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下现代试井

合集下载

气藏动态评价和试井

气藏动态评价和试井

气藏动态评价
合理工作制度制定
气藏动态评价
开采概况
储量申报情况: 布海-小合隆共上报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8.98×108m3 。 1999年12月在合6、合11区块泉三段、泉一段上报天然气探明地质储 量12.96×108m3、叠合面积30.7 Km2 ;
2000年12月上报合5区块泉一段天然气探明储量2.81×108m3,叠合
火山岩储层流体渗流特征研究
典型曲线特征分析
气层的部分射开,将会产生球形流或半球 形流的流动图谱。从图中看到,流动分成4个 阶段: 续流段:与常规的均质地层大体类似, 从图中可以看到,部分径向 但这一段所显示的曲线形态下,表皮系数S反 流与全层径向流之间的导数水平 映的是射开部分的损害情况。 线,有一个高差,用Lp表示。它 部分径向流段:对于大多数层状地层, 在厚层内部,常伴有薄的夹层,这些薄夹层, 表示全层流动系数与射开层段流 虽不能隔断气体的纵向流动,却使气层的纵 动系数之间关系。LPD越大,也就 向渗透率远小于横向渗透率,从而推延纵向 是导数水平线的高度差越大,则 流动的发生。 球形流段:射开层段以外的较厚的层段 全层流动系数与射开部分流动系 参与流动,使平面径向流转化为球形流。对 数之比(MP)越大。以此可以研 应球形流动,在导数图上显示-1/2斜率的下 究射开层段百分比;水平渗透率 倾的直线,这是球形流动的主要特征线。 全层径向流:球形流以后,只要测试时 KH与垂向渗透率KV的比值关系。 间足够长,一般都可以测到全层的径向流。
实例分析
采用复合模型解释成果参数为: 污染表皮系数为3.02;近井区:地 层系数为72.1mD· m;渗透率为 1.08mD;复合区半径为21.1m;远 井区:地层系数为480.7mD· m;渗 透率为7.2mD。 采用复合模型解释参数结果如下: 污染表皮系数为-2.36;原始地层压力 为31.4MPa;近井区地层系数为 10.3mD•m;渗透率为0.355mD;复合 区半径为;远井区地层系数:为 68.7mD•m;渗透率为2.37mD。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引入无因次变量 :
无因次启动压 力梯度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无限 大凝 析气 井低 速非 达西 渗流 试井 数学 模型
Laplace变换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Stehfest数值反演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对于固定参数 ,
值增加得越大,双对数曲线早期和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压力历史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A. 常规解释:
(1)Horner法(两相拟压力,不考虑吸附) :
解释结果: K=1.51 mD S=2.83 外推地层压力 P*=26.31MPa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2)Horner法(两相拟压力,考虑吸附) :
气体吸附作用使得渗流过程中 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增加,气 相相对渗透率相应减小,因此 使得计算出的两相拟压力降低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常规解释: (1)MDH法: (单相拟压力)
解释结果: K=2.75 mD S=5.37 外推地层压力 P*=30.79MPa
压力后期下掉,(储层压力下降),无法应用。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2)Horner法: (单相拟压力)
解释结果: K= 2.51mD S=4.26 外推地层压力 P*=31.78MPa 探测半径: 497.24 m 单井控制储量 3.23 ×108 m3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解释结果: K= 4.54 mD S=15.12 外推地层压力 P*=29.95 MPa 探测半径: 704.74 m 单井控制储量 6.88 ×108 m3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现代试井分析技术

