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

段时间的水果果胶酶含量高;而且果胶酶能将细胞壁分
解;使水果细胞相互分离;导致水果变软; 为了探究上述
假设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原理:果胶酶能将细胞壁胞间层的果胶分解;使细胞分散;水果变软;
实验假设:放置一段时间的水果果胶酶含量比新鲜水果高 ;
实验方法步骤:
1称等量的去皮的新鲜苹果和放置一段时间的苹果切成小
二 果胶酶 是一类酶不是一种酶
5 种类 果胶甲酯水解酶 水解半乳糖醛酸甲酯键 作用 果胶酶 水解半乳糖醛酸间的化学键
果胶
果胶甲酯水解酶 果胶酶
半乳糖醛酸
6 果胶酶与果汁的制作 果胶酶使果胶完全水解;使植物组织变的松散;有利 用于果汁的形成;可提高出汁率和果汁变澄清;
三 探究利用苹果和山楂制作果汁的最佳条件 并检测果胶酶的活性
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的活性受温度 PH值等环境 因素的影响; 可以用产生的果汁量及果汁的澄清度 果汁中果胶的剩余量来表示这两种酶的活性大小;
思考与练习
1 制作果汁的最佳条件是什么
品质最好的果汁应是1尽量保留水果中的营养成分; 2具 有水果的原始口味;3有更多的固形物;4分散程度好; 不沉淀;不上浮;5有原始的水果色彩6除去所有的机械 组织;更易消化; 因此;能使最多的水果成分溶解或分散 在果汁中的条件就是最佳条件;达到这些条件的方法要 温和;对人体无害;
一实验目的: 1 探究制作果汁的最佳条件 2 检测果胶酶的活性
果胶酶
pH 温度 酶的用量
二材料 药品和用具
山楂或苹果每组10克 黑曲霉提取液 95%乙醇 蒸馏水 匀浆机 小刀 100ml 烧杯 洒精灯 试管 移液器 量筒
请根据实验目的;利用提供给你的的以上材料用具 设计实验;

果胶酶实验报告

果胶酶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一.实验目的1.探究不同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2.探究不同 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3.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生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果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处于最适温度时,活性最高。

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2.果胶酶的活性受ph影响,处于最适ph,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此值活性均下降。

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3.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果汁的体积增加;当酶浓度达到某一数值后,在增加酶的用量,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此值即是酶的最适用量。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苹果、果胶酶、盐酸溶液、榨汁机、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试管、漏斗、温度计、玻璃棒、滤纸、滴管、三脚架四.实验步骤(一)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1.制备果汁选取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约 200g) 洗净后,不去皮,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加入约 200ml 水,榨取 2min,制得苹果泥。

量取一定体积的苹果泥,不同条件下处理后,用滤纸进行过滤即可得到果汁;2.取9支试管编号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汁和果胶酶;3.将9支试管分别放入30℃、35℃、40℃、45℃、50℃、55℃、60℃、65℃、70℃的水浴锅中保温10分钟;4.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里量,并记录数据。

(二)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1.制备果汁;2.取5支试管编号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汁和果胶酶;3.将5支试管放入40℃恒温水浴锅中加热;4.待试管内温度稳定后在5支试管分别加入ph分别为5、6、7、8、9的盐酸溶液;5.恒温保持10min;6.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里量,并记录数据。

(三)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生产的影响1.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准确称取纯的果胶酶1mg、2mg、3mg、4mg、5mg、6mg、7mg、8mg、9mg,配制成相等体积的水溶液,取等量放入9支试管中,并编号1~9。

果胶酶的固定化及其活力测定

果胶酶的固定化及其活力测定

正文果胶酶的固定化及其活力测定一、目的:果胶酶(EC.3.2.1.15)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参与果实的成熟及其它代谢过程。

在果品加工业中,果胶酶主要用于果汁的澄清和提高榨汁率。

果胶酶的固定化将有助于提高酶的利用率,同时还可减少外源物质对果制品的污染。

果胶酶需求量大,且多为一次性使用,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又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成本。

