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蚕共育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小蚕共育工作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小蚕共育工作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蚕共育⼯作需注意的⼏个要点⼩蚕共育是近年来提倡推⼴的⼀系列科学养蚕省⼒化养蚕技术措施之⼀。

它具有省蚕房⾯积、省⽤具、省消毒药物、省加温费⽤、省养蚕时间和劳动⼒,便于指导,有利于消毒防病,提⾼桑叶利⽤率等特点,尤其是进⾏专业化⼩蚕饲养,实现⼤、⼩蚕分养,杜绝蚕病传染,有利于消毒防病,提⾼蚕体抗病能⼒,从⽽达到⾼产稳产的⽬的。

抓好⼩蚕共育必须抓好以下⼏⽅⾯的⼯作: ⼀、规模适宜。

⼀般⼀期100张为宜。

因为⼀张蚕种从收蚁开始饲养到三龄结束,需要桑叶50⽄左右,⼀亩盛产桑园⼀批可采摘500⽄左右,那么⼀亩桑园⼀批可共育10张蚕种,如果要共育⼀批100张蚕种的规模,就要有10亩地的桑园。

如果共育规模太⼤,⼀是共育员管理不到位,如增加共育员,在蚕房⾥进进出出,容易把病原体带⼊蚕房,增加蚕病传播的机会;⼆是共育⽤叶量太多,当叶量不够时,易出现采⽤不合格的⽼残叶来饲养或向其他蚕农购买,造成桑叶的成分来源复杂,叶的质量就没有保证,甚⾄出现买不到桑叶⽽出现饿蚕的现象。

⼆、建⽴⾼产优质⼩蚕专⽤桑园。

蚕⼉从桑叶中摄取营养构成躯体和供⽣长发育、制造丝物质的需要。

叶的质量对⼩蚕各龄的健康程度、发育状况、发病率、蚕茧质量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蚕⽣长发育快,对桑叶质量要求严格,⽽⼝器较嫩,要求含⽔分多、蛋⽩质多、碳⽔化合物适量并且⽼嫩⼀致、营养丰富的桑叶。

如果没有专⽤桑园,共育⽤的桑叶在质量上和供应上往往得不到保证⽽使共育失败。

所以,必需建⽴优质、⾼产的⼩蚕专⽤桑园。

桑园⾯积确定后,应选择阳光充⾜,排⽔良好、不易被农药污染、肥沃的砂⼟或砂壤⼟地种植。

桑品种应选择优质的杂交桑强桑⼀号,这个品种叶⽚⼤、叶质好、产量⾼,较适合⼩蚕的需求。

在施肥上,以有机肥为主,亩⽤3000-5000千克为宜。

三、⼩蚕共育员要有相应技术⽔平和责任意识。

⼩蚕共育共育员要熟练掌握⼩蚕各龄期的⽣理特点和管理要点以及各种蚕病的诊断和蚕药的使⽤等技术。

四、必须配套完备的养蚕设施。

小蚕围台共育器的使用技术与体会

小蚕围台共育器的使用技术与体会

1 . 使用方便、 操作简单、 适应性强
只要把小蚕 围台共育器放在蚕 室的适当位置 , 温湿度传感器紧靠蚕 匾位置 , 接通电源即可投入使用。一 般蚕农都能掌握和使用。 2 . 加 温补湿效果好 , 自动控制 性能强
需要加温整个房间 , 节能和节约成本
明显。 4 . 安全可靠、 小蚕健壮 使用小蚕围台共育器后 , 蚕室内 无毒无味 、 空气新鲜 , 对小蚕安全可 靠。 小蚕生长快 、 发育齐整 , 有利于大 蚕的饲养和产量提高 。
的温湿度 ,只需在 帷帐小环境 内调 节, 加温补湿同时进行 , 速度快、 效果 好; 小蚕围台共育器 的控温灵敏度很 高 ,达到 目的温湿度后即刻停止 , 自 动控制性能较强 。
3 . 省 时省 工 、 节约 成本 使用小 蚕 围台共 育器后 ,能减少
该论 文为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
湿器的工作状态。 红灯亮时表示已达
到设定值 ,加温或补湿处于停止状 态,绿灯亮时表示未达到设定值 , 加 温或补湿器处于工作状态 。 在机器背 面有补湿器雾化装置 , 向内注水时要 保证水面在红线下 1 厘米 , 超过后无
法雾 化 。 5 .小蚕 围 台共 育 器的共 育规模
按照小蚕生理发育需要 , 调节 目
卸, 可用 “ 力 偶矩 方法 ” 拆卸 。
3 . 为便于装配应做好配对记号 :①为提高装配质量 和效率 , 对非互换件零件和配合件 , 应核对原有“ 记号 ” 或
重新做记号 , 并配对分类放置。 例如: 活塞连杆组 、 轴瓦与
轴颈及轴承座 、 气门与气 门座、 正时齿轮 、 精密偶件 、 飞轮
本 栏 编辑: 纪晓 芬
E — m a j l : k z y h @ 1 2 6 _ c o m电 话 : 叭 0 — 6 6 8 8 6 1 8 8 — 6 8 1 7

