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PPT[新版].ppt
合集下载
血气分析ppt课件

新型的血气分析仪采用更先进 的传感器和算法,能够更快速 地检测出结果,并减少误差。
血气分析技术正在向便携化和 自动化方向发展,方便医生在
现场进行快速检测。
血气分析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 合,如质谱技术、光谱技术等 ,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度和
范围。
血气分析与其它检测指标的联合应用
01
血气分析与血常规、生 化等指标的联合应用, 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 的生理状态。
血气分析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标本采集、处理和保存方式、仪器 误差等,因此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校 准和维护。
03 血气分析的参数
pH值
总结词
表示血液的酸碱度
详细描述
pH值是血气分析中的重要参数,用于表示血液的酸碱度。正常范围为7.357.45,平均值为7.40。当pH值低于7.35时,表示酸中毒;高于7.45时,表示碱 中毒。
高碳酸血症的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碳酸血症,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整呼吸 机参数、使用碳酸氢盐等,以降 低患者PaCO2水平,改善呼吸功
能。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呼吸衰竭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当患者存在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 症时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分类
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其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均有 所不同。
呼吸衰竭的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药 物治疗等,以提高患者通气功能,改善气体交换。
05 血气分析的局限性
影响因素
样本采集
采血部位、采血时间、采 血技术等都可能影响血气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血气成 分的测定,如酸碱平衡、 电解质平衡等。
血气分析ppt课件全

正常人PaCO2均值为40mmHg 混合静脉血CO2分压(P CO2)为46mmHg。
CO2 的存在的形式
物理溶解CO2: 物理溶解的CO2 =40*0.03=1.2mmol/L 40为(正常人PaCO2均值) 0.03为CO2在38度时溶解系数 化学结合的CO2: 主要是碳酸氢盐(HCO3- ),正常值平均为 24mmol/L。 故动脉血浆CO2总量=1.2+24=25.2mmol/L
生理代偿
肺- 肾- ↑H+ ↑H++ ↑ HCO3- ↑ HCO3- ↓buf- Hbuf NH3 NH4
任一患者血气实测SO2与由氧离曲线方程式所计算的标准SO2之差,即为SO2偏移度,用公式表示为: SO2偏移度=实测SO2 -标准SO2 正常人SO2偏移度,在 1%范围内。 在一定PO2下: 实测SO2 >标准SO2 , SO2偏移度>0,氧离曲线左移;反之,右移。 SO2偏移度越大,则氧离曲线偏移越重。
通气调节一般在10-30分钟开始起作用,代偿作用约需12-24小时达到高峰。 因只能通过改变通气量调节PaCO2,故其调节作用有限。
肾脏的代偿作用
近端肾单位的泌H+保碱 远端肾单位的泌H+保碱 NH4+和H2PO4-的排出 肾脏的代偿调节作用较慢,酸碱失衡发生后数小时开始起作用,达到最大代偿所需时间约为3—5天。但代偿调节作用 最强,维持时间最久。
离子交换(一般在酸碱失衡发生后2-4小时起调节作 用)
酸中毒时 pH每降低0.1,血清K约上升0.6mmol/L 碱中毒时 但在低钾所致代谢性碱中毒时细胞内液3K+与细胞外液 2Na+和1H+交换,而使细胞外液碱中毒加重。
3K+
2Na+,1H+
3H+
2Na+,1K+
CO2 的存在的形式
物理溶解CO2: 物理溶解的CO2 =40*0.03=1.2mmol/L 40为(正常人PaCO2均值) 0.03为CO2在38度时溶解系数 化学结合的CO2: 主要是碳酸氢盐(HCO3- ),正常值平均为 24mmol/L。 故动脉血浆CO2总量=1.2+24=25.2mmol/L
生理代偿
