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年产量12000吨豆乳加工厂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年产量12000吨豆乳加工厂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年产量12000吨豆乳加工厂

《食品工厂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年产12000吨豆乳工厂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 植物蛋白饮料的现状 (3)

1.2 豆乳饮料的简介 (3)

1.3 豆乳饮料的市场分析 (4)

第二章豆乳饮料工厂工艺设计 (4)

2.1 厂址选择 (5)

2.2 产品方案的要求 (5)

2.3 班产量的确定 (5)

2.4. 豆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6)

2.5 生产物料衡算 (10)

2.6 设备选型 (13)

第三章.全厂总平面布置 (17)

3.1.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17)

3.2 厂区各建筑面积的确定 (18)

第四章车间工艺布置 (19)

4.1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如下: (19)

4.2 生产车间布置说明 (19)

4.3 门 (19)

4.3 地坪 (19)

4.4 内墙面 (20)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绪论

1.1 植物蛋白饮料的现状

植物蛋白饮料属营养型饮料,主要品种有;杏露、豆奶与豆奶粉、椰子汁、花生露、核桃露等。已形成维维豆奶、椰奶、露露等几个大型企业集团。但总产量还不多,应是今后发展的重点。除了积极增加总量外,要适当增加其蛋白质含量,添加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提高其营养功效。

目前我国饮料主要划分为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及蔬菜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及其他饮料共10类。其中,植物蛋白饮料2003年产量达463365吨,占总产量2.67%比重:2004年产量增长到506975吨,占总产量2.33%比重,比2003年增长了9.4%。

1.2 豆乳饮料的简介

豆乳饮料即豆奶,是以大豆为原料,经物理、化学和酶处理,使大豆分子膜破坏后而制成的,又称“人造奶。它于1920年在法国首先问世。1922年日本研制成功。接着美国、瑞典、丹麦等国相继生产和发展.

我国起步较晚,1980年后才研究和开发此豆奶新产品.大豆制品---豆奶、豆浆、豆腐、豆腐乳是一种物美价廉的调味品、副食品和食品.由于我国人民吃大豆及其制品的习惯和加工方法不同,其营养效果也相差悬殊。大豆及其制品如果吃得合理,其消化率可达90%~98%,营养效果亦近乎牛奶或猪肉。现在人们常食的豆奶、豆浆、豆腐、豆腐乳等大豆制品是属于加工方法较好,而吃法亦合理的一类。古人曾把豆腐、豆腐乳与羊肉相比,现在常与牛奶相比,是有一定道理的.豆制品虽是我国的民伺传统食品,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摸索和积累了丰富的豆浆制作经验,但豆奶制作方法与豆浆迥然不同,技术要求较高,难度亦大,生产时必须注意掌握。

我国人民的膳食组成仍然以粮谷类和蔬菜为主,蛋白质摄人量仍然偏低,大豆蛋白质是来自植物的优质蛋白质.其脂肪含量低、热量小、无胆固醇、赖氨酸含量丰富。可减少引发富贵病的危险,这对于增强营养和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入90年代,我国豆奶生产发展迅速,已形成相当规模,拥有数万吨的产品市场,在我国食品工业的发

展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管理不善、生产设备落后、生产场地环境条件较差,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甚至造成食物中毒。因此在监督管理中针对豆奶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HA)提出控制措施,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获取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豆奶饮料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调配适当牛乳及其它辅料后所得的含丰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的一类食品饮料。由于其含有丰富营养,易受微生物污染.我国大豆原料丰富,组成大豆蛋白的氨基酸模式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理想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模式基本相符。发展这一饮品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为膳食中肉类蛋白的不足。

1.3 豆乳饮料的市场分析

随着机遇来临,豆奶粉行业将开始加快发展。不管是消费者的需求,还是行业发展的必需,快速开发豆奶粉的新品种势在必行。考虑到现代文明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1的逐年升高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功能食品大众化,大众食品功能化”已经成为食品发展的最新趋势。红罐王老吉、蒙牛酸酸乳、光明汉方草本酸奶、伊利优品嘉人等等无不是走大众食品功能化之路的成功者。因此,对于豆奶粉来说,从营养型转向功能型也将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上海市区人口1200万,是我国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市场潜力大,竞争品牌多。近年来豆奶类饮品在居民心中不断上升的消费地位和上海独特的快节奏生活方式,给营养绿色饮料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

第二章豆乳饮料工厂工艺设计

2.1 厂址选择

根据以上原则,本设计将厂址选择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点的大豆产区,土地肥沃,夏日白天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助于大豆蛋白质生成与贮存,因而这里的大豆成为蛋白质的含量最高的农作物。据去年统计,黑龙江大豆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充裕的大豆资源,为大豆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黑河市孙吴县地处小兴安领北麓,2个国营农场,全县公路、铁路、水路交通便利。黑河—大连202国道纵贯全境,黑河——哈尔冰铁路南北贯通,是黑河、逊克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农业方面,全县农业粮豆著总产量超过一亿斤,质量效益型农业在增产增收上的比重明显提高,已经形成了多渠道、多角度特色型的农业经济结构。厂址选择在有充足水源的地区,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染源。同时,厂址与居民驻宅还有一段距离,避免相互污染,生产区建筑与外缘公路或道路有防护地带,避免自然条件引起的雨水积蓄影响卫生。

2.2 产品方案的要求

植物蛋白饮料加工厂主要原料是大豆,为了供应市场需求,及调节产品用以调节生产忙闲不均的现象,再有尽可能综合利用原材料及加工半成品贮存。

产品品种包装规格年产量班产量生产月份

豆奶200ml无菌复合纸盒12000吨32

杏仁露240ml三片罐23000吨48

2.3 班产量的确定

(1)生产班制:工厂每天生产班次为2班

(2)班产量为q,设备不均匀系数k=0.75,每年为250天。

q =Q/(k*2t)=12000/(0.75*2*250)=32吨/班

(3)平均日产量

q1=q*n*k=32*2*0.75=48吨/班

2.4. 豆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大豆清选去杂清理脱皮筛选浸泡磨浆过滤脱腥配料均质杀菌包装成品检验