现代试井分析技术
现代试井分析技术
西安石油大学
一、试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1、试井基本概念
试井是一种通过获得有代表性储层 流体样品、测试同期产量及相应的 井底压力资料来进行储层评价的技 术。 试井包括试井测试和试井解释两部 分。
试井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流量、 压力、温度和取样等等。 试井解释:通过对井的测试信息的 研究,确定反映测试井和储层特性 的各种物理参数。
油藏 模型
(网格粗化)
井动态预测
完井设计 措施, 人工举升
油藏模型 动态模拟
模拟模型 (黑油, ,凝析, 组分, 热采) 标定模拟模型
井动态完善
开发方案 油藏动态预测 管道设备模型 油田动态预测 经济模型 油藏管理决策 生产内部结构
(递减曲线分析)
二、试井的测试技术的发展
回压试井 产能试井等时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 一点法试井 压力降落试井 压力恢复试井 单井不稳定试井 试井 注入能力试井 压力落差试井 不稳定试井 段塞流试井 干扰试井 多井不稳定试井 脉冲试井 实时动态监测
wf
地质模型所能包括的储层基本特性概括如 下:
(1)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如岩石的压缩性、 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大小分布及表面积等。 (2)储层中的流体特性,如流体质量、密度、 压缩性、粘度及其组分等。 (3)流体与岩石的综合特性,如相渗透率、润 湿性、毛细管压力特征和流体的饱和度分布等。 (4)储层的构造特性,如储层厚度、深度、范 围大小(断层等)、倾斜度和孔隙裂缝的发育 程度及其分布情况等。 (5)储层能量大小,如储层压力、温度和流体 储藏量等。 (6)沉积相特征。
(3)各种测试的探测距离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气藏产能测试评价及试井分析

0.5水平线 ,井筒 积液影响结束
不同 下试井模型拟压力特征曲线
7 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分析
与常规中、高渗透凝析气藏相比,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致密,渗 透率极低,当有凝析水存在时,地下流体在一定压差(启动压差)下 才能流动,这已为实验所证实。由于启动压差的存在,低渗透凝析 气藏试井资料往往处于早期,或过早出现不渗透边界特征假象,影 响了试井资料的正确解释和试井成果的实际应用。实际上,对于低 渗透气藏,相应的渗流方程及井底压力解也都不同于常规气藏。
大量实验表明, 高压低渗地层气体渗流时表现出很明显的应力敏感性. 当考虑渗透率应力敏感性时,即认为渗透率是随压力(或拟压力)变化 而变化的,那么,其渗流基本方程应为:
渗透率K不能直接拿出微分式 定义渗透率模量 :
视渗透率模量:
应力敏感地层气体渗流基本方程:
引入(无因次)变量:
应力 敏感 无限 大凝 析气 藏试 井数 学模 型
应:采用两相拟压力
考虑多孔介质影响
多孔介质影响 :
实际储层对凝析油、气将产生不可忽略的 吸附,在地层中会出现自由的油、气相与吸附 的凝析油、气相三相共存和自由的油、气两相 渗流,
二、凝析油、气在储层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
根据多孔介质基本物性及流体组成等采用 Flory-Huggins Vacancy Solution Model ( F-H VSM ) 计算凝析油、气在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 量和吸附相的组成。
Laplace变换
无限大边界 : 封闭边界: 定压边界:
( Laplace空间解 )
Stehfest数值反演
斜率为1.0
0.5 的水平线
(不同储容比下裂缝性 气藏试井模型特征)
(不同窜流系数 下裂缝性气藏 试井模型特征)

1-现代试井分析(新)

1-现代试井分析(新)