小蚕专业化共育的调查与思考

小蚕专业化共育的调查与思考

育技术措施。四是加强跟踪服务。在小蚕出共育室 分到户后,对蚕农遇到的饲养技术上的难题,共育户 及时上门指导服务,积极帮助解决问题。
3 小蚕专业化共育的对策建议
3. 1 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小蚕共育专业化组织 根据蚕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加大政策引导和行
政推动力度,积极培育发展小蚕专业化共育合作组 织。将小蚕专业化合作社列入各区镇全年农业目标 考核内容,制定相应考核意见和扶持政策,对建立小 蚕专业化共育的主体给予政策支持;鼓励现有的小 蚕共育户做大做强,提高标准,建设专业化规模集中 共育室,推进全县小蚕共育专业化动作。 3. 2 抓住关键,着力提高小蚕共育专业化水平
2 海安县小蚕专业化共育的主要经验
2. 1 建设高标准专用共育室及配套设施 选择周围环境干净、空气新鲜无污染的地点建
立小蚕共育室。小蚕共育室保温、保湿性能好,设专
44
2014 年第 3 期
用的蚕室、蚕具、贮桑室。共育室、蚕具专用,共育小 蚕不得同时饲养大蚕。周围环境经常消毒,共育区 大门前设立 消 毒 池; 蚕 沙 等 污 染 物 处 理 远 离 蚕 室。 要根据小蚕用叶的特点加强桑园的肥( 以复合肥、 有机肥、生物肥为主) 、水及治虫等管理,保证小蚕 用叶的质量。 2. 2 共育前做好准备充分。
2014 年第 3 期
43
小蚕专业化共育的调查与思考
魏 旭1 吉 华2 孙书云3
(1. 海安县开发区农村工作局; 2. 海安县蚕桑站; 3. 海安农委中心办)
摘 要 小蚕共育是蚕桑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小蚕专业化共育有助于提高养蚕质量、降低养蚕成本、推进蚕桑规模化发展。本文通
过分析海安县小蚕专业化共育的现状及意义,提出了小蚕专业化共育的发展前景和对策建议。
( 本刊)

浅析小蚕共育实用技术

浅析小蚕共育实用技术

浅析小蚕共育实用技术摘要:推广和普及小蚕共育技术不仅能节约劳力,提高小蚕的体质,促进小蚕生长发展整齐,主要是能增加张种产茧量,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饲养得好,蚕儿体质强健,对周围不良环境和病原菌抵抗能力强,张种的头数就有了保证,为养蚕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本文从补催青、消毒防病、收蚁及饲养管理诸方面简述了小蚕共育实用技术要点,有利于广大蚕农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蚕共育;实用技术;要点1 我地小蚕共育基本情况近年由于我镇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栽桑养蚕落在了老年人的头上,受身体和养蚕技术的限制,有些老年蚕农在饲养小蚕过程中出现鼠害或其他变故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

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的饲养好坏关乎着养蚕的成敗。

这两年我地逐渐兴起的小蚕共育受到了广大蚕农的支持,目前各季蚕共育率达95%以上。

一般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组根据饲养数量推选出一两名养蚕经验丰富的大户,将全组30~50张蚕种共育饲养,收取一定的费用,既节省了劳力,又解决了小蚕饲养技术要求高的难题,为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我镇小蚕共育单位一般按村组集中共育至三龄起蚕第2口叶后,分发至一家一户饲养。