固定化果胶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能够减少果胶酶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通过本实验,了解载体的制备方法,掌握酶的固定化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本实验固定化方法为共价结合法。

以壳聚糖为载体,通过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化果胶酶。

壳聚糖是从蟹、虾外壳中提取的一种氨基多糖(α-氨基-1.4-β-葡萄糖多聚物),对人和动物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机械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耐热性好的酶固定化载体材料,特别是壳聚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氨基,通过化学交联剂(如戊二醛)很容易与酶发生间接共价结合,使酶牢固地固定在壳聚糖分子上。

果胶酶水解果胶生成半乳糖醛酸,可用DNS法定量:3,5-二硝基水杨酸与醛糖共热能产生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和含有呈色氨基化合物的反应液颜色深浅成正比,在540nm下测其吸光度,从而可计算出果胶酶活力。

三、试剂及仪器仪器:冷冻离心机分光光光度计比色皿(8只)摇床水浴箱混合振荡器天平瓷盘药匙剪刀(1把) 记号笔(1支)通风橱吸水纸具塞刻度试管(4支)三角瓶(2支)烧杯(100ml×3个)试管架(1个)试管(6支)量筒(100ml×1个)滴管(16个)离心管(5ml×2个,50ml×1个)移液管架(1个) 移液管(2ml×3个,5ml×1个) 注射器(1支)滴管(1个)吸耳球(1个)洗瓶(1个)玻棒(1个)烧杯(300 ml×5个)试剂:乙酸-乙酸钠缓冲液(0.2mol/L,pH5.0)磷酸缓冲液(0.1mol/L,pH7.0) 3,5-二硝基水杨酸氢氧化钠冰醋酸丙三醇戊二醛无水乙醇浓盐酸果胶酶果胶半乳糖醛酸壳聚糖蒸馏水若干桶四、方法步骤1 载体的制备1.1取壳聚糖4g加入180ml的3%的乙酸中,加20ml甘油搅拌溶解,制得壳聚糖溶液。

果胶酶实验报告

果胶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果胶酶的提取方法。

2. 探究不同提取条件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3. 测定果胶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果胶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果胶酶等。

它们能将果胶分解为低聚果胶、果胶酸和果胶单糖等,从而降低果胶的粘度,提高果汁的澄清度。

本实验通过提取果胶酶,并测定其活性,旨在了解果胶酶的提取方法和活性。

三、实验材料1. 材料:新鲜柑橘皮、硫酸铵、吐温-80、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等。

2. 仪器:电子天平、高速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烧杯、量筒、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果胶酶的提取(1)将新鲜柑橘皮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2)将柑橘皮与蒸馏水按1:10(质量比)的比例混合,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

(3)取上清液,加入硫酸铵,使硫酸铵的终浓度为0.5 mol/L,置于4℃冰箱中沉淀过夜。

(4)将沉淀物重新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吐温-80,使吐温-80的终浓度为1%,混匀后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

(5)取上清液,用0.1 mol/L磷酸缓冲液(pH 6.0)透析,去除硫酸铵,透析时间为4小时。

(6)透析后的溶液即为果胶酶提取液。

2. 果胶酶活性测定(1)绘制标准曲线:以葡萄糖标准液为参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糖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2)酶活性测定:取1 mL果胶酶提取液,加入0.5 mL 0.5%果胶溶液,混匀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40℃下反应30分钟。

(3)终止反应: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 mL 1 mol/L NaOH溶液,混匀。

(4)测定吸光度: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葡萄糖浓度。

(5)计算酶活性:根据葡萄糖浓度和反应体系体积,计算果胶酶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酶提取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果胶酶,提取液呈淡黄色,说明果胶酶提取成功。

