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酸性果胶酶霉菌的选育

合集下载

一株高产果胶酶青霉菌株的筛选鉴定

一株高产果胶酶青霉菌株的筛选鉴定

一株高产果胶酶青霉菌株的筛选鉴定蓝丽精;周琴;蔡琪敏;董夏梦;汪鹏荣;蒋冬花【摘要】从淤泥中筛选、分离纯化,得到了一株高产果胶酶的青霉菌株,编号为L5.根据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将L5菌株鉴定为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该菌株在28℃,pH 6.0,摇床转速160 r/min条件下培养70 h,其果胶酶活性可达39 940 U·mL-1·min-1.%A high-yield pectinase strain L5 was screened from sludge. It was identified as Penicillium oxali-cum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 analysis. This strain was cultured at the condition of 28 ℃ , pH 6. 0, 160r/min for 70 h, its pectinase activity re ached to 39 940 U · mL-1 · min -1 .【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4)004【总页数】5页(P452-456)【关键词】果胶酶;酶活性;草酸青霉;筛选【作者】蓝丽精;周琴;蔡琪敏;董夏梦;汪鹏荣;蒋冬花【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能够分解果胶质的酶称作果胶酶(pectinase)[1].该酶可分为:原果胶酶、裂解酶(PL)、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酯酶(PE)[2].相应地,测量酶活性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滴定法、黏度下降法、脱胶作用时间法、还原糖测定法、紫外吸收测定法等.本实验酶活性测定均采用还原糖测定法中的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3].果胶酶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在纺织、环境保护、饲料加工、生物制浆、木材防腐等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4].文献[5]还研究了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果胶酶的诱导抗病作用.果胶酶主要由微生物和植物合成.微生物中的真菌、放线菌和细菌[6]都能产生果胶酶的相关酶系.目前国内外研究与应用较多的是细菌和霉菌,其中黑曲霉(Asperillus niger)是国际公认的安全菌株,所以最受关注[7].此外,酵母菌[8]、链霉菌和根霉[9]等也有相关的报道,而关于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的相关报道甚少,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产果胶酶的液体发酵更是鲜有报道.果胶酶的传统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固体发酵法,但液体发酵法具有发酵条件参数易于测量、再现性强、易于控制等优点.本实验从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高产果胶酶的草酸青霉,运用液体发酵法对其酶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以从山东、四川、海南、浙江等地采集的土壤、昆虫、动物内脏、腐烂水果等100多份样品为材料,分离筛选获得高产果胶酶菌株.1.2 培养基1)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 15 ~20 g,水 1 000 mL,pH 6.0.2)产果胶酶筛选培养基:果胶30 g,NaNO3 3 g,K2HPO4·3H2O 3.3 g,KCl 0.5 g,Fe2(SO4)3 0.01 g,(NH4)2SO420 g,MgSO40.24 g,CaCl2 0.15 g,KH2PO43.8 g,琼脂粉20 g,溴酚蓝0.2 g,水1 000 mL,pH 6.0.3)摇瓶种子培养基:果胶4 g,(NH4)2SO4 1 g,KH2PO43.8 g,K2HPO4·3H2O 0.2 g,水 100 mL,pH 6.0.4)摇瓶基础培养基:桔皮粉4 g,米糠4 g,(NH4)2SO41 g,KH2PO43.8 g,K2HPO4·3H2O 0.2 g,水 100 mL,pH 6.0.1.3 初筛取适量土样、昆虫、腐烂果实等磨碎后加无菌水,于28℃培养24 h,然后取0.1 mL培养液进行涂布,培养3 d.产果胶酶的菌落着生的蓝色培养基有黄色水解圈生成,挑取水解圈明显的菌落进行复筛[10].1.4 复筛在筛选培养基中挑取水解圈大的单菌落,通过测定和计算其变色圈直径和菌落生长圈直径的比值(Dp/Dc)进行复筛.在培养皿的中心分别接入初筛获得的菌种,接种后培养皿置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 d.测量各菌落生长圈的直径Dc和变色圈的直径Dp,选择Dp/Dc值较大的菌种备用,最终选取一株果胶酶活性高的菌株进行实验.1.5 摇瓶培养将复筛获得的菌种经PDA斜面培养后,用无菌水配成1.0×106的孢子悬浮液,取2 mL(摇瓶装液量的5%)接入种子摇瓶培养基中,回转式摇床转速为160 r/min,28℃培养24 h后,取3.2 mL(摇瓶装液量的8%)种子液接入摇瓶培养基中继续培养70 h.摇瓶装液量均为250 mL三角瓶中装40 mL.1.6 粗酶液的提取发酵液在4℃,10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作为粗酶液.1.7 酶活性测定采用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3]测定酶活性.吸取0.2 mL适当稀释的酶液于试管中,加1.8 mL 0.4%的果胶底物溶液,50℃水浴反应30 min后,加2 mL DNS试剂终止反应,沸水浴10 min,冷却后蒸馏水定容到15 mL,摇匀.空白对照:吸取0.2 mL煮沸的稀释酶液于试管中,加2 mL DNS试剂和1.8 mL 0.4%的果胶底物溶液,50℃水浴反应30 min,沸水浴10 min,冷却后蒸馏水定容到15 mL,摇匀.在54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在上述反应体系中,以每毫升果胶酶液降解果胶底物1 min产生1 μg还原糖定义为1个酶活性单位.1.8 培养时间对产果胶酶的影响取3.2 mL(摇瓶装液量的8%)种子液接入40个250 mL装液量为40 mL的三角瓶内,160 r/min,28℃摇瓶培养,每隔2 h取样.接着,将菌体一并用滤纸过滤,然后用烘箱于50℃烘至恒重,再用分析天平称菌丝体干质量.