由于共育户养蚕技术好、养蚕设施设备齐全,消毒防病彻底,技术规范到位,共育后的小蚕发育整齐好养,产量高、蚕茧大,群众对小蚕共育热情高涨,养蚕户年年获得丰收。

2 小蚕的生理特性2.1 口器稚嫩,对叶质要求高蚕儿的营养全部来自桑叶,叶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蚕儿的体质。

由于小蚕期口器都很稚嫩,在采叶用叶上要严格按照标准来采摘、饲喂,防止蚕儿食下污染叶、过老叶、凋萎叶,影响蚕儿体质。

2.2 体表水分和热量散失较快蚕儿通过体表散发水分和热量,由于小蚕单位体重体表面积较大,造成体内水分和热量散失快,其体表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低,对高温多湿环境适应性较强。

因此,可以用较高的温湿度来饲养小蚕,既可以保障桑叶新鲜,使蚕儿良桑饱食,体格强健,还能促使其生长整齐。

小蚕共育的关键技术与措施

小蚕共育的关键技术与措施

小蚕共育的关键技术与措施摘要分析了小蚕的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要求,并从蚕室、蚕具、桑园准备,收蚁,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小蚕期防病治病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小蚕共育;生理特点;关键技术小蚕共育是由具有充足的蚕屋设备和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单位或养蚕专业户统一饲养小蚕,3龄或4龄分发给蚕农饲养大蚕的一种形式。

小蚕共育有利于消毒防病和蚕儿护理,使蚕强健好养,具省工、省屋、省工具和燃料、省药品、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小蚕共育是稳产高产的先进技术,应大力推广。

1小蚕期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1)适应性强,适宜偏高温多湿饲养。

小蚕的体表面积大,散热快,体温容易降低;加之小蚕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具有耐高温的能力。

根据以上特点,小蚕期的温度应在25.5~28℃之间,在偏高温度下,蚕发育快,体重增加量多,产茧量高。

(2)对多湿的抵抗力强。

由于小蚕的体表面积对体重的比例较大、皮肤的蜡质层薄、气门对躯体的比率大,所以蚕体水分容易散失,能耐多湿。

根据小蚕的这一特点,在多湿环境中饲育,并无不良影响,反而由于空气中多湿,桑叶不易萎凋,可以达到饱食。

(3)小蚕生长发育快,对桑叶质量要求高。

据统计:体重一龄期增加12~16倍,二龄期增加8倍,三龄期增加5~6倍。

由于小蚕单位时间内的成长比率比大蚕高,生长发育迅速,因此需要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多、富含糖类并老嫩比较一致的桑叶。

此外,由于小蚕生长发育快,应注意随着蚕的生长发育,及时扩大蚕座面积,以避免食桑不足。

(4)小蚕呼吸量少,气体交换容易,对CO2抵抗力较强,要做好门窗关闭工作。

蚕室内由于饲养人员和蚕的呼吸,加上蚕沙发酵,使蚕室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

CO2对蚕呼吸障碍的程度,因发育时期不同而不同,小蚕期比大蚕期的抵抗力较强。

但对于蚕室中产生的CO、SO2和NH3等有毒气体以及病原体,小蚕期的抵抗力弱。

所以在小蚕期,蚕室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换气,并要做好门窗关闭工作。

做好种茧育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

做好种茧育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

做好种茧育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谈文辉【期刊名称】《四川蚕业》【年(卷),期】2013(041)001【总页数】3页(P24-25,31)【作者】谈文辉【作者单位】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北碚4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为了生产优质蚕种,满足农村大面积生产的需要,种茧小蚕集中共育是其重要的一环。

俗话说:“养好小蚕七成收”,充分说明了饲养小蚕的重要性。

我院采取小蚕集中共育等有效技术措施,提出了共育室所必备的条件及主要技术要求,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确保种茧的产量和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防微效果较好,产茧量在70~80kg/张。

繁育系数一般在4.5~5张/kg。

作者认为值得提倡和推广。

1 小蚕共育条件1.1 建立小蚕专用蚕室选择周围环境干净、空气新鲜无污染的地方建立;共育室必装空调设备,用来防止高温;共育室还需保温、保湿性能好,应设专用的蚕室、蚕具、贮桑室。