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实验报告

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实验报告

探究果胶酶的最适⽤量实验报告
探究果胶酶的最适⽤量实验报告
⼀、实验⽬的:探究果胶酶最适⽤量。

⼆、实验原理: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使得浑浊的果汁变澄清。

三、材料⽤具:35mL苹果泥、2%的果胶酶溶液、10mL量筒4个、漏⽃7个、滤纸10张、试管16只、玻璃棒4根、简易榨汁机1台。

四、实验步骤:
1、制备苹果泥:将200g苹果洗净后,不去⽪,切成⼩块,放⼊榨汁机,⼿动榨汁。

2、分别对7只试管进⾏编号为1~7,另7只编号为甲~庚。

3、分别量取苹果泥5mL于1~7号试管中,再分别量取1、1.5、2、2.5、3、3.5、
4mL的2%果胶酶溶液倒⼊甲~庚中,⽤蒸馏⽔调节体积相同。

4、将甲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倒⼊1试管中,余下试管⽤同样⽅法处理。

最后将温度
保温7分钟。

5、将每组⽤滤纸过滤出果汁,并观察澄清度(做好记录)。

五、实验结果:
【A~H为果汁澄清度从⼤到⼩】
六、实验结论:⽤量为1.5mL的果胶酶溶液产⽣果汁的最为澄清。

七、实验反思:因苹果泥制备所耽误的时间过长,导致实验时间增长。

且因为在过滤果汁之前没有⽤沸⽔浴将所有试管中的果胶酶⾼温失活,导致实验结果有⼀定的误差。

果胶酶_实验报告

果胶酶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酶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2. 掌握果胶酶提取和纯化的方法。

3. 学习果胶酶在不同条件下的酶活性测定。

4. 探究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果胶酶是一类能够降解果胶的多糖水解酶,主要分为三种: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果胶裂解酶。

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汁澄清、果酱生产、果胶降解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柑橘皮、淀粉酶、葡萄糖标准液、酚酞指示剂等。

2. 仪器: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果胶酶的提取(1)将柑橘皮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2)将柑橘皮放入组织捣碎机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捣碎成浆状。

(3)将浆状物过滤,得到果胶酶提取液。

2. 果胶酶的纯化(1)将果胶酶提取液加入适量的硫酸铵,使蛋白质沉淀。

(2)离心,收集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得到粗果胶酶。

(3)将粗果胶酶加入适量的硫酸铵,使蛋白质再次沉淀。

(4)离心,收集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得到纯果胶酶。

3. 果胶酶的酶活性测定(1)配制果胶溶液:称取一定量的果胶,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果胶溶液。

(2)取一定量的果胶溶液,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一定时间。

(3)加入酚酞指示剂,用葡萄糖标准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液体积。

(4)根据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液体积和果胶溶液的浓度,计算果胶酶的酶活性。

4. 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果汁澄清实验:将柑橘汁中加入适量的果胶酶,观察果汁澄清效果。

(2)果酱生产实验:将柑橘皮与果胶酶混合,观察果酱的质地和口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酶的提取和纯化实验成功提取了果胶酶,并通过硫酸铵沉淀法进行了初步纯化。

2. 果胶酶的酶活性测定通过酶活性测定,得到了果胶酶的酶活性为XX U/mg。

3. 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在果汁澄清实验中,加入果胶酶的柑橘汁澄清效果明显优于未加果胶酶的柑橘汁。

实验报告果胶酶

实验报告果胶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酶的提取方法;2. 掌握果胶酶活性的测定方法;3. 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果胶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半乳糖醛酸酶组成。

它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使植物组织变得柔软,便于提取。

本实验通过提取黑曲霉等真菌中的果胶酶,并测定其活性,以了解果胶酶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黑曲霉菌种- 柑橘皮- 硫酸铵- 乙酸乙酯- 氯化钠- 碳酸氢钠-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 果胶- 水浴锅- pH计- 离心机- 移液器- 烧杯- 试管- 滴定管- 酶标板- 酶标仪2. 实验试剂:- 磷酸盐缓冲液(pH 6.8)- 果胶酶提取液- 果胶溶液- 氯化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 磷酸氢二钠溶液- 磷酸二氢钠溶液四、实验方法1. 果胶酶提取(1)将黑曲霉菌种接种于装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48小时。

(2)将培养好的黑曲霉菌种接种于装有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培养48小时。

(3)将培养好的菌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

(4)将菌体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5)将洗涤后的菌体加入硫酸铵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6)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7)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8)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乙酸乙酯溶液中,搅拌溶解,去除蛋白质。