实验重复3次.1.9 菌种鉴定1.9.1 培养和形态特征观察将菌株在PDA培养基平板上培养3 d,用显微镜观察其菌丝、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等特征.1.9.2 DNA提取与ITS序列分析取PDA培养基平板上培养3 d的新鲜菌丝体50 mg,加液氮研磨成粉末,用试剂盒提取DNA.利用真菌通用引物 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进行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扩增,测序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将测得的ITS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通过同源性分析对菌株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2 结果2.1 产果胶酶菌株的分离筛选利用产果胶酶的菌株可以使加溴酚蓝的培养基产生黄色水解圈的原理,本实验从土壤、腐烂水果等生境复筛得到黄色水解圈较大的7株霉菌(见图1和图2),对其进行Dp/Dc值及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见表1.图1 筛选所获部分菌落图(a)L1;(b)L2;(c)L3;(d)L4;(e)L6;(f)L7图2 L5菌株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表1 7株产果胶酶菌株的Dp/Dc值和酶活性比较images/BZ_173_258_405_2083_472.pngL1 1.6 0.6 2.67 36 148 L2 2.7 1.0 2.70 30 935 L3 1.9 0.7 2.71 32 235 L4 2.9 1.2 2.42 22 204 L5 2.8 1.0 2.80 39 940 L6 2.5 0.9 2.78 32 598 L7 2.8 1.2 2.33 18 032由表1可以看出,菌株的酶活性随着Dp/Dc值增大而增大,L5菌株的Dp/Dc值最高,相应的酶活性为39 940 U·min-1·m L-1.L5 菌株是从浙江东阳荷塘淤泥中筛选得到的.图2(a)为L5菌株在溴酚蓝筛选培养基上的黄色水解圈照片.2.2 培养时间对L5菌株产果胶酶的影响对每隔2 h取样得菌体进行干质量测量,并绘制生长曲线见图3.由图3可知:将菌体从种子培养基中接入摇瓶培养基约需0~10 h的停滞期;接着10~24 h,菌丝生长,菌体质量进入对数期;其后曲线趋于平缓,24~68 h是菌体质量的稳定期;从68 h始,菌体开始自溶,进入衰亡期.每隔2 h测量一次L5菌株产生的果胶酶酶活性,以酶活性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曲线(见图3).由图3可知:在2~70 h内,L5菌株产果胶酶的活性逐渐上升,在菌体稳定期结束时酶活性达到最大值39 940 U·min-1·mL-1;在76~80 h内,果胶酶的活性下降.图3 L5菌株的生长曲线2.3 L5菌株的分类鉴定2.3.1 形态学鉴定1)培养特征:PDA培养基上,28℃培养3 d即形成较典型的菌落,菌落中间呈蓝绿色,边缘为白色,直径约19 mm,轮廓规则,外观呈绒毛状.2)形态特征:28℃ PDA培养基上培养3 d,显微镜下观察L5菌株的菌丝形态、分生孢子梗的分枝情况、帚状枝及瓶梗的类型等显微形态特征.由图2可见:菌丝细胞丝状交织,具横隔;分生孢子梗不具足细胞,帚状枝为对称双轮型,瓶梗细长渐变尖锐;分生孢子椭圆形,呈蓝绿色.2.3.2 ITS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L5菌株进行PCR扩增,获一长度为572 bp的目的片段.将测序所得序列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进行BLAST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L5菌株的ITS序列与Penicillium oxalicum同源性最高达99%.基于L5菌株的ITS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见图4,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将L5菌株鉴定为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11].图4 基于L5菌株的ITS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3 讨论与结论果胶酶的研究应用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用途广泛,现阶段产量已是世界四大酶制剂之一,而中国现有的生产果胶酶工艺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固体发酵成本高、生产率低、易染菌等.面对国外果胶酶产品的优势,我国必须利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研究新的生产工艺,加紧筛选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低成本、无污染、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果胶酶.本研究从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果胶酶的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并对其进行了ITS测序,确定其为草酸青霉菌.该菌的ITS序列基因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HQ680452.本研究利用浙江来源丰富的桔皮和米糠作为摇瓶培养基材料,研究表明:该菌株在28℃,培养基初始pH 6.0,转速160 r/min的条件下,培养70 h果胶酶活性最高,可达39 940 U·min-1·mL-1;并且,该菌株利用成本低廉、天然、含果胶的植物材料为培养基,不仅实现了废物再利用,也可以使其高产.可见,对该菌株的研究具有潜在的意义,其应用前景广阔.参考文献:[1]李祖明,张洪勋,白志辉,等.微生物果胶酶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0(3):42-49.[2]Soriano M,Diaz P,Pastor F I.Pectinolytic systems of two aerobic sporogenous bacterial strains with high activity on pectin[J].Current Microbiology,2005,50(2):114-118[3]武莹浣,叶汉英.果胶酶微生物筛选和酶活测定方法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0,26(2):57-60.[4]薛长湖,张永勤,李兆杰,等.果胶及果胶酶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5,24(6):94-99.[5]彭霞薇,谢响明,白志辉,等.草酸青霉BZH-2002果胶酶系的纯化及其诱导抗病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6):750-753.