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40例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对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探讨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对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在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研究对象为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纳入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前者应用的治疗方式为耳穴压豆治疗,后者应用的治疗方式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埋线,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治疗效果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体重、体重指数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体重,提升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穴位埋线;耳穴压豆;单纯性肥胖症;治疗效果人体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热量机体无法有效吸收则会导致热量过剩,过剩的热量将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机体当中,当质量储存量超过正常人时就会逐渐增加体质量,超过正常体质量20%以后,就会发生肥胖症[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水平也逐渐上升,肥胖症患者越来越多。
肥胖不但会对外貌美观产生一定影响,还会诱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甚至会引发肿瘤疾病,为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改善肥胖症[2]。
本文主要分析在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穴位埋线联合耳穴压豆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样本:于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接收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共随机抽取80例,经双盲法将患者分入不同组别当中,分别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一般资料如下:患者共40例,男性9例,女性31例;年龄22岁到51岁,平均年龄(35.46±3.04)岁;病程1年到12年,平均病程(5.87±1.85)年。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法要在专 门教练 的指导下根据肥胖程度 和个体 体 中枢 兴 奋水 平 升 高 , 制 了饥 饿 中枢 的活 动 作 用 有 抑 关 。另 一方 面 针 刺 又 能促 进 能 量 代谢 , 加 能 量 消 增 质 , 择合 适 的运动 项 目和较适 宜 的运 动强 度 。 选
目前 饮食 控 制 和运 动疗法 减 肥都 存在 一定 的盲 耗 , 进体 内脂 肪 的动 员与 分解 , 可 达到 减肥 的 目 促 故
鼠的 减 肥 效 应及 对 大 脑 纹状 体 一 氧化 氮 ( O) N 和一 于 临床 , 受到 越来越 多肥 胖患 者 的亲睐 。
氧化 氮合酶 ( O ) N S 含量 的影 响 , 认为纹状 体 N O和 N S 量异 常 可能 是 肥 胖 发病 的 因素 , 线疗 法 对 O 含 埋
用机制可分为三类 : ①食欲抑制药 ; ②增加能量消耗 多 。
的药 物 ; 抑 制肠 道 消化 吸收 的药 物1 ③ 6 1 然研 发 中 3 穴位 埋线 疗法治 疗 单纯性 肥胖 症 。虽
的减 肥 药 种类 繁 多 , 目前 已被 广泛 应 用 的只有 抑 31 临床 研 究 但 .
能是 实现减 肥效 应 的 中枢 作用 机制 。 秦 达 等[用穴 位 埋线 对 去 势雌 性 大 鼠肥 胖 症 的 2 2 1 治 疗 进 行 研究 , 二醇 、 经肽 Y、 清 瘦 素 的 检测 雌 神 血
参
考
文
献
1 姜军作 , 衣运 玲 , 孙纹 状 体 N O和 NO 含 量 的 良性 调 整 作 用可 [ ] S 有 效 性及 可 能作 用 机制 []中华 中 医药 学刊 ,0 9 2 J. 2 0 ,7
的亲 睐 。 1 单纯性 肥胖 肥 手术 均可 在腹 腔镜 下 施行 。但 肥 胖病 的外科 手术
砂半理中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为 66. 7% 。砂半理中汤结合穴位埋线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砂半理中汤与穴位埋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砂半理中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肥胖症; 砂半理中汤; 埋线; 青年期
