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ppt课件

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 内分泌因素 免疫因素
机体因素
病理及分子事件
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前期、原位癌、
浸润癌
2、肿瘤细胞增殖周期:G1、S、G2、M、 G0 3、肿瘤细胞的分化:C分化(I级)、中分化(II
级)、低(未)分化(III级)。分化越低,恶性程 度越高
4、转移: 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种植转移、血道
转移
5、肿瘤机体的免疫学特征:肿瘤免疫逃逸、宿主
免疫缺陷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肿块:浅表肿瘤首发症状、深部肿瘤常致器 官压迫和梗阻 疼痛:刺激、压迫神经末梢或神经干 溃疡:继发于血供不足或感染 出血:破溃、血管破裂 梗阻:瘤体压迫或阻塞空腔脏器 浸润与转移:恶性肿瘤主要呈浸润性生长、 易于转移形成转移部位症状
预
防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减少发病 二级预防:早期诊治(普查、治疗癌前病变、早
期诊治)
降低死亡 三级预防:对症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提高生存质量
随访和预后
对肿瘤病人应定期随访
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
影响转归和预后的主要因素:
肿瘤性质和治疗的彻底性
治
疗
良性和交界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 瘤应综合治疗 治疗手段
LOGO
舌缘乳头状瘤
硬腭正中乳头状瘤
乳头状疣
二、皮肤癌 (skin carcinoma)
常见为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多见于头面部及 下肢 皮肤基底细胞癌:来源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发展 缓慢,呈浸润生长,很少转移。可同时伴色素增多 呈黑色。 鳞状细胞癌:早期呈溃疡,或慢性溃疡、疤痕癌变。 呈菜花状、边缘隆起、底不平、易出血。
LOGO
肿
瘤(Tumor)
机体因素
病理及分子事件
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前期、原位癌、
浸润癌
2、肿瘤细胞增殖周期:G1、S、G2、M、 G0 3、肿瘤细胞的分化:C分化(I级)、中分化(II
级)、低(未)分化(III级)。分化越低,恶性程 度越高
4、转移: 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种植转移、血道
转移
5、肿瘤机体的免疫学特征:肿瘤免疫逃逸、宿主
免疫缺陷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肿块:浅表肿瘤首发症状、深部肿瘤常致器 官压迫和梗阻 疼痛:刺激、压迫神经末梢或神经干 溃疡:继发于血供不足或感染 出血:破溃、血管破裂 梗阻:瘤体压迫或阻塞空腔脏器 浸润与转移:恶性肿瘤主要呈浸润性生长、 易于转移形成转移部位症状
预
防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减少发病 二级预防:早期诊治(普查、治疗癌前病变、早
期诊治)
降低死亡 三级预防:对症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提高生存质量
随访和预后
对肿瘤病人应定期随访
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
影响转归和预后的主要因素:
肿瘤性质和治疗的彻底性
治
疗
良性和交界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 瘤应综合治疗 治疗手段
LOGO
舌缘乳头状瘤
硬腭正中乳头状瘤
乳头状疣
二、皮肤癌 (skin carcinoma)
常见为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多见于头面部及 下肢 皮肤基底细胞癌:来源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发展 缓慢,呈浸润生长,很少转移。可同时伴色素增多 呈黑色。 鳞状细胞癌:早期呈溃疡,或慢性溃疡、疤痕癌变。 呈菜花状、边缘隆起、底不平、易出血。
LOGO
肿
瘤(Tumor)
肿瘤 PPT课件

间变(anaplasia):明显的异型性 称为间变。多为高度恶性肿瘤。
(一) 结构异型性