[6]Soares M M C N,Da S R,Carmona E C,et al.Pectinolytic enzyme production by Bacillus species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on juiceextraction[J].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1,17(1):79-82.[7]张红霞,江晓路,牟海津,等.微生物果胶酶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2005,15(5):92-95.[8]Blanco P,Sieiro C,Diaz A,et al.Short communication:Differences between pectic enzymes produced by laboratory and wild-type strain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J].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1997,13(6):711-712.[9]Saito K,Kawamura Y,Oda Y.Role of the pectinolytic enzyme in the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of potato pulp by Rhizopus oryzae[J].Journal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3,30(7):440-444.[10]张浩森,缪静,余晓斌.果胶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8,25(1):28-30.[11]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选育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选育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选育及酶学性质的研究张秀江;胡虹;范国歌;郜峰;谷立峰【摘要】The mutant strain Y06 capable of producing high-yield acid protease was obtained through ultraviolet light and nitrosoguanidine mutation of Aspergillus niger. The protease activity of strain Y06 was 36 134 U/g, which increased 46 times compared with wild-type strain of 768 U/g. The optimal pH value .temperature .water content , adding amount of nutrients and fermentation time of cultivation were detected for high yield of producing high-yield acid protease. The acid proteas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in various condition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is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experiment basis of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acid protease.%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联合诱变,得到酸性蛋白酶高产的黑曲霉菌株Y06,提高了其产酸性蛋白酶能力.结果表明,诱变后菌株的酶活由768 U/g提高到36 134 U/g,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了46倍.为优化高产酸性蛋白酶的固体培养条件,检测了培养菌株最适pH值、温度、含水量、营养物质添加量及发酵时间等,并对所产酸性蛋白酶在各种条件下的酶活力和稳定性进行测定,为生产和利用酸性蛋白酶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2(030)003【总页数】6页(P327-332)【关键词】酸性蛋白酶;黑曲霉;菌株选育;紫外线;亚硝基胍【作者】张秀江;胡虹;范国歌;郜峰;谷立峰【作者单位】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郑州450008;河南省瑞特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郑州450008;河南省瑞特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郑州450008;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河南新乡453731;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郑州45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6酸性蛋白酶是一种能在酸性(pH值2~5)条件下将大分子蛋白质迅速水解成肽类和部分游离氨基酸的酶类.它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酿造、食品、医药、皮革工艺以及胶原纤维工业中[1-4].酸性蛋白酶的来源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产酸性蛋白酶的微生物菌种有很多,如米曲霉、黑曲霉、芽孢杆菌等[5-7].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中,菌种性能对产量起决定作用.由于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严重缺乏,需要寻求非常规蛋白资源,而动物对非常规蛋白饲料的利用效率很低.随着集约化畜禽生产的发展,提高饲料中蛋白类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酸性蛋白酶被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受到饲料、养殖和动物营养界的高度重视[8-9].本实验以黑曲霉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与亚硝基胍(NTG)联合诱变,筛选出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Y06),该菌株产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节约了成本,推进酸性蛋白酶工业的发展.