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远期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远期疗效观察

1 资料 和 方 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大连医科人学附属一院中医减肥
足 3%,有 关 症 状 未 减 轻 。
美容专科 门诊患者 ,均符合单纯性肥 胖症 的诊断标准。共 96 例 ,男 8例 ,女 88例 ,年龄 19 ̄59岁 ,平均 为 (28.37±9.67) 岁,病程 0.5~26年 ,平均 (10.5±4.0)年 。其中轻度肥胖 45 例 ,中度 肥 胖 46例 ,重 度肥 胖 5例 ;正 常 对 照 组 ,均 来 自大 连 医科 大学 随机 自愿体检的健康学生 。 1.2诊 断标 准 ]:标 准 体 重 =[身 高 (cm)一100]×0.9。轻 度 肥 胖 :超 过 标 准 体 重 的 20% ̄ 30%;中 度 肥 胖 :超 过 标 准 体 重 的 31% ̄50%:重度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的 51%。结合近年来 国际 统一流行 的标准体重测量方法 ,体重指数 :BMI:体重 (kg)/ 身高 (m)。,国际生命科 学会 中国肥胖 问题工作组 于 2001年
and after treatment(P<0.o5) Conclusion The therapy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and persistent efficacy.
convenient and safe use with no side effect.and showed that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not only had the function of reducing body weight and fat and rebuilt shape of body ,but also had good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s. Key words:obesity;catgut im plantation at acupOint:e cacy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法要在专 门教练 的指导下根据肥胖程度 和个体 体 中枢 兴 奋水 平 升 高 , 制 了饥 饿 中枢 的活 动 作 用 有 抑 关 。另 一方 面 针 刺 又 能促 进 能 量 代谢 , 加 能 量 消 增 质 , 择合 适 的运动 项 目和较适 宜 的运 动强 度 。 选
目前 饮食 控 制 和运 动疗法 减 肥都 存在 一定 的盲 耗 , 进体 内脂 肪 的动 员与 分解 , 可 达到 减肥 的 目 促 故
鼠的 减 肥 效 应及 对 大 脑 纹状 体 一 氧化 氮 ( O) N 和一 于 临床 , 受到 越来越 多肥 胖患 者 的亲睐 。
氧化 氮合酶 ( O ) N S 含量 的影 响 , 认为纹状 体 N O和 N S 量异 常 可能 是 肥 胖 发病 的 因素 , 线疗 法 对 O 含 埋
用机制可分为三类 : ①食欲抑制药 ; ②增加能量消耗 多 。
的药 物 ; 抑 制肠 道 消化 吸收 的药 物1 ③ 6 1 然研 发 中 3 穴位 埋线 疗法治 疗 单纯性 肥胖 症 。虽
的减 肥 药 种类 繁 多 , 目前 已被 广泛 应 用 的只有 抑 31 临床 研 究 但 .
能是 实现减 肥效 应 的 中枢 作用 机制 。 秦 达 等[用穴 位 埋线 对 去 势雌 性 大 鼠肥 胖 症 的 2 2 1 治 疗 进 行 研究 , 二醇 、 经肽 Y、 清 瘦 素 的 检测 雌 神 血




1 姜军作 , 衣运 玲 , 孙纹 状 体 N O和 NO 含 量 的 良性 调 整 作 用可 [ ] S 有 效 性及 可 能作 用 机制 []中华 中 医药 学刊 ,0 9 2 J. 2 0 ,7
的亲 睐 。 1 单纯性 肥胖 肥 手术 均可 在腹 腔镜 下 施行 。但 肥 胖病 的外科 手术