结构异型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在空间排 列方式上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
良性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小 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大
(二) 细胞的异型性
(1) 细胞体积异常:增大、原始小细胞 (2) 细胞的多形性:大小形状不一 、瘤巨细胞 (3) 核增大,核浆比增加 ⑷ 核的多形性 ⑸ 核仁明显 ⑹ 核分裂像增多,见病理性核分裂
常见肿瘤的细胞遗传学改变
肺癌
del(3)(p14~23)
肾母细胞瘤
del(11)(p13)
肾癌
del(3)(p14~23),t(3;5)(P13;q12)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t(17;22)(q22;q13)
滑膜肉瘤
t(X;18)(P11;q11)
第五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㈠ 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细胞长入并破坏周围组 织—浸润)
特点:无包膜,界不清,活动度差,不易切除, 术后易复发。
手术中快速切片可帮助确定手术范围
浸润性生长;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性质
良性
良、恶性
恶性
结节状、有包膜,乳头状、息肉状、溃疡状、蟹足状,
大体
分界清楚 蕈伞状、溃疡状 无包膜,分界不
肿瘤性增殖
非肿瘤性增殖
增生
单克隆性
多克隆性
分化程度
失去分化成熟能力 分化成熟
与机体协调性 相对自主性
具有自限性
病因去除
持续生长
停止生长
形态结构功能 异常
(一) 结构异型性
结构异型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在空间排 列方式上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
良性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小 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大
(二) 细胞的异型性
(1) 细胞体积异常:增大、原始小细胞 (2) 细胞的多形性:大小形状不一 、瘤巨细胞 (3) 核增大,核浆比增加 ⑷ 核的多形性 ⑸ 核仁明显 ⑹ 核分裂像增多,见病理性核分裂
常见肿瘤的细胞遗传学改变
肺癌
del(3)(p14~23)
肾母细胞瘤
del(11)(p13)
肾癌
del(3)(p14~23),t(3;5)(P13;q12)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t(17;22)(q22;q13)
滑膜肉瘤
t(X;18)(P11;q11)
第五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㈠ 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细胞长入并破坏周围组 织—浸润)
特点:无包膜,界不清,活动度差,不易切除, 术后易复发。
手术中快速切片可帮助确定手术范围
浸润性生长;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性质
良性
良、恶性
恶性
结节状、有包膜,乳头状、息肉状、溃疡状、蟹足状,
大体
分界清楚 蕈伞状、溃疡状 无包膜,分界不
肿瘤性增殖
非肿瘤性增殖
增生
单克隆性
多克隆性
分化程度
失去分化成熟能力 分化成熟
与机体协调性 相对自主性
具有自限性
病因去除
持续生长
停止生长
形态结构功能 异常
肿瘤课件完整版

3.生物因素
主要为病毒因素,如EB病毒与鼻咽癌等,
单纯泡疹病毒反复感染与宫颈癌有关。
DNA肿瘤病毒
致癌病毒
RNA肿瘤病毒
此外,寄生虫与肿瘤有关。
4.寄生虫
埃及血吸虫
华枝睾吸虫 日本血吸虫
膀胱癌
肝癌 大肠癌
1.2.2 机体因素
①遗传因素
与人类癌症的关系虽无直接证据,但癌症有
遗传倾向性,即遗传易感性,如结肠息肉病综合 征,内分泌腺瘤病,乳癌,胃癌等。
1.5 肿瘤诊断
(二)体格检查 ⑴全身检查
①确定是否肿瘤,良恶性,转移与 否及范围; ②了解全身重要脏器功能,决定治疗方案。
1.5 肿瘤诊断
⑵局部检查
目的 :肿瘤来源与周围关系、发展范围、区域淋巴转移 部位:可分析肿瘤性质及组织来源 形态: 硬 度: 癌——硬 肉瘤——较软 内容 血管瘤——有压缩性 活动度:良性——活动度大 恶性——侵润性生长、活动差 与周围组织关系 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
1.4.1 肿瘤局部表现
④出血
体表及与体外相交通的肿瘤发生破溃,血管破裂→出血 上消化道 下消化道 出血 胆道与泌尿道
呼吸道
阴道
1.4.1 肿瘤局部表现
⑤梗阻
肿瘤致空腔脏器梗阻,部位不同,症状不同