另外,发酵生产酸性蛋白酶采用固体发酵法的浅盘式发酵和厚层通风式发酵相结合的生产工艺,通过对黑曲霉产酸性蛋白酶生产工艺生产条件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酸性蛋白酶发酵生产的技术工艺,并对相关的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1.1 试验材料1.1.1 出发菌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由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的原始菌种,CICC编号:3.430 9.1.1.2 分离及斜面培养基斜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硝酸钠3 g、磷酸氢二钾1 g、七水硫酸镁0.5 g、氯化钾0.5 g、硫酸亚铁0.01 g、蔗糖30 g、琼脂20 g、蒸馏水1 L,加热溶解,自然pH,分装后121℃灭菌20 min),分离培养基是在察氏培养基中加入1%的酪蛋白.2.1 菌种的分离和纯化采用常规稀释分离法.2.2 发酵培养方法按要求配制发酵基质,调节初始含水量和pH后,取150 g分装于1 L三角瓶中,在0.1 MPa压力条件下灭菌30 min后,冷却接种,接种量为0.3%,于不同条件下发酵84 h,干燥后,进行酶活力的测定.2.3 紫外线诱变处理取0.1 mL稀释的孢子悬液涂布初筛平板,30℃培养4 h,紫外灯预热30 min后,将平皿置于距15 W紫外灯 30 cm 处分别照射 0 s(对照)、4 min、6 min、8 min、10 min、12 min,每个处理各做 2组.随后在暗光条件下,用5 mL无菌生理盐水对平皿上的菌进行洗脱,适当稀释后,涂布于分离培养基,以黑布包裹30℃下避光培养3~4 d,根据长出菌落与其水解圈直径比的大小及菌落形态的变化,挑选所需菌种,编号并保存,同时根据平皿菌落数计算致死率,从而求得成活率. 式中:A为对照组平皿上的菌落数;B为诱变处理后平皿上的菌落数.2.4 亚硝基胍诱变处理取3 mL稀释的孢子悬液,加入等体积的亚硝基胍溶液,充分混合,于30℃振荡处理1 h(做2组),取出稀释涂分离培养基,30℃培养5 d,挑取透明圈大的菌落分别进行发酵试验,并编号保存.挑取一接种环生长在PDA斜面上的新鲜孢子接入装有50 g培养基的500 mL三角瓶中,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5 d,测定酶活.2.5 酶活测定1 g酶粉在40℃,pH值为3.0反应条件下,1 min内水解酪素产生1 μg酪氨酸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g).3.1 菌株选育结果3.1.1 紫外线诱变紫外线诱变的机理是能作用于嘧啶,形成嘧啶二聚体(主要是TT),影响DNA正常解链与碱基配对,从而引起基因突变,提高酶产量[10].为了改良生产菌,本试验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照射原菌,稀释分离后涂布在分离平皿.紫外照射孢子成活率结果如表1所示.为了筛选在固体培养条件下产酶高的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得到100余株突变株.这些菌株在形态上有一定的差异,依照其菌落的形态、菌落大小、孢子颜色和孢子丰满程度以及水解圈的大小,从中挑选出20株先经三角瓶液体发酵产酶测定,获得10个高产菌株再经三角瓶固体发酵培养复选,菌株产酸性蛋白酶活力如表2所示.其中z-10的酶活最高为9284 U/g(干基),比出发菌株(CK)提高了11.1倍.3.1.2 亚硝基胍诱变选择经紫外线诱变产酶最高的z-10菌株用亚硝基胍进行进一步诱变处理,由酪蛋白平板初筛得到菌株36株,经摇瓶复筛得到菌株10株,此10株再经三角瓶固体发酵复筛.酶活力超过2.5万U/g(干基)的菌株有4株,基中Y06株产酶,其最高酶活力为36 134 U/g,相对于出发菌株(CK)提高了46倍.经亚硝基胍诱变,选择酶活最高的菌株进行酸性蛋白酶生产性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3.2 影响酸性蛋白酶菌株(Aspergillus niger-Y06)产酶因子的研究3.2.1 固体培养条件对酸性蛋白酶菌株产酶的影响1)温度温度是固态发酵一个重要的可调节参数,它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固态发酵传热性差,如果不能迅速将发酵热移出,将会使发酵温度急剧上升,导致温度失控,进而使发酵反应无法进行.为寻求合适的发酵温度,本研究以酸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含水量为68%、pH值为6.5的条件下培养84 h,分别在27℃、30℃、33℃、36℃和39℃不同温度下进行发酵培养,并测定酶活力,图1证明了酸性蛋白酶菌株产酶最适温度发酵为33℃,结果见图1. 2)水分含量对于固态发酵来说,控制培养基的水分是固态发酵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适宜的含水量,使得培养基有合适的疏松度,颗粒间存在一定空隙,有助于菌体从培养基获得营养物质和氧的传递,从而促进生长繁殖.过高的含水量会导致培养基粘结成团,多孔性降低,影响氧的传递;含水量过低,则使基质膨胀程度降低,水的活度低,从而抑制菌体生长.含水量过高过低都对黑曲霉生长繁殖及孢子的形成不利,从而影响酸性蛋白酶活性.本研究将黑曲霉分别接种到初始pH值为6.5,含水量分别为60%、64%、68%、72%、76%和80%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上,在33℃下进行发酵培养试验,图2结果表明含水量68%时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产酶达最高值.3)pH值为了研究发酵培养基的pH值对酸性蛋白酶菌株产酶活性的影响,根据固体培养基难以调节pH特点,我们利用缓冲溶液对培养基用水的pH值进行调整.本研究在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68%,温度为33℃条件下发酵84 h,观察发酵培养基pH值对酸性蛋白酶菌株产酶的影响,黑曲霉固态发酵最适pH值为6.5,结果见图3.4)玉米粉添加量本研究按不同比例将玉米粉添加到基础培养基(由麸皮、豆粕和玉米淀粉组成)中,以补充碳源,于30℃、初始pH值为6.5和含水量为68%条件下发酵,观察添加玉米粉对酸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由图1可知,当添加玉米粉质量分数为2%时,酸性蛋白酶菌株产酶最大时,随着玉米淀粉添加量的增加,基质易结团而影响氧的传递,酸性蛋白酶活力急剧下降.5)豆粕添加量为了使菌株生长更好,并对菌株产酶进行诱导,本研究在培养基中添加豆粕粉作为补充氮源,于33℃、初始pH为6.5和含水量为68%条件下发酵,考察其对酶活产生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豆粕粉,对酶活的产生都有促进作用,随着豆粕粉含量的增加,产品的酶活力有上升的趋势,在质量分数的9%时酶活力达到最高.6)不同浓度铵盐铵盐作为重要的无机氮源对酸性蛋白酶菌株产酶的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生产中常常加入一些铵盐来促进黑曲霉菌的产酶,本研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进行发酵试验,由图6可以看出少量的硫酸铵对产酶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增加产酶量有下降的趋势,另外,氯化铵的浓度对产酶基本没影响,碳酸氢铵随着浓度的增加对产酶有很大的阻遏作用.7)不同磷酸盐磷酸盐在酸性蛋白酶的生产很重要,在使用麸皮,米糠等有机磷含量丰富的原料时,添加一定的磷酸盐时会出现明显的促进效果.