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酶高产菌株EIM_4的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果胶酶高产菌株EIM_4的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果胶酶高产菌株EIM_4的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业,2000,26(4):82-85.

[3]Feron G,Du fosse L ,Pierard E ,et al.Produ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toxicity of γ-decalactone and 4-hydroxyde -canoic acid from Sporidiobolus spp .[J ].Applied and E 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6,62(8):2826-2831.

[4]王建龙,施汉昌.聚乙烯醇包埋固定化微生物的研究及进展[J ].工业微生物,1998,28(2):35-39.

[5]李峰,吕锡武.聚乙烯醇作为固定化细胞包埋剂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0,16(12):14-17.

[6]牛红星,邱蔚然.用固定化啤酒酵母细胞合成胞嘧啶核苷二磷酸胆碱[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28(4):372-375.

[7]W anikawa A.,H os oi K.,K ato T.C onvers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o precurs ors of γ-lactones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malt

whisk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B rewing Chemists ,2000,58(2):51-56.

[8]于伟,徐岩,喻晓蔚,等.生物法转化分离耦合制备γ-癸内酯[J ].化工进展,2007,26(8):1151-1154.

[9]周瑾,李雪梅,吕春华,等.地霉属真菌和棒状杆菌属株协同发酵生产γ-癸内酯[J ].生物技术通讯,2003,14(1):39-41.

[10]王聪,宋焕禄,吕跃钢.复合诱变选育γ-癸内酯生产菌株[J ].食品科学,2007,28(6):237-240.

[11]李花子,王建龙,文湘华.聚乙烯醇-硼酸固定化方法的改进[J ].环境科学研究,2002,15(5):25-27.

[12]Zhuge J.M odern Ferment M icroorganism Experimental T echnology [M ].Beijing :Chem ical Industry Press ,2005:223-225.

果胶酶高产菌株EIM -4的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柯崇榕,田宝玉,杨欣伟,林伟铃,黄薇,黄建忠

3

(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高产果胶酶菌株EI M -4的背景信息及优化其最适的产酶条件,为下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于18S rDNA 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对果胶酶高产菌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获得最适产酶条件。结果:通过对18S rRNA 基因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菌株EI M -4被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设计试验确定最佳产酶培养基为(g ΠL ):橘皮粉3219,黄豆粉1017,(NH 4)S O 42.1,CaC O 31.0,pH 自然。结论:Aspergillus niger EI M -4的液体发酵产果胶酶的活力可达15159.82U Πm L 。

关键词:果胶酶;黑曲霉;分子系统进化;液体发酵;均匀设计

中图分类号:Q946.5;Q93-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1X (2008)05-0069-04

Identification of A Pectinase -producing Fungi EIM -4and Its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Submerg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KE Chong -rong ,T ian Bao -yu ,Y ANG X in -wei ,LI N Wei -lin ,H UANG Wei ,H UANGJian -zhong

3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M icrobiology ,M inistry of Education ,Fujian N 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Developing available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to produce pectinase by understanding basic in formation for a high pectinase -producing strain EI M4and optimizing its submerge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Method :Identified strain EI M4by using m olecular phyloganatic

analysis of 18S rDNA sequences and im proved pectinase production by orthog onal experiment design.R esult :S train EI M -4was identified as As 2pergillus niger .Through orthog onal experiment ,the optimal submerg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was obtained for producing extracellular pectinase.The suitable medium contained :orange peel power 32.97g ΠL ,s oybean flour 10.76g ΠL ,(NH 4)S O 42.14g ΠL ,CaC O 31.00g ΠL.,nature pH.Con 2clusion :The optimum pectinase activity of Aspergillus niger EI M -4is as high as 15159182U Πml.

K ey w ords :pectinase ;Aspergillus niger ;phylogenetic analysis ;submerge fermentation ;orthog onal experiment

收稿日期:2008-07-17;修回日期:2008-09-03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5Q007)资助

作者简介:柯崇榕(1984-),男,硕士生;3通讯作者:黄建忠(1966-),男,博士,教授,Email :hjz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1058832.html, 。

果胶质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是植物细胞胞间层和初生壁的重要组成成分。近几年来,果胶质的生物降解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果胶酶(Pectinases )是分解果胶质的一类复合酶的总称,主要通过裂解或β消去作用切断果胶质中的糖苷键致使果胶质裂解为多聚半乳糖醛酸,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中。动植物天然来源的果胶酶产量低难于大规模提取制备,微生物才是生产果胶酶的优良生物资源[2]。果胶酶类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可用于食品工业如水果加工及葡萄酒生产等方面,还广泛应用于麻类脱胶、木材防腐、生物制浆、环境保护、污物软化处

理和饲料等行业中[1,3]

黑曲霉是公认的安全菌株(G RAS:G 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 ),其代谢产物可直接用于食品工业,并且黑曲霉分泌的果胶酶系比较全[4]。目前,工业用的果胶酶生产菌大多是通过黑曲霉固体发酵生产获得,但由于固体发酵规模生产受限且杂蛋白含量高,影响果胶酶的分离纯化[5,6]。因此,筛选适合于液体深层发酵培养高产果胶酶菌株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18S rDNA 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对筛选得到的高产碱性果胶酶的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液体深层发酵产酶条件进行初步优化,为下一步工业化生产或者分子育种提高果胶酶比活力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1.1.1 菌株和质粒

真菌EI M -4和E scherichia coil DH5α(φ80lacZ ΔM15),均由

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保存。pM D -18T S im ple Vec 2tor 购自T aK aRa Biotechnology (dalian )C o.,Ltd.1.1.2 试剂

DNA 限制性内切酶、X -gal 、IPTG 、Marker 购自T aK aRa Bio 2technology (dalian )C o.,Ltd.,胰RNA 酶(RNaseA )购自Biotech C o.,Ltd ,W ozard S V G el and PCR Clean -up System 购自Promega Biotech C o.,Ltd ,氨苄青霉素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1.1.3 培养基

(1)固体分离培养基:K 2HP O 40.1g ;M gS O 40.5g ;NaNO 3313g ;FeS O 40.01g ;果胶0.2g ;琼脂粉0.15g ;加水至1L ,自然pH;

(2)基础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琼脂粉15g ;水1L ,自然pH ;

(3)基础液体培养基:3%橘皮粉;2%麸皮;0.35%(NH 4)2S O 4;0.2%的CaC O 3。1.2 方法1.2.1 菌株基因组DNA 的提取

采用改良的S DS 裂解法提取真菌EI M -4的基因组DNA [7]

。1.2.2 引物设计

根据丝状真菌(曲霉)的18S rDNA 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通用扩增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其中:

正向引物P f :5’-T CC AACCTGG TTG AT CCTG CC AG T A -3’

反向引物Pr:5’-CCTTG TT ACG ACTT C ACCTT CCT CT-3’。

1.2.3 18S rDNA基因的克隆

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版,以上述设计引物为扩增引物,克隆真菌EI M-4的18Sr DNA,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5s,55℃退火35s,72℃延伸2min,30个循环, 72℃最后延伸10min。PCR结束后取2μl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其余-20℃保存备用。