共育区大门要设立消毒池;蚕沙坑不能设在共育室窗外上风处。

1.2 建有小蚕专用桑园小蚕桑园首先要进行夏伐,然后还要加强桑园的水肥 (以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肥为主)及除虫等管理,保证小蚕用叶的质量。

1.3 建立一套严格管理制度包括工作职责、防病卫生、质量检验等管理制度。

1.4 建立专业技术队伍选用技术熟练、工作认真负责的专职共育人员,要求能掌握一般常见蚕病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2 小蚕共育技术要求养好小蚕,消毒防病是基础,优良的品种是关键,精心饲养是保证。

2.1 严格执行消毒防病制度消毒防病一定要贯穿蚕前、蚕期、蚕后三个生产环节。

2.1.1 养蚕前消毒。

消毒要以全面彻底、务求实效为原则,尤其是秋季,蚕室 (贮桑室)蚕具实施“二消一洗一熏”,即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最后熏烟。

消毒。

可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溶液或用2%~3%福尔马林、0.5%的石灰水混合液将蚕室内上下四周喷雾消毒,面面俱到,不留死角,喷后将门窗关好,保持30min的湿润状态,蚕具消毒以浸渍消毒最佳,一般浸渍30min为好。

家蚕小蚕共育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家蚕小蚕共育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家蚕小蚕共育技术及其应用探讨引言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丝绸生产的主要原料就是家蚕产的蚕丝。

小蚕是指家蚕幼虫,在家蚕的养殖过程中,小蚕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对最终的丝绸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传统的家蚕养殖技术中,将家蚕幼虫分开进行单独养殖,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共育技术逐渐被引入家蚕的生产中。

共育技术可以提高小蚕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从而提高丝绸的产量。

本文将从家蚕小蚕共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共育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蚕小蚕共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家蚕小蚕共育技术,即在同一养殖场内,将不同龄期的小蚕进行相互配合养殖,以提高小蚕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利用小蚕生长规律家蚕幼虫的生长发育经历了饲料摄取、蜕皮、生长和滋养的四个阶段。

共育技术利用了不同龄期小蚕之间的生长规律差异,使得小蚕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和规避竞争,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率。

2. 利用小蚕之间的互补优势不同龄期的小蚕在食性和活动习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初期幼虫对饲料的摄取较为轻微,而后期幼虫则对饲料的消耗量较大。

不同龄期的小蚕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可以相互促进,提高幼虫的生长速度。

3. 降低养殖成本传统的家蚕养殖技术中,由于小蚕之间的竞争,导致养殖场对饲料的消耗增加,且需要对不同龄期的小蚕进行分别管理。

而共育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率。

二、共育技术的优势家蚕小蚕共育技术相比传统的单独养殖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小蚕的成活率在共育技术中,不同龄期的小蚕可以相互促进,利用了小蚕之间的互补性,从而提高了小蚕的生长速度。

相比单独养殖技术,共育技术可以更快地培育出成熟的家蚕幼虫。

共育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主要体现在饲料的节省和管理的便捷上。

通过合理的组合不同龄期的小蚕,可以降低饲料的消耗,同时也简化了管理的程序,减少了人力成本。

1. 提高丝绸产量家蚕小蚕共育技术可以提高小蚕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从而提高了丝绸的产量。