本研究对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进行实验.通过改变无机磷的种类和含量,在33℃、初始pH值为6.5和含水量为68%条件下发酵,研究不同浓度磷酸盐对酸性蛋白酶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见图7.添加磷酸盐有利于促进酸性蛋白酶菌株的产酶,且添加质量分数的0.2%的磷酸氢二钾对酸性蛋白酶菌株的产酶促进最大.3.2.2 酸性蛋白酶菌株发酵进程曲线固体发酵采用基础培养基、含水量68%、初始pH值为6.5、添加质量分数的0.2%的磷酸氢二钾和硫酸铵在33℃进行发酵培养,研究发酵进程曲线,结果如图8所示.由酸性蛋白酶菌株发酵进程曲线可以看出,0~24 h发酵产酶速度较缓;24~60 h酸性蛋白酶产酶迅速增加,发酵时间达到72 h后,进程曲线趋于平缓,84 h酶活力最高,其酸性蛋白酶活力(干基)达到36 500 U/g,为了缩短发酵周期,发酵最适时间为72 h.3.3 酸性蛋白酶酶活力稳定性研究黑曲霉产的酸性蛋白酶因其最佳反应pH较低,与畜禽体内消化系统基本一致,用于饲料添加剂中,可以有效的弥补畜禽肠道内源蛋白酶分泌不足,提高蛋白质消化率,降低畜禽代谢性腹泻的发生.酸性蛋白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它不仅要经受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处理、动物胃肠道胃酸的影响,而且还受饲料中部分金属离子的影响,而这些过程中酶活极易受损,从而影响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效果.本项研究对黑曲霉菌株所产酸性蛋白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3.3.1 pH值对酸性蛋白酶稳定性的影响酸性蛋白酶在一定pH范围内酶活力比较稳定(如图9).当反应环境pH为3.5,酸性蛋白酶相对酶活力可以达到85%,在pH为4.0时,相对酶活力最高达90%,可以确定酸性蛋白酶最适反应pH值为4.0.pH值过高或过低明显影响酶活力,在pH为5.0时,相对酶活力只有65%,在pH为2.5时,相对酶活力也只有70%.3.3.2 温度对酸性蛋白酶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影响酸性蛋白酶在不同反应温度下酶活力有很大差异(如图10).一方面是当温度升高时,酸性蛋白酶反应速率加快,另一方面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使酸性蛋白酶逐渐变性而失去活性,引起酶反应速率下降.酸性蛋白酶适宜的反应温度为35~40℃,在40℃相对酶活力表现出最高,在低于30℃或者高于45℃时,相对酶活力明显下降.因此认为40℃是酸性蛋白酶最适宜的温度.酶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一定温度必然引起蛋白质的变性从而使酶失活,随着温度的升高变性的时间越快,酶失活也就越迅速.如图11所示,酸性蛋白酶在70℃时,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开始下降.固体酶在烘箱中70℃保温至5 min保留有90%的相对酶活力,当时间延长至10 min时,剩余酶活有80%,30 min时,剩余酶活仍有19.8%.3.3.3 不同金属离子对酸性蛋白酶稳定性的影响金属离子对酸性蛋白酶活力影响较大,金属离子对酸性蛋白酶的调节作用是相对的,一种金属离子对其具有激活作用,而另一种则可能呈现抑制作用.离子浓度对酶活性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往往是低浓度起激活作用,而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图12表明,在5.0 mmol/L的浓度下,Mn2+和Cu2+对黑曲霉所产酸性蛋白酶有强烈的激活作用,分别达到对照酶活力的150%和120%,Fe3+对该酶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后的酶活力为对照的58%,而Fe2+、Ag+、Zn2+、Ca2+、K+和Mg2+对酸性蛋白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联合诱变筛选得到一株稳定、高产酸性蛋白酶的变异菌株Y06,结果表明,诱变后菌株的酶活由768 U/g提高到了36 134 U/g,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了46倍.在研究酶的粗酶酶学性质中发现,该酸性蛋白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6.5,最适作用温度为33℃,最适含水量为68%,玉米粉最适添加量为2%,豆粕粉最适添加量在9%,发酵最适时间为72 h.菌株产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产酶能力较稳定.【相关文献】[1]刘鑫,李佳,刘克武,等.黑曲霉酸性蛋白酶在食醋酿造中的催化效应[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16(4):482-484.[2]张学峰,刘达玉,夏兵兵,等.酒用酸性蛋白酶在甜酒酿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酿造,2009(3):122-124.[3]俞从正,董新宽,王全杰,等.酸性蛋白酶537处理绵羊蓝湿革对皮革延伸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皮革,2006,35(9):16-20.[4]王祥观,张爱琴,于丽萍,等.酸性蛋白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研究[J].生物技术,1993,3(4):26-29.[5]卢燕云,林建国,李明,等.复合诱变选育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J].中国酿造,2009(1):49-51.[6]罗跃中,李忠英,温拥军.黑曲霉固体发酵产酸性蛋白酶条件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59-62.[7]沈玉洁,张明春,向苇,等.高产酸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0,46(6):32-35.[8]唐宝英,曹建民.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24(3):16-19.[9]刘然,张淑芬.动物蛋白酶化技术[J].饲料研究,1991(6):7-9.[10]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2-217.。