肺- 肾- ↑H+ ↑H++ ↑ HCO3- ↑ HCO3- ↓buf- Hbuf NH3 NH4
任一患者血气实测SO2与由氧离曲线方程式所计算的标准SO2之差,即为SO2偏移度,用公式表示为: SO2偏移度=实测SO2 -标准SO2 正常人SO2偏移度,在 1%范围内。 在一定PO2下: 实测SO2 >标准SO2 , SO2偏移度>0,氧离曲线左移;反之,右移。 SO2偏移度越大,则氧离曲线偏移越重。
通气调节一般在10-30分钟开始起作用,代偿作用约需12-24小时达到高峰。 因只能通过改变通气量调节PaCO2,故其调节作用有限。
肾脏的代偿作用
近端肾单位的泌H+保碱 远端肾单位的泌H+保碱 NH4+和H2PO4-的排出 肾脏的代偿调节作用较慢,酸碱失衡发生后数小时开始起作用,达到最大代偿所需时间约为3—5天。但代偿调节作用 最强,维持时间最久。
离子交换(一般在酸碱失衡发生后2-4小时起调节作 用)
酸中毒时 pH每降低0.1,血清K约上升0.6mmol/L 碱中毒时 但在低钾所致代谢性碱中毒时细胞内液3K+与细胞外液 2Na+和1H+交换,而使细胞外液碱中毒加重。
3K+
2Na+,1H+
3H+
2Na+,1K+
血气分析解读PPT课件

肝性脑病
血气分析表现为PaO2正常或降 低,PaCO2升高,pH值正常或 降低。
尿毒症
血气分析表现为PaO2降低, PaCO2升高,pH值正常或降低 。
注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疾病 状态下的血气变化特点需要结 合患者具体病情和临床表现进
行综合分析。
05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结果解读
判断酸碱平衡
静脉血气分析可帮助判断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例如,当患者出现酸中毒时,静脉血的 pH值会降低,PaCO2会升高。
监测治疗效果
对于接受呼吸治疗或重症监护的患者,静脉血气分析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通过定期检测 静脉血气指标,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呼吸和酸碱平衡得到有效控制。
注意事项和局限性
BE负值增大。
碱中毒
pH值高于7.45, HCO3-浓度升高, PaCO2可正常或升高,
BE正值增大。
呼吸性酸中毒
PaCO2升高,pH值降低 ,HCO3-浓度可正常或
升高。
呼吸性碱中毒
PaCO2降低,pH值升高 ,HCO3-浓度可降低或
正常。
呼吸功能评估
01
02
03
呼吸衰竭
PaO2低于60mmHg, PaCO2高于50mmHg, pH值降低。
呼吸衰竭类型判断
氧合状态评估
根据动脉血气结果中的pH值、 PaCO2和PaO2等指标,判断呼吸衰 竭类型,如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通过PaO2、SaO2等指标评估患者的 氧合状态,判断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及 其严重程度。
酸碱平衡紊乱评估
分析血气结果中的HCO3-、BE等参数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及 其类型。
血气分析表现为PaO2正常或降 低,PaCO2升高,pH值正常或 降低。
尿毒症
血气分析表现为PaO2降低, PaCO2升高,pH值正常或降低 。
注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疾病 状态下的血气变化特点需要结 合患者具体病情和临床表现进
行综合分析。
05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结果解读
判断酸碱平衡
静脉血气分析可帮助判断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例如,当患者出现酸中毒时,静脉血的 pH值会降低,PaCO2会升高。
监测治疗效果
对于接受呼吸治疗或重症监护的患者,静脉血气分析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通过定期检测 静脉血气指标,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呼吸和酸碱平衡得到有效控制。
注意事项和局限性
BE负值增大。
碱中毒
pH值高于7.45, HCO3-浓度升高, PaCO2可正常或升高,
BE正值增大。
呼吸性酸中毒
PaCO2升高,pH值降低 ,HCO3-浓度可正常或
升高。
呼吸性碱中毒
PaCO2降低,pH值升高 ,HCO3-浓度可降低或
正常。
呼吸功能评估
01
02
03
呼吸衰竭
PaO2低于60mmHg, PaCO2高于50mmHg, pH值降低。
呼吸衰竭类型判断
氧合状态评估
