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王影评
战争之王观后感

战争之王观后感《战争之王》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该片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观影后,我对战争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并对电影的创作及演员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赞扬。
在电影中,导演通过精妙的叙事和画面呈现,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二战时期的战场。
在这个充满杀戮与破坏的世界中,战争成为了人类欲望与野心的象征。
电影透过主人公们的经历,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荒谬。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十分出彩。
主人公贝恩斯(Ben)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但在战争的浩劫中,他逐渐变成了一个具有纵横捭阖能力的狠角色。
他在战争中的残酷环境下,被迫面对生死考验,不得不面对复杂的人性和战争的残酷。
整个角色的刻画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成长和转变令人动容。
电影中的配乐也是别具一格,充满战争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非常恰当,无言地增强了战争的氛围,在观影过程中让人倍感紧张。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电影对战争本质的探讨。
战争是一种本质上残酷的行为,人性在战争中往往被扭曲和颠覆。
电影中的多个场景展现了人性的黑暗面,战争让人变得冷酷无情、贪婪自私。
电影揭示出人性的丑陋和战争的荒谬。
战争的荒谬之处在于,它不仅伴随着生与死的较量,还牵涉到无尽的欲望和争夺。
在战争的环境下,人们的利益和欲望往往超越了道义和人道主义的底线。
电影通过展示一系列和战争有关的场景,抨击了战争所导致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
《战争之王》不仅仅是关于战争的一部电影,它还是一部有关人性的电影。
在战争的摧残下,人性经常失去了原本的光辉。
失去血性的人们往往因为刀光剑影的恐惧而彼此猜忌、背叛。
整部电影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中人性的黑暗面。
当战争成为人类历史中的一部分时,我们应该从《战争之王》中得到深思。
战争之所以如此残酷和荒谬,源于人的贪婪和自私。
人类应当以和平为目标,远离战争的危害,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
同时,《战争之王》也让我深深地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类是理智和感性并存的,我们之中的每个人都有光明和黑暗的一面。
战争之王观后感

战争之王观后感《战争之王》观后感我最近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战争之王》,这是一部关于战争和领导力的纪录片,真实而震撼人心。
电影中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在危急时刻的勇敢和坚毅。
首先,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电影中,我见证了战争的可怕。
激烈的枪火战场,爆炸声震耳欲聋,画面中充满了烟雾和尸体。
这些场景让我感到心碎,深深体会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
这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也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角是一名年轻的士兵,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坚持。
面对敌人的致命威胁,他不顾自己的安全,勇敢地保护同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对这位年轻士兵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此外,电影还展示了领导者在战争中的威严和智慧。
指挥官严格但公正地管理着战局,他的决策往往关系到成千上万士兵的生死。
他对战术的精准了解和敏锐的判断力让我惊叹不已。
同时,他的领导风范也给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信心,他们在他的带领下迎战敌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思考许多问题。
战争究竟是种现象还是必然?如何避免战争的发生?作为个体又能为和平做出何种贡献?对于第一个问题,战争不仅是种现象,更是人类历史中的真实存在。
从远古的战争到现代的冲突,人类似乎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
战争涉及到资源、领土、权力等诸多因素,往往是政治和经济斗争的产物。
而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和冲突调解。
对于第二个问题,避免战争需要的是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的意愿。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存在也有助于维持国际秩序和促进和平。
通过多边合作和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可以避免战争的发生,避免无辜人民的伤亡。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每个个体都需要思考的。