1.2.4 18S rDNA基因的连接转化和阳性克隆子的PCR验证

根据W ozard S V G el and PCR Clean-up System试剂盒操作步骤回收纯化琼脂糖凝胶上的18S rDNA基因,连接到pM D-18T S im ple Vector上,并转化感受态细胞E.coil DH-5α,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IPTG和X-gal的LB平板,37℃培养。利用蓝白斑法筛选阳性克隆子,挑取数个白色菌落于4ml含有100μgΠml的LB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分别以pM D-18T测序引物和18S rDNA通用引物为引物,以过夜培养菌液为模板进行菌落PCR。

1.2.5 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

挑取经菌落PCR验证的阳性克隆子用M13引物进行正反两方向序列测定,利用DNA ST AR拼接两条序列片段并去除pM D18-T S im ple载体序列获得目的18S rDNA,并将其提交NC BI。利用NC BI数据库中的BLAST工具对菌株EI M-4的18S rDNA序列进行序列相似性分析。选取部分同源序列和黑曲霉EI M-4的18S rDNA序列利用clustaL x软件包进行序列同源进化比对,形成一个多重序列匹配排列矩阵。然后,运用phylip软件包中的Seqboot程序生成1000个自展数据集,采用邻位相连(Neighbor-joining)算法,经C onsensus程序计算多数一致树,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8]。

1.2.6 培养基的优化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黑曲霉EI M-4的最佳碳氮源,以确定的最佳碳氮源和(NH

4

)2S O4、CaC O3四因素为变量[9],设计4因素6水平有重复的均匀设计U63。利用软件DPS专业版的试验设计功能,以中心化偏差为均匀性度量指针,经过计算机多次运行寻优确定多因素多(水平)处理的均匀设计方案,利用软件的多元分析功能进行实验数据分析[10]。

1.2.7 果胶酶活力测定

采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11]。向15ml具塞试管中加入0.8m L1.0%的果胶溶液,于50℃水浴下保温3min,然后加入一定稀释倍数的酶液0.2m L反应10min,加入DNS试剂3m L,混匀,在沸水中加热10min,立即冷却定容至15m L, 540nm测定吸光值。空白用煮沸失活的酶液代替。活力定义为:上述实验条件下,每分钟水解果胶产生1μg还原糖(以半乳糖醛酸计)所需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利用改进的S DS裂解法所提取的基因组DNA经紫外检测和1.0%的琼脂糖凝胶(E B染色)电泳鉴定,均符合实验要求。

2.2 18S rDNA基因序列的鉴定

2.2.1 EI M-4的18S rDNA基因序列的克隆

在形态及产孢结构观察的基础上,对真菌EI M-4进行了18S rDNA分子鉴定。以基因组为模板DNA进行PCR扩增,30个循环后通过1.0%的琼脂糖凝胶(E B染色)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成功扩增出约1800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图1-1)。

2.2.2 EI M-4的18S rDNA基因阳性克隆子的筛选与验证

将上述PCR产物回收纯化后,克隆到pM D18-T S im ple Vector中,转化E.coli DH5α,经蓝白斑筛选重组子。随机挑选白色菌落37℃振荡培养12h后进行菌落PCR,验证所挑选的阳性克隆子,1.0%的琼脂糖凝胶(E B染色)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图1-2)。从图中可以看出,4、6、8号泳道上均出现了大小约为1800bp的特异性条带,5、7、9号泳道上均出现了大小约为1900bp的特异性条带,与18S rDNA的PCR结果一致,表明所挑取的白色菌落为阳性克隆(4、6、8所采用的菌落模板分别对应于5、7、9)

图1-1 18S rDNA PCR产物电泳分析

Fig.1-1 E lectrophoresis of18S rDNA gene

图1-2 阳性克隆子的菌落PCR电泳分析

Fig.1-2 E lectrophoresis of colony PCR

M:D L2000M arker;1-3为18S rDNA扩增产物;4、6、8为18S rDNA引物的扩增产物;5、7、9为T载体通用引物的扩增产物。

2.3 18S rRNA基因序列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2.3.1 18S rDNA全序列测定

菌株EI M-4的18S rDNA基因序列全长为1770bp(图2,深色部分为引物序列),并提交NC BI(登录号:E U884135)。2.3.2 18S rDNA系统进化树分析

将EI M-418S rDNA基因提交G enBank进行Blast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该菌的18S rDNA基因与Aspergillus niger的相似性均超过98%,特别是与已完成基因组全序列的黑曲霉标准菌Aspergillus niger C BS513.88的相似性高达99%。

根据前期的菌种菌落形态、孢子形态和菌丝体形态初步鉴定该果胶酶产生菌为曲霉属菌株,为了进一步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以便对其进行更深入研究,选取了已公布18S rDNA 序列的曲霉属的菌株和与曲霉亲缘关系较近的青霉属的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选取根霉菌株Mucor racemosus作为外类群,利用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图3)。

从系统发育树上可看出,果胶酶产生菌EI M-4与黑曲霉聚类在一起,可见该菌株与黑曲霉的亲缘关系最近。18S rDNA 作为分子标记可有效地鉴别果胶酶的分类地位,因此可以鉴定真菌EI M-4为Aspergillus niger。

2.4 果胶酶产生菌EI M-4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2.4.1 单因素试验

(1)最适碳源的选择

分别以4%橘皮粉(A)、4%葡萄糖(B)、4%乳糖(C)、4%可溶性淀粉(D)、4%蔗糖(E)作为碳源进行液体深层发酵进行最

图2 真菌EI M -4的18S rDNA 基因序列(G enBank :E U884135)Fig.2 18S rDNA

gene sequence of EI M -4(G enBank :E U884135)

图3 EI M -4的18S rDNA 进化树Fig.3 18S rDNA phylogenetic tree of EI M -4

适碳源筛选。试验重复3次,每次3个平行样。液体深层发酵结果(图4)表明,以4%橘皮粉为碳源的效果最好,其果胶酶活力可达9308U Πm L ,表明4%橘皮粉为最适碳源。

(2)最适氮源的选择

以4%橘皮粉作为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分别以3%麸皮+0.35%硫酸铵(A )、3%玉米粉+0.35%硫酸铵(B )、2%硫酸铵(C )、3%黄豆粉+0.35%硫酸铵(D )、4%麸皮(E )为氮源进行液体深层发酵进行最适碳源筛选。试验重复3次,每次3个平行样。液体深层发酵结果(图5)表明,以3%玉米粉+0.

