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期中作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选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中作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选译

翻译篇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永瑢等著。卷一百一·子部十一○法家类,《韩子》·二十卷(内府藏本)

任课教师:李道和

断句原文:

《韓子》·二十卷(內府藏本)

周韓非撰。《漢書·藝文志》載《韓子》五十五篇,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載《韓子》二十卷,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惟王應麟《漢·藝文志考》作五十六篇,殆傳寫字誤也。其注不知何人作。考元至元三年何犿本,稱舊有李瓚注,鄙陋無取,盡為削去雲雲。則注者當為李瓚。然瓚為何代人,犿未之言。王應麟《玉海》已稱《韓子注》不知誰作,諸書亦別無李瓚注《韓子》之文,不知犿何所據也。犿本僅五十三篇,其序稱內佚奸劫一篇,說林下一篇,及內儲說下、六微內似煩以下數章。明萬曆十年趙用賢購得宋槧,與犿本相校,始知舊本六微篇之末尚有二十八條,不止犿所雲數章說林下篇之首尚有伯樂教二人相踶馬等十六章,諸本佚脫其文,以說林上篇田伯鼎好士章逕接此篇。蟲有虺章和氏篇之末自和雖獻璞而未美,未為王之害也,以下脫三百九十六字。奸劫篇之首,自我以清廉事上,以上脫四百六十字。其脫葉適在兩篇之間,故其次篇標題與文俱佚。傳寫者各誤以下篇之半連於上篇,遂求其下篇而不得,其實未嘗全佚也。今世所傳,又有明周孔教所刊大字本,極為清楷。其序不著年月,未知在用賢本前後。考孔教舉進士在用賢後十年,疑所見亦宋槧本。故其文均與用賢本同,無所佚闕。今即據以繕錄,而校以用賢之本。考《史記》非本傳,稱非見韓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說林、說難十餘萬言。又雲,人或傳其書至秦,秦王見其孤憤、五蠹之書。則非之著書,當在未入秦前。《史記》自敘所謂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者,乃史家駁文,不足為據。今書冠以初見秦,次以存韓,皆入秦後事,雖似與《史記》自敘相符,然傳稱韓王遣非使秦,秦王悅之,未信用。李斯、姚賈害之,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遺之藥,使自殺。計其間未必有暇著書。且存韓一篇,終以李斯駁非之議,及斯上韓王書。其事與文,皆為未畢。疑非所著書本各自為篇,非歿之後,其徒收拾編次,以成一帙。故在韓在秦之作,

均為收錄,並其私記未完之稿亦收入書中。名為非撰,實非非所手定也。以其本出於非,故仍題非名,以著於錄焉。

白话译文:

《韩子》·二十卷(内府藏本)

《韩非子》这本书是东周韩非撰写的【1】。《汉书·艺文志》记载了《韩非子》有五十五篇【2】。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引用阮孝绪《七录》的记载,说《韩非子》有二十卷【3】。这两条记载的篇数、卷数都和现在的版本相符。只有王应麟在《汉·艺文志考》说《韩非子》有五十六篇,大概是传抄的时候书写错误吧。

《韩非子》这本书的注不知道是何人作的。经考证元朝至元三年【4】何犿的版本有“旧时有李瓒作注,内容粗陋,没有可取之处,全部被削减”这样的话。按照这个说法,为《韩非子》作注的人应该是李瓒【5】。但是李瓒是什么年代的人,何犿没有说。王应麟的《玉海》也已称《韩子注》不知是谁写的。各类书目中也没有关于李瓒为《韩非子》作注的文献,不知道何犿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何犿版本的《韩非子》仅剩下五十三篇,在序言中称书中佚失《奸劫》一篇、《说林下》一篇,以及《内储说》下篇、《六微》内篇以及《似烦》中的数章。

明朝万历十年赵用贤【6】购得宋刻本,和何犿的版本相比较,才知道旧本的《六微》篇末上有二十八条,不知何犿所说的《说林下》篇首的数章尚有“伯乐教二人相踶马”等十六章是怎么回事,何犿所说的这些篇章,各个版本都佚失了相关内容,这些版本都已《说林上》篇《田伯鼎好士》章直接来接《说林下》篇【7】。《虫有虺》章《和氏》篇的末尾从“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王之害也”这句开始,后面少了三百九十六字。《奸劫》篇篇首,从“我以清廉事上”开始,前面少了四百六十字【8】。这些少了的内容正好在《和氏》篇和《奸劫》篇之间,因此《和氏》的下一篇的标题和内容都佚失了。传抄的人都误认为《和氏》的下半篇和《奸劫》的上篇是相连的,于是四处寻求《和氏》下篇却没有找到,其实《和氏》篇并没有完全佚失。现在所流传的,又有明朝周孔教所刊印的大字本,书末用清朝楷书书写。这个版本的序言没有注明年月,不知道年代是在赵用贤的宋刻本之前还是之后。经考证周孔教考中进士晚赵用贤十年,怀疑周孔教刊印的版本也是参照宋刻本的。因此,周孔教的大字本内容和赵用贤的宋刻本是一样的,没有佚失和阙漏。现在根据来周孔教的大字本来修缮和抄录,并且用赵用贤的宋刻本对校。