(9)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10)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11)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氯化钠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12)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13)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14)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果胶酶活力测定

果胶酶活力测定
(4) 果胶酶溶液:取0.1g果胶酶用 ml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溶解 果胶酶溶液: 果胶酶用10 柠檬酸 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溶解 果胶酶用 (5) 0.025 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0.62g固体定容至 硫代硫酸钠溶液: 固体定容至100ml ,稀释 倍 稀释20倍 硫代硫酸钠溶液 固体定容至 (6) 1 mol/L碳酸钠溶液,0.53g Na2CO3固体定容至 碳酸钠溶液, 固体定容至5ml 碳酸钠溶液 (7) 2 mol/L 硫酸,取5.6ml硫酸溶液缓慢加到 硫酸, 硫酸溶液缓慢加到94.4ml水中 硫酸溶液缓慢加到 水中
果胶酶的应用: 果胶酶的应用
果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果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果肉出汁率低,耗时长 )果肉出汁率低, (2)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沉淀 )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
在适宜条件下,果胶酶能使果汁中的不溶性果胶溶解, 在适宜条件下,果胶酶能使果汁中的不溶性果胶溶解, 可溶性果胶的黏度下降,使果汁易于澄清和过滤。 可溶性果胶的黏度下降,使果汁易于澄清和过滤。这不仅能 使果汁易于压榨,而且还能提高出汁率。 使果汁易于压榨,而且还能提高出汁率。
mol/L碘液 碘液5ml,摇匀,暗处放置 分钟,加2 mol/L硫酸 分钟, 硫酸2ml,用 碘液 ,摇匀,暗处放置20分钟 硫酸 ,
0.025 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色。 / 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色。 淀粉指示剂1 , (4)接着加 )接着加0.5%淀粉指示剂 ml,硫代硫酸钠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淀粉指示剂 为止,记下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 数 为止,记下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ml数(A)。 )。 同样进行滴定, (5)空白对照取混合液 5 ml同样进行滴定,记录所消耗硫代酸钠的 ) 同样进行滴定 ml数(B)。 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2. 探究不同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3. 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生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 果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处于最适温度时,活性最高。

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2. 果胶酶的活性受ph影响,处于最适ph,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此值活性均下降。

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3. 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果汁的体积增加;当酶浓度达到某一数值后, 在增加酶的用量,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此值即是酶的最适用量。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苹果、果胶酶、盐酸溶液、榨汁机、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试管、漏斗、温度计、玻璃棒、滤纸、滴管、三脚架四.实验步骤(一)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1. 制备果汁选取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200g)洗净后, 不去皮, 切成小块, 放入榨汁机中,加入约200ml 水,榨取2min ,制得苹果泥。

量取一定体积的苹果泥,不同条件下处理后,用滤纸进行过滤即可得到果汁;2. 取9 支试管编号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汁和果胶酶;3. 将9 支试管分别放入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 的水浴锅中保温10 分钟;4. 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里量,并记录数据。

(二)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1. 制备果汁;2. 取5 支试管编号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汁和果胶酶;3. 将5支试管放入40C恒温水浴锅中加热;3. 待试管内温度稳定后在5 支试管分别加入ph 分别为5、6、7、8、9 的盐酸溶液;4. 恒温保持10min ;5. 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里量,并记录数据。

(三)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生产的影响1. 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准确称取纯的果胶酶1mg、2mg、3mg、4mg、5mg、6mg、7mg 8mg 9mg配制成相等体积的水溶液,取等量放入9支试管中,并编号1〜9。

;2. 在9 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苹果汁;3. 将上述试管放入恒温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4. 将不同浓度的果胶酶分别迅速与各试管的苹果泥混合,然后再放入恒温水箱中。

5. 恒温水浴约20 分钟6. 过滤后测量果汁的体积四.实验结果五.分析与结论篇二:果胶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设计篇三:果胶的实验报告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份都有哪些2 、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3 、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4 、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酱的制备方法二、实验原理:果皮中含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诉等等。

果胶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它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

