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 句子专项复习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项复习4 句子 (共117张PPT) (全国通用)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2021/8/132021/8/132021/8/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32021/8/13August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2021/8/132021/8/132021/8/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32021/8/13August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子部分PPT课件

【链接考题】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 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 定词:“不……不”或“非……不可”
等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或:我非 去图书馆不可。
第8页/共26页
三、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 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 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 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 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 句,一般加“多么”、“太”、“真” 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 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二,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
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三,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
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
请勿吸烟!
四,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
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
幸福啊!
第2页/共26页 返回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毛泽东写的。( )
第21页/共26页
4、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 茄子等各种蔬菜。( )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
第22页/共26页
8、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9、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
第13页/共26页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人的身躯难道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吗? 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等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或:我非 去图书馆不可。
第8页/共26页
三、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 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 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 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 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 句,一般加“多么”、“太”、“真” 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 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二,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
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三,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
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
请勿吸烟!
四,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
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
幸福啊!
第2页/共26页 返回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毛泽东写的。( )
第21页/共26页
4、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 茄子等各种蔬菜。( )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
第22页/共26页
8、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9、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
第13页/共26页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人的身躯难道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吗? 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归类复习句子【一】(共19张PPT)

1 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方法
六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技巧 总结技巧(一)
一、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小学升初六中年的级作语文文选下材技册巧总如复下习:首先要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知识 点都是从课本中获得的,因此在进行总复习时,要先把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
6.根据句子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A.他的作文既然发表了,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 。 B.他的作文如果能发表,就说明他的作文写得很好。 C.他的作文只有发表了,才能说明他的作文写得好 。 D.他的作文虽然发表了,但是他认为还可以写得更好。
【考点提示】 句子的衔接是对句子连贯性的考查。它要求
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 分句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 紧,意思一以贯之,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 而又完整。
写作是语文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在也六年可级编语文辑下修册改总复习中,
关注细节:选择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读理解的训练。在复习时,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说
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场景等,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注重描写明:文注等重,描并写注可以意让以文下章几更点加:生动形象。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描 写性的材理料解,文如章人的物主形象旨、和景中色心描思写想等。,通过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4.下面几句话中意思不同于其他几句的是( C )。 A.这样精彩的作文,使我非常佩服。 B.这样精彩的作文,使我不能不佩服。 C.这样精彩的作文,怎么能使我非常佩服? D.这样精彩的作文,怎么能使我不佩服呢?
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PPT课件

• 4.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 ————
• 5.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 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 说法)———————
• 6.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
• (换成反问句)——————————————
2020年10月2日
• ————————————
• ————————————
• 14.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
• ——————————
•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 ——————————————
• 15.把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 (1)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 ——————————————
• 例如:请你赶快把书送回去。
2020年10月2日
5
4.什么是感叹句?
• 感叹句:抒发诸如喜欢﹑厌恶﹑痛恨﹑悲伤等强 烈感情的这类句子。句末大多用感叹号。
• 例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020年10月2日
6
5.什么是肯定句?
• 肯定句:肯定一件事的句子。 • 例如:她是我妈妈。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14
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例: • (1)乌云把星星遮住了。(“把”字句) • (2)乌云被星星遮住了。(“被”字句)
2020年10月2日
15
扩句和缩句
• 1.扩句 • (1)太阳从东方升起。 • (2)一轮鲜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了。 • 2.缩句 • (1)天边的一轮红日映照着雄伟的万里长城。 • (2)红日映照着长城。
• 5.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 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 说法)———————
• 6.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
• (换成反问句)——————————————
2020年10月2日
• ————————————
• ————————————
• 14.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
• ——————————
•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 ——————————————
• 15.把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 (1)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 ——————————————
• 例如:请你赶快把书送回去。
2020年10月2日
5
4.什么是感叹句?
• 感叹句:抒发诸如喜欢﹑厌恶﹑痛恨﹑悲伤等强 烈感情的这类句子。句末大多用感叹号。
• 例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020年10月2日
6
5.什么是肯定句?