根据动脉血气结果中的pH值、 PaCO2和PaO2等指标,判断呼吸衰 竭类型,如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通过PaO2、SaO2等指标评估患者的 氧合状态,判断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及 其严重程度。
酸碱平衡紊乱评估
分析血气结果中的HCO3-、BE等参数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及 其类型。
血气分析PPT【优质PPT】

PH=PKa+
HCO3α•PCO2
△PCO2=0.9×△HCO3-±5 △PCO2=0.9×(36-24)±5 =10.8 ±5 PCO2=正常PCO2 +△ PCO2
=40+ 10.8 ±5 = 50.8 ±5 实测落在此范围内,结论:代碱
2021/9/8
41
酸碱失衡预计公式
❖ 呼酸: PH=PKa+
调节特点:
❖ 慢而完善 ❖ 调节酸的能力强。 ❖ 远曲肾小管H+-Na+与K+-Na+交换机制
两者存在竟争机制:低血钾碱中毒,酸中毒高血钾。
❖ 碳酸酐酶作用:活性降低时,肾小管泌H+减弱, H+-Na+减 少,K+-Na+必然增多,血钾低。碳酸酐酶抑制剂纠代碱时, 应补钾。
2021/9/8
9
二、血气标本采集
❖ 代偿时间: 3-5day
2021/9/8
44
呼碱:原发的PCO2减少称为呼碱
❖ pH 7.42
❖ PCO2 29mmHg ❖ HCO3- 19mmol/L
肾代偿(以酸中毒为例)
❖ (1)排H+增加,HCO3-重吸收加强: ❖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活性增高,生成H+及HCO3-增
多,H+分泌入管腔,换回Na+与HCO3-相伴而重吸收。是 一种排酸保碱过程。 ❖ (2)NH4+排出增多: ❖ 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NH3增多,NH3弥散入管腔 与H+结合生成NH4+,再结合阴离子从尿排出。这是肾脏排 H+的主要方式。
PHale Waihona Puke CO2↑,SB、BE↑,pH 可升高或正常
血气分析五步法课件PPT

鉴别诊断呼吸困难
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可以鉴别诊断呼吸困难的原因,为 治疗提供依据。
诊断酸碱失衡
判定酸碱失衡
01 根据血气分析的pH值,如果pH<7.35,则为酸中毒;若>7.45,则为碱中毒。
判断酸碱失衡性质
02 通过比较pH值和PaCO2的改变方向,同向改变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分析酸碱失衡原因
19
20
感谢观看
代偿的限度
酸碱失衡的代偿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将导致酸碱平衡紊乱。
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
原发失衡变化对PH值的影响
原发失衡变化大于代偿性变化,将 决定PH值的偏向。
呼吸和代谢失衡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呼吸和代谢失衡会导致pH值的改变 ,进一步影响酸碱平衡。
预计代偿公式的应用
预计代偿公式可以帮助医生预测和判 断酸碱失衡的发展趋势。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作为决定是否撤离呼吸机的参考依据。
判断酸碱失衡
根据pH值判定
判断酸中毒或碱中毒
如果pH<7.35为酸中毒,>7.45为碱 中毒。
判定酸碱失衡类型
根据pH值和PaCO2改变的方向,判 定酸碱失衡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同 向改变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
确定单纯呼吸性酸/碱失衡
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每改变 10 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 (±0.02)。如果pH实际值低于理论 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
03 单纯呼吸性酸/碱失衡时,PCO2每改变10 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
)。如低于理论值,可能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观察呼吸治疗
1 2 3
呼吸机的应用
动脉血气分析可用于指导呼吸机的使用和调节。
血气分析课件参考课件.ppt

课件学C习lick to continue
26
Example 5.
NO.