35%硫酸铵为氮源的效果最好,其果胶酶活力可达

11

087U Πm L ,表明3%玉米粉+0.35%硫酸铵为最适氮源。

图4 

不同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Fig.4 E 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s ources to pectinase activity

图5 不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Fig.5 E 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s ources to pectinase activity

2.4.2 均匀设计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U63均匀设计试验对培养基中的碳氮源进行、源优化。(表1)

对表1的试验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对Y 的回归方程为:

Y=22125.41085-6789.134514X 4-1.1720288994X 23X 2+563.7696779X 43X 4+6.113766741X 23X 4

表1 均匀设计方案及结果T able 1 Uniform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pectinase activity 实验号

X1X2X3X4Activity (U Πm L )

1

50401516362106034123033030661724440505113280560104369006

20

20

2

2

10571

X1:orange peel power (g ΠL );X2:s oybean flour (g ΠL );X3:(NH 4)S O 4(g ΠL );X4:CaCO 3(g ΠL )。

相关系数R =1.0000,F 值=85220.1759,剩余标准差S =19.8784,显著水平p =0.0026,说明该方程能够较好得拟合出培养基主要成分对果胶酶产酶活力的影响,所建模型准确有效。

回归方程各项指标均通过检验,对方程各变量偏导求极值可得:橘皮粉为32.97g ΠL ,黄豆粉为10.76g ΠL ,(NH 4)S O 4为2.14g ΠL ,CaC O 3为1.00g ΠL ,Y (酶活)最优值预测为:16830.09U Πm L 。

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重新发酵,其它条件不变,试验重复3次,每次3个平行样。所测酶活15159.82U Πm L (图6),比理论预测值低,

但比未优化前提高了36%。

图6 Aspergillus niger EI M -4产生的果胶酶活力曲线Fig.6 Pectinase activity curve of A .niger EI M -4

3 讨论

目前,酸性果胶酶主要用于水果榨汁和果汁澄清,而碱性果胶酶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纺织、造纸、环境和食品等

领域[9,12]

。黑曲霉作为G RAS 菌株,其发酵产生的果胶酶在食品工业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固体发酵产果胶酶活

力可达40万U Πg [13]

而液体深层发酵最高酶活力只达18.59万

U Πm L [14]

,虽然固体发酵生产果胶酶的酶活力较高,但是由于固体发酵产生较多的杂蛋白,分离纯化成本很高,回收率较低(30%~50%左右),产品质量产量均很难达到食品行业的使用要求[3]。因此,寻找适合于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果胶酶的高产黑曲霉菌株已经成为工业果胶酶制剂的研究热点。

张浩森等[15]筛选得到一株曲霉并优化其发酵条件,果胶

酶活力可达13968U Πm L 。而佘秋生等[6]

通过在500L 发酵罐

进行深层液体发酵中试,将果胶酶活力从摇瓶发酵的3016.7U Πm L 提高到37262U Πm L 。作者根据18S rD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法鉴定菌种原则,采用Felsenstein 进化距离算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EI M -4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EI M -4菌株与黑曲霉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序列相似性均在98%左右。因此,菌株EI M -4鉴定为Aspergillus niger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Aspergillus niger EI M -4产果胶酶的碳氮源进行优化,采用橘皮分、玉米粉和硫酸铵为碳氮源有利于果胶酶的产生积累。采用均匀设计的统计学方法,建立黑曲霉产果胶酶液体发酵的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方程的分析,获得了该菌株发酵产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果胶酶发酵酶活高达15159.82U Πm L 。作者使用橘皮分和麸皮和廉价原材料作培养基,因而更具有工业化前景。本实验只优化Aspergil 2lus nige EI M -4的培养基,其果胶酶活力达15159.82U Πm L ,为下一步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发酵中试及其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H oondal G.S.,T iwari R.P.,T ewari R.,et al.M icrobial alkaline pecti 2nases and thei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 review[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 2ol ,2002,59(4-5):409-418.

[2]张红霞,江晓路,牟海津,等.微生物果胶酶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2005,15(5):92-95.

[3]K ashyap D.R.,V ohra P.K.,Chopra S.,et al.Applications of pectinases in the commercial sector :a review[J ].Bioresour T echnol ,2001,77(3):215-227.

[4]Panda S.N.,G a T.Purification and biochem ical properties of m icrobial pectinases :a review[J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3,38:987-996.

[5]Blandino A.,Iqbalsyah T.,Pandiella S.S.,et al.P olygalacturonase pro 2duction by Aspergillus awamori on wheat in s olid -state fermentation[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2,58(2):164-169.

[6]佘秋生,郭蔼光,王建林,等.果胶酶G 5512菌株深层液体发酵中试及提取工艺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32(5):85-88.[7]杨月梅,江贤章,黄建忠.扩展青霉PF898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的比较[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2):81-84.

[8]黄建忠,江贤章.DHA 高产菌Schizochytrium sp.F JU -512的分离及其18S rRNA 基因序列比较分析[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2):202-207.

[9]李祖明,李鸿玉,何立千,等.高产碱性果胶酶菌株的育种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J ].工业微生物,2008,38(3):27-32.

[10]陶申傲,蔡永峰,岳国海,等.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榆耳液态发酵培养基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73-76.

[11]王小敏,吴文龙,闾连飞,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胶酶活力的方法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7,28(5):227-229.

[12]Sharma D.C.,Satyanarayana T.A marked enhance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a highly alkaline and therm ostable pectinase by Bacillus pumilus dcsr1in submerged fermentation by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J ].Bioresour T echnol ,2006,97(5):727-733.

[13]王丽丽,刘晓兰,郑喜群,等.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生果胶酶条件的优化[J ].食品科技,2008,33(5):14-18.

[14]孙维国,李统锋.黑曲霉ss -a -52液体发酵生产果胶酶培养基优化的研究[J ].宁夏石油化工,2004,23(4):7-10.

[15]张浩森,缪静,余晓斌.果胶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J ].生物学杂志,2008,25(1):28-30,46.

降解豆粕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研究

陈济琛,陈名洪,林新坚

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摘要:以脱脂豆粕粉为原料,接入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发酵,通过菌株所产蛋白酶作用于豆粕粉中的大豆蛋白将其水解为大豆多肽。以蛋白酶活力及水解度为指标逐步筛选降解豆粕的菌株,获得菌株CH D16;以水解度作为指标,对菌株CH D16发酵降解豆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液体发酵探讨菌株CH D16适宜的培养基组成、接种时间、接种量与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在豆粕含量11%,蔗糖含量2%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接种3%的菌龄为21h 的液体种子,于温度40℃、转速120r Πmin 条件下发