穴位埋线治疗中风患者腹型肥胖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中风患者腹型肥胖研究进展
的肥 胖 关 系密 切 。
的治疗作用 主要体 现在协 调脏腑 、 疏通经 络 、 调和气 血 、 补 虚 泻实几个方面。其机理 主要是 通过 羊肠线 在穴 内的生理 、 物
1 . 2 腹 型肥胖 与脑 卒中相关 的机制
1 . 2 . 1 肥胖 , 特别是腹型肥胖时患者体 内 由脂肪组织 表达 的 脂肪 因子谱发生改 变 , 表 现为 瘦素及 游离脂 肪 酸等分 泌增加
性疾病 , 需长时间缓慢治疗 , 目前没有 针对该群体 患者 的规 范
心房颤动等是可以纠正和预 防的 。提示 B MI 与糖尿 病 、 冠 心 病和脑卒 中的患病 率存在 显著 正相关 。中心型 肥胖 ( 腹 型肥
胖, 非外周 型肥胖 ) 是脑卒 中的独立危 险因素 。控制 中心型肥
化治 疗 , 故 穴位埋 线就体 现出治疗 时 间长 , 经济 , 依从 性好 等
文章编号 : 1 O 0 7 —2 3 4 9 ( 2 O 1 3 ) 1 O 一。 0 6 6 —0 3
1 . 2 . 4 腹 型肥胖 者纤溶 酶原 激活物 抑制 因子 1 ( P A I 一1 ) 水
平及 肾素 一 血管紧张 素 一醛 固酮 系统 ( R s ) 活性 增加 , 组
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t —P A) 水平下降[ 7 ; 1 . 2 . 5 腹 型肥胖可能和代谢综合 征、 炎症 反应及氧化应 激等
1 . 1 腹型肥胖是脑梗 塞 的独立危 险 因素 在脑梗 塞相关 危 险因素 中, 年龄、 性 别及家 族史等 因素是不 可改变 的 , 除此之
外多种因素 , 如 高血压 、 糖 尿病 、 高胆 固醇血 症 、 吸烟 、 肥胖 及
如 口服中药 、 针刺 、 拔罐 、 推拿 按摩等方法 , 但 由于肥 胖是全 身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验案举隅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验案举隅

临床医学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验案举隅杨珣1,2,韦雪兰1,张薇1,张婷1,2,邰萱1,吴高鑫1,2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贵州贵阳 550025[摘要] 目的 针对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阐述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方案和相关体会。

方法 本文以刘某为本研究案例进行个案分析,1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刘某在2023年4月22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对此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予穴位埋线法治疗,观察和分析此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2023年5月21日,患者经过两次穴位埋线法治疗,体质量及体质指数明显降低,取得较好的疗效。

结论 对单纯性肥胖患者采取穴位埋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获得良好效果,存在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肥胖症;穴位埋线;脾虚湿阻;临床分析;验案[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3)11(b)-0051-04Acupuncture Point Embedded Thread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Obesity Examples of Test CasesYANG Xun 1,2, WEI Xuelan 1, ZHANG Wei 1, ZHANG Ting 1,2, TAI Xuan 1, WU Gaoxin 1,21.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25 China;2.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2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point embedded threa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obesity, and to describe the treatment plan and related experience of simple obesity. Methods The article takes Liu as the research case, a case of simple obesity patient Liu in April 22, 2023,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utpatient Clinic, the case of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to acupuncture point embedded thread method of treatment,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is case of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On May 21, 2023,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point embedded thread therapy for two times, and the body mass and body mass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ich achieved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obesity by acupuncture point embedded thread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imple obesity obtains good results, and there exists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value.[Key words] Obesity; Acupuncture point embedded thread;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obstruction; Clinical analysis; Test case根据《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单纯性肥胖是指体质指数>26 kg/m 2,实际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的20%。

穴位埋线减肥25例疗效观察报告

穴位埋线减肥25例疗效观察报告

穴位埋线减肥25例疗效观察报告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减肥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中医减肥方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穴位埋线作为中医减肥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报告对25例采用穴位埋线减肥的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旨在探讨穴位埋线减肥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报告选取了25例采用穴位埋线减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例,女性17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肥胖诊断标准,体重指数(BMI)在2530kg/m²之间。