黑曲霉生产果胶酶工艺流程

黑曲霉生产果胶酶工艺流程

黑曲霉生产果胶酶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黑曲霉果胶酶生产工艺流程。

1. 菌种培养。

选择高产果胶酶的黑曲霉菌株。

产果胶酶菌株的筛选

产果胶酶菌株的筛选

产果胶酶菌株的筛选徐冲;关艳丽;冯敏【摘要】从不同来源的生物样品中分离到产果胶酶菌株,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沉淀法进行初筛,通过摇瓶发酵试验进行复筛,最终获得2株果胶酶活力较高的细菌G16和G25,其酶活力分别达到6.37万U/mL和6.84万U/mL.【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3(033)005【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果胶酶;筛选;酶活力【作者】徐冲;关艳丽;冯敏【作者单位】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辽宁,朝阳,122000;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辽宁,朝阳,122000;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辽宁,朝阳,1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果胶酶是指分解果胶质的酶,是含有多种组分的复合酶。

果胶酶可裂解单糖之间的糖苷键,并脱去水分子,分解包裹在植物表皮的果胶,促使植物组织的分解[1]。

这类酶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在某些原生动物和昆虫中也有发现。

在微生物中,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都能代谢合成果胶酶。

果胶酶在工业生产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新兴酶类。

据统计,目前果胶酶在全世界食品酶的销售额中占25%。

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的果汁加工和果汁果酒澄清、饲料工业以及造纸工业的纸浆脱胶和麻类[2]加工。

国内关于果胶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选育、生产工艺和应用工艺的改进等方面,果胶酶制剂的产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仍是亟待研究的课题[3]。

本研究主要针对产果胶酶菌株进行了初步筛选并对初筛菌株进行了拮抗试验。

以期为后续应用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试验材料采集自辽宁省朝阳市郊果园土壤及腐烂的苹果、梨、枣等水果的腐烂部分。

1.1.2 培养基和试剂果胶琼脂培养基[4]:K2HPO41 g,MgSO40.5 g,NaNO33 g,FeSO4·7H2O 0.01 g,果胶 2 g,琼脂 15 g,蒸馏水 1000 mL,pH 5.5(用于初筛);PDA培养基:用于菌株的纯化及保存;真菌种子培养基:PDA液体培养基;真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 g,酵母膏1 g,蛋白胨0.5 g,蒸馏水 100 mL,pH 5.5;细菌种子培养基:LB培养基;细菌发酵培养基:K2HPO40.2 g,MgSO40.25 mg,(NH4)2SO40.2 g,MnSO4·H2O 3 g,NaCl 0.03 g,FeSO4·7H2O 0.75 mg,桔皮粉 1 g,蒸馏水1000 mL,pH 7.0。

果胶酶高产菌种的紫外诱变选育及其培养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

果胶酶高产菌种的紫外诱变选育及其培养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

果胶酶高产菌种的紫外诱变选育及其培养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林伟铃;田宝玉;秦勇;吕睿瑞;王春香;强慧妮;黄建忠【期刊名称】《工业微生物》【年(卷),期】2010(040)002【摘要】以果胶酶产生菌黑曲霉EIM6为出发菌株,初始果胶酶活为14 539 U/mL,经紫外诱变反复处理,摇瓶复筛和遗传稳定性试验,最终获得一株果胶酶高产菌株EIMU2.EIMU2菌株的形态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相较于原出发菌株EIM6,孢子色泽更黑,孢子团也较出发菌株大,菌丝与孢子上凝结有更多的液珠.复筛后EIMU2酶活为32 161 U/mL,较原出发菌株提高了1.212倍.进一步通过响应面法对EIMU2菌株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甜菜渣1.83%,花生饼粉1.69%,(NH4)2SO4 0.5%,K2HPO4 0.3%,CaCO3 0.2%,MgSO4 0.15% (w/v),接种量6% (v/v),装液量21.36 mL.优化的突变菌株产酶活性进一步提高至98 794.3 U/mL,提高了2.07倍.【总页数】5页(P5-9)【作者】林伟铃;田宝玉;秦勇;吕睿瑞;王春香;强慧妮;黄建忠【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350108;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350108;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350108;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350108;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350108;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350108;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紫外诱变黑曲霉筛选高产果胶酶菌种 [J], 佘秋生;杨海波;杨冠军;薛银磊;祝小龙;单林娜2.12C6+离子束诱变选育温度耐受螺旋藻高产藻株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J], 王丽娟; 郑天翔; 杨宋琪; 李欣; 罗光宏3.利用木糖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培养条件优化 [J], 王晓琼;陈叶福;梁音;杨旭;肖冬光4.复合诱变选育壳聚糖酶高产菌种及产酶条件优化 [J], 王俊芳;张震;申梦雨;王刚5.人参叶中高产皂苷菌种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J], 冯颖;陶亮;肖学爱;赵存朝;李畅;田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用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应用研究

