交界,北襟长江。
常州在先秦地理著作《禹贡》中为扬州之域。
商末,周太公长子太伯奔吴,设都城于梅里,自号“勾吴”,常州时属勾吴古国。
迄至春秋,常州始有见于史籍的名称——延陵。
那么,延陵缘何得名?一说源于“绵延的丘陵”。
常州域郊虽属水乡平野,但南、西、北三面,小丘相连,故名。
一说源于季札受封于此而得名。
《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子使札来聘。
吴称其子何也?善使延陵季子,故进之也。
”有人以此为据,认为地以人名。
但细味这句话,地因人而名的理由似不充分。
而据《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
”似乎季札获封前,此地已名延陵。
因延陵之名历史久远,究竟先有延陵,还是因季札封于此后得名延陵,已不可考。
但有一点是明白的,常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大约就始于季札封于延陵之后。
季札是吴太伯之后,吴王寿梦的第四子,自幼聪明能干,父王及兄长都想让位于他,而他固辞不受,并愿弃室而耕。
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封季札于延陵,称延陵季子。
他讲仁德,保名声,司马迁称他是“仁心,慕义无穷”、“闳览博物”的君子。
常州民间至今还流传“延陵世泽,让国家风”的春联以对其表示敬意和怀念。
战国时期,延陵先后属越和楚。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嬴政并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始置延陵县,属会稽郡。
延陵之名沿用了三百多年。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改为毗陵,“毗”意为相连,与“延”义相近。
仍属会稽郡。
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权,他望文生义,大改地名,反其道而行之,改毗陵为毗坛。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改为毗陵。
三国时,置毗陵典农校尉,治所在毗陵。
西晋太康二年(281)省毗陵典农校尉,置毗陵郡,此为毗陵设郡之始,属扬州。
西晋永嘉五年(311),因将毗陵郡封给东海王越的世子毗为食邑,为避其讳,改毗陵为晋陵,仍属扬州。
常州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员,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城市是江苏常州。
常州,别称龙城,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它位于江苏省南部,北倚长江,南频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交通,水路通交通便利。
常州现辖5个行政区,2个县级市,人口380多万,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
常州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它自古就有三吴重镇的美誉。
常州素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著称。
其建帮还得从春秋说起,当初吴王之子季扎为了礼让王位来到这个三清水秀的地方,公元前547年,建封建邑于此,常州城由此兴起。
常州文风蔚然,历年人文荟萃,名家辈出,涌现了一大批的杰出人物,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瞿秋白,恽代英等等,龚自珍曾说,天下名仕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千年的文化沉淀下来众多的文物古迹,吸引了古今中外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今天的常州经济发展,文化昌盛,旅游发展,社会祥和。
常州人民围绕恐龙园,淹城,东坡公园,红梅公园,天宁寺,天目湖,南山竹海等旅游景点形成电线集合的4大精品旅游路线,好山好水好地方,龙城龙园龙文化,古市古塔古运河,名人名馆名建筑。
时间过的真快,下面来到了今天的景点。
1.中华恐龙园中华恐龙园建于1997年,于2000年9月对外开放,占地面积600多亩,是一座以恐龙为主题,融博物科普,娱乐,休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主题公园,也称东方侏罗纪。
游客朋友们,下面我们要参观的就是恐龙园的主题建筑中华恐龙馆。
中华恐龙馆由中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州市人们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
管内收藏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50多具恐龙化石。
馆体外形充分运用了仿生建筑的手法,远远望去仿佛三条恐龙高昂着龙头在窃窃私语。
全馆总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龙首最高处达到71米,馆体穹顶最高处大36米,它已经成为常州旅游乃至华东旅游的标志性建筑。
关于常州天宁寺导游词介绍5篇

关于常州天宁寺导游词介绍5篇常州天宁寺始建于唐朝贞观、永徽年间,即公元627655年。
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