果胶酶高产菌株EIM_4的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业,2000,26(4):82-85. [3]Feron G,Du fosse L ,Pierard E ,et al.Produ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toxicity of γ-decalactone and 4-hydroxyde -canoic acid from Sporidiobolus spp .[J ].Applied and E 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6,62(8):2826-2831. [4]王建龙,施汉昌.聚乙烯醇包埋固定化微生物的研究及进展[J ].工业微生物,1998,28(2):35-39. [5]李峰,吕锡武.聚乙烯醇作为固定化细胞包埋剂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0,16(12):14-17. [6]牛红星,邱蔚然.用固定化啤酒酵母细胞合成胞嘧啶核苷二磷酸胆碱[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28(4):372-375. [7]W anikawa A.,H os oi K.,K ato T.C onvers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o precurs ors of γ-lactones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malt whisk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B rewing Chemists ,2000,58(2):51-56. [8]于伟,徐岩,喻晓蔚,等.生物法转化分离耦合制备γ-癸内酯[J ].化工进展,2007,26(8):1151-1154. [9]周瑾,李雪梅,吕春华,等.地霉属真菌和棒状杆菌属株协同发酵生产γ-癸内酯[J ].生物技术通讯,2003,14(1):39-41. [10]王聪,宋焕禄,吕跃钢.复合诱变选育γ-癸内酯生产菌株[J ].食品科学,2007,28(6):237-240. [11]李花子,王建龙,文湘华.聚乙烯醇-硼酸固定化方法的改进[J ].环境科学研究,2002,15(5):25-27. [12]Zhuge J.M odern Ferment M icroorganism Experimental T echnology [M ].Beijing :Chem ical Industry Press ,2005:223-225. 果胶酶高产菌株EIM -4的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柯崇榕,田宝玉,杨欣伟,林伟铃,黄薇,黄建忠 3 (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高产果胶酶菌株EI M -4的背景信息及优化其最适的产酶条件,为下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于18S rDNA 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对果胶酶高产菌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获得最适产酶条件。结果:通过对18S rRNA 基因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菌株EI M -4被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设计试验确定最佳产酶培养基为(g ΠL ):橘皮粉3219,黄豆粉1017,(NH 4)S O 42.1,CaC O 31.0,pH 自然。结论:Aspergillus niger EI M -4的液体发酵产果胶酶的活力可达15159.82U Πm L 。 关键词:果胶酶;黑曲霉;分子系统进化;液体发酵;均匀设计 中图分类号:Q946.5;Q93-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1X (2008)05-0069-04 Identification of A Pectinase -producing Fungi EIM -4and Its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Submerg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KE Chong -rong ,T ian Bao -yu ,Y ANG X in -wei ,LI N Wei -lin ,H UANG Wei ,H UANGJian -zhong 3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M icrobiology ,M inistry of Education ,Fujian N 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Developing available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to produce pectinase by understanding basic in formation for a high pectinase -producing strain EI M4and optimizing its submerge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Method :Identified strain EI M4by using m olecular phyloganatic analysis of 18S rDNA sequences and im proved pectinase production by orthog onal experiment design.R esult :S train EI M -4was identified as As 2pergillus niger .Through orthog onal experiment ,the optimal submerg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was obtained for producing extracellular pectinase.The suitable medium contained :orange peel power 32.97g ΠL ,s oybean flour 10.76g ΠL ,(NH 4)S O 42.14g ΠL ,CaC O 31.00g ΠL.,nature pH.Con 2clusion :The optimum pectinase activity of Aspergillus niger EI M -4is as high as 15159182U Πml. K ey w ords :pectinase ;Aspergillus niger ;phylogenetic analysis ;submerge fermentation ;orthog onal experiment 收稿日期:2008-07-17;修回日期:2008-09-03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5Q007)资助 作者简介:柯崇榕(1984-),男,硕士生;3通讯作者:黄建忠(1966-),男,博士,教授,Email :hjz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1058832.html, 。 果胶质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是植物细胞胞间层和初生壁的重要组成成分。近几年来,果胶质的生物降解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果胶酶(Pectinases )是分解果胶质的一类复合酶的总称,主要通过裂解或β消去作用切断果胶质中的糖苷键致使果胶质裂解为多聚半乳糖醛酸,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中。动植物天然来源的果胶酶产量低难于大规模提取制备,微生物才是生产果胶酶的优良生物资源[2]。果胶酶类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可用于食品工业如水果加工及葡萄酒生产等方面,还广泛应用于麻类脱胶、木材防腐、生物制浆、环境保护、污物软化处 理和饲料等行业中[1,3] 。 黑曲霉是公认的安全菌株(G RAS:G 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 ),其代谢产物可直接用于食品工业,并且黑曲霉分泌的果胶酶系比较全[4]。目前,工业用的果胶酶生产菌大多是通过黑曲霉固体发酵生产获得,但由于固体发酵规模生产受限且杂蛋白含量高,影响果胶酶的分离纯化[5,6]。因此,筛选适合于液体深层发酵培养高产果胶酶菌株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18S rDNA 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对筛选得到的高产碱性果胶酶的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液体深层发酵产酶条件进行初步优化,为下一步工业化生产或者分子育种提高果胶酶比活力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1.1.1 菌株和质粒 真菌EI M -4和E scherichia coil DH5α(φ80lacZ ΔM15),均由 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保存。pM D -18T S im ple Vec 2tor 购自T aK aRa Biotechnology (dalian )C o.,Ltd.1.1.2 试剂 DNA 限制性内切酶、X -gal 、IPTG 、Marker 购自T aK aRa Bio 2technology (dalian )C o.,Ltd.,胰RNA 酶(RNaseA )购自Biotech C o.,Ltd ,W ozard S V G el and PCR Clean -up System 购自Promega Biotech C o.,Ltd ,氨苄青霉素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1.1.3 培养基 (1)固体分离培养基:K 2HP O 40.1g ;M gS O 40.5g ;NaNO 3313g ;FeS O 40.01g ;果胶0.2g ;琼脂粉0.15g ;加水至1L ,自然pH; (2)基础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琼脂粉15g ;水1L ,自然pH ; (3)基础液体培养基:3%橘皮粉;2%麸皮;0.35%(NH 4)2S O 4;0.2%的CaC O 3。1.2 方法1.2.1 菌株基因组DNA 的提取 采用改良的S DS 裂解法提取真菌EI M -4的基因组DNA [7] 。1.2.2 引物设计 根据丝状真菌(曲霉)的18S rDNA 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通用扩增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其中: 正向引物P f :5’-T CC AACCTGG TTG AT CCTG CC AG T A -3’

果胶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产酶条件优1

果胶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产酶条件优1 果胶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摘要:通过野外采集样品,从中筛选出两株产酶相对较高的菌株,并对其酶学 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探索其最适生长时间,生长的环境温度,最适ph,以及最适 接种量,并设计实验方案。 第一部分前言 果胶酶是一类分解果胶物质的多种酶的总称,主要包括原果胶酶,果胶脂酶,果胶裂解酶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四大类,因其能有效的分解果肉组织中的果胶物质,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酿酒工业等方面。此外,果胶酶在生物制药,生物污染防治,农产品加工,饲料等其他生物大规模产业也用途广泛,因而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由于自然界中天然果胶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因产量较低而难以作为大规模提取,因此,寻求高效的果胶酶生产方法也更加重要,现阶段,采用微生物发酵,并从其代谢产物中提取果胶酶方法,已应用的日加成熟,各种高产、高效的菌株纷纷被筛选出来,而广泛应用于发酵生产。一、果胶酶产生菌 (一)果胶酶产生菌的选育 据报到,在自然界中,已知的果胶酶产生菌多达40余种,其中多数为细菌和 霉菌,还有少数的放线菌、酵母菌。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采集果园土壤及腐烂的柑橘、桔子、甜瓜等水果腐烂的部分。 1.2培养基: 1.2.1富集培养基: 5%的葡萄糖,0.3%酵母膏,0.5%蛋白栋。

1.2.2选择培养基: 磷酸氢二钾0.01g,硫酸镁0.05g,硝酸钠0.3g,硫酸亚铁0.001g,果胶 0.5g,琼脂2.5g,水100ml,ph自然。 1.2.3液体培养基: 磷酸氢二钾0.01g,硫酸镁0.05g,硝酸钠0.3g,硫酸亚铁0.001g,庶糖 0.5g,水100ml,ph自然。 1.2.4土豆斜面培养基:20%土豆,20%葡萄糖,2%琼脂,ph自然 1.3菌株筛选方法 1.3.1筛选路线:采样增殖初筛复筛保存 1.3.2筛选方法 (1)增殖培养:将采集得的土壤及水果腐烂部分用无菌水稀释,搅拌充分后,静置5分钟,取上清液10ml至于50ml富集培养液中,30?,150r/min培养2-3天。 (2)菌株初筛:取富集液进行适当稀释,并涂布于选择培养基中,30?,培养3-4天,选取菌落形态较好的平板,加入0.1%的刚果红溶液,染色30min后,菌落周围有透明圈形成的即为产果胶酶菌株,观察透明圈产生快慢及其大小。 (3)菌株复筛:选取产透明圈的菌株,于选择培养平板上接种培养连续接种4-5代后,选取最优菌株,液体培养测其酶活力。 1.4酶活力测定 1.4.1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1mg/ml半乳糖醛酸溶液0、0.2、0.4、0.6、0.8、1.0ml于试管中,补水至1ml加DNS试剂3ml,混合后于沸水中煮10分钟,冷却后定容至15ml,于分光光度计540nm波长下测吸光度(A)。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半乳糖醛酸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二次重复试验的均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一元线性方程y=ax+b,求出吸光度与半乳糖醛酸量的关系。 1.4.2液体曲5000r/min离心取上清,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方法