2.研究方法(1)穴位选择:根据中医理论,选取脾俞、胃俞、足三里、曲池等穴位进行埋线。

(2)埋线操作:采用一次性无菌埋线包,将可吸收线埋入穴位,深度约为12cm,每2周进行一次埋线。

(3)疗效评价: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BMI、腰围、臀围等指标的变化,评价穴位埋线减肥的疗效。

三、结果与分析1.体重和BMI变化经过12周的穴位埋线治疗,25例患者的体重和BMI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治疗前平均体重为80.2kg,治疗后平均体重为72.6kg,平均下降7.6kg。

治疗前平均BMI为28.1kg/m²,治疗后平均BMI为25.3kg/m²,平均下降2.8kg/m²。

2.腰围和臀围变化经过12周的穴位埋线治疗,25例患者的腰围和臀围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治疗前平均腰围为95.2cm,治疗后平均腰围为87.4cm,平均下降7.8cm。

治疗前平均臀围为105.6cm,治疗后平均臀围为98.2cm,平均下降7.4cm。

3.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25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轻微的局部红肿、疼痛,均在24小时内自行缓解,未影响治疗进程。

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四、讨论与结论1.穴位埋线减肥的疗效分析本报告观察的25例患者经过12周的穴位埋线治疗,体重、BMI、腰围和臀围均显著下降,说明穴位埋线减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穴位埋线减肥124例疗效分析

中医穴位埋线减肥124例疗效分析

中医穴位埋线减肥124例疗效分析摘要】当人体摄人热量超过所消耗热量时,多余的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人体内,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肥胖,目前肥胖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

而且随着体重的增加,易引起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卒中、乳腺癌等等。

由于肥胖不仅有损外貌美观,而且也不利体质的健康,所以减肥治疗已成为目前全世界热门的研究课题。

自2009年2月以来,我们为大量单纯性肥胖患者开展了中医穴位埋线减肥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中医穴位单纯性肥胖埋线减肥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共124例。

20~50岁104例。

50岁以上20例。

其中男性23例,女性101例。

体重最重为102kg,最轻为62kg。

腹围最大为118cm,最小为86cm。

1.2 诊断标准:参照有关文献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内科学》所确立的肥胖症诊断标准。

①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排除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

②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男性)或0.85(女性),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者属重度肥胖。

③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

BMI18.5-22.9为正常;BMI23-24.9为肥胖症前期;BMI25-29.9为I级肥胖症;BMI≥30为Ⅱ级肥胖症。

④腰围(腰部周径WC):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可认为是肥胖。

⑤腰臀比值[腰臀比(WHR)]=腰围(cm)/臀围 (cm),腰臀比大于0.72为肥胖症。

1.3 纳入标准:①以上2-5项诊断标准中有2项符合者。

②年龄20-60岁。

③能配合计划疗程治疗者。

④符合诊断标准第1项者。

1.4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肥胖患者。

②年龄<20岁或> 60岁。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40例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40例临床观察

A t et n, , C adB I erae t i icn e P 00 , < .1 ep cv l)a dc ss t l r drt o ei f rt ametWC H n M cesdwi s nf ac ( < . P O0 set e , n ae hmi o ea bs y e r d h g i 5 r i y wi d mo e t
Re u t Re u t h we a e a p r n a e e e t ec s , n f c i ec s n oa fe t er t s 1 ,1 , n 2 5 e p ci ey sl : s l s o d t t h p a e t s , f c i a e i e e t a ea d t t l s h t c v v e c i aewa 7 a d 8 . % s e t l. v 5 8 v
[ b tat O jci : oo sre h eae t f c o ctu lna o t c p i s ns pe bs yMeh d 4 ai t A src] bet e T bev eh rpui e et f a tmpatt na au on m l o ei . to : 0 t ns v t t c g i i to i t p e wi mpe b sywee ra db a u pat ina au o t pr e s o t ,oa yfr wek. o ywe hs B ) t s l o ei r t t yct tm l ao t cp i s e wek r1 i ttl 6 e sB d i t ( w , hi t e e g i nt n 2 f me l o 1 g
8. 25 %;患者腰 围 ( < .1 、臀 围 ( < . 、体质量指数 ( < . P 00 ) P 00 5) P 00 5)均较 治疗前 降低 ,平均体质 量较 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