• 肯定句:肯定一件事的句子。 • 例如:她是我妈妈。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14
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例: • (1)乌云把星星遮住了。(“把”字句) • (2)乌云被星星遮住了。(“被”字句)
2020年10月2日
15
扩句和缩句
• 1.扩句 • (1)太阳从东方升起。 • (2)一轮鲜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了。 • 2.缩句 • (1)天边的一轮红日映照着雄伟的万里长城。 • (2)红日映照着长城。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复习课件

问句可分为有疑而问句、反问句和 设问句三种。
有疑而问句是问话者提出问题;要求 别人回答的句子。包括一般问句;选择 问和是非问。
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加强 说话力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 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用法。
设问句也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引起 读者或听着注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
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
来表示
一般问句
有疑而问
选择问
疑问句
无疑而问
是非问
反问句
设问句
返回
祈使句
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或 劝阻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祈使句 书面语的句末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 用感叹号;也可以用句号。语气强用 感叹号;语气弱用句号。如:
请把书递给我。 不许随地吐痰﹗ 把枪放下;举起手来﹗
例如:由于今天下雨;因此我们的运动 会推迟了。 (前因后果) 他因为睡眠不足;所以看起来脸 色苍白。 (前因后果) 今年夏天之所以这么热;是因为 降雨太少。 (前果后因)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因------故-----------因此(因而、所以)-----------因为---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2.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关联词的句子; 所表示的选择语气上更为肯定坚决;表示二者必取其 一;非此即彼;不容许有第三种选择;称为“限选”。
3.用“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关联词的句子; 表示在列出的事件中经过权衡;已有所取舍;含有取 次舍彼的意思;不必再有商量;称为“决选”。
例如: 妹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疑而问句是问话者提出问题;要求 别人回答的句子。包括一般问句;选择 问和是非问。
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加强 说话力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 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用法。
设问句也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引起 读者或听着注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
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
来表示
一般问句
有疑而问
选择问
疑问句
无疑而问
是非问
反问句
设问句
返回
祈使句
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或 劝阻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祈使句 书面语的句末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 用感叹号;也可以用句号。语气强用 感叹号;语气弱用句号。如:
请把书递给我。 不许随地吐痰﹗ 把枪放下;举起手来﹗
例如:由于今天下雨;因此我们的运动 会推迟了。 (前因后果) 他因为睡眠不足;所以看起来脸 色苍白。 (前因后果) 今年夏天之所以这么热;是因为 降雨太少。 (前果后因)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因------故-----------因此(因而、所以)-----------因为---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2.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关联词的句子; 所表示的选择语气上更为肯定坚决;表示二者必取其 一;非此即彼;不容许有第三种选择;称为“限选”。
3.用“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关联词的句子; 表示在列出的事件中经过权衡;已有所取舍;含有取 次舍彼的意思;不必再有商量;称为“决选”。
例如: 妹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专项复习课件——句子(完整版).ppt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所写的物 具有人的思想、动作、思维等。
夸张就是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 扩大或缩小。
精心整理
6、造句和仿句
1、造句就是把词组织成一个完整 通顺的句子。
2、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给出的语句 形式,再另写出一个或几个与之 内容相仿、句式一致的新句。仿 句只是句式的仿用,文字内容不 能完全一样。
照例子写句子。
1、例句: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 一定买到智慧。
钱可以买到 钱可以买到
但不一定买到 但不一定买到
2、用“漂亮”的不同意思造两个句子。
一个用“美丽”的意思造句 一个用“出色”的意思造句
精心整理
7、修改病句------修改符号
常用的修改符号
精心整理
7、修改病句------修改符号
精心整理
1、武松把老虎打死了。老虎被武松打死了。
2、妈妈对我说,她中午不回来了,让我自己 在家做饭吃。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 娘听的。”
4、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穷兄妹俩怎么能 买得起了。
5、春天来了,河边的垂柳的绿枝条像条条小 辫子迎风舞动。
春天来了,河边的垂柳迎风跳起了欢乐的
舞蹈。
精心整理
句、拟人句、比喻句等。
精心整理
基本方法:
1、“把”字句与“被”字句:
“把”字句就用“把”将动作的对象提到动 作前面的一种的句子的句型。“把”字句 强调了动作的对象。
“被”字句就是用“被”将动作的对象提到 动作实施者的前面,表示被动的一种句型。
精心整理
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反问句是明知故问,用反问的语 气强调。
精心整理
8、当堂检测:
修改病句: 1、这是一件十分漂亮、美丽的衣服。 2、你必须赶快立即去学校上课。 缩句: 1、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扩句: 1、白云很漂亮。
夸张就是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 扩大或缩小。
精心整理
6、造句和仿句
1、造句就是把词组织成一个完整 通顺的句子。
2、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给出的语句 形式,再另写出一个或几个与之 内容相仿、句式一致的新句。仿 句只是句式的仿用,文字内容不 能完全一样。
照例子写句子。
1、例句: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 一定买到智慧。
钱可以买到 钱可以买到
但不一定买到 但不一定买到
2、用“漂亮”的不同意思造两个句子。
一个用“美丽”的意思造句 一个用“出色”的意思造句
精心整理
7、修改病句------修改符号
常用的修改符号
精心整理
7、修改病句------修改符号
精心整理
1、武松把老虎打死了。老虎被武松打死了。
2、妈妈对我说,她中午不回来了,让我自己 在家做饭吃。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 娘听的。”
4、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穷兄妹俩怎么能 买得起了。
5、春天来了,河边的垂柳的绿枝条像条条小 辫子迎风舞动。
春天来了,河边的垂柳迎风跳起了欢乐的
舞蹈。
精心整理
句、拟人句、比喻句等。
精心整理
基本方法:
1、“把”字句与“被”字句:
“把”字句就用“把”将动作的对象提到动 作前面的一种的句子的句型。“把”字句 强调了动作的对象。
“被”字句就是用“被”将动作的对象提到 动作实施者的前面,表示被动的一种句型。
精心整理
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反问句是明知故问,用反问的语 气强调。
精心整理
8、当堂检测:
修改病句: 1、这是一件十分漂亮、美丽的衣服。 2、你必须赶快立即去学校上课。 缩句: 1、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扩句: 1、白云很漂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14.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
• ——————————
•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 ——————————————
• 15.把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 (1)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 ——————————————
• 1.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转换 • (1)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陈述句) • (2)美丽的草原难道不让人陶醉吗?(反问句) • (3)美丽的草原真让人陶醉啊!(感叹句)
课件在线
14
2.肯定否定句的互换句和
• 例: • (1)这支铅笔是我的。(肯定句) • (2)这支铅笔不是我的。(否定句)
课件在线
• 12.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 (1)主人叫凡卡。凡卡摇摇篮。
• ————————————————
• (2)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他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 春游的好消息。
• ———————————课— 件在—线 —————
21
思考与练习:
• 13.用下面的字词组成两句意思不同的话。
• 话 他说的 对 不 完全
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讲课人:优质老师
课件在线2
什么是句子?
