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早产极低体重儿两种静脉营养方式的对比研究

早产极低体重儿两种静脉营养方式的对比研究
【 图分 类 号 】 R7 2 R7 3 中 2 ; 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 7 - 5 1 2 0 ) 50 9 - 3 文 6 2 3 1 ( 0 7 0 - 8 70
Co pa io f t r n e a t ii n m e ho s i m r s n o wo pa e t r lnu r to t d n v r o b r h we g t p e a u e i a s e y l w i t i h r m t r nf nt
a he i i e eofc nd t ncd nc om p ia i s oca e ih . e ho T hit —i e v r ow rh we g r m a u ei f nt ho lc ton a s it d w t PN M t ds r y fv e y l bit i htp e t r n a sw w e e n o e a O t t nt r n rto r it l r nt t o ale e al ut ii n,w ih a ge t to la f ls ha 3 e ks a r h w eghtofl s t n t sa ina ge o e s t n 4 w e nd a bit i e s ha
GE an lng。CH EN u — i g, A NG a — i Ch g—i H a yn W Xi o lng,e l ta
( p rme t f P d arc . a g u nPe e s i l Gu n y a 2 0 0 S c u n Chn ) De a t n e iti Gu n y a @l’ Hopt , a g u n 6 8 0 , i a , ia o s s a h

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作用

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作用
b i r t h we i g h t i n f a n t s ( VL B W) . M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1 3 6 V L B W i n f a n t s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F e b r u a y r 2 0 1 4 t o J u n e
国际 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7年 第 2 3卷 第 2 2期
I M HG N,N o v e m b e r 2 0 1 7 ,V o 1 . 2 3 N o . 2 2
静 脉 营养对极低 出生体重 儿体重增长 的 作 用
范书红 刘冬 丽
4 6 3 2 0 0 驻 马店 ,确 山县 人 民 医院新 生儿 科 通信 作 者 :范 书红 ,E — ma i l :f a n s h u h 0 n g q u e s h a n @1 2 6 . c o m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r o l e o f p a r e n t e r a l n u t r i t i o n i n e a r l y b i r t h w e i g h t g a i n i n v e r y l o w
N e o n a t o l o g y De p a r t me n  ̄Q u e s h a n C o u n t y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Z h u m a d i a n 4 6 3 2 0 0 ,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F a n S h u h o n g , E - m a i l . f a n s h u h o n g q u e s h a n @1 2 6 . c o m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临床分析论文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临床分析论文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2008-01---2012-01收治的4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n=21)和对照组(按需喂养及静脉营养组)(n=21),观察组自生后6小时开始微量喂养(0.5-1ml/kg.d)联合静脉营养,对照组采用按需喂养及静脉营养补充能量,根据肠道耐受情况渐增奶量。

观察两组体重增长、胃肠损害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达到完全胃肠喂养需要时间短,胃肠损害发生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 05)。

排除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宫内窘迫史及出生窒息史、心肺疾病患儿。

1.2 治疗方法全部患儿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外,微量喂养采取经鼻胃管间歇输注法喂养。

生后4小时内先喂1-2m1水,观察2小时后如无呕吐、腹胀等症状,改为早产儿配方奶或母乳。

观察组根据病儿具体情况,奶量0.5---1ml/kg/h。

5~10天内持续不变,应用过程中如出现喂养不耐受,则减少奶量或改间歇喂养为持续喂养,将胃管外端与输液器相连,每日奶量于24小时匀速滴入。

随着胃肠功能改善,增加奶量每日每次0.5~3 ml,喂养期间给予不定时的非营养性吸吮。

同时以静脉营养补充肠内营养的不足,葡萄糖10~20 g/(kg·d),输注浓度不超过12.5%,氨基酸生后第1天0.5 g(/kg·d),每日增加0.5~1 g/kg,直至3 g/(kg·d),脂肪乳从第3天开始0.5 g(/kg·d),按生理需要量补充钾、钠、氯和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各种营养素配制成“全合一”营养液,于24小时内匀速泵入。