适时偶尔出现,功能正常; 有效: 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功能稍有 改善; 无效: 3 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功能未见改善。 3. 2 疗效评定: 随访 6 个月,患者治疗结果如下: 50 例神经根 型颈椎病患者中,经 1 次针刀治疗后痊愈 29 例,2 次治疗后痊 愈 11 例,3 次治疗后显效 3 例、有效 3 例,3 次治疗后,临床症 状、体征无好转,功能无改善 4 例,总有效率 92% 。 4 体会 4. 1 颈椎病的发病涉及骨组织和软组织。在软组织,睡 眠 的 不 良 姿 势、长 时 间的强迫体位、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合理安排等都是引发颈椎病 的常见原因: 包括头部的频繁活动也会引发颈椎的肌、腱、韧 带、关节囊和椎间盘等的轻重外伤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4.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系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 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的临 床表现总称。在其病因中,颈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 发生发展病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起一系列 继发性病理改变。如相邻椎体后缘及外侧缘骨刺形成,小关节 增生肥大,黄韧带 的 增 厚 及 向 椎 管 内 形 成 皱 褶,这 些 病 理 性 因 素与椎间盘一道均可对神经根形成压迫。中老年人由于长期 低头伏案工作,引起颈肌慢性劳损,肌肉痉挛,久之使颈肌肌力 减弱,使颈平衡破 坏 而 影 响 静 力 平 衡,导 致 颈 椎 的 生 理 弧 度 改 变和颈椎节段不稳,而使颈椎正常的应力与压应力分布发生改 变,导致骨质增生,促使颈椎病的发生。 4. 3 治疗机理: ①针刀松解了软组织、血管神经的粘连,疤痕 和挛缩,恢复了颈、背、肩、臂 部 软 组 织 的 力 学 动 态 平 衡。 ② 改 善了局部微循环,消 除 了 肌 痉 挛、肌 紧 张、改 善 代 谢,促 进 炎 症 致痛物质的消 除,解 痉 止 痛。③ 针 刀 还 具 有 针 刺 的 效 应,能 激 发体内调节作用,产生镇痛物质,达到“去痛致松”的目的。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6例

JA XIJ RN ING OU AL OF RA T O L CHI E T DI I NA NES MED C NE II
针3 0分钟 , 每周 治疗 6次 , 为一 疗 程 , 续 治疗 4周 连
2个 疗程 。
3 疗效 观察
表 5 治 疗 前后 两组
G U分 布 比较 ( ± ) L s / m1 m一 m o . l
治愈 6例 , 显效 1 , 5例 有效 1 3例 , 效 2例 , 无 总有 效
率为 9 .4 ; 44 % 针灸治疗组治愈 4例 , 显效 1 , 3例 有 效1 , 5例 无效 4例 , 总有 效 率 为 8 .9 。经 X 8 8% 检 验 , 位埋线 组 的总有效 率 明显 优 于针 灸 治疗 组 ( 穴 P
麻 , 注 射一样 破 皮进 入特定 穴位 及 一定 的深度 , 像 待
患者 局部 得气 后 ( 有酸 、 、 感 后 ) 入 线体 出针 , 胀 麻 推 用 消毒棉 签 局 部 压 迫 止 血 后 , 可 贴 或 棉 球 外 贴 。 创
大便秘 结 , 质 暗红 , 白或 薄 腻 , 细 弦 。 ( ) 舌 苔 脉 3 脾
虚湿阻 型 。形 体 肥 胖 , 肿 , 体 困重 , 满 , 差 , 浮 肢 腹 纳 尿少 , 舌质淡 红 , 苔 薄 腻 , 舌 脉沉 细 。 ( ) 肾 阳 虚 4脾
每 2周 埋 线 1次 , 为 一疗 程 , 2次 连续 治 疗 2个 疗腰膝酸软 , 畏寒肢冷 , 面浮 肢肿 , 质淡 或胖 大 , 白滑 , 沉 细 无 力 。 ( ) 舌 苔 脉 5 阴
线 医学 研究 中心 生 产一 次 性 消 毒埋 线 针 ( 据线 的 根
两组穴位埋线组 3 例 , 6 针灸治疗组 3 例。 6 12 诊 断标 准 参 照 1 9 . 9 7年全 国第 5届 肥胖 病 研
电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观察

电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6月-2017年9月接受治疗的单纯性肥胖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
对照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6周。
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49%,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电针;穴位埋线;单纯性肥胖【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213-02肥胖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此外后天饮食不规律、心理压力大等也会诱发肥胖。
近年来,肥胖发病率正不断攀升。
肥胖如不及时治疗,会诱发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针灸治疗肥胖疗效已得到肯定。
针灸治疗方法较为丰富,有电针、穴位埋线等。
本研究采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关于肥胖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岁;(3)半年内为接受减肥的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2)精神异常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7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
对照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6.2±2.9)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2±1.8)年。
治疗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6.5±2.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3±1.5)年。
穴位埋线减肥的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减肥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肥胖患者实施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方法:对80例肥胖患者,实施穴位埋线治疗。
对其治疗前后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治疗疗效。
结果:减肥效果比较明显。
结论:肥胖患者实施穴位埋线疗法,患者的食欲得到了控制,有效调节了内分泌,增强局部新陈代谢。