工业发酵进展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方法 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及发酵,其培养基成份非常复杂,特别是有关微生物发酵的培养基,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之间的配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微妙的。面对特定的微生物,人们希望找到一种最适合其生长及发酵的培养基,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以期达到生产最大发酵产物的目的。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在微生物产业化生产中举足轻重,是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的必要环节。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发酵培养基,是一个发酵产品工业化成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以工业微生物为例,选育或构建一株优良菌株仅仅是一个开始,要使优良菌株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还必须优化其发酵过程,以获得较高的产物浓度(便于下游处理),较高的底物转化率(降低原料成本)和较高的生产强度(缩短发酵周期)。设计发酵培养基时还应时刻把工 实验室最常用的优化方法是单次单因子法,这种方法是在假设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前提下,通过一次改变一个因素的水平而其他因素保持恒定水平,然后逐个因素进行考察的优化方法。但是由于考察的因素间经常存在交互作用,使得该方法并非总能获得最佳的优化条件。另外,当考察的因素较多时,需要太多的实验次数和较长的实验周期[3]。所以现在的培养基优化实验中一般不采用或不单独采用这种方法,而采用多因子试验。 2.多因子试验 多因子试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哪些因子对响应具有最大(或最小)的效应,哪些因子间具有交互作用。 (2)感兴趣区域的因子组合情况,并对独立变量进行优化。

3.正交实验设计 正交实验设计是安排多因子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可用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较快地取得实验结果。正交实验的实质就是选择适当的正交表,合理安排实验的分析实验结果的一种实验方法。具体可以分为下面四步: (1)根据问题的要求和客观的条件确定因子和水平,列出因子水平表; (2)根据因子和水平数选用合适的正交表,设计正交表头,并安排实验; (3)根据正交表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选出较优的“试验”条件以及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因子。 正交试验设计注重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试验,可同时考虑几种因素,寻找最佳因 次 报道。CastroPML报道用此法设计20种培养基,做24次试验,把gamma干扰素的产量提高了45%。 6.部分因子设计法 部分因子设计法与P1ackett-Burman设计法一样是一种两水平的实验优化方法,能够用比全因子实验次数少得多的实验,从大量影响因子中筛选出重要的因子。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一次多项式,并以此利用最陡爬坡法确定最大响应区域,以便利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部分因子设计法与Plaekett-Burman设计法相比实验次数稍多,如6因子的26-2部分因子设法需要进行20次实验,而Plackett-Burman设计法只需要7次实验。 7.响应面分析法

脂肪酶产生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绵阳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脂肪酶产生菌M-6-2发酵条件的优化专业生物技术 院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号0811420218 姓名杜长蔓 指导教师李俊刚 答辩时间2012年5月 论文工作时间:2011 年7 月至2012 年5 月

脂肪酶产生菌M-6-2发酵条件的优化 学生:杜长蔓 指导老师:李俊刚 摘要:本文对绵阳师范学院微生物实验室筛选和鉴定的产脂肪酶细菌 M-6-2的生长动力学和产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脂肪酶产生菌M-6-2 摇床发酵产脂肪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较佳的产酶培养基组成配方为:1.5%淀粉+0.5%酵母膏为碳源、4.5%豆饼粉 +1.5%硝酸铵为最佳的氮源、0.05%磷酸氢二钠和0.15%硫酸镁;最优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7.5,接种量1.5 %,装液量20ml/250ml,发酵温度35℃,在转速180r/min 下,培养16h,经过优化后发酵液脂肪酶酶活力最高可达到15.60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49.57%。脂肪酶产生菌M-6-2与国内文献报道的产脂肪酶细菌相比产酶活力高。对该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后,为生产性试验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脂肪酶产生菌M-6-2;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

Lipase to produce bacteria M-6-2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Undergraduate: Du Changman Supervisor: Li Jun Ga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Laboratory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lipase production by bacteria in the M-6-2 growth kinetics and enzyme production kinetics were studied; through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test, the lipase to produce bacteria M-6-2 shaker fermentation lipase medium composition and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to come to a better enzyme production medium composition formula: 1.5% starch and 0.5% yeast extract as carbon source, 4.5% of the soybean powder and 1.5% ammonium nitrate for the best source of nitrogen, 0.05% 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and 0.15% magnesium sulfat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initial pH 7.5, 1.5% of the inoculum size, liquid volume 20ml/250ml,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35 ° C, in the speed 180r/min next, cultured 16h After optimization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 lipase activity can reach 49.57% to 15.60 U / ml, compared to before optimization. Lipase to produce bacteria M-6-2 and reported in China in the production of lipase bacteria compared to the high activity of enzyme production. Of the strain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e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test. Key words: Lipase producing strain M-6-2;lipas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orthogonal test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 传统菌种生产工艺,一般是由试管母种扩繁成二级种、三级种,生产周期长、污染率高、成本高、需大量人工、管理困难。液体菌种生产具有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的特点,接种到培养料内有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菌迅速等特种点。应用于生产与固体菌种相比有以下优点: 1.菌种生产周期短。固体种一般需25—40天,而液体种仅需3—7天。 2.接种后,萌发点多萌发点多、发菌快、出菇周期短。接种24小时菌丝布满料面,3—15天长满菌袋,一般品种10天左右可出菇。 3.接种方便、成本低。用液体菌种接种一般每袋成本是1—3分,每人每小时可接800袋以上,提高效益4—5倍。 4.适宜工厂化生产。可直接用于栽培料进行出菇,大批量生产菌袋。为食用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因此,适宜我国国情的液体菌种设备的出现,必将在食用菌生产领域引发一场新的革命。 液体菌种具有固体(颗粒)菌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液体菌种生产设备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并逐渐成熟的,因此很多人对此很陌生。在这里我们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一、液体菌种设备基本原理 任何一种食用菌自身的生长必须满足其对温度、湿度、需氧量、养分等的需要,同时必须避免杂菌感染。在深层发酵技术上称之为选