2. 操作要点

(1)大豆的选取、浸泡及处理

大豆选取:豆奶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中大豆的品质。一般无霉变或未经热处理变性的大豆,而且色泽光亮、籽实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新大豆为佳。新大豆制得的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色泽白、口味好。但新收获的不宜使用,应存放2~3个月以后再用。较理想的原料是在良好条件下贮存3~9个月的大豆。

浸泡:大豆表面有很多细微皱纹,尘土和微生物,浸泡前应进清洗,至少需要三次.浸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磨浆时能耗与磨损,提高胶体分散程度和悬浮性,增加得率。浸泡适度的大豆蛋白体膜成脆性状态,使蛋白质能充分的溶解出来。通常将大豆浸泡于3倍的水中。浸泡程度应随季节而异,夏季可浸泡至九成,浸泡时间8~10h;冬季则需浸泡至十成,时间约为16~20h。浸泡好大豆吸水量为1:1~1.2,进泡温度和时间是决定大豆浸泡程度的两个关键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温度越高,浸泡时间越短,但温度过高,会消耗本身的营养成分,会引起微生物繁殖,导致大豆腐败.较理性的水温用控制在15~20°C.

(2) 大豆脱皮

大豆脱皮通常放在浸泡工序之前。但浸泡之前进行大豆干脱皮为好。大豆通过脱皮,可减少土壤中带来的耐热细菌,改善豆乳风味,限制起泡性,同时,还可以缩短脂肪氧化酶所需要的加热时间,降低贮存蛋白质的热变性,防止非霉褐变,赋予豆奶良好道的色泽。大豆脱皮率应控制在95%以上,采用干法脱皮,欲经脱皮的大豆含量在13%以上时,严重影想脱皮效率。当大豆水分超标时,应先进行干燥处理,将其置于105~110°C的热空气中进行干燥,当水分控制在9.5%~10.5%时,冷却,后在进行脱皮。在大豆进行脱皮时,应注意脂肪氧化酶多存在于靠近大豆表皮的子叶处,豆皮经过破碎,油脂可在脂肪氧化酶的

作用下,发生氧化,所以脱皮的大豆不可贮存,会产生豆腥味。

(3) 磨浆与酶的钝化

在大豆磨浆时,应防止脂肪氧化酶的作用。常用的灭酶方法由干热处理、蒸气法、热水浸泡法与热磨法、热烫法、酸或碱处理法等。

①干热处理

热处理一般是在大豆脱皮入水前进行,利用高温热空气对大豆进行加热。且高温瞬时,热空气的温度不能低于120°C,但温度不能过高,否则大豆易焦化。一般温度为120~200°C,处理时间为10~30s,如170°C 15s即可。

②蒸汽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大豆脱皮后入水前,利用高温蒸汽对对脱皮豆进行热处理,如用120~200°C高温蒸汽加热7~8s即可。这种处理方法多是通过旋转式网筒或网带市运输机来完成,生产能力大,机械化程度高。但这种大豆抽提率低,浪费大。

③热水浸泡法与热磨法

上述方法多用于不脱皮的加工工艺。热水浸泡法即是把清洗过的大豆用高于80°C热水浸泡30~60min,然后磨碎制浆;热磨法是将浸泡好的大豆沥去浸泡水,另加沸水磨浆,在高于80°C条件下保温10~15min ,然后过滤、制浆。

将脱皮的大豆迅速的投入到80°C以上的热水中,并保持10~30min,后磨碎制浆。消除异味角度来说,保温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时间过长,不利于豆的磨碎和蛋白质的溶出。一般80°C以上只需保温18~20min.90°C以上只需保温13~15min,沸水要保温10~12min.

大豆经脱皮浸泡后,为提高蛋白质的收得率,一般采用加入足量的水直接磨成浆体,将其分离出去豆渣萃取出浆液.目前采用的磨浆设备为砂轮磨,在生产中总的要求是磨的要细。一般浆体的细度应有90%以上固形物通过150目滤网。采用粗细两次磨碎的方法即可。

(4) 分离与脱臭

豆浆经分离将浆液和豆渣分开。分离工序会影响到豆奶蛋白质和固形物的回收。一般豆渣的含水量在85%以下。含水量过大,蛋白质等固形物的回收率降低。离心常采用的设备是三足式离心分离机.分离豆浆采用热浆分离,可降低浆体的黏度,利于分离。在生产中尽量采取一系列的灭酶的方法,但无法避免仍会有异味产生,有大豆本身带进的,也有在磨浆等加工工序时产生的.故常采用真空脱臭的方法来最大限度的除去异味,真空脱臭后豆奶温度可降至75~80°C左右。

(5) 豆奶的调制

要想获得成分和口感接近牛奶的豆奶需要进行调制。设计中主要讨论中性调制豆乳饮料。即按照产品配方和标准要求,在调制缸中将豆浆、营养强化剂、赋香剂、糖和稳定剂等加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用无菌水调至规定浓度的过程。

①营养强化

豆浆中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等重要成分,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补充,在生产婴幼儿豆奶粉或豆奶时,尤为要注意。大豆蛋白质是较为完全的,但硫氨基酸含量较低,在生产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蛋氨酸。

大豆维生素含量较少,种类也不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不足,维生素A和维生素C很低,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几乎没有。为弥补其不足,有必要进行强化。

最长增补的无机盐是钙盐,以碳酸钙为好。因其溶解度低,不宜造成蛋白质沉淀,有提高豆乳消化率的优点。为防止碳酸钙在豆乳中沉淀出来,可以采用小型均质机进行乳化处理,豆乳中碳酸钙的添加量为1.2g。加酪蛋白之前,先要进行热处理(90~100°C、5~10min),稳定效果更好。

②添加油脂

豆奶中加入油脂可以提高口感及色泽。油脂先要进行乳化方可加入。油脂的添加量在

1.5%左右(将豆奶中油脂的含量增加到3%左右收到很明显的效果)。

③添加甜味料

豆奶生产中添加甜味料是必不可少的。宜选用甜味温和的双糖。若选用单糖在杀菌时易发生美拉德和变反应,使豆奶的色泽变暗,糖得添加量一般在6%左右,但由于品种及各地区人群的嗜好不同,添加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④添加赋香剂