穴位埋线减肥的心得体会与机理研究现状

穴位埋线减肥的心得体会与机理研究现状

穴位埋线减肥的心得体会与机理研究现状摘要】肥胖是现代人日益增多的病症,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疗法对其疗效显著。

本文就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现状,主要包括穴位埋线使用、取穴相关性及机理作一浅析。

【关键词】穴位埋线心得体会机理研究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迅速增加,临床上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我国人口肥胖症发生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现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肥胖已经作为一种病症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药物减肥新药层出不穷,但疗效差,反弹快且毒副作用多都使人们提高了警惕。

取而代之的针灸减肥以其疗效显著、持久、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肥胖症患者所接受。

但针灸减肥针数多,且需天天坚持,这给怕针刺工作又忙的人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而“穴位埋线”就在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使之越来越多的患者更多的开始关注起埋线了,但人的体质各异,生活习性更是没有雷同,如果千篇一律的相同穴位治疗,则疗效不够明显。

近年来,据我在临床100例的治疗和跟踪观察中发现,穴位埋线,辩证选穴是关键。

下面,我就辩证选穴的方法要素和机理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临床治疗和随诊后观察100例,其中女79例,男21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15岁。

肥胖长达10年以上者22例,2-9年者47例,1年以内者31例。

其中尝试减肥药减肥的63例,节食或其他减肥方法的37例,均在不同程度上反复反弹。

2 辩证选穴的治疗方法2.1 分型辩证(1)脾肾两虚型(24例):多见于中老年人或反复恶性减肥并反复反弹者,表现为虚肿肥胖,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嗜睡,畏寒,自汗,腰腿冷痛,性欲降低,脉沉细无力,舌苔薄,舌质淡红。

主穴:中脘、关元、脾俞、气海;配穴:胃俞、肾俞、足三里、阴陵泉、照海。

(2)胃热湿阻型(21例):多有肥胖家族史,或有脾虚湿阻,久郁化热所致,表现为肥胖程度较重,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体怠惰,怕热,汗出较多,口渴喜饮,口臭,便秘溲赤,脉滑略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

本文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综述近几年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并做了评价与展望,以期进一步指导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Abstract: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shows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reating obesity with simple operation and definite safety. This article reviewed research progress in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on obesity from the aspects of experiment and clinical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nd made evaluation and proposed expectation,with a purpose to further gu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Key words:obesity;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review肥胖是指因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质量超常的病症。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等优点。

兹将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 实验研究高氏等[1]将大鼠分成正常组、肥胖模型组、肥胖电针组、肥胖埋线组,取肥胖大鼠后三里、天枢、脾俞,分别给予电针和穴位埋线处理,电针每日1次,埋线7日1次。

15 d后,发现电针组及埋线组较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肝脏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活性均升高,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 表达水平升高。

表明穴位埋线在降低体质量的同时,通过提高脂肪组织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脂质在体内重新分布,同时增强肝组织HL和LPL的表达,加强脂类分解,降低血脂水平,达到减肥并减脂的目的。

另外,穴位埋线可增强下丘脑和血清肥胖抑制素含量而抑制摄食。

提示埋线能通过中枢调控机制,改善脂质代谢,达到减肥目的[2]。

赵氏等[3]对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进行透穴埋线对比实验,发现埋线组大鼠的三酰甘油(TG)、TC、LDL-C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上升。