择性发酵技术,如啤酒生产技术当属此例,而白酒生产则是生物菌群发酵技术。 液体菌种发酵设备(包括四大系统,温控系统由控制器、电热管等组成;供气系统由空气压缩机、输送管道、空气过滤器等组成;冷却系统由热交换器、进出水管道组成;搅拌系统由射流器、提升管等组成。 二、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1、溶氧量 液体菌种生产中最关键的是培养液中氧的溶解量,因为在菌丝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吸收溶解其中的氧气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氧气在液体(水)中的溶解量与压力、温度有关,同时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渗透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设计发酵设备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安装射流器使气泡细碎度增加等。 2、空气过滤 技术的关键就是保证进入的空气无菌度高,因此必须选择孔径小、材料先进的过滤膜。一般细菌直径在0.5-5um,酵母菌在1-10um,病毒一般在20-400mu,所以选择过滤膜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当然如果选的太小,成本将大幅度提高。另外环境对于空气影响很大,在空气压缩机房、制种车间必须保持环境清洁。 3、培养液 培养液是菌丝生长发育的营养源,要求营养全面均衡。不同的菌种对营养要求偏重不同。配制原料有糖、麸皮、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高产酸性果胶酶霉菌的选育

高产酸性果胶酶霉菌的选育 果胶酶在果酒酿造中具有提高出汁率、加速澄清、提升果酒质量等重要作用。我国果酒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但果酒用果胶酶多依赖进口,这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使得我国果酒生产受到技术制约。 因此,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酒用酸性果胶酶是目前果酒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产酸性果胶酶的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gxy12-2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和亚硝基胍诱变,经溴酚蓝培养基 初筛、发酵复筛等,得到两个表现突出的诱变菌株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 将诱变菌株A.terreus ZH2-4和A.terreus ZH2-11所产果胶酶,分别经真空冷冻浓缩后应用于低醇草莓酒、低醇枇杷酒、低醇西瓜酒的酿造中,探究其对果酒品质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菌株A.terreus gxy12-2进行了一次紫外诱变与两次亚硝基胍化学诱变,获得高产果胶酶的诱变菌株 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 本研究首先对A.terreus gxy12-2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一株果胶酶酶活提高34.9%的诱变菌株A.terreus C73D-2,其纤维素酶与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比酶活分别是出发菌株A.terreus gxy12-2的1.28和1.1倍。以A.terreus C73D-2为出发菌株,进行亚硝基胍化学诱变,获得一株产果胶酶酶活提高了21.3%的菌 株A.terreus ZH1-4,其所产果胶酶比酶活和PL比酶活分别是出发菌株 A.terreus C73D-2的1.09倍和1.15倍。 以A.terreus ZH1-4为出发菌株,再次进行亚硝基胍诱变,获得两个高产果胶酶的诱变菌株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其中,与原始出发菌株

果胶酶的生产技术

果胶酶的生产技术 课程:食品生物技术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时间:2011 年5月15日

果胶酶的生产技术 摘要:果胶酶是一类分解果胶质的酶的总称,它能将复杂的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等小分子。目前果胶酶在食品、纺织、医药、造纸、环境、生物技术、饲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果胶酶主要来自微生物。综述了微生物果胶酶生产茵的菌种、选育、鉴定、发酵方法和发酵条件优化,酶的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果胶酶的应用进展,最后展望了微生物果胶酶研究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果胶酶果胶;果胶酶;几丁聚糖;固定化研究现状展望 1 果胶 果胶分子是由不同酯化度的半乳糖醛酸以a一1,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多糖链,常带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海藻糖、芹菜糖等组成的侧链,游离的羧基部分或全部与钙、钾、钠离子,特别是与硼化合物结合在一起m.它存在于所有的高等植物中,沉积于初生细胞壁和细胞间层,在初生壁中与不同含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微纤丝以及某些伸展蛋白(extensin)[2]相互交联,使各种细 胞组织结构坚硬,表现出固有的形态.果胶分子的结构因植物的种类、组织部位、生长条件等的不同而不同,总体可分为光滑区(smooth region)和须状区(hairy region)两部分,主要由HGA、RG-I和RG-II三个结构区域构成,其中RG-II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同其 它植物多糖一样,果胶也是多分子的、多分散的、多结构的、有高级空间构象的,也具有一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2 果胶酶 2.1 果胶酶(pectolytic enzyme or pectinase)是指能够分解果胶物质的多种酶的总称. 2.2 果胶酶的分布 许多霉菌及少量的细菌和酵母菌都可产生果胶酶,主要以曲霉和杆菌为主.新近报道的其它茵有青霉如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ticum)、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以及Penicillium

液体发酵技术

液体发酵技术 1. 液体发酵技术简介 1.1液体发酵的概念 液体发酵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它是指在生化反应器中,模仿自然界将食药用菌在生育过程中所必需的糖类、有机和无机含有氮素的化合物、无机盐等一些微量元素以及其它营养物质溶解在水中作为培养基,灭菌后接入菌种,通入无菌空气并加以搅拌,提供食用菌菌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进行菌丝大量培养繁殖的过程。工业化大规模的发酵培养即为发酵生产,亦称深层培养或沉没培养。工业化发酵生产必需采用发酵罐,而实验室中发酵培养多采用三角瓶。得到的发酵液中含有菌体、被菌体分解及未分解的营养成分、菌体产生的代谢产物。发酵液直接供作药用或供分离提取,也可以作液体菌种。 1.2 液体发酵技术的发展简史 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这一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工程专家Elmer L,Gaden.Jr设计出培养微生物系统的生物反应器,成为该项技术的创始人。据资料报道,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应用于食药用菌方面的研究始于美国。1948年,H.Humfeld用深层发酵来培养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菌丝体,并首先提出了用液体发酵来培养蕈菌的菌丝体。从此食药用菌的发酵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兴起;1953年,美国的S.Block博士用废苷汁深层培养了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1958年J.Szuess第一个用发酵罐培养了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从此,食药用菌的生产渐渐跨入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领域。日本的杉森恒武等于1975、1977年用1%的有机酸和0.5%的酵母膏组成液体培养基,取得了大量香菇菌丝体。我国是在1958年开始研究蘑菇、侧耳等的深层发酵的。1963年羊肚菌液体发酵开始工业化生产试验。自此以后,大规模采用液态发酵生产食药用菌逐渐展开。当时主要研究灵芝(Ganoderma lucidum)、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等的液体发酵应用于医药工业。70年代开始研究香菇(Lentinula edodes)、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猴头(Hericium erinaceus)、草菇(V olvariella volvacea)等的液体发酵。 2 液体发酵培养的特点 2.1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食药用菌的液体培养所需的碳源可用工业葡萄糖、工业淀粉及山芋粉等;氮源可采用黄豆饼粉、蚕蛹粉、麸皮粉等。为了降低成本,通常还取用部分工业废水为代用品,如糖蜜废母液、木材水解液、各种大豆深加工废水、玉米深加工废水及淀粉废水等,原料来源相当广泛。 2.2菌丝体生长快速 在液体培养中,液体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分布均匀,有利于菌类营养体的充分接触和吸收。菌丝细胞能在反应器内处于最适温度、pH、氧气和碳氮比的条件下生长,能及时排放呼吸作用产生的代谢废气,因此新陈代谢旺盛,菌丝生长分裂迅速,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菌丝体和多糖、多肽等具有生理活性的代谢产物。

果胶酶高产选育课程论文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农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论文(设计) 题目:果胶酶高产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学生:王鹤松 学号: B0704030 专业年级: 2007级生物技术(1)班 指导教师:朱稳 二o一o年六月二十五日