确认属于何种类型地层


通过试井软件解释计算模型参数 解 释
通过图形分析 判断属于何种试井模型
并作出参数量级估算
油田现场测得压力/时间变化曲线 画成笛卡、单对数及双对数图
油气井试井是涉及面广泛的系统工程
• 针对油气藏和油气井研究的严密的测试设计; • 应用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测试,压力计精度
0.02%FS, 分辨率0.00007MPa, 在井下高温高压条件 下连续记录、存储数十万个压力数据点; • 测试过程中要求油气井配合测试进程反复地开关井, 准确计量油气产量,并处理好产出的油气; • 以复杂油气藏为背景的渗流力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以解数理方程中的反问题为基础的试井解释软件; • 结合地质、物探、测井及工艺措施的资料综合分析。
q3
q5
q4
3300 4400 5500 6600 70 8800
时时间间t ,,hh
10
9
8
7
pwf6 6
5
4
3
2
q6
1
0
90 100
对于不具备关井条 件的油气井,可以采 取变产量试井的方法 进行储层研究;
变产量试井相当于 以部分产量开井或关 井,其分析方法与开 井压降或关井压力恢 复试井类似;
开井压降曲线是油 气井开井生产过程中 的井底压力下降过程 变化曲线,最能体现 各种不同类型地层的 压力走势特征;
所有各种类型地层 的不稳定试井解释图 版都是根据渗流力学 方程对应压降曲线段 的数学解制作出的;
针对压力恢复试井曲线解释取得的储层模型,一定要通过开井生产压 降段压力历史拟合检验,符合一致的才可确认模型的正确性,否则必须 对模型加以修改;
◆80年代发明了压力导数图版,编制了试井解释软件,形成了现代试 井分析的基本方法。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
封闭油藏中一口井以稳定 产量投入生产,当压力影 响达到所有封闭边界之后, 便进入“拟稳定流动”阶 6 段。
8)半球面流、球面流 油藏由于存在气顶或者底水,为了防止底水锥进或者气顶气窜,只打开油层顶 部或者底部,油层中的流体类似于从半球体的四面方向流向油层顶部的打开部位, 此时的流动称为“半球形流动”。 如果只在油层中某一部位打开,油层流体从射孔孔眼的上下、左右、前后四面 八方流向孔眼,此时的流动称为“球形流动”。 厚油层局部打开时可以在“早期段”出现“半球形”或者“球形”流动。
哪些数据点呈现直线关系
20世纪50年代至今,都在使用这种半对数分析法,被称为“常规试 井解释方法”。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出井底流动压力pwf与开井生产时间t 的对数lgt关系曲线,或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出pwf与开井生产时间t的关 系曲线就得到一条“压力降落曲线”。根据该曲线的斜率m就能计算出流 动系数、流度、渗透率和表皮。
8
三、试 井 分 析 方 法

简化地质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
分离变量 积分变换等

数学模型求解
不同坐标系

寻找直线规律、拟合点 求取参数
直线段的斜率和截距 K、S、d
9
稳定试井的产能试井解释方法----多用于气田
试 井 解 释 方 法 常规解释方法---半对数法
不稳定试井
现代图版拟合分析法
10
1、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 寻找数据间的直线关系
二、试井解释经常使用的概念
1)无因次量:其值与计量单位无关如2%等,试井中常用无因次量pD,tD等。
2)井筒储集效应、井筒储集系数 油井刚关井时,地面产量为0,井底产量并不为0,原油仍然从地层流入井筒中,直 至井筒中压力与井筒周围压力达到平衡,这种滞后的惯性现象称为井筒储集效应。 用井筒储集系数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物理意义是,要使井底压力升高 1MPa,必须从地层中流进井筒原油体积。纯井筒储集阶段的压力变化与测试层的性质 无关,不反应任何地层特性。

现代试井技术

现代试井技术

(一)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测试系统
三、现代试井测试工艺
(一)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测试系统
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测试系统有以下特点:
1、在测试过程中,压力、温度数据可直接 在地面仪表上显示。因此测试人员可根据 测试资料适时终止测试或延长测试时间。
2、采样率可根据需要由地面仪表控制调整
3、可随时掌握仪器在井下的工作状态,避 免因仪器故障而造成的损失。
测试数据 …
地质模型 测井解释模型 测试解释模型 …
油藏模型
目录
一、前言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三、现代试井测试工艺 四、试井分析基本原理 五、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六、发展趋势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外
试井技术发展历程:
初期发展阶段: (20~40年代) 常规试井阶段: (50~70年代) 现代试井阶段: (80年代至今)
一、前 言
试井类型
压力恢复试井是在生产井上进行的,产率在一个 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然后关井并记录井底压 力恢复过程。
一、前 言
试井类型
注入井衰减测试与压力恢复测试相似,注入井保 持稳定注入量,然后关井并记录井底压力的衰减 过程。
一、前 言
试井类型
压力降落测试是在测试前已关井一段时间,地层 内压力已趋于平衡,然后把压力例计放入井内, 记录井以恒定产率生产时井底压力的变化。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外
现代试井特点
运用了系统分析概念
确定了早期资料的解释方法 完善了常规试井解释方法 采用了解释图版拟合法 边解释边检验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内
国内试井应用
50年代中 克拉玛依 恢复试井,可靠p、Kh/u 60年代初 大庆油田 压力一致无天然能量水驱 60年代中 胜利油田 多套层系多套油水系统