完全性 梗阻
不完全性
1.4.1 肿瘤局部表现
⑥转移症状
区域淋巴结肿大,相应部分V回流受阻致肢体
水肿或V曲张;
1.5 肿瘤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1、常规化验
①三大常规化验 贫血——消化道出血,肿瘤 血尿——泌尿系肿瘤 大便隐血——消化道肿瘤
1.5 肿瘤诊断
②生化检查 酶学检查: 碱性磷酸酶(AKP)——肝癌,成骨细胞瘤。 酸性磷酸酶——前列腺癌。 LDH——肝癌,恶性淋巴瘤。 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甲状旁 腺素。 绒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常见体表肿瘤 PPT课件

二、手术切除:
瘤生于面部,有损面容;或长的太大,妨碍
肢体活动时,可行手术切除。
三、外治疗法:
敷药:局部敷消瘤二反膏 结扎:顶大蒂小,可用丝线作双套结从跟部结扎, 使瘤逐渐坏死脱落。
皮脂腺囊肿
又名粉瘤,是由于皮脂腺腺管开口闭塞
或狭窄而引起的皮脂潴留淤积,腺体逐 渐肿大而形成。
临床特点
皮脂腺囊肿可发生
临床特点
皮样囊肿多发现于幼儿或青年期。 好发于眼眶四周、鼻根部、枕部及口底等部位。 一般单发,生长缓慢,体积不大,居于皮下组织
中,故与表层皮肤无粘连。较大者可压迫颅骨。 触诊时柔软呈圆球状有波动感,但有时较坚实。 与基底组织粘连紧密,不移推动。
治疗
主要是手术切除。
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内壁为皮肤表皮复层鳞状上
皮细胞完整或不完整的组织结构,有角 质层到生发层依次从内到外排列,但无 真皮组织层。
治疗方法
是手术摘除,应包括它的部分表面皮肤组织
及囊壁四周的结缔组织,不使破碎,否则术 后极易复发。 如有感染,先控制感染。 外伤性皮样囊肿易复发。
血管瘤
为血管组织构成的一种良性肿瘤
于任何年龄,但以 成年人多见。 好发于头面、肩部 、臀部等 多呈圆形,直径多 在1-3cm
临床特点
质软、界清、表面与皮肤粘连,可移动。肿
物中央有一小孔呈黑色(腺体导管开口处) ,内容物为豆渣样灰白色,有臭味。 囊肿可存在多年而没有自觉症状。可合并感 染。感染后可有红、肿、热、痛,化脓破溃 ,并易复发。 皮脂腺囊肿偶见发生癌变,发生率约为 2.2%4% ,多数转化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则成为鳞 癌
好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 躯干。也可于深部组织、器官内 毛细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
常见肿瘤ppt课件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由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及复发倾向
的原发性骨肿瘤。
好发年龄与部位 20-40岁青壮年多见,四肢长骨的 骨骺端。
肉眼特点 早期呈偏心状生长,逐渐增大,周围有 薄的骨壳,中央骨质破坏。瘤组织呈灰 红色,质软,常有出血、坏死、囊性变。
镜下特点 肿瘤有单核的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 成。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相似,因而, 又叫破骨细胞瘤。
脂肪母细胞呈小圆形、梭形,也可形成巨 细胞,胞浆内可见脂肪空泡。粘液、血管 网是肿瘤的间质。脂肪肉瘤分为分化良好 型、粘液型、圆形细胞型和多形性四种组 织学类型。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由平滑肌发生的恶性肿瘤。
好发部位 子宫及胃肠道。 肉眼特点 结节状,灰红色,鱼肉状,界限
肉眼特点 肿瘤可呈菜花状、溃疡状或浸润型。 肿瘤切面灰白、质硬、边界不清。
镜下特点 癌细胞形成巢片,中央为环状红染 的角化物,称为角化珠。外周细胞 与基底细胞相似,中间细胞与棘细 胞相似。细胞异型性显著,核分裂 像多见。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moma) 由基底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又叫基底 细胞上皮瘤。
好发部位 四肢深部软组织、腹膜后多见。亦可发 生于内脏器官,如子宫及胃肠道。
肉眼特点 肿瘤边界不清,切面灰白及灰黄色,可 见出血、坏死、粘液变性。
镜下特点 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纤 维母细胞排列成车辐状。还可见泡沫细 胞和多核巨细胞。细胞异型性明显,核 分裂像多见。此瘤恶性度较高,切除后 易复发和转移。
好发部位 老年人面部。 肉眼特点 肿瘤常形成溃疡,浸润破坏
周围组织,但很少发生转移。 镜下特点 肿瘤细胞形成团块、条索或
肿瘤课件ppt课件

.