This is a normal PaO2 for room air 2. Is there an acid base or ventilation problem?
pH
7.54
PaCO2
2.9
PaO2
12.1
HCO3-
22
Base
CONSISTENT WITH SIMPLE ACUTE RESPIRATORY ALKALOSIS; NO ADDITIONAL DISTURBANCE
pH
7.54
PaCO2
2.9
PaO2
12.1
HCO3-
22
Base
+2
excess
Saturation 100%
课件学Re习turn to examples
课件学习
15
分清酸中毒或碱中毒?
PH <7.40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酸中 毒
PH >7.40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碱中 毒
课件学习
16
分清单纯性或混合性酸碱失衡?
PaCO2↑同时伴HCO3- ↓ ,必为呼 酸合并代酸
PaCO2↓同时伴HCO3- ↑ ,必为呼 碱合并代碱
课件学习
17
不同酸碱失衡类型的血气改变
32.1
This is the expected [HCO3- ] if there has been significant renal compensation over a long period; in addition the base excess has increased.
解读血气分析PPT课件

当血气分析结果显示酸碱平衡失调时,可能需要结合血常规结果,进一 步了解白细胞或红细胞的变化,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贫血或血液系统
疾病。
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血气分析和血常规结果可能会相互影响。例如,严 重酸中毒可能会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导致血常规结果出现异常。
血气分析与电解质的关系
电解质紊乱是常见的临床问题,而血气分析是评估电解质 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血气分析可以检测血液中的pH 值、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等指标,间接反映电解质状况 。
HCO3-解读
总结词
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详细描述
HCO3-是血浆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正常值为22-27mmol/L。HCO3-降低表示代谢性酸中毒,HCO3增高表示代谢性碱中毒。
BE解读
总结词
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详细描述
BE是碱剩余,正常值为-3+3mmol/L。BE降低表示代谢性 酸中毒,BE增高表示代谢性碱中 毒。BE的测定有助于判断酸碱平 衡紊乱的类型和程度。
血气分析通过测量血液中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 氧分压(PO2)、碳酸氢盐(HCO3-)等参数,来评估人体的 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对于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等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气分析的检测目的
01
02
03
评估呼吸功能
血气分析可以检测出人体 是否存在通气不足、通气 过度、换气障碍等问题, 从而评估呼吸功能。
采血时间
应在患者安静状态下进行采血,避免 在剧烈运动后或刚吸氧后采血,因为 这些情况下会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准 确性。
采血容器的选择
01
应选择干燥、无菌、密封的容器 进行采血,以避免污染和影响检 测结果。
疾病。
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血气分析和血常规结果可能会相互影响。例如,严 重酸中毒可能会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导致血常规结果出现异常。
血气分析与电解质的关系
电解质紊乱是常见的临床问题,而血气分析是评估电解质 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血气分析可以检测血液中的pH 值、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等指标,间接反映电解质状况 。
HCO3-解读
总结词
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详细描述
HCO3-是血浆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正常值为22-27mmol/L。HCO3-降低表示代谢性酸中毒,HCO3增高表示代谢性碱中毒。
BE解读
总结词
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详细描述
BE是碱剩余,正常值为-3+3mmol/L。BE降低表示代谢性 酸中毒,BE增高表示代谢性碱中 毒。BE的测定有助于判断酸碱平 衡紊乱的类型和程度。
血气分析通过测量血液中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 氧分压(PO2)、碳酸氢盐(HCO3-)等参数,来评估人体的 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对于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等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气分析的检测目的