K-现代试井解释,产能试井,完井质量

K-现代试井解释,产能试井,完井质量

球形流动流线及等压线示意图
(部分打开储层中部)
油层顶界 流线
等压线
储层
油层底界
半球形流动流线及等压线示意图
(部分打开储层顶部)
储层顶界
流线 等压线
储层
储层底界
部分射开地层试井曲线标准图形
射开程度 Hwd=0.1 CDe2s=106 ZWD=0.5
球形流 井筒续流
克拉201井
HD2/CD=104 105
测试分析内容 产能测 了解储 测试储 试确认 层含油 层地层 井的产 气情况 压力 气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稳定 试井解 释储层 渗透率 ★ ★ ★ ■ ★ ★ ★ ■ ■ ★ ★ 表皮系 压裂裂 确定裂 提供气 确定储 干扰试 推测气 核实气 缝性储 井测定 数评价 缝长度 井生产 层的不 藏气井 层的双 储层的 藏的动 钻井完 及导流 重介质 时的湍 渗透边 横向连 控制的 动储量 储量 井质量 能力 参数 流系数 界分布 通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限导流裂缝)
双线性流:
① 裂缝线性流 ②地层线性流
压裂裂缝拟径向流的流动图谱
(无限导流裂缝,流动时间很长时)
流线
等压线
垂直压裂裂缝气井试井双对数曲线
标准图形
10
1
井筒续流
线性流
¹ ¦ Ñ Á
拟径向流
0.1
过渡流
0.01 1.E+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试井分析
油气井试井分析方程的统一
1 rD
rD
rD
mD rD
D rD
mD tD
mD (rD ,0) 0
mD
rD 1
mwD
mD
S rD
mD rD
rD
1
rD
mD rD
rD 1
1 CD
mD tD
D
lim
rD
mD
(rD
,
tD
)
0
现代试井分析
直井均质油藏试井
§1 直井均质油藏试井
kh
PD 1.842 103 qB (Pi P)
tD
3.6kt
Ct rw2
rD
r rw
CD
0.159Cs
h Ct rw2
对时间变量 tD 进行拉普拉斯变换
P~W
D
1 z
K0( z ) S zK1( z ) zK1( z ) CDz K0( z ) S zK1( z )
PWD
S=20 S=10 S=0
Ei (
L2D tD
)
LD
L rw
均质油藏试井分析
曲线特征:
100
10
I
II
1
具有外边界影响的均质油藏试井
III
IV
1.0水
平线
PWD ,PWD '
0.1
0.5水
平线
0.01
0.1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t D /C D
①第I,II,III段形态特征是均质无限大油藏;
②第IV段为边界影响段,压力导数最后表现为值等于1.0的 水平直线。
对于油井:
m2 MPa
PD
kh
1.842103 qBo
P
启动压力梯 度,MPa/m
D
k hB rw
1.842103 qBo
m3/d
对于气井(Psc=0.101325MPa,Tsc=293.15K):
压力法:
PD
Pkh
0.63667 106 qscTZ
P
D
P k hB rw 0.63667106 qscTZ
S=-5
雷米图版
tD
对变量 tD /CD 进行拉普拉斯变换
P~W D(z )
z
z
ln
1
2 z / CDe2S
1
曲线特征:
100
I
II
III
10
1
双对数图
PWD ,PWD '
0.1
0.01 0.1
有最大值
14
(驼峰), 12 表示污染井
10
8
PWD
6
4
2
0 0.1
0.5水 平线
现代试井分析
油气井试井分析方程的统一
压力法:
PD
kh
1.2733106 qscTZ
P2
D
P k hB rw 0.63667106 qscTZ
单相拟压 力法:
PD
kh
1.2733106 qscT
m
D
P k hB rw 0.63667106 qscTZ
现代试井分析
油气井试井分析方程的统一