饲用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应用研究

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应用研究一、概述本项目2004年获得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0424240040。

酶是生物细胞原生质合成且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人类早在认识酶之前就知道利用酶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例如酿造、鞣革及制造奶酪等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1897年Büchner发现磨碎的酵母仍然能够使糖液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二十世纪初,有更多的酶被发现和分离提纯,注意到了某些酶的作用需要有低分子物质(辅酶)的参加,并陆续认识了很多酶所催化的反应。

1926年Sumner第一次从刀豆中分离出脲酶并获得了该蛋白质的结晶。

30年代,J.Northrop 又连续分离出结晶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胰凝乳蛋白酶。

今天已有500种酶得到结晶,2000多种酶得到鉴定,200种左右商品酶已经开发,但工业上应用的酶仅有50多种。

二次世界大战后抗生素工业的通风搅拌发酵技术的利用,使微生物酶制剂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40年代末,生产α-淀粉酶的液体深层发酵首先在日本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标志着现代酶制剂工业的开始。

20世纪50年代后期遗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促使世界酶制剂工业持续地高速发展,成为生物工程四大主导产业中最早产业化的高技术产业。

由于酶制剂是一种绿色高效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节能、安全和环保等特点,对酶制剂应用产业开发新产品、提高质量、节能降耗、保护环境重要意义;因此,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际酶制剂市场目前保持着9%的增长速度,2010年世界酶制剂年销售额达160亿美元,目前已有一大批可用于工业发酵生产的各种胞外酶的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毛霉、黑曲霉、青霉、酵母等。

商品化的酶品种数量主要有糖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凝乳酶、脂肪酶、DNA聚合酶、T4DNA连接酶、葡萄糖苷酶、葡萄糖异构酶、葡萄糖氧化酶、a-乙酰乳酸脱羧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延胡索酸酶、青霉素酰化酶、溶菌酶、链激酶、漆酶、植酸酶、复合酶等等。

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 4 ) 发酵时间的影响 在基础培养基中接 入菌种 ,3 l ℃恒温培 养箱 中分 别培养不 同 的时间, 测定 酶活 力。 ( 5 ) 水分 的影响 在 5 0克基础 发酵 培 养中分 别加 入不 同量的蒸馏 水, 接 入菌种。 3 1 ℃恒 温培养箱中培 养 5 d , 测定 酶活 力。 ( 6 )豆饼水解 液的影响 在基础培 养基 中分 别添 加不 同量 的豆 饼水 解液 , 接 入菌

酸性蛋 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孙 作 宝
( 沂 水 大地 玉米 开发有 限公 司 , 山东 临 沂 2 7 6 4 0 0 )
摘 要 酸性 蛋 白酶是 一 种能在 酸 性环境 下水解 蛋 白质的 酶类 , 由于其 具有 较好 的 耐酸性 , 而被 广泛 应 用于食 品 、 酿造 等 工业 。 本 实验 以 吉林 大学微 生物 实 验 室提 供 的 黑 曲霉 ( As p e r g i l l L I S n i g e r )为 出发 菌株 , 分别 采 用紫 外线 、 亚硝基 胍 、 甲基磺 酸 乙酯等 进行 诱 变选 育 , 筛选得 到 酸性蛋 白酶 高产 菌株 。 对该 菌
1 . 1培养基 ( 1 ) 斜面培养基为 P D A 培养基, 分离培养 基为察 氏培养基中加 入 1 %的酪蛋 白。 ( 2 ) 固体 基础培 养基 :每千 克麸皮 中添 加N H 4 C 1 1 . 5 % 、 水7 5 0 m 1 ,p H 5 . 5 。 豆饼 水 解液的配制方 法: 豆饼粉 1 0 0 份、 石灰 6 份、 水6 0 0 份0 . 1 M P a 蒸汽水解 l h 。 1 . 2诱变选育 ( 1 ) 紫 外诱 变 菌种活 化后 制成 孢子 悬 浮液, 用悬 浮液涂布初 筛平板,3 O ℃培 养 让孢 子萌 发, 把 培养 皿开 盖放 在无 菌紫 外 线环境 中照射不同时间。 然后把平板转移至 3 O ℃的恒温 培养箱 中黑 暗培养 5 d , 挑取 透 明圈最大的菌落复筛。

果胶酶详细介绍

果胶酶详细介绍

1、果胶酶【简介]】果胶酶由黑曲霉经发酵精制而得。

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

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及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

【PH值特性】作用PH:2.5-6.0,最适作用PH3.5。

【温度特性】作用温度为15-55℃左右。

最适作用温度为50℃。

【应用范围】①果浆用酶:②果汁用酶:【贮存】本品最佳贮藏条件为4-15℃,一般为室温贮藏,避免阳光直射。

果胶酶本质上是聚半乳糖醛酸水解酶,果胶酶水解果胶主要生成β-半乳糖醛酸,可用次碘酸钠法进行半乳醛酸的定量,从而测定果胶酶活力2、果胶酶产品是采用国际公认卫生安全的优良菌种,应用最先进的代谢调控技术,自然状态下纯种发酵、多级膜精制而成的新一代果胶酶产品。