01
02
03
评估呼吸功能
血气分析可以检测出人体 是否存在通气不足、通气 过度、换气障碍等问题, 从而评估呼吸功能。
采血时间
应在患者安静状态下进行采血,避免 在剧烈运动后或刚吸氧后采血,因为 这些情况下会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准 确性。
采血容器的选择
01
应选择干燥、无菌、密封的容器 进行采血,以避免污染和影响检 测结果。
《血气分析》ppt课件

预后判断
血气分析结果可为医生判断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有助于医生制定 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血气分析技术将朝着更 加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血气分析的 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涉及到更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挑战
目前血气分析技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和稳定性有待提高、检测成本较高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 技术研发和临床验证,以克服这些挑战并实现血气分析技术 的广泛应用。
仪器校准与质量控制
1 2
定期校准
血气分析仪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结果的准 确性。校准频率应根据仪器使用情况和厂家建议 来确定。
质量控制
每天进行质量控制测试,包括高低值质控品的测 试,以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并减少误差。
3
维护保养
按照厂家推荐的维护计划进行仪器的清洁、保养 和维修,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血气分析在机械通气参数调 整中的应用
通过血气分析结果,如PaO2、PaCO2等指标,评 估机械通气效果,指导通气参数的调整。
机械通气参数的优化策略
结合患者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 的机械通气参数优化策略,以提高通气效果 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危重病人病情监测与评估
危重病人的特点和监测意义
介绍危重病人的特点、病情变化的快速性和监测的重要性。
指导治疗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医生可以调整 治疗方案,如调整呼吸机参数、补 充氧气或给予药物治疗等。
血气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研究
应用拓展
血气分析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 关注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近年来,血气分析在重症医学、急诊 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为临床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血气分析结果可为医生判断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有助于医生制定 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血气分析技术将朝着更 加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血气分析的 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涉及到更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挑战
目前血气分析技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和稳定性有待提高、检测成本较高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 技术研发和临床验证,以克服这些挑战并实现血气分析技术 的广泛应用。
仪器校准与质量控制
1 2
定期校准
血气分析仪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结果的准 确性。校准频率应根据仪器使用情况和厂家建议 来确定。
质量控制
每天进行质量控制测试,包括高低值质控品的测 试,以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并减少误差。
3
维护保养
按照厂家推荐的维护计划进行仪器的清洁、保养 和维修,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血气分析在机械通气参数调 整中的应用
通过血气分析结果,如PaO2、PaCO2等指标,评 估机械通气效果,指导通气参数的调整。
机械通气参数的优化策略
结合患者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 的机械通气参数优化策略,以提高通气效果 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危重病人病情监测与评估
危重病人的特点和监测意义