尽管我们可能无法直接影响国际政治和冲突解决,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传递和平的价值观。
通过理解、尊重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文化,我们可以为和平做出贡献,扩大和平的影响力。
《战争之王》观后感

《战争之王》观后感“联合国五常”是世界上最大的五个军火供应商。
《战争之王》是一部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描述军火交易和战争的犯罪片。
影片的开头是一段凯奇“自嗨”,背景是一处刚刚结束武装冲突的场所,滚滚浓烟依旧。
凯奇一身西装革履,漂亮的后背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显得十分精明干练,任谁都无法将他与印象中狂野暴力的军火贩子联系在一起。
不过,接下来,凯奇便用一种十分文雅的方式直接告诉你,老子就是军火贩子。
进而引入本片的主要剧情。
在整个电影中,凯奇的身份一直是军火贩子,却又往往给你造成一种错觉,就好像他所做的这一切并非是违反道德和法律的犯罪,而只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生意,提供别人所需,赚取酬劳,仅此而已。
凯奇具有非凡的军火交易天赋,能够充分利用法律的漏洞,也极具敬业精神,同时也非常勤奋。
是的,听起来很奇怪,是吧?但事实确实如此,电影中能够展现其“职业素养”的细节非常多。
他是真的热爱自己的“职业”,尽管它有违道德和法律。
子弹从生产到使用,最终射在一名非洲孩子的额头上。
凯奇的思想也非常简单,就是供你所需,获得报酬。
凯奇交易也很有原则:首先是第二原则。
(看到这里,我还以为自己漏了什么,上来就是第二条)接下来是第一条原则。
凯奇冷酷,聪明,镇定,非常有手腕,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原则,不拘泥于任何的条条框框。
就好像《潜伏》中的谢若林,“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能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
任何人或者事都不能令他动容,除了他的妻子。
爱让他欺骗,欺骗使他得到了自己心爱的人。
而靠欺骗得到的人,最终也会离去。
妻子在知道他的“生意”后,走的义无反顾。
在最后,电影真正的主题才浮出水面。
这是一部反战片。
通过一个军火供应商的角度去看待整个世界的军火交易。
讽刺世界上一些大国,到处宣扬人权,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供应国。
纵观当今世界的军火交易,美国一家就要占到一半以上。
所以,正如凯奇最后对警察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最大的军火交易商是你的老板...,而凯奇只是他行走在黑暗中的代理人而已。
《战争之王》的观后感

《战争之王》的观后感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战争之王》。
这部电影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逐渐崛起为战争之王的故事。
影片以其深度和内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要提到的是影片的视觉效果。
导演运用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场景和特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荒凉。
尤其是那些战场的镜头,无论是爆炸的火光、飞溅的血雨还是破碎的建筑,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这些细节的处理不仅让影片更加真实,也使得观众更能够理解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其次,我要赞扬影片的剧情和角色塑造。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在战争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考验,最终成为了战争之王。
这个角色的塑造非常立体,他既有普通人的善良和无私,又有战争中的残忍和冷酷。
观众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也可以从他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战争对个体的影响。
这种角色的刻画让观众不禁思考,战争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它又夺走了什么?影片中的配乐也是其一大亮点。
音乐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也为影片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尤其是在战斗场景中,配乐的紧张和激昂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强烈的视听冲击。
同时,影片中也穿插了一些温情的音乐,这些音乐在战争的残酷中给观众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除此之外,影片还通过一些细节来传达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比如在战争场景中,导演通过一些镜头的处理,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荒谬和无意义。
另外,影片还通过一些对话和情节来探讨战争与人性的关系,让观众思考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总的来说,《战争之王》是一部深度和内涵并存的电影。