果胶酶能大大增加压榨和离心分离的能力,节能降耗,提高出汁率10-30%。

能迅速澄清果蔬汁,使果蔬汁更透明,超滤更简洁、更经济。

能非常有效地降解果胶以及其他导致混浊的各类物质,保证产品良好的色值及澄清度,提升果蔬汁感官品质。

增色加香,提升感官质量。

能有效预防产品的后浑浊,保证果汁货架储存期的稳定性。

3、由黑曲霉经发酵精制而得。

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

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及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

用途:酶制剂【应用范围】①果浆用酶;②果汁用酶。

【贮存】本品最佳贮藏条件为4-15℃,一般为室温贮藏,避免阳光直射。

果胶酶本质上是聚半乳糖醛酸水解酶,果胶酶水解果胶主要生成β-半乳糖醛酸,可用次碘酸钠法进行半乳醛酸的定量,从而测定果胶酶活力4、果胶酶:果胶酶由黑曲霉经发酵精制而得。

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

作用PH:2.5-6.0,最适作用PH3.5。

作用温度为15-55℃左右。

最适作用温度为50℃。

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及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

5、本产品采用我公司独有的专利技术“果胶酶工业生产方法”和优秀的菌种生产,活力高、能力强。

【酶活定义】在45℃,pH值=9的条件下,1分钟使聚半乳糖醛酸裂解产生1μmol的不饱和聚半乳糖醛酸的酶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酸性果胶酶霉菌的选育
果胶酶在果酒酿造中具有提高出汁率、加速澄清、提升果酒质量等重要作用。

我国果酒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但果酒用果胶酶多依赖进口,这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使得我国果酒生产受到技术制约。

因此,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酒用酸性果胶酶是目前果酒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产酸性果胶酶的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gxy12-2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和亚硝基胍诱变,经溴酚蓝培养基
初筛、发酵复筛等,得到两个表现突出的诱变菌株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

将诱变菌株A.terreus ZH2-4和A.terreus ZH2-11所产果胶酶,分别经真空冷冻浓缩后应用于低醇草莓酒、低醇枇杷酒、低醇西瓜酒的酿造中,探究其对果酒品质的影响。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菌株A.terreus gxy12-2进行了一次紫外诱变与两次亚硝基胍化学诱变,获得高产果胶酶的诱变菌株
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

本研究首先对A.terreus gxy12-2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一株果胶酶酶活提高34.9%的诱变菌株A.terreus C73D-2,其纤维素酶与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比酶活分别是出发菌株A.terreus gxy12-2的1.28和1.1倍。

以A.terreus C73D-2为出发菌株,进行亚硝基胍化学诱变,获得一株产果胶酶酶活提高了21.3%的菌
株A.terreus ZH1-4,其所产果胶酶比酶活和PL比酶活分别是出发菌株
A.terreus C73D-2的1.09倍和1.15倍。

以A.terreus ZH1-4为出发菌株,再次进行亚硝基胍诱变,获得两个高产果胶酶的诱变菌株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

其中,与原始出发菌株
A.terreus gxy12-2相比较,A.terreus ZH2-4的果胶酶酶活和比酶活分别提高了145.08%和239.24%,PG、纤维素酶、PL、PE的比酶活分别提高了1.28、1.62、1.38、1.23倍;A.terreus ZH2-11的果胶酶酶活和比酶活分别提高了102.17%和177.8%,PG、纤维素酶、PL、PE的比酶活分别提高了1.27、1.68、1.38、1.57倍。

经过遗传稳定性检验,诱变菌株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均具有高产果胶酶的遗传稳定性。

2.对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所产果胶酶进行酶学特性检验。

(1)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所产果胶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5℃和60℃,且经过70℃高温处理后,均能保持50%以上的酶活性。

(2)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所产果胶酶的最适反应pH值均为4,属于酸性果胶酶,均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其中A.terreus ZH2-11所产果胶酶对酸的耐受性更强。

(3)经真空冷冻浓缩后,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果胶酶浓缩液的酶活分别提高了320.56%和387.34%,但其比酶活分别下降了30%和20%。

3.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果胶酶应用于低醇草莓酒、西瓜酒和枇杷酒的酿造中。

酒精发酵结束时,各果酒的挥发酸均小于0.64g/L,相对于商业果胶酶EX,使用A.terreus ZH2-4与A.terreus ZH2-11果胶酶所酿得的三种果酒的挥发酸均略有降低。

在三种果酒中ZH2-4果胶酶对色度、出汁率、自流汁率的影响与商品酶保持一致,并且ZH2-4果胶酶处理后的草莓酒色度显著高于商品酶处理。

ZH2-4产果胶酶在提高总酚含量方面表现突出,在西瓜酒与草莓酒中,总酚
含量均高于商品酶处理后的同类型酒。

ZH2-4果胶酶处理后的甲醇含量均低于商
品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