奶味豆奶是豆奶市场中最普遍的豆奶品种,容易被接受。最好用奶粉或鲜奶。奶粉使用量一般在5%(占总形物)左右,鲜奶为30%(占成品)左右。但生产中多采用添加奶粉。

⑤添加稳定剂

豆奶是以水为分散介质,以大豆蛋白及大豆油脂为主要分散相的宏观体系,需要添加乳化稳定剂来提高豆奶乳化的稳定性。豆奶中常使用的乳乳化剂的添加量主要根据乳化剂的品种确定。使用量一般为油脂量的12%左右。在添加乳化剂之前,先将乳化剂各组分按比例配好,放入可加热的容器中,使之熔融,然后充分搅拌,使其混匀。使用时,一般按黄豆重量的0.5%~2%添加,用80°C以上热水完全将其溶化,加入豆奶中,经过胶体磨,

再均质可得到最佳乳化效果。

(6) 均质

品质比较好的豆奶口感柔和、组织细腻、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无分层、无沉淀。均质处理可以提高豆奶口感与稳定性。豆奶在高压下从均质阀的狭缝压出,油滴、蛋白质等颗粒在剪切力、冲击力等作用下,进行微细化,形成均一的分散液,目的可以防止脂肪上浮、蛋白质沉将、增加豆奶的光泽度,提高了其稳定性。因此生产中常采用13~23MPa的压力进行均质,温度一般控制在70~80°C之间比较适宜。目前国内只采用一次均质。要想得到品质优异的豆奶需要进行两次均质。

均质也可以放在豆奶杀菌之前,也可以在之后。各有利弊。杀菌前,杀菌后能在某种程度上破坏杀菌效果,豆奶易出现“油线”。但采用这个工艺由杀菌后的污染机会减少了,贮存的安全性更高。设备费用较低。且经过均质的豆奶在进入杀菌杀菌机不宜结垢。均质放在杀菌之后情况刚好相反.

(7) 杀菌

由于豆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经调制后的豆奶应尽快进行杀菌。由于细菌污染造成PH值显著下降时,加热后就会发生蛋白质凝固的现象。没经杀菌调制的豆奶,在50°C下存放2h,ph值会下降,在经加热,蛋白质就会发生凝絮。

杀菌工序最关键的工艺参数是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豆奶加工中常用的杀菌方法有三种,即常压杀菌、高温杀菌和超高温瞬时杀菌。

豆奶经常压杀菌后只能杀灭致病菌和腐败菌的营养体。常压杀菌的豆奶在常温下存放,由于残存耐热菌的芽孢发芽成营养体,并且不断繁殖,产品一般不超过24h即出现败坏。但常压杀菌包装好的豆奶迅速冷却,且贮存于2~4°C的环境下,可以存放1~3个星期。

豆奶要在室温下长期贮存,需要杀灭全部耐热性的芽孢,采用加压杀菌或超高温杀菌,可达到此目的。加压杀菌是将豆奶装于玻璃瓶中或复合蒸煮袋中,装入杀菌釜内分批杀菌。加压杀菌普遍采用的是杀菌温度121才、恒温10~20min的工艺规程。加压高温杀菌包括蒸汽杀菌和水杀菌两种。卧式加压杀菌锅一般采用蒸汽杀菌,由于杀菌过有一定的长度,用水杀菌很难保证温度均一。立式可以采用此杀菌锅。蒸升温汽杀菌蒸汽压力比较低,约为112.7~117.6KPa。

加压高温杀菌一般分为三个过程:升温过程、恒温过程、降温过程。升温过程原则上要求时间越短越好,但考虑到制品的中心温度以及包装材料的局限性,一般控制升温时间

在15min左右。降温过程有三种形式:自然降温、反压降温、热水分段降温.自然降温的制品因为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容易发生非酶褐变,色泽加深变黑,制品会容易产生煮熟味。反压降温时间短,很容易将瓶盖冲掉或将包装袋撕破,要控制降温时间,一般降温时间为15min左右。热水分段降温,先将制品用90~100°C热喷淋冷却,再置于55~65°C热水池中冷却,最后置于自来水冷却至常温。但操作工序较繁杂。此外加压高温杀菌,费力、费时,产品质量不宜控制。易引起脂肪析出和蛋白质沉淀等。

超高温瞬时杀菌是将为包装好的豆奶在130°C以上的高温下,经数十秒的时间,然后迅速冷却、灌装。该灭菌方法显著的提高了豆奶的色、香、味等感官质量,又能较好地保持豆奶中一些不稳定的营养成分。因此,超高温瞬时灭菌被广泛的应用于豆奶生产中。

(8) 包装

豆奶的包装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玻璃瓶包装、复合袋包装和散装等.将杀菌后的豆奶迅速冷却到1~4°C,装入保温容器中,输送至各个销售点,这类豆奶可以保存一天而不会发生变质。

但在生产流通环节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的包装形式,它直接决定了成品的的保藏期。也进一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一般采用常压及加压高温杀菌只能选用玻璃瓶或复合蒸煮带来作为包装。

2.5 生产物料衡算

(1)由上班产量确定可知,年产量12000吨,全年生产时间按250天计,确定该饮料为2班生产,因此,每班的日产量为:

1200÷250÷2=24(吨/班)

(2)工艺过程的各步骤

物料计算:每班日产24t

包装损耗0.2% : 24000/(1-0.2%)=24048.10 kg

脱气损耗0.3% : 24048.10/(1-0.3%)=24120.46 kg

均质损耗0.3% : 24120.46/(1-0.3%)=24193.04 kg

调制损耗 1% : 24193.04/(1-1%)=24137.41 kg

在调制过程中,各辅料添加率为:油脂1.5%,白砂糖:6%,鲜奶:30%,卵磷脂:2.4%,稳定剂:0.1%,分散剂:0.3%,故

辅料总添加率为 = 1.5% + 6% + 30% + 2.4% + 0.1% + 0.3% = 40.3%

添加辅料40.3%: 24437.41/(1+40.3%)=17417.97 kg

浆渣分离损耗30%: 17417.97/(1-30%)=24882.82 kg

浸泡豆水比1:5: 24882.82/6=4147.14 kg

脱皮损耗3% : 3455.95/(1-3%)=4275.40 kg

清理损耗1% : 4275.40/(1-1%)=4318.59 kg

挑选损耗2% : 4318.59/(1-2%)=4406.72

故,生产24t豆乳饮料,需要大豆原料4.41t,需要的辅料为:

17417.97×40.3%=7.02吨

(3)物料平衡图(日班产24吨豆乳饮料)

(4)豆乳饮料的主要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豆乳饮料(非果汁型)二级品》总固形物含量/(g/100mol)≥7.5

蛋白质含量≥ 1.0

脂肪含量≥0.5

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

菌落总数≤30000

大肠菌群/(MPN/100ml) 90

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不得检出

霉菌、酵母菌/(cfu/ml)≤50

2.6 设备选型

1.斗式提升机(1台)

根据物料衡算可知处理量为550.84kg/h,按50%达能,则输送能力为:1101.68kg/h ,公式(生产能力计算):G=3600×v/a×v×ρ×φ

G—斗式提升机的生产能力,kg/h V—料斗体积,m3

a—两个料斗得中心距,m h—斗深

φ—料斗填充系数,谷物为0.75 V—带速度

ρ—物料的堆积密度,kg/ m3

设备名称斗容输送量斗宽斗距厂家

斗式提升机0.65L 3.1 m3/h 300mm 300mm 新乡市浦东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2、滚道式清洗机(1台)

所处理量为:539.82kg/h,按50%达能,处理量为:1079.64kg/h,则设备选型其性能为:

设备名称生产能力配用功率型号外形尺寸滚道式清洗机2000kg/h 3.3kw zxJ-z 3000m m×1100mm×1450mm

厂家:江苏科威机械公司

3、脱皮机(3台)

所需处理量为:4275.40/8=534.42 kg/h 根据生产能力为:200kg/h的脱皮机需3台。其设备性能:

设备名称型号生产效率脱皮率动力规格

脱皮机DT-300 200kg/h 〉94% 3 kw 1180×850×1100mm

厂家:烟台茂源食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4、螺旋离心分离机(1台)

根据处理量24882.82/8=3110.35kg/h,因为豆乳饮料中水的含量较多,故把豆乳饮料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1000 kg/ m3,则水处理量为3.11 m3/h,按50达能,实际水处理量为:6.22 m3/h

设备性能:

设备名称型号生产能力电机功率转鼓转数外形尺寸(长×宽×高)

螺旋离心分

离机LW3335×

1460

3-10 m3/h 42.5kw 400r/min 2685×2037×1104

厂家:南京绿洲机器厂

5、调配罐(2台):

由物料衡算可知处理量为24437.41/8=3054.68kg/h,豆奶密度为:1.033kg/ m3

则:V=3054.68/1.033=2957.09 L

产品性能:

设备名称容积直径搅拌速度功率

调配罐2000 L 1600mm 31—72 r/min 0.75—1.5 kw

6、高压均质机(1台)

所处理量为:24193.04/8=3024.13kg/h,按80%达能,则需处理量为3780.16kg/h,即:3780.16kg/h=3659.40L/h

产品性能:

设备名称流量最大压力额定压力功率外形尺寸

高压均质

6000L/h 30N/pa 25Mpa 45 KW 1250×1650×1100

厂家:杭州圣亚机械有限公司mm

7、脱气机(2台)

处理量为24120.46/8=3015.1kg/h,按80%达能,则需处理量为3015.1÷80%=3768.88kg/h,按生产能力2.5t/h的设备两台

设备性能:

设备名称生产

能力

使用真空度附属设备外形尺寸(长×

宽×高)

脱气机 2.5t

/h 0.06~0.09MPa 水环式空泵无级调

速螺杆泵

1125mm×780mm

×2360mm

制造厂:浙江轻工业机械厂

8、管式换热器(1台)

处理量为:24048.10kg/8h=3006.01kg/h,按80%达能,则需处理量为:3757.51kg/h,奶密度为:1.03kg/L ,则处理量3757.51/1.033=3637.48L/h

设备性能:

设备名称生产能

力型号加热面

设备质量蒸汽进口管

管式换热器4000L/h RP6L3 4.1 570kg Dg25 制造厂:黑龙江省安达市轻工业机械制造厂

9、无菌罐装设备(4台)

每瓶200ml,需处理3757.51kg/h,则

3757.51㎏/h/1.033×10(-6)㎏/mol=3637.48×10(3)ml/h

3637.48×10(3)ml/h/200 ml=18187瓶/h,则需4台无菌灌装设备。

设备性能:

设备名称型号生产能力电功率整形质量外形尺寸无菌罐装设备GCG型6000瓶/h 2.2kw 3600kg 2260×1200

×2200 厂家:廊坊包装制造总公司生产

10.CIP系统(1台)

设备性能:

设备名称型号酸罐碱罐水罐泵功率CIP系统SCIP-1 1000L 1000L 600L 3KW 厂家:上海瑞派机械有限公司

11、豆乳饮料生产线的主要设备:

饮料厂包装设备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安装尺寸生产能力台数

1 斗式提升机斗宽300 3.1m3/h 1

2 滚筒式清洗

机2XJ-2

300×1100

×1450 2000kg/h 1

3 脱皮机DT-300 1180×850

×1100 2000kg/h 3

4 螺旋分离机LW335×

1460

2685×2037

×1104 3~10m3/h 1

5 调配罐直径1600 2000L/h 2

6 高压均质机1250×1650

×1100 6000L/h 1

7 管式换热器RP6L3 面积4.1 4000L/h 1

8 脱气机1125×780

×2360 2.5t/h 2

9 无菌灌装机GCG 2260×1200

×2200 600瓶/h 4

10 CIP系统 1

第三章.全厂总平面布置

3.1.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这个总平面设计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作业线顺直、短捷,设有交叉和返回。建、构筑物的厂房布置分区划片,分为厂前区、能源区、生产区。体现出各区功能分明、运输联系方便、建筑井然有序。厂前区的建筑基本上属于行政管理及后勤职能部门等有关设施(食堂、车库、门卫等)。生产区包括主要车间厂房及其原料、成品库。能源区包括动力车间厂房(水泵房、水塔、锅炉房等),生产区处在厂址场地的中部,也是地形地质较好的地带。