浅谈如何搞好小蚕共育

浅谈如何搞好小蚕共育
共育室统 一放于蚕沙坑处理 。 定期进行地 面消毒 , 空
6 做 好 超前 匀座 , 护座 工作
小蚕生长发育快 , 活动范围小 , 感知距离短 , 应 做好超前匀座, 扩座。 达到平、 匀、 适三个标准。 平: 每 次扩座将蚕沙抖松摊平 , 便于给桑 , 减少伏颡蚕 , 遗 失蚕。匀 : 扩座时将蚕匾内各个部位的蚕头分布均一 匀, 稀密一致 。适 : 扩座 面积 与各龄期及 其不 同发 育 阶段 生长 发育 相适应 。1 龄 最大 面积 O . 7 一 l m 2 , 2龄
5 坚持 良桑饱食
小蚕生长发育快 , 对叶质要求严, 必须给予营养 丰富, 老嫩一致的适熟叶。收蚁当 日 用叶, 应选择黄 中带绿 , 枝 梢顶 芽下第 2  ̄ 3叶 。1 龄期选 择嫩绿 色 , 枝梢顶芽下的第 3 - 4 叶。 2 龄选择将转浓绿色, 枝梢 顶 芽下 的 4 ~ 5 叶 。3龄选浓绿色 , 三眼叶饲喂 。
1 . 7 ~ 2 . 2 m 2 , 3龄 4  ̄ 5 m ,各龄期 应在盛食 期将蚕座 面
气消毒 , 把消毒防病工作贯穿于整个共育过程中。
3 . 做 好领种 、 择有空调装备 的
车辆 , 便于调 节温湿度 , 避 免强烈震 动 、 闷热 、 日晒 雨
1 科 学选 择 小蚕 共 育室
1 . 1 地点选择
小蚕共育室要与化工 、 砖瓦、 发 电、 化肥等厂矿以
收蚁结束后 ,根据 品种要求 ,达到饲养 目的温度
2 7 . 2 ~ 2 7 . 8 ℃。
及常施农药 的农 田、 果 园保 持一定距 离 , 避免小蚕 发
生 中毒损失 并应 离开壮蚕室 、 上蔟室 l O O m以上。
2 严 把消 毒 防病 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质量差。 近年来我区蚕业技术人员对加温方法和设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 取得了许多成果 。 如
玉林 市 蚕 种场 经 过多 年摸 索试 验 , 用智 能 电热加 温 补湿 设备 , 得 了较 好 的社 会 效 益 和经 济效 采 取 益 , 一 问 3mz 在 0 的小蚕 共 育室 安装 一套 智 能 电热加 温补 湿 设 备 , 在市 场 价钱 在 4 0元 左 右 ( 现 0 包 括 :0 0 电热线 4条 、 10 W 电热 温 湿感 应 器 1只 、 电器 1 及 电线 和安装 人 工 费 )采用 智 能 电热 继 个 ,
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将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劳动力是生产的第一要素 , 科学
技术 是 第一 生产 力 , 对技 术性 劳 动密 集 型 的桑 蚕 产业 尤 为如此 。随着 农村 劳 动力 转移 , 村劳 动 农 力结 构 性短 缺 , 小蚕 共育 经 营请 工难 已成 现 实 。 在请 工难 的条 件下 , 蚕共 育 实体对 共育 机械 化 、 小 共 育技 术省 力化 需 求 十分 强烈 。
境产生粉尘 的影响。就 目前调控温湿度技术手段而言, 或产生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对
劳动 者 产生 伤 害 , 产生 烟雾 使 劳动 环境 恶化 。这 些原 因又增 加 了共 育实 体请 工 的难 度 , 为此 或 或
增加劳动报酬。如何实现劳动环境优化 , 已是刻不容缓 的课题。
1 . 共育 叶质 恶化 5
[ 摘
570 ; 2 3 0 0 .兴业 县农 业局 )
要]本 文从 小蚕共育 产业 化趋势 、 小蚕共育经 营请工难 、 小蚕共 育投 入成本上升 、 共育劳动生 产
条件改善 、 育叶质恶化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小蚕共育面临全新 的发展生存环境 , 共 对小蚕共育技术创 新
重 点 和 创 新 方 向进 行 了一 些 思 考 。
