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博物馆观后感
游蚌埠博物馆心得

6月27号上午,建筑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历史成就观察团,来到了坐落于龙子湖西侧市民广场的蚌埠市博物馆。
队员们进行了参观了解学习,通过查看介绍,询问工作人员对蚌埠市的历史和发展史有了充分的了解。
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分别负责拍照记录。
按照馆内布局分别参观了“孕沙成珠--蚌埠历史文化陈列”、“流动的文明--河历史文化陈列”、“记忆流年--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铲释天书--考古体验厅”、“翰墨丹青--馆藏书画作品展”和“梳影宝鉴--馆藏精品锏镜展”等几大特色陈列。
在文物历史陈列厅中,博物馆采用以文物为本,图表文字为辅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蚌埠的发展概况。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蚌埠人家展区中,蚌埠人民日常生活的变迁发展。
家具与房内布局的变革让我们情切真实的感受到了蚌埠人民在新中国领导下生
活水平的节节高升。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馆内一些珍贵藏品,并与工作人员热情交流了解了一件件文物的小故事。
转眼以邻近下午,馆内的参观工作基本完成。
团队成员任在兴奋的讨论着展品所带来的历史气息与底蕴。
同日团队还参观了附近的城乡规划馆,与蚌埠人家的展品相结合,更加直观的看到了蚌埠市的发展变迁。
博物馆中带给人们震撼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出土文物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文明发展历史变迁,只有亲近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为祖国的发展出谋画策。
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主旨所在。
在历史中寻找名族精神寻找我党精神,学习发扬光大!。
蚌埠博物馆观后感

蚌埠博物馆观后感
蚌埠博物馆是一座非常值得参观的博物馆。
我对这次参观的印象非常深刻。
蚌埠博物馆展品丰富多样,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展品。
我在博物馆中看到了许多展品,包括古代文物、艺术品和历史记录。
这些展品让我更加了解了蚌埠的历史和当地的文化。
特别是展示的古代文物,让我惊叹于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次,蚌埠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非常精美。
每个展厅都经过精心设计,不仅展示了展品,还通过配套的文字和图片介绍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这些展览设计让我更加容易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和意义。
除此之外,蚌埠博物馆还有一些交互式展品和互动体验项目。
比如,我在博物馆中参与了一个模拟发掘的活动,了解了考古学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这种互动体验让我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文物保护和研究的重要性。
蚌埠博物馆是一座令人难以忘怀的博物馆。
我在参观中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蚌埠的历史和文化。
我强烈推荐大家去参观蚌埠博物馆,亲身感受其中的魅力。
游蚌埠市博物馆范文

游蚌埠市博物馆范文游蚌埠市博物馆简介蚌埠市博物馆是位于中国安徽省蚌埠市的一座著名博物馆,建立于2001年。
博物馆占地面积广阔,展厅陈列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蚌埠市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方面的展品,是了解蚌埠市的重要场所之一。
建筑风格蚌埠市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建筑外观以白色和灰色为主,简洁大方,体现了现代化的气息;内部则融入了传统的建筑元素,如木结构、琉璃瓦等,使整个建筑更具历史韵味。
展厅介绍历史展厅历史展厅是蚌埠市博物馆中最重要的展厅之一。
展厅陈列着蚌埠市的历史文物,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器物、文献资料、图片等。
这些展品展示了蚌埠市的发展历程,使游客能够了解到蚌埠的古代文明和历史变迁。
文化展厅文化展厅是蚌埠市博物馆中反映蚌埠市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
展厅内陈列了许多与蚌埠市文化相关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如传统绘画、剪纸、雕塑等。
游客在这里能够领略到蚌埠市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科技展厅科技展厅是蚌埠市博物馆中最具前沿性的展厅之一。
展厅内展示了蚌埠市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成果,包括电子、机械、信息技术等方面。
游客可以通过互动设备,了解到蚌埠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民俗展厅民俗展厅是展示蚌埠市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
展厅内陈列了各种有关蚌埠市传统民俗的展品,如服饰、乐器、食品等。
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到蚌埠市独特的民俗风情,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
举办活动与服务蚌埠市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服务。
常常举办主题展览、讲座、讲解等活动,向游客传递更多的文化知识。
博物馆还设有咨询台、导览服务和礼品店,游客可以咨询相关问题、参加导览,同时还可以购买一些与蚌埠市文化相关的纪念品。
游览信息•地址:安徽省蚌埠市XXX路XXX号•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门票信息:成人票XX元/人,学生票XX元/人•其他服务:导览服务免费提供,需提前预约总结蚌埠市博物馆作为蚌埠市的重要文化场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蚌埠博物馆的介绍作文