生后1周内营养供给主要靠肠道外营养,以后随肠内营养量的增加静脉营养量逐渐减量,直至达足量肠内营养量(即经口完成120 ml·kg-1·d-1的奶量)时,停止静脉营养。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36例静脉营养临床疗效分析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36例静脉营养临床疗效分析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36例静脉营养临床疗效分析作者:王林浅杨秀桦林少兵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26期王林浅杨秀桦林少兵(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陆丰 516500)【摘要】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临床疗效,为提高早产儿素质,降低并发症提供帮助。

方法对3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静脉营养平均时间为(13.6±2.7)d。

最短5d,最长34d,36例体重均增加,平均每日增加(20.3±14.8)g/kg。

住院时间(18.7±11.9)d。

并发症:无一例胆红素升高至病理黄疸,无出现肝功能损害,无继发于高张液体漏出所致的皮肤和皮下坏死。

热卡:恢复出生体重平均热卡为(59.5±16.9)kcak/d,之后体重开始绝对增长。

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对早产儿体重增长、并发症的减少、早产儿素质的提高等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热卡【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9(b)-0102-02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宫内营养储存不足,对热卡需求高,同时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肠管运动弱,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经常出现喂养困难,而致营养不良及其他并发症,如体型矮小、智力发育障碍等。

甚至还可致晚期智能发育迟缓,而这一变化是不可逆的[1],即使以后营养改善也无法挽回。

因此,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预防并发症显得很重要。

我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对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患各种原发病的3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用静脉营养,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其中男24例,女12例;胎龄30~35周;出生日龄1~48h;体重1000~2380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1599g)10例;多胎3例;低体温7例,不同程度新生儿硬肿症1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败血症4例,窒息1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颅内出血12例,呼吸暂停14例,肺炎13例,新生儿气胸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贫血6例。

静脉营养中应用甘油磷酸钠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骨代谢的影响

静脉营养中应用甘油磷酸钠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骨代谢的影响

屮国义:门欣N2021 年4 月第48 卷第8 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Apr. 2021,Vol. 48,No. 8•91 •静脉营养中应用甘油磷酸钠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骨代谢的影响王菊霞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儿科,太原030032通信作者:王菊霞,E m a il: x ia s u o8@163.c o m【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营养中应用甘油磷酸钠对极低出生体重(VI.BW)早产儿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VLBW早产儿80例,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40例给予维生素A D +维生素D滴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甘油磷酸钠。

比较两组早产儿骨代谢指标水平。

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24 h内各项骨代谢指标值比较,P>0. 05;生后1周,观察组早产儿离子钙、无机磷水平高于对照组(/=5.008、5.779,尸<0.05);生后1个月,观察组早产儿离子钙、无机磷水平高于对照组0=5. 171、7. 300,P <0.05),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对照组(f= 6.575<0.05)。