加温 补 湿设 备 比传统 加 温方 式是 木 炭 的成本 节 约 , 炭 现市 场价 格 是 25元 ~ . , 木 . 30元/ 电热加 温
补湿 节 约劳 动力 、 轻共 育 室人 员 的劳 动强 度 、 减 减少 蚕室 一 氧化 碳 、 氧化 碳污 染 , 利 于 工作 人 二 有 员 的身 体健 康 。 电热加 温补 湿 在节 约成 本 的 同时 , 有利 于小 蚕 的生 长发 育 , 而提 高 了小 蚕质 量 。 从
3 6
21 0 2年 第 4 卷 9
第 2 《广 西 蚕 业 》 期
G agiSr u ue o 4 N 2 0 2 u nx e cl r V 1. 9 o. ,2 1 i t
12 农 村劳 动 力转移 。 民外 出务工 多 , . 农 小蚕 共育 请工 难
工 业化 和城 镇 化是 我 国现 阶段 的必 然选 择 , 工业 化 和城镇 化需 要农 村 劳动 力 的积极参 与 。 国 家 为 了促进 工业 化 和城镇 化 发展 , 在通 过提 高最 低 工 资标准 、 制养 老保 险 、 能培 训补 贴 、 正 强 技 农 民工子 女入 学 等政 策措施 促 进农 民参 与工业 化 和城镇 化 建设 。 因此 , 农村 劳动 力转 移是 经济社 会
作、 运输 、 共育技术实施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小蚕共育 , 是用蚕匾进行平面育。 蚕匾平面
3 7
21 0 2年 第 4 9卷
第 2期 《广 西 蚕 业 》
G a giSr utr V 1. 9 N un x ei l e o 4 o.2 0 2 c u ,2 1
育 需 要在 共育 蚕 房搭 建 饲养 架 , 匾平 面共 育小 蚕 , 蚕 占用 蚕 房多 , 作 繁琐 , 效 低下 。箱式 饲 养 操 工 木框 有许 多优 点 : 蚕具 结 构简 单 , 面光 滑 , 表 隙穴 少 , 于消 毒彻 底 ; 座保 湿 能力 超 强 , 较长 时 便 蚕 能 间保 持 叶质新 鲜 ; 动操 作方 便 , 效高 ; 房利 用率 高 , 利 于规模 共 育小 蚕 ; 构 牢 固 , 劳 工 蚕 有 结 运输 方 便。 由于箱 式 饲养 木框 的突 出优点 , 近年来 推 广迅 速 , 到 了广泛 的应 用 。 是 箱式 饲 养木 框仍 存 得 但
实者健 康 意识 增 强 。 清洁 安 全劳 动环 境 要求提 高 . 对
共育劳动者健康意识增强 , 对清洁安全劳动环境要求提高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 为共育劳动者
创造 清 洁安 全 劳动 环境 也是 小蚕 共 育实 体应 有 的社会 责 任 。 在现 有 的共育 技术 体 系 , 为确 保达 到 小蚕 “ 量足 、 康 、 病 、 健 无 发育 齐 一 ” 的质 量 标 准 , 小蚕 共 育过 程 中 , 须进 行 蚕 室 、 在 必 蚕具 、 体 消 蚕 毒 和温 湿度 调控 。就 目前 消 毒药 物 而言 , 或对 人 有较 大 的刺激 性甚 至影 响 身体 健康 , 或对 劳动 环
快 小 蚕共 育 的创 新 与推广 。
1 小蚕 共育面临全新 的生存 发展环境
11 小 蚕 共育 日益趋 向产 业化 .
回顾 我 区小 蚕 共育 的发 展历 史 ,上 世纪 7 0年代 末 8 O年代 初 的小 蚕共 育 经 营 主体 多为 养 蚕 重点 大 户 和 乡镇供 销 社 , 营方 式 为 “ 经 政府 扶 持 , 自主经 营 , 自负盈 亏 ”共 育技 术 采 用 “ 匾 平 面 , 蚕 塑料 膜 覆 盖 四 回育 ” 。随着农 村 生产 体 制 的改变 , 一技 术 经 营体 系不 再适 应 市 场需 求 而不 断 衰 这
在耐腐性差 , 耐用性不长 的缺点 , 同时配套设备没有得到开发 , 喂蚕操作 困难 , 工效低。 因此 , 小蚕
共育 饲 养 工具 创 新要 针 对箱 式 饲养 木 框 存 在 问题 , 创新 材 质 选 择 , 高耐 腐 性 和 耐用 性 , 提 创新 配 套设 备 , 高 喂蚕操 作方 便 性 和工 效 。 提
21 0 2年 第 4 9卷
第 2期 《广 西 蚕 业 》