介绍危重病人的特点、病情变化的快速性和监测的重要性。
指导治疗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医生可以调整 治疗方案,如调整呼吸机参数、补 充氧气或给予药物治疗等。
血气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研究
应用拓展
血气分析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 关注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近年来,血气分析在重症医学、急诊 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为临床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呼吸代偿 [H+]升高时, ❖ 剌激延脑呼吸中枢
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 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加大,排出更多CO2,使 以下反应向右发展。 ❖ H++HCO3-→H2CO3→H2O+CO2↑ ❖ 调节特点:发生快,调节范围有限。数小时内达高峰。
6
肾代偿(以酸中毒为例)
❖ (1)排H+增加,HCO3-重吸收加强: ❖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活性增高,生成H+及HCO3-增
多,H+分泌入管腔,换回Na+与HCO3-相伴而重吸收。是 一种排酸保碱过程。 ❖ (2)NH4+排出增多: ❖ 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NH3增多,NH3弥散入管腔 与H+结合生成NH4+,再结合阴离子从尿排出。这是肾脏排 H+的主要方式。
7
肾代偿(以酸中毒为例)
❖ (3)可滴定酸排出增加:
❖ 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H+分泌增多,能形成更多的酸性 磷酸盐。
酸
碱 质子
HCl Cl + H+ 碱是指能吸收H+的物质,如HCO3-、Cl-、SO4-2等
4
缓冲系统
定义:缓冲作用是指某一化学体系具有抵御外来酸 碱的影响而保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
全血中缓冲对: KHb
HHb
பைடு நூலகம்
、
HCO
3
(主要)
H 2 CO 3
血浆中缓冲对:
HCO
3
(主要)
H 2 CO 3
5
肺调节
18
3.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物理溶解于血液中CO2产生的压力
判断肺泡的通气状态,PaCO2 35~45mmHg 判断有无呼吸性酸碱失衡
呼吸性酸中毒:PaCO2>45mmHg 呼吸性碱中毒:PaCO2<35mmHg
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Ⅰ、Ⅱ型) 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的代偿反应
19
4.pH ——血液酸碱度
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代表血液中氢离子浓度[H+] - 反映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 与HCO3-/H2CO3(20/1)比值变化相关 正常值:7.35-7.45
<7.35 酸中毒; >7.45 碱中毒
安全范围:7.30 ~ 7.52 人可生存的最高范围:6.9 ~ 7.7
20
1). pH为7.35-7.45时,有三种可能:
12
三、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
❖ PO2
❖ P(A-a)O2
❖ PCO2
❖ STA(SO2)
❖ pH [H+]
❖ AB
❖ [HCO3—] ❖ BE
❖ SB ❖ AG
13
1.PaO2 ——动脉血氧分压
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反映机体的氧合状态 明确有无缺氧及缺氧程度
正常值:95-100mmHg 随海拔增高而降低,随年龄增加而递减 预计值公式:PaO2 =(93.94-0.147*年龄)mmHg
(国内) PaO2 =(100.1-0.232*年龄)mmHg
14
判断缺氧程度
15
判断呼吸衰竭类型
16
PaO2下降原因:
肺泡通气不足 弥散功能下降 V/Q比例失调 右-左分流 吸入气的氧分压下降
17
2.STA(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指实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含量与血红蛋白完 全氧和的氧容量之比。 (血氧容量-物理溶解的氧)/血氧容量X 100% 反映动脉血氧与Hb结合的程度 体内运送氧的主要形式 正常值:95~98%(0.95~0.98) 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与量,PaO2的值 和氧离 解曲线的特点。
↑代谢性碱中毒
24
6.SB—— 标准碳酸氢盐
❖ 在37oC,Hb100%氧合,PaCO2 为40mmHg 的 标准条件下,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 反映酸碱平衡中的代谢因素,不受呼吸因素影响 正常值:22-26mmol/L 代谢性酸中毒时↓ 代谢性碱中毒时↑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 Blood Gas Analysis and
Acid-Base Balance
1
目标要求