结论 VLBW早产儿静脉营养中应用甘油磷酸钠可稳定钙磷指标,改善骨代谢状态。

【关键词】早产儿;骨代谢;甘油磷酸钠;极低出生体重D0I:10.3760/l15689 - 20200929 - 04680Effect of sodium glycerophosphate in intravenous nutrition on bone metabolism in very low birthweight premature infantsW an g Ju xiaD epartm en t o f P e d ia tr ic s, S h a n x i B eth u n e H o s p ita l,S h a n x i A c a d e m y o f M ed ica l S c ie n c e s,T a iyu a n030032, C hinaC orrespon din g a u th o r:W an g J u x ia, E m a il:x ia s u o8@ 163. com【Abstract】Objective T o a n a ly z e th e e ffe c t o f s o d iu m g ly c e r o p h o s p h a te in in tra v e n o u sn u tr itio n o n b o n e m e ta b o lis m in p r e m a tu r e in f a n ts w ith v e ry low b ir th w e ig h t ( V L B W).Methods A re tro s p e c tiv e s a m p le o f E ig h ty p r e m a tu r e in f a n ts w ith V L B W a d m itte d to S h a n x iB e th u n e H o s p ita l fro m M ay2019to M ay 2020w a s d iv id e d in to tw o g ro u p s a c c o r d in g to th e tr e a tm e n tp la n. F o rty c a s e s in th e c o n tro l g ro u p w e re g iv e n c o n v e n tio n a l tr e a tm e n ts s u c h a s v ita m in A D+v ita m in D d r o p s, a n d40c a s e s in th e o b s e r v a tio n g ro u p w e re c o m b in e d w ith s o d iu m g ly c e r o p h o s p h a teon th e b a s is o f th e c o n tro l g ro u p. T h e le v e ls o f b o n e m e ta b o lis m in d e x e s o f p r e te r m in f a n ts w e rec o m p a r ed be tw e e n th e tw o g ro u p s. Results A t 24h o u rs a fte r b i r t h, th e r e w e re n o s ig n ific a n td if fe re n c e b e tw e e n th e tw o g ro u p s of p r e te r m in f a n ts( P> 0. 05).O n e w e e k a f te r b i r t h, th e le v e ls ofio n iz e d c a lc iu m a n d in o r g a n ic p h o s p h o r u s in th e o b s e r v a tio n g ro u p w e re h ig h e r th a n th o s e in th ec o n tro l g ro u p(/= 5. 008, 5. 779, P<0.05);o n e m o n th a fte r b i r t h, th e le v e ls o f io n iz ed c a lc iu ma n d in o rg a n ic p h o s p h o r u s in th e ob s e r v a tio n g ro u p w e re h ig h e r th a n th o s e o f th ec o n tro l g ro u p(艺二5. 171,7. 300, P< 0. 05) , a n d th e a lk a lin e p h o s p h a ta s e le v e l w a s lo w e r th a n th a t o f th e c o n tro lg ro u p(t = 6.575, P< 0. 05) . Conclusions T h e a p p lic a tio n o f s o d iu m g ly c e r o p h o s p h a te inp re m a tu r e in f a n ts w ith V L B W in tr a v e n o u s n u tr itio n c a n s ta b iliz e c a lc iu m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in d ic a to r sa n d im p ro v eb o n e m e ta b o lis m.【Keywords】P rem atu re in fa n ts; Bone m etab o lism; S odium g ly cero p h o sp h a te; V ery low b irth w eightDOI:10.3760/l15689 - 20200929 - 04680•92 •中刊2021 什:4 J J第48 卷第8 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Apr. 2021 , Vol. 48, No. 8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极低出生休重 (very low birth we i g h t,V L B W)早产儿的存活率也明显 提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V L B W早产儿是指出 生时体质量1 000 ~ 1 500g的早产儿[1]。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的疗效观察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的疗效观察
) 结 论 P O0 5
极 低 出 生体 重 儿早 期 积 极 、规 范和 足 量 的 肠 外静 脉 营 养是 安 全 有 效 的。
关 键 词 极低 出生体 重 儿 :静 脉 营 养 ;早 期
[ 中图 分 类 号】R144 [ 7. 文献 标 识 码 ]B [ 章 编 号 ] 10 一 6 X2 l)6 0 3 — 2 文 0 l 5 8 (0 00 — 0 3 0
中 国初 级 卫 生 保 健 2 1 0 0年 6月 第 2 4卷 第 6期 ( 第 2 4期 ) 总 9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的疗效观察
周 婵① 曾华 美① , ,黄 飞轩① ,罗剑平①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极 低 出 生体 重 儿 早期 静 脉 营 养 的 耐 受性 和 疗 效 。 方 法 按 入 院 先后 将 6 0例 极 低 出 生体 重儿 随机 配对 分 为
atr it o fe b rh n. a d h lt g o b g n he u l fo n t e a e r up e i t s ppy r m t r e a s ft r bi h n Ap i ain f 6% a n a i a d 0% ft h e d y a e r o . t plc to o mi o cds n 2 a
Cl i a i c l Ob e v t n o h ry P r n e a t ii n To e a c n f c c o h r w rh W eg t Ch l r n n s r a i n t e Ea l a e t r l Nu rto l r n e a d Ef a y f r t e Ve y Lo Bit o i ih i e / d
MET HODS 0 p t n s w t e o i h weg ta e r n o y p i d g o p c o d n o t e t h y a e i o p t l f ra oh r 6 a i t i v r l w b r ih r a d ml ar r u sa c r i g t h i t e r n h s i t n te , e h y t e me aae te e r a e tr ln t t n go p a d t e lt u r in g o p a l r u r f r d p r n e a u rt n s p l r m h 4 h u s h a l p r n e a u r i r u n h a e n t t r u .E ry g o p a e of e a e tr ln t i u py f y io i o e i o o te 2 o r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的疗效观察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的疗效观察