《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说韩非见韩国日渐衰落,多次上书向韩王进谏,韩王不予采纳。韩非悲叹廉正刚直的人不能得到任用,而奸邪恶逆之人却得到提拔;总结历史上帝王的得失和王朝兴衰的变化,写成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9】,一共有十几万字。《史记》又说,有人把韩非写的书传到秦国,秦王看到了《孤愤》《五蠹》这些文章。这样说来,韩非的这些书应该是在没有去秦国前就写的了【10】。《史记》中记叙的“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的内容,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修辞之文,不足以为依据。现在《韩非子》开头说韩非的书先在秦国出现,然后又传到韩国,都是韩非进入秦国之后的事,这个说法虽然看似和《史记》关于韩非的叙述相符,《史记》韩非传又称韩王派遣韩非出示秦国,秦王对此感到高兴,但是韩非并没有为秦王重用【9】。李斯、姚贾谗害韩非,派手下整治韩非。李斯又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韩非自杀。估计韩非在秦国期间未必有闲暇时间著书立说。况且存在韩国的那一篇文章,最终以李斯驳斥韩非的观点,李斯上书韩王而结尾。《韩非子》的事业和文章都没有完成。因此怀疑韩非所著的书原本是各自独立成篇的,韩非去世后,他的门徒把他的文章收集整理、编成篇章,以形成一部书。因此《韩非子》将在韩

国和秦国的著作都收录进去,并且韩非私下记叙的未完之稿也收在其中。《韩非子》名为韩非撰写,实际并非韩非亲自编定的。《韩非子》的内容原本出自韩非,因此仍然将此书冠以韩非的名字,并收录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

评论体会:

这是一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韩子》·二十卷(内府藏本)所作的目录。和其他篇目一样,这个目录是提要性质的,从文献学角度看,这篇目录涵盖了《韩非子》的成书时间、著者、篇卷书目及其考证、注本考证、版本考证、韩非主要事迹及《韩非子》的成书过程考证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说比较全面的反应了《韩非子》一书的流变情形,从中可以看到《韩非子》的学术演变情况。

翻译了这篇目录,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严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部中国目录学的巅峰之作,为收录的每一本书都花了大量篇幅进行版本、作者生平等的介绍。在技术匮乏的古代,资料检索及其困难的情况下,《韩非子》的这篇目录仍然严格考证了几部大型的类书和目录学著作,精心比较了多个版本的注释,并且清晰的阐述了各自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查询了很多资料,虽然多是在现代科技下重新排版印刷的新版书籍,但仍然感受到古人为学的艰辛。看着一行行关于书籍版本的句子,我不禁感叹先人的睿智和远见。《韩非子》引用历经了《汉书·艺文志》《七录》《玉海》近两千年时间跨度的典籍,设想当年刘昕父子若只是在竹简的两端写上书名和藏书地点,估计今天流传下来的也就只是一个书名和一个早已湮灭的处所了。正是古人的不计辛劳,使我们的历史最大可能的得以延续。编制目录也是一个极为严谨的过程,这篇目录在提及《和氏》篇和《奸劫》篇的流变情况时,精确的统计了佚失的字数。在字词泛滥的今天,字数的增减即使对于计较稿费的出版商,也只不过是个模糊的数量级概念,但对于遣词造句精心推敲的古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篇目录的精确统计,绝对不是卖弄学术的炫耀,而是以一种“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态度,为后人的留下可以信任的实据。目录作者还为文章开头的一句“周韩非撰”花费了近一半篇幅来阐释其中的学术流变和观点分歧。可见作者也绝非我们想象中只会盲目从古的一班学究,作者以怀疑的眼光考证、辨析了那些权威、通行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就是创新的思维。我忽然觉得,那些存在于故纸堆的人,也是鲜活的,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群体。

翻译这篇目录,还有学术上的启发。首先是对一本古籍、一种著述的研究,不光要研究著作本身,更要研究它的注释和后人对它见解。研究注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原典的真实意图,更能了解到这部原典所代表的观念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解读,把握到那些观念在这个时代合适的存在方式。其次是对于古籍的态度,古人的知识产权不需要我们支付金钱,但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一字一句。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细致的把握各个版本的差异,庄重的记述自己的观念。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以文明传承者的责任来面对自己的学业和今后的学术。

文献注释:

【1】关于《韩非子》是著作、编述还是抄纂这三个文献产生的层次,应当认为是著作。虽然《提要》对各书均说“某某撰”,但是正如本篇目录所提:“以其本出于非,故仍题非名,以着于录”,《韩非子》收录各篇,均为韩非所作,虽然他不是辑集者,但正如《史记》所言:“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馀万言”。毫无疑问,《韩非子》是充满创新精神的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