它通过精心设计的视觉效果、出色的剧情和角色塑造以及独特的配乐,成功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战争的痛苦和悲伤,更可以思考战争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性在战争中的扭曲。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艺术品。
我相信,它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发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电影战争之王观后感

电影战争之王观后感在电影《战争之王》观后感中,我被深深地触动和震撼。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通过战争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导演通过真实而残酷的战争场景,展现了人类在战争中的可怕一面以及战争背后的种种利益纷争。
影片所包含的意义和启示令人深思熟虑。
首先,影片生动地刻画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性。
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和死亡无处不在,无法避免。
尤其是在影片中的战争场景,导演通过逼真的特效和紧张的氛围,将战争的惨状展现得淋漓尽致。
士兵们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无数的人倒在血泊中,身体被炮火撕裂,头骨破碎,这一幕幕让人不寒而栗。
战争不仅摧毁了城市和家园,更摧毁了人们的心灵。
在片中,许多战士们面对生与死的选择,经历了无数次的痛苦和折磨,这些细节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毁灭性。
其次,影片还揭示了战争的因果关系和利益纷争。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都围绕着利益而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争斗。
各个国家和势力为了争夺资源和权益而不惜一切代价,他们以为这样可以赢得战争并获得更多的好处,然而最终却发现,所谓的“战争之王”只是虚无的权力游戏,只是一场由人类贪婪和无知所引发的悲剧。
战争背后隐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利益关系的纠葛,这些利益往往是制造战争的推动力,也使得战争的结束变得困难而复杂。
同时,影片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战争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和心灵的沉浮。
在战争中,人们面对死亡和伤残,绝望和苦难,但同时也展现出了坚韧和勇敢的一面。
影片中的角色们或是在战争中拼命抵抗,或是在战争结束后面对种种创伤和困境,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战争磨砺了他们的意志,也揭示了他们的人性。
在战争的洗礼中,人们对生命和和平的渴望更加强烈,对战争的痛恨和反思也更加深刻。
影片中还体现了历史的教训和深思。
战争之王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电影,而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和社会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对战争的观察和反思,找到更好的解决战争的方法和途径,为和平而努力。
战争之王观后感范文欣赏

战争之王观后感范文欣赏《战争之王》是一部由美国和法国共同制作的犯罪剧情电影,影片剧情精彩,画面震撼,我整理了一些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欣赏吧!世界上平均每12个人就能分到一支轻武器,但问题在于,有11个人没有。
而军火商,就负责给另外那11人提供武器。
军火走私,是目前世界上与人口贩卖、毒品生产并列的三大跨国恶劣犯罪。
军火商往往为人唾弃,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带来战争和屠杀;他们走过的土地,只留下一串串血色的红花。
如果不是一次亲眼目睹了俄罗斯黑帮的仇杀,尤里·奥洛夫,这个在一家中餐厅里送外卖的乌克兰移民可能永远不会跟走私军火挂上钩。
就发生在眼前的枪战并没有带来一丝的心理阴影,反而拨开了他心中的迷雾。
他意识到人除了吃饭和虚荣心以外还有一大需求。
杀戮是人类的天性,一种本能。
中国古代礼乐里就有射箭的项目,斯巴达城邦将儿童作为战士培养,甚至发现的人类最早的骨骸化石里,就插着一只梭镖。
尤里绝对拥有出色的军火生意天赋,他沉着冷静,审时度势,跟自己的弟弟维塔利一块,把生意做到世界上每一个燃着战火的地方。
他把以色列的冲锋枪卖给穆斯林;把共产主义的子弹送去给法西斯。
他用军火生意带来的巨额收入娶得了梦中情人,把自己包装成了成功人士。
但在一次军火生意中,因为弟弟维塔利的良心发现,不愿帮助屠杀而炸掉了一半的军火,自己也被士兵打死;回国时,维塔利体内的一颗子弹让他被定了罪,被他的宿敌——富有正义感的国际刑警杰克·瓦伦特逮捕。
尤里毫无疑问,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反面角色。
当他最后被逮捕,被审讯的时候,可能许多人已经在暗自叫好。
然而讽刺的是,他没有收到任何惩罚,无罪释放,甚至还得到了一大笔资金,去继续做他的邪恶勾当。
释放他的人,正是杰克的上司,美国高级军官,或者说也就是美国政府。
道德对于人类而言,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从宏观大局来讲,道德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至多只是一个操控国际舆论的手段。