1 两组 喂养 相 关 指 标 的 比较 观 察 组 患 儿 达 足 量 肠 内 . 营 养 时 间 、 吮 吞 咽 功 能 建 立 时 间及 住 院 时 间 显 著 短 于 对 照 吸
管 理 , 括 暖 箱保 暖 、 命 体 征 监 护 、 皮 血 氧 饱 和 度 监 测 、 包 生 经
脉 营养 时 间 , 早 建 立 经 口喂 养 , 少 合 并 症 的 发 生 。 尽 减
【 键 词 】 极 低 出生 体 重 儿 ; 量 喂 养 ; 脉 营养 关 微 静
文章 编 号 : 0 3 1 8 ( 0 0 0 — 0 7 — 0 10— 3321)2 13 2 d i1 . 9 9 j i n 1 0 — 1 8 . 0 0 0 . 3 o : 0 3 6 /.s . 0 3 3 3 2 1 . 2 0 0 s 中 图分 类 号 : 2 . 9 R 7 3 1 文献标识码 : A
右江医学 2 1 0 0年第 3 8卷 第 2期
・ 1 ・ 73
极低 出生体 重 儿早 期 微 量 喂养 联 合静 脉营 养 的疗 效 观察
余远凤 , 高莲 , 梁 田 岚
( 湖南 省 怀 化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儿 科 , 南 怀 化 4 8 0 ) 湖 1 4 0
【 要】 目 的 摘 观 察 早 期 微 量 喂 养 联 合 静 脉 营 养 在 极 低 出 生体 重 儿 ( B I中 的 应 用 效 果 。 方 法 VL W ) 将 7 O例 VL w I 机 分 B 随
3观察指标 . 观察两 组患儿吸吮吞 咽功能 建立 时间 , 达
年 1  ̄20 月 0 9年 6 , 们 对 3 例 VL W I 施 早 期 微 量 喂 月 我 5 B 实 养联合静脉营养 , 得了满意的效果 , 报道如 下。 取 现

静脉营养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

静脉营养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
维普资讯
临 床 研

静脉 营养 在低 出生体 重儿中的临床应 用
常连枝 ( 昌市妇幼保健 院 河 南许 昌 许
410) 6 0 0
【 摘要 l 目的 静 脉营 养对 低 出生 体重 儿体重 增长 及预防 并发 症发生 的作 用 。方 法 将 7 0例低 出生体 重儿分 成观 察组(5 ) 3 例 和对
照组 ( 例)治 疗组于 出生后第 1 天开 始全静 脉营 养(P 或部 分静脉营 养(P , 照组以常规 方法进 行治疗 。 3 5 , - 2 T N) P N)对 结果 观 察组出生 后 56 - 天体 重开始增 长 , 天增长 1-0 , 每 03g 平均(16 ±53 ), 照组 出生 后 1-4 起体重 开始增长 , 天增] 91g 平均(13 ± 2 .6 .1 对 g 01天 每 J -5 , I ] 1.l
2 结果 2 1 两 组患 儿体重 增长 情况 比较 两组 患 儿体重 均有 不同程 度增 .
长 , 察组 出生后 56 , 重开始 增长 , 天增长 1-0 , 观 -d 体 每 03g 平均 (16 2 .6 ±53 ) ; 照组 出生 后 1-4l 体重 开始增 长 , .0g 对 01c 起 每天增  ̄9 1g 平 J -5 , ] I 均 (13 1 .l± 4 6 ) , 组 比较 有 显著性 差异 ( .9g 两 P< 0 O ) .5 。
(8 6 , 亡 l 例(14 ) 自动 出 院 7 2 %) 经统计 学处 理 , 4 .%)死 l 3 .% , 例(0 。 两 组 有 显著 性 差异 ( P< 0 0 ) . 5。
3 讨 论
种4 复方氨基酸 , OL 于出生后第 2 d开始应用, 最初剂量 05 l .g-(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静脉营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极低出生体重儿4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儿各24例。

