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生物变异的来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

果蝇的卵圆眼和棒状眼
野生型:卵圆眼
变异型:棒状眼
交叉互换
易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有非整组变异和整组 变异两种情况。
增多
减少
个别增添或缺失
正常
减少
增多
成倍增加或减少
非整倍 化变化
正常
整倍化 变化
增多
减少
1、整倍体
• 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 中的全部染色体,它们在形态结构、 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携带有控制该 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一、 基因重组(变异最丰富的来源)
1、概念: 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 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
2、类型:
①基因的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
②基因的互换: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 发生局部互换.
3、意义: 通过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 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原因之一,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 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基因重组能否产生新的基因?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 生物变异的来源? • 怎样将生物变异应用在生产实践中?
表现型
(改变)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改变)
(改变)
型变 异 的 类
不遗传变异 环境因素影响而造成的
可遗传变异 生殖细胞内遗传物质 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畸变
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
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含1个染色体组) 吗?
2、非整倍体
• 体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人类的先天愚型和 卵巢发育不全症。

高考生物 总复习 第四章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 浙科必修2

高考生物 总复习 第四章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 浙科必修2

6.基因突变的机理 碱基对缺失、增加或替换 DNA 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改变 其对应的_m_R__N_A__的碱基顺序改变 由 mRNA 翻译的_蛋__白__质__出现异常
遗传性状改变
思考感悟 为什么在阳光下要涂抹防晒霜,做X射线透视 的医务人员要穿防护衣? 【提示】 阳光中的紫外线,X射线在穿透人 体时,会引起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原因及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的原因分析
2.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可间接引起密码子改变,最终表 现为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生物性状,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基因突变并非必然导致性状改变,其原因 是:
①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当突变 后的DNA转录成的密码子仍然决定同种氨基酸 时,这种突变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突变成的隐性基因在杂合子中不引起性状的 改变,如AA→Aa。 ③不直接编码氨基酸的基因片段(DNA片段)发 生改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B.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必 定是多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 体 D.八倍体小黑麦花药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 有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解析:选D。单倍体是对生物个体的描述,不 是对细胞而言,A项错误;判断个体是几倍体 应首先判断发育来源,若某个体由生殖细胞发 育而来,则一定是单倍体,与细胞中染色体组 的数量无关,所以B项错误,而C项中得到的 个体是单倍体;D项符合上述判断单倍体的条 件。
组合
同源染色体分开 ,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导致 非同源染色体上 非等位基因的重

目的基因经 运载体导入 受体细胞, 导致受体细 胞中基因重

图像 示意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课堂探究(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课堂探究(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

生物变异的来源探究1:基因突变的过程是怎样的?基因突变是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过程可表示如下:由此可见,基因突变发生于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的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都可能发生,如果发生在性细胞,突变基因就会通过受精作用而传给下一代,如果发生在体细胞,则只影响当代,不影响下一代。

原核生物、病毒也可能发生。

基因突变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只改变基因的表现形式,即由A→a或a→A。

探究2:基因重组发生在哪类生殖过程中?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1)随机重组(自由组合):在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产生的基因重组;(2)交换重组(交叉互换):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局部互换,而造成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

无论是自由组合型还是交换型,它们都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无性生殖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

探究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与联系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区别本质基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基因,出现了新性状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或内部因素的作用下,由于基因复制时碱基种类、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数目、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自由组合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条件外界条件剧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不同个体之间的杂交,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生物产生变异的重要因素应用通过诱变育种培育新品种通过杂交育种,使性状重组,可培育优良品种可能性可能性很小非常普遍联系都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为基因重组提供大量可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探究4:染色体组数目的判别方法由于一个染色体组内,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均不同,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可按下列两种方法加以判别:(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中甲的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此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变异的来源》教案-新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变异的来源》教案-新版

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的来源。

3.举例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举例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特点与机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三、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机理,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四、教学建议本节之前学生已学过孟德尔的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以及遗传的物质基础等内容,都属于遗传学的知识,本节讨论的属于变异。