大国台面上互相谴责对方的对外政策违反人道主义,其实关了灯干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战争之王观后感

战争之王观后感战争之王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战争题材电影,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演绎,引人深思。
该片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考验,让我深刻地反思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
这部电影以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士兵在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
片中展示了战争的残忍,战场上的激战、爆炸和死亡无不触动人心。
每一个角色都有着各自的命运,他们为了保卫国家和自己的生活而奋斗。
战争的硝烟弥漫,生活的珍贵在心中愈发凸显。
电影中的角色形象生动鲜明,他们有着各自的情感和信仰。
主人公是一个普通人,但在战争中他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他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士兵,而是面对生死选择、思考人生意义的成熟者。
战争让他成长,也让他明白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观影时,我不禁为这些角色的命运而动容,也更加理解了战争对一个国家和个体的影响。
电影中的画面场景非常精致,通过逼真的特效和高强度的动作场面,将观众带入了战争的泥沼。
每一场战斗都紧张刺激,仿佛能感受到战场的硝烟和紧张气氛。
同时,影片也不乏情感的表达,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微妙的肢体语言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在战争的背景下,爱与亲情依然存在,而影片也通过这些情感线索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和毁灭。
从战争之王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战争的荒谬和无尽的悲剧。
战争只会带来毁灭和伤害,没有真正的胜者。
然而,作为观众,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人性的光辉和勇气。
面对死亡威胁,角色们的坚持和拼搏让人深受感动。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战争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战争之王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娱乐作品,它引发了我对于人性、战争和和平的思索。
在世界上诸多冲突中,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和谋求和平的途径,而不是盲目地用战争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战争之王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电影。
它通过震撼人心的故事,让观众深思和反省。
战争的摧残和人性的考验成为了我观影后的思考点。
盲目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而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努力追求人类共同的幸福。
《战争之王》评课稿

《战争之王》评课稿
本文对电影《战争之王》进行评课,通过对电影的剧情、表演、视听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1.剧情
电影《战争之王》讲述了一个战争中的普通士兵艾瑞克的故事。
剧情曲折、紧凑,通过艾瑞克在战争中的经历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
人性的脆弱。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让人深思战争的意义和代价。
2.表演
影片中的演员们表现出色,尤其是主演克里斯·韦德。
克里斯·韦德通过精湛的表演,将艾瑞克这个角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他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使观众能够深入感受到艾瑞克的内心挣
扎和成长。
其他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到位,为电影增添了层次感和真
实感。
3.视听效果
电影《战争之王》的视听效果非常出色。
摄影师运用了各种镜头技巧,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呈现在观众面前。
配乐和音效的运用也非常恰到好处,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氛围和紧张感。
整个影片的美术设计和后期制作都非常精良,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艺术价值。
4.结语
总的来说,电影《战争之王》通过引人入胜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和精良的视听效果成功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这部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更让人深思战争背后的真相和意义。