❖ 了解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 ❖ 熟悉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 掌握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 ❖ 掌握呼吸衰竭的判断方法
2
一、机体酸碱调解系统-
缓冲系统、呼吸系统、肾脏 3
酸、碱的概念
酸是指能释放H+的物质,如H2CO3、HCl、H2SO4等
9
二、血气标本采集
血气分析仪
10
操作方法
❖ 用注射器抽吸0.2ml肝素液,湿润其内壁,从针头 处将余液尽量排出;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定位, 左手食指、中指消毒后触摸到动脉搏动处,右手持 针,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方向与血管呈60度角刺 入。穿刺后不必抽吸,如确入动脉,血液可自行进 入针内。待血量够1.5-2ml时拔针,将拔出针头刺入 橡皮塞,与空气隔绝,然后用双手搓动空针10次, 使肝素与血液混匀以防止凝血。
(1)无酸、碱失衡 (2)有酸碱失衡,但处于代偿期 (3)复合性酸、碱失衡(如呼碱+代酸,呼酸+代碱)
要进一步判断是哪一种情况,还要结合其他指标 注意:pH正常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21
2). pH<7.35时,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可能为 (1)呼吸性酸中毒(呼酸) (2)代谢性酸中毒(代酸) (3)呼酸+代酸 (4)以酸中毒为主的复合性酸碱中毒
❖ 动脉穿刺部位按压5-10分钟左右。
11
注意事项
❖ 为防止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应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注射 器。
❖ 标本的保存:采血后的标本要立即用橡皮塞封闭,防止针 尖处的气体交换,且抽血术中也要尽量避免气泡进入注射 器。
❖ 血标本采取后,应记录采血时间、患者体温、吸氧条件、 潮气量及呼吸频率等,作为参照指标,以便于正确的临床 分析。 不考虑吸入氧条件而做的血气分析诊断是没有意义的。
22
3). pH >7.45时,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可能为 (1)呼吸性碱中毒(呼碱) (2)代谢性碱中毒(代碱) (3)呼碱+代碱 (4)以碱中毒为主的复合性酸碱中毒
23
5.[HCO3—]——碳酸氢根离子
❖ 指实际条件下所测血浆中HCO3—含量
机体中最重要的碱 判断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指标,受呼吸因素影响 正常值:男22~26mmol/L;女20~24mmol/L ↓代谢性酸中毒
❖
❖
Na2HPO4+H+→NaH2PO4+Na+
(排出) (伴HCO3-重吸收)
❖ N加a。2HPO4多带一个H+排出,同时也有碳酸氢钠重吸收的增
8
调节特点:
❖ 慢而完善 ❖ 调节酸的能力强。 ❖ 远曲肾小管H+-Na+与K+-Na+交换机制
两者存在竟争机制:低血钾碱中毒,酸中毒高血钾。
❖ 碳酸酐酶作用:活性降低时,肾小管泌H+减弱, H+-Na+减 少,K+-Na+必然增多,血钾低。碳酸酐酶抑制剂纠代碱时, 应补钾。
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 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加大,排出更多CO2,使 以下反应向右发展。 ❖ H++HCO3-→H2CO3→H2O+CO2↑ ❖ 调节特点:发生快,调节范围有限。数小时内达高峰。
6
肾代偿(以酸中毒为例)
❖ (1)排H+增加,HCO3-重吸收加强: ❖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活性增高,生成H+及HCO3-增
多,H+分泌入管腔,换回Na+与HCO3-相伴而重吸收。是 一种排酸保碱过程。 ❖ (2)NH4+排出增多: ❖ 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NH3增多,NH3弥散入管腔 与H+结合生成NH4+,再结合阴离子从尿排出。这是肾脏排 H+的主要方式。
7
肾代偿(以酸中毒为例)
❖ (3)可滴定酸排出增加:
❖ 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H+分泌增多,能形成更多的酸性 磷酸盐。
酸
碱 质子
HCl Cl + H+ 碱是指能吸收H+的物质,如HCO3-、Cl-、SO4-2等
4
缓冲系统
定义:缓冲作用是指某一化学体系具有抵御外来酸 碱的影响而保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
全血中缓冲对: KHb
HHb
பைடு நூலகம்
、
HCO
3
(主要)
H 2 CO 3
血浆中缓冲对:
HCO
3
(主要)
H 2 CO 3
5
肺调节
18
3.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物理溶解于血液中CO2产生的压力
判断肺泡的通气状态,PaCO2 35~45mmHg 判断有无呼吸性酸碱失衡
呼吸性酸中毒:PaCO2>45mmHg 呼吸性碱中毒:PaCO2<35mmHg
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Ⅰ、Ⅱ型) 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的代偿反应
19
4.pH ——血液酸碱度
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代表血液中氢离子浓度[H+] - 反映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 与HCO3-/H2CO3(20/1)比值变化相关 正常值:7.35-7.45