透穴埋线可促进脂肪代谢,提高瘦素(LP)受体、胰岛素(INS)受体的敏感性和表达,有效调控大鼠的摄食行为和脂肪代谢。

据报道,埋线能降低血清LP含量及升高肥胖大鼠的下丘脑LP含量,从而达到减肥目的[4]。

姜氏等[5]对100只产后1月的SD雄性大鼠进行药物、埋线对比实验后,发现埋线组下丘脑弓状核LP受体(OB-R)的蛋白表达有显著提高。

说明埋线可提高下丘脑OB-R数量,增强LP的生物学效应,改善肥胖机体存在的LP抵抗。

同时发现埋线组下丘脑胰岛素受体(INSR)的蛋白表达有明显提高,说明埋线可以增强INS的生物学效应,提高下丘脑INSR数量,改善肥胖机体的INS抵抗,从而达到减肥目的[6]。

杨氏等[7]选择38只刚断乳的健康Wistar雄性大鼠进行埋线对比实验,埋线10日1次,实施3次后发现,大鼠纹状体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低于正常大鼠水平,肥胖机体纹状体NO 和NOS组织合成释放明显减少。

说明肥胖的致病因素之一可能是纹状体NO和NOS含量低下。

另外,埋线后肥胖大鼠纹状体NO和NOS含量升高,体质量Lee’s 指数下降。

提示埋线疗法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对肥胖大鼠纹状体NO和NOS水平的调整作用。

2 临床研究2.1 治疗方法2.1.1 单纯穴位埋线姜氏等[8]对35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埋线治疗,采用体质量、体脂百分率(F%)、内脏脂肪指数、腰/髋比值(WHR)、体围、皮褶厚度等指标来反映体脂的变化。

结果显示,埋线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体脂均明显下降,尤其是内脏脂肪指数下降显著,不仅达到减肥作用,且使身体更加健康。

叶氏等[9]通过对84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埋线治疗后,发现患者体质量、腰围、体质指数(BMI)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

孔氏等[10]对男女肥胖患者分别进行埋线治疗,结果各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F%、TG、TC、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腰围、臀围、F%、BMI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穴位埋线对不同性别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均有效,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各项指标,其中对女性腰围、臀围、F%的改善较好,对男性体质量、BMI的改善较好。

闫氏等[11]埋线治疗96例肥胖患者,治疗3个疗程(120 d)后,临床治愈17例,显效25例,有效4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8.5%。

该研究显示穴位埋线治疗具有以下作用:①除胸围外其余体围下降明显,表明埋线减肥具有塑身效果;②近期疗效非常明显,部分肥胖指标没有反弹;③可调节血脂、血糖、INS等生化指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维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据报道,穴位埋线对各种证型单纯性肥胖均有疗效[12]。

王氏等[13]对脾虚湿阻、胃热湿阻、肝郁气滞、脾肾两虚、阴虚内热5种证型的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埋线治疗,2个疗程(8周)后,发现5组疗效从低到高顺次为阴虚内热组、肝郁气滞组、脾肾两虚组、脾虚湿阻组和胃热湿阻组。

表明埋线减肥的意义在于减脂而不是单纯减重,埋线能促进脂肪良性再分布,改善三围比例。

2.1.2 埋线加电针研究表明,用埋线与电针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能加强配穴组方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增强针刺的长时效应作用[14]。

汤氏等[15]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电针组和电针结合埋线组,3个疗程后,观察腰围、体质量指标变化,发现电针结合埋线组腰围减小程度大于其他组,电针结合埋线组BMI高于电针组和埋线组。

表明电针结合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高于电针或埋线单独治疗。

陈氏等[16]将60例单纯肥胖患者分为埋线组和电针结合埋线组,发现电针结合埋线对腰围、BMI、身体脂肪比例、内脏脂肪含量等指标的降低作用明显,疗效优于单纯埋线治疗。

王氏等[17]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埋线组、电针组各40例,结果电针结合埋线组患者血清TG、血清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而电针组则无明显变化。

表明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同时,又可预防糖尿病。

孙氏等[18]观察发现,穴位埋线、电针、电针结合穴位埋线3种不同方法线均能有效治疗腹型肥胖,其中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法优于单纯电针或穴位埋线。

2.1.3 埋线加耳穴贴压邹氏[19]对40例产后6~18个月的患者进行耳穴贴压与埋线治疗同步治疗。

结果近期痊愈5例,显效1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

任氏等[20]观察发现,穴位埋线时配合耳穴贴压可调节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纠正胃肠紊乱,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有效治疗便秘,达到减肥的效果。