5
【病理】 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包括癌前期、原位癌、及浸 润癌三个阶段。致癌因素作用约30—40年,经过 约10年癌前期阶段恶变为原位癌。原位癌历经3— 5年,在促癌因素作用下发展成浸润癌。浸润癌的 病程约一年,长者可达10年左右。癌前期为上皮不 典型增生,如萎缩性胃炎、乳腺增生等。
肿瘤细胞的分化分为高、中、低(或未分化) 三类,或称三级。
.
9
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发生发展 生长缓慢
生长快、且不断
生长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包膜完整
边界清楚、活动性好 界限不清、活动性差
转移
无
有
组织形态 分化程度高
分化程度底
机体危害 小
大、可出现全身衰竭
治疗结果 易治愈、不复发
不易治疗、易复发
.
10
【诊断】 病史:家族史、居住与工作环境、症状、年龄、月经生育
.
8
【临床表现】 肿物:肿瘤的主要表现,浅表易发现常是第一症
状。内脏出现相应症状才引起注意。 肿痛:早期少疼痛,晚期侵犯神经而发生疼痛。 溃疡:癌肿致组织坏死而形成溃疡,表现为出
血;胃癌—黑便 直肠癌—粘液血便 肺 癌—咯血。 受损器官症状:肝癌—肝功损坏、肝昏迷;肺 癌—呼吸困难;骨肉瘤—病理性骨折。 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症状: 癌细胞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肿大;肺癌—血性胸水。 全身症状:晚期消瘦、贫血、发热呈恶病质。
治疗:手术切除。
.
16
四、血管瘤 1毛细血管瘤
由真皮内增生、扩张的毛细血管构成。血管瘤与淋巴管瘤或脂肪瘤并存而 发生淋巴血管瘤或脂肪血管瘤。也可与先天动静脉瘘同时并存。 ⑴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好发于面颈部,表面高低不平,似草莓状,界限清楚,
第五章 肿瘤pptppt课件

-
7
肿瘤的肉眼形态(示意图)
-
8
polypous
papillary
villous
cauliflower
volca- nic
ulcerated9
nodula r
infiltrating
-
lobular
cysti c
10
3. 颜色和质地:良性肿瘤一般接近其来源的组织 ,恶性肿瘤切面多呈灰白或灰红
*有的肿瘤细胞浆内可见提示肿瘤来源的细胞器 ,如神经内分泌颗粒,(神经内分泌瘤)张力原纤维 和桥粒(鳞癌),微丝和密体(平滑肌来源肿瘤)。
-
26
第三节 肿 瘤 的 生 长 与 扩 散
一、肿瘤生长的生物学
典型的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可以分成几个 阶段:
细胞的恶性转化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
局部浸润
远处转移
-
30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
生长速度:主要决定于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度 良性肿瘤——生长慢 (生长速度突然加快――恶变) 恶性肿瘤——生长快
-
31
肿瘤的生长方式
良、恶性 义
方式
特点
临 床意
膨 大多见于良 “土豆” 结节状,边界清 可推动
胀
性肿瘤
“吹气球” 有包膜
易切净
性
不复
发
浸
大多见于恶 “树根”
边界不清
动
润
性肿瘤
净
“蟹足”
无包膜
性
不易推 不易切 易复发
外 良性:乳头状、息肉状、-蕈状
32
乳 腺 癌
子宫平滑肌瘤
乳 腺 癌
-
33
肿瘤的扩散:恶性肿瘤
体表肿物切除术PPT课件

体表肿物切除术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1
体表肿瘤
是指来源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等浅表软组织的肿瘤。 体表肿瘤也分良性的和恶性的,以良性的多见。 体表肿瘤虽形状大小相似,但其类、性质各不相同,其治疗
方法和预后亦不同。所以一旦发现身上出现肿块,应到医 院就诊。 视诊、触诊即可诊断。 体表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可根治。
10
局部麻醉分类 ➢ 表面麻醉
➢ 局部浸润麻醉 ➢ 区域阻滞麻醉 ➢ 神经阻滞 (臂神经丛阻滞、颈神经丛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指趾神经阻滞)