可从学生熟悉的生物变异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从深层次去认识变异现象。

对于基因重组,要引导学生去对比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重组,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引发的基因重组。

对于基因突变部分可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整理出的现成的内容进行批判、辨析,也可以去引导学生思考诱发突变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对于染色体畸变,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正常生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以人和果蝇为例归纳染色体组的概念。

也可结合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分析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染色体数的增加或减少就可以获得植物的多倍体和单倍体植株。

区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三个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

可见遗传的问题很复杂。

那么,变异呢?也同样如此。

在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介绍】生物的变异可分为两大类: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强调】可遗传的变异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性状改变,而是由于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

【问】通过美容手术,纹成弯弯的柳叶眉,这种柳叶眉能遗传吗?为什么?【问】“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种个体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思考回答通过基因重组产生的。

【归纳】一、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问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怎样引起的一种遗传病?(教师简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问2】大家回顾一下,什么叫基因?基因的分子结构如何?出示基因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图讲解。

浙科版必修2 生物变异的来源 教案 (3)

浙科版必修2 生物变异的来源  教案 (3)
-1-
(1)概念:由 于 DNA 分子中 发生碱基对的 增添、缺失或 改变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的改 变。
讲述: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正常红细胞变成镰刀型红细胞? 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让我们来看镰刀型细胞 贫血症病因的图解。 大家知道,性状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我们先来看正常血红 蛋白与镰刀型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的组成。 提问:两者有什么区别? (回答:正常的是谷氨酸,异常的是缬氨酸) 提问:氨基酸是由什么决定的? ( 回 答 : 由 信 使 RNA 上 的 密 码 子 决 定 的 。 ) 提 问 : 构 成 信 使 RNA 上 的 密 码 子 的 那 些 碱 基 又 是 由 什 么 决 定 的呢? ( 回 答 : 由 DNA 上 的 碱 基 决 定 的 。 ) 提 问 : 大 家 来 比 较 一 下 正 常 与 异 常 的 DNA , 它 们 的 区 别 在 哪 里? (回答:一个碱基对的改变。) 提 问 : DNA 上 一 个 碱 基 对 发 生 了 改 变 ,最 终 导 致 了 镰 刀 型 细 胞贫血症。我们知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怎么来决定性 状的? (回答:基因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 序代表了遗传信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就是要把特定的遗传信息 通过转录和翻译反映到具体的蛋自质结构上。) 讲 述 : 我 们 看 控 制 血 红 蛋 白 的 DNA 上 一 个 碱 基 对 改 变 , 使 得 该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教师引导学生回 答),也就是基因结构改变了,最终控制血红蛋白的性状也会发 生改变,所以红细胞就由圆饼状变为镰刀状了。基因结构改变除 了碱基对的替换,还会不会有其它可能? ( 学 生 练 习 : 要 求 学 生 自 己 写 一 段 。 从 DNA 片 段 考 虑 。 ) 学 生 分 析 后 答 出 DNA 分 子 中 碱 基 对 数 目 的 改 变 也 会 导 致 基 因 结 构 的 改 变 。 当 DNA 中 碱 基 对 增 加 或 减 少 时 , 对 性 状 的 表 现 有 没 有影响。要求学生写出此过程。 现 在 大 家 来 总 结 基 因 结 构 的 改 变 包 括 哪 些 变 化 。( 回 答 :DNA 碱基对替换、增添和缺失。) 教师作总结:基因脱氧核苷酸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顺序变 了,遗传信息也变了,通过转录、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也就发生了 改变,性状自然会发生改变。可见,基因结构改变会使生物发生 变异。 现在请大家自己来总结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回答:略。) 讲述: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基因 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 型变化。下面让我们来看几个基因突变的图片(投影片)。 玉米高茎→矮茎、普通羊→短腿羊、正常人→白化病 基因突变往往产生了一些新性状,这对生物有什么意义?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一讲 生物变异的来源 浙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一讲 生物变异的来源 浙教版必修2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增加 缺失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大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但影响插入后的序列
大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但影响缺失后的序列
(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②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 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 若该改变了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③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 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2008·上海卷T7A) (√ )
(3)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2008·宁夏卷T5B) (√ )
(4)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2013·四川卷T5D) (×)
(5)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
异的大豆
(2013·大纲卷T5D) (√ )
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
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