蚌埠博物馆的介绍作文在安徽有这么一个地方,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展现着文化的魅力,那就是蚌埠博物馆。
一走进蚌埠博物馆,那种庄严肃穆又带着几分亲切的氛围就把我给包围了。
博物馆的外观就挺有特色,不是那种特别夸张、标新立异的造型,而是透着一种沉稳大气,就像蚌埠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一样,低调但有内涵。
进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
大厅的天花板上吊着几盏大灯,把整个空间照得亮堂堂的。
地面是那种光可鉴人的大理石,走在上面,感觉自己都变得庄重了起来。
要说这博物馆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那些丰富多样的展品。
先瞧瞧那古代的青铜器,一件件摆在那儿,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可上面的纹路还是清晰可见。
有的青铜器造型奇特,像是古人的某种神秘法器;有的则端庄大气,估计是当时贵族们使用的器具。
我站在一个青铜鼎前面,仔细地端详着。
那鼎上的图案,有兽面,有云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
我就在想啊,几千年前的工匠们,是怎么用他们的双手打造出这么精美的东西来的?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们现在一样,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期待和自豪?再往前走,看到了一排陶瓷展品。
其中有一个青花瓷瓶,特别吸引我的目光。
那瓶子上的蓝色花纹,淡雅清新,就像一幅水墨画。
我凑近了看,能看到那细腻的笔触,仿佛能感受到画师在绘制时的专注和用心。
还有一个彩瓷的盘子,上面画着各种花鸟人物,色彩鲜艳,活灵活现。
我忍不住想象着,在古代,这样的盘子是不是摆在大户人家的餐桌上,装满了美味佳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
除了青铜器和陶瓷,还有好多书画作品。
那些书法作品,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端庄秀丽,每一笔每一划都透着书法家的功力和个性。
有一幅草书作品,我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来几个字,但是那种洒脱奔放的气势,真的让人佩服。
而那些绘画作品,山水、人物、花鸟,应有尽有。
有一幅山水画,让我仿佛置身于那片幽静的山林之中,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眼前是云雾缭绕的山峰。
在博物馆的一个角落里,还展示了一些民俗方面的东西。
蚌埠博物馆观后感

蚌埠博物馆观后感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一班杨超忘了是谁说过,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那么请到它的博物馆去。
我早知道蚌埠博物馆离我家不远,可是以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成。
也可能是我对蚌埠的感情还没有深到想要去了解它的程度吧。
今年上了大学,暑假没有了那么多的作业,又恰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所以借着这个机会,今天和几个高中好友一起去了蚌埠博物馆。
进一步了解党的奋斗历程,领会党的奋斗精神,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了解党。
走进蚌埠博物馆,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龙子湖公园,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
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蚌埠博物馆的博大与包容。
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
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蚌埠博物馆始建于1922年,到目前为止馆址搬迁了3次。
最早馆址在禹会区北端,1938年搬迁到禹会区的中部。
1959年搬到了现在位置,位于龙子湖畔。
过去三年半时间里,蚌埠博物馆大楼向三个方向蔓延,向东扩40米,向下挖两层,向上增一层。
我走进一楼的大厅,映入眼帘是一副巨幅油画。
画的是抗法战争的画面。
不知为何,我竟然有泪积在眼眶。
1889对我们来说是个遥远的年代,离现在已有一百二十年。
即使透过照片,我也难以想得出那个时代的样子。
也无法感受的到那个时代的灾难和疼痛。
不管是之前的鸦片战争还是眼前的抗日战争,留给我的是历史书上的一串串文字和一幅幅黑白的图片。
将近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祖先可是战斗了100年。
在参观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复兴之路》。
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
这是蚌埠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
参观蚌埠市博物馆有感