果胶酶高产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王鹤松 (海南大学海南儋州571737 B0704030) 摘要:果胶酶是能协同分解果胶质的一组酶的总称,在生产,造纸,食品发酵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本文对酸性果胶酶和碱性果胶酶生产菌种的特点分别进行了介绍,并从传统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三个方面对果胶酶产生菌的高产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关键词:果胶酶;微生物;选育;影响因素 Development on the Breeding of Pectinase High-yielding Strains Hesong Wang ( Hainan University, Danzhou, Hainan ,571737,B0704030 ) Abstract:For pectinase is coordinated with pectin can decompose the floorboard of a group of enzymes in production, papermaking, fermentation etc, food is widely used. Based on acid and alkaline pectic enzymes for pectinase strains of production were introduced, and from conventional breeding, mutation breeding and gene engineering to produce three aspects of bacteria for pectinase high-yielding breeding technology is reviewed. Key words:pectinases;microbe;mutafacient;influencing factor 果胶酶(pectinases)是指能协同分解果胶质的一组酶的总称,是一种复合酶(由D-半 乳糖醛酸以α-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状的聚合物)。它通常包括原果胶酶(PPase)、多 聚半乳糖醛酸酶(PG)、裂解酶(PL)和果胶酯酶(PE)等4类。如果从生产、应用领域 和最适用pH值环境来划分,果胶酶通常可以分为酸性果胶酶和碱性果胶酶。酸性果胶酶通 常是指内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olygalacturonase,EC3.2.1.15)[1],因为大多数的聚半乳糖 醛酸酶的最适pH值为3.5~5.5。它是以水解作用方式无规则切断果胶酸分子的α-1,4糖苷 键,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中果蔬汁和果酒的提取和澄清。碱性果胶酶一般多指聚半乳糖醛酸 裂解酶(polygalacturonate lyase,EC4.2.2.1),它是以反式消去作用方式裂解果胶酸分子的α -1,4糖苷键[1],将复杂的果胶分解成小分子,如半乳糖醛酸。碱性果胶酶在碱性范围内具有较高活性,其主要应用于植物病毒的纯化、诱导植物抗病、纸浆漂白、棉织物处理、含果胶污水处理、咖啡和茶的发酵生产,以及榨油、木材防腐、洗涤剂和家禽饲料加工[2]等。并且,果胶酶在全世界食品酶的销售额中占25%[3]。因此,果胶酶的菌种选育尤为重要,通过对酸碱性果胶酶菌种的种群特点的深入研究,更有利于菌种进行选育,获得高产的优良菌株,并通过对影响微生物产果胶酶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层次为果胶酶的选育提供帮助。

发酵工艺优化

发酵工艺优化 发酵工艺优化 从摇瓶试验到中试发酵罐试验的不同之处 1、消毒方式不同,摇瓶是外流蒸汽静态加热(大部分是这样的),发酵罐是直接蒸汽动态加热,部分的是直接和蒸汽混合,会因此影响发酵培养基的质量,体积,PH,透光率等指标。扩大时摇考虑 2、接种方式不同,摇瓶是吸管加入,发酵罐是火焰直接接种(当然有其他的接种方式),要考虑接种时的菌株损失和菌种的适应性等。 3、空气的通气方式不同,摇瓶是表面直接接触。发酵罐是和空气混合接触,考虑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氧气的融解情况。 4、蒸发量不同,摇瓶的蒸发量不好控制,湿度控制好的话,蒸发量会少。发酵罐蒸发量大,但是可以通过补料解决的。 5、搅拌方式不同,摇瓶是摇转方式进行混合搅拌,对菌株的剪切力较小。发酵罐是直接机械搅拌,注意剪切力的影响和无菌的影响。 6、PH的控制,摇瓶一般通过碳酸钙和间断补料控制PH,发酵可以直接流加控制PH,比较方便。 7、温度控制,摇瓶是空气直接接触或者传热控制温度,但是发酵罐是蛇罐或者夹套水降温控制,注意降温和加热的影响。 8、注意染菌的控制方法不一样,发酵罐根据染菌的周期和染菌的类型等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少损失。 9、发酵罐可以取样或者仪表时时检测,但是摇瓶因为量小不能方便的进行控制和检测。 10、原材料不一样,发酵所用原材料比较廉价而且粗旷,工艺控制和摇瓶区别很大等等 发酵工艺中补料的作用 补料分批培养(fed—batch culture简称FBC)是指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与传统的分批集中补料培养相比、它有以下优点: (1)可以避免在分批发酵中因—次投料过多造成发酵液环境突变,造成菌丝大量生长等问题,改善发酵液流变等性质,使得发酵过程泡沫得以控制,节省消泡剂,并提高了装罐系数。 (2)可以控制细胞质量,以提高芽抱的比例,并使pH得以稳定。 (3)可以解除底物抑制,产物反馈抑制和分解阻遏。 (4)可以使“放料和补料”方法得以实施。该方法在发酵后期、产生了一定数量代谢产物后,在发酵液体积测量监控下,放出一部分发酵液,同时连续补充——部分新鲜营养液,实现连续带放、既有利于提高产物产量.又可降低成本,使得发酵指数得以大幅度提高。 (5)利用FBC技术、可以使菌种保持最大的生产力状态.随着传感技术以及对发酵过程动力学理沦深入研究、用模拟复杂的数学模型使在线方式实最优控制成为可能。 连续补料控制目前采用有反馈控制和无反馈控制两种方式。有反馈控制:选择与过程直接关系的可检测参数作为控制指标,例如可以测量、控制发酵液PH、采用定量控制葡萄糖流加。稳定PH在次级代谢最旺盛水平。而无反馈控制FBC是指无固定的反馈参数,以经验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办法来操作最优化控制、从而使抗生素发酵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例如发酵过程中前体的补加。由此可见,要实现对发酵过程的有效控制,就先要解决补科的连续控制问题。 目前国外发酵生产过程连续补料采用: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液体质量流量计)、小型电动、气动隔膜调节阀和控制器来实现连续补料控制。菜发酵工厂在中试试验中还成功地运用了电子称加三阀控制的自动补科系统