()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解析:根据图中1168位的甘氨酸的密码子GGG,可知WNK4基因 是以其DNA分子下方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 的,那么1 169位的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G,因此取代赖氨酸的谷 氨酸的密码子最可能是GAG,由此可推知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② 处碱基对A-T被替换为G-C。 答案:B

_目__的__基__因___经 载体导入受 体细胞,导 致受体细胞 中基因重组

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生物变异的来源》说课稿

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生物变异的来源》说课稿

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生物变异的来源》说课稿一、课程背景《生物变异的来源》是浙江省科学教育资源中心编写的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中的一篇重要内容。

本教材是根据最新的教育教学要求和科学研究成果,经过专家组的认真论证和编订而成的。

本篇课文主要讲解了生物的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介绍了生物变异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理和机制,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简单描述生物变异的来源和形成过程,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流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变异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让学生了解生物变异的含义,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兴趣。

2. 基因突变:介绍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种类,引导学生探索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影响,理解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3. 基因重组:讲解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基因重组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并结合实际例子分析基因重组的作用。

4. 基因流:介绍基因流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流对生物进化的影响,讨论基因流在不同生物种群中的作用。

5. 生物变异的意义:讨论生物变异对种群适应环境和进化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变异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流的概念,以及其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理解生物变异对进化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探究性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变异的来源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第1课时)课件 (共30张PPT)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第1课时)课件 (共30张PPT)
正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异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正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异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学习任务: 完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图解
按图解说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原因分析
蛋白质 氨基酸 mRNA 正常 异常
白化苗 并指
抗 旱 玉 米 安康羊
二、基因突变
根据基因突变对表现型的影响,分类:
形态突变 (表现型)
蛋白质 生化突变 (代谢过程,生化功能) 消化吸收
细胞内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羟化酶
苯丙酮酸
致死突变
酪氨酸
——都是生化突变
学习了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带给我们的启示
二、基因突变
结果