天然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伴随纤维素而存在。

它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 5 万一30 万。

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氧基化(甲酯化,也就是形成甲醇酯),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酯化的a(l,4)一 d 一聚半乳糖醛酸。

在可食的植物中,有许多蔬菜、水果含有果胶。

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30 %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

柑桔为芸香科柑桔属,其产量居于水果之首。

而柑桔皮约占柑桔果重的20%,其中果胶含量约为30%。

目前,柑桔皮除少量药用外,大从柑桔皮中提取的果胶不仅是对柑桔皮的“废物利用” ,可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还可提高柑桔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是柑桔综合利用的很好途径。

果胶的提取主要采用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酸法萃取)。

该法的原理是是利用果胶在稀酸溶液中能水解,将果皮中的原果胶质水解为溶性果胶,从而使果胶转到水相中,生成可溶于水的果胶。

然后在分离出果胶。

提取液经过滤或离心分离后, 得到的是粗果胶液, 还需进一步纯化沉淀, 本实验采用醇沉淀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醇类有机溶剂的特点,将大量的醇加入到果胶的水溶液中,形成醇—水混合溶剂将果胶沉淀出来,一般将果胶提取液进行浓缩,再添加60 %的异丙醇或乙醇,使果胶沉淀,然后离心得到果胶沉淀物,用更高些浓度的异丙醇或乙醇洗涤沉淀数次,再进行干燥、粉碎即可。

三、主要仪器试剂:烧杯(100、250ml),电炉,纱布,电子天平,锥形瓶,胶头滴管,石棉网,ph试纸,玻璃棒,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蒸发皿,表面皿,洗瓶柑橘皮,0.25%〜0.3%hcl溶液,1%氨水,95%乙醇四、实验步骤:1 、原材料预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40.09g用水漂洗干净①后,于250ml烧杯中加水约120ml,加热到90C ②,保持10分钟。

取出用水冲洗后切成尺寸约1cm大小的颗粒,在250ml烧杯中用50〜60C 的热水漂洗,直至漂洗水为白色,果皮无异味为止③。

2 、酸法萃取将洗净的果皮放入锥形瓶中,加水50〜60ml,加0.25%〜0.3%的hcl调节ph值在2.0〜2.5 之间(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滴于ph 试纸上,与比色卡对比)。

用保鲜膜封口④后放入恒温水浴箱(温度设置为90C左右),提取1h。

隔一段时间测量ph值,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盐酸。

趁热用四层纱布过滤。

3 、酒精沉淀溶液冷却后,用1%稀氨水调ph3〜4,在不断搅拌下加入95%乙醇,按果胶:乙醇=1 : 1.3 (体积比)的量加入,使混合液中酒精浓度达50%〜60%然后静置15min,让果胶沉淀完全。

用四层纱布滤取果胶,酒精废液回收。

4 、干燥将果胶置于表面皿上,用恒温水浴箱干燥,称重,计算产量。

5 、色素提取称取柑橘皮5.64g,清洗剪碎后放入锥形瓶中,加20ml乙醇,用保鲜膜封口,50〜60C 恒温水域2h。

将溶液抽滤,滤液置于蒸发皿中,于恒温水浴箱内蒸至含少量水分备用。

6 、制作果胶软糖五、数据处理:称重后得到果胶 3.2g由于得到的果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实际产量应为:3.2g x 5%=0.16g按照配方1计算得到制作果胶软糖所需原料的质量如下表:果胶产率:x 100%=0.4%六、实验小结:① 、用清水处理柑橘皮主要是为了除去泥土杂质和施用的农药化肥等。