值得推荐给喜欢战争题材电影的观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之王影评战争之王影评(一)尼古拉斯凯奇的战争之王从军火商的角度叙写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描述了当今世界的形势。
纵使我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军火商,我对武器也没有研究,仅仅觉得武器那种冷酷美始终很吸引我,但这都不妨碍我对这部影片的喜欢,影片给我感觉就是一种宛如记录片的感觉,那便是真实。
对于影片的主演尼古拉斯凯奇,相信大多数经常看外国电影的人都熟知,文艺戏出身的凯奇近几年一直活跃在动作戏领域,但除了在吴宇森的《变脸》中,凯奇在演反角的时候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之外,他的其他动作片,虽然精彩,但表演总是给人感觉没什么突破,演英雄的时候总是看起来那么无辜,一脸苦大仇深之样。
直到现在的《战争之王》,似乎又在凯奇的眼神里找到了他在《火柴人》里忽悠别人那种无辜的狡猾。
有人评价说《战争之王》凯奇的转型之作,那我更认为,这是凯奇的半回归之作。
剧中的主角叫尤瑞,如果抛开尤瑞是个军火商身份的话,那么他完全就是一个商人。
他和所有的商人一样,他有了第一次出售商品的动机,也有第一次交易的兴奋,甚至和各种各样的人来打通关系。
他种种的作为和一个普通的商人没什么区别,他知道如何在政策和法律的框框中为自己牟取更大利益,他知道和直接影响他买卖的那些人做好关系,他甚至和所有的商人一样不去关心“消费者”买了他的产品到底会用来做什么,他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商品出售给需要的人,尽可能地给自己牟取最大的利润。
也就是这个原则,贯穿着整个故事,不涉及其他国家的所作所为是他耐以生存的一个原则。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满地的弹壳,接着我们看到了尤瑞,也是从尤瑞的口中我们慢慢进入军火走私商的故事。
也正是从我们看到尤瑞的第一个表情开始,我们就明白,这只是一个商人,一个比较精明的商人,仅此而以。
同时影片在塑造尤瑞这个商人形象的同时,也深刻的揭露了国家利益斗争的本质。
国家是一群人构成一个群体,有着相同的利益趋势,有了利益,便有了争端,有了争端,便有了杀戮。
因此“国家”这个东西在他诞生的一刻开始,就便是建立在互相的流血冲突上。
利益的冲突必然导致一部分人被奴役,这也就渐渐演化成国家的另外一种形态。
倘若说之前的国家是代表着国家内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建立的群体的话,那么后面的这种形态,就是国家是满足小部分人的利益而将一大部分人建立成的一个群体,而这个就是奴役的结果,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这种情况都没有消失过。
影片内的那个非洲国家,便是一个典型。
国家的存在总是伴随利益冲突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利益之间存在的冲突才是促进国家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旦利益的冲突却往往伴随着武力的发展,由此可以发现一个或许让许多道学家难以接受的规律;;是武器,维持着国家这个大极其的运装。
因此,只要有国家的存在,军火的销售就不会停止。
也就像影片最后讲的一样,最大的军火商不是别人,正是美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这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也深刻揭露了国家利益的本质。
这部影片最重要的一点事做到了真实。
伴随着AK47的枪声在美国奥德萨皇宫酒店响起,由尼古拉斯带领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
跟随着这个军火商人的成长步伐,我们渐渐走入了一个由枪声和鲜血组成的世界,我们也可以了解原来历史的变革与推动不仅仅只有主义和宣言,还有鲜血与交易。
目睹着电影中非洲军阀屠杀平民的残忍场景,你会感觉这个世界原来也可以是这样。
也许长久的太平让人们误以为那便是生活的全部,却没能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
当军火贩子的妻子,儿子,父母抛弃他时,当他的弟弟死于他所贩卖的子弹时,当他被抓捕又由美国政府中“某个人”在上法庭之前直接释放之时,他继续了他的军火生涯。
主人公说,我是军火商,全世界有战争的地方就有我,但是你们用不着恨我。
战争不是因为我们这些军火商而开始的,我们只是在追随战争的脚步而已。
而且我永远不是最大的军火商人,像美国政府,他们做的军火买卖是我的好几万倍,为什么没人去恨他们这样的角色才应该是你们憎恨的,他们一边挑起战争,一边还故作慎重,其实就是为了发财。
正如他所言,在这血色的世界格局中,他必须也必要去扮演着这个世界所需要的角色,一个暗地里的角色。
人性也许并不如影片中描述的那样简单,可是每个人在面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判断是非的标准,而正义永远只是相对的,在这个标准之中,比较能够使人认同的可能就是正义。
而政客思想统治中的正义,不过是一种利益。
我们常常犯的错误是,把别人的利益当成自己的信仰。
于是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做一些平凡的事,才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珍惜。
战争之王影评(二)首先说明下,这篇影评里的观点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
如果说老师看过了这部电影,并且和我的看法有出入,千万别喷我。
呵呵。
为啥要写这部电影的影评呢,因为它的主演是奥斯卡影帝级别的尼古拉斯凯奇。
他是我很喜欢的一号演员,虽说有些驼背,但是他给我的感觉是男人味十足。
他所出演的电影我几乎看了个遍。
像《勇闯夺命岛》、《急速60秒》、《国家宝藏》系列等等。
好了,言归正传。
说说这部电影吧。
首先,这并不是一部按常规出牌的影片,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往往会把主人公往“战争英雄”、或者“战争英雄”的家属上面去想。