G agiSf u ue o 4 N 2 0 2 u nx e cl r V 1. 9 o. .2 1 i t
新形势 下小蚕共 育技术创新 的几点思考
谭 冠 礼 , 超 谭
( .广 西玉 林市 经济 作 物工 作站 。 林市 1 玉
13 小蚕 共 育投 入要 素 价格上 涨 , 育成本 增 加 , - 共 利润 下 降
作为服务于农业 的小蚕共育实体 , 获得利润的空间本来就 比较困难 , 属于弱势实体。 近年来 , 受小蚕共育投人的劳动力 、 各种生产资料 、 固定资产投资等价格上涨的叠加影响, 共育成本快速 增加 , 利润空间受到了进一步压缩 , 可持续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如何降低共育成本是小蚕共育
212 省力 化 共育 消毒 工 具 的创新 ..
小 蚕 共 育传 统 消毒 方 法是 用 人力 对 蚕 室 、 具 进行 打扫 、 蚕 冲洗 , 用人 力 操 作水 节 筒 或 肩 背 喷 雾 器 喷洒 药水 。 统 消毒 方法 消 毒速 度慢 , 工多 , 传 用 消毒效 果 差 。用 电动 ( 、 油动 力 ) 喷 雾 汽 柴 冲洗 机 消 毒是 对 消毒 工具 和消 毒方 法 的创 新 。 电动( 、 油动 力 ) 汽 柴 冲洗喷 雾机 具有 冲力 大 、 程 远 、 射 雾 化好 的特 点 , 可提 高 冲洗 、 喷药 速 度 , 提高 消毒 效 果 。 当前 , 蚕共 育 实体 采用 的 电动 冲洗 喷雾机 , 小 均为 其 他产业 行 业使 用 的 电动 冲洗 喷雾 机 。这 种 电动 冲洗 喷雾 机 的设 计理 念 并 没有 充 分 考虑 到 小蚕 共 育消 毒药 液 的化 学性 质 , 使用 时极 易 被腐 蚀 而损 坏 。因此 , 必须 开 展小 蚕 共育 专 用 电动 冲 洗 喷雾 机 的创新 , 为小蚕 共 育提 供安 全 、 高效 、 用 的消 毒工 具 。 耐 213 安全 环保 温 湿调 控设 备 的创 新 .. 小 蚕共 育传 统 加温 方 法是 在蚕 室用 木 炭或 木糠 材 料烧 水 。这 种方 法 花工 大 、 本 高 、 室 空 成 蚕
制经营 、 小蚕托养等经营模式同时共存 。三是经营理念市场化 , 小蚕共育室不再是政府部门或蚕
业 技术 推 广部 门推 广 养蚕 技术 的附属 产 品 , 是 “ 而 独立 核算 、 自负盈 亏 、 自担风 险 、 益 分配 ” 利 的企 业 经 营实 体 。 经营 主体 、 营模 式 、 营理 念 的变革 , 生 了小 蚕共 育产 业化 的雏 形 , 经 经 催 小蚕 共 育产 业 化 必然
小 蚕共 育 专业 化 后 , 一是 发 挥 了技 术 优势 , 获得 技 术 效益 ; 二是 提 高 了蚕 室 、 具利 用率 , 蚕 提 高 了劳 动效 率 , 提高 能源 利用 率 , 降低共 育 成本 具有 显著 作用 。 小蚕 共育 专业 化 , 对 但 共育 室不再 饲养 大 蚕 , 园生 产 的桑 叶 全部 用 于共 育 小蚕 , 桑 由于桑 叶 的生 长 与小 蚕 生 长发 育 不 同步 , 普遍 存
和蚕业 技 术人 员 紧 紧围绕 建设 桑 蚕产 业强 省 和亚 热带 优质 蚕 茧生 产 基地 建设 的奋 斗 目标 。狠抓
亚热 带小 蚕 共 育技 术 和小 蚕 共 育模 式 的创 新 , 动 了小 蚕共 育 技 术 、 育模 式 的长 足发 展 , 推 共 为广
西蚕茧产量取得全 国第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创新发展 的同时, 小蚕共育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 情 况 , 临着 许多 新 的挑 战 。 蚕共 育要 实现 可持 续 发展 , 须充 分认 识 出现 的新 情 况 , 一 步加 面 小 必 进
[ 关键词]共育技术 ; 创新 ; 思考
[ 中图分类号]¥ 8 , [ 8 3 文献标识码]B: [ 1 文章编 号] 10 — 6 7 (0 2 2 0 3 — 0 6 15 2 1 )0 — 0 6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