这种疗法,治疗肥胖症效果显著,没有副作用。
【关键词】穴位埋线减肥;肥胖症【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343-02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水平改善而得到不断提高。
然而,肥胖症患者却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在治疗肥胖病症方面,人们经常通过锻炼以及通过各种医疗手段进行减肥,而施术简单、疗效持久的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疗效非常显著,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在我科实施肥胖症治疗的患者,随机选择80例。
患者中,二十岁以下患者8例,二十~四十九岁患者58例,五十岁以上患者14例。
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是24例与56例。
最重患者体重112千克,最轻患者体重66千克。
患者最大腹围109厘米,最小腹围79厘米。
具有两年以下肥胖史患者9例,两年以上七年以下肥胖史患者61例,七年以上肥胖史患者6例,自幼肥胖患者4例。
1.2 诊断标准分析按照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运用的计算公式:体重指数等于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一般认为体重指数在18.5~22.9之间为正常,在23~24.9之间为超重,在25~29.9之间为微胖,在30以上为重胖。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符合诊断标准,皮肤没有感染或溃疡并坚持治疗的患者即为接受治疗的患者。
对有皮肤感染或溃疡、肺结核、心脏病以及妊娠期妇女等情况患者予以排除。
同时,对曾经实施过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以及不能够坚持治疗的患者即为不接受治疗的患者。
2.治疗方法2.1 穴位选择上、下巨虚,大横,中脘,下脘,承满,气海,风市,天枢、滑肉门、关元、水道、曲池、足三里、丰隆等穴。
火龙罐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火龙罐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火龙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
治疗组采用火龙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穴位埋线治疗。
结果:治疗后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火龙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更好。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阻型;火龙罐;穴位埋线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由多因素引起,与基因、环境、炎症和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超重人口可能达到23亿,肥胖人口可能达到7亿,且肥胖的发生人群日益年轻化[1]。
肥胖和超重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痛风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此同时,因肥胖问题带来的在工作中受歧视以及自卑感,还有肥胖导致的婚恋问题、家庭问题等,都日渐成为社会问题而受到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症列为影响健康的第五大危险因素[2],其为全人类带来的健康、社会、心理、经济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预防肥胖、治疗肥胖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研究应用火龙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40例,均为2021 年8月至2022年7月我院中医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9~55岁,病史3月至10年。
所有患者均排除神经-内分泌或代谢失常引起的肥胖症,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要求减肥者。
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是参照1997年全国第五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所制订[3]。
①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m)],是诊断肥胖症的指标之一。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症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实验组施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用普通针刺,两组均按照辩证取穴和局部取穴相结合的方法取穴,疗程结束后,依据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的效果。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成人的标准体重(ibw)kg= [身高(cm)-100]×0.9;肥胖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超重:超过标准体重,但5%,腰围减少6~10cm为显效;体重下降>3 kg,体脂下降l%~5%,腰围减少≥4cm 为有效;体重下降< 3kg,体脂下降< l%,腰围减少< 4 cm为无效【3 】。
2 治疗方法2.1取穴中脘、天枢、水道、水分、曲池、足三里、丰隆等穴。
脾虚湿阻型加阴陵泉、脾俞;多食善饥配脾俞、胃俞;肝阳上亢配阳陵泉、三阴交;阴虚内热型加三阴交、次髎;脾肾两虚加脾俞、肾俞;局部肥胖多在局部埋线。