发酵工艺优化

发酵工艺优化 从摇瓶试验到中试发酵罐试验的不同之处 1、消毒方式不同,摇瓶是外流蒸汽静态加热(大部分是这样的),发酵罐是直接蒸汽动态加热,部分的是直接和蒸汽混合,会因此影响发酵培养基的质量,体积,PH,透光率等指标。扩大时摇考虑 2、接种方式不同,摇瓶是吸管加入,发酵罐是火焰直接接种(当然有其他的接种方式),要考虑接种时的菌株损失和菌种的适应性等。 3、空气的通气方式不同,摇瓶是表面直接接触。发酵罐是和空气混合接触,考虑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氧气的融解情况。 4、蒸发量不同,摇瓶的蒸发量不好控制,湿度控制好的话,蒸发量会少。发酵罐蒸发量大,但是可以通过补料解决的。 5、搅拌方式不同,摇瓶是摇转方式进行混合搅拌,对菌株的剪切力较小。发酵罐是直接机械搅拌,注意剪切力的影响和无菌的影响。 6、PH的控制,摇瓶一般通过碳酸钙和间断补料控制PH,发酵可以直接流加控制PH,比较方便。 7、温度控制,摇瓶是空气直接接触或者传热控制温度,但是发酵罐是蛇罐或者夹套水降温控制,注意降温和加热的影响。 8、注意染菌的控制方法不一样,发酵罐根据染菌的周期和染菌的类型等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少损失。 9、发酵罐可以取样或者仪表时时检测,但是摇瓶因为量小不能方便的进行控制和检测。 10、原材料不一样,发酵所用原材料比较廉价而且粗旷,工艺控制和摇瓶区别很大等等 发酵工艺中补料的作用 补料分批培养(fed—batch culture简称FBC)是指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与传统的分批集中补料培养相比、它有以下优点: (1)可以避免在分批发酵中因—次投料过多造成发酵液环境突变,造成菌丝大量生长等问题,改善发酵液流变等性质,使得发酵过程泡沫得以控制,节省消泡剂,并提高了装罐系数。 (2)可以控制细胞质量,以提高芽抱的比例,并使pH得以稳定。 (3)可以解除底物抑制,产物反馈抑制和分解阻遏。 (4)可以使“放料和补料”方法得以实施。该方法在发酵后期、产生了一定数量代谢产物后,在发酵液体积测量监控下,放出一部分发酵液,同时连续补充——部分新鲜营养液,实现连续带放、既有利于提高产物产量.又可降低成本,使得发酵指数得以大幅度提高。 (5)利用FBC技术、可以使菌种保持最大的生产力状态.随着传感技术以及对发酵过程动力学理沦深入研究、用模拟复杂的数学模型使在线方式实最优控制成为可能。 连续补料控制目前采用有反馈控制和无反馈控制两种方式。有反馈控制:选择与过程直接关系的可检测参数作为控制指标,例如可以测量、控制发酵液PH、采用定量控制葡萄糖流加。稳定PH在次级代谢最旺盛水平。而无反馈控制FBC是指无固定的反馈参数,以经验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办法来操作最优化控制、从而使抗生素发酵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例如发酵过程中前体的补加。由此可见,要实现对发酵过程的有效控制,就先要解决补科的连续控制问题。 目前国外发酵生产过程连续补料采用: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液体质量流量计)、小型电动、气动隔膜调节阀和控制器来实现连续补料控制。菜发酵工厂在中试试验中还成功地运用了电子称加三阀控制的自动补科系统 至于装液量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保持在你所需要的转速培养情况下(尤其是在后期,菌丝很多时,转速很高时),不能让发酵液把你的塞子湿掉,容易造成染菌。 2、装液量的体积在消毒过程中,不能因为沸腾把塞子湿掉,或者跑出三角瓶,装液量太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容易染菌。 3、根据你的菌种的情况和发酵液的粘度,需要的混匀程度等等方面也要考虑。 4、建议你做一个梯度试验(40-50-60-70-80等)就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装液量。 关于剩余空气的排除在灭菌完毕后(100度左右),立刻用盖子或者其他的用品把你的培养摇瓶盖好,有时候这么点空气根本对兼性厌氧发酵没有什么影响,如果你的菌种要求很严的话,最好用干冰加入已经灭菌的空摇瓶后,立刻用其他的样品培养基分装即可。当然也可以用氮气。最好是二氧化碳。 你可以再查查看是否有其他的方法,我说的也不完全。!!

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修订稿

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发酵优化对于搞发酵的工作者而言是非常必需的,下面结合其他战友的一些经验之谈引出此专题,希望大家踊跃讨论,以其提高发酵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 发酵工艺的优化在发酵行业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发酵生产中,它是提高发酵指标的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搞发酵行业的人的必备知识要求之一,借此我想通过和大家交流共同提高发酵方面的知识水平.发酵工艺优化方法与思路:发酵工艺优化的方法有很多,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一种发酵中,往往是多种优化方法的结合,其目的就是发酵是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中最早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发酵技术在医药、轻工、食品、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这一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发酵生产水平,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菌种的选育或基因工程的构建。而实际上,发酵工艺的优化,包括生物反应器中的工程问题,也同样非常重要。发酵环境条件的优化是发酵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最难掌握的技术指标。温度、pH值、溶氧、搅拌转速、氨离子、金属离子、营养物浓度等的优化控制,依据不同的发酵而有所不同。同时,微生物在生长的不同阶段、生产目的代谢产物的不同时期,对环境条件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应该在生物反应器内,使温度、pH值、溶氧、搅拌转速等不断变换,始终为其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提高目的产物的得率,在发酵放大实验中,一般都很注重寻找最佳的培养基配方和最佳的温度、pH值、溶氧等参数,但往往忽视了细胞代谢流的变化。例如:在溶解氧浓度的测量与控制时,关心的是最佳氧浓度或其临界值,而不注意细胞代谢时的摄氧率;用氨水调节pH值时,关心的是最佳pH值,却不注意添加氨水时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其他发酵过程的参数的关系,而这些变化对细胞的生长代谢却非常重要。 注意:大家可以从以下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尽量能够分类进行叙述,我总结了以下几累,也不是很全,当然从其他的方面进行交流也可以,但是希望你注明附加说明!!!谢谢大家的参与!!!!!!!!!一. 好氧发酵1. PH 工艺的优化2. 溶氧工艺的优化3.原材料工艺的优化4.消毒(灭菌)工艺的优化5.菌种制备工艺的优化6.小试到中试,中试到生产等扩大实验的工艺优化7.成本工艺优化8.种子罐工艺的优化9.发酵罐工艺参数控制的优化10.仪表控制的工艺优化11.环境的工艺优化12.染菌处理的工艺优化13.紧急情况处理的工艺优化(停电\停水\停气\停汽等)14.补料工艺的优化15.倒种工艺的优化16发酵设备的工艺优化17.其他的工艺优化 二. 厌氧工艺的优化三.固体发酵的工艺优化四.其他1. PH工艺的优化A.配料中的PH 很重要,其中有配前PH,配后PH,消前PH,消后PH,接种前PH,工艺控制PH等,配前PH,配后PH,可以用来检测厡材料的质量,初步估计配料的情况,如果出了错误,有时候可以从PH中的变化看出来,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B.另外,每次有新的配方我们总是要用PH方法检测其中的每种厡材料是否会和其他的发生反应,可以互相两两混合,检测PH的变化,也可以用来作为配微量元素的检测.C.消前PH可以用来减少消毒过程对培养基的破坏,因为培养基在消毒中会有PH的变化,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培养基破坏也不一样,因此可以在消毒的时候选择合适的PH,消毒完后可以调节过来,这样一来可以对PH敏感的一些原材料减少破坏,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提高了指标.D.工艺控制的PH,在发酵的产抗期间,通过在不同的发酵时间调整不同的P H,可以减少杂质的产生,同时还可以缓解溶氧,比如在头孢发酵中,通过在后期调整PH可以减少DCPC的含量,给提取工序带来很大的好处,E.补料罐通过PH的调节可以更好的通过流加物料而不影响发酵.(部分发酵在不同时期的PH有所不同,所以通过补料罐的调整可以对发酵指标有所提高)F.发酵过程中的PH调节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不一定要添加氨水和氢氧化钠,可以添加玉米桨等其他的物料来进行调节.G.控制放罐时的PH可以对后面的过滤有所影响,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放罐前的PHH.绘制种子瓶和种子罐以及发酵罐等整个发酵过程的PH生长曲线,可以用来参考控制工艺,检测无菌情况的发生.A. 华东理工大学的张嗣良提出了“以细胞代谢流分析与控制为核心的发酵工程学”的观点。他认为,必须高度重视细胞代谢流分布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