以下整理的关于常州天宁寺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关于常州天宁寺介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苏常州,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今天地陪导游姜秋萍,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车号为123456这几天由我们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大家能合作的愉快,常州别称龙城是江苏省13个省辖市之一,位居长江之南,,与上海,、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五个行政区。
好,现在大家可以向车窗外看一看我们常州的市容市貌,我们现所处的位置是天宁区。
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了。
在这期间屡建屡毁,几度更名。
天宁寺与镇江的金山寺、扬州高旻min寺、宁波天童寺禅宗寺四大丛林。
天凝寺的特点是殿宇巍峨壮观、佛像高大庄严、砖木雕饰艳丽,历代名僧辈出。
我们现在就到天宁寺了,请各位游客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
天宁寺大门对面的照壁上的四个大字就是当年乾隆六下江南第三次到天宁寺时亲笔题写的。
龙城是常州的别称,象教指佛教。
象在佛教是吉祥物,佛祖释迦牟尼母亲夜梦白象入怀。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升天后其弟子为了怀念佛祖和传播佛法以木刻上释迦牟尼佛像,以佛的形象教化僧众和善男信女。
这是天宁寺的大门,也就是佛教中的山门。
为何称山门呢因古代的寺院大部分建筑在环境清幽的山林中故称山门。
但佛教禅宗也称三门就是智慧、慈悲、方便。
请大家随我进寺内游览。
左右这两块石碑记录着天宁寺的荣誉。
分别是4A级景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重点寺院、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王殿,这几个字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的。
上方还有不二法门的砖刻是清代翰林院编修冯桂芬所书。
什么是不二法门呢按佛经的解释是:佛与众生没有差别,现在与过去没有差别,此世界与他世界没有差别。
龙城的由来

中国有36个地方称为龙城,最出名的“龙城”有四个:广西柳州、河南濮阳、江苏常州、山西太原称为有名的龙城.常州“龙城由来: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王朝又是皇帝的象征,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常州古时候又叫龙城,沾有龙气,喻为人财兴旺的吉祥之地。
关于龙城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1)一说,与常州城垣形状有关。
常州城墙最早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
公元892年,唐时建“内子城”,城周长约2余里。
五代十国时,于921年筑“外子城”,城周7里,高2.8丈,“方直雄固”,号“金斗城”,诗云“毗陵城方如金斗”。
936年又增筑“罗城”,城周27里,高1丈,东从水门桥沿大运河向西,经德安桥、广化桥,延北至西新桥、青山桥、小东门桥复至水门桥。
这样常州市形成了重叠的三道城墙。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大将汤和守常州。
汤和守常州的第一件大事是于1369年修筑新城。
五代时筑的罗城“大而难守”,汤和将东南西三面城墙缩小,置7个城门,城墙高2.5丈,城周长10余里,所谓“新城”。
这样常州从晋太康年间筑城起到明洪武二年的1080年间,先后修筑过四道城墙,即内子城、外子城、罗城和新城。
常州民间曾流传这样的歌谣:“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禁城,三套环河四套城”,而常州龙城的由来很可能与城垣有关。
四道城墙中,罗城、新城都十分像龟形。
罗城的头部伸到朝京门外原石龙咀处,龟尾在今水门桥的通关门。
而1369年筑的新城,更像一只昂首爬行的乌龟。
北面青山门处似龟的头部,南面德安门处似龟的尾部,东北面的和政门(即小北门)、西面的朝京门(老西门)似龟的两只前爪,西南面的广化门、东面的通关门(东吊桥西)似龟的两只后趾。
青山门外一个半月形的瓮城,似为龟的食盆,青山门附近有两口水井似龟的双眼。
好一个活脱脱的龟形城垣。
古人称龟为龙种)o所以常州前人不直称龟城而称“龙城”。
清光绪《武阳志余》载“吾郡古号龙城”。
此为常州“地有龙形,故曰龙城”之说。
常州介绍

现代旅游名胜——春秋淹城遗址
现代旅游名胜——春秋淹城遗址
常州淹城遗址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春秋地面城池遗址。 1988年淹城以其独特的形制、珍贵的文物,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淹城东西长850米,南北长750米,为三城三河形制, 城墙分为三重,均系堆土而筑,高约3米。子城(王城)位于城内 中部偏北,周长500米,近方形;内城(里城)近似方形,周长约 1500米;外城为不规则圆形,周长近2500米。 出土文物有4条独木舟 ;20多件青铜器,主要器形有尊、盘、 匜、簋、鼎、钩鑃、剑等;原始青瓷器 ,主要器形有豆、碗、杯、 鼎、盂、簋等;几何印纹陶器 ,主要器形有瓮、罐、盆、瓿、缸、 坛等。
常州主要物产
龙城三宝(常州梳篦、乱针绣、留青竹刻)、 景泰蓝工艺画、 中国彩绒画、 夏溪花木等。
谢谢大家!