全厂运输道路设置在各区片之间,主干道与大门通连。厂前区,主干道两侧设置绿化设施,美化环境,动力车间靠近其服务的部门生产区。这样,最大限度的减少管路管线的铺设、输送汽、冷、气、电的常年能量损失。且动力车间布置在厂区的下风向,以免烟尘污染厂区和容易引起火灾。

辅助车间靠近为其服务的主车间厂房,分布在厂区的右侧。水塔分布在右侧靠中,以便为生产提供大量用水。包装材料库设置在主车间一楼和二楼,接近包装车间。原料库布置在主车间左侧,为生产时运输节省成本。厂前门右侧设置一个汽车库和自行车棚,主要为车间工人停车用地,厂后区设计一个小车库,主要为成品运输车辆停车用。锅炉房处在厂区右侧下方。主要为了靠近主车间的蒸煮间,可减少供汽的热量与压力损失。有利于凝结水的回收及环境卫生。

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的总体布置位集中在厂前区。因为其职能性质规定,对厂内方便于全厂性的行政业务和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后勤服务,对外在建筑上适应城市规划、市容整齐的要求。故设在工厂的大门处,临近两侧。首先,办公大楼正对着大门,并且附以大型花池绿化及旁侧美化,体现了工厂的方位朝向。并且通风采光充足,其他福利设施布置在厂前区左侧,如食堂、活动室、及运动场地等,作为生活区的一部分,方便工人的生活。

全厂总平面布置采用区带式布置形式。在厂区划分的前提下,保证区域功能分明的特点,以主要生产车间的定位布置,带起辅助车间和动力车间的逐一布置。这种布置形式的特点是突出了主要生产车间的中心地带位置。全厂各区布置得比较协调合理。道路网布置井然有序,绿化区面积得以保证。

3.2 厂区各建筑面积的确定

表 1 各部门占地面积

名称尺寸(m)面积(㎡)门卫室(2个)6×6 36 办公楼15×24 360

食堂12×12 144

浴室9×9 81

厕所12×9 108 生产车间48×27 1296 成品库24×18 432

原料库24×18 432

锅炉房15×9 135

车库24×9 216

停车场12×6 72

机修室15×9 135

配电室6×9 54

水泵房6×9 54

第四章车间工艺布置

4.1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如下:

(1)要有全局观念,符合总体设计要求。

(2)车间设备布置时,应使设备能够灵活调动,满足多种生产的可能,并留有更换设备适当余地。同时还应注意设备相互间的间距及设备与建筑物的安全维修距离,保证操作方便,维修装卸和清洁卫生方便。

(3)除某些特殊设备按相同类型适当集中外,其余设备要尽量按工艺流水线安排。

(4)要尽可能利用车间的运输空间,人员、物料分开进出。

(5)注意车间的采光、通风、采暖、降温等设施。

(6)考虑生产卫生与劳动保护。

(7)可设于室外的设备尽量设于室外。

4.2 生产车间布置说明

由于本设计产量较小,则只需一个生产车间。此设计厂房为单层厂房,外形为长方形。由于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建筑之间需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则车间的长为48m, 宽为27m。

4.3 门

(1)车间大门要满足机械设备的进出,则尺寸为2000×3800mm。

(2)仓库的门要满足大型交通工具的进出,则尺寸为4000×3000mm。

(3)其它的门均采用尺寸为1000×2200mm 的木门。

4.3 地坪

由于饮料车间的地坪经常受水、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袭,则采用高标号混凝土地面,一般采用300 号混凝土。地坪表面需划线条或印满天星花格作防滑处理。

地坪需要有1.8%的坡度,并设有明沟或地漏排水。

4.4 内墙面

食品工厂对车间内墙面卫生要求很高,要防霉、防湿、防腐、有利于卫生,转角处最好为圆弧形设计。本设计内墙面的下部用白瓷砖或塑料面砖做成 1.8~2.0m 高的墙裙。内墙粉刷采用仿瓷涂料,可防水、防霉。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1.展示用吨做单位的物体。 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 生1: 生2: …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请看… 大象体重4吨 坦克的重量超过了30吨 一条成年的蓝鲸体重能超过120吨 一辆卡车载重 4 吨 一节火车皮运载煤炭的重量60吨左右 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齐读) 2、归纳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板书:吨——千克——克) 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有什么区别?(很重、一般、很轻) 3.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师: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那就来听听吨的自我介绍吧(播放课件) (1)课件展示: ①每瓶营养快线1千克, 1000瓶这样的营养快线重1吨。 ②每袋的大米100千克,接着出示2袋、3袋、4袋、……10袋。1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

1吨=1000千克。 ③每头奶牛重500千克,两头奶牛一共重1000千克。这样的两头奶牛一共重也是1吨。 师:看了“吨”的展示,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答)后,板书:1吨(T)=10 00千克(kg)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吨=1000千克,那么3吨=( 3000 )千克6000千克=( 6)吨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练一练:5吨=()千克 9000千克=()吨 1600千克-600千克=()吨 1吨-400千克=()千克 (3)实践体验一吨的重量。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这个新朋友,又知道了1吨=1000千克,那么1吨有多重,你想体验一下吗? ①拎一拎:一瓶水重20千克。(让学生上来拎一拎或是抱一抱,说 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要求: 1、排队,每个同学使劲地拎一拎或抱一抱本组的水瓶,实在抱不动,就 不要为难,抱完就回去。 2、组内说一说感受。 算一算:一瓶水约重20千克,(50)瓶这样的水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

《吨的认识》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目标分析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吨是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学中组织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1吨。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去感知1吨有多重,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位的换算,让学生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学生自己准备的1桶水、1捆书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们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 一只鹦鹉大约重35()。 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一头大象约重5()。 鹦鹉、小兔、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 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课件出示课本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接下来在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是否合适时,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3)(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吨确实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 3.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 每小组准备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1吨。(课件演示100袋是1吨)(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 ①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3)课本第32页做一做第2题。

新青岛版二下数学: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扩展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食品工厂设计》教学大纲