2.2操作方法根据需要将羊肠线截取不同长度,并将线用生理盐水浸泡,一般在四肢的线要lcm,在腹部、背部、臀部线长1.5cm 为宜。
令患者仰卧,暴露埋线部位,在穴位上画十字定位,用碘酒消毒。
将线用无菌镊子穿入7号注射器针头的前方,以线头不露出针头为宜,然后通过5ml一次性注射器用生理盐水注入穴位。
每次所埋穴位都要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疗程:实验组1次埋7-10个穴位,7 ~15 天埋1次,2次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每日或隔日针灸一次,2周为一疗程。
2.3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②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③埋线的患者可能有的人对羊肠线有排斥反应,有的穴位会红肿,所以埋线后,针眼位置24小时内不能沾水,不做剧烈运动,一周内忌辛辣及海鲜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t et n, , C adB I erae t i icn e P 00 , < .1 ep cv l)a dc ss t l r drt o ei f rt ametWC H n M cesdwi s nf ac ( < . P O0 set e , n ae hmi o ea bs y e r d h g i 5 r i y wi d mo e t
Re u t Re u t h we a e a p r n a e e e t ec s , n f c i ec s n oa fe t er t s 1 ,1 , n 2 5 e p ci ey sl : s l s o d t t h p a e t s , f c i a e i e e t a ea d t t l s h t c v v e c i aewa 7 a d 8 . % s e t l. v 5 8 v
[ b tat O jci : oo sre h eae t f c o ctu lna o t c p i s ns pe bs yMeh d 4 ai t A src] bet e T bev eh rpui e et f a tmpatt na au on m l o ei . to : 0 t ns v t t c g i i to i t p e wi mpe b sywee ra db a u pat ina au o t pr e s o t ,oa yfr wek. o ywe hs B ) t s l o ei r t t yct tm l ao t cp i s e wek r1 i ttl 6 e sB d i t ( w , hi t e e g i nt n 2 f me l o 1 g
8. 25 %;患者腰 围 ( < .1 、臀 围 ( < . 、体质量指数 ( < . P 00 ) P 00 5) P 00 5)均较 治疗前 降低 ,平均体质 量较 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
性 ( > .5 ;经临床 疗效评定,轻、中度肥胖者疗效优于重度肥胖者;穴位 埋线治疗过程 中患者无严 重不适 或治疗副作用 出现 。 P0 ) 0 结论 :穴位埋线疗法可有效改善肥胖 症患者的肥胖状 态。对轻 、中度 患者疗效尤其明显。 【 关键词 】 穴位 埋线;单 纯性肥胖症 ;针 灸疗法
【 y o d 】 C tu l t ina au on; i l O ei ; u u cue hrp Ke w r s a tmpa a o tc p itSmpe b s Acp n t eay g I nt y t rt
单纯性肥胖症 是指摄入热量 多于消耗而 以脂肪形式储存
于 体 内,且 无 各 种 继 发 性 因 素 引起 , 以肥 胖 为 主 要 临床 症 状 的
均来至泸州 医学 院附属医 院中医科 门诊 。男 9例 ,女 3 例 ; 1
.
1一 4
C iia J u a o hn s e iie 2 1 V . ) NO. l cl o r l fC iee M dc 0 n n n 1 OL( 3 1
穴 位 埋 线 治 疗 单 纯 , 肥 胖 症 4 陡 0例 临 床 观 察
Cl ia b e v t n o e t g 4 a e i c l s r a i nt ai 0 c s s n o o r n
O m p eo e i y c t u fs i l b st b ag t mp a t t n a c p i t y i ln a i t u o n s o a
介 思 石 慧
( 泸州 医学院附属 医院,贵 州 遵义 ,6 6 0 4 0 0)
中图分类 号:R5 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7 。8 0( 0 1 10 1 .2 证型 :GD 8. 647 6 2 1 )0 .0 40
wa t i u ee cs w C , i cr mfrne HC a db d s idx( MI weeasse eoeada e tewh l t a n. i r mfrne ( )hp i u eecs( ) n oymas n e B ) r sesdb fr n f r h oe r t t sc c c t e me
【 摘
要 】 目的:观 察穴位埋 线疗法对单 纯性肥胖症 的治疗作用。方法:4 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依肥胖程度 进行分 级 ( 0 轻
Hale Waihona Puke 度 、中度 、重度肥胖 ) 用穴位埋线方 法治疗 ,每 2周 1 ,运 次,共治疗 1 ,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体质量、腰 围、臀 围,计 算 6周
体质量指数 ( MI,治疗结束后评定 临床疗效 。结果:显效 1 B ) 5例 ( 25 、有 效 1 3 .%) 8例 ( 5 ) 4 % 、无效 7例 ( 7 %) 1. ,总有效率 5
i r v d mo et a e e e e s Co cu i n Ca g ti ln ai n a c p i t o l e h l f l o i r v h b s h sc l o d t n mp o e r h n s v r n s . n l so : t u mp a tt ta u o n s c u d b ep u mp o e t e o e e p y i a n i o , o t c i p riu a l o e wi l r a t lr i t s t mi o d r t b s y c yn h h d mo e a eo e i .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