参观蚌埠市博物馆有感第一篇:参观蚌埠市博物馆有感参观蚌埠市博物馆观后感今天参观了蚌埠市博物馆,让我感触颇深。
当我第一次知道蚌埠这个地方,当我第一次上网查阅关于蚌埠的信息,我就觉得它一定有着自己特殊的魅力,一个有着“珍珠城”美誉的地方一定有着不一样的魔力,而今天,我又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份魔力。
蚌埠市博物馆坐落于龙子湖西侧市民广场,市政府以南,是一座以展示蚌埠古代历史、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以及淮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馆成立于1974年,是蚌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下属事业单位,与蚌埠市文物管理局合署办公,二块牌子,一个机构,承担着蚌埠市地上、地下文物的保护、管理、研究、展示及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的职能。
蚌埠市博物馆在涂山大禹文化、蚌埠双墩文化、淮河流域古代文明、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原址位于蚌埠市科学文化宫,2015年迁入现址。
现址建筑外观取意于“大禹劈山导淮”,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馆内设有: “孕沙成珠--蚌埠历史文化陈列”、“流动的文明--河历史文化陈列”、“记忆流年--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铲释天书--考古体验厅”、“翰墨丹青--馆藏书画作品展”和“梳影宝鉴--馆藏精品锏镜展”等几大特色陈列。
每一件文物都沉淀着历史的气息,它让我们感慨时光流逝之痛,也让我们惊叹岁月有情之美。
每一幅画卷上浓墨重彩的是蚌埠的山疆水土,亦是蚌埠的风情万种;每一件瓷器上凝留的是水土的味道是历史的香甜;每一本古籍记载的是满满的江湖韵事亦是忘不了的国情与家怀。
通过这次观光,我更好了地解到了我国古代的历史文明和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 这能更好地促进国家的民族团结。
这些艺术品不仅倡导了固有文化、提倡了学术研究、增长了民众知识,还促进了社会文明,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从前, 从而更好地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
在观看了这些艺术品之后, 我了解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劳奋进,突然间感觉摆在我们面前的已不仅仅是艺术品, 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参观了蚌埠市博物馆,也更让我坚定了学好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的信心,不忘历史,方得始终!第二篇:参观博物馆有感篇一:参观博物馆有感又一次参观了历史博物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发现,而且永远感觉不到厌烦。
蚌埠博物馆作文

蚌埠博物馆作文
“哎呀,周末咱们干啥呀?”我嚷嚷着。
“要不我们去蚌埠博物馆吧,听说那里可有意思啦!”妈妈提议道。
“好呀好呀!”我兴奋地拍手。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一家人来到了蚌埠博物馆。
一走进博物馆的大门,哇,好气派呀!宽敞明亮的大厅,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我像只欢快的小鸟,这儿瞅瞅,那儿看看。
“妈妈,快来看这个!”我指着一个展柜喊。
妈妈笑着走过来,“看你,这么着急。
”爸爸则在一旁拿着相机,不停地给我拍照。
我们来到一个展示古代文物的区域,我好奇地问:“这些都是古代人用过的东西吗?”“对呀,宝贝。
”妈妈耐心地解答,“这些文物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呢。
”我看着那些精美的瓷器、青铜器,心里充满了敬畏,不禁感叹:“古代人可真厉害呀!”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化石。
“哇塞!是恐龙!”我瞪大了眼睛,“它好大呀!”我跑过去,摸摸恐龙的骨头,仿佛能感受到它当年的威风。
“要是我能看到真的恐龙该多好呀!”我自言自语道。
爸爸笑着说:“那你可得穿越回古代咯!”我被爸爸的话逗得哈哈大笑。
在博物馆里,我们还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比如精美的书画、奇特的民俗物品。
我一边看,一边和爸爸妈妈讨论着,博物馆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不知不觉,就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
我有点舍不得,“妈妈,我们下次还能来吗?”“当然可以呀,宝贝。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
走出博物馆,我回头望了望,心里想着:蚌埠博物馆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呀,就像一个知识的宝库,等着我下次再来探索呢!我真的好喜欢这里呀!。
蚌埠市固镇县博物馆观后感