但是这部影片的主人公身份是一位商人,一位军火商。
军火商,这个制造战争的工作!影片开篇就对主人公(凯奇饰)的野心一目了然:全世界一共有一千零五万只军火,那就是说每十二个人就有一把枪,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让其他十一个人也有枪。
精辟的一句话就这么道破了军火商们的阴谋。
没错,他们把武器倾销给其他国家,有了武器就有了发言权,所以他们就可以开始欺负周围的国家和人民。
那周围的人民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买枪或许是出自保卫自己,但这足以上演一场有点规模的战争了。
是不是很无奈在这个问题上竟然没有谁对谁错,竟然在“战争”这个问题上没有对错!但在军火商的眼中,战争不是他们关注的,对错更不是他们关注的,他们关注的,是为什么不让他们用我卖给他们的枪!唯一和他们有一拼称之为战争之王的就是各国的国家领导人或者是想成为国家领导人的人。
他们可以利用“爱国”为名怂恿身边的人一股脑的人去冲锋陷阵,为国捐躯。
不过这些人相对于军火商来说,或许你可以杀死领导人,但你不能结束战争。
但如果你即使囚禁军火商24小时,那么至少在这24小时他们没有武器去打仗。
说了这么多,军火商人到底是什么是商人!商人会在被人用MP5指着自己的头时问对方是不是需要消音器!商人会在对方用自己卖的枪射杀一无辜的人时只考虑产品已经被使用,你必须得买!商人可以把AK-47说的像件艺术品,把它说得老少皆宜!商人把武器同时卖给战争双方,不是没立场,而是立场是双方都输!商人把共产主义制造的子弹卖给法西斯,也把武器卖给其他国家用来攻击自己祖国!多么典型的商人形象啊,战场被这么变成了商场,不过军火商之间的战斗可是不同寻常,因为双方都有用之不尽的弹药。
剧中有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
凯奇在用飞机运输军火的途中被国际警察拦截。
但他们强行降落在非洲一跑道上后,面对整飞机的军火,机上人员全跑了。
但凯奇没有!他像免费发放试用品的商人一样把武器分发给路上的难民,男女老少通通有份。
就这样,一天才能搬运完的军火在10分钟内被清理一空,顺利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虽然看似价值几亿的军火就这么被别人拿走,但凯奇早已算计好了:这些拿到武器的人会发现武器给他们带来的方便,从而成为未来的顾客。
所以,这些试用品派发的正是时候,一举两得!想想那些拿到武器的人们,当他们体会到武器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相信也是战争爆发的时候了吧。
战争有时就是这样而来。
影片同时又具有超级的黑色幽默气质,凯奇的每一句独白都令人大跌眼镜。
“第一次卖枪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就象第一次做爱一样,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嘛,虽然很刺激,但很快就结束了。
”“我的一生都想远离暴力,但其实我更该接近它才对,这是人类的天性,人类最早遗骸的胸腔中,就有矛头。
”“卖车的会告诉你开车有危险卖香烟的会告诉你吸烟会死每年他们的商品比我的害死更多人,起码我的商品还有个保险栓呢。
”……幽默场景也很多,比如国际刑警把他扣下,在非洲草原困了一夜,就在这一夜之间,他的飞机被穷苦的非洲人民拆个精光运走(旁白:在这片大陆,一切来于尘土,归于尘土)。
不过,抛开了那些幽默的场景不说,巨大的阴影随时降临:和哥伦比亚游击队做生意,他们不付现金,付毒品,凯奇说:我们不要毒品,被打伤;他在乌克兰的叔叔,私卖军火之后被另一个军火商炸死。
到后来,一起随安迪倒卖军火的弟弟良心发现(这也最后导致了他弟弟的死亡,他试图炸掉运军火的卡车,而被军阀杀死)。
奉劝安迪不要继续走私军火,因为军火是会杀人的。
安迪的老婆埃娃发现安迪倒卖军火后也有同样的责问。
安迪回答“我没有强迫任何人开枪。
我只是一个商人。
”“历史上发现的第一具人类遗骸上面插着标枪。
这不是我的责任”。
也许这可以被看作是罪恶的军火商逃避责任的语言,但是反过来一想,他说的也不无道理。
有需求才有市场,如果世界上人人爱好和平,所有人厌恶战争,所有人都放弃对土地,资源和权利的争夺,那么军火哪里还会有市场这又让我想起了那部影片《门徒》:毒枭被问到良心问题的时候,歇斯底里的说:关我什么事,我又没有强迫他们吸毒,把毒品里放老鼠药毒死那群人!战争和杀戮是军火商的责任么我认为不是,甚至真的可以说和军火商没什么直接关系。
战争与杀戮,是因为人性中的罪恶。
安迪说得对,在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前,人类中就有很大一部分人,死于战争。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因为安迪停止了倒卖军火,所以军阀都没有像样的军火进行战争和屠杀。
()半年后安迪又来到西非,继续从事这个行业,发现屠杀平民士兵,用的是锋利的砍刀;;没有军火,罪恶仍然在继续,军火只不过让屠杀进行得更快而已。
这一切不是军火的责任,不是军火商的责任,而是人本身的责任。
前夜几个朋友在一起玩,深夜讲起了鬼故事,我本是个胆小的人,但是听故事的过程中,忽然想起了很多部描写人性罪恶的影片,竟然笑了起来,因为我忽然觉得很可笑;;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是人,是会笑里藏刀杀人越货阴谋陷害的人,与四处存在的人比起来,缥缈虚无的鬼又算得了什么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到处都是拥有人性罪恶的生灵,因为习惯,所以我们不很害怕,顶多抑郁罢了,哈哈哈哈,我们连人都不怕,还怕什么鬼!如果没有那个说教的结尾,《战争之王》会给我更好的印象。
世界既然已经如此残酷,为何还要劝人向善呢不如像羽;泉唱的一样:“我宁愿你冷酷到底,让我死心塌地忘记。
我宁愿你绝情到底,让我彻底的放弃。
”尼古拉斯;凯奇身体里流淌着躁动的血液,表面上却冰冷异常,如同岩浆。
这样的电影对于尼古拉斯;凯奇来说才是正道,《风语者》那样的垃圾还是留给“岩石”约翰逊他们吧。
令人遗憾的是伊桑;霍克,演了这么多年,一提起他,人们还是只提他是乌玛;瑟曼的前夫,或许是太帅了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