《食品工厂设计》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食品工厂基本建设程序,掌握食品工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了解食品工厂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设计,以及非工艺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食品工厂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特点 第一节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学习要求 第二节食品工业的特点 第三节食品工厂设计的一般要求 第四节食品工厂设计的组成 通过绪论学习,使学生了课程的性质、任务和食品工业的特点、食品工厂设计的一般要求和设计的组成。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 第一节项目建议书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 第三节编制计划任务书 第四节委托设计 第五节施工、安装、调试、验收、交付使用 本章重点、难点:食品加工厂的基本建设程序及个程序间的逻辑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食品工厂的建设程序,理解各建设程序间的关系,掌握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第二章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设计 第一节厂址选择 1.厂址选择工作步骤

2.厂址选择原则 3.资料收集 4.选择与评价 5.厂址选择报告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设计 1.食品工厂组成 2.总平面布置设计内容及基本原则 3.总平面布置图及设计说明 4.设计案例分析 5.本章重点、难点:食品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内容及基本原则。 本章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食品工厂的组成,理解食品厂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掌握食品加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第三章食品工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第一节产品方案 1.产品方案的要求 2.班产量的确定 3.产品方案的确定 第二节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1. 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2.工艺流程设计内容和方法 3.生产工艺流程图 4.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节物料衡算 第四节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 第五节车间布置设计 1. 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2.设备选择原则 3.非定型设备的设计条件 4.设备一览表 第六节劳动定员 第七节向非工艺专业提供设计条件 第八节设计文件的编制 本章重点、难点:食品工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过程。 本章教学要求:让学生了食品工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理解工艺设计各部分间的关系,掌握工艺流程设计原则、设备选型等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生产性辅助设施设计 1.化验室 2.机修车间 3.仓库 4.中心试验室 本章重点、难点:辅助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食品加工厂所需要的主要辅助设施,理解这些辅助设施在加工厂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化验室、仓库等辅助设施的设计方法。 第五章非工艺设计 第一节供排水设计 第二节供气及采暖通风设计 第三节供电及自控仪表设计 第四节工程概算及技术经济设计 本章重点、难点:非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最新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 设计者:单位: 学情和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 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 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3.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课前活动: 1.交流学生体重。 2.猜老师体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小白鼠和兔子加质量单位。 师:上周六,小明和妈妈一起去逛动物园时,把部分动物的体重给记录了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一只小白鼠大约重200

一只兔子大约重 2 师:他记录得怎么样啊?哎呀,真是个小马虎!咱们帮他补上吧。 师追问:为什么用克作单位?是啊,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板书:克)克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板书:g)那一只小白兔大约重多少呢?这次你们为什 么用千克做单位呢?对,记录像小白兔这样的一般物体有多重,我们通常用千克作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板书:kg)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为小白鼠和小兔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引出了克、千克,并进 行适当的归整: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计量一般物体用千克作单位。】 2、回忆大象的质量单位,引出“吨”。 (出示大象图片)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课外阅读中看到有关大象的资料时是用什么来做 它的质量单位的?为什么不用千克或者克呢?像大象这样比较重的物品,我们通常用“吨”来作它的质量单位。(板书:吨) 师:除了大象,你们还知道有哪些东西很大很重,比较适合用吨作单位呢? 生活中通常用“吨”作质量单位的物品可多了!(点击课件出示鲨鱼、恐龙、孔子雕像、儿童 号飞机的雕塑、大飞机、码头的货物、货物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箱) 小结:通常我们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就用“吨”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 同学们,关于吨你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大象质量单位的回忆,引出今天要认识质量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吨,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图片展示等途径,向学生提供丰 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学习新知,亲身体验。 (一)、体验不同重量,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体验10千克大米的重量。 师:老师这里有一袋大米,重10千克,谁愿意到前面来搬一搬?请2~3名同学搬一搬并 谈谈感受。 2、体验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师:同学们,这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这样的大米合起来是多少千克?老师这里就准备 了一袋100千克的大米,谁愿意来试试?

食品工厂设计论文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论文 摘要:食品工厂工艺设计是整个设计的主体和中心,决定全厂生产和技术的合理性,并对建厂的费用和生产的产品质量、产品成本、劳动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是非工艺设计的依据。因此,食品工厂工艺设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步骤 工艺设计主要是在由原料到各个生产过程中,设计物质变化及流向,包括所需设备的运用。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前期可行性调查研究,确定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2)根据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选择生产方法。 (3)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4)物料衡算。 (5)能量衡算(包括热量、耗冷量、供电量、给水量计算)。(6)选择设备。 (7)车间工艺布置。 (8)管路设计。 (9)其它工艺设计。 (10)编制工艺流程图、管道设计图及说明书等。 二.生产方法的选择和工艺流程的确定 尽管食品厂的类型很多,而且在同一类型的食品厂中产品的品种和加工工艺亦各不相同,但在同一类型的食品

厂中主要工艺过程和设备基本相近,只要这些产品不同时生产,其相同工艺过程的设备是可以公用的,所以我们在确定产品工艺流程时只要将主要产品的工艺流程确定后,其他产品就好办了。但必须指出,为了保证食品产品的质量,对不同原料应选择不同的工艺流程,另外,即使原料相同,如果所确定的工艺路线和条件不相同,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会影响到工厂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对所设计的食品厂的主要产品工艺流程应进行认真探讨和论证。 1.原则 工艺流程是初步设计审批过程中主要审查内容之一,它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产品质量、产品竞争力,决定食品厂的生存与发展,选择工艺流程必须通过分析、比较,从理论和实际各个方面进行论证,证实它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高效的,符合设计计划任务书的要求: (1)原料匹配性。根据原料性质、种类和来源拟定工艺流程。 (2)按产品规格和部颁标准拟定。 (3)注意经济效益,尽量选投资少,消耗低,成本低,产品收益率高的生产工艺。 (4)“三废”处理效果好,减少“三废”处理量,治理三废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选用产品“三废”少或经过治理容易达到国家规定的“三废”排放标准的生产工