11
局部浸润麻醉方法
1.先在皮肤切口一端皮内注射一皮丘,继 沿切口走行方向作成一连串皮丘,作 新皮丘时注射针应在前一皮丘内刺入 ,只有第一针刺入时才有痛感,此即 一针技术。
2.然后分层注射,即由皮丘按解剖层次向 四周及深部扩大浸润范围。
12
局部浸润麻醉方法
3. 注药时应将较大量麻药在短时内加压注
入,使麻药在组织内产生水压作用, 即为张力性浸润,因此麻药能与神经 未稍广泛而均匀地接触,使麻醉效果 更为增强。 4. 每次注药前都要回抽注射器,以免误注 入血管内。
13
区域阻滞麻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测量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评估全身状况,确定
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前的常规化验检查。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术前沟通、
确认知情同意很重要)。 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需保持体位,如有头晕、
心悸。气促等不适及时报告)。 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清洗局部,剪去毛发,局部若涂有油质类药物时,可用
19
色素痣
色素痣 是由色素细胞错构并聚集所形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1
体表肿瘤
是指来源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等浅表软组织的肿瘤。 体表肿瘤也分良性的和恶性的,以良性的多见。 体表肿瘤虽形状大小相似,但其类、性质各不相同,其治疗
方法和预后亦不同。所以一旦发现身上出现肿块,应到医 院就诊。 视诊、触诊即可诊断。 体表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可根治。
10
局部麻醉分类 ➢ 表面麻醉
➢ 局部浸润麻醉 ➢ 区域阻滞麻醉 ➢ 神经阻滞 (臂神经丛阻滞、颈神经丛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指趾神经阻滞)
11
局部浸润麻醉方法
1.先在皮肤切口一端皮内注射一皮丘,继 沿切口走行方向作成一连串皮丘,作 新皮丘时注射针应在前一皮丘内刺入 ,只有第一针刺入时才有痛感,此即 一针技术。
2.然后分层注射,即由皮丘按解剖层次向 四周及深部扩大浸润范围。
12
局部浸润麻醉方法
3. 注药时应将较大量麻药在短时内加压注
入,使麻药在组织内产生水压作用, 即为张力性浸润,因此麻药能与神经 未稍广泛而均匀地接触,使麻醉效果 更为增强。 4. 每次注药前都要回抽注射器,以免误注 入血管内。
13
区域阻滞麻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测量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评估全身状况,确定
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前的常规化验检查。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术前沟通、
确认知情同意很重要)。 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需保持体位,如有头晕、
心悸。气促等不适及时报告)。 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清洗局部,剪去毛发,局部若涂有油质类药物时,可用
19
色素痣
色素痣 是由色素细胞错构并聚集所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kin Papilloma
皮肤乳头状瘤
系表皮乳头样结构 的上皮增生所致, 同时向表皮下乳头 状伸延,易恶变为 皮肤癌,如阴茎乳 头状瘤极易癌变为 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乳头状疣
乳 非真性肿瘤,多由病毒所致。表 头 面是乳头向外突出,见多根细柱 状 状突出物,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 疣 伸延。有时可自行脱落。