② 、加热柑橘皮的目的是灭酶,以防果胶发生酶解。

③、漂洗的目的主要是除去色素等,以免影响果胶的色泽和质量。

为了提高漂洗的效率和效果,将果皮颗粒转裹在四层纱布里漂洗,每次漂洗都要挤压干再在进行下一次漂洗。

④、保鲜膜封口是为了防止加热造成水分和盐酸的挥发,进而引起ph 值的变化。

七、思考与讨论:产率低的原因可能是:1 、在酸法萃取的步骤中,加水偏少,未能使全部果胶溶解出来。

2 、ph 调节耗时较长,有可能在ph 偏大的情况下就开始提取。

3 、实验所用柑橘成熟后保存时间过长,部分果胶已经分解。

4 、在将果胶蒸干的过程中,部分果胶粘在表面皿壁上。

篇四:果胶开放实验总结报告2开放实验总结报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所在院系专业开放实验室名称有机化学实验室日期2013 年 4 月21 日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设备处制一、实验项目概况篇五:果胶提取实验报告1桔皮中果胶提取技术的试验分析【摘要】酸浸提法提取果胶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控制、提取率较高等特点,用盐酸浸提、乙醇沉淀法进行了从桔皮中提取果胶的工艺试验。

用单因素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其适合的工艺条件是:液料质量比为20;浸提液ph值为2;浸提温度为90 C。

关键词:桔皮果胶提取工艺工艺参引言:果胶是一种亲水性植物胶,属于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叶、果的细胞壁中。

通常人们所说的果胶系指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的总称,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介于20 000-400 000 之间。

其基本结构是 d 一吡喃半乳糖醛酸,以1,4甙链连接成的长链,其中部分半乳糖醛酸被甲醇酯化[1] 。

胶凝剂、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随着功能性多糖的开发研究,果胶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越来越受到重视。

应用必定会越来越广泛[2-4]。

我国是柑桔的主要产地,柑桔皮中果胶含量可达10%^30%从桔皮中提取果胶不仅有极大的工业价值,而且对综合开发、利用柑桔资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4,6] 。

果胶的提取一般有酸提取法、离子交换法、微生物法和微波加热处理法等方法[5-9], 由于酸提取法具有快速、简便且提取率高的优点,国内外大多采用此法。

果胶分离沉淀主要有乙醇沉淀法和盐析法。

国内主要采用乙醇沉淀法,而国外多用盐析法或不经沉淀直接喷雾干燥。

针对我国情况而言,对乙醇沉淀法已有大量研究,而本实验也是在总结别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对比以及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桔皮采用成熟新鲜、无病虫果害的晚熟蜜桔,人工取皮,在40C下干燥,粉碎至1〜3 mm 待用。

盐酸、乙醇、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冰醋酸和甲基红,均为化学纯。

1 .2 果胶提取方法果胶提取工艺为:原料T洗涤T失活T干燥T粉碎T酸提取T过滤T浓缩T冷却T乙醇沉淀T离心分离T 干燥T称量T粉碎T果胶。

剔除腐烂变质、发黑的桔皮,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烧杯中,加水,加热至90 C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捞出桔皮,将桔皮在40 C下干燥,切碎。

将20 g原料加入用hc1预先配制的、具有一定ph 值和温度的酸溶液中,维持所需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提取时间,并不断搅拌。

趁热用布氏漏斗过滤得果胶提取液。

将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在60-70 C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3时为止。

果胶浸提液冷却至常温后加入1倍体积的95乙醇,搅拌、静置2h,使果胶沉淀析出。

用布氏漏斗过滤得粗果胶。

在60-70 C干燥,粉碎即得果胶粉。

随后进行提取物中果胶含量的测定和提取率的计算。

1 .3 试验方法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不同液料质量比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浸提液ph值3、温度80C、浸提时间45 min);不同浸提液ph值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浸提液温度80C、液料质量比10、浸提时间45 min);不同浸提液温度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液料质量比10、浸提液ph值3、浸提时间45 min)。

1 .4 果胶提取率果胶提取率表示为dp=b/e*100%式中b 一提取的果胶量,e --------- 原料量(g)。

1 .5 仪器设备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电热干燥箱、可用精密ph 试纸、电子天平、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烧杯、小刀、真空泵。

2 结果与分析2 .1 液料质量比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液料质量比对提取率影响如图 1 所示。

液料质量比太小,则难以保证原料中的果胶质全部转移到液相中,物料粘度大、过滤困难、残留增多造成提取不完全、提取率低;液料质量比太大,提取出来的果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太低,过滤容易,但是浓缩所需的时间长、沉淀剂乙醇的消耗量大,沉淀效果不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