蚌埠市固镇县博物馆观后感你知道吗?去了趟固镇县博物馆,就像经历了一场超级有趣的穿越之旅。
刚走进博物馆,那种历史的气息就“唰”地一下把我包围了。
感觉像是有无数个固镇县的老祖先在跟我招手,说:“小子/姑娘,来看看我们当年的厉害吧!”里面的展品那叫一个丰富啊。
从那些古老的陶器开始,我就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那些陶器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我仿佛能看到千百年前的人们用它们盛水、装食物的样子。
有的陶器上还有一些简单却又神秘的花纹,我就站在那儿瞎琢磨,这是不是古代人的“涂鸦”呀?说不定他们也有个爱画画的小孩,拿着小树枝在陶器还没干的时候就开始创作了呢。
再看看那些青铜器,哇哦,这可真是高级货啊。
在灯光下,它们泛着一种古朴又庄重的光。
我在想,以前的人怎么就能把铜弄得这么精致呢?那些纹路、造型,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密码。
我就像个蹩脚的侦探,试图从这些青铜器里破解出古代固镇人的生活秘密。
这时候,我要是能有个哆啦A梦的任意门,直接穿越回去问问制作这些青铜器的工匠就好了,“大叔,您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呀?”还有那些古代的兵器,刀啊剑啊的。
我拿着自己和古代的战士对比了一下,心里默默想着,要是我拿着这把剑上战场,估计还没挥两下就累趴下了。
不过也说不定,在那种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也能爆发出超强的小宇宙呢。
这些兵器可不仅仅是武器,它们还代表着那个时候的战争、守护和勇气。
固镇县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关于当地民俗文化的展示。
那些花花绿绿的民俗服饰、精美的手工艺品,让我看到了固镇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以前觉得民俗文化好像离自己很远,但是在这儿,就感觉它们是那么的鲜活。
就像那些色彩鲜艳的民俗服饰,每一针每一线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也许是姑娘出嫁时的喜悦,也许是过年时的热闹。
在博物馆里逛着逛着,我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时间旅行者,一会儿在古代的集市上看着人们交易陶器和青铜器,一会儿又在热闹的节日里欣赏着大家穿着漂亮的民俗服饰载歌载舞。
这一趟下来,我对固镇县的历史和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博物馆观后感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一班杨超
忘了是谁说过,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那么请到它的博物馆去。
我早知道蚌埠博物馆离我家不远,可是以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成。
也可能是我对蚌埠的感情还没有深到想要去了解它的程度吧。
今年上了大学,暑假没有了那么多的作业,又恰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所以借着这个机会,今天和几个高中好友一起去了蚌埠博物馆。
进一步了解党的奋斗历程,领会党的奋斗精神,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了解党。
走进蚌埠博物馆,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龙子湖公园,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
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蚌埠博物馆的博大与包容。
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
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蚌埠博物馆始建于1922年,到目前为止馆址搬迁了3次。
最早馆址在禹会区北端,1938年搬迁到禹会区的中部。
1959年搬到了现在位置,位于龙子湖畔。
过去三年半时间里,蚌埠博物馆大楼向三个方向蔓延,向东扩40米,向下挖两层,向上增一层。
我走进一楼的大厅,映入眼帘是一副巨幅油画。
画的是抗法战争的画面。
不知为何,我竟然有泪积在眼眶。
1889对我们来说是个遥远的年代,离现在已有一百二十年。
即使透过照片,我也难以想得出
那个时代的样子。
也无法感受的到那个时代的灾难和疼痛。
不管是之前的鸦片战争还是眼前的抗日战争,留给我的是历史书上的一串串文字和一幅幅黑白的图片。
将近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祖先可是战斗了100年。
在参观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复兴之路》。
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
这是蚌埠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
陈列通过100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40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
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本次参观我真正认识到:中国人民真的很伟大!当帝国主义来欺负中国,人们都没有饱饭吃,但没有人低头!而是掀起革命,让帝国主义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欺负的!当日本来临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光是政府,人民也没有放弃!日本人大四的屠
杀中国人民,想磨灭大家的意志!但是我们的意志不但没有被抹杀,而是变得更坚固!我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赶走了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站起来了!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终于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中国中人民终于能抬起头来面对帝国主义了!那些峥嵘岁月我们并没有白过。
中国人民可以不再受欺凌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受的耻辱,应该用自己的努力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我们现在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是以前的人用鲜血和意志还来得!
本次参观,我获益匪浅,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党艰苦而光辉的奋斗历程。
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我深感自豪,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自己以后要进一步充实自己,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要和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杨超
2011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