其中为血管窦,在手术切面因血窦 开放,渗血不易控制。
故手术时应从正常组织切入。创面 较大常需植皮修复。
血管瘤
Haemangioma
24
毛细血管瘤
Capillary Hemangioma
多见于婴儿,大多数是女性。出生时或生后早期见皮肤有红点或小红斑,逐渐增大、 红色加深并可隆起。
如增大速度比婴儿发育更快,则为真性肿瘤。瘤体境界分明,压之可稍退色,释手 后恢复红色。
大多数为错构瘤,1年内可停止生长或消退。 早期瘤体较小时容易治疗,施行手术切除或以液氮冷冻治疗,效果均良好。 瘤体增大时仍可用手术或冷冻治疗,但易留有瘢痕。 亦可用32P敷贴或X线照射,使毛细血管栓塞,瘤体萎缩。 个别生长范围较广的毛细血管瘤,可试用泼尼松口服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因伴有内出血、含铁血 黄素,故可见褐色素, 呈咖啡色,质硬,边界 不清呈浸润感,易误为 恶性。
纤维黄色瘤
Fibroxanthoma
常由不明的外伤或瘙 痒后小丘疹发展所致。
直径一般在1cm以内, 如增大应疑有纤维肉 瘤变。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老年性色素疣
Senile Pigmental Wart
多见于头额部、暴露部位或躯干, 老
高出皮面,黑色,斑块样,表面 年
干燥、光滑或呈粗糙感。基底平
性 色
整,不向表皮下伸延。局部扩大 素
增高、出血破溃则有癌变可能。
疣
皮肤癌
Skin Carcinoma
7
皮肤癌
Skin Carcinoma
皮肤癌 ✓ 常见为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 ✓ 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
脂肪瘤
Lipoma
14
脂肪瘤
Lipoma
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好发 于四肢、躯干。 境界清楚,呈分叶状,质软可有假 囊性感、无痛。 生长缓慢,但可达巨大体积。 深部者可恶变,应及时切除。 多发者瘤体常较小,常呈对称性, 有家族史,可伴疼痛(称痛性脂肪瘤)。
纤维瘤及 纤维瘤样病变
1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位于真皮层及皮下, 多见于躯干、上臂近 端。
混合痣
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当黑痣色素加深、变大,或有瘙痒、疼 痛时,为恶变可能,应及时作完整切除,送做病理检查。如有破溃 及出血,更应提高警惕。切忌作不完整的切除或化学烧灼。冷冻、 电灼虽可消除,但无病理诊断难以明确有无恶变,不宜推广。
黑色素瘤
Melanoma
为高度恶性肿瘤,发展迅速,当 妊娠时发展更快。若受外伤,例 如做不彻底切除或切取活检,可 迅即出现卫星结节及转移,故应 做广泛切除治疗。手术治疗为局 都扩大切除,如截趾(指)或小截 肢,4~6周后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对较晚期或估计切除难达根治者, 可进行免疫治疗或冷冻治疗,争 取局部控制后再作手术治疗。晚 期免疫治疗为卡介苗或白介素及 干扰素治疗。
01
02
03
多见于躯干。来源于皮肤真皮层,故 表面皮肤光薄,似菲薄的瘢痕疙瘩样 隆突于表面。
低度恶性,具假包膜。切除后局部极 易复发,多次复发恶性度增高,并可 出现血道转移。
故对该类肿瘤手术切除应包括足够的 正常皮肤及足够的深部相应筋膜。
带状纤维瘤
Desmoid Fibromatosis
位于腹壁,为腹肌外伤或产后修复性纤维瘤, 常夹有增生的横纹肌纤维。
皮肤基底细胞癌
Skin Basal Cell Carcinoma
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早期即可呈溃疡,常继 发于慢性溃疡或慢性窦道开 口,或瘢痕部的溃疡久不愈 而癌变。
表面呈菜花状,边缘隆 起不规则,底部不平,易出 血,常伴感染致恶臭。可局 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多数生长在皮下组织内,也可在肌肉,少数可在骨 或内脏等部位。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
汇报者:XXX
1
目录
The Catalogue Of The Whole Presentation
01
皮肤 乳头状瘤
02
皮肤癌
05
纤维瘤及 纤维瘤样病变
06
神经纤维瘤
