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材料

篇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分析当前我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分析当前我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应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因此,认识的主体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人们的认识活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离开了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就失去了认识的对象和基础,离开了认识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的人,认识活动便无从发生。因此认识活动的主体即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强调认识活动中人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推动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人类文明开化的缔造者和传承者。因此,较之于党和国家历史上的实际情况,这个认识的主体就是人民群众。历史的丰富性和变迁性为人民群众的认识提供了多样的感性的认识材料。因此,认识的对象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一个实际情况有一个实际情况的认识对象,这种不断发展和变迁为历史的前进提供了内在源源不断的潜质和动力。但变化之中不变的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即人民群众。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就是把广大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群众提出的要求和愿望,也就是把来自群众各方面的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分析和综合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途径,化为领导的集中的有系统的意见,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指示,工作方针和方法策略、计划和办法。

“到群众中去”,就是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领导的工作指示、方针、政策、计划和方法,再拿到群众中去,让群众照着去办,化为实际行动,并使之在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坚持实事求是、实现正确领导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才能集中群众在实践中产生的智慧和意见,制定既符合实际又符合群众要求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并经受群众实践的检验,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越来越完善,并随着群众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次飞跃;“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建设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二次飞跃。认识是无止境的,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群众路线就是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和国家建设实际情况紧密契合的理论基石和实践出发点与着眼点。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具有一致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意味着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党的干部中有一部分领导者存在着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再次由于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了解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心声,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者造成干群对立,造成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不稳定。最后,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我们党从上到下改变作风,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理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回答的有关材料。

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材料2: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

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

(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

[参考答案要点:]

(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2)材料2属典型的二元论。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终仍然导致唯心论。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才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3)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儿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而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下面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组材料。

(1)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2)拉美特里说:“在整个宇宙里,只有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3)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4)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4)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以上是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的基本看法,请根据这些看法,说出他们所从属的基本哲学派别或哲学形态。

2.根据列宁的物质概念,说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参考答案要点:](1)德谟克利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拉美特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列宁:辩证唯物主义。(2)列宁的物质概念同唯心主义及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深刻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

3.下面是一组图片,请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2幅图片画的是什

么,为什么?

(2)有人认为左图画的是鸭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