王氏[21]认为,埋线加耳穴贴压可保健、消脂、阻断下丘脑饥饿中枢,从而起到减少摄食量的作用,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效应。

此外,林氏等[22]认为埋线结合耳穴贴压疗法能有效调整食欲亢进、植物神经功能、血压、脂质水平及能量代谢。

二者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穴位埋线疗法治疗。

2.1.4 埋线加火罐潘氏等[23]对120例肥胖患者进行埋线配合拔罐与单纯埋线的治疗,结果穴位埋线配合拔罐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埋线。

说明穴位埋线配合拔罐不仅能起到减肥、减脂的作用,还可解决减肥后皮肤松弛的问题。

王氏等[24]将85例女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埋线走罐组,发现走罐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后体质量、肥胖度、BMI、F%均显著下降,说明对于女性肥胖病,埋线走罐治疗比常规针刺更具有减重与减脂效果。

2.2 选穴2.2.1 俞募配穴有学者认为,肥胖的发生涉及脾、胃、肝、肾等,其机制主要是胃肠实热或脾胃气虚,治疗时采用大肠经的俞穴、募穴大肠俞、天枢,胃经的俞穴、募穴胃俞、中脘,小肠经的俞穴、募穴小肠俞、关元,同时配合健脾利湿化痰的上巨虚、丰隆、阴陵泉。

诸穴配合,共奏调理脾胃、化湿祛痰、升清降浊之功,起到减肥效果[25]。

同时根据近治作用,上述配穴还可减少患者堆积于腹部的脂肪[26]。

沈氏等[27]认为,俞穴募穴作用于脏腑经络相联的器官,通过对二者埋线可对其所发生的病变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

所以,俞募配穴作用于胃肠消化功能,能从根本上治疗肥胖。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是调整脏腑功能尤其是治疗五脏病损的重要腧穴;募穴主要位于胸腹部,是任脉、脾经、胃经走行之处,腹部为脂肪最易堆积处,故俞募配穴可疏通经脉、通壅化滞、行气活血[28]。

2.2.2 脐周八穴潘氏等[29]认为肥胖患者的脂肪多聚集在腹部,脐周八穴(双天枢、双滑肉门、双外陵、水分、阴交)是以腹部肚脐周围穴位为主,取胃经的天枢、外陵、滑肉门的近治作用,局部取阿是穴能循经疏导,阴交可增强输尿管蠕动,增加尿量,从而调整机体水液代谢,《百症赋》言“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阴交、水分二穴可利水湿,加强水液运化。

针刺八穴可使经络通畅,气血阴阳失调状态恢复平衡,使机体调节到自身稳态的平衡点,实现自我完善的有机功能而达到减肥目的。

八穴配合有治标和治本作用,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穴位[14],尤其在第1个疗程时效果更加显著[30]。

2.3 时效关系金氏等[31]对64例腹型肥胖患者进行4次埋线治疗,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整体疗效逐步加强,腰围、BMI均逐渐下降。

提示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相关资料表明,妇女产后1年内减肥效果最明显,最佳时期为产后3~6个月,1年以后减肥效果逐渐下降[32]。

2.4 埋线材质庞氏等[33]观察发现,药线比单纯的肠线有更好的治疗肥胖效果。

唐氏等[34]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羊肠线、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和假穴位埋线治疗对比研究,发现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GLA线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羊肠线。

PGLA线的应用实现了植入材料对穴位组织刺激强度、刺激时间上的可控性,避免了传统穴位埋线中创伤大、易感染、免疫排斥及形成皮下结节等缺陷,有利于促进针灸临床治疗和医学研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可作为理想的埋植材料[35]。

冯氏等[36]分别选用普迪思(PDS)线和羊肠线,治疗1周及2周后,羊肠线组出现压痛、硬结、红肿等不良反应均明显多于PDS线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