2013年5月2日
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等8县,所以被誉“八邑名都,中 吴要府”。
历史上的常州
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 齐梁故里,底蕴深厚,拥有6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 32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春秋时期(前547年)季札 (季子)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 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 朝均为郡、州、望、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 毗坛、晋陵、兰陵、长春、尝州、武进、中吴、阳湖等 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沿用 至今已约1400年之久。 常州于1949年设市,现辖武进、天宁、钟楼、新 北、戚墅堰五个市辖区,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常州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以及金坛、溧阳两个 县级市,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00万。
锦绣龙城·历史文化

今日常州系列JM-024历史文化E-mail文化传播网常州,中华龙城,北枕长江,南濒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
常州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全市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人口360.8万。
常州是一座仅文字记载就有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
自公元前547年季札受封于延陵起,代代薪火相传。
常州古称延陵、毗陵、晋陵、兰陵,隋文帝时定名为常州。
自西晋起,常州始终是郡治和府治所在地,向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誉,在江南诸城中风姿卓然。
悠久的历史铸就了常州丰厚灿烂的文化。
清代常州,地域文化发展到巅峰阶段,五大学派写入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史。
“善吸纳、务实效、争一流、重信诺”的人文精神一脉相传。
常州人杰地灵,哺育了无数享誉中外的著名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实业家和科学家,成为常州人民的骄傲。
人类起源的发祥地遗址根据考古发现,江苏省溧阳一带,是人类起源的发祥地。
在溧阳上黄镇水母山,发现了距今4500万年的中华曙猿化石。
中华曙猿就是后来经过几千万年演变成为人类、人猿、猕猴的远祖。
上黄化石的新证据向世界表明:上黄古生物群中发现的高级灵长类的生长时代,比非洲的要早800万年到1000万年,证明了中国是人类起源的发祥地,具有特别重要的科学价值。
溧阳上黄水母山高级灵长类及哺乳动物化石保护区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1960年在常州市戚墅堰运河南的圩墩村发现。
曾三次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及装饰品700余件,各种陶片5万多片。
是一处拥有相当人口原始社会村落遗址,是常州地区发现最早的母系氏族社会遗址,距今约6500年至5000年左右。
常州地区的先民们以农牧为主,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社会生活。
淹城,在武进湖塘镇西南,距常州市区7公里,为江南古国淹国都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水陸面积67公顷,是现存国内外罕见的最为古老、最为完整的地面城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为什么叫龙城呢?