一组给予早期静脉营养治疗作为早期组;一组给予晚期静脉营养治疗作为晚期组,研究比较两组患儿能量摄入,胆固醇、胆红素、血糖、肌酐、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情况。

结果:早期组患儿出生后1-5天能量摄入较晚期组升高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但晚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早期组,其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早期组:在患儿出生后24小时内给予2.0/(kg·d)的氨基酸,20%浓度的脂肪乳1.5g(kg·d)然后每天增加1.0g/kg。

目标剂量为3.5g/(kg·d)的氨基酸,3.0g/(kg·d)的20%浓度的脂肪乳[2]。

氨基酸采用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总氨基酸量60.00g/l。

脂肪乳采用安微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主要成分是大豆油、卵磷脂、甘油。

晚期组: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仅注射葡萄糖溶液[3]。

24-48小时开始给予0.5g/(kg·d)的氨基酸,48-72小时开始给予0.5g/(kg·d)的20%浓度的脂肪乳。

根据0.5g/(kg·d)的剂量递增,其目标剂量与早期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和方法。

1.3.1 血生化指标。

每隔2-4小时进行一次血糖检测,调整血糖速度、血糖浓度。

血糖浓度保持
2.2-8.2μmol/l,血糖速度是
4-12mg/(kg·min),血糖浓度5%-12.5%[4]。

每天测定血清钠、氯、钾、肌苷、钙、胆红素、尿素氮,每3天进行一次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测定。

1.3.2 预后指标评价。

动脉导管未闭(心脏超声确诊),3-4级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败血症,肺损伤,支气管肺部发育不良症等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的处理,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卡方x2进行最终比较检验,若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但晚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早期组,其p<0.05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比较情况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生化指标比较表(x±s)
2.3 并发症比较。

两组间液体平均摄入量无统计学意义。

生后7天最大摄入量时早期组平均摄入(142.3±8.1)ml/(kg·d),晚期组平均摄入(145.2±8.4)ml/(kg·d)。

支气管肺部发育不良症、3-4级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不明显。

早期组1例患儿生后4天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晚期组1例患儿生后3天肺出血死亡,1例患儿10后呼吸衰竭死亡。

3 讨论
早期营养不良会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级长期预后产生严重影
响。

蛋白质供应不足会影响发育中脑细胞分化及髓鞘形成,进而产生不可逆性的认知,行为、运动发育异常。

在能量平衡中脂肪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优化蛋白质的利用。

当脂肪供应不足时,能量不能被优化利用,致使营养不良及蛋白水解严重[5]。

早期如果静脉营养仅提供葡萄糖,极低出生体重儿每天每千克体重将失去0.5-1.0g的蛋白质,但是正常同胎龄的胎儿在宫内以
2.0g/(kg·d)蛋白质的速度增长,其蛋白质的丢失和胎龄为负相关,极不成熟儿的蛋白质丢失是足月儿2倍,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缺乏会造成明显的不可逆性脑发育缺陷和生长延缓。

本组研究早期组给予的脂肪不仅能够增加热卡的摄入,并且能够满足脂肪酸的需求。

同时,对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浓度无显著影响,对胆红素的代谢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近期预后方面,两组间碳酸氢根、肌酐均无明显差异,说明早期大量快速的静脉营养供给未使并发症、代谢紊乱的发生率增高。

总之,早期静脉营养能够增加热卡的摄入,并且对早期的预后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效果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白波,陈波,徐家均,等.全营养混合液周围静脉营养支持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17(1):200-202
[2] 赵宇,祁俊明,丁国芳.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的临床观
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9,25(3):193-197
[3] 杨丽娟,田兆方,赵赛,孙兴珍.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9,9(27):829-830 [4] 周广玲,高翔羽,魏兆君,李立达.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3(6):1-2
[5] 许平,贾焕荣.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9(4):216-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