其余无因次参变量相同: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t D/C D
井分析
直井均质油藏试井
①纯井储效应段,即压力和压力导数均呈45° 的直线部分,合二为一,“叉把”部分;
②过渡段,或称部分井储效应段,压力导数 出现驼峰值后向下倾斜,峰的高低,取决于CDe2S 值的大小;
(2)忽略重力、毛管力; (3)测试前r>rw范围内地层各处压力为原始油藏压 力pi; (4)流体流动满足线性达西渗流; (5)井筒流动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影响; (6)地层为无限大等厚油藏,油井以定产量q生产; (7)地层中只有一种介质,均匀分布在地层中。
现代试井分析
直井均质油藏试井
k
现代试井分析
3.6kt
tD Ct rw2
rD
r rw
CD
0.159Cs
h Ct rw2
例如,对气井,假定气体渗流状态服从低速非达西流,即 由于吸附水膜的影响或孔隙流动通道的尺寸小到只能克服一 启动压力梯度才可以让单个气体分子排队通过且忽略气体滑 脱效应和重力影响,等温、单相、φ为常数时,其无因次拟压力 渗流数学模型与油井一样:
③无限作用径向流动段,即压力曲线呈相当 平缓近似于水平直线、压力导数收敛于一条0.5的 水平直线的曲线段;用它来确认半对数图中的直 线段。
均质油藏试井分析
具有外边界影响的均质油藏试井
§2、具有外边界影响的均质油藏试井
地层往往不是无限大,周围具有边界,因而测试 资料的压力曲线会因此变得很复杂,但主要影响曲线 的晚期形状。
外边界对试井特征曲线的影响可以通过镜像法则 和叠加原理说明:
pwD pwDi pwDb
具有外边界影响的 均质油藏试井无量
纲井底压力
均质无限大油藏无 量纲井底压力
边界影响引起的无 量纲井底压力
pwDb 是无限大均质油藏线源解的无量纲压力的叠加函数。
均质油藏线源解的无量纲压力表达式:
pD
(rD
,
tD
)
1 2
Ei
(
rD2 4tD
)
一、一条不渗透边界
Ei (x)
e-u du xu
不渗透
L
边界
均质油藏试井分析
具有外边界影响的均质油藏试井
测试井周围有一条不渗透边界,多数指井周 围有一条断层。在我国东部地区的第三系地层中 极为常见。
可以通过叠加原理获得边界影响引起的无量 纲井底压力:
pwDb
1 2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t D /C D
I+II
III
半对数图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t D /C D
100
I
II
III
10
PWD ,PWD '
1
0.1
0.01
0.01
0.1
1
10
100
直井均质油藏试井
二、无限大均质油藏试井数学模型
1 rD
rD
rD
pD rD
pD tD
pD (rD ,0) 0
pD
rD 1
pwD
pD
S rD
pD rD
rD
1
rD
pD rD
rD 1
1 CD
pD tD
lim
rD
pD
(rD , tD
)
0
现代试井分析
直井均质油藏试井
式中,无因次变量为:
现代试井分析
油气井试井分析方程的统一
无量纲启动压力梯度
1 rD
rD
rD
pD rD
D rD
pD tD
pD (rD ,0) 0
pD
rD 1
pwD
pD
S rD
pD rD
rD
1
rD
pD rD
rD 1
1 CD
pD tD
D
lim
rD
pD (rD , tD
)
0
现代试井分析
油气井试井分析方程的统一
均质油藏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地层类型,对于 我国东部地区第三系的大部分砂岩地层,均呈现出 均质油藏的特征。某些具有天然裂缝的碳酸盐岩地 层,当裂缝发育很均衡,常常也表现出均质油藏的 特征
现代试井分析
直井均质油藏试井
§1 无限大均质油藏试井
一、无限大均质油藏试井物理模型
(1)单相微可压缩液体在地层中作平面径向渗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