常州为什么叫“六龙城”,为什么又叫“龙城”,素有“自古兰陵号六龙”之称。
为什么叫“龙城”呢?有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在秦朝时,常州孟河城西北数十里小黄山之地,有一座九龙山,山上有一座古庙,庙里的当家和尚叫弘智。
一天晚上,人世间独自在方丈间念经,忽然听得“吱呀”一声门响,从外面走进一个人来,此人生得高头大耳,黄发、黄眉、黄须,身穿杏黄色官服,脚蹬黑色厚底靴,俨然有上界神仙风度。
弘智和尚见了,连忙站起来施礼道:“仙家深夜到此,有失迎迓!”来人道:“长老请了!我乃东海龙王长江妃子所生九太子也!六百年来,我和八位兄长奉命镇守这一带群山,我是这里九龙山的山神,前些时,秦始皇赶山,把我八位兄长的山头号都赶跑了,他们不敢同始皇帝斗,却又舍不得离开这里,于是都想来打我的主意,准备抢占我的山头,看来最近必将有一场恶战。
为此,今特来祁求长老,到时务必率领全寺僧众,鸣金击鼓、助我作战。
切记切记,后会有期!”说罢化作一条黄龙腾空而去。
弘智一惊,睁开眼睛,才知刚才做了一场梦。
尽管梦中山神的话仍然记得清清楚楚,心想是做梦嘛,何必当真,便熄灯安息,一宿无话。
次日,又是平安无事,他就更加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了。
第三天,正是五月初五,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九龙山上百花齐放、景色宜人。
弘智和尚吃过中饭,山下山上、山前山后,四处转了一圈,一时感到有些倦意,双手仰天打了一个“哈欠”,正想回庙里午睡,突然看到天空中狂风骤起,滚滚的乌云从四面八方拥来,一下子便遮去了太阳,盖没了山峦,只见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顷刻间暴雨哗哗地倾盆而下,弘智见此光景,当即想起那天梦中山神的嘱托,心想莫非真的群龙来夺山了?!便急急忙忙跑回庙里,吩咐香火、匠工在山门中敲锣打鼓,自己率领全寺大小和尚一起集中到大雄宝殿,众僧齐声念佛诵经、击鼓撞钟,不多一会,悬挂在大殿右手的铜钟发出了“当!当!当!……”宏亮的钟声,盖住了呼啸的暴风骤雨,震憾着山岗,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
突然,天空中豁然开朗,祥云驱散了乌云,巍峨的九龙山又沐浴在温暖的金色阳光之中了。
当天晚上,弘智和尚和往常一样,焚香默坐,慢慢入定,他眼睛一眯,看到山神菩萨又来到他的面前,笑嘻嘻地说:“今天中午,群龙前来攻山,我寡不敌众,眼看就要败北,多亏你及时率众以金鼓相助,得以转败为胜。
现在两条为首
的恶龙已往宜兴山里,其他六龙都已逃回郡城。
我今天来除了感谢你,还请你前往郡城安抚我的六位兄长。
尽管他们无理,我却还是有情,希望他们在城里安居乐业、为民造福,切勿无事生非、自相残杀,每年五月初五,可在云溪相聚……”说着又化作一条黄龙腾空而飞了。
弘智睁开眼睛,觉得似梦非梦,却又不敢怠慢。
第二天一清早,他便急急忙忙来到郡城,一面化缘一面寻访六龙踪迹。
他从县前转到府前、城南寻到城北,日复一日、夏去冬来,眼看将近一年,尽管勿曾寻到“龙迹”,却在老百姓中间散布了六条天龙降临常州的消息,城内云溪两岸的居民们就集资建造了一条五色龙船;东门外头的百姓听见了也不落后,同样募捐集资,建造了大小青龙船各一条;西门的群众知道了,也集资造了一条金龙船和一条白龙船;北门的百姓则造了乌龙船。
到了五月初五那天,城内城外的六条龙船一字形排列在去溪中段的白去古渡,观看的百姓无法计数。
看客中间不知那位喊了一句:“六条龙船真好看,为啥勿划将起来比比看!”这话提船上的水手,大家争先恐后地向前划了起来,真是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从此,五月初五划龙船,“去溪况渡”的风俗便在常州流传了下来,延续了二千多年之久,郡城便被称为“六龙城”,常州也就有了“龙城”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