<7.35 酸中毒; >7.45 碱中毒
安全范围:7.30 ~ 7.52 人可生存的最高范围:6.9 ~ 7.7
20
1). pH为7.35-7.45时,有三种可能:
12
三、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
❖ PO2
❖ P(A-a)O2
❖ PCO2
❖ STA(SO2)
❖ pH [H+]
❖ AB
❖ [HCO3—] ❖ BE
❖ SB ❖ AG
13
1.PaO2 ——动脉血氧分压
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反映机体的氧合状态 明确有无缺氧及缺氧程度
正常值:95-100mmHg 随海拔增高而降低,随年龄增加而递减 预计值公式:PaO2 =(93.94-0.147*年龄)mmHg
(国内) PaO2 =(100.1-0.232*年龄)mmHg
14
判断缺氧程度
15
判断呼吸衰竭类型
16
PaO2下降原因:
肺泡通气不足 弥散功能下降 V/Q比例失调 右-左分流 吸入气的氧分压下降
17
2.STA(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指实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含量与血红蛋白完 全氧和的氧容量之比。 (血氧容量-物理溶解的氧)/血氧容量X 100% 反映动脉血氧与Hb结合的程度 体内运送氧的主要形式 正常值:95~98%(0.95~0.98) 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与量,PaO2的值 和氧离 解曲线的特点。
↑代谢性碱中毒
24
6.SB—— 标准碳酸氢盐
❖ 在37oC,Hb100%氧合,PaCO2 为40mmHg 的 标准条件下,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 反映酸碱平衡中的代谢因素,不受呼吸因素影响 正常值:22-26mmol/L 代谢性酸中毒时↓ 代谢性碱中毒时↑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 Blood Gas Analysis and
Acid-Base Balance
1
目标要求
❖ 了解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 ❖ 熟悉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 掌握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 ❖ 掌握呼吸衰竭的判断方法
2
一、机体酸碱调解系统-
缓冲系统、呼吸系统、肾脏 3
酸、碱的概念
酸是指能释放H+的物质,如H2CO3、HCl、H2SO4等
9
二、血气标本采集
血气分析仪
10
操作方法
❖ 用注射器抽吸0.2ml肝素液,湿润其内壁,从针头 处将余液尽量排出;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定位, 左手食指、中指消毒后触摸到动脉搏动处,右手持 针,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方向与血管呈60度角刺 入。穿刺后不必抽吸,如确入动脉,血液可自行进 入针内。待血量够1.5-2ml时拔针,将拔出针头刺入 橡皮塞,与空气隔绝,然后用双手搓动空针10次, 使肝素与血液混匀以防止凝血。
(1)无酸、碱失衡 (2)有酸碱失衡,但处于代偿期 (3)复合性酸、碱失衡(如呼碱+代酸,呼酸+代碱)
要进一步判断是哪一种情况,还要结合其他指标 注意:pH正常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21
2). pH<7.35时,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可能为 (1)呼吸性酸中毒(呼酸) (2)代谢性酸中毒(代酸) (3)呼酸+代酸 (4)以酸中毒为主的复合性酸碱中毒
❖ 动脉穿刺部位按压5-10分钟左右。
11
注意事项
❖ 为防止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应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注射 器。
❖ 标本的保存:采血后的标本要立即用橡皮塞封闭,防止针 尖处的气体交换,且抽血术中也要尽量避免气泡进入注射 器。
❖ 血标本采取后,应记录采血时间、患者体温、吸氧条件、 潮气量及呼吸频率等,作为参照指标,以便于正确的临床 分析。 不考虑吸入氧条件而做的血气分析诊断是没有意义的。
22
3). pH >7.45时,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可能为 (1)呼吸性碱中毒(呼碱) (2)代谢性碱中毒(代碱) (3)呼碱+代碱 (4)以碱中毒为主的复合性酸碱中毒
23
5.[HCO3—]——碳酸氢根离子
❖ 指实际条件下所测血浆中HCO3—含量
机体中最重要的碱 判断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指标,受呼吸因素影响 正常值:男22~26mmol/L;女20~24mmol/L ↓代谢性酸中毒
❖
❖
Na2HPO4+H+→NaH2PO4+Na+
(排出) (伴HCO3-重吸收)
❖ N加a。2HPO4多带一个H+排出,同时也有碳酸氢钠重吸收的增
8
调节特点:
❖ 慢而完善 ❖ 调节酸的能力强。 ❖ 远曲肾小管H+-Na+与K+-Na+交换机制
两者存在竟争机制:低血钾碱中毒,酸中毒高血钾。
❖ 碳酸酐酶作用:活性降低时,肾小管泌H+减弱, H+-Na+减 少,K+-Na+必然增多,血钾低。碳酸酐酶抑制剂纠代碱时, 应补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