03
痣与 黑色素瘤
07
血管瘤
04
脂肪瘤
08
囊性肿瘤 及囊肿
皮肤乳头状瘤
Skin Papilloma
3
皮肤乳头状瘤
神经鞘瘤
Schwannoma
位于体表者,可见于四肢神经干的分布部位。 中央型:源于神经干中央,故其包膜即为神经纤维。 肿瘤呈梭形。手术不慎易切断神经,故应沿神经纵
行方向切开,包膜内剥离出肿瘤。 边缘型:源于神经边缘,神经索沿肿瘤侧面而行。易
手术摘除,较少损伤神经干。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可夹杂 有脂防、毛细血管等。为多发性, 且常对称。
大多无症状,但也可伴明显疼痛、 皮肤常伴咖啡样色素斑,肿块可如 乳房状悬垂。
本病可伴有智力低下,或原因不明 头痛、头晕,可有家族聚集倾向。
神经纤维瘤呈象皮样肿型者为另一 类型,好发于头顶或臀部。
临床似法兰西帽或狮臀,肿瘤由致 密的纤维成分组成。
虽非真性肿瘤,但无明显包膜,应完整切除。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
20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
神经纤维包括神经纤维束内的神经轴及轴外的 神经鞘细胞与纤维细胞。故神经纤维瘤包括神经 鞘瘤与神经纤维瘤。前者由鞘细胞组成,后者为 特殊软纤维,具有折光的神经纤维细胞并伴有少 量神经索。
手术治疗为主,区域淋 巴结应清扫。放疗亦敏感, 但不易根治。在下肢者严重 时伴骨髓浸润,常需截肢。
痣与黑色素瘤
Pigment Nevus and Melanoma
11
黑痣
Pigment Nevus
皮内痣
痣细胞位于表皮下,真皮层,常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可存有汗毛 (称毛痣)。少见恶变。
交界痣
痣细胞位于基底细胞层,向表皮下延伸。局部扁平,色素较深。该 痣细胞易受激惹,局部受外伤或感染后易恶变。多位于手和足,易 受外伤处。较少见的位于眼睑(闭合痣)。
皮肤乳头状瘤
系表皮乳头样结构 的上皮增生所致, 同时向表皮下乳头 状伸延,易恶变为 皮肤癌,如阴茎乳 头状瘤极易癌变为 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乳头状疣
乳 非真性肿瘤,多由病毒所致。表 头 面是乳头向外突出,见多根细柱 状 状突出物,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 疣 伸延。有时可自行脱落。
其中为血管窦,在手术切面因血窦 开放,渗血不易控制。
故手术时应从正常组织切入。创面 较大常需植皮修复。
血管瘤
Haemangioma
24
毛细血管瘤
Capillary Hemangioma
多见于婴儿,大多数是女性。出生时或生后早期见皮肤有红点或小红斑,逐渐增大、 红色加深并可隆起。
如增大速度比婴儿发育更快,则为真性肿瘤。瘤体境界分明,压之可稍退色,释手 后恢复红色。
大多数为错构瘤,1年内可停止生长或消退。 早期瘤体较小时容易治疗,施行手术切除或以液氮冷冻治疗,效果均良好。 瘤体增大时仍可用手术或冷冻治疗,但易留有瘢痕。 亦可用32P敷贴或X线照射,使毛细血管栓塞,瘤体萎缩。 个别生长范围较广的毛细血管瘤,可试用泼尼松口服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因伴有内出血、含铁血 黄素,故可见褐色素, 呈咖啡色,质硬,边界 不清呈浸润感,易误为 恶性。
纤维黄色瘤
Fibroxanthoma
常由不明的外伤或瘙 痒后小丘疹发展所致。
直径一般在1cm以内, 如增大应疑有纤维肉 瘤变。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老年性色素疣
Senile Pigmental Wart
多见于头额部、暴露部位或躯干, 老
高出皮面,黑色,斑块样,表面 年
干燥、光滑或呈粗糙感。基底平
性 色
整,不向表皮下伸延。局部扩大 素
增高、出血破溃则有癌变可能。
疣
皮肤癌
Skin Carcinoma
7
皮肤癌
Skin Carcinoma
皮肤癌 ✓ 常见为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 ✓ 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
脂肪瘤
Lipoma
14
脂肪瘤
Lipoma
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好发 于四肢、躯干。 境界清楚,呈分叶状,质软可有假 囊性感、无痛。 生长缓慢,但可达巨大体积。 深部者可恶变,应及时切除。 多发者瘤体常较小,常呈对称性, 有家族史,可伴疼痛(称痛性脂肪瘤)。