基因突变的结果往往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即产生了新的基因。 例:棉花 :正常枝——短果枝 果蝇 :红眼——白眼 长翅——残翅 家鸽 :羽毛白色——灰红色 人 :正常色觉——色盲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提供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一、基因重组
2、类型:
①基因的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
②基因的互换: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局部互换。(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
b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间的局部交换
Ab 和 aB
A
B
AB 和 ab
a
b
A
a
A
a
b
B
a
b
B
B
减Ⅰ后期
减Ⅰ前期
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的互换
“趁热打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二:基因突变的方向
黄色基因
灰色基因
黑色 基因
褐色基因 小鼠毛色基因的突变示意图
特点2:多方向性。 特点3:有可逆性。
资料三:基因突变的频率
特点4:稀有性。 单个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基因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果蝇的白眼基因 果蝇的褐眼基因 玉米的皱缩基因 小鼠的白化基因 人类色盲基因
突变率 2×10-6 4×10-5 3×10-5 1×10-6 1×10-5 3×10-5
阅读课本,思考: 基因突变具有什么意义?
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于 生物的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b
B
b
B
Aa
A
a
A
a
Bb
B
b
B
b
等位基因交换
A Aa a B bB b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之间的
局部交换
小结 一、基因重组
2、类型:
方式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方式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 部交换
一、基因重组
3、基因重组的意义: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 组的结果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 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 础。
[提问]什么是基因?基因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
DNA分子的结构
一、基因重组
1、概念: 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 过程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 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
黄色圆粒
F1 (YYRR)
黄色圆粒
F2
×
黄色圆粒
(Y_rr) 黄色皱粒
生物变异的来源
变异的类型
不遗传的变异
表现型
(改变)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改变)
(改变)
基因重组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
1、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C
A.由于水肥充足而造成的小麦粒大粒多性状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 白花
绿色皱粒
(yyrr)
(亲本性状) 绿色皱粒
(重组性状)
绿色圆粒 (yyR_)
方式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r
Yr 和 yR
R
YR 和 yr
R
r
一种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现
的表现型就有
220=1048576
种。
方式二:同源染色体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
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B: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性状? D:能产生新的性状组合(表现型)?
NBA公牛队球星,全明星大前锋,他是谁?
布泽尔
2006年7月,布泽尔 的第一孩子卡玛尼出生刚 满两个月,他就出现了病 症:体内的红血球数量总 是很低,手脚浮肿,经常 发烧。
医生告诉他,孩子是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 目前没有效的治疗方法。
1.依据什么标准分类? 2.什么是形态突变?尝试举一个例子? 3.什么是生化突变?尝试举一个例子? 4.什么是致死突变?尝试举一个例子? 5.三种类型有什么内在联系?
4、基因突变的特点.
资料一
棕色基因突变成白 色基因
红眼基因突变产生白眼基因
特点一:
普遍性
……
某正常基因突变成白化基因 霉菌也可以突变
作为勤奋上进、乐观积极的你, 喜欢经常把手机带在身上吗? 喜欢吃霉干菜吗?
阅读书本归纳“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1)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的照射、温度剧变 (2)化学因素:各种改变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的
化合物,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3)生物因素:如麻疹病毒等
2.基因突变的类型
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
ATG TGT GGT CTA 1
TAC ACA CCA GAT
AUG UGG GUC UA 甲—色—缬…
翻译
增添
ATG TGTA GGT CTA
2
TAC ACAT CCA GAT
甲甲--半半-甘--甘亮-亮
AUG UGU AGG UCU A 甲—半—精—丝…
思考1:一般哪种类型对蛋白质影响比较小?碱基对的替换
思考:现在你能完善基因突变的概念吗?
提示1:一般包括碱基对的哪几种变化? 提示2:会引起基因结构变化吗? (说明:基因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和基因中核苷酸的排 列次序)
思考1:基因突变一定发生在DNA片段中吗?不一定 思考2:基因突变一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吗?一定 思考3:基因中碱基序列改变,而蛋白质不变,这是基 因突变吗? 是
提示2:基因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究]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改变时,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一 定改变吗?为什么?
不一定,存在多种遗传密码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的情况
[探究] 基因中的碱基对还有其他类型的变化吗?
ATG TGT GGT CTA TAC ACA CCA GAT
缺失
基因突变前
转录
AUG UGU GGU CUA
[思考]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结合这个病例,你能用自己的认识给基因突变下一个初步的定义吗
基因中碱基序列
GAA
…… CTT
GTA ……
CAT
mRNA的碱基序列
…GAA…
…GUA…
氨基酸序列
…谷氨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缬氨酸…
蛋白质功能
正常
异常
提示1:基因突变发生在什么对象中? (基因内部、DNA、mRNA还是蛋白质中)
资料四:突变对生物是有利还是有害? 特点5:多害少利性
白化苗
任何一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与环境高度协 调,若发生基因突变,就可能破坏这种协调关系。如 人类的大多数遗传病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会严重威胁 人体健康。植物中的白化苗会导致植物死亡。但少数 植物的抗病性突变、耐旱性突变有利于其生存。
4.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中碱基序列
…GAA1 …
… GT…A3
CTT
CAT4
由于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相应的mRNA的碱基序列也随着改
mRN变A的,碱基导序致列翻译的蛋白质…出G现AA…异常,最终表现为遗…G传UA5性… 状的改变。
氨基酸序列
…谷2 氨酸…
…缬氨酸…
蛋白质功能
正常
异常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被替换
什么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正常人的红细胞 病人的红细胞
[探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正常的血红蛋白)
3
4
5
6
7
8
…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患者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氨基酸序列中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探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