(完整版)吨的认识教案

吨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上第一单元: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提炼和重组中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学生在认识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质量单位这一系统。学会区分质量单位,灵活运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3、学生在体验感受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强数感训练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上第一单元: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提炼和重组中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生在认识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质量单位这一系统。学会区分质量单位,灵活运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3、学生在体验感受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强数感训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1、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生能独立地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 课前准备:课件、课前调查实践卡、一袋25千克的大米、一桶矿泉水 一、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质量单位“吨” 1、开门见山,直接揭题: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克和千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2、师:上课之前你们收集了许多与吨有关的信息,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交流。(3—4个) 谁还想说? 听到这里,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师:对呀!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吨做单位比较合适,小朋友再迅速地看一下收集的信息,是不是都这样,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如果学生介绍中有介绍,)则顺势介绍大宗物体:(课件)在生活中,还有一些象一堆煤、一堆钢材、一堆大米等很多物体聚在一起叫大宗物体,它们有很多也很重,通常也用吨做单位。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体的质量时,通常用吨做单位。二、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师:看来小朋友都对吨有了初步的认识了,现在我们就进一

食品工厂设计教学大纲-食品

《食品工厂设计》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Food Factory Design)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401705 课程类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开课学期:7 总学分:1 总学时:1周 考核方式:考查 二、教学目的 食品工厂设计是应用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及相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进行的一次专业性设计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项目设计中具体问题,训练其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及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与食品工厂建设项目的设计奠定基础。 三、基本要求 掌握食品工厂设计原则,产品加工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选型和经济核算;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和国家技术标准、选用数据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 1、设计方案简介 工厂设计的任务和内容、设计原则进行简要论述。 2、厂址的选择及总平面设计 厂址选择的原则、总平面设计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3、生产工艺设计 产品生产方案及产量的确定,简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4、加工设备的选择 食品工厂选择设备的原则,主要设备规格型号的选定。 5、经济核算 车间总投资、产品成本进行核算。 6、编写设计说明书 将设计所选定的工厂厂址、厂区布置、工艺流程方案、设备型号及经济核算结果汇集成工艺设计说明书。应采用简练、准确的文字图表,介绍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说明书要求在6000字以上。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 (1)封面(设计题目、学生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2)目录 (3)设计任务书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二、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概念,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三、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游戏法、实物活动法。 五、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物体的质量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猜体重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 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1千克=1000克) 你估计老师的体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创设情景 你们看谁来了?这天阳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弟相约去游玩,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你们看,他们在讨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 了吗? (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吨”,他们不知道1吨有多重,大家能同时过桥吗?) 3.提出问题 你认为他们能同时过桥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

(学生有的认为行;有的认为不行,桥可能会断掉。) 师:看来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时过桥,首先要知道1吨有多重。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二、讲授新知,解决问题 1.1吨有多重 (1)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让学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3)1个同学的体重约是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多少千克?(约100千克) (4)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约1000千克) (5)师: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6)联系班中40个体重约是25千克的同学,让学生感悟1吨的重量。 2.哪些东西大约有1吨 (1)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 (2)一头牛约重500千克,几头牛约重1吨? (3)你能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吗?请在小组内相互说说。 (4)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作单位呢? 小结: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 (5)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吗? (货车的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桥的载重量等) 3.能否同时过桥(出示主题图) 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1000千克(1吨)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12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出示4个动物过桥图: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发现小桥边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对“吨”有什么了解? 2.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 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 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2、学生置疑: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 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食品工程课程设计教案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讲稿与教案 教师:杨保求

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食品工程原理所研究的是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及常用设备的设计计算的方法。不仅要求同学们学会和掌握这些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 实验、习题、课程设计都是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有效实践过程,但是,课程设计和习题等有不同之处: 1、课程设计不仅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而且还要确定工艺流程,确定保证工艺过程正常进行的措施,确定对过程进行检查和调节的方法,此外,还须对设备的结构进行安排和计算,并且用工整的图形把这些结果表达出来,设计的全过程是一个进行充分分析、论证的过程,设计结束要编写出有计算、有论述的技术文件—说明书。 2、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数据与习题相比是不充分的,不完全的,某些数据要同学们自己确定或通过查资料、手册获得。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任务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应该具备这样三个基本的能力:综合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同学们这些方面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利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工程技术观念。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食品工程设计的面非常广泛,包括了工艺、机械、自动控制、电气运输、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三废处理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但食品工程设计的核心是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食品工艺设计中的部分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一)、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的任务是确定生产方法及生产流程,是全部工艺设计的基础。 借鉴有关设计文件,拟定一个流程方案,然后进行定量的工程计算、比较、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流程,确定主体设备的及其主要元件、布置流程图。方案设计时应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一个最佳设计方案的标准是:设计成果符合优质、高产、安全、低消耗的原则,即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最佳,尽量采用新科技。课程设计适应注意: 1、满足工艺和操作的要求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例7、第32页例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想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概念,掌握吨与千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物体的质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1千克=1000克) 课件显示: 6千克=( )克3千克250克=( )克 4000克=( )千克5400克=( )千克( )克在下面的()中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一个鸡蛋重50()一袋大米重50() 一个一元硬币重10()小明重26() 二、揭示课题、探究新知. 师:用来计量比较小,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克做单位.千克是用来计量一般物体的质量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比克、千克大的质量单位——吨. 板书:------吨的认识 1、师:你以前看到或听到过跟吨有关的事情吗?课件播放 想一想,吨是用来干什么的?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学生齐读这句话.) 2、感知1吨的重量. (1)师: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这样的大米就是1吨.1吨究竟有多少千克呢?你是怎样想的?

年产5000吨的薯片工厂设计_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精品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年产5000吨的薯片工厂设计》 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薯片的发展历史 (4) 1.2膨化薯片生产工艺设计的意义 (5) 第二章厂址的选择 (6) 2.1厂址选择 (6) 2.1.1厂址选择的程序 (6) 2.1.2厂址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 2.2厂房布置 (7) 2.3厂址选择报告 (7) 2.3.1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 (7) 2.3.2废水、废渣排放与堆置 (8) 第三章总平面设计 (9) 3.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9) 3.2车间布置(主车间) (9) 3.3总平面布置设计报告 (10) 3.4主车间布置设计报告 (11) 第四章工艺流程设计 (12) 4.1 原料、辅料的选择 (12) 4.2工艺流程叙述 (12) 4.2.1工艺流程方框图 (12) 4.2.2生产工艺流程图 (12) 4.2.3 工艺流程的详细叙述 (12) 第五章辅助部门 (14) 5.1辅助部门 (14) 5.1.1定义 (14) 5.1.2分类 (14) 5.2原料接收站 (14) 5.2.1场地 (14) 5.2.2设施 (14) 5.2.3 对原料的基本要求 (15) 5.3中心试验室 (15) 5.3.1中心试验室的任务 (15) 5.3.2中心试验室的装备 (15) 5.4化验室 (16) 5.4.1职能 (16) 5.4.2化验室的任务及组成 (16) 5.5仓库 (17) 5.5.1仓库设计的重要性 (17) 5.5.2仓库容量 (17) 5.5.3食品工厂仓库设置的特点 (17) 5.5.4仓库的类别 (18) 5.5.5仓库容量的确定 (18) 1

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 张卉

《吨的认识》教材分析 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张卉 一、教什么: (一)知识点: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联”在哪儿?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来看: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克与千克》中体会了克与千克。知道了1千克=1000克。 2.从教材的编排来看: 学习的内容是逐步深入细化的,二年级的学习也是三年级学习《吨的认识》的铺垫和基础。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三)“新”在哪儿? 1.吨是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学中组织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1吨。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去感知1吨有多重,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2.更复杂点的单位换算,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位的换算,让学生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的安排更难了:由二年级的解决问题中三选一的推理,到三年级的需要分析计算解决的时间问题。由以前的“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到现在的“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也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上对学生思维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要求。 二、怎样教: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们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 一只鹦鹉大约重35()。 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一头大象约重5()。 鹦鹉、小兔、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 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学设计《吨的认识》教案

《吨的认识》教案 祝老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祝老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情景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蓝鲸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成年蓝鲸体长可达33米,重可达190多吨,比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还重10~30倍或150头牛的重量。一只成年蓝鲸体形之大,嘴里可以容纳下一只大象!)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吨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千克、克)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千克=1000克) 2、填空。 6千克=()克 8000克=()千克 一袋方便面重105 ()一袋食盐重500 () 一只兔子大约重2()一头牛约重500() 同学们的体重大约是25() 一个苹果重100()一筐苹果重30() 一卡车苹果重2() 一卡车苹果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 (课件出示课本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3、小结。 克、千克和吨都是用来计量物品的重量的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 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作单位。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3)(出示图片)一头牛约重500千克,两头牛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 在班内找25千克的4名同学,让一部分同学们上来背一背,感受有多重。这4名同学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千克?(100千克)你们能背动100千克吗?(不行)像这样的40名同学一共有多重呢? 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 (3)课本第32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通过推算得出结论。例,两头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水泥2袋100千克,20袋1000千克,就是1吨。 3、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课件展示老师搜集到的一些知识。 4、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 4吨=()千克 3000千克=()吨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基本建设 1、什么是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是实现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一种活动。它包括:①建筑工程及安装工程②机器设备的购置③其它基本建设工作,指同固定资产相关联的一系列工作如勘察设计,土地征购,职工培训,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等。 2、按建设项目建设性质分类基本建设分哪几类? ⑴新建项目:指新建项目,或老项目重新总体设计,扩大建设规模,新增固定资产超过原来的项目三倍以上的建设项目。 ⑵扩建项目:原有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新产品的项目,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兴建主要车间或者增加其它固定资产。 ⑶改建项目:原有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对原有设备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增加一些辅助设施。 ⑷恢复项目:对因灾害或者战争破坏的固定资产,按照原有规模恢复及重新建设。 ⑸拆迁项目:原有企业,因各种原因迁至另外地方的项目。 3、资金主要来源 ⑴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指国家财政预算直接拨款的建设项目) ⑵银行信用筹资的建设项目(指银行通过信用方式进行信贷建设项目) ⑶自筹资金建设项目(指各地区企业按照财政制度提留管理自行分配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资金) ⑷引进外资建设项目(指利用外资建设项目) ⑸长期资金市场筹资的建设项目(国家债券和社会筹资股票等)。 4、基本建设程序分哪几个阶段? 5、什么是可行性研究? 在预投资期,对各种建设方案,技术方案和生产经营方案的可能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和评价的一种科学方法,研究项目是否可行,为正确投资提供依据。 6、可行性研究可分哪几个阶段? 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技术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与决策四个阶段 7、可行性研究报告容主要包括哪些? (1)总论(项目名称项目单位、研究工作概况、结论及建议) (2)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环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发展概况) (3)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市场调查市场预测项目产品方案) (4)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资源与原材料建设地点的选择、厂址选择) (5)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组成生产技术方案总平面布置及运输土建工程公用辅助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地震设防) (6)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厂址与环境保护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劳动保护

最新完整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 2.知道1吨=1000千克,能够运用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3.认识到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4.能够运用所学的质量单位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熟记质量单位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即1吨=1000千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以前我们都学习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老师追问:你能描述一下1克和1千克的具体质量吗? 2.习题复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袋大米重25()一袋食盐重()一个小学生大约重35() 3.填空题。 4000克=( )千克5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6千米=( )米

9000克=( )千克3千克=( )克 二、新课教学 1.教学吨的认识。 (1)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学习过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例如我们说一袋白糖重500克,一袋食盐重1千克等,那么是否还有比这两个质量单位更大的单位呢? (2)引导学生看图。 出示大象和鲸鱼的图片,老师请学生观察图后,指出,在生活中像这样比较大而且比较重的物品还有许许多多,如果还用克或千克作单位,显然数据会很大,比较麻烦,因此老师给你们推荐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 出示课题:吨的认识 称比较重的或者计量大宗物品的重量时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 2.感知1吨到底有多重呢? (1)如果一袋大米重100千克,那么10大米的重量刚好是1吨,图片展示,让学生直接了解。 (2)使用小白板出示生活中的奶牛,油桶,猪,水泥的常见的物品,一吨相当于这些物品的数量,让学生再次感知1吨的重量。 3.教学千克和吨之间的换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