纤维瘤及 纤维瘤样病变
1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位于真皮层及皮下, 多见于躯干、上臂近 端。
混合痣
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当黑痣色素加深、变大,或有瘙痒、疼 痛时,为恶变可能,应及时作完整切除,送做病理检查。如有破溃 及出血,更应提高警惕。切忌作不完整的切除或化学烧灼。冷冻、 电灼虽可消除,但无病理诊断难以明确有无恶变,不宜推广。
黑色素瘤
Melanoma
为高度恶性肿瘤,发展迅速,当 妊娠时发展更快。若受外伤,例 如做不彻底切除或切取活检,可 迅即出现卫星结节及转移,故应 做广泛切除治疗。手术治疗为局 都扩大切除,如截趾(指)或小截 肢,4~6周后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对较晚期或估计切除难达根治者, 可进行免疫治疗或冷冻治疗,争 取局部控制后再作手术治疗。晚 期免疫治疗为卡介苗或白介素及 干扰素治疗。
01
02
03
多见于躯干。来源于皮肤真皮层,故 表面皮肤光薄,似菲薄的瘢痕疙瘩样 隆突于表面。
低度恶性,具假包膜。切除后局部极 易复发,多次复发恶性度增高,并可 出现血道转移。
故对该类肿瘤手术切除应包括足够的 正常皮肤及足够的深部相应筋膜。
带状纤维瘤
Desmoid Fibromatosis
位于腹壁,为腹肌外伤或产后修复性纤维瘤, 常夹有增生的横纹肌纤维。
皮肤基底细胞癌
Skin Basal Cell Carcinoma
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早期即可呈溃疡,常继 发于慢性溃疡或慢性窦道开 口,或瘢痕部的溃疡久不愈 而癌变。
表面呈菜花状,边缘隆 起不规则,底部不平,易出 血,常伴感染致恶臭。可局 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多数生长在皮下组织内,也可在肌肉,少数可在骨 或内脏等部位。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
汇报者:XXX
1
目录
The Catalogue Of The Whole Presentation
01
皮肤 乳头状瘤
02
皮肤癌
05
纤维瘤及 纤维瘤样病变
06
神经纤维瘤
03
痣与 黑色素瘤
07
血管瘤
04
脂肪瘤
08
囊性肿瘤 及囊肿
皮肤乳头状瘤
Skin Papilloma
3
皮肤乳头状瘤
神经鞘瘤
Schwannoma
位于体表者,可见于四肢神经干的分布部位。 中央型:源于神经干中央,故其包膜即为神经纤维。 肿瘤呈梭形。手术不慎易切断神经,故应沿神经纵
行方向切开,包膜内剥离出肿瘤。 边缘型:源于神经边缘,神经索沿肿瘤侧面而行。易
手术摘除,较少损伤神经干。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可夹杂 有脂防、毛细血管等。为多发性, 且常对称。
大多无症状,但也可伴明显疼痛、 皮肤常伴咖啡样色素斑,肿块可如 乳房状悬垂。
本病可伴有智力低下,或原因不明 头痛、头晕,可有家族聚集倾向。
神经纤维瘤呈象皮样肿型者为另一 类型,好发于头顶或臀部。
临床似法兰西帽或狮臀,肿瘤由致 密的纤维成分组成。
虽非真性肿瘤,但无明显包膜,应完整切除。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
20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
神经纤维包括神经纤维束内的神经轴及轴外的 神经鞘细胞与纤维细胞。故神经纤维瘤包括神经 鞘瘤与神经纤维瘤。前者由鞘细胞组成,后者为 特殊软纤维,具有折光的神经纤维细胞并伴有少 量神经索。
手术治疗为主,区域淋 巴结应清扫。放疗亦敏感, 但不易根治。在下肢者严重 时伴骨髓浸润,常需截肢。
痣与黑色素瘤
Pigment Nevus and Melanoma
11
黑痣
Pigment Nevus
皮内痣
痣细胞位于表皮下,真皮层,常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可存有汗毛 (称毛痣)。少见恶变。
交界痣
痣细胞位于基底细胞层,向表皮下延伸。局部扁平,色素较深。该 痣细胞易受激惹,局部受外伤或感染后易恶变。多位于手和足,易 受外伤处。较少见的位于眼睑(闭合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