•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按照一定 的顺序构成,是具有一定语 调并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 语言运用单位。
课件在线
3
常见的句式有:
• 1.陈述句:只要意思是在告诉别人一件事,都可 视作陈述句。语调一般是平的,句末用句号。
• 例如:我交上了作业。
15
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例: • (1)乌云把星星遮住了。(“把”字句) • (2)乌云被星星遮住了。(“被”字句)
课件在线
16
扩句和缩句
• 1.扩句 • (1)太阳从东方升起。 • (2)一轮鲜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了。 • 2.缩句 • (1)天边的一轮红日映照着雄伟的万里长城。 • (2)红日映照着长城。
课件在线
17
4.接引直用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 例: • (1)鲁本说:“我想送给妈妈一件礼物。” • (2)鲁本说,她(他)想送给妈妈一件礼物。
课件在线
18
思考与练习
• 一﹑按下列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 1.温和(气候不冷不热)——————
•
(使人感到亲切)——————
• 2.新鲜(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 (2)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 ———————————课件—在线————————-
22
思考与练习:
• 16.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 • (1)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 • ————————————
(2)小红,把窗关一下。 • ———————————— • 三 把句子补充完整。 • 1.例:小明急得火冒三丈。 • (1).商场挤得————(2).小华馋得——— • (3).喊声震得————(4).泪水多得——— • 2.例:教室里真安静。 • 教室里真安静,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 • (1)河里的水真清。—————————— • (2)小明跑得真快。—————————— • (3)广场上的人真多。—课件—在线—————————— 23
20
思考与练习:
• 7.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 ————————————
• 8.用“成了”写一个比喻句。———————
• 9.天空中的小星星。(改成拟人句)———————— —
• 10.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改成 “把”字句)————————
• 11.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改变词序,改变意 思。)——————————
• 例如:请你赶快把书送回去。
课件在线
6
4.什么是感叹句?
• 感叹句:抒发诸如喜欢﹑厌恶﹑痛恨﹑悲伤等强 烈感情的这类句子。句末大多用感叹号。
• 例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课件在线
7
5.什么是肯定句?
• 肯定句:肯定一件事的句子。 • 例如:她是我妈妈。
课件在线
8
6.什么是否定句?
课件在线
11
9.什么是“把”字句?
• “把”字句:在句子中用“把”字来表示处置关 系。表示前者处置了后者。
• 例如:老师把我批评了一通。
课件在线
12
10.什么是“被”字句?
• “被”字句:在句子中用“被”字来表示处置关系。 表示后者处置了前者。
• 例如:我被老师批评了。
课件在线
13
句式的相互转换
课件在线
10
8.什么是反问句?
• 反问句:提出问题,只问不答,把答案巧妙地藏 在问话里,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明确的答案。它 常常用否定的疑问句形式来表示肯定的意思,或 者用肯定的疑问句形式来表示否定的意思。句中 有明显的反问词出现,如“难道”“不是吗”等。
• 例如:万里长城难道不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 结晶吗?
• ————————————————
•
(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
等)——————————
课件在线
19
二 按要求写句子。
• 1.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缩句)——— —————————
• 2.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 3.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换 成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
• 否定句:否定一件事的句子。句中常用“不 ﹑没 ﹑没有﹑否认”等词来表示否定。
• 例如:她不是我妈妈。
课件在线
9
7.什么是设问句?
• 设问句: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 和结论,先提一个问题,然后紧跟着把自己的看 法说出来,也就是自问自答。这样写出来的句子 叫设问句。
• 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 4.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 —————
• 5.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 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 说法)———————
• 6.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
• (换成反问句)——————————————
课件在线
课件在线
4
2.什么是疑问句?
• .疑问句:当我们对某一件事不明白或不理解时, 就要用一句话去问别人,这句话就叫做疑问句。 它的语调是上扬的,句末用问号。
• 例如:你吃饭了吗?
课件在线
5
3.什么是祈使句?
• 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 的句子,句末语调一般向